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分组分工中的有效指导

合集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问题与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问题与策略
了探 讨 。

在实践课程 中的角色认识不 清 , 大包大揽 的现象 比较 突 出。从 实践 活动 主题 的确 定、 实践 活动过 程的开展到最后 主题的呈 现都 由教师包办 ,学生最 多依 葫芦 画瓢 , 草草完成 了事 。上述 现象 的出现 , 恰恰说 明教师 的有效 指导是 实践 活动顺 利实 施 的保证。 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 1 、 做 好导入 、 选择合适主题 小学 生年 纪小 、 社会 阅历 浅 , 在综 合 实践活动缺乏专注度 , 无法集 中注意力去 完成实践活动 , 这就要求教师在选 择活动 主题时要贴近小学生 的生 活 , 从 小学生的 E t 常生活人手 , 去发现和挖掘适合 综合实
主题 。除此之外 , 教师也可 以引导小学生 去发现 身边 的 、 有兴趣 的课 题活动 , 教 师 鼓励学生多 留心 身边 发生 的事情 , 从各种 新 闻媒介 中了解一些 热点话题 , 这个过程 不仅让 小学 生观察 社会 、 了解社会 , 做生 活 中的有心人。同时也 培养 了小学生 的思 考能力和问题意识。 教师还 可以通过小组
践活动的资源。 小学生平时 的所见所想都 可 以当做综 合实践 活动 的资源 ,只 有这 样, 小 学生才能有更大的兴趣 和更 多机会 去参与到实践活动 中来 , 在生 活化的场景 中去感 受 、 体验 甚至创 造 , 才 能获得成 功 的喜悦 。例 如教 师可 以帮助小 学生选 择 场给小学生讲解 , 让小学生们在真实 的场 基础教育阶段具有重要 的价值和作用 。 “ 寻找 生活 中 白色污 染 ” 、 “ 我们 每 天的饮 景 中感受到农村 的巨大变化 。 二、 小学综合 实践活动 中教师 有效指 食 习惯 ” 、 “ 生 活 中的浪费现 象有哪 些” 等 3 、 合理评价学生 、 鼓励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的小组分工与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的小组分工与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的小组分工与指导作者:刘敏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9年第01期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强调实践和探索精神的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有其特殊性。

首先,活动主题的确定通常从学生真实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贴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其次,通常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较长时间的研究,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面向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綜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再次,教师要抛弃烦碎、重复的讲解,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学生唱主角、教师当导演,自主探究、充分释放其潜能。

介绍分工,落实建议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的机会,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积累、能力限制等问题的存在,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小组活动的有效指导就显得尤为关键。

有效合作,首先必须是有效的小组组合,学生的兴趣特长不同,学习能力也不同,班级内部的差异性明显。

“如何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性,如何发挥利用强势群体,关注调动弱势群体,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更顺利、更有序、更有质量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笔者在学期初反复思考的问题。

合作学习小组人数上,笔者认为人数不宜过多,小组规模小,可以确保组内每个学生有较高的参与度,因此,笔者初步确认了小组成员5至6人一组。

第一节综合实践课时,笔者就合作学习小组分工提出建议,为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特地增加了“待添加”分工,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申报、组长根据组内情况调配,大致组内分工如下:①组长:对小组活动总负责,负责组内分工、小组讨论、交流的组织。

鼓励小组成员人人积极参与活动,一般选择有能力、有魄力、有威信并且乐于助人、有合作精神的同学担当。

②资料搜集、整理员:通过多种途径查阅与主题相关的资料,汇总、整理,去粗取精,提取出与主题相关的有价值的资料,反馈给小组成员。

③记录员:记录小组活动,包括拍照、记录组内每人发言,要求字迹工整、层次清楚,内容简明扼要,如实反映发言的情况,无须对发言进行价值判断。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制定纲要,地方加以指导,学校实施开发的非学科课程,是一门无教材的课程,它需要学校教师自己去开发、设计与实施。

这就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一定的课程计划与设计能力;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有对活动的有效指导能力。

