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旅游行为

合集下载

旅游心理学课件第三章知觉与旅游行为

旅游心理学课件第三章知觉与旅游行为
际关系主要指旅游者与工作者、旅游团 体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
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情感,人与 人之间在情感上的亲疏和远近的关系是 有差别的。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心理学课件第三章知觉与旅游行 为
判断人际关系的依据:
1. 空间因素 2. 交往频率 3. 类似性因素 4. 需要的互补
情投意合 门当户对
l 真动
l 似动
l 幻动 浮云遮月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心理学课件第三章知觉与旅游行 为
l 错觉: l 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l 几何图形错觉:日月错觉,接近地平线时大50%。 l 方向错觉: l 线条弯曲错觉: l 线条长短错觉: l 面积大小错觉: l 形重错觉:铁与棉花; l 方位错觉:扩音机的声音,飞机的倒飞错觉。 l 运动错觉: l 时间错觉: l 原因:客观环境、主观经验、情绪、各种感觉相互作用。
旅游心理学课件第三章知觉与旅游行 为
l 联觉: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 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的感觉。一种 感觉兼而引起另一种感觉和表象。
甲刺激
乙刺激
甲反映
乙反映
l 色温联觉、味色联觉。甜蜜的噪声、沉重的乐曲、明 快的曲调、尖酸的气味。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心理学课件第三章知觉与旅游行 为
(1) 情绪表达 政府官员情绪稳定喜怒不形于 色,说话慎重,不轻易表态。
(2)动机 军人忠于职守,时刻为国献身;科 学家事业心强,为真理而献身。
(3)对社会的贡献 工人多生产,农民多打粮, 教师多培育人才。
(4)在社会上的地位 知识分子是受到人们的 尊重的,导游员是民间大使、友谊的建筑师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讲 旅游者的感觉和知觉

第三讲 旅游者的感觉和知觉
讨论:第一印象受哪些因素的 影响?

Company Logo
美国心理学家法律·沃思特以 明尼苏达大学新生为对象,举行电 脑舞会,由电脑随机安排舞伴,不 得交换,中间休息时填写一个问卷, 以了解每个人对其舞伴的印象,得 出的结论是:对方被喜欢以至于想 进一步与其约会的原因只有一条— —对方的外表条件。
LOGO
第二章
旅游者的认识过程
一、旅游者的感觉和知觉
学习目标:
了解感觉的作用,掌握知 觉的基本原理,从而正确理 解旅游者的知觉是如何影响 其旅游决策和旅游行为的。
Company Logo
学习重点:
1、感觉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2、知觉的基本原理 3、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 4、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Company Logo
社会知觉误区中的心理效应对旅游 业有哪些启示作用?

Company Logo
1、 第一印象
鲜明、深刻而牢固的 第一印象,会给人形成一 种固定的看法,影响甚至 决定着今后的交往关系, 在社会知觉中起重要作用。

Company Logo
(1)对表情的认知 面部表情、言语表情、身段表 情 (2)对性格的认知 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认识 (3)对角色的认知 行为与职业、角色与社会标准
一个下雨天,两位客人进入某四星级酒 店,大声问迎门的服务员:“伞放在哪 里?”服务员感到客人语气生硬,不甚礼 貌,就漫不经心地往身后的伞架方向一指。 两位客人找了一圈没有找到,就又转回来, 恼怒地质问:“你在跟我们开玩笑吗?伞 到底放在什么地方?”服务员一听更不高 兴了,一声不吭地把他们领到拐角处伞架 旁,转身走时,忍不住轻声嘟嚷了两个字: “瞎子”两位客人听见了服务员的嘟嚷声, 就上前与之争吵。一阵唇枪舌剑后,客人 怒不可遏地向有关方面投诉。

旅游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旅游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旅游心理学概论第一节旅游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一、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旅游者,旅游业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心里现象和行为表现。

2、旅游者,旅游业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一般心里和行为规律。

3、旅游者心里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和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心理适应。

二、旅游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旅游者,潜在旅游者和旅游业所有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在旅游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在整个旅游活动的方方面面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规律。

三、旅游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为了提高对旅游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采取适当的措施和办法,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有利于旅游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四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的方法1、观察法2、访谈调查法3、问卷调查法(开放和封闭问卷)4、测验法第二节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2、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心里依据。

3、为科学合理的安排旅游设施和开发旅游资源提供心里依据。

4、有助于建设高质量的旅游企业职工队伍。

第二章旅游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一、旅游消费者的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旅游消费活动的认识过程事旅游消费者获得“游戏世界”的各种知识和经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过程。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务个别属性的反应。

(2)知觉――人脑对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务个别属性的整体反映。

(3)记忆――以识记,保持,再现的方式,在头脑里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4)想象——想象是人脑对通过感知获得的并通过记忆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

