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方向
旅游地理学视角下的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
![旅游地理学视角下的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8c079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19.png)
旅游地理学视角下的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业正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旅游作为一项多元化的产业,它体现了旅游地理学的重要性。
旅游地理学旨在研究和分析旅游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探讨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问题。
首先,旅游地理学强调了旅游的空间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业发展需要基于不同地域特色和环境条件进行规划。
例如,沿海地区拥有独特的海滩和海洋资源,可开发海滨旅游;山地地区则可开展高山徒步旅游和滑雪旅游等户外活动。
旅游地理学帮助我们理解旅游资源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分布,从而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基础。
其次,旅游地理学强调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
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需要考虑旅游的经济效益,还需要关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可持续旅游开发是旅游地理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强调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和尊重当地居民权益。
只有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证旅游业的长期发展。
另外,旅游地理学与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旅游规划与政策制定。
旅游规划旨在科学合理地规划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该规划需要充分考虑旅游资源的特点、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旅游效果和经济效益。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制定旅游政策,为旅游业提供支持和指导。
旅游地理学提供了有关旅游规划与政策制定的理论与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推动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
此外,旅游地理学也关注了旅游者的行为和需求。
旅游者的目的和行为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旅游地理学通过分析旅游者的旅游偏好、消费行为和旅游动机等,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品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特定地域的旅游资源开发需要根据旅游者的需求进行差异化设计和定位,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综上所述,旅游地理学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与方法的支持。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2620f7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b.png)
3 -8之间。一般粗齿立铣刀齿数为3~4,细齿立铣刀齿数为5 -8。标准立 铣刀的螺旋角为400一500 (粗齿)和300一350 (细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5外轮廓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整体式立铣刀主要有粗齿和细齿两种类型(如图3. 8所示),粗齿立铣刀 具有齿数少(一般为3-4)、刀齿强度高、容屑空间大等特点,常用于粗加 工;细齿立铣刀齿数多(一般为5一8)、切削平稳,适用于精加工。因此, 应根据不同工序的加工要求,选择合理的不同齿数的立铣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地理学是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是研究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介于地理学和旅游 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以人类旅游与地理环境、 社会经济发展为研究重点的旅游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都 有密切联系,尤其和人文地理学最为发达的一个分支学科——经济地理 学关系更为密切。旅游地理学以地理知识为基础,涉及考古学、历史学、 社会学、园林学、美学、文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各门学科知识,
为有效保护刀具,提高加工表面质量,本次加工将采用顺铣方式铣削工 件,XY向刀路设计如图3. 23所示,刀具AB段轨迹为建立刀具半径左补 偿,以段轨迹为取消刀具半径补偿,因零件轮廓深度仅有5 mm,故Z向 刀路采用一次铣至轮廓底面的方式铣削工件。
下一页 返回
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学研究各种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空间现象的科 学。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 空间分布不均一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研究的区域性特点。由于不同的地 区存在不同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一种要素在一个地区呈现出的变化 规律在另一个地区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剖析不同区 域内部的结构(各种成分之间、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包括不同要素之 间的关系及其在区域整体中的作用,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 变化的制约关系。地理学区域性研究的内容包括区域内部结构和区际关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86e5a4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6.png)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旅游资源的分布、景区开发与管理、旅游空间格局到旅游地域差异的研究,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本文将综述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
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旅游地理学研究了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以及其与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因素的关系。
在旅游资源的分布方面,旅游地理学主要关注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分类方法和评价指标。
例如,利用GIS技术、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研究者对中国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和研究,揭示了各地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区域分布特点。
在旅游开发与管理方面,研究者不仅关注旅游景区内部的规划与建设,还研究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策略,以及旅游服务的质量与效益等问题。
在景区开发与管理方面,研究者提出了“先规划、后开发”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并通过实践,总结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景区开发与管理经验。
例如,通过对不同地区景区的案例分析,研究者总结出了不同地域类型景区的开发模式与管理策略,为景区开发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旅游空间格局是旅游地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随着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旅游活动的空间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
因此,研究者对旅游空间格局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旅游流量的空间分布、不同地域类型旅游空间结构的特征、旅游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化等。
通过对旅游空间格局的研究,可以为旅游规划和旅游资源保护提供科学的支持。
此外,旅游地理学还关注旅游地域差异的研究。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因素的差异导致了各地旅游区的差异。
研究者通过比较不同地域的旅游区域差异,揭示了旅游地域差异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例如,通过对不同地区旅游区域差异的研究,研究者发现自然资源、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旅游区域差异具有重要影响。
旅游地理的研究方向
