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病生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重点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谢的变化.2.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异常变化。
3.循证医学(EBM):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
4.健康(health):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5.疾病(disease):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6.病因:指作用于机体的众多因素中,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
7.完全康复(rehabilitation):指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8.不完全康复:指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后遗症。
9.死亡(death):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10.脑死亡(brain death):目前一般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11.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
12.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
13.脱水热:严重高渗性脱水时,尤其是小儿,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称之为脱水热。
14.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钠水呈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Na+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
病生名词解释重点+简答题重点
名词解释1.健康健康是一种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
2.疾病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稳态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亚健康状态:人体的机能状况下降,无法达到健康的标准,但尚未患病的中间状态,是机体在患病前发出的”信号”.4.脑死亡:指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不可逆地丧失功能。
脑死亡:①不可逆性深昏迷;②自主呼吸停止,需行人工呼吸;③瞳孔扩大、固定;④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咽喉反射等;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5.脱水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在临床上称为脱水。
6.低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过程。
7.高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和血浆渗透压>310mOsm/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过程。
8.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称为水肿。
9.心房利钠多肽(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 ANP):由心房组织释放,可增加回心血量、提高心房内压。
其作用为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钠,使尿钠与尿量增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而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
10.阴离子间隙(anion gap AG):是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量与未测定的阳离子量的差值。
11.肠源性紫绀(enterogenous cyanosis):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后,经肠道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后者吸收后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如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至20%—50%,患者出现头痛、无力、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昏迷以及皮肤黏膜呈青紫色。
12.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
13.代谢性酸中毒是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减少,而导致pH降低的酸碱平衡紊乱。
病理学名词解释
坏死:即活体局部细胞、组织的死亡。
肥大:即实质细胞体积增大而致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增生:即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引起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再生:即组织缺损后,由损伤周围的细胞增殖来完成修复的过程。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具体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经过和转归,以及患病机体在形态和结构、功能和代谢方面的各种病理变化,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
分化:指机体的组织、细胞从幼稚到成熟的生长发育过程。
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的差异程度。
肿瘤转移:指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相同的肿瘤的过程。
原位癌:癌变仅发生在黏膜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层内,但未穿破基底膜,属早期癌。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要有健全的心身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
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态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脑死亡:是指全脑(包括大脑和脑干)功能不可逆性的永久性消失。
病因:即疾病发生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是引起某一疾病的特定的并决定该疾病特鼻性的因素。
肿瘤:在致瘤因素的长期刺激下,机体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和分化 的正常调控,而发生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
恶病质:大多数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出现进行性消瘦、严重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
风湿病: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
