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物理中考真题【中考真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物理中考真题【中考真题】

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6. 关于物理量的测量,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 木块长度是2.5cmB. 物体质量是41.3gC. 液体温度是30℃D.消耗电能是1866.6J17. 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图:墙上出现手影——手挡住了光直线传播的路径B. 乙图:从不同角度能看见光屏上的实像——光发生镜面反射C. 丙图: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的现象——凹透镜镜对光有发散作用D. 丁图: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小猫,同时小猫通过平面镜也看到小明——反射时光路可逆18. 在“冰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嘴中呼出的“白气”是凝华现象B. 用雪制成的雕塑一段时间会变小,是汽化现象C. 雪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D. 冰放在手中融化了,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升高19. 如图所示,2018“世界杯”比赛动画版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 以球门为参照物,射向球门的球是静止的B. 球在空中飞行时比在地面上时质量大C. 球被小宝顶出后由于惯性继续飞行D. 踢球时,脚对球有作用,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20. 如图所示是一种太阳能飞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第20题图)A. 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可以获得向上的升力B. 螺旋桨转动发出轰鸣的响声是噪声C. 飞机在向上飞行的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逐渐降低D. 机翼上的电池板将电能转换成太阳能21. 关于同学们去三峡旅游遇到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岸上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B. 三峡的船闸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工作的C. 大坝放水时,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是由于音调高造成的D. 船上的声呐设备利用次声波工作22. 下面的电路图中,连接正确的是()A. B. C. D.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根据通电螺线管的信息可知,小磁针的指向是正确的B. 乙图:麦克风是一种传感器,它是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制成的C. 丙图:被手反复摩擦的塑料绳散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 丁图:用湿抹布擦正在发光的灯,符合安全用电原则2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钻木取火是根据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 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是将内能转换成机械能C. 核电站利用核裂变获得能量D. 0.5kg的氢气完全燃烧放出J的热量(氢气的热值是J/kg)25. 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重力为2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提升0.1m,拉力F为1.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6m/sB. 这个滑轮组是费力机械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D. F做的有用功是0.24J26. 甲乙两图中铁球沿斜槽从顶端静止滚下,到达水平面后继续行驶,最后停止。

2018年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题与答案

2018年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题与答案

2018年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题与答案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7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关于物理量的测量,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 木块长度是2.5cmB. 物体质量是41.3gC. 液体温度是30℃D.消耗电能是1866.6J2. 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图:墙上出现手影——手挡住了光直线传播的路径B. 乙图:从不同角度能看见光屏上的实像——光发生镜面反射C. 丙图: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的现象——凹透镜镜对光有发散作用D. 丁图: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小猫,同时小猫通过平面镜也看到小明——反射时光路可逆3. 在“冰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嘴中呼出的“白气”是凝华现象B. 用雪制成的雕塑一段时间会变小,是汽化现象C. 雪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D. 冰放在手中融化了,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升高4. 如图所示,2018“世界杯”比赛动画版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 以球门为参照物,射向球门的球是静止的B. 球在空中飞行时比在地面上时质量大C. 球被小宝顶出后由于惯性继续飞行D. 踢球时,脚对球有作用,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5. 如图所示是一种太阳能飞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第20题图)A. 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可以获得向上的升力B. 螺旋桨转动发出轰鸣的响声是噪声C. 飞机在向上飞行的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逐渐降低D. 机翼上的电池板将电能转换成太阳能6. 关于同学们去三峡旅游遇到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岸上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B. 三峡的船闸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工作的C. 大坝放水时,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是由于音调高造成的D. 船上的声呐设备利用次声波工作7. 下面的电路图中,连接正确的是()A. B. C. D.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根据通电螺线管的信息可知,小磁针的指向是正确的B. 乙图:麦克风是一种传感器,它是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制成的C. 丙图:被手反复摩擦的塑料绳散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 丁图:用湿抹布擦正在发光的灯,符合安全用电原则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钻木取火是根据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 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是将内能转换成机械能C. 核电站利用核裂变获得能量D. 0.5kg的氢气完全燃烧放出J的热量(氢气的热值是J/kg)10. 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重力为2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提升0.1m,拉力F为1.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6m/sB. 这个滑轮组是费力机械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D. F做的有用功是0.24J11. 甲乙两图中铁球沿斜槽从顶端静止滚下,到达水平面后继续行驶,最后停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