![旅游地理的研究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4bf292e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2.png)
旅游地理的研究方向旅游地理是一门研究旅游景点、旅游产业、旅游者行为以及旅游地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学科。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地理研究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旅游地理的研究方向,包括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规划与发展、旅游社会文化等。
一、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是旅游地理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旅游资源评价是对旅游地区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旅游开发的潜力与可行性。
通过综合评价旅游资源的品质、数量、分布和特点,可以为旅游规划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资源评价可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等。
二、旅游规划与发展旅游规划与发展是旅游地理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旅游规划是指对旅游地区进行系统规划和管理的过程,旨在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旅游规划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人文历史、交通配套等,从而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同时,旅游规划还需要注重与当地社区的合作与协调,以确保旅游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社会文化旅游社会文化是旅游地理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旅游活动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文化体验和社会交往。
旅游地理研究可以关注旅游者的文化需求、旅游社区的社会景观和旅游活动对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旅游活动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可以为旅游地区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四、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日益显著。
旅游地理研究可以探讨如何在旅游发展中实现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平衡。
通过研究旅游活动对环境资源的影响、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效应以及旅游业对社会的积极贡献,可以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旅游地理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规划与发展、旅游社会文化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等。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方向,可以为旅游地区的发展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旅游地理 立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旅游地理 立项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d7d8626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a.png)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旅游地理立项项目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地理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逐渐备受关注。
在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空间分析方法来解决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问题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本项目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开展旅游地理学相关课题的研究,旨在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支撑。
二、项目意义1.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各类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提升旅游地理学研究水平与学科声誉。
本项目拟结合最新的地理信息技术和空间分析方法,开展旅游地理学领域的研究,将有望为旅游地理学的学术进步和学科发展贡献新的成果。
3.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三、项目内容和研究方向1.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布局规划。
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和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探索合理的资源布局规划方案,以实现旅游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旅游环境的质量评估与改善。
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对旅游环境进行多尺度、立体化的监测和评估,提出改善措施,以提升旅游体验和保障旅游者的安全与健康。
3.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生态保护与管理。
通过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变化规律,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实现旅游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1.地理信息技术在旅游地理学中的应用。
本项目将采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地理信息技术,配合实地调查和样本分析方法,开展旅游地理学研究,并预计在资源调查、环境评估、规划设计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2.期望成果本项目力争在旅游资源空间布局、旅游环境质量评估、旅游目的地空间管理等方面取得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成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领域的学术进步做出贡献。
旅游地理学视角下的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研究
![旅游地理学视角下的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827d43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6.png)
旅游地理学视角下的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研究旅游是当今社会最为普及和广泛的一种休闲形式,其在促进人们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旅游发展的基础是旅游资源,其开发与规划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探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属性旅游资源是指为旅游活动所能利用、欣赏和消费的自然、文化、历史、艺术等资源。
旅游资源拥有开放性、丰富性、多样性、临时性等特征,具有不易再生制约、自然环境脆弱性、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价值等属性。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个方面。
自然资源的开发包括森林、草原、河流、湖泊、山峰等,而人文资源则涉及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民族风情、文化艺术、观光设施等。
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规划、科学开发,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和体验感受,打造独具特色、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三、旅游资源规划旅游资源规划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和保障,具有指导、引导、控制和协调的作用。
旅游资源规划应从旅游市场和旅游环境两个方面出发,明确旅游资源的开发核心区、周边支撑区和生态补偿区,科学规划旅游产品线路,合理安排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实现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四、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挑战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研究面临种种挑战,如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问题、旅游规划缺乏完整性、旅游资源保护的问题等。