(5)思维――是人的认识过程的最高阶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间接和概括的反应(6)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集中。

2、情感过程和3、意志过程(大体看一下)二、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性(的构成)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倾向性是指旅游消费者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思维倾向。

旅游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与旅游行为

旅游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与旅游行为

刻板印象:认知主体对认知客体概括而固定 的看法,并对以后该类的客体产生强烈的影 响。 对旅游业的启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 客,除了了解他们的共同特征,还应注意不 受刻板印象的影响,进行具体观察和了解, 并且注意纠正过时和错误的旧观念。
心理定势:人们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 准备状态,即它在对人产生认知前,就先入 为主的在脑海中形成了印象。 对旅游业的启示:排除千篇一律、呆板、机 械的思维习惯,当新旧知觉对象形似质异时, 思维的定式往往使人不如误区。
认知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 想象、思维、注意
认识形成阶段
认识发展阶段
感觉、知觉
记忆、想象 思维、注意
• 分析提示: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 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 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刺激,没有感 觉,人就不能认识新的事物,而且 不能维持正常的心理。
第一节 旅游活动中的感知觉
(二)何谓知觉
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 反映
旅游心理学第三章感 知觉与旅游行为
引课
• 小游戏 • 第一步:3分钟时间在白纸上按顺序重复画
出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 第二步:3分钟时间全班将白纸揉成纸球,
互相抛扔。
第三章 感知觉与旅游行为
• 学习目标 • 掌握知觉的概念、特性及影响知觉的因素 • 了解错觉类型、产生原因及在旅游设施中
的运用 • 掌握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及人际知觉中的
谁更像导游呢?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作用”,指认知主体 对客体获得某一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经这 种印象扩大为对对象的整体行为特征,从而 产生美化或丑化的对象。“一俊遮百丑”, “一叶障目”。 对旅游业的启示:会妨碍客我关系的正常知 觉,因此,为了使旅游者产生好的印象,在 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时,一定要防止晕轮效 应的消极性。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基础学科,是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是其他专业的限选课或选修课。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32学时的《旅游心理学》教学。

《旅游心理学》是以旅游者和旅游业从业人员为其研究对象的,本课程的重点有两个,一是第一编所涉及有关普通心理学的知识,这是全书的基础,也是难点内容。

其次是第二编里旅游企业服务心理的有关内容,因此本课程在开设之前要求学生对旅游及旅游业运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通过开展旅游心理学的学习,能使学生认识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和意义;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原则;掌握旅游消费心理、旅游企业管理心理以及旅游服务心理的一般规律;在掌握普通心理学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很好地理解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提高对旅游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能使学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对人的旅游行为准确预测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有利于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方向发展;能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掌握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服务心理策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服务与管理心理素质。

为从事旅游及相关行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成为高质量的旅游从业人员。

鉴于《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并兼顾实际运用的课程,要求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

在《旅游心理学》的教学中,除了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的内容之外,要密切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努力分析各种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现象,提高预测和引导能力,用所学的心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学生综合素质及心理素养的培养。

旅游活动是当今社会中的一项社会、经济、文化复合型的活动,不仅具有很强的经济辐射功能,还对社会、文化、环境等具有很大的正负影响,因此可以说旅游活动与现象的正确认识和科学管理对于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的影响是巨大的。

2-1知觉与旅游行为

2-1知觉与旅游行为
湘西旅游形象大使”等。
• 3.整体性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总是把旅游
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知觉,把食、住、
行、游、购、娱各个方面综合起来进行
认识,从而对某次旅游活动作出评价。
旅游者的知觉与旅游行为
整体性 1.闭合原理:指当一个刺激不完整时感知者填补缺失元素的倾向。 2.相似原理: 指人们在感知各种刺激时,容易将具有相似自然属性的事 物组合在一起。 3.图形—场地原理:该原理又被称为背景原理,是指刺激的一部分居于主 位(图形),而其余部分退为背景。 4.接近原理:指人们在感知各种刺激时,彼此相互接近的刺激物比彼此相 隔较远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组合在一起。
背 景 原 则
闭合原则
接近原则
连续原则
相似原则
旅游者的知觉与旅游行为 链接
知觉的整体性与电视广告
电视是目前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而费用最为昂贵的广告媒体。一般而言,只有
长期播放电视广告才能收到效果,但是企业往往难以承受巨额的广告费用。因此,企业
普遍采用这样一种方法:将电视广告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播放情节完整的广告
(二)旅游知觉的特征能性越大。
1. 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知觉在一定的时间内并不感受所有的刺激,
而仅仅指向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这一特征。当某一事物成为 知觉的选择对象时,周围的事物就成为知觉的背景。知觉的对象 和背景不是绝对的,可以发生转换。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二)旅游知觉特性
选择性 (Selectivity of
Perception)
是指知觉在一定的 时间内并不感受所 有的刺激,而仅仅 指向能够引起注意 的少数刺激这一特 征。
人们按照自己对刺激
整体性
的理解进行选择,并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复习总结提纲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复习总结提纲