一个主题研究活动实施的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收益与教师的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

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否有效实施教师指导是关键。

一、存在问题1、多数教师没有制定活动主题具体指导方案。

调研中发现80%的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没有针对学生活动主题制定具体的活动指导方案,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展开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缺乏预先的设想和解决方案。

2、对学生活动缺乏必要的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怎样调查、怎样制定合理的问卷、怎样进行有效的访谈,如何规范的作注解,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基本方法的指导。

所以学生经历了多次调查活动却不知道如何设计一份合理的调查问卷。

例如:教师指导方式和指导行为存在的问题1)、偏重活动形式,忽略活动方法的指导。

2)、偏重学生活动方案,忽略教师指导方案。

3)、偏重活动过程与阶段的落实,忽略活动过程的具体落实程度。

4)、偏重于文本学习,忽略了学生实践性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劳动与劳动技术)。

3、指导过于宽泛,针对性不强表现:一是面面俱到,包办代替。

二是不明确自己在学生展开活动过程中应具体指导哪些方面,无从下手。

结果:学生在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深度实践和实质性的体验和感受。

4、活动空间比较封闭,活动形式难以多样化表现:一、真实情境中的活动往往呈现一次性。

二、学生活动空间往往只在校园内、家庭里,丰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空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利用。

(原因:安全问题)结果:活动时间的广延性、经常性不足,活动形式的单一,直接影响了综合课程生成性价值的实现。

5、学生活动主题、过程档案等尚未形成基本的规范(1)在活动主题确定上,给予性活动主题占比例较大(95%),由学生自己选择的研究主题所占比例过低。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探析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探析

们 来 说 一 切 都 是 新 鲜 的 , 的老 师 , 的 同 新 新
学 。 时 , 生 对 于 新 同学 认 识 的 愿 望 非 常 此 学
一 摄 限 于 学 生 的 知 识 水 平 和 能 力 , 综 合 定 为 资 料 整 理 员 , 家 有 相机 、 影 技 术 熟 在 强 烈 , 时 , 以 确 定 一 个 自我 介 绍 的 实 践 这 可 活动 。 实 践 活 动 的 实 施 过 程 中 , 定 会 遇 到 许 多 练 的 同 学 确 定 为 拍 摄 员 。由于 充 分 发 挥 了 必 困 难 和 问 题 。 时 , 师 须结 合具 体任 务对 各 成 员 的 专 长 , 以 , 学 们 的 积 极 性 很 此 教 所 同 1 2 学生 的 认识 能 力和 年 龄特 点 .
不 以 各 种 精 美 的 贺 卡 , 学 生 产 生 美 的 初 步 体 活 选 用 , 能 一 概 而 论 , 便 于 活 动 的 有效 使 验 , 成 自我 内 驱 力 。 时 , 生 有 了“ 张 开 展 。 须 指 出 的 是 , 着 活 动 的 逐 步 开 形 此 学 做 还 随
松 教 师 的 指 导 作 用 。 实 上 , 合 实 践 活 动 事 综
1 对 选 题 进 行 有效 指 导
“ 中 学 、 中玩 ”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 也 参 报 , 灯 片 等 。 时 , 师 还 要 引 导 学 生 不 玩 学 的 我 幻 同 教 对 与 其 中 。 于 是 孩 子 们 自 己的 想 法 , 以 积 只 记 录 活 动 成 功 的导 。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中 , 师 应 在 选 题 、 动 过 程 和 方 法 活 动 方 式 等 方 面 进 行 指 导 。 在 教 活 关 键 词 : 合 实 践 活 动 有 效 指 导 体 会 综 中图分 类号 : 2 G6 3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号 : 6 3 7 5 2 1 ) 5 c一0 3 -0 1 7 —9 9 ( 0 o o ( ) 0 5 1