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兼顾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避免对自然生态造成不可弥补的破坏,遏制旅游负面影响,提高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旅游地理学作为旅游研究的重要分支,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提供了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推进旅游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地理位置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地理位置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fc58e3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7.png)
地理位置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地理位置对旅游资源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地理位置能够提供丰富的自然景观、文化背景和气候条件,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创造了独特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地理位置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并讨论一些成功的案例。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地理位置决定了一个地方的自然景观。
例如,位于热带地区的地方通常拥有美丽的沙滩、蓝天、碧海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非常适合海滨旅游。
而山区地带则以壮丽的山脉、瀑布、森林和动植物物种多样性吸引着众多登山、徒步和探险爱好者。
因此,地理位置能够为旅游资源的丰富性提供了条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二、地理位置与文化背景的关系地理位置也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历史、宗教、民俗和习惯,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
例如,位于欧洲的巴黎之所以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除了其地理位置有利于交通和旅游业发展外,还因为巴黎拥有悠久的历史、优美的艺术和浪漫的氛围。
同样,位于亚洲的日本因其独特的文化,如和服、茶道、歌舞伎等,吸引了无数游客。
三、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地理位置还对气候条件起到重要影响。
气候是很多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因素之一。
例如,位于北欧的冰岛和挪威因其接近北极圈的地理位置,拥有极光的奇观,吸引了大量的观光游客。
而位于热带地区的夏威夷和巴厘岛则以宜人的气候和美丽的沙滩吸引了无数度假者。
因此,地理位置对气候条件的影响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四、地理位置与旅游资源开发的案例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通常能够快速发展其旅游业。
例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位于热带地区,以其丰富的海洋生物和美丽的海底世界而闻名于世。
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开发旅游设施和保护环境,使大堡礁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巴厘岛也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这个印度尼西亚的小岛位于热带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宜人的气候。
基于GIS的旅游资源分布及开发研究
![基于GIS的旅游资源分布及开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4d96c1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a.png)
基于GIS的旅游资源分布及开发研究一、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一种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旅游资源分布及开发是旅游规划和管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基于GIS的旅游资源分布及开发研究。
二、旅游资源分布分析1. 数据收集收集地形地貌、水系、气候、生物、文化、人口等多种数据,包括卫星影像、地形图、气象数据、人口普查等。
这些数据将用于分析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2. 空间分析利用GIS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以确定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
例如,通过分析地形地貌数据,可以找到适合开展山地旅游活动的地区;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可以确定适合开展冰雪旅游的地区。
3. 旅游资源热点分析利用GIS技术,对旅游资源的热点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游客数量、游客满意度、游客留存率等指标,确定旅游资源的热点分布区域。
这些热点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
三、旅游资源开发研究1. 开发可行性评估利用GIS技术对旅游资源进行可行性评估。
通过分析旅游资源所在地区的交通、市场、环境等情况,评估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可行性。
通过GIS模型,可以得出发展旅游资源的潜在利润和风险。
2.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基于GIS技术,对旅游资源开展规划研究。
通过分析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和分布情况,制定相应的开发策略和规划方案。
同时考虑旅游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制定可持续的旅游资源开发方案。
3. 旅游资源开发管理利用GIS技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管理和监测。
通过建立旅游资源数据库,对旅游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通过GIS分析,可以细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确保开发过程中的资源保护和环境监控。
四、案例研究以某省为例,利用GIS技术对该省的旅游资源进行分布分析和开发研究。
通过空间分析,确定了该省的山地、湖泊和文化古迹等旅游资源的分布区域。
通过开发可行性评估,确定了该省的热带海滩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开发潜力。
地理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
![地理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fe437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2.png)
地理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旅游业作为一项蓬勃发展的产业,对于地区经济的增长和文化的传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地理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的核心吸引要素之一,其合理的规划与开发更是决定旅游目的地成功与否的关键。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深入探讨地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策略和成效。
一、黄山风景区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
在规划方面,黄山风景区注重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
划定了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旅游开发区,严格限制在核心保护区内的建设活动,以保护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和生态环境。
同时,合理规划旅游线路,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和体力,设计了多条登山路线,如经典的前山玉屏索道线路和相对较为平缓的后山云谷索道线路。
在开发方面,黄山风景区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建设了高品质的索道、登山步道和观景平台,为游客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游览条件。
同时,加强了景区内的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此外,还积极开展旅游营销活动,通过举办黄山国际旅游节、摄影大赛等活动,提高了黄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然而,黄山风景区的规划与开发也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景区的环境承载压力逐渐增大,生态保护面临严峻考验。
此外,旅游旺季时游客拥堵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二、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清澈的漓江而闻名于世。
在规划上,桂林市政府将整个桂林地区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规划,将漓江流域的各个景点有机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旅游线路。
同时,注重保护漓江的生态环境,限制沿江的工业发展和污水排放,确保漓江水质的清澈。