《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第一章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概论一、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内容1、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个案)2、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共性)3、游客的心理趋势二、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2、系统性3、发展性三、旅游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 2、调查法3、访问法第二章旅游心理与行为的理论基础一、心理过程(一)认识1、感知:感觉: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事物的整体属性2、记忆:识记、保持、再现3、想象:再创造和组织4、思维:分析和综合(二)情感:个人对人、事、物的态度和体验。

(三)意志: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的心理。

神经类型气质类型兴奋型胆汁质快活泼型多血质慢安静型黏液质弱抑制型抑郁质2、能力:认知能力、组织能力、专门能力3、性格:一个人对周围现实的一种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三、心理实质1、脑是心理活动的基础物质2、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3、实践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例如:脑—实践—客观现实张三旅游黄山第二节行为一、关于行为的理论行为是表现;心理是依据。

行为是在外部条件的刺激下,经由内部经验的折射而产生的反应活动。

德国心理学家列温提出:B=f(P·E)注:behaviour:行为,personality:个性;environment:环境二、旅游行为的两个要素:旅游心理、旅游环境四、旅游消费的决策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第三章知觉与旅游消费第一节:知觉的基本原理一、知觉的选择性1、知觉对象的特性:绝对感觉限阈2、主体本身的特性:主体的生理条件、主体的意识倾向二、知觉的组织性:接近原则、相似原则、封闭原则、连续原则三、知觉的解释性:依赖于刺激本身的清晰度、个体的经验、当时的动机和兴趣等。

注: 背景律(图形——场地原理)知觉可以理解为个体选择、组织、解释外界刺激,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

错觉:错误知觉,是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包括几何图形错觉(高估错觉、对比错觉、线条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空间错觉以及光渗错觉、整体影响部分的错觉、声音方位错觉、形重错觉等。

旅游知觉

旅游知觉
选择性 理解性 整体性 恒常性
旅游者对作 用于自身的 客观事物总 是有选择地 以其中的少 数事物作为 知觉的对象。
根据旅游者 的知识经验 对感知的旅 游刺激物进 行加工处理, 并用概念的 形式把它们 表示出来。
旅游者把由旅 游刺激物的部 分特征或属性 组成的旅游知 觉的对象,将 其知觉为一个 统一的旅游刺 激情境。
3.1.1.1 双歧图:你能看到维多利 亚女王的脸吗
大象有几条腿?
白色的厨房还是紫色的厨房?
美人鱼的爱
你能找到十张脸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走远了吗?
这里有九张脸吗?
你能找出几种动物?
知觉的组织性

• (1)接近原则 接近原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同类物)如果在 空间上彼此接近,那么每一物体都有随时被视为构成整个 知觉组型一分子的倾向的原则。
3.1.1.1 选择性 是指知觉在一定的时间内并不感受所有的刺激, 而仅仅指向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 3.1.1.2 组织性 是指人们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选择时,并非杂 乱无系统的,而是倾向于把它们组织成一个整体, 或一个有意义的东西(接近原则、相似原则、封 闭原则)。 3.1.1.3 解释性
在感知环境中,人们总是按照自己对刺激的察 觉进行选择,并依一定的心理原则组织这些刺激,
• •

3.2 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
• 对他人性格的知觉
• 性格是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应 的惯常的行为方面的心理特征,是人的心理差异 的重要方面,是个性的核心,它在很大程度上是 一个人思想、品德、世界观的具体标志。
• 对他人角色的知觉
• 第一,根据某人的行为判定他是什么职业,如 “教师”、“商人”或“艺术家”等; • 第二,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认知。(包 括感情或情绪;动机;对社会的贡献;在社会上