风湿小体:在风湿病时,由纤维蛋白样坏死、周围的风湿细胞及伴随的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等共同构成特征性的肉芽肿性病变。
炎细胞浸润:炎症时渗出的白细胞到达损伤部位或局部组织间隙的现象。
假膜性炎:发生于黏膜的纤维素性炎,可见表面覆盖由渗出的纤维蛋白、白细胞和坏死的黏 膜上皮混合组成的灰白色膜状物,称为假膜。这种类型的炎症称假膜性炎。
病生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二章1.疾病:对应健康的一种异常生命状态。
2.亚健康: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
3.疾病谱:根据特定地区特定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或危害程度对疾病进行排序。
4.病因: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致病因素5.疾病发生的条件:能促进或减缓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或社会因素。
6.诱因:能加强病因的作用而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7.危险因素:促进特定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8.因果交替: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原始病因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结果又可作为病因引起新的后果。
9.身心疾病:各种社会、心理因素通过目前尚不明确的机制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躯体疾病。
10.内分泌:体内一些特殊的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化学介质。
11.旁分泌:某些分泌的信息分子只对临近的靶细胞起作用。
12.自分泌:细胞对自身分泌的信息分子起反应。
13.神经分泌:脊椎动物的下丘脑-脑垂体或尾部神经细胞可通过神经血管单元、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等部位分泌神经激素,并通过脑脊液和/或血液循环至全身发挥作用。
14.内在分泌:相关分子在细胞内产生后,无需向细胞外分泌而直接在细胞内起作用。
15.完全康复:致病所致的损伤完全消失,机体的功能、代谢及形态完成恢复正常。
16.不完全康复:疾病所致的损伤得到控制,主要症状消失,机体通过代偿机制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第三章1.脱水:人体由于饮水不足后病变消耗大量水分,不能及时补充,导致细胞外液减少而引起新陈代谢障碍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严重时会造成虚脱,甚至有生命危险,需要依靠补充体液及相关电解质来纠正和治疗。
2.低渗性脱水: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5mmol/l,血浆渗透压<29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3.肾小管酸中毒:一种以肾小管排酸障碍为主的疾病。
4.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Na,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健康:健康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亚健康:机体在内外环境刺激下引起心理、生理发生异常变化但未达到明显病理性的程度。
疾病:疾病是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脑死亡:指全脑(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系统生物学:是在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物体整体水平多层次、多系统研究各个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用计算生物学方法整合各组学数据来定量描述和预测它们的生物功能、表型和行为的科学。
程序性死亡:泛指当受到内外环境刺激时,细胞遵循一定的遗传程序主动的“自杀”过程。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指在体内外因素诱导下,由基因严格调控而发生的自主性细胞有序死亡。
其特征是细胞出现皱缩,胞膜出芽,形成凋亡小体,蛋白裂解,染色体凝聚,DNA特征性裂解,并最终被相邻的吞噬细胞所吞噬。
细胞坏死(necrosis):指严重的损伤因素如缺氧、高热、强酸、强碱等引起的细胞死亡,主要变现为细胞和细胞器肿胀,随后破裂,细胞内容物溢出,引起炎症反应。
凋亡小体: 细胞凋亡时,质膜和内质网迅速内陷、包裹,将细胞分隔成大小不等的不连续的泡状小体。
低渗性脱水(低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Osm/L。
高渗性脱水(高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 mmol/L,血浆渗透压>310mOsm/L。
等渗性脱水(正常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水、钠按正常血浆浓度比例丢失引起的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血钠维持在130-150mmol/L,渗透压浓度280-310mOsm/L。
脱水热:指机体严重脱水后,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机体散热受影响导致体温升高的现象。
病理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1.疾病(disease)是指机体在一定原因作用下,自稳调节机制发生紊乱而出现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侧重从功能和代谢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学科。
药物靶标(drug target)是指任何药物进入人体后都是通过作用于特定组织细胞内的特定分子而生效的。
这种药物作用的特定分子称为药物靶标。
病理过程(pathologic process)是指不同器官、系统在许多不同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的变化。
病因(etiology agents)是指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因素。
先天因素(congenital factors)并不是指遗传物质的改变,而是指那些对发育中的胚胎可能引起损害的因素。
其结果是致使胎儿出生时就已患病。
该类疾病称为先天性疾病。
疾病发生的条件(predisposing factors)是指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是指能够促进和加强某一疾病原因作用的条件因素称为诱发因素,简称诱因。
危险因素(dangerous factor)指某些可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但尚未阐明是否是该疾病的原因还是条件。
发病学(pathogenesis)主要研究病因如何作用于机体并导致疾病。
具体地,它主要涉及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和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普遍规律。
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是指病因去除后,患病机体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完全消失、形态结构损伤完全修复、机体功能和代谢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退。