在开发方面,桂林积极开发多种旅游产品。
除了传统的漓江游船观光,还推出了徒步旅行、骑行、攀岩等户外运动项目,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此外,加强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展示,通过举办民俗节庆活动、建设民族风情园等方式,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桂林的民族文化。
简述旅游地理研究对象
![简述旅游地理研究对象](https://img.taocdn.com/s3/m/73581c4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60.png)
简述旅游地理研究对象旅游地理研究的对象是研究旅游目的地的地理特征、资源分布、景观形成及其对旅游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学科。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地理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旅游地理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地理特征:旅游地的地理特征包括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文地理条件如人口、经济状况、文化艺术等。
通过分析旅游地的地理特征,可以揭示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为旅游规划和发展提供依据。
二、旅游资源分布: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的基础。
旅游地理研究通过对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分析,了解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数量和质量等,进一步探索旅游资源的优势和亮点,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战略方向。
三、景观形成与演化:旅游地的景观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所感受到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感受。
景观的形成与演化与地理条件、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等密切相关。
旅游地理研究通过对景观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的探索,可以为旅游地景观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四、旅游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旅游地理研究通过对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因素、影响机制的探索,可以为各级政府和旅游企业制定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地理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旅游规划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旅游地的地理特征和旅游资源的分布,可以揭示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优势,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战略方向。
同时,通过研究景观的形成与演化,可以加强旅游地的景观保护和管理,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此外,研究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可以为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总之,旅游地理研究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全面研究旅游地的地理特征、资源分布、景观形成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可以为旅游规划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旅游业持续发展,同时实现地方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地理学的产生及其研究内容
![旅游地理学的产生及其研究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2a9c9f9fab069dc502201cf.png)
一.旅游地理学的产生及其研究内容(一)旅游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如地形气候、河湖水体、动植物等)和人文现象(如忧聚落、社会文化与生产活动等)的分布规律和空间结构关系的科学。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其研究的基础。
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地理学有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面三刀大分支学科。
前者主要研究由地貌、大气、水体、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所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后者侧重于研究由人口、聚落以及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所构成的人文地理环境,特别是“人”与“地”之间的种种关系,当然也包括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无论是古代或现代的旅游活动,都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展开的,其目的、距离、规模和效果无不受到实间条件即地理条件的制约,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旅游资源,也就是地理环境中那些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而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是发展旅游业首要任务之一。
于是,一门新兴的地理学分支——旅游地理学应运而生。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旅游地理环境,即地理环境中与旅游活动有关的部分。
它研究的课题是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旅游客体(旅游环境)、主体(旅游者)及介体(旅游交通运输及整个旅游构成的空间地域系统。
因此它属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与经济地理、历史地理、政治地理等并列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二)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而言即旅游与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一般认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旅游客源研究包括旅游者概念、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背景、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流及旅游需求预测等。
2.旅游资源的研究包括旅游资源的概念、范畴、分类、各类旅游资源产生的条件、特征和分布规律、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等。
3.旅游规划开发研究包括旅游规划开发、旅游环境容量、旅游资源保护、旅游交通和旅游路线设计等。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35e479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5.png)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旅游地理环境研究:研究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点、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水文地理等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以及旅游地的自然风光、景观、自然保护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2. 旅游地开发与规划:研究旅游地的开发潜力、发展方向、开发模式、规划准则等,探讨如何合理布局和开展旅游活动,保护旅游资源,提高旅游效益。
3. 旅游地人文环境研究:研究旅游地的历史、文化、社会、民俗、宗教、艺术等人文因素对旅游的影响,探讨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发展、社会经济等之间的关系。
4. 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研究旅游地的空间组织、分布格局、功能区划,对旅游地景区、城市、乡村、度假区等空间布局进行分析和评价,探讨旅游地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5. 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研究旅游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管理和规划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旅游业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经济效益增长和社会公平发展等问题的解决方案。
地理学考研不考数学院校名单
![地理学考研不考数学院校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4af12383680203d8ce2f2425.png)
地理考研不考数学高校名单专家解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选择考研院校首先要明白的事情是叩问自己的基础及执行力如何;知彼——综合考虑每个学校的优势,尤其要考虑自己所选择院校所处的区域经济环境,最重要的是结合自身的情况具体分析。