7 旅游心理学—— 旅游者的个性心理

7 旅游心理学—— 旅游者的个性心理

游客满意度评定:
整体上,这次旅行与你期望的怎样(1=远远差于我所
期望的,5=远远好于我所期望的);期望差异
这次旅游值得你时间金钱和精力的付出吗(1=非常不 值,5=非常值得);花费所获 与你所去过的类似旅游城市经历相比,此次西安之行 怎样(1=最糟糕的,5=最好的);与其他目的地比 总体上你对此次西安之行是否满意(1=非常不满意, 5=非常满意)。
(1)传统旅游型
第3、4、5、6、9题的五项合计得分超过20分以上的 人为传统型旅游者。注重舒适享受,不喜欢冒险刺激,不
想承担风险,也不认为旅游和个人成长有什么关系,因此
在旅途中只要稍有不顺心、小挫折,便认为是很大的挑战 ,结果至足以影响其后半生。
(2)现代旅游型
第1、2、7、8、10题的五项合计超过20分以上的人
喜好交际、 好奇、富 野外生存、南 随兴型 有冒险精 极、非洲打猎 神
旅游人格类型与旅游行为
2、旅游人格类型
普拉格──皮尔斯的精确型和随兴型人格类型说 梅奥──贾维斯的旅游人格类型
梅奥──贾维斯的旅游人格类型
梅奥和贾维斯在进行了大规模的旅游者人格调查后,提 出五种旅游者人格类型: ①寻求清静型 这类旅游者愿意在湖边幽静的环境中度假,喜欢新鲜空气 和户外活动,爱好整洁,注意健康,不愿意冒风险。 ②海外旅游型 这类旅游者与寻求清静型的相反,活跃、富于进攻性; 注意衣着,追求新鲜感;外向自信,喜欢主动与人交往。所 以,愿意去遥远的地方旅行。
游客对旅游地的知觉
——目的地意象色彩认知
作为潜在或现实游客对某一旅游目的地所 持有的一种印象, 旅游目的地意象往往使游客 产生一定的色彩认知, 而部分目的地也乐于以 色彩来定位自己, 如 “北京的五色之都” 、 “七彩云南”、“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多彩之 城”、“法国南部图卢兹的玫瑰之城”。

第三讲旅游者的感觉和知觉

第三讲旅游者的感觉和知觉

情绪状态
心情愉快时, 总看到事物好 的一面,抑郁 的心情,总使 人看什么都不 顺眼。
(四)知觉的恒常性
旅游知觉的恒常性是旅游者的知觉条件在 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被知觉对象仍然保持 相对不变的特性。旅游知觉的恒常性受多种因 素影响,其中,旅游者的知识和经验是最重要 的因素。
大小恒常
形状恒常
颜色恒常
视觉中的空间因素
2、马赫带 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
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 条更暗的线条。
听觉
很多游客选 择除夕到寒山寺 听钟声。听一听 钟声,念一念佛 经,用最纯净的 心灵,来迎接新 的一年。
触觉
触觉(皮肤轻微变形) 压觉(皮肤明显变形)
味觉
(1)适宜刺激
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基本味觉:酸、甜、苦、咸 味蕾分布:舌两侧→酸;舌尖→甜;舌根→
象鼻山
望夫崖
A、理解使知觉更为深刻: B、理解使知觉更精确: C、理解能提高知觉的速度
旅游知觉的理解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言语指导作用
游览浙江的瑶林 仙境时,旅游者 面对千姿百态的 钟乳石,可能会 眼花缭乱,但通 过导游的介绍, 各种充满神话色 彩的形象就会显 得栩栩如生了。
实践活动任务
活动任务不 同,对同一对 象的理解可能 会不同,知觉 效果也就不一 样。
O rbison illusion
左边的蓝色比较深吗?
A跟B顏色真的一樣
是否为正圆呢
Muller-Lyer illusion
旅游知觉的特性
(一) 旅游知觉的选择性 人对外界事物的刺激,有选择地进行加工的能
力称为知觉的选择功能。
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从背景中区分出知觉对象,依存于下列两个条件: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2、注意的选择作用

旅游者的知觉

旅游者的知觉
(舒伯阳主编《旅游心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38 )
中间是13还是B?
女 人 和 鸟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 ,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 持着它的稳定性。它是人们知觉客观 事物的一个重要特性。
大 小 恒 常 性
形状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三)影响旅游知觉的主要因素
2、影响旅游者知觉的主观因素
1)需要与动机
能满足人们需要、符合人们动机的事 物,往往会首先成为知觉对象。
2)知识和经验
凭借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节约感知时间,扩 大知觉范围,获得更多、更深的知觉体验。
旅游实践表明,旅游者获得旅游目的地的信 息主要来源于个人及周围亲朋好友过去旅游 的知识和经验,再结合个人不同的知识和经 验等,从而选定不同的旅游目标。
(三)对人际的知觉
1、空间距离的远近 2、交往的频率 3、态度的相似性 4、需要的互补性 5、人的个性
身体距离与人际关系
• 心理学家艾德沃迪霍尔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 与双主的距离成正比。他将身体距离和人际关系亲 密程度分为4个空间段并加以分析。
• 亲密空间(40-50cm)能清楚地看到对方的表情,甚至
感觉到对方的气息,并能接触到对方的身体。拥抱或撕打都 属于这个空间段。
• 个人空间(50-120cm) 能接触到对方的身体,并进行
对话,但感觉不到气息。
• 社会空间(2.7-3.6m)必须用周围的人都能听到的声音
进行交谈,是处理公务或社交时所需的距离,也可称之为商 业空间。
• 公共空间(3.6m以上)指类似演讲场所、教室等适合向
——是指对社会上部分人对某类 事物或人物所持的固定的、笼统 的、呆板而没有变通的印象,它 反映的不是一种个体现象,而是 一种群体现象。