教师如何有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如何有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如何有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如何有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一、上课研讨发现问题(案例)(案例)刚才听了谷丽老师和樊金娜老师讲的如何开题和方案如何制定,那么在我们开展对方案的研究、实施过程、成果交流中,我们发现我最常出现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对我们综合实践活动来说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去合作完成组内的学习任务,使其达到最佳的效果?今天我就以“教师如何如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为题与大家一起交流分析,我先给大家说一个案例,请大家认真听,如倮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出现这样的问题怎么去解决呢?一位教师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因为每次课堂都是在教室上的,这次是有领导和学样我教师来听课,这位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教师想讲关于家的一些问题,她想准备一个大房子当家,要与学生一起了解,她事先准备好一个大房子的时候,她推出房子,孩子们就兴奋的不得了,当教师敲开门拿出家中的物品进行介绍学生根本没有兴趣去听老师再说什么,他们终于等到我的这句话了:“你们想来参观我的家吗?那你们就组成个临时家庭,到我家里面来进行介绍吧。

”话音还没落,孩子们就手举到了教师的眼皮底下,都想迫不及待的钻到房子里,根本就没有想组织临时家庭的意思,无论教师怎样说,怎样去引导,当时的场面教师没有办法解决,教师本想是创设情景结果没想到成了一堂幼儿园小班爬房子活动。

这位教师在开展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出现了什么问题呢,大家可以在网上发贴与我一起交流,研究:案例问题:1.学生在组内学习容易发生冲突。

2.小组合作效果取决于教师预设的环境。

3.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需求不均衡。

4.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指导作用。

教师教学方面:1、滥用小组合作学习2、教师有指令无指导3、有小组讨论无成果交流学生学习方面:1、没有养成倾听的好习惯2、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3、小组成员各行其是或合作任务被个别学生包揽,学生参与不平衡4、没有做到“人人有责”“积极互赖”二、有效解决小组合作的方法听了我以上的分析,大家觉得小组合作到底有那些方法呢,教师应怎样反映导呢?1、综合排序法:向参与者提供或者由他们提出不同的决策意见。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是当前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导。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探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理论探讨1.1 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来运用、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主要包括:多学科综合、针对实际问题、开放性和创造性。

1.2 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引导他们正确地开展实践活动并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有效的指导需要教师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良好的教学技能和心理素质。

1.3 教师有效指导的意义教师的有效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的有效指导还可以提升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二、实际策略探讨2.1 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首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实践活动充满热情和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新颖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实践案例以及积极的鼓励和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2 制定明确的实践目标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制定明确的实践目标,明确目标有利于学生的实践活动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还需要通过分阶段的指导和检查,确保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实现目标。

2.3 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综合实践活动通常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持,例如实验室设备、材料、场地等。

教师需要及时提供学生所需的资源支持,并指导他们合理利用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和社会资源,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手段。

2.4 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探索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与探索,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和自由度。

教师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策略

教师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策略

教师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策略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能力提升中起着关键作用。

作为教师,如何在这样的活动中有效地指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教师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策略。

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他们应被视为活动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

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当学生感受到被重视和支持时,他们将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从而发挥出他们的真正潜力。

二、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了丰富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这包括图书馆、网络、实验室等。

通过多样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深入研究和探索主题,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应该及时更新和整理这些资源,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进行调整,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和实践。

三、提供合适的指导和支持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指导者和支持者。

他们应该及时回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合适的指导和支持。

此外,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从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活动中。

只有通过合适的指导和支持,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对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有效参与。

