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IL-12治疗放射病

合集下载

白细胞介素12及其抗肿瘤作用

白细胞介素12及其抗肿瘤作用

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2肿瘤免疫新药一、丰原药业受让中科大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2新药事项2015年7月25日,丰原药业(000153)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抗癌新药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2药物技术转让及后继合作事宜正式签订《关于白介素-12新药技术成果转让的备忘录》。

备忘录主要内容如下: 1、双方同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向公司转让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2药物的科技成果,转让价格约5000万元(最终价格以资产评估结果为准),具体转让过程、价格及付款方式,将于评估结果出来后1个月内另行签订转让合同。

2、双方同意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后续包括临床实验研究和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证书的相关研究,具体内容和方式将另行签订技术服务合同。

3、双方同意在合适的时候,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推进相关新药研究和开发工作。

二、中科大研究白细胞介素12肿瘤免疫领军核心人物(一)魏海明:教授,博士生导师。

籍贯:安徽。

山东大学医学院免疫学专业博士毕业。

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主任,中国免疫学会英文会刊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编辑部主任。

中国免疫学会终身会员、理事,中国免疫学会基础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

2002年以来为首承担参加了9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863课题2项,国家97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1项(国内负责人)。

近5年在J Immunol,Plos Pathogens, J Allergy Clin Immunol,Hepatology,PNAS,J Hepatol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5篇。

《介导肝脏免疫损伤与再生的天然免疫识别及其调控机制》分别于2007年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

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

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王钦文;郭娜;王义善;赵毅;宫晓静;于伟娜;杨丽荣;高蕾;沈泓昱;万玲琴;贾喜凤【期刊名称】《武警医学》【年(卷),期】2017(028)002【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hIL-12 on the hemopoietic function,immune function,radiation protection function and tumor evaluation indexes in the tumor radiotherapy group and advanced palliative treatment group.Methods There were 53 cases of tumor patients treated with Cyber knife in treatment group,including 19 cases of 150ng/kg,24 cases of 250 ng/kg,and 10 cases of control.There were 47 cases of cancer patients in advanced palliative treatment group,including 20 cases of 150 ng/kg,21 cases of 250 ng/kg,and 6 cases of control.rhIL-12 was given on the day of treatment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observed for 4 consecutive weeks.The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was studied.Results RhIL-12 could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decline of blood cells,prevent immune disorders and reduce radiation injury in the two groups.After the first-dose,there were 19 cases of fever,9 cases of discomfor,2 cases of slight changes in serum aminotransferase and bilirubin.There was no other adverse event.Conclusions rhIL-12 may be a safe and effective drug for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2,rhIL-12)同步干预肿瘤放射外科治疗及晚期姑息治疗患者,观察用药后对机体造血功能、全血细胞、免疫功能及辐射防护功能的影响.方法 53例接受射波刀治疗的肿瘤患者,分别为150 ng/kg组19例,250 ng/kg组24例,对照组10例.47例接受晚期姑息治疗的肿瘤患者,其中150ng/kg组20例,250 ng/kg组21例,对照组6例,治疗当天同步给药,连续观察4周,观察治疗的量效关系.结果rhIL-12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造血功能、全血细胞、机体免疫调节、抗辐射损伤等均有改善趋势.有19例首次给药后发热,9例周身不适,2例出现转氨酶和胆红素轻度升高,余无其他不良事件.结论 rhIL-12同步干预肿瘤放射外科、晚期肿瘤姑息治疗,具有显著的联合增益作用,对造血功能抑制、机体免疫紊乱、辐射损伤防治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总页数】7页(P165-170,174)【作者】王钦文;郭娜;王义善;赵毅;宫晓静;于伟娜;杨丽荣;高蕾;沈泓昱;万玲琴;贾喜凤【作者单位】100039,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干休所;264002 烟台,解放军第107医院全军肿瘤无创治疗中心;264002 烟台,解放军第107医院全军肿瘤无创治疗中心;266001,山东省青岛康立泰药业有限公司;264002 烟台,解放军第107医院全军肿瘤无创治疗中心;264002 烟台,解放军第107医院全军肿瘤无创治疗中心;264002 烟台,解放军第107医院全军肿瘤无创治疗中心;264002 烟台,解放军第107医院全军肿瘤无创治疗中心;264002 烟台,解放军第107医院全军肿瘤无创治疗中心;264002 烟台,解放军第107医院全军肿瘤无创治疗中心;264002 烟台,解放军第107医院全军肿瘤无创治疗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1【相关文献】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李婧;陈丹;杨颖;徐朱俊;程杰;2.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NC(rhTNF-NC)治疗恶性肿瘤的Ⅱ期临床研究 [J], 张伟京;于世英;谢丛华;克晓燕;王杰军;王梅;朱军;张树才;张巧花;于丁;饶智国3.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125Ala)治疗恶性肿瘤Ⅱ期临床研究报告 [J], 石廷章;戴广海4.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小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J], 张江霞;肖正红5.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联合2HREZ/4HRE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效果观察 [J], 闫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L-12对辐射损伤后小鼠造血干细胞的修复作用