2-1旅游者的知觉与旅游行为

2-1旅游者的知觉与旅游行为

案 例 感动客人
一位旅客之前曾让导游在到达目的地时,增添一道当地的特 色小吃。返程中小李才经客人提醒记起这件事,对此,小李感 到十分愧疚,赶紧道歉。没想到这位客人竟没有埋怨小李,反 面不断地安慰他。
回想这次工作失误,游客之所以对导游如此宽容,因为在之 前的旅游过程中 曾帮助其他游客制服小偷,抢回丢失的财物。 这使得全团游客都十分钦佩小李见义勇为的品质。
对旅游时间的知觉
1、旅途要快
即要用较短的时间完成由甲地到乙地的行程,利用有限闲 瑕时间完成计划内的所有旅游安排。
2、游览要慢
就是到达旅游目的地后的整个浏览过程时间要充足,游客 外出旅游的真正目的在于游览风景名胜、历史古迹,领略旅游地 的风土人情,这就是所谓的“饱眼福”。
3、活动准时
首先,游客活动不准时就会超时,超时会造成不良后果。其次, 旅游活动的安排是按计划进行的,倘若有一次活动不能准时,就 会导致计划不能顺利实现,旅游活动内容将要重新调整,甚至有 时还要压缩或减少其他旅游项目,这都是游客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 1.以下属于知觉的特征的是( )。 • A.理解性 B.整体性 C.选择D.恒常性
• 二、旅游者知觉对旅游行为影响
(一)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01 对旅游活动时间的知觉 02 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03 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04 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 05 对旅游娱乐服务的知觉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一)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
是指人们对不熟悉的社会知觉对象第一次接触后形成的 印象,是一种心理定势,将影响人们以后对该对象的看法。 也称之为第一印象。
(二)晕轮效应(halo effect)
也叫光环效应,是指将对象的某些特征 夸大为整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 的心理倾向。

旅游消费行为第三章1 感知与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消费行为第三章1 感知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三章感知与旅游消费行为在探讨旅游消费动机问题时,我们谈到需要是行为的动力源泉,而需要则是人们对环境认知的结果。

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基础,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其中认知过程是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是行为的必要前提。

感知是认知活动的开始和基础阶段,也是我们了解旅游消费行为的重要线索和起点之一。

虽然个体面对的外部世界是相同的,但其感知结果却存在差异,这是因为感知的对象尽管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感知的主体情况却各不相同,这导致人们在识别、选择、组织和理解的感知过程中有强烈的主观性。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依据客观的事实,而是依据自己感知中的事实。

旅游消费者所感知的事实才真正会影响他们的旅游消费行为。

本章重点讲述三个问题:一、旅游消费者的感知过程(可能要分解为两个知识点?)二、旅游知觉的一般规律三、旅游感知与旅游购买决策通过学习旅游消费者的感知过程、旅游知觉的基本规律、分析影响旅游感知的诸因素以及旅游消费者对旅游条件和环境的感知,进而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感知对旅游消费决策及旅游满意度的影响,以便在旅游经营管理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旅游经营策略,更好地为旅游者服务。

知识点一:旅游消费者的感知过程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过程,是人们获得各种知识和经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它是心理活动的基础和起步,这一过程是通过感觉、知觉、注意等心理机能的活动完成的。

感知过程贯穿于旅游消费行为的始终(可配画面或视频)旅游消费前阶段——旅游消费者对营销刺激的感知,如我们看到的旅游广告、展销会上看到的宣传资料、网络上看到的景点视频旅游消费中阶段——对旅游活动及各种设施服务的感知,如我们对所下榻的酒店的感知、对景点的感知、对城市环境的感知、对当地居民的感知旅游消费后阶段——对旅游经历的回忆和评价,如我们整理旅游照片、视频、撰写游记、朋友圈里分享等无不与旅游消费者的感知相关。