地理学考研很多学校都考数学,但也有一些不考数学的院校。
小编通过搜集,整理出了一些不考数学的地理学考研院校,希望可以给那些热爱地理学而又对数学头疼的同学一些帮助。
一.福建师范大学研究方向:01自然资源与环境 02区域开发与国土整治 03土壤与土地资源 04生态与环境。
招生人数:25左右。
专业考试科目:普通自然地理,中国自然地理。
推荐理由:.师资力量雄厚,设有自然地理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有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实验室。
科研实力强,近年承担项目获科研经费1500万,在国际权威刊物和国家一级刊物发发表论文150余篇。
在教育部自然地理专业评估中排第10.依托地域优势,在生态学与土壤地理学研究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2.所有研究生一律全公费,性价比高,很诱人!注意:该院校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
二.西南大学研究方向:01岩溶学与环境变化 2 地貌环境与应用地理 03地貌与灾害地貌 04土地利用与土壤环境。
招生人数:30左右一般上国家线即可复试。
专业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含中国与世界经济地理,人文地理)。
推荐理由:学校属“211”,学习氛围好,师资力量不错,有一岩溶学重点实验室,在一院士的领导下该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甚至世界前沿!在教育部自然地理专业评估中排10前。
目前暂实行公费制,比例大约为30%——50%。
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方向:01旅游地理与旅游资源开发 02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 03土地生态与可持续利用 04资源资产与市场。
专业考试科目:中国地质大学的专业课考试科目比较复杂,有的考数学有的不考,建议考生去官网仔细核实。
建议:此学校复试线分数较高,望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旅游地理学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旅游地理学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991d99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b.png)
旅游地理学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旅游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探讨了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了旅游资源的特点、分布与利用。
在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过程中,旅游地理学的应用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撑作用。
首先,旅游地理学对旅游资源的分析与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地理学通过对景点分布、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等进行系统研究,能够准确评价和划分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潜力。
通过对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深入分析,旅游规划者可以选择合适的旅游资源,确定开发重点,制定合理的开发策略。
其次,旅游地理学为旅游规划与开发提供了空间指导。
旅游规划与开发需要考虑地域空间的特点和条件,而旅游地理学研究了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交通网络等方面的特点,为旅游规划者提供了空间分布的依据。
通过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可以确定旅游路线、安排交通配套设施,并合理利用地方特产和人文景观,从而提高旅游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此外,旅游地理学还对旅游产业链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支持。
旅游地理学研究了旅游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探索了旅游活动与地方经济、文化的关系,为旅游产业链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研究旅游产业链的形成机制和发展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效益。
此外,旅游地理学还对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产生影响,但过度开发和不可持续的旅游模式会带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
旅游地理学通过研究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机制,提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法和措施,为旅游规划者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
最后,旅游地理学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研究为旅游管理和服务提供了基础。
旅游地理学研究了旅游者的行为模式、旅游需求以及旅游动机等方面的内容,为旅游管理者提供了认识旅游市场、制定旅游产品和服务策略的依据。
旅游资源的地理分类与开发模式
![旅游资源的地理分类与开发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9441c10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2.png)
旅游资源的地理分类与开发模式旅游是一种愉悦心灵、体验不同文化的方式,而旅游资源的地理分类和开发模式则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范围内,旅游资源的地理分类多样,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遗产和人文地理条件等方面的资源。
本文将以地理分类为线索,探讨旅游资源的不同地理分类及相应的开发模式。
首先,我们来探讨自然旅游资源的地理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以自然景观和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资源,包括山脉、海洋、湖泊、河流、森林、草原等。
按地理特征可分为高山地区、海洋地区、湖泊地区和草原地区等。
高山地区的旅游资源以雄伟壮观的山脉景色和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吸引着众多游客,如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
海洋地区则以美丽的海滩、丰富的海洋生物和水上运动为亮点,例如加勒比海和大堡礁。
湖泊地区的旅游资源则以湖泊的壮丽景色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为特色,如五大湖和贡布大草原。
草原地区则以广袤的草原、奔跑的牛羊和独特的牧民文化为亮点,例如蒙古草原和阿根廷的大草原。
其次,我们来探讨人文旅游资源的地理分类。
人文旅游资源是指以人类活动和文化遗产为基础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遗迹、建筑物、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等。
按地理特征可分为古都遗迹地区、宗教圣地地区、民俗文化地区和城市文化地区等。
古都遗迹地区的旅游资源以古代文明的痕迹和历史建筑物为亮点,如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的长城。
宗教圣地地区则以宗教建筑、庙宇和宗教仪式为特色,例如耶路撒冷和印度的卡西。
民俗文化地区则以独特的传统节日、手工艺品和民族风情吸引着游客,如中国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和墨西哥的瓷砖镶嵌艺术。
城市文化地区则以现代化的城市化特征、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为亮点,例如纽约和巴黎。
对于不同地理分类的旅游资源,其开发模式也有所不同。
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主要包括生态旅游和冒险旅游。
生态旅游注重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通过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给游客一个与自然亲密接触和体验的机会。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364bde6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c.png)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引言: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旅游活动的空间分布、规模和特征,以及旅游地的景观、资源和环境。
中国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旅游地理学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回顾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探讨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地理学也随之兴起。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旅游地的规划与管理。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学科的深入发展,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领域逐渐多元化。
研究重点逐渐转向了旅游资源的评估和保护。