IL-12对辐射损伤后小鼠造血干细胞的修复作用

Jn2 1,23 u .0 23 ()
实验动物与 比较医学 L b rtr i ln o aa v dc e a oa y maa dC mprt e o An i Me in i
2 21
综 上所 述 ,r L 1 对 辐射 损 伤后 的造 血干 细 ml 一2
t n dfee t t n [ JAn uRe lDe i12 0 , 7 r s i rni i sM . n vCel vB o. 0 1 1 : a ao
[ 考 文献] 参
【] B l n T ic irG. a i ltr dihbtr fet 1 el eG, rn hei Du lt aoya ii yefc o s mu n n o
O K e I t ult r a t r1 1 u a e a o oi i fN c l i s m a o y fc o /L一2on h m n h m t p ess
辐 射 受损 后 小 鼠骨髓 造 血 干 细 胞 的作 用 。
10n / ,另 设不 照射 和 照 射 空 F对 照 组 ,分 别 . gml 1
加 R MI14 P 一6 0培养液 , 5 O , 7 置 %C 3 ℃培养 , 4h 2 后 除不 照射 对照 组外 , 其余 各 组均 用直 线加 速器 4Gy 单次照射 , 继而再培养 2 4h后, 收集 各组细胞 用 P S B
[0 1 】BaieL Galh rTK, hb t e 1 Mutl e g sl A, l e a S iaaD, t . l i a e a in
h m a o i tcr c e y wih c nc m ia n iu ore f c s e t po ei e ov r t o o tnta tt m fe t u i o dos n e l ki 1 n m ye os ppr s e u or sng l w e I t reu n一 i 2 1 u e sdtm —

IL-12对小鼠受X射线辐射所致造血系统损伤的影响

IL-12对小鼠受X射线辐射所致造血系统损伤的影响

I .2对 小 鼠 受 X 射线 辐 射 所 致 L1 造 血 系统 损 伤 的影 响
夏书奇, 王增松, 王翠玲, 李文 棠, 谢飞群, 牛丽红, 郭桂铃 , 罗群方, 张宜俊
( 广州市恺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 5 0 2 ) 16 0
【 要] 目的 研 究 白细胞介 素 一2I 一2对 x射 线照射 所致造 血 系统损 伤 的影 响。 方法 选 用 摘 1( 1) L B L / 小 鼠 ,使 用 不 同剂量 的 重组 鼠 白细胞 介 素 .2r L 1) x射 线 40Gy辐照 前 2 辐 A Bc 1( ml一2于 . 4h和
照后 2 分别给药一次, h 采血检测日 均
下降至低值后开始 回升, 在照射后第 8日,m L 1(0 g 只) r l 一22 0 / 剂量组的白细胞数量明显 高于照射 n
后生 理盐 水组 、r L 1 (0n / 剂量 组和 r G C F 25m / ) P 0O 1; ml 一25 g 只) h . S ( . g 只 组( < .O ) 各组 小 鼠照射后 红
省 医 学实 验 动物 中心 提供 [ C S XK( 2 0 . 0 。 粤) 0 90 1 】 1
12 试 剂和 仪 器 . r L 1 ( mg 支 ,P p oe h ml .2 1 / e rtc ,美 国) 全 自动 ;
血细 胞分 析仪 ( e is T 6 8 1和 相应 试剂 由深 圳 G nu .1 0 ) K
具有 双 向调节 的作用 。C e h n等[和 B sl 等 I的研 3 】 ai e 4 _
究认 为单 独使 用 小剂 量 r L 1 ( 0 g 只) 能促 ml .2 1 0n / 就 进 小 鼠造 血功 能 重 建 ,促 进 三 系 血 细 胞 恢 复 ,而