这里我们重点来了解一下感觉、知觉、注意这几种心理机能。

旅游者知觉概述

旅游者知觉概述

案例分析:“无工作经验者优先”
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酒店在招聘新员工 时,不喜欢哪些有经验、从事饭店工作过的 人。
为什么呢?
分析提示:通常经验在处理常规事情时起作 用,而在面对非常规问题时就无能为力了, 甚至对解决新问题有妨碍作用。另外,人一 旦形成某种行为习惯就很难改变,刻板印象 和经验效应两个原理就说明了这一现象,与 其花时间改变一个人的就习惯,不如在一个“ 无知”的人身上建立一套新的行为模式更经济 。
案例举例
结束
首因效应:第一次接触人或事物时,留下的 印象往往深刻。从而会影响以后对人或事物 的看法,也叫“首次效应”。 对旅游业的启示:旅游活动的第一印象特别 重要,旅游者到达的第一个新地方,见到的 第一个导游,第一餐饭,都会对余下的旅游 行为产生深刻影响,作为旅游工作者一定要 注意自己的仪表、言谈、举止和态度,给游 客留下良好的第一影响。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 知觉概述
案例分析:“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百万大军进军东晋 ,东晋谢安率八万军队迎战,东晋军首战击败 前秦,苻坚听到前锋被杀、要塞失守、心中大 惊、登高远望,见东晋军军容验证、旗帜鲜明 ,向八公山上看去,见漫山遍野都是东晋军队 (草木而已),心中悚然,在逃跑过程中,听 到风声鹤唳声以为是追兵来了,心中惶恐不已 。将散兵亡,最终前秦灭亡。
错觉:特殊的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
• 旅游知觉:旅游者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器官 的旅游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 风景、名声古迹、旅游衣食住行都是通过 人们的感觉和知觉来形成印象的。
您对泰山的知觉是什么呢?
第一节 旅游感觉和知觉概述
第一节 旅游感觉和知觉概述

旅游心理学课件第3章

旅游心理学课件第3章
6
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2)
❖四种知觉原理
图形-场地原理
7
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3)
相似原理
8
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4)
接近原理
9
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5)
闭合原理
10
看得出一对拥抱中的情侶吗?
11
人脸(少女)与阴影(乐器演奏家)
12
印地安人還是愛斯基摩人
13
少女或女巫
14
15
这是一只鸭 ?!or 这是一只兔子 ?!
态度的学习
态度是个体的心理倾向性,对个体行为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 •通过社会角色学习 •通过接受教育学习 •通过提高知觉能力学习 •通过观察了解社会文化发展趋势学习 •通过社会实践学习
41
旅游行为的学习(2)
旅游消费的学习
指人们学习正确地使用旅游产品,就是学会区别相 互竞争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及如何对待在购买决定中 所包含的风险和未知因素。
情绪、其他个体因素(如收入、年龄、性别、职业、家庭结构、 国籍、民族、态度、信仰、社会地位等)。
❖四种知觉原理
✓闭合原理(principle of closure) :人们倾向于将不完整 的图形想象成完整的,即人们倾向于根据以往的经验填补空白。 ✓相似原理(principle of similarity):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知觉对象在形状与性质上具有相似特征时,人们在知觉上将其 归类的倾向。 ✓接近原理(principle of proximity) :是指在感知各种刺 激物时,彼此相互接近的刺激物比彼此相隔较远的刺激物更容 易组合在一起,构成知觉的对象。 ✓图形―场地原理(figure—ground principle):是指刺激的一 部分居于主位(图形),而其余部分退为背景。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课程(kèchéng)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教学(jiāo xué)目的、任务和要求:《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是将心理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运用于旅游服务业的应用性学科(xuékē)。

学习本课程应具有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旅游学知识,同时需具有一定的旅游业实践经验。

通过(tōngguò)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guāndiǎn)和基础知识,能运用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指导旅游企业的管理、服务工作,为做好旅游营销、旅游服务和旅游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和指导。

三、课时分配表: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dǎo lùn)教学目的(mùd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休闲与旅游、旅游业与旅游科学,明确旅游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的意义,了解旅游产品(chǎnpǐn)及其特点,掌握旅游心理学的任务与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休闲(xiūxián)与旅游一、休闲活动与旅游(lǚyóu)二、旅游与旅游业三、国际旅游与旅游科学第二节旅游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一、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旅游产品及其特点三、旅游心理学的任务第三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基本术语二、研究方法教学重点:旅游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旅游行为的研究模式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者的决策方式,影响旅游行为的诸因素。