四、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学生往往需要进行合作和协作。

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一些小组讨论、团队项目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运用一些合作游戏和活动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他们更好地协调和合作,共同完成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五、评估和反馈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讨论和笔记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并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三、制定小组活动方案的指导
分好小组后,就要制定计划。如果有过制定方案的经验还比较好说,如果没有的话就需要逐一指导,提示该用什么办法,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会遇到什么困难、什么情况,把这些预想到的问题想出解决的办法,并把它们写下来。
教师要帮助学生论证探究的课题是否适合自己,活动目的是否明确,活动范围是否得当,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是否恰当,预设困难是否考虑周详等等,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过程。
指导教师做为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一定要演好这第一场戏。只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动机,才能为下一个环节铺平道路。
2、引发思考,确立课题
主题确立了,情境创设了,学生的兴趣也有了,接下来,就要引导学生思考、确定活动围绕哪些小课题来搞。便于学生操作的小课题的产生很关键,教师给学生列出来,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按我们新课程的理念,当然是学生自己提出来比较好。可是学生受自身知识储备的限制,提出的问题共同性有的比较浅显,有的比较笼统,还有的可能根本没有什么价值。指导教师不能本着“捡进筐里的都是菜”这种思想全盘接受,要挑拣、选择、剔除,把好的问题留下来,进行疏理、分类,产生新的适于活动的问题。
四、活动实施阶段的指导
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如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等)、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组建小组指导
设置高效的学习小组要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针对小学生的实际,从兴趣、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以兴趣为导向,以能力为基础,帮助学生结合成比较合理高效的学习小组。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成立课题组,教师做适当调整,因为自由组合可能会出现“强强联手”和部分学困生“没人要”现象,这时,教师就要出面做好协调工作,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搭配,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题活动。每个课题小组成员一般6—8人,人数太多容易造成一部分学生没事做,人数太少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纵观目前开展的一些活动,教师更多的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活动、自主体验,有时甚至刻意回避教师的教,认为教师如果一教,综合实践活动就走样了。

殊不知,综合实践活动虽然“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也不能没有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需要,适时地给予活动方法方式的指导,有利于提高活动的有效性,也能使学生真正地活动中有所收获,真切体验。

那么,教师的指导应落在哪些方面?一、观察方法的指导观察是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方法,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它。

学会按一定的方法来对特定事物进行观察,是一项基本活动能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组织进行的感知觉活动。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科学现象,获得丰富的科学事实、数据和经验。

在科学探究中,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儿童有探究科学事物的天性,他们对周围的自然现象也注意和观察过。

但是,观察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观察方法也不是自然而然学会的,必须经过实践锻炼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

那么,如何培养和指导小学生的观察方法呢?(一)创造观察的条件。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科学探究中,我们经常要求学生观察事物。

有时学生并不缺乏观察的对象和条件,因为自然界本来就是丰富多样、博大精深的。

在观察的自然条件方面,乡村的孩子更有优势。

一般来说,在城市,自然条件不如乡村那样丰富多样,因此,组织学生开展科学观察经常要人为地创造条件。

所以,学校、教师和家长有必要创设科学观察所需要的设施、环境和条件。

例如:定期开展科技馆参观活动、动物园参观活动、户外踏青活动……武汉市汉阳区西大街小学自建了一个科技馆,学生们竞争上岗充当馆长、介绍员,其他学生可以定期在馆内开展活动,学生馆长和介绍员会给予充分的协助,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倍增,观察的方法能力大幅提高。

如何加强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指导

如何加强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指导

如何加强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第一篇:如何加强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指导如何加强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但在学生“做”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因此,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指导任务。

一、注重课程开发,引导学生自主合理地确定活动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经验性课程,没有传统的教材为依托,教师要根据学生兴趣、学校社区的环境、特点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课程的整合与开发。

平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和利用广泛存在的课程资源,并且尊重学生的兴趣。

二、入题准而快,激发学生兴趣又不冗长拖沓在确立了活动主题后,就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帮助学生确定体验的活动和探究的方向。

这个环节要从学生最熟悉的话题入手。

三、指导具体实在,逐步培养学生制定活动计划的能力。

在学生的感情受到一定的激发,都有开展活动的愿望后,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有针对性的点拨、计划的制定与调整等方面。

1、以民主讨论、平等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确立活动子课题。

2、审视学生预期的活动方法与途径,讨论其可行性。

3、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过程记录方式和成果汇报方式。

4、树立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保持有效的小组合作与分工。

四、注重生成性,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课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经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成性特征。

它不是一种预设的课程,比任何一门课程都强调过程,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生成活动主题,在活动中发展。