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6. 关于物理量的测量,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 木块长度是2.5cmB. 物体质量是41.3gC. 液体温度是30℃D.消耗电能是1866.6J17. 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图:墙上出现手影——手挡住了光直线传播的路径B. 乙图:从不同角度能看见光屏上的实像——光发生镜面反射C. 丙图: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的现象——凹透镜镜对光有发散作用D. 丁图: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小猫,同时小猫通过平面镜也看到小明——反射时光路可逆18. 在“冰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嘴中呼出的“白气”是凝华现象B. 用雪制成的雕塑一段时间会变小,是汽化现象C. 雪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D. 冰放在手中融化了,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升高19. 如图所示,2018“世界杯”比赛动画版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 以球门为参照物,射向球门的球是静止的B. 球在空中飞行时比在地面上时质量大C. 球被小宝顶出后由于惯性继续飞行D. 踢球时,脚对球有作用,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20. 如图所示是一种太阳能飞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第20题图)A. 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可以获得向上的升力B. 螺旋桨转动发出轰鸣的响声是噪声C. 飞机在向上飞行的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逐渐降低D. 机翼上的电池板将电能转换成太阳能21. 关于同学们去三峡旅游遇到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岸上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B. 三峡的船闸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工作的C. 大坝放水时,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是由于音调高造成的D. 船上的声呐设备利用次声波工作22. 下面的电路图中,连接正确的是()A. B. C. D.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根据通电螺线管的信息可知,小磁针的指向是正确的B. 乙图:麦克风是一种传感器,它是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制成的C. 丙图:被手反复摩擦的塑料绳散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 丁图:用湿抹布擦正在发光的灯,符合安全用电原则2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钻木取火是根据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 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是将内能转换成机械能C. 核电站利用核裂变获得能量D. 0.5kg的氢气完全燃烧放出J的热量(氢气的热值是J/kg)25. 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重力为2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提升0.1m,拉力F为1.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6m/sB. 这个滑轮组是费力机械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D. F做的有用功是0.24J26. 甲乙两图中铁球沿斜槽从顶端静止滚下,到达水平面后继续行驶,最后停止。

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哈尔滨市2018年初中升学考试综合试卷物理部分16.关于物理量的测量,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木块长度为2.5cmB.物体质量为41.3gC.液体温度为30℃D.消耗电能为1866.6J17.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墙上出现手影——手挡住了光沿直线传播的路径B.乙图:从不同角度能看见光屏上的实像——光发生镜面反射C.丙图:平行光经凹透镜后的现象——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D.丁图: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小猫,同时小猫通过平面镜也看到小明——反射时光路可逆18.在“冰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嘴中呼出的“白气”是凝华现象B.用古制成的雕塑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变小,是汽化现象C.雪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D.冰放在手上熔化了,冰在化过程中温度升高19.如图,2018“世界杯”比赛动画版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以球门为参照物,射向球门的球是静止的B.球在空中飞行时比静止在地面上时质量大C.球被小宝顶出后由于具有惯性继续飞行D.踢球时,脚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20.如图所示是一种太阳能飞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可以获得向上的升力B.旋浆转动发出轰鸣的响声是噪声C.飞机在向上飞行的过程中,所受大气压逐断变小D.机翼上的电池板将电能转化为太阳能21.关于同学们去三峡旅游遇到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在边能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三峡的船闸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工作的C.大坝放水时,听到震耳欲的水声是由音调高造成的D.船上的声呐设备利用次声波工作22.下而面的电路图中,连接正确的是()23.下列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根据通电螺线管信息可知,小磁针的指向是正确的B.乙图:麦克风是一种传感器,它是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制成的C.丙图:被手反复摩擦的塑料绳散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丁图:用湿抹布擦正在发光的灯,符合安全用电原则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汽油机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核电站利用了核裂变获得能量D.0.5kg氢气完全燃烧放出7.15×107J的热量(氢气的热值是14.3×107J/kg)25.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重力为2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提升0.1m拉力F为1.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B.这个滑轮组是费力机械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D.F所做的有用功为0.24J26.甲、乙两图中铁球沿斜从顶端由静止滚下,到达水平面后斜槽续运动,最终停止.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图:铁球从斜顶端到底端,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变小B.甲图:铁球在顶端时动能为零铁C.乙图:整个过程铁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D.乙图:磁铁对铁球磁力的作用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27.如如图是“水位自动报警器”电路图,容器中装有盐水,L1和L2分别是“2.5V 0.3A”和“2.5V0.5A”的灯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面上升到与金属块B接触时,电磁铁工作,说明盐水是导体B.液面上升,金属块A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C.L1工作1min电流做功45JD.若在电路中M点接入电铃,电铃响表示水位到达警戒线36.(2分)近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引来全世界关注,用卫星转播峰会实况是利用来传递信息的;记者的说话声是由声带产生的。