自身LAK细胞联合rhIL—2治疗晚期癌症病人的近期疗效观察

自身LAK细胞联合rhIL—2治疗晚期癌症病人的近期疗效观察

自身LAK细胞联合rhIL—2治疗晚期癌症病人的近期疗效观

张继军;吴申钊
【期刊名称】《汕头科技》
【年(卷),期】1996(000)002
【摘要】本文报道了6例晚期癌症病人通过自身LAK细胞联合rhIL-2进行治疗的近期疗效,结果表明:本疗法对经其他传统疗法治疗无效的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有改善自觉症状,提高生产质量,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本疗法副作用为个别病人轻微寒颤。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张继军;吴申钊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6
【相关文献】
1.同种异体LAK细胞治疗28例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观察 [J], 金振良;付祝能
K细胞和IL—2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J], 解好群;于蓝
3.同种异体LAK细胞、rhIFN - αA和rhIL-2联合局部给药治疗大鼠乳腺癌 [J], 刘树林;韩云龙;范清宇
4.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rhIL-2序贯疗法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观察 [J], 赵
祺;刘珈;罗凌嵘;吴雯琼;曹霞
K细胞和IL—2治疗肺癌术后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 [J], 陈宏;程伟民;甘国维;谭焕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rhIL-12说明书(CIK)

rhIL-12说明书(CIK)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应用于CIK细胞疗法广州福洛维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产品说明说明:rhIL-12是相对分子量为75.0kD的异源性二聚体糖蛋白,是由35kd的轻链(p35,IL-12α)和40kd的重链(p40,IL-12β)经二硫键共价结合而成,PI为4.5~5.5,其重链(P40)由306个氨基酸组成; 轻链(P35)由197个氨基酸组成。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在免疫网络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核心细胞因子。

能使活化的T细胞增殖并增加其细胞毒活性,诱导NK细胞和T细胞产生γ-干扰素(IFN-γ),调节Th1/Th2细胞发育,促使其向Th1细胞分化,IL-12是诱生CTL免疫应答的最佳细胞因子,启动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它本身是一个强烈的前炎症因子,并能诱导其它前炎症因子的分泌。

IL-12不但能活化先天性免疫细胞,促使APC功能,特别是促使树突状细胞(DC)成熟,提高抗原提呈的效率,还可作为第3信号直接活化初始T细胞,使其转化为效应性T细胞。

另外IL-12协同IL-18促进记忆性T细胞的活化作用,使其能迅速消除被感染的细胞,同时促进其它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病毒复制,调节其它细胞免疫功能。

名称: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来源:CHO细胞主要成分:rhIL-12、冻干辅料(10mMPBS、人血白蛋白、甘露醇)性状:本品为白色疏松体纯度:经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分析纯度>98%。

内毒素:内毒素<10EU/支。

复溶:开启使用前将冻干粉瓶先离心,用1ml灭菌注射用水或去离子水复溶,静置15分钟,充分混匀。

复溶后小量分装,置于-20℃可保存半年。

稳定性:rhIL-12冻干粉在室温下3月内可以保持性质稳定不变,4℃下可保存2年。

批号:20100101规格:40000IU/支,5μg/支装量:1ml/支用途:rhIL-12生物学活性检测的对照品、rhIL-1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机制研究、LAK细胞及CIK细胞疗法的研究、治疗疾病的临床前研究、制备rhIL-12的抗体CIK细胞疗法研究方法示例实验原理:CIK细胞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具有非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限制性杀瘤活性的一群异质细胞。

辐射类药物

辐射类药物

辐射类药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辐射类药物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医学领域,成为治疗各种疾病和疼痛的重要手段之一。

辐射类药物主要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和辐射源,常用于癌症治疗、疼痛缓解、骨科疾病治疗等。

