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教材分析(1-5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分子结构和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成都二十中方婕成都十八中宁顺群本节课时安排:本节共分5课时完成

第1课时内容:P28-29 一、共价键,模型探究σ键、π键。

第2课时内容:P29-30 一、共价键的成键规律,科学探究1、3。

第3课时内容:P29-30 一、共价键,科学探究2,结合电负性理解共价键和离子键,第4课时内容:P30-31 二、键参数;

第5课时内容:P32-33 三、等电子原理

第一课时

一、课时安排

本课时包含内容:P28-29 一、共价键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编写

教材编写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化学1、化学2的基础上,结合第一章的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等概念进一步从分子结构与性质来认识选修3的主题,即在本书引言中提到的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性质的改变是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发生了变化的结果。在九年级化学中学生就已经知道分子很小,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在化学2中学生们又学习了化学建,简单了解了共价键,但是,仅仅凭借这些知识学生还不能解释分子的性质与分子的结构间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共价键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2、教材内容前后关系、地位

初中化学中知道原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化学必修2中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中学习了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涵义,能用电子式表示原子、离子和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在本书第一章又学习了原子轨道、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不同能层的能级电子云轮廓图和电负性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为进一步介绍共价键的分类和特征打好了基础,也为近一步认识共价键这一抽象的概念积累了感性认识的材料。

本课时新老教材的内容对比如下表:

3、教材素材处理

教材以“学与问”栏目为情景引入,分为三个问题(1)怎样用电子式表示H2、HCl、Cl2的形成过程?(2)为什么不可能有H3、H2Cl、Cl3分子?(3)如何用电子云的概念来进一步理解共价键?然后以图片的形式介绍氢原子形成氢分子的过程,再用文本分析电子云在两个氢原子核间的重叠,据此引出σ键的特征,顺势分析了HCl和Cl2中的共价键,并都以图片的形式介绍s-p σ键和p-p σ键,最后同样以图片的形式介绍了p-p π键,并结合文本分析对比p-p σ键与p-p π键在对称性上的差异。

4、需补充的素材

建议在第1课时中可把课后练习题1“用泡沫塑料制作电子云模型以及σ键和π键的电子云模型,并用铁丝或竹签等插过泡沫塑料制作这些模型的坐标轴”放到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当堂制作,以加深学生对σ键和π键对称性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方法

在化学2中学习了化学键的初步知识,知道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能用电子式表示原子、离子和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本节课将在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等概念基础上继续学习共价键的知识,即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学生能运用图片进行形象思维以理解σ键和π键的特征。在学习方法上,在化学2中学习简单的有机物时制作模型理解甲烷的空间构型,也已经为本节课进一步运用模型制作学习σ键和π键打好了基础。

2、学生已有的基础对本节学习的影响

学生已有知识中,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不同能层的能级电子云轮廓图和电负性等知识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会形成积极的影响。同时,若学生的上诉准备知识学习不到位也将影响本节课进一步学习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而且,不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会有很大的差别,教学中要注意引导,消除由此带来的干扰和影响。

四、教学目标确定

基础目标:

1、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共价键的形成过程,知道共价键有饱和性。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3、感知δ键和π键在对称性上的明显差别。

拓展目标:

通过模型制作学习σ键和π键,理解δ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知道模型制作是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重点: 感知δ键和π键在对称性上的明显差别

五、教学基本设计

(1)教师与学生的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一:[探究共价键的饱和性]: 时间约5分钟

教师先引导学生在学案上画出氢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写出氢原子、氯原子电子式和电子排布式后,让学生再用电子式表示出H2、HCl、Cl2、分子的形成过程。

教师检查并投影纠正学生在学案上的练习后提问:

①结合H,Cl的电子式和原子轨道,单个的H、Cl原子能稳定存在吗?它们形成的分子为

什么是H2、HCl、Cl2呢?而不是H3、H2Cl、Cl3?

学生结合已有知识,探究共价键的饱和性。

②根据共价键的饱和性,在用电子式分析H2O、NH3的形成过程,加深对共价键的饱和

性的理解。

活动设计二:[自学阅读] 时间约5分钟

老师提出问题:如何用电子云、原子轨道来进一步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8-29科学探究栏目前的图片和文本分析:H2、HCl、Cl2分子在形成时它们的原子轨道相互靠拢并重叠,它们的电子云轮廓图会相同吗?原子轨道相互靠拢并重叠时还有那种形式?引导学生先运用图片进行形象思维以理解σ键和π键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设计三:[模型探究σ键的轴对称性]时间约10分钟

学生阅读后,教师先结合图2-1讲解s-s σ键的形成后,学生用泡沫塑料制作S电子云模型,让同组两个学生把S电子云模型相互靠拢并体会s-s σ键在形成时两个S轨道重叠的特征,即轴对称。

在学生完成对s-s σ键的形成的理解后,在让学生结合图2-2,让同组两个学生把电子云模型相互靠拢自己制作模型体会s-p σ键的形成和p-p σ键的形成,并结合模型让学生归纳体会s-s σ键、s-p σ键、p-p σ键在对称性上的共同特点,并用铁丝或竹签等插过重叠的泡沫塑料,加深即对三种σ键在轴对称性上的理解。

活动设计四:[模型探究π键的镜面对称性] 时间约5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用泡沫塑料制作P电子云模型,并结合图2-3让同组两个学生把P电子云模型相互靠拢,体会p-p π键的形成,并用铁丝或竹签等插过重叠的泡沫塑料,再在重叠的两块泡沫塑料中间放上一面镜子,让学生观察并体会其镜面对称。

活动设计五:[归纳学习] 时间约5分钟

引导学生列表比较σ键和π键,加深对σ键和π键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掌握比较学习的方法。

活动设计六:[课堂练习] 时间约5分钟

通过练习及时巩固共价键的分类,强化对σ键和π键的认识。

(2)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