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卷

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卷

哈尔滨市2018年初中升学考试理综物理部分本试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物理量的测量,测量结果正确的是()2.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墙上出现手影——手挡住了光沿直线传播的路径B.乙图:从不同角度能看见光屏上的实像——光发生镜面反射C.丙图:平行光经凹透镜后的现象——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D.丁图: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小猫,同时小猫通过平面镜也看到小明——反射时光路可逆3.在“冰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嘴中呼岀的“白气”是凝华现象B.用雪制成的雕塑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变小,是汽化现象C.雪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D.冰放在手上熔化了,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4.如图,2018“世界杯”比赛动画版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以球门为参照物,射向球门的球是静止的B.球在空中飞行时比静止在地面上时质量大C.球被小宝顶岀后由于具有惯性继续飞行D.踢球时,脚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5.如图所示是一种太阳能飞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可以获得向上的升力A.螺旋桨转动发岀轰鸣的响声是噪声B.飞机在向上飞行的过程中,所受大气压逐渐变小C.机翼上的电池板将电能转化为太阳能6.关于同学们去三峡旅游遇到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在岸边能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三峡的船闸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工作的C.大坝放水时,听到震耳欲聋的水声是由音调高造成的D.船上的声呐设备利用次声波工作7.下面的电路图中,连接正确的是()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根据通电螺线管信息可知,小磁针的指向是正确的B.乙图:麦克风是一种传感器,它是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制成的C.丙图:被手反复摩擦的塑料绳散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丁图:用湿抹布擦正在发光的灯,符合安全用电原则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汽油机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核电站利用了核裂变获得能量D.0.5kg氢气完全燃烧放出7.15X107J的热量(氢气的热值是14.3X107J/kg)10.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重力为2 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提升0.1m,拉力F为1.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B.这个滑轮组是费力机械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D.所做的有用功为0.24J11.甲、乙两图中铁球沿斜槽从顶端由静止滚下,到达水平面后继续运动,最终停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

1拿到试卷:熟悉试卷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卷结构,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

“漏做题”2答题顺序:从卷首依次开始一般来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难,最后攻坚。

但也不是坚决地“依次”做题,虽然考卷大致是先易后难,但试卷前部特别是中间出现难题也是常见的,执着程度适当,才能绕过难题,先做好有保证的题,才能尽量多得分。

3答题策略答题策略一共有三点: 1.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先做简单的、熟悉的题,再做综合题、难题。

2. 先小后大。

先做容易拿分的小题,再做耗时又复杂的大题。

3. 先局部后整体。

把疑难问题划分成一系列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解决,每解决一步就能得到一步的分数。

4学会分段得分。

不会做的题目我们可以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准确、书写规范、语言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

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

如果题目有多个问题,也可以跳步作答,先回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答自己会的问题。

5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考试时,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多数学生很难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

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学生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6确保运算正确,立足一次性成功在答卷时,要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稳扎稳打,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性成功。

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

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格式是否规范。

7要学会“挤”分考试试题大多分步给分,所以理科要把主要方程式和计算结果写在显要位置,文科尽量把要点写清晰,作文尤其要注意开头和结尾。

【初三物理试题精选】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初三物理试题精选】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哈尔滨市2018年初中升学考试综合试卷
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6 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0m/s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D.220 V电压是人体能承受的安全电压
17.下列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放大镜的游戏 B.小猫叉鱼游戏 C.手影游戏 D.隔墙看猫游戏
18.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干是蒸发现象 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
C.露珠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19 如图关于仪表的正确使用和电路常规连接正确的是( )
A.电流表接电 B.电压表接电 C.导线接电 D.家用电器接电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剪刀有锋利的刃,可以减小压强
B.用吸管将瓶中饮料吸入口中,利用了大气压
C.船闸工作时,应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D.潜水员深潜时要穿潜水服,以防水压过大压坏胸腔
21 下列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在通电的电线 B.用湿布擦 C.用验电笔检验 D.电水壶接电示意图
上晾湿衣服发光的电灯相线是否带电
22 关于家用电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电饭煲时,饭煮熟后可以自动进人保温模式
B.观看电视节目时,电视机不会产生电磁辐射
C.电吹风机吹热风时,电能转化为内能和机械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物理中考真题(真题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物理中考真题(真题试卷)