允许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对计划合理的改变和修订五、体现自主、合作意识,增加学生活动的参与度。

综合实践教师指导方案

综合实践教师指导方案

综合实践教师指导方案1. 综合实践教师指导方案:让学生们分组去探索校园的各个角落,寻找不同的植物,这不就像探险家们在神秘的丛林中寻找宝藏一样刺激吗?比如小明那组找到了一种特别的小草,他们多兴奋啊!这样的实践能让学生们对自然有更深刻的认识。

2. 综合实践教师指导方案:带着学生去参观博物馆呀,那里面可都是知识的宝藏呢!就像进入了一个时光隧道,能看到过去的种种。

像小红在参观时眼睛都亮了,这种直观的感受多棒啊!3. 综合实践教师指导方案:组织一次手工制作活动吧,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做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这难道不是像艺术家在创作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吗?你看小强做的小帆船多精致啊!4. 综合实践教师指导方案:安排一场社区服务活动呀,让学生们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

这就像是温暖的阳光洒在人们的心上,多有意义呀!像小芳在帮助老人后那开心的笑容,多让人欣慰啊!5. 综合实践教师指导方案:搞个小小辩论赛吧,让学生们的思维碰撞出火花。

这不就像在战场上激烈交锋一样吗?看小李那滔滔不绝的辩论,多厉害啊!6. 综合实践教师指导方案:带学生去郊外观察鸟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这不就像进入了一个奇妙的鸟类世界吗?小张看到一只漂亮的鸟时那惊喜的表情,太有趣了!7. 综合实践教师指导方案:让学生们自己策划一场主题活动,哇,这可太锻炼他们了!就像他们是活动的总导演一样。

你瞧,小王他们组策划的活动多精彩啊!8. 综合实践教师指导方案:安排一次市场调研,让学生们了解社会经济。

这不是跟探险家探索新领域一样有挑战性吗?小赵在调研中可认真了!9. 综合实践教师指导方案: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记录生活中的点滴。

这就像给自己的生活留下珍贵的记忆宝藏啊!小刘的日记写得可生动了!10. 综合实践教师指导方案:来一场角色扮演活动吧,让学生们体验不同的角色。

这不就像演员在演绎不同的人生吗?小周扮演的医生可像了!我的观点结论: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教师的指导能让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收获满满,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四川省叙永县兴隆中心校徐顺英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是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

但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完成课程总目标和课程成功实施的最基本条件。

教师要按一定的原则选择相应的方式方法,有序高效地进行指导,以发挥教师在课程中的引领作用。

一、课题确定要体现可操作性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经验性课程,没有传统的教材为依托,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在初次接触这门功课时,根本不知道如何选题,应该选什么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选题能力。

那么教师怎样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题选择进行有效的指导?1、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多方面寻找活动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中,常常会有一些学生觉得没有研究的问题或没有自己想参与研究的主题,这是很正常的,但又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大问题。

这就像学科教学时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一样,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也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自己所处的自然、社会和学习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体会,细心辨析,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或活动主题。

我们可以通过开设有关活动选题的研讨会、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与同学老师、家长讨论、启发学生反省自己记忆中有价值的问题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发现和寻找活动主题。

如:教材中涉及与实践有联系的内容;学生个人生活中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内容;学校、村社、家庭生活中不易被学生发现的不平常的问题。

2、选题指导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

学生思想活跃,喜欢异想天开,有时候会产生一些奇怪的想法。

老师对学生在选题中的突发奇想,哪怕它是幼稚可笑的,也要精心呵护。

如“校园环境治理有个我“这个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提出了许多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如观察校园内墙壁,找出同学之间不良的行为习惯,找出校园环境在综合治理中不足的地方,“敢走出校园、大胆尝试”和别的学校对比,接着引导孩子们发表各自的看法,让孩子们明白校园治理中我的作用,在活动过程前必要的培训一次再开展,这样才能使体验更有实效。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有效指导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有效指导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有效指导策略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指导方式的新型课程。