不完全康复(incomplete recovery)是指原始病因消除后,患病机体的损伤性变化得以控制,但机体内仍存在病理变化,只是机体通过代偿反应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死亡(death)是指机体生命的终结;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organism as a whole)的机能永久性的停止,而整体的死亡而并不意味着各器官组织同时都发生死亡。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一、水电跨细胞液(transcellular fluid)[答案] 跨细胞液是组织间液中的极少部分分布于一些密闭腔隙(关节囊、颅腔、胸腔、腹腔等)中,是由上皮细胞分泌产生的,为一特殊部分,也称第三间隙液。
aquaporins(AQP)[答案] 水通道蛋白是一组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的构成水通道与水通透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
hypovolemic hyponatremia[答案]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又称为低渗性性脱水,其特点是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hypervolemic hyponatremia[答案]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又称为水中毒,其特点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是由于过多的水分在体内潴留造成细胞内、外液量都增多,并引起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答案]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又称为高渗性性脱水,其特点是失水多于失Na+,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
edema[答案] 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
凹陷性水肿 (pitting edema)[答案]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液体超过胶体网状物的吸附能力时,形成游离的液体,后者在组织间隙中具有高度的移动性,当液体积聚到一定量后,用手指按压该部位皮肤,游离液体便从按压点向周围散开,形成凹陷,称为凹陷性水肿,又称为显性水肿。
低钾血症和缺钾[答案]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缺钾是指细胞内钾和机体总钾量的缺失.异位钙化[答案] 在高钙或高磷血症时,体内多处可形成钙化,如血管壁、关节周围、软骨、肾、鼓膜钙化等,这些钙化灶引起相应器官的功能损害。
二、酸碱1.酸碱平衡紊乱 (acid-base disturbance)[答案] 病理情况下引起的酸碱超负荷、严重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内环境酸碱稳态破坏而产生pH异常的情况。
病理学名词解释
疾病——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异常生命活动。
病因——能引起某种疾病发生的特定因素,即引起疾病的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而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类型的过程。
(同源细胞之间发生)坏疽——继发腐败菌感染的较大范围组织坏死,坏死组织呈黑褐色。
干酪样坏死——特殊的凝固性坏死,常见于结核病,光镜观细胞结构完全崩解消失呈现一片红染的无定形颗粒状物。
槟榔肝——肝细胞脂肪变性区呈灰黄色,而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因淤血而呈深红色,形似槟榔的切面。
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有形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梗死——局部组织器官由于血流迅速中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
发热——致热源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0.5度是称为发热。
水肿——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过多。
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常表现为肿块。
原位癌——异型增生的细胞及全层上皮,但未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生长,冠心病——因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功能不全或障碍。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持续性供血中断引起一定范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
肺气肿——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因过度充气呈持久性扩张,并且伴有肺泡间隔破坏,导致肺组织弹性减弱容积增大的一种病理状态,是支气管和肺疾病的常见合并症。
大叶性肺炎——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
小叶性肺炎——化脓菌引起,以肺小叶为病变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
常以细支气管为中心,又称支气管肺炎。
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
肝硬化——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特征是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导致肝小叶结构被破坏和肝内血管系统改建,使肝脏体积变小,质地变硬,表面和切面呈结节状,形成肝硬化。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1、疾病:指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的作用下,超过自身调节的限度而发生的一系列异常生命活动,包括生理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
2、不完全康复:又称不完全痊愈。
是指病因及其引起的损害得到控制,主要症状已经消失但仍留下了某种不可恢复的病变和后遗症。
3、brain death:即脑死亡。
是指全脑(大脑半球、间脑、脑干各部)的功能发生了不可逆性的停止。
判断标准:瞳孔散大或固定;自主呼吸停止;不可逆性脑昏迷;脑干神经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脑血液循环停止。
4、诱因:是指能够促进和加强某一疾病原因作用的条件因素称为诱发因素,简称诱因。
5、病因:即疾病发生的原因。
特指引起某一疾病的特定因素或根本原因。
6、stress:即应激。
是指机体在受到内外因素的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7、stressor:即应激原。
是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
8、stress disease::由应激引起,并且应激性损害作为疾病的主要表现的疾病,称为应激性疾病,如应激性溃疡。
9、热休克蛋白(HSP):是指在热应激或其他应激时细胞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
10、全身适应综合征(GAS):如果劣性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则应激可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的紊乱和疾病。
分为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3期。
11、急性期反应蛋白(AP):应激时由于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等原因使血浆中某些蛋白浓度迅速发生变化,而这些蛋白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