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6. 关于物理量的测量,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 木块长度是2.5cmB. 物体质量是41.3gC. 液体温度是30℃D.消耗电能是1866.6J17. 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图:墙上出现手影——手挡住了光直线传播的路径B. 乙图:从不同角度能看见光屏上的实像——光发生镜面反射C. 丙图: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的现象——凹透镜镜对光有发散作用D. 丁图: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小猫,同时小猫通过平面镜也看到小明——反射时光路可逆18. 在“冰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嘴中呼出的“白气”是凝华现象B. 用雪制成的雕塑一段时间会变小,是汽化现象C. 雪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D. 冰放在手中融化了,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升高19. 如图所示,2018“世界杯”比赛动画版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 以球门为参照物,射向球门的球是静止的B. 球在空中飞行时比在地面上时质量大C. 球被小宝顶出后由于惯性继续飞行D. 踢球时,脚对球有作用,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20. 如图所示是一种太阳能飞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第20题图)A. 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可以获得向上的升力B. 螺旋桨转动发出轰鸣的响声是噪声C. 飞机在向上飞行的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逐渐降低D. 机翼上的电池板将电能转换成太阳能21. 关于同学们去三峡旅游遇到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岸上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B. 三峡的船闸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工作的C. 大坝放水时,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是由于音调高造成的D. 船上的声呐设备利用次声波工作22. 下面的电路图中,连接正确的是()A. B. C. D.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根据通电螺线管的信息可知,小磁针的指向是正确的B. 乙图:麦克风是一种传感器,它是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制成的C. 丙图:被手反复摩擦的塑料绳散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 丁图:用湿抹布擦正在发光的灯,符合安全用电原则2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钻木取火是根据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 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是将内能转换成机械能C. 核电站利用核裂变获得能量D. 0.5kg的氢气完全燃烧放出J的热量(氢气的热值是J/kg)25. 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重力为2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提升0.1m,拉力F为1.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6m/sB. 这个滑轮组是费力机械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D. F做的有用功是0.24J26. 甲乙两图中铁球沿斜槽从顶端静止滚下,到达水平面后继续行驶,最后停止。

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

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

物理试卷 第1页(共16页) 物理试卷 第2页(共16页)绝密★启用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年初中升学考试理综物理部分本试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物理量的测量,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 .木块长度为2.5 cmB .物体质量为41.3 gC .液体温度为30℃D .消耗电能为1 866.6 J2.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A .甲图:墙上出现手影——手挡住了光沿直线传播的路径B .乙图:从不同角度能看见光屏上的实像——光发生镜面反射C .丙图:平行光经凹透镜后的现象——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D .丁图: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小猫,同时小猫通过平面镜也看到小明——反射时光路可逆3.在“冰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嘴中呼出的“白气”是凝华现象B .用雪制成的雕塑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变小,是汽化现象C .雪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D .冰放在手上熔化了,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 4.如图,2018“世界杯”比赛动画版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A .以球门为参照物,射向球门的球是静止的B .球在空中飞行时比静止在地面上时质量大C .球被小宝顶出后由于具有惯性继续飞行D .踢球时,脚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5.如图所示是一种太阳能飞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可以获得向上的升力B .螺旋桨转动发出轰鸣的响声是噪声C .飞机在向上飞行的过程中,所受大气压逐渐变小D .机翼上的电池板将电能转化为太阳能6.关于同学们去三峡旅游遇到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岸边能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 .三峡的船闸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工作的C .大坝放水时,听到震耳欲聋的水声是由音调高造成的D .船上的声呐设备利用次声波工作7.下面的电路图中,连接正确的是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物理试卷 第3页(共16页) 物理试卷 第4页(共16页)( )ABC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A .甲图:根据通电螺线管信息可知,小磁针的指向是正确的B .乙图:麦克风是一种传感器,它是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制成的C .丙图:被手反复摩擦的塑料绳散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 .丁图:用湿抹布擦正在发光的灯,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 .汽油机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 .核电站利用了核裂变获得能量D .0.5 kg 氢气完全燃烧放出77.1510J ⨯的热量(氢气的热值是714.310J/kg ⨯) 10.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重力为2 N 的物体,以0.2 m/s 的速度提升0.1 m ,拉力F 为1.2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 m/sB .这个滑轮组是费力机械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D .F 所做的有用功为0.24 J 11.甲、乙两图中铁球沿斜槽从顶端由静止滚下,到达水平面后继续运动,最终停止。