许多学者对中国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评估,提出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同时,研究者还关注了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探讨了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此外,旅游地的形象建设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成为研究热点。
学者们通过研究旅游地的品牌形象和宣传策略,提出了提高旅游竞争力的建议。
同时,还有研究关注了旅游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分析了旅游业的经济效应和就业机会。
二、当前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涵盖了更多的方面。
以下是当前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热点。
1. 旅游资源多样性与开发模式中国地域广阔,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研究者致力于研究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开发模式,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如海滨旅游、文化遗产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等。
2.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旅游景区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议题。
研究者关注景区的环境影响评估、生态修复与保护措施等,提出促进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 旅游与文化地理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旅游与文化地理的研究成为热点。
研究者通过分析旅游活动对文化景观的影响,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
4. 旅游与区域发展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研究者研究了旅游业对地方就业、收入和投资的影响,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地理学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地理学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1f23b8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f.png)
地理学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起着重要的影响。
旅游资源开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也是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地理学通过研究区域的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因素和人口、交通、文化等人文因素,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一篇自然因素的影响1. 地貌地貌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地貌的差异对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例如,具有壮丽峡谷、高山雪峰等特点的地区,适宜开发登山、滑雪等户外活动;而湖泊、河流等水域地貌,则适合开展水上运动、观光游船等旅游项目。
2. 气候气候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季节性旅游的选择上。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决定了不同季节的气温、降水等因素,从而影响了旅游者的出行选择。
一些地区的温暖气候适宜开展冬季度假旅游,而一些地区的凉爽气候适合夏季避暑旅游。
第二篇人文因素的影响1. 人口地理学还研究了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这对旅游资源开发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口的多少决定了旅游消费的潜在市场规模,从而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和规模。
例如,人口密集的城市往往开发了丰富的城市旅游资源,而人口稀少的农村地区则更适合开发农家乐、乡村旅游等项目。
2. 文化地理学研究了不同地区的历史、宗教、习俗等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起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地区,具有独特的旅游吸引力。
例如,世界遗产、民俗节日等都成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向。
第三篇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地理学还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重要的考虑。
地理学家通过研究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分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因素,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观点和方法。
这些观点和方法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地理学家通过分析水资源的分布和用途,提出了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方案,以避免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同时,地理学也研究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措施,以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023年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特色简介
![2023年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特色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f4be92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4.png)
2023年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特色简介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主要在旅游规划和管理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旅游地理环境评价、旅游市场分析、旅游行为研究等方面。
其旅游地学研究方向涵盖人文、自然和社会三个层面,以解决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主要目标。
该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能够进入旅游局、旅游企业、旅游咨询公司、旅游投资与开发公司等,以及从事旅游地规划、旅游资源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
1. 特色课程设置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旅游地理、旅游心理学、旅游伦理学、旅游财务管理等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对旅游行业的整体认识。
同时,该专业还开设多种旅游地评价和规划相关的课程,例如旅游资源评价、旅游景区规划、旅游投资和融资等,这些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2. 实践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该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
例如,学生会被分配在不同的旅游景观或企业工作,直接参与项目的规划、管理和营销等,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3. 研究领域多元化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研究领域多元化,涵盖旅游地理、旅游政策与规划、旅游文化等,符合现代旅游发展的需要。
学生可在这些领域中选择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实际应用性强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能够将学生彻底地融入旅游行业,使学生具备掌握旅游资源的能力,规划旅游地的经验和技能,以及在不同层面的管理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相关企业就业,也可以从事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学生毕业后可在旅游行业的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旅游地理就业方向
![旅游地理就业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9b1ca90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6d.png)
旅游地理就业方向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地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地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从旅游地理就业的方向进行探讨。
一、旅游规划师旅游规划师是旅游地理专业的毕业生常见的就业方向之一。
旅游规划师主要负责对旅游目的地进行规划和管理,包括旅游景点的开发、旅游线路的设计、旅游资源的评估等。
旅游规划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地理学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分析工具,为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旅游策划师旅游策划师是负责策划和组织旅游活动的专业人员。