12、脱水:指人体由于病变,消耗大量水分,而不能及时补充,造成新陈代谢障碍的一种症状,包括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
13、高渗性脱水: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主要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14、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大于5.5mmol/L。
15、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16、反常性酸性尿:低钾血症时,为了纠正低K.细胞内外H+ - K+交换,导致细胞外液存在代谢性碱中毒,肾小管上皮细胞排钾减少,泌H+增加,尿液却呈酸性,则称为反常性酸性尿。
病生名词解释(小字体)
Acid-Base Disturbance (酸碱平衡紊乱):指各种病因导致体液内环境酸碱稳态破坏Actual Bicarbonate / AB (实际碳酸氢盐):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Paco2,实际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浆碳酸氢根浓度Acute Phase Protein (急性期反应蛋白):应激时由于应激原可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这种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这些蛋白质称为~,属分泌型蛋白质Acute Phase Response (急性期反应):是指机体在细菌感染和组织损伤时所出现的一系列急性时相的反应Acute Renal Failure (急性肾衰):是各种原因在短时间内引起肾泌尿功能急剧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发生严重紊乱的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由急性肺损伤(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引起的呼衰.AICD (激活诱导的c死亡):发生在c激活以后的T淋巴c死亡,可见于HIV感染的CD4+淋巴c,激活后不但不增殖,反而凋亡Allergy (变态反应):免疫系统对一些抗原刺激发生异常强烈的反应,抑制组织c损伤和生理功能障碍Anion Gap/AG (阴离子间隙):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Apoptoisis Body (凋亡小体):凋亡c胞膜皱缩间隔,分隔包裹胞浆,形成泡状胶体,属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Apoptosis (c凋亡): 由体内外因素触发c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c死亡,又称为程序性c死亡(PCD)Apoptotive Index (凋亡指数):发生凋亡的c核数/100个c核的百分比AQP (水通道蛋白):是一组构成水通道与水通透有关的c膜转运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界Autoimmune Disease (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些个体能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并引起自身组织的损害Azotemia (氮质血症):指血中尿素、肌酐、尿酸等非蛋白氮含量显著↑Base Excess / BE (碱剩余):指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PH7.40时所需要的酸或碱的量Basic Pathological Pricess (基本病理过程):指在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病理变化Brain Death (脑死亡):指枕骨大孔以上的全脑死亡,它是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的标志Budding (出芽):c凋亡时,内质网不断扩张并与c融合,形成膜表面的芽状突起Buffer Base / BB (缓冲碱):指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的总和Calcium Overload (钙超载):指再灌注时,再灌注区域c内钙离子大量积聚的现象Cardiac Asthma (心性哮喘):指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发作时伴有哮鸣音Cardiogenic Shock (心源性休克):由于急性心泵功能衰竭或严重心率紊乱而导致的休克,见于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心室纤颤等CARS (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感染或创伤时机体产生可引起免疫功能↓和感染易感性↑的过于强烈的内源性抗炎反应Caspases: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英文的缩写形式,是一组对底物天冬氨酸部位有特异水解作用,其活性中心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酶,即凋亡过程所必须的蛋白酶Cause Of Disease (病因):能够引起某一疾病并决定该疾病特异性的因素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c信号转导):胞膜或胞内R接受胞外信号分子刺激,通过激活c内的信号转导通路,调节靶蛋白的活性,导致特定的生物效应的过程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 (c信号转导系统):该系统由R或能接受信号的其他成份(如离子通道和CAM)以及c内的信号转导系统组成Choonic Renal Failure (慢性肾衰):是各种原因所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单位损害,以致残存的有机能的肾单位终于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稳定,因而出现泌尿功能障碍和内环境紊乱的综合征Chromosome Margination (染色质边集):指c凋亡晚期核质高度浓缩融合成团,染色质集中分布在核膜的边缘,呈新月或马蹄形Circulatory Hypoxia (循环性缺氧):因组织血量↓引起的组织供养不足CO2 (血氧含量):100ml血液实际携氧量,包括结合于血红蛋白中的氧量和血浆中溶解的氧CO2max (血氧容量):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携氧量,取决于血红蛋白的质和量Complete Rehabilitation (完全康复):指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Condition Of Disease Occurrence (疾病发生的条件):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机体内外因素Constitutively Activated Mutation (组成型激活突变):指某些信号转导蛋白在突变后获得了自身激活持续性的能力Cross-Talk (交叉对话):指不同信息分子和不同信号转导途径之间的相互调节Cyanosis (发绀):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g/Dl时,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的现象Deactivative Mutation (失活性突变):指基因突变使信号转导蛋白功能↓或丧失,使靶c对特定信号不敏感Dead Space Like Ventilation (死腔样通气):部分肺泡血流不足,使V/Q比↑,肺泡通气不能充分被利用,使肺死腔气量↑.Dehydration Fever (脱水热):由于脱水导致机体散热障碍而引起的体温↑,常见于小儿Deleterious Network Hypothesis (恶性网络假说):在c凋亡的发生中,因氧化损伤,钙稳态失衡、线粒体损伤三种机制常常是互相联系,互为因果,构成一个网络格架,故称~ 