【精品】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以及答案(word解析版)

【精品】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以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分)关于物理量的测量,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木块长度为2.5cm B..物体质量为41.3gC..液体温度为30℃D..消耗电能为1866.6J【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2)天平在读数时,注意标尺上的分度值,再将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相加即为物体的质量;(3)在读数时,首先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从而正确的读数;(4)电能表的示数以kW•h为单位,示数的最后一位是小数位。

【解答】解:A、读数应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木块长度,右端示数减去左端示数为 2.50cm﹣0.50cm=2cm,故A错误;B、图中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物体的质量m=20g+20g+1.6g=41.6g,故B错误;C、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向上示数增大,故示数为零上,所以温度计的读数为30℃;故C正确;D、电能表的示数以kW•h为单位,示数的最后一位是小数位,故电能表的示数为1866.6kW•h,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各种测量仪器的读数,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刻度尺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2.(2分)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图:墙上出现手影﹣手挡住了光沿直线传播的路径B.如图:从不同角度能看见光屏上的实像﹣光发生镜面反射C.如图:平行光经凹透镜后的现象﹣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D.如图: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小猫,同时小猫通过平面镜也看到小明﹣﹣反射时光路可逆【分析】自然界中的光现象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筷子变弯、光的色散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物理中考真题[真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物理中考真题[真题]

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6. 关于物理量的测量,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 木块长度是2.5cmB. 物体质量是41.3gC. 液体温度是30℃D.消耗电能是1866.6J17. 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图:墙上出现手影——手挡住了光直线传播的路径B. 乙图:从不同角度能看见光屏上的实像——光发生镜面反射C. 丙图: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的现象——凹透镜镜对光有发散作用D. 丁图: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小猫,同时小猫通过平面镜也看到小明——反射时光路可逆18. 在“冰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嘴中呼出的“白气”是凝华现象B. 用雪制成的雕塑一段时间会变小,是汽化现象C. 雪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D. 冰放在手中融化了,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升高19. 如图所示,2018“世界杯”比赛动画版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 以球门为参照物,射向球门的球是静止的B. 球在空中飞行时比在地面上时质量大C. 球被小宝顶出后由于惯性继续飞行D. 踢球时,脚对球有作用,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20. 如图所示是一种太阳能飞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第20题图)A. 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可以获得向上的升力B. 螺旋桨转动发出轰鸣的响声是噪声C. 飞机在向上飞行的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逐渐降低D. 机翼上的电池板将电能转换成太阳能21. 关于同学们去三峡旅游遇到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岸上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B. 三峡的船闸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工作的C. 大坝放水时,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是由于音调高造成的D. 船上的声呐设备利用次声波工作22. 下面的电路图中,连接正确的是()A. B. C. D.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根据通电螺线管的信息可知,小磁针的指向是正确的B. 乙图:麦克风是一种传感器,它是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制成的C. 丙图:被手反复摩擦的塑料绳散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 丁图:用湿抹布擦正在发光的灯,符合安全用电原则2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钻木取火是根据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 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是将内能转换成机械能C. 核电站利用核裂变获得能量D. 0.5kg的氢气完全燃烧放出J的热量(氢气的热值是J/kg)25. 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重力为2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提升0.1m,拉力F为1.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6m/sB. 这个滑轮组是费力机械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D. F做的有用功是0.24J26. 甲乙两图中铁球沿斜槽从顶端静止滚下,到达水平面后继续行驶,最后停止。

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年初中升学考试理综物理部分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长度测量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与木块的左边缘对齐,木块的左边缘与0.50 cm刻度线对齐,右边缘与2.50 cm刻度线对齐,则木块的长度为2.50 cm —0.50 cm =2.00 cm,A错误;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 g,物体的质量m =20g 20g・1.6g=41.6g,B错误;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温度为30 C, C正确;电能表记录消耗的电能为1 866.6 kW_h , D错误。