下面就几种常见的辐射类药物进行简要介绍。

首先,放射性同位素是辐射类药物中常见的一种,可以发射辐射射线,用于肿瘤治疗。

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包括铯-137、钴-60和碘-131等。

钴-60广泛用于放射治疗机种,能够有效杀
灭肿瘤细胞,减轻患者的病痛。

而碘-131常用于甲状腺癌治疗,可以直接注射到患者体内,通过放射性碘摄取和杀灭甲状腺癌细胞。

其次,辐射源是由高能粒子组成的,主要用于放射治疗和疼痛缓解。

辐射源能够直接作用于体内的病变组织,破坏病变细胞的生活能力,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常见的辐射源有电子束和质子束等。

电子束通常被用于肿瘤治疗,质子束则被用于治疗深部肿瘤和眼部肿瘤等。

最后,辐射类药物还可以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

例如,同位素硬化剂是一种用于治疗骨转移的辐射类药物。

它通过将放射性同位素注射到病变部位,使放射性同位素被骨组织吸收,从而发挥其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

此外,同位素治疗还可以用于治疗骨髓瘤、骨肿瘤和关节退变等疾病。

总的来说,辐射类药物在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

然而,辐射类药物也存在一定的
风险,比如辐射损伤和副作用等。

因此,在使用辐射类药物时,需要严格掌握剂量和时间等参数,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IL-12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作用

IL-12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作用

IL-12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作用白细胞介素-12(IL12)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免疫调节因子,它可以促进NKC和CTL的活性,能刺激T细胞及NK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尤其是IFN-γ。

因此在抗肿瘤及抗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但是与其他细胞因子一样,直接应用IL-12具有全身不良反应。

本文主要就IL-12在肿瘤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及前景作一综述。

IL-12的生物学功能IL-12是一种分子量为70KD糖蛋白,主要由抗原提呈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产生,主要分布在激活的CD8+或CD4+T细胞及CD56+NK细胞表面。

IL-12具有多种重要功能:①促进巨噬细胞、NK细胞和T淋巴细胞增殖,诱生多种细胞因子发挥免疫功能。

②调节Th1/Th2的应答。

Th1细胞主要介导细胞免疫,Th2细胞主要介导体液免疫。

其适当的比例有利于机体的免疫应答。

③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使NK细胞协同IL-12促进LAK细胞、CTL的形成,增强机体对病原、肿瘤细胞的杀伤清除能力。

④最新研究表明,IL-12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IL-12在没有免疫作用参与时仍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推测是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来实现的[1]。

IL-12与肿瘤基因治疗目前认为恶性肿瘤可能是一种基因疾病,是由正常细胞中某些基因突变而产生的,或是原癌基因突变及抑癌基因突变使细胞出现异常增殖而造成的。

基因治疗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选择性高,对组织无毒性或毒性小等优点。

IL-12具有显著的直接或间接杀灭肿瘤的作用。

将IL-12基因导入肿瘤细胞,使其自行分泌细胞因子,使肿瘤组织局部积聚高浓度的IL-12,改变肿瘤局部的免疫微环境,有利于维持持久的免疫反应。

经IL-12修饰过的肿瘤细胞,可诱导机体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机体对其杀伤力明显增强。

其具体治疗方法概括起来有两种:体外基因治疗方法和体内基因治疗方法。

体外免疫基因治疗:收获自体或异体的肿瘤细胞或成纤维细胞,体外转染携带IL-12 基因,再重新移植给病人。

rhIL-2联合rhGM-CSF治疗食管癌放疗后放射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rhIL-2联合rhGM-CSF治疗食管癌放疗后放射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rhIL-2联合rhGM-CSF治疗食管癌放疗后放射性食管炎临床观察鲍而文;车俊;周乐源;王震吾;吴伟;范强【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22(62)25【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治疗食管癌放疗后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食管癌放疗后放射性食管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3例。

对照组予rhIL-2100万U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rhGM-CSF 100μg皮下注射,每周3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放射性食管炎分级、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细胞及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CD16~+CD56~+NK细胞)以及生活质量核心问卷-30(QLQ-C30)评分(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五个维度)。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放射性食管炎分级0、Ⅰ级占比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而放射性食管炎分级Ⅱ~Ⅳ级占比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