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和亲身实践,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获取多种直接经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与以往课程相比有了深刻的变革,是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共同的挑战。

它需要坚持学生的自主性,但指导教师的作用还是毋庸置疑、不容忽视的。

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课程也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甚至有些活动在实际操作上,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辅导。

教师对落实本课程,提高课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对教师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对学生来说同样是一个陌生的领域。

在这个陌生的领域中,教师与学生都面临着诸多的困惑和不解。

教师在“教”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时,必须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和教学观;学生在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也必须转变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须通过教师的帮助才能完成。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更不是“灌输”出来的,而是学生教师的指引下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体验活动、设计制作活动、创新活动等实践形式,让自己在情感意志领域和认知领域得到发展。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实现对学生有效的指导,首先要从传统的神圣讲坛上走下来,祛除教师的权威,走进学生的生活,重塑师生关系,扮演多种角色。

教师是指导者。

在学生初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活动主题、项目。

并围绕这些活动项目、活动主题提供一些相相关的素材。

对这些主题或相关素材的选择与确定,应充分考虑如下基本问题:选择和确定的活动项目、活动主题与素材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是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是否满足了学生对充足资源和材料的需求?如何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拓展知识面,并提高技能?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确定活动项目、活动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方案一、活动主题的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了解社会热点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感兴趣的主题。

例如,“垃圾分类与环境保护”“校园植物的调查与研究”“家乡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

在确定主题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能力范围,确保主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至于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

同时,主题还应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以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不断深入探究和创新。

二、活动目标的设定明确的活动目标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向和指引。

教师应根据主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且有时限的目标。

一般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活动,获取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如调查方法、实验操作、数据分析、文字表达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活动主题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文化自信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在“垃圾分类与环境保护”主题活动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设定为:了解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方法,掌握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过程与方法目标可以设定为: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以设定为:增强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三、活动内容的设计活动内容是实现活动目标的重要载体。

教师应根据活动主题和目标,精心设计丰富多样、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活动内容设计方式:1、调查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访谈等,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了解问题的现状和原因。

2、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探究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策略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策略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策略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的指导策略[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的指导策略三、详细指导,使活动具有方案性每做一个主题活动同学事先都要制定方案,只有制定了具体周密的活动方案,活动才能有效的开展。

老师的指导主要是有针对性的方法点拨和方案的调整。

小组活动时,各组要依据活动主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在开展《家乡敬老院》这一活动时,由于是三班级第一次独立制定方案,我出示了事先预备的调查表,让同学们了解,我们应当对哪些状况进行方案,再分组制定自己的方案。

有个小组在确定调查方式时说要采访,我就把预备好的采访录像放给他们看,使同学们了解采访时应留意的问题?预备什么?这样,不仅这个组知道了如何采访,全班的同学也了解到了。

这样的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整个活动中。

四、自主合作,提高同学的参预性综合实践活动之初合作意识差是许多老师头痛的事,开头扑克牌随机分组,轮番担当职责。

后老师参预分组。

现在,我尝试采纳应用了自由分组没想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发觉这样自由组合的小组活动效率更高,活动主动性更高。

因此,在以后的每一次活动中都让同学自由组合成小组,再推选一名组长。

由于是自由结组同学的合作意识也大大增加了,面对自己喜爱的同伴原有的那些锋芒都保藏起来,主动地参预到实践活动中,使活动收到实效。

老师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指导策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

五、注意评价,使评价具有激励性综合实践活动主见采纳应用多元评价,如: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社区评价、自我评价等。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仅注意结果更注意同学实践活动中的每一细节上的评价,特殊是对于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的态度、主动参预的热忱、自己独特的看法等。

同学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闪光点和在劳动成果中付出的辛苦,都应得到应有的鼓舞。

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要对同学的表现和进步加以确定。

还可以采纳应用一些小礼物等评价方式,以此来激发同学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同学学习的最大潜能和缔造欲望。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校园内或者社会实践中,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和实践活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重要性、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以及教师有效指导的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1. 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的过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有效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