【考点】物理仪器的读数。

2. 【答案】B【解析】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正确;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B错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平行光经凹透镜后会发散,C正确;因为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在同一块镜子中,人能看到猫,猫也能看到人,D正确。

【考点】光现象的综合知识。

3. 【答案】C【解析】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A错误;用雪制成的雕塑自然变小,是因为雪直接变成水蒸气消散在空气中,是升华现象,B错误;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C正确;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D错误。

【考点】物态变化。

4. 【答案】C【解析】以球门为参照物,射向球门的球相对于球门的位置发生变化,故球是运动的,A错误;质量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和运动状态无关,B错误;球被顶出后,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球具有惯性,C正确;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踢球时,球对脚和脚对球都有力的作用,D错误。

【考点】力和运动的相关知识。

5. 【答案】D【解析】机翼上凸下平的设计使其上方流速快压强小,下方流速慢压强大,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A正确;螺旋桨的响声会对环境造成声污染,是噪声,B正确;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变得稀薄,大气压减小,C正确;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

【考点】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初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和解释)

【初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和解释)

2018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和解释) CO
M 标-第一-网
解答解A、潜望镜是由平面镜组成的,因此是应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故A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
C、光的色散,是由于太阳光照到三菱镜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放大镜是凸透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以及光的直线传播的了解与掌握,在平时要注意区分.4.(3分)(2018 哈尔滨)有关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用筷子夹取食物时,利用了摩擦力
C.水烧开时壶盖被顶起是水蒸气对壶盖做功的缘故
D.夏天使用电风扇时人感觉凉爽,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考点分子的运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1)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3)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热传递和做功.水蒸气膨胀对壶盖做功,本身的内能减少,转化成了机械能;
(4)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解答解A、打开醋瓶能迅速闻到醋的酸味,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运动,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

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

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分)关于物理量的测量,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木块长度为2.5cmB..物体质量为41.3gC..液体温度为30℃D..消耗电能为1866.6J2.(2分)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图:墙上出现手影﹣手挡住了光沿直线传播的路径B.如图:从不同角度能看见光屏上的实像﹣光发生镜面反射C.如图:平行光经凹透镜后的现象﹣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D.如图: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小猫,同时小猫通过平面镜也看到小明﹣﹣反射时光路可逆3.(2分)在“冰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嘴中呼出的“白气”是凝华现象B.用雪制成的雕塑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变小,是汽化现象C.雪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D.冰放在手上熔化了,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4.(2分)如图,2018“世界杯”比赛动画版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以球门为参照物,射向球门的球是静止的B.球在空中飞行时比静止在地面上时质量大C.球被小宝顶出后由于具有惯性继续飞行D.踢球时,脚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5.(2分)如图所示是一种太阳能飞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可以获得向上的升力B.螺旋桨转动发出轰鸣的响声是噪声C.飞机在向上飞行的过程中,所受大气压逐渐变小D.机翼上的电池板将电能转化为太阳能6.(2分)关于同学们去三峡旅游遇到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在岸边能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三峡的船闸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工作的C.大坝放水时,听到震耳欲聋的水声是由音调高造成的D.船上的声呐设备利用次声波工作7.(2分)下面的电路图中,连接正确的是()A.B.C.D.8.(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根据通电螺线管信息可知,小磁针的指向是正确的B.如图:麦克风是一种传感器,它是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制成的C.如图:被手反复摩擦的塑料绳散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如图:用湿抹布擦正在发光的灯,符合安全用电原则9.(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汽油机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核电站利用了核裂变获得能量D.0.5kg氢气完全燃烧放出7.15×107J的热量(氢气的热值是14.3×107J/kg)10.(2分)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重力为2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提升0.1m,拉力F为1.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B.这个滑轮组是费力机械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D.F所做的有用功为0.24J11.(2分)甲、乙两图中铁球沿斜槽从顶端由静止滚下,到达水平面后继续运动,最终停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6. 关于物理量的测量,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 木块长度是2.5cmB. 物体质量是41.3gC. 液体温度是30℃D.消耗电能是1866.6J【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刻度尺、天平、温度计和电能表的读数。

A选项刻度尺是以0.5cm为起点,且刻度尺读数需要估读一位,所以正确读数是2.00cm;B选项游码读数错误,正确读数是41.6g;C选项读数符合规范,读数正确;D选项单位错误,正确读数是1866.6kW h。