两组治疗后CD3~+、CD4~+T细胞及CD4~+/CD8~+和CD16~+CD56~+NK细胞均高于治疗前,而CD8~+T细胞均低于治疗前,以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P均<0.05)。

两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以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变化更明显(P均<0.05)。

结论rhIL-2联合rhGM-CSF能够降低食管癌放疗后放射性食管炎严重程度,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总页数】3页(P80-82)【作者】鲍而文;车俊;周乐源;王震吾;吴伟;范强【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8【相关文献】1.康复新液治疗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引起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应用观察2.白头翁汤保留灌肠联合rhGM-CSF治疗Ⅱ~Ⅲ期宫颈癌盆腔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3.复合维生素B12漱口液漱服预防控制食管癌放疗患者口干、咽痛、放射性食管炎临床效果观察4.物理评价4DCT联合PETCT融合图像在食管癌放疗靶区勾画中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的应用与研究5.云南白药粉联合放疗合剂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L—12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IL—12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IL—12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徐从高;管增伟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年(卷),期】1996(023)006
【摘要】IL-12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活性,诱导IFNγ的生成,与IL-2协同作用增强NK细胞、LAK细胞、CTL细胞活性而杀伤肿瘤细胞。

引外,IL012不有间接抗血管生成作用,与其它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可增强抑制血管生成效果。

这表明IL-12在肿瘤生成脑力名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IL-12抗血管生成机理,寻找应用IL-12的有效联合治疗方案是一个具有床应用的前景的研究领域。

【总页数】4页(P328-331)
【作者】徐从高;管增伟
【作者单位】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防治研究中心;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防治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3
【相关文献】
1.IL-12 IL-18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J], 刘海荣;王瑞华;李岩
2.五加皮抗肿瘤活性物质Age对单核细胞产生TNF-α和IL-12的影响 [J], 单保恩;段建萍;张丽华;梁文杰;李巧霞;刘冀琴;张华;刘刚叁
3.融合蛋白M-IL-2(88Arg,125Ala)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J], 李林;钱冬萌;邵光灿;闫志勇;宋旭霞;陈豪;王斌
4.015 IL-4、IL-12、IL-6/STAT/SOCS途径对Th细胞分化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J], 吴翰桂;丁鸣
5.IL-12家族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J], 孙艺萱;李晓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镜下注射rhIL-2与TNF及微波治疗中晚期食管癌16例

内镜下注射rhIL-2与TNF及微波治疗中晚期食管癌16例

内镜下注射rhIL-2与TNF及微波治疗中晚期食管癌16例韦举卿;洪阳;罗冰松
【期刊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年(卷),期】1998(0)S2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生物治疗及内镜微波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生理盐水将rhIL-210万U及TNF2万U稀释成4mL治疗液,经内镜活检孔插入注射针于癌体内及根部作多点(进针4mm,4~6点)注射,1次/wk,四次为一疗程,对严重狭窄的5例,先用微波烧灼(60v,6s)再自上而下一段段注射治疗.结果本组16例食管癌经四次局部注射及微波治疗后,CR(完全缓解)2例,PR(部分缓解)14例,食管管腔比疗前扩大4mm~6mm,吞咽困难程度得到改善.结论瘤体内注射生物反应调变剂加微波烧灼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试用.
【总页数】1页(P442-442)
【关键词】食管肿瘤/治疗;白细胞介素-2/治疗应用;微波/治疗应用;内窥镜检查【作者】韦举卿;洪阳;罗冰松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1
【相关文献】
1.内镜下微波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消化道息肉体会 [J], 关凤信;樊跃飞;侯维忠
2.内镜微波和局部注射加微波治疗食管癌81例 [J], 李崇沧
3.内镜下rAd-p53注射治疗中晚期胃癌和食管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J], 阮继刚;杨力;张飞雄;孟祥坤;苗雨;冯丽丹
4.内镜下注射重组人5型腺病毒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和胃癌的初步疗效探讨[J], 吕舒;李俊垚;张然;崔艳欣;姜相君
5.内镜下微波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梗阻(附67例报告) [J], 郑钦朝;曹忠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治疗用放射活性微球