教学内容:第一节旅游者的决策一、常规决策与广泛性决策二、旅游者的决策方式第二节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一、作为个体的旅游者二、作为(zuòwéi)决策者的旅游者三、文化(wénhuà)与亚文化群体教学(jiāo xué)重点:旅游者的决策(juécè)方式;影响旅游(lǚyóu)行为的诸因素第三章旅游知觉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旅游者的知觉过程,探讨旅游者对距离、旅游地及旅游交通的知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因果关系知觉(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 知觉)
• 视频
• 二、对自我的知觉 • (一)自我知觉的含义 • 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以自我为认 识的对象。
• 作用: • 正确的自我知觉会使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行 为得体, • 相反,一个不能对自我进行正确知觉的人 常常使他的行为遭受各种不应有的挫折。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旅游行为
• 一、什么叫社会知觉 • (一)定义 • 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人的心理状态、行 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二)社会知觉内容
• 1、对人的知觉(对自我、他人和群体的知 觉)
• 2、人际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 3、角色知觉(对人们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 觉)
• 三、对他人的知觉——印象的形成 • 所谓印象形成就是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 特征加以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 意义的特性。
• (一)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要素 • 1.外表(相貌、发型、体型、装束等)
• 培根:“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 绍信。”
• 西塞罗:“脸是灵魂之像”
• 2.非言语线索(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 体姿势、言语节奏、空间距离等)
• 第一印象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 用。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仅凭第一 印象就妄加判断,“以貌取人”,往往会 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
面试2
• 那天上午,马鸣赶到鸿达公司参加最后一轮应聘 ,主考官正是鸿达公司的谢老总。
• 临到考试时间快要结束,马鸣才满头大汗地赶到 了考场。谢老总瞟了一眼坐在自己面前的马鸣, 只见他大滴的汗珠子从额头上冒出来,满脸通红 ,上身一件红格子衬衣,加上满头乱糟糟的头发 ,给人一种疲疲塌塌的感觉。
案例分析
• 小梅这次接的是一个高消费阶层的旅游团 ,接团她前精心打扮了一番,戴了一条金 项链和一对带钻石的耳环,还有那条镶嵌 宝石的手链,服装和手提包也都是名牌。 • 到了机场,小梅就觉得团队的游客对她“ 视而不见”。出口处就只有她一个导游, 可是客人还一个劲儿地东张西望,直到小 梅打着旗子走过去问他们是哪个团的,他 们才看了她一眼。
案例分析:
• 导游小钟一次带团之前对客人说到了西安,会赠 送品尝“羊肉泡馍”这道风味,可是到了西安, 小钟把这事给忘记了。等到了桂林,客人提起这 件事,小钟吓了一跳,赶紧向客人道歉,并表示 要增加其他节目做补偿。没想到,客人却反而把 小钟安慰一番。
• 这是为什么呢?
• 3.刻板印象 • 指社会上部分人对于某类事物或人物所持 有的共同点、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 。 • 比如,中国人勤劳勇敢,美国人勇于冒险 ;山东人豪放,上海人精明;已婚员工比 未婚员工更稳定;学习、工作就要认真努 力,休息、娱乐就要轻松愉快等等, • 视频
• 对于旅游企业经营的启示: • 一方面,在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时要避免 劣质产品和劣质服务的出现,以防由于晕 轮效应旅游者把劣质产品和劣质服务扩大 到企业的整个产品和服务中去。
• 另一方面,对旅游业来说,一定要提供优 质产品和优质服务,使人们同样通过晕轮 效应把企业的整个产品和服务视为优质的 。
• 如何给别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呢? • 首先,要注重仪表风度,—般情况下人们 都愿意同衣着干净整齐、落落大方的人接 触和交往。 • 其次,要注意言谈举止,语言表达流利通 畅,言辞幽默,侃侃而谈,不卑不亢,举 止优雅。
• 旅游企业服务人员更要重视对客人的第一 印象,
• 导游要讲好欢迎词! • 导游讲解视频
• 在送别游客的检票口,客人简单的和她说了几句话,就走 进了机场,而没有像以前一样给小梅写表扬信!
• 小梅还苦恼,我到底错在哪里?
• 2.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 晕轮效应是指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 的整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 印象。 • 情人眼里出西施
普希金之死
弥子瑕之罪ຫໍສະໝຸດ 轻蔑厌恶生气 高兴
恐惧
惊奇 悲伤
• 目光接触: • 视线频繁乱转:心不在焉; • 视线向上:傲慢; • 视线向下:表示害羞、胆怯、悔恨等; • 亲切感,让眼睛闪现热情而诚恳的光芒; • 稳重感,送出平静而诚挚的目光, • 幽默感,闪现一种俏皮而亲切的眼光。
非语言信息 目光接触 不做目光接触 挠头 咬嘴唇 踮脚 双臂交叉在胸前 抬一下眉毛 眯眼睛 鼻孔张大 手抖 身体前倾 懒散的坐在椅子上 摇椅子 驼背坐着
• 第一印象往往是通过对别人外部特征的知 觉,进而取得对他们的动机、感情、意图 等方面的认识,最终形成关于这个人的印 象。
• 这些外部特征包括人的面部表情、仪容仪 表、身体姿态、眼神等。