17. 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图:墙上出现手影——手挡住了光直线传播的路径B. 乙图:从不同角度能看见光屏上的实像——光发生镜面反射C. 丙图: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的现象——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D. 丁图: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小猫,同时小猫通过平面镜也看到小明——反射时光路可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光沿直线传播、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的折射、光路的可逆性。

甲图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手处在了光传播的路径,在墙上形成了手影,A选项正确;乙图中,人们能在不同方向看到图像,是由于透射后的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若发生镜面发射则只能在单一方向看到图像,B选项错误;丙图中,平行光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光束直径扩大,说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选项正确;丁图中,由于反射现象光路可逆,小明和小猫才能够互相看见,D选项正确。

18. 在“冰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嘴中呼出的“白气”是凝华现象B. 用雪制成的雕塑一段时间会变小,是汽化现象C. 雪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D. 冰放在手中融化了,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升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

A选项嘴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固而成的,是凝固现象,A选项错误;雪雕一段时间变小,是固态直接变化到气态,属于升华现象,B选项错误;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凝固过程中是放热过程,C选项正确;D选项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发生变化,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处于0℃,D选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试卷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 关于物理量的测量,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 木块长度是2.5cmB. 物体质量是41.3gC. 液体温度是30℃D. 消耗电能是1866.6J【答案】C【解析】解:A.用刻度尺测长度,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木块长度等于右端示数减去左端示数,即L=2.50cm-0.50cm=2.00cm,故A错误。

B.图中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物体的质量m=20g+20g+1.6g=41.6g,故B错误。

C.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向上示数增大,故示数为零上,所以温度计的读数为30℃,故C正确。

D.电能表示数为1866.6,单位为。

表示消耗的电能是1866.6,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各种测量仪器的读数,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是正确读数的关键,长度测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 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图:墙上出现手影——手挡住了光直线传播的路径B. 乙图:从不同角度能看见光屏上的实像——光发生镜面反射C. 丙图: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的现象——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D. 丁图: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小猫,同时小猫通过平面镜也看到小明——反射时光路可逆【答案】B【解析】解:A.墙上出现手影,说明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了不透明的手,在手后面光照不到的区域形成了影子,故A正确。

B.从不同角度能看见光屏上的实像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故B错误。

C.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变的发散,故C正确。

D.因为反射光路是可逆的,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小猫,同时小猫通过平面镜也看到小明,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考查了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路可逆的理解和应用,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解决有关问题。

3. 在“冰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嘴中呼出的“白气”是凝华现象B. 用雪制成的雕塑一段时间会变小,是汽化现象C. 雪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D. 冰放在手中融化了,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升高【答案】C【解析】解:A.嘴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故A错误。

B.雪雕经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雪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B错误。

C.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C正确。

D.冰属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判断物态变化的类型,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楚的认识。

4. 如图所示,2018“世界杯”比赛动画版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 以球门为参照物,射向球门的球是静止的B. 球在空中飞行时比在地面上时质量大C. 球被小宝顶出后由于惯性继续飞行D. 踢球时,脚对球有作用,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答案】C【解析】解:A.以球门为参照物,射向球门的球相对于球门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球是运动的,故A错误。

B.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位置、物态和形状无关,所以球在空中飞行时比在地面上时,其质量不会改变,故B错误。

C.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球被顶出后由于惯性继续飞行,故C正确。

D.踢球时,脚对球有作用,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球对脚也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以生活中的热点问题2018“世界杯”比赛场景为内容,考查了与力学相关的多个知识点,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属力学基础题。

5. 如图所示是一种太阳能飞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可以获得向上的升力B. 螺旋桨转动发出轰鸣的响声是噪声C. 飞机在向上飞行的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逐渐降低D. 机翼上的电池板将电能转换成太阳能【解析】解:A.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当飞行时,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可以获得向上的升力,故A正确。

B.螺旋桨转动发出轰鸣的响声是空气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属于噪声,故B正确。

C.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所以飞机在向上飞行的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逐渐降低,故C正确。

D.机翼上的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来源于杂乱无章的不规则振动。

从环保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6. 关于同学们去三峡旅游遇到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岸上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B. 三峡的船闸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工作的C. 大坝放水时,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是由于音调高造成的D. 船上的声呐设备利用次声波工作【答案】A【解析】解:A.在岸上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