治疗用放射活性微球

治疗用放射活性微球刘永军;王玉丽【期刊名称】《国际药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04(031)006【摘要】微球是实现药物控制释放和靶向给药的有效载体.在近几十年内,随着放射活性微球研发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发展,放射性微球在各种癌症和肿瘤的治疗中已经获得成功的应用,成为癌症化疗和外部放疗的有效替代途径.实验证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微球质量非常稳定,辐射剂量递送效率高,在体内能够靶向浓集于肿瘤部位,对正常组织损伤小.对肝癌、脾癌及风湿性关节炎均有良好的疗效,是一种极有前景的癌症治疗方法.【总页数】3页(P372-374)【作者】刘永军;王玉丽【作者单位】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39;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4;R979.1【相关文献】1.钇-90微球放射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钇-90微球放射栓塞系列回顾(五) [J], 郑丽丽;贾中芝;王斯妮;王维平2.钇-90微球放射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前评估与术后随访——钇-90微球放射栓塞系列回顾(二) [J], 贾中芝;赵添;王斯妮;郑丽丽;胡红杰;王维平3.钇-90微球在治疗手术不可切除且化疗耐药的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应用——钇-90微球放射栓塞系列回顾(七) [J], 刘瑞青;贾中芝;曹会存;曹广劭;黄浩哲;王维平4.钇-90微球放射栓塞与传统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手术不可切除肝细胞性肝癌的系统性评价及荟萃分析——钇-90微球放射栓塞系列回顾(六) [J], 陈斌;贾中芝;谢双双;王维平5.钇-90微球在治疗不可切除且其它治疗方法失败的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应用——钇-90微球放射栓塞系列回顾(八) [J], 王草叶;郑扬;胡红杰;谢双双;王维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剂量X线全身照射对小鼠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低剂量X线全身照射对小鼠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低剂量X线全身照射对小鼠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韩振波;张铭
【期刊名称】《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3(019)004
【摘要】本文报道,75mGyX线全身照射后4天,引起正常小鼠、SRBC免疫小鼠血浆中皮质酮含量降低,而血浆中 T_3、T_4的含量在照射后4天、7天均未见明显变化。

提示75mGy照射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下调,而甲状腺功能未受影响。

【总页数】3页(P342-344)
【作者】韩振波;张铭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8.023
【相关文献】
1.低剂量60Co-γ射线75mGy全身照射对小鼠血浆中IL-12和IL-10的影响 [J], 竺青;高军;龙建秋;吴晓兰;王海军;李茂
2.低剂量X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肿瘤转移的抑制作用 [J], 金敖兴;魏道严;汪思应;黄帼;夏金娣
3.75mGy X线全身照射与低剂量环磷酰胺合用对荷瘤小鼠肺肿瘤转移的治疗作用 [J], 金敖兴;黄帼;汪思应;魏道严;张宝霆
4.低剂量X线全身照射对小鼠移植瘤分割剂量放疗的影响 [J], 葛立本;姜德福;李宝英
5.低剂量X线全身照射对小鼠移植瘤的防治作用及机制初探 [J], 汪思应;金敖兴;黄帼;魏道严;王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李俐;马颖哲;张家颖;张桂荣【期刊名称】《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年(卷),期】2008(21)8【摘要】目的制备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单克隆抗体(McAb),并建立检测IL-12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方法以纯化的rhIL-12(p70)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IL-12水平的变化。

结果筛选出3株稳定分泌抗rhIL-12的单抗杂交瘤细胞株,纯化后单抗纯度达95%以上。

免疫球蛋白亚类2株为IgG1,1株为IgG2a,轻链属!型,相对亲和力依次为EM5>EM6>EV9。

Western blot及ELISA交叉试验表明,单抗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rhIL-12的最低检出限为20pg/ml,线性范围为25~3200pg/ml。

应用此法检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IL-1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术后10d明显升高。