教师的有效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1. 创设情境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可以是真实的社会情境,也可以是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引导提问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通过引导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问题。

教师既可以提出具体问题,也可以提出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供资源支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资源支持,如文献资料、实验设备、实践场地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资源,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激发探究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分组分工中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分组分工中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分组分工中的有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分组分工中的有效指导在指导学生完成综合实践活动时,我都是从三个流程去指导学生完成。

在这三个流程中,指导学生完成分组分工是第一阶段完成的事情,看似很简单,却对学生在后面的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分组分工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的兴趣,组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后面相关的访问调查等是否能很顺利的进行,所以指导老师对学生分组分工的有效指导很重要。

在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分工时,怎样指导呢?我根据这几年指导学生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我觉得我们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指导:一、在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分工时,向学生说清楚分工的重要性。

在进行分组分工时,教师有必要说清楚分工的目的,要让学生知道我们进行小组分工是为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小组成员之间能够很好的进行合作,做好自己的职责。

分工后每个组员要根据自己的职责,各司其职。

不能使其误认为分工只是一个过程,过程完了,就没有了。

我在第一次指导学生完成《做个好孩子》的这个活动时,由于没有经验,在指导学生进行分工是没有对学生说分工在活动中的重要性,分工完后有两个小组的资料保管员和文字编辑员,在后面的活动中没有尽好自己的职责,导致本组的资料丢失,还有部分同学根本没有把自己的职责当回事,这个活动最终的结果不是很理想,我一直在反省为什么会出现的这样的问题,在后来我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时,我才知道同学们以为分工只是一个形式而与,没有按小组分工尽好自己的职责。

在后来的活动中,我都会在进行分组分工时给学生说清小组分工的意义,就没有在出现类似的情况。

二、在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分工前,了解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都知道小组分工看似很简单,但真正的指导起来,却有很大的难度。

如果指导老师硬给学生进行分组、分工的话,容易使学生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对活动的兴趣减少,同时对活动的开展不利。

特别是在指导一个自己从未接触过得班级时,教师事先和班级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指导学生进行分工是很有必要是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分组分工中的有效指导
在指导学生完成综合实践活动时,我都是从三个流程去指导学生完成。

在这三个流程中,指导学生完成分组分工是第一阶段完成的事情,看似很简单,却对学生在后面的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分组分工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的兴趣,组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后面相关的访问调查等是否能很顺利的进行,所以指导老师对学生分组分工的有效指导很重要。

在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分工时,怎样指导呢?我根据这几年指导学生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我觉得我们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指导:
一、在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分工时,向学生说清楚分工的重要性。

在进行分组分工时,教师有必要说清楚分工的目的,要让学生知道我们进行小组分工是为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小组成员之间能够很好的进行合作,做好自己的职责。

分工后每个组员要根据自己的职责,各司其职。

不能使其误认为分工只是一个过程,过程完了,就没有了。

我在第一次指导学生完成《做个好孩子》的这个活动时,由于没有经验,在指导学生进行分工是没有对学生说分工在活动中的重要性,分工完后有两个小组的资料保管员和文字编辑员,在后面的活动中没有尽好自己的职责,导致本组的资料丢失,还有部分同学根本没有把自己的职责当回事,这个活动最终的结果不是很理想,我一直在反省为什么会出现的这样的问题,在后来我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时,我才知道同学们以为分工只是一个形式而与,没有按小组分工尽好自己的职责。

在后来的活动中,我都会在进行分组分工时给学生说清小组分工的意义,就没有在出现类似的情况。

二、在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分工前,了解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都知道小组分工看似很简单,但真正的指导起来,却有很大的难度。

如果指导老师硬给学生进行分组、分工的话,容易使学生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对活动的兴趣减少,同时对活动的开展不利。

特别是在指导一个自己从未接触过得班级时,教师事先和班级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指导学生进行分工是很有必要是的。

首先,在指导一个新的班级时,指导老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有目的与该班的任课老师进行交谈。

