食品生物化学实验备课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淀粉的显色和水解

(1)了解淀粉的性质及淀粉水解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淀粉水解的条件和产物的实验方法。

(3)淀粉的老化原理和方法

2.原理

(1)淀粉与碘的反应

淀粉与碘作用呈蓝色,是由于淀粉与碘作用形成了碘-淀粉的吸附性复合物,这种复合物是由于淀粉分子的每6个葡萄糖基形成的1个螺旋圈束缚1个碘分子,当受热或淀粉被降解,使淀粉螺旋圈伸展或者解体,失去淀粉对碘的束缚,因而蓝色消失。

(2)淀粉的水解

淀粉可以在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其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反应过程如下:

(C6H12O5)m→(C6H10O5)n→C12H22O11→C6H12O6

淀粉糊精麦芽糖葡萄糖

(3)淀粉的老化

淀粉加入适量水,加热搅拌糊化成淀粉糊(α-淀粉),冷却或冷冻后,会变得不透明甚至凝结而沉淀,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老化。将淀粉拌水制成糊状物,用悬垂法或挤出法成型,然后在沸水中煮沸片刻,令其糊化,捞出水冷(老化),干燥即得粉丝。

3.试剂和器材

试管夹、量筒、烧杯各一只、白瓷板一块、试管一支。

(1)水浴锅

(2)淀粉及0.1%溶液

(3)10%NaOH溶液

(4)20%H2SO4溶液

(5)10%Na2CO3溶液

(6)稀碘液

(7)班乃德试剂:取无水硫酸铜1.74g溶于100ml热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50ml;取柠檬酸钠173g,无水Na2CO3100g和600ml水共热,溶解后冷却并加水至850ml,然后将150mlCuSO4溶液倒入混合既成。此试剂可长期使用。

(8)绿豆粉和甘薯淀粉(1:1)或玉米和绿豆淀粉(7:3)

4.操作步骤

4.1淀粉与碘的反应

4.1.1取少量淀粉于白瓷板空内,加碘液两滴,观察颜色。

4.1.2取试管一支,加入0.1%的淀粉6ml,碘两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另取试管两支,将此淀粉均分为三等份并编号做如下实验:

4.1.3. 1号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颜色变化。然后冷却,又观察颜色变化。

4.1.3. 2号管加入10%NaOH溶液几滴,观察颜色变化

4.1.3. 3号管加入乙醇几滴,观察颜色变化。

记载上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解释现象。

4.2淀粉水解实验

4.2.1取100ml小烧杯,加入0.1%淀粉15ml及20%H2SO4溶液5ml 后,置于水浴锅水浴加热至溶液呈透明状。

4.2.2每隔2min取透明液1滴于白瓷板上做碘实验,直至不产生颜色反应为止。

4.2.3取一支试管,加入反应液1ml,滴10%Na2CO33-4滴进行中和。然后加入班式试剂2ml后于水浴加热数分钟。

记录2、3步骤的实验结果,并解释之。

4.3 粉丝制备

将10g绿豆粉加入适量开水使其糊化,然后再加90g生绿豆淀粉,搅拌均匀至无块,不沾手,再用底部有7-9mm孔径的多孔容器(或分析筛)将淀粉糊状物漏入沸水锅中,煮沸3min,使其糊化,捞出水冷10min,再捞出置于搪瓷盘中,与烘箱中干燥即得粉丝。

5.思考题

记载各实验结果并解释每一个实验现象。

4.1.1

4.1.2

4.1.2.1

4.1.2.2

4.1.2.3

4.2

4.2.1

4.2.2

4.2.3

4.3

1.目的和要求

(1)初步掌握测定油脂酸价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测定油脂酸价的意义。

2.原理

油脂在空气中暴露过久,部分油脂会被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和醛等物质,并且这些物质具有刺激性气味,使油脂产生酸败。酸败的程度使以水解产生的游离脂肪酸的多少为指标的,常以酸价或者是酸值来表示。同一油脂若酸价高,则说明水解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就多。

酸价是指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酸价越高,油脂的质量也越差。

3.试剂和材料

(1)锥形瓶(250ml)。

(2)量筒(50ml)。

(3)碱式滴定管(250ml)。

(4)花生油或者菜油。

(5)氢氧化钾标准溶液:C(KOH)=0.1mol/L;

(6)石油醚—乙醇(2:1)混合溶剂;

(7)指示剂:1%酚酞乙醇溶液。

4.操作步骤

(1)准确称取1-3g(1-3ml,密度0.92g/ml)菜油于250ml锥形瓶中。(2)在瓶内加入乙醇-石油醚(1:2)混合液50ml,充分振荡,使油脂样品完全溶解成透明溶液。

(3)待油样完全溶解后,加入1%酚酞指示剂1~2滴,立即用0.1mol/L K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成微红色(放置30S内不褪色)为终点,

并记录用去的KOH的体积,并按下式进行计算。

油脂样品的克数

分子量标准溶液的浓度的毫升数消耗酸价KOH KOH KOH ⨯⨯=

5. 思考题

(1) 测定油脂酸价时,装油的锥形瓶和油样中均不得混有无机酸,这是为

什么?

(2) 请列式计算出你所测出的酸价。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学习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纸层析法对混合氨基酸进行分离和鉴定的技术。

二、实验原理:

纸层析法属于分配层析法的一种,是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纤维

上分布大量的亲水性羟基,因此能吸附水作为固定相,通常把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将样品在滤纸上(此点称为原点),用有机溶剂进行展层时,样品中的各种溶质即在两相溶剂中不断进行分配。由于各种溶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因而不同溶质随流动相移动的速率不等,于是从点样的一端向另一端展开时,样品中不同溶质被分离开来,形成距原点距离不等的层析点。样品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是用比移值R f 来表示的

R f 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距离原点到层析斑点的中心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展层剂的组成、层析纸质量等不变),某物质的

R f 值是一个常数,借此可作定性分析依据。本实验只利用纸层析分离氨基酸。

三、试剂和器材:

(1) 层析缸(可用标本缸代替)。

(2) 层析滤纸(新华一号滤纸,12cm*12cm)。

(3) 喷雾器、电吹风、三角板、铅笔、毛细管(可用微量注射器代替)。

(4) 氨基酸标准溶液:1%的甘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缬氨

酸、脯氨酸。

(5) 混合氨基酸溶液:将1%的甘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缬

氨酸、脯氨酸也按1%浓度制成混合溶液。

(6) 展层剂(扩展剂):正丁醇:80%甲酸:水=15:3:2 (体积分数)

(7) 显色剂:0.1%茚三酮-丙酮溶液 (取0.1g 茚三酮溶于100mL 无

水丙酮,贮于棕色瓶中待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