术后给予免疫增强型NE组IL-12水平较未给予组明显升高。

结论制备的抗rhIL-12单克隆抗体,能够用于IL-12的体内外免疫学检测,为IL-12的研究、检测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总页数】3页(P705-707)【关键词】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单克隆抗体;双抗体夹心ELISA;胃癌【作者】李俐;马颖哲;张家颖;张桂荣【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3【相关文献】1.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J], 马颖;邹全明;朱永红;罗萍;毛旭虎2.卵巢癌抗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3D12的制备及初步研究 [J], 张超;崔恒;李小平;叶雪;付天云;冯捷;昌晓红;魏丽惠3.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 [J], 李俐;马颖哲;张桂荣4.抗羊布鲁菌核糖体蛋白L7/L12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初步鉴定 [J], 司瑞;徐志凯;张芳琳;白文涛;吴兴安;王海涛;于澜;胡刚5.抗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初步应用 [J], 刘雪松;金伯泉;许辉;朱勇;孙忱;李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hIL-12治疗放射病
1.放射病简介
放射病是机体在短时间内一次或多次受到大剂量(>1Gy)电离辐射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根据辐射的剂量大小,急性放射病临床表现呈现三种形式。

①骨髓型急性放射病,辐射剂量小于10Gy,以骨髓造血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白细胞数减少、感染、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②肠型急性放射病,辐射剂量大于10Gy小于50Gy,以胃肠道损伤为基本病变,以频繁呕吐、严重腹泻以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迄今未有治愈的病例。

③脑型急性放射病,辐射剂量大于50Gy,以脑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意识障碍、定向力丧失、共济失调、肌张力增强、抽搐、震颤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殊临床表现,一般在照射后2-3天死亡。

慢性放射病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量的辐射作用,达到一定剂量累积后引起的多系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通常属于骨髓型放射病。

随着核能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应用,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及其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如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以及2011年日本大地震及其海啸造成了严重的核泄漏等,均对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威胁。

稀有金属冶炼、铀矿开采、铀矿加工、以及辐照加工业如辐射灭菌、辐射食品保鲜等,如管理不善,都存慢性辐射病的危险。

2.放射病的治疗
(1)骨髓型的治疗原则:
①轻度: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可采取对症处理,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②中度和重度:初期镇静、脱敏止吐、调节神经功能、改善微循环障碍。

假愈期(白细胞总数低于3.0×109/L,皮肤粘膜出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出血,保护造血功能。

当白细胞总数低于2.0×109/L、血小板数低于50×109/L时,及早使用造血生长因子。

极期:抗感染,特别注意针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感染。

控制出血,减轻造血损伤。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注意防止肺水肿。

恢复期:强壮治疗,促进恢复。

③极重度:可参考重度的治疗原则,特别注意抗感染、抗出血等措施。

注意纠
正水电解质紊乱,积极缓解胃肠和神经系统症状,注意防治肠套迭。

一般对受照9Gy以上的病人,可考虑骨髓移植。

(2)肠型的治疗原则:
迄今没有治愈的病例,根据病情,采对症治疗的原则,如纠正水、电解质、酸硷失衡,改善微循环障碍,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抗感染、抗出血、减轻病人痛苫,延长生命。

(3)脑型的治疗原则:
患者多在2-3天内死亡,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存活时间。

3.放射病治疗的药物
(1)盐酸胱胺:
近半个世纪以来,抗辐射药物的研究从未间断,然而不尽理想,有的药物效果差,有的时间短,有的毒性大,使用受限制。

辐射损伤的机制是自由基大量生成及其对生物大分子的破坏作用,目前的主要药物均基于抗自由基的作用。

品种如下:
①.半胱胺(mercaptoethylamine,MEA):小鼠受致死剂量γ线照射前10~15分钟腹腔注射可以提高存活率80%。

临床静脉注射给药,可以减轻放射病的反应。

但此药有效防护期短,毒性大,口服效果差,在空气中不稳定。

②.胱胺(cystamine):防护效力优于半胱胺,且可口服,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其副作用是对胃粘膜有一定刺激作用,胃肠病患者忌用。

③.氨乙基异硫脲(aminoethylisothiourea,AET):其防护作用时间长,能口服,化学性质较稳定,预防效果好。

狗受5Gy γ线照射前静脉注射AET氢溴酸盐125mg/kg,存活90%,对照动物全部死亡。

但人无论口服或注射给药副作用均较大(恶心、呕吐、腹泻、皮肤潮红等),限制了它的使用。

④.氨基丙胺基乙基硫代磷酸单钠盐(WR-2721):效果明显高于MEA和AET,有效时间约为3小时。

(2)已上市的生物制品
①. rhIL-11:
美国1997年上市,中国2003年上市,国内的商品有“特尔康”。

该产品可增加原始祖细胞向多能干细胞分化,促进红系、粒系、淋巴系的生成,对巨核系细
胞的作用尤为明显,作为临床促进血小板生成的细胞因子。

②. rhG-CSF:
美国1991年上市,中国1999年上市,国内的商品有“瑞血新”。

该产品作用靶点是刺激造血干细胞向定向干细胞分化,促进成熟粒细胞向外周血释放,激活成熟粒细胞功能,延长其寿命。

在临床上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③rhTPO:
中国2005年上市,国内产品有“特比奥”。