他们需要了解旅游市场的需求和趋势,根据目的地的特点和资源,制定旅游产品的策划方案。
旅游策划师需要具备创新的思维和市场分析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目标群体的需求,设计出吸引人的旅游产品。
三、旅游咨询师旅游咨询师主要负责为旅游企业和个人提供旅游咨询服务。
他们需要了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旅游建议和推荐。
旅游咨询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客户的需求,并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四、旅游地理研究员旅游地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旅游地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他们需要深入研究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旅游目的地的特点和发展模式。
旅游地理研究员需要具备扎实的地理学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能够开展地理调查和数据分析工作,为旅游地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
五、景区经理景区经理是负责管理和运营旅游景区的专业人员。
他们需要对景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全面的了解,能够协调景区内各个部门的工作,确保景区的正常运营。
景区经理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处理好与游客、员工和供应商的关系,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盈利能力。
六、旅游地理教师旅游地理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选择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旅游地理教师。
作为教师,他们需要传授旅游地理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旅游地理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政治
参考书目
外语
参考书目
业务课一
参考书目
业务课二
参考书目
1
(101)政治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
见招生简章
(310)高等数学
见招生简章
(419)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王万茂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101)政治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
见招生简章
(310)高等数学
见招生简章
(319)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刘黎明,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38)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毕宝德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研究方向:
序号
政治
参考书目
外语
参考书目
业务课一
参考书目
业务课二
参考书目
1
(101)政治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
见招生简章
(310)高等数学
4
(101)政治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
见招生简章
(319)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刘黎明,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38)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毕宝德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见招生简章
(438)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毕宝德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101)政治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
见招生简章
(319)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刘黎明,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19)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王万茂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
(101)政治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
3
(101)政治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
见招生简章
(319)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刘黎明,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19)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王万茂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
(101)政治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
见招生简章
(319)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刘黎明,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38)土地经济学
外语
参考书目
业务课一
参考书目
业务课二
参考书目
1
(101)政治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
见招生简章
(310)高等数学
见招生简章
(419)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王万茂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101)政治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
见招生简章
(310)高等数学
见招生简章
(438)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毕宝德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见招生简章
(419)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王万茂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101)政治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
见招生简章
(310)高等数学
见招生简章
(438)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毕宝德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101)政治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
见招生简章
(319)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刘黎明,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01)英语
见招生简章
(310)高等数学
见招生简章
(438)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毕宝德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101)政治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
见招生简章
(319)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刘黎明,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19)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王万茂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19)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王万茂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
(101)政治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
见招生简章
(319)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刘黎明,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38)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毕宝德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土地生态与可持续利用研究方向:
序号
政治
参考书目
土地经济学,毕宝德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资源资产与市场研究方向:
序号
政治
参考书目
外语
参考书目
业务课一
参考书目
业务课二
参考书目
1
(101)政治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
见招生简章
(310)高等数学
见招生简章
(419)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王万茂等,中国农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