• 对某人的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到 人们对他以后的一系列行为的解释。
面 试
•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
• 例如:外向型、成熟型、忧郁型等
用于人的社会和智力的品质
评价 社会的 有帮助的 真诚的 宽容的 好交际的 有幽默感的 不幸福的 自负的 易怒的 令人厌烦的 不得人心的 智力的 科学的 坚决的 熟练的 聪敏的 不懈的 愚蠢的 轻薄的 动摇的 不可靠的 笨拙的
好的评价
坏的评价
• 四、影响社会知觉的心理效应 • 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对认识对象的第一印 象会影响和决定对认识对象的整体评价。
• 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 辑吗?”“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 要!”“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 • “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那么, 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 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 佣”。
• 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 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
典型含义 友好、真诚、自信、果断 冷淡、紧张、害怕、说谎、缺乏安全感 迷惑不解、不相信 紧张、害怕、焦虑 紧张、不耐烦、自负 生气、不同意、防卫、进攻 怀疑、吃惊 不同意、烦感、生气 生气、受挫 紧张、焦虑、恐惧 感兴趣、注意 厌倦、放松 厌倦、自以为是、紧张 缺乏安全感、消极
身体姿势
好奇
疑惑
不感兴趣
• 2.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 • 大家是如何认识自我的????
• (1)他人的反馈(他人的评价)
• (2)反射性评价(他人的态度) • (3)根据自己的行为推断 • (4)社会比较
• “人降生是没有带镜子来的,他是把别人 当镜子来照自己的。”
• -----马克思
• 课堂小游戏:
• 每个同学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关于自我描述 的10个句子:“我是„..”前五个是关于 身高,体重,体型,外貌的评价,后五个是关 于智力、优点、特长、爱好等评价。
• (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
• 上行比较:与比自己强或好的人比较, • 下行比较:是与比我们弱或差的人比较,
• 辐射效应:在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中,如 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密切,会产生积极 效果。
• 对比效应: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疏远、陌 生,或不属一类,会产生消极效果。
• 4.如何确立自尊
• 寻找个人自尊的支点(支点指自己突出的 优胜和长处); • 要有正确的方向
• 马鸣听罢,这才红着脸说明原因:“昨天我前来 赶考时,在大街上看见有人遇上车祸,我就主动 协助司机把伤员抬上的士,并且和另外一个路人 把伤员送去医院。从医院里出来,我发现自己的 衣服沾了血迹,于是,我就回家去换衣服。不巧 我的衣服还没干,我就把我二弟的一件衬衫穿来 了。又因为耽误了时间,我就拼命地赶路,所以 ,时间虽然赶上了,却是一副狼狈相„„ • 谢老总这才点点头说:"难得你有助人为乐的好品 德。不过,以后与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千万要注 意自己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啊!"
• 谢老总仔细地打量了他一阵,疑惑地问道 :“你是研究生毕业?”似乎对他的学历表 示怀疑。马鸣很尴尬地点点头回答:“是 的。”接着,心存疑虑的谢老总向他提出 了几个专业性很强的问题,马鸣渐渐静下 心来,回答得头头是道。最终,谢老总经 过再三考虑,总算决定录用马鸣。
• 第二天,当马鸣第一次来上班时,谢老总把马鸣 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对他说:“本来,在我第一 眼看到你的时候,我就不打算录用你,你知道为 什么吗?”马鸣摇摇头。谢老总接着说:“当时你 的那副尊容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满头冒汗,头发 散乱,衣着不整,特别是你那件红格子衬衫,更 是显得不伦不类的,不像个研究生,倒像个自由 散漫的社会小青年。你给我的第一印象太坏。要 不是你后来在回答问题时很出色,你一定会被淘 汰。”
拒绝
观察
自我满足
欢迎
果断
隐秘
专注
暴怒
激动
舒展
怀疑、 支配
鬼鬼祟祟
害羞
思索
做作
• 3.行为(与人格品质相关) • 言谈举止
• (二)印象的组织结构
• 1.维度观
• 评价维度:品质是好还是坏,是印象中最 重要的层面。 • 能量维度:力量强还是弱
• 活动水平维度:活动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 动
• 2.类型观
• 文化修养较高的人,讲话准确、干练;
• 性格外向的人,讲话快速;
• 性格内向的人,慢条斯理,阴声细气;
• 豪放的人,语多激扬而不粗俗;
• 潇洒的人,言谈举止生动而不随便;
• 谦虚的人,语言含蓄而不装腔作势;
• 宽厚的人,言必真诚直爽而多赞扬;
• 善交的人,言谈开朗而好说话;
• 博学的人,旁征博引、话有重点而简要;
• 署名
• (三)自尊
• 1.含义 • 个体由肯定的自我评价引起的自爱、自重 、自信及期望受到他人、集体、社会尊重 与爱护的心理。
• 2.自尊的相关因素
• (1)自尊与自卑
• 隐性自尊(“自卑”)与显性自尊
• (2)自尊与虚荣心
• 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 3.自尊的构建
• (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 • • 成功 失败 信心倍增 失去信心 高自尊; 低自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