rhTPO是刺激巨核细胞生长及分化的内源性细胞因子,对巨核细胞生成的各阶段均有刺激作用,包括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多倍体巨核细胞的发育及成熟,从而升高血小板数目。

用于治疗实体瘤化疗后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

④rhEPO:
美国1989年上市,中国1998年上市,国内产品有“益比奥”。

rhEPO刺激定向干细胞向成熟红细胞分化,促进成熟红细胞向外周血释放,激活成熟红细胞功能,临床适应症是肾功能不全所致贫血,包括透析及非透析病人、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以及治疗非骨髓恶性肿瘤应用化疗引起的贫血。

⑤rhIL-12治疗放射病的优势: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生物制品,作用的靶点在造血干细胞的下游,已经到了定向细胞阶段,特别是rhIL-11仅仅发挥动员剂的作用。

而rhIL-12的靶点在原始的造血多能干细胞,可以对血象进行全面提升。

另外,rhIL-12可结合到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受体上,防止小肠粘膜脱落,对于极重型骨髓放射病和部分肠型放射病能够起到相关的作用,这是已上市生物制品所不具备的。

4.rhIL-12用于放射病的分析
(1)作用的靶点是造血干细胞
rhIL-11、rhG-CSF、rhTPO以及rhEPO等都不是直接作用于造血干细胞,它们的靶点位于定向阶段,甚至于成熟阶段。

最新的研究资料表明,造血干细胞存在rhIL-12的受体,rhIL-12与受体的结合直接促进造血干细胞的修复和重建。

所以从靶点分析,rhIL-12在抗放射病方面要优于现有的生物制品。

另外,rhIL-12的受体也存在于消化道粘膜,rhIL-12与消化道粘膜受体结合,防止受损的粘膜细胞脱落,改善消化道症状,提高生存几率。

(2)美国猴体试验证明rhIL-12能够提高生存率
美国Neumedicine公司是美国政府大力支持的企业,在IL-12治疗急性放射性疾病方面已经有了商品“HemaMax”。

临床前药效学实验显示HemaMax对致死剂量辐射的小鼠和恒河猴具有空前的生存保护作用。

小鼠8-9Gy全身照射后24小时给予最佳剂量20ng m-HemaMax /只,能明显增加小鼠存活率以及生存时间,我们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合作也得出相似的结果。

恒河猴试验表明,HemaMax能够增加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IL-15、IL-18和新蝶呤水平。

恒河猴全身照射后24小时给予药能明显增加存活率。

对照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计数最低点在第12-14天,用药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这些结果表明,IL-12通过促进造血、促进免疫功能恢复及改善胃肠道功能增加了受照射猕猴的生存率几率。

(3)rhIL-12治疗放射病的定位
rhIL-12有三大特点,即促进造血干细胞重建、保护消化道粘膜,及受辐射以后24小时给药有效。

可用于:
①紧急救治作用:在核辐射泄漏事故发生以后,受辐射照射的人员需在24小时以内用药,以达到紧急救治的作用。

24小时以后用药,随着时间的延移,紧急救治作用随之丧失。

②骨髓型放射病一线药:对于轻度放射病,临床上一般处理是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在此基础上使用rhIL-12,可促进康复;对于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放射病,镇静、脱敏止吐、抗感染、防出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是临床常规对症处理方案。

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rhIL-12可以加快消化道的康复,减轻消化道症状,另一方面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重建和恢复。

③肠型放射病:常规对症治疗和抗辐射药物治疗,迄今未有治愈的病例。

rhIL-12可结合到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受体上,防止小肠粘膜脱落,改善消化道症状,所以期望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能够挽救肠型放射病的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