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由于某些种致病因子作用下,以血液凝固性障碍(血液由高凝转入低凝状态)为特征的病理过程Diffusion Impairment (弥散障碍):呼吸膜两侧的气体交换障碍,由肺泡面积减小,或肺泡膜厚度↑和弥散时间缩短引起.Disease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ominant Negative Mutant (显性复性突变体):有些信号转导蛋白突变后不仅自身无功能,还能抑制或阻断野生型信号转导蛋白的作用Edema (水肿):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Endogenous Nuclease Dnase (核酸内切酶):在c凋亡过程中执行染色质DNA切割任务的内源性核酸内切酶,存在于c核内,正常无活性,多数Dnase/Ca+/Mg2+↑其活性,Zn2+抑制其活性,由c内信号转导系统激活Endogenous Pyrogen (内生致热原):产Epc被发热激活后产生和释放的具有致热性的物质Enterogenous Syanosis (肠源性发绀):因进食引起的血红蛋白氧化造成的高铁血红蛋白症Exogenous Pyrogen (外致热原):来自体外的致热物质False Neurotransmitter (假n递质):脑内的苯乙醇胺和氢苯乙醇胺的化学机构和真性n递质NA和多巴胺极为相似,但其生物学效应极低.FDP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为纤维蛋白(原)在纤溶酶水解作用下所形成的多肽片断Fever (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解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Fever Activators (发热激活物):产Epc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能引起体温↑的物质Frank Edema (显性水肿):当皮下组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按压时可能有凹陷Functional Shunt (功能行分流):部分肺泡通气不足,使V/Q比↓,使血红蛋白氧合不足,类似动-静短路.Gene Disease (基因病):是指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其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 (全身适应综合征):指劣性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应激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的发生,称为~GPCR (G蛋白耦联R):指各种与G蛋白耦联并经其进行信号转导的膜R统称,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特征是由单一肽链7次穿越c膜,构成7次跨膜R。
病生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1.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与形态结构的变化。
2.疾病(disease)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3.脑死亡(brain death)是指包括大脑和脑干的全脑死亡,意味着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这是判断脑死亡的标志。
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特点是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
5.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特点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均减少。
6.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7急性肾功能不全(acute renal insufficiency , ARI)由于肾小球滤过率急剧减少,或肾小管发生变性、坏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病理过程。
表现为少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水中毒等综合征。
8急性肾前性肾衰竭(acute prerenal failure)是指由肾灌流量急剧降低所致的急性肾衰,肾脏无器质性病变,一旦肾灌流量恢复,肾功能也可恢复。
9 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CRI)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行地破坏肾单位,以致残存的有功能的肾单位不能充分排出代谢产物和维持内环境的恒定,因而体内逐渐出现代谢废物的潴留和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内分泌功能障碍,称之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10.尿毒症(uremia)是急性和慢性肾衰竭发展到最严重阶段,代谢产物和内源性毒物的大量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失调,从而引起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
12.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肝性脑病是继发于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和严重慢性实质性肝病的一种神经精神综合征,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最终出现肝性昏迷。
病生考试名词解释
1.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答案] 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与形态结构的变化。
2.疾病(disease)[答案]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3.脑死亡(brain death)[答案]是指包括大脑和脑干的全脑死亡,意味着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这是判断脑死亡的标志。
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答案]特点是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
5.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答案]特点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均减少。
6.水肿(edema)[答案]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7急性肾功能不全(acute renal insufficiency , ARI)[答案] 由于肾小球滤过率急剧减少,或肾小管发生变性、坏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病理过程。
表现为少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水中毒等综合征。
8急性肾前性肾衰竭(acute prerenal failure)[答案] 是指由肾灌流量急剧降低所致的急性肾衰,肾脏无器质性病变,一旦肾灌流量恢复,肾功能也可恢复。
9 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CRI)[答案] 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行地破坏肾单位,以致残存的有功能的肾单位不能充分排出代谢产物和维持内环境的恒定,因而体内逐渐出现代谢废物的潴留和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内分泌功能障碍,称之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10.尿毒症(uremia)[答案] 尿毒症是急性和慢性肾衰竭发展到最严重阶段,代谢产物和内源性毒物的大量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失调,从而引起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