故A正确。

B.三峡的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B错误。

C.大坝放水时,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是由于响度大造成的,故C错误。

D.船上的声呐设备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和音色,结合它们的影响因素和特点可做出辨别。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音色表示声音的特色。

7. 下面的电路图中,连接正确的是()A. B. C. D.【解析】解:A.灯泡的正确接法:火线先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在灯泡的螺旋套上。

这样在断开开关时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图中开关控制零线,故A不正确。

B.由图可知,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B不正确。

C.由实物图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开始分流,一支经灯泡L1,一支经灯泡L2,然后共同经过开关S 回到负极,两灯泡并联,故C正确。

D.电压表应并联接入电路中,由实物图可知,电压表与灯泡L1串联,故不符合电压表使用规则,D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方法,家庭电路连接的注意事项,分析清楚电路图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根据通电螺线管的信息可知,小磁针的指向是正确的B. 乙图:麦克风是一种传感器,它是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制成的C. 丙图:被手反复摩擦的塑料绳散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 丁图:用湿抹布擦正在发光的灯,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答案】A【解析】解:A.根据安培定则,由通电螺旋管电流方向可知,螺线管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

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的右端为N极,所以小磁针的指向是正确的,故A正确。

B.麦克风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声音传到麦克风使线圈振动作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在经过其他设备放大声音,B选项错误;C.反复摩擦后的塑料绳散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造成的,C选项错误;D.用湿抹布擦发光的灯,易造成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电生磁、电荷、安全用电知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钻木取火是根据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 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是将内能转换成机械能C. 核电站利用核裂变获得能量D. 0.5kg的氢气完全燃烧放出J的热量(氢气的热值是J/kg)【答案】B【解析】解:A.钻木取火属于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A正确。

B.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是将机械能转换成内能,故B错误。

C.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利用核裂变获得能量,故C正确。

D.由Q=qm可得,0.5kg的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故D 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10. 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重力为2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提升0.1m,拉力F为1.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6m/sB. 这个滑轮组是费力机械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D. F做的有用功是0.24J【答案】C【解析】解:A.由图可知,滑轮组承担物重和动滑轮重的绳子股数n=2,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2v物=2×0.2m/s=0.4m/s,故A错误。

B.由题可知,物重G=2N,拉力F=1.2N,F<G,所以这个滑轮组是省力机械,故B错误。

CD.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2N×0.1m=0.2J,拉力做的总功W总=Fs=1.2N×2×0.1m=0.24J,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确定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和动滑轮重的绳子股数是突破口。

明确有用功、总功的含义是关键。

11. 甲乙两图中铁球沿斜槽从顶端静止滚下,到达水平面后继续行驶,最后停止。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甲图:铁球从斜槽顶端到底端,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减小B. 甲图:铁球在顶端时动能为零C. 乙图:整个过程中铁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D. 乙图:磁铁对铁球磁力的作用,改变了铁球的运动方向【答案】C【解析】解:A.甲图:铁球从斜槽顶端到底端,铁球受重力作用且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重力做功;因为此过程中,铁球质量不变,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势能减小。

故A正确。

B.铁球在顶端时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零,动能为零,故B正确。

C.乙图:铁球从斜槽顶端到底端,整个过程中要克服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铁球的机械能是不守恒的,故C错误。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磁铁对铁球磁力的作用,改变了铁球的运动方向,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或者运动方向的改变。

12. 如图是“水位自动报警器”电路图,容器中装有盐水,和分别是“2.5V,0.3A”和“2.5V,0.5A”的灯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液面上升到与金属块B接触时,电磁铁工作,说明盐水是导体B. 液面上升,金属块A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C. 工作1min电流做功45JD. 若在电路中M点接入电铃,则电铃响说明水位到达警戒线【答案】D【解析】解:A.容器中装有盐水,液面上升到与金属块B接触时,电磁铁工作,说明有电流通过电磁铁,盐水相当于闭合的开关,所以是导体,故A正确。

B.液面上升,液体深度增加,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金属块A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故B正确。

C.L1正常工作时,其两端电压为2.5V,通过它的电流为0.3A,则工作1min电流做的功W=UIt=2.5V×0.3A×60s=45J,故C正确。

D.由图可知,若在电路中M点接入电铃,电铃与两只灯泡都是串联,所以无论水位是否达到警戒线,电铃都响,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导体与绝缘体的应用、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电功的计算和电路的连接,难度不大,但包含的知识点较多,熟练掌握基本知识、认真作答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