了解这个班级中,那些学生的管理能力很强,那些学生在班级中的人缘比较好,那些学生在某方面有特长,那些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那些学生的性格比较开朗等。

其次
在分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了解的情况进行分工。

一组的成员最多8人,超过8人不太利于活动的开展。

然后,在指导学生进行分组时,教师可以先确定能力强的同学为组长,人缘好的同学为副组长,其余学生在自行找组长组成一组。

在很多的时候我们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个别学生会由于某些原因,不管到哪个组,组员都会排斥他。

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应用到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在班级中表扬该同学的优点,应用自己的智慧,鼓励其他组长把该生纳入本组。

千万不能就此放弃,一定要使这种学生增加自信心,积极投入活动中,他的表现在很多时候是出乎意料的。

我们班范启文同学在平时与同学们相处的不是很好,在与同学相处时很强势。

在《零食王国》这个活动时,那个组都不愿意他加入,他当时觉得特别委屈,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我当时他让自己分析自己有什么优点,这个优点能给小组带来什么好处,在让他自己说说自己的缺点,如果自己的缺点不改正的话,会给小组带来哪些不便,分析了这些以后,他也知道了为什么每个小组都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原因。

然后我在全班表扬他的优点,同时鼓励其他小组成员接纳该生,对于接纳该生的小组,我会给他们小组加小红花,同时要求他们说说在活动中将如何帮助范启文同学融入小组,大家更好的合作。

由于这位同学平时画画很棒,组长分工就让其进行美工,这是他所喜欢的,在活动中他们小组的美工都是他一个人完成的,他与小组成员的相处越来越好,对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

对于第一次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在指导其进行分工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些职务,如:美工,资料保管员,文字编辑员,记录员,安全员等。

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再指导组长根据本组成员的特点进行分工。

例如:画画好的同学可以是美工,写字好的同学可以是记录员,作文写得好的同学可以是文字编辑员,认真,负责人的同学是资料保管员等。

小组自己分好工以后,教师在根据学生分工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三、指导学生分组时,注意男女同学搭配。

在指导学生进行分组时,一定要注意每个小组中尽量男同学和女同学人数差不多,男女同学搭配适当。

在平时男同学的胆子都比较大、敢做敢闯、活泼好动、探索欲强是他们的一大优点,但很多的时候,他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都比较鲁莽,情绪难以控制的、行为粗犷,在遵守纪律上,都缺少自觉性。

而女同学的心思很细腻,考虑事情要比男同学周到的多,她们会考虑这件事能不能做,怎样做才能更好。

男女搭配能使他们更好的完成活动。

而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有的时候需要
外出调查,这个时候男女搭配的优点就很突出了。

在外出活动的过程中,女同学就会约束男同学的一些行为,时刻提醒男同学要注意遵守小组纪律,注意安全等,而男同学就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大方的去进行调查,访问。

在指导学生完成《走进水果世界》这个活动时,我们班的苹果小组要到集市上去调查怎样挑选水果。

当时八个同学,4个女生,4个男生。

回来以后,我就和他们交谈,问他们调查的结果怎么样。

当时宋移辉同学就是:“老师,幸好田雅欣他们几个女生在,我们一到集市上后,都被卖的东西吸引了,他们几个就像老婆婆一样的在我们后面叽叽喳喳的提醒我们几个要先完成任务,要注意这,要注意那的。

要不然我们都忘了去的目的。

”其余几个女同学也说:“老师,他们男生的胆子好大,不管认不认识都敢问人家。

”当然,可想而知他们的收获怎样。

四、小组分工完成以后,教师要指导各组进行组与组交流。

小组分工完成以后,指导学生进行交流是很有必要的。

在交流中学生可以知道其他小组成员是怎样进行分工的,那些同学的分工和自己是一样的,在无形中他们就会相互的进行比较,看谁的任务完成的更好,促使小组合作更加和谐,团结。

不管怎样,在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分工时,只要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注意以上几点,,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分工就会很顺利。

合理的分组分工,就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活动的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