病生-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第二章疾病概论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亚健康: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此时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并有可能趋向疾病的状态,估又称其为诱发病状态。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一场生命活动的过程。
病因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病因:疾病发生的原因。
诱因:能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诱因。
发病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
疾病的转归:大多数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结束,这就是疾病的转归。
有康复与死亡两种形式。
康复:1)完全康复: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2)不完全康复: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后遗症。
死亡: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但是并不意味着各器官组织同时均死亡。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低容性低钠血症:特点是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的减少,估又可称低渗性脱水。
高容性低钠血症:特点是血钠下降,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明显增多,估又可称水中毒。
低容性高钠血症:特点是失水多余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量均减少,又称高渗性脱水。
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积聚称为水肿。
脱水热:严重的低容性高钠血症患者,尤其是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的婴儿,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散热受到影响,易出现体温升高,称为脱水热。
病生名词解释
心脏紧张源性扩张:心性水肿,全新衰竭特别是右心衰竭的时候,根据水肿液的分布的不同可表现为皮下水肿,腹水,胸水等可称为心性水肿。
心脏肌源性扩张:心肌拉长不伴有心肌收缩力增强的心脏扩张。
向心性心肌肥大:是指心脏在长期过度的压力负荷作用下,收缩期室壁张力持续增加,导致心肌肌节并联性增生,心肌纤维增粗,室壁增厚。
离心性心肌肥大:指心脏在长期过度的容量负荷作用下,舒张器室壁张力持续增加,导致心肌肌节串联性增生,心肌纤维长度增加,心腔扩大。
心肌重构:心力衰竭时适应于心脏负荷的增加,心肌及心肌间质在细胞结构,功能及遗传表型方面所表现的适应性,增生性的变化。
死腔样通气:包括解剖死腔通气和肺泡死腔通气。
总的死腔通常称为生理死腔,解剖死腔指停留于器官,支气管中不参与气体交换的气量。
肺泡死腔指气体虽可进入肺泡但不能参与气体交换的部分,一般出现在(1)进入肺泡的气量超过对应的毛细血管血流动脉变化所需的量,超过的部分即是;(2)在只有通气而无血流的肺泡中。
静脉血掺杂:通过短路的静脉血液未经动脉化而直接掺入动脉血中,称为静脉血掺杂。
肺性脑病:血中二氧化碳浓度轻度升高可直接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进一步升高则刺激作用丧失,而出现对呼吸的抑制作用。
血中二氧化碳分压为正常的二倍时,病人经常出现嗜睡,意识模糊,称为二氧化碳麻醉或肺性脑病。
等压点:呼气时,气道内压是正压,压力由小气道至中央气道逐渐下降,在呼出的气道必然有一部分气道内压与胸内呀相等,该处称为等压点。
Respiratory failure(呼吸衰竭):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至于在静息时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或同时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的病理过程。
Restrictive hypoventilation (限制性通气不足)呼气时肺泡扩张受限制所引起的通气不足。
Obstructive hypoventilation(阻塞性通气不足) 呼吸道阻塞或者狭隘引起的气道阻力异常升高所致的通气不足。
病生学名词解释
1.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2. 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其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 血清钠浓度>150 mmol /L , 血浆渗透压>310 mmol/L,ECF和ICF均减少,也称高渗性脱水。
3. hyperkalemia:高钾血症, 是指血清钾浓度高于5.5 mmol/L。
4. hypoxia: 缺氧,当组织供氧不足或者用氧障碍时,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5. stress:应激,是指机体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6.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百分数。
7. 慢性肾功能衰竭:各种疾病引起肾单位慢性、进行性破坏,导致残存肾单位不足以维持内环境稳定,肾脏泌尿和内分泌功能严重障碍,机体内环境紊乱及内分泌异常的综和征。
8. 代谢性酸中毒:是指细胞外液H+增加和(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中[HCO3-]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9. heart failure:心力衰竭,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即心泵功能减弱,以致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症称为心力衰竭。
10. 肝性脑病:继发于严重肝脏疾病的神经精神综合症。
1. 疾病在致病因素的损伤和机体的抗损伤作用下,因机体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2. 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 mmol/L,伴有细胞内外液量的减少3. 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的一种常见病例过程4. 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大于5.5mmol/L5.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因素有哪些?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③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④淋巴回流受阻6. 低渗性脱水对机体有哪些影响?1.渴感不明显2。
病生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目
第一部分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Pathophysiology(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功能和代谢改变的规律极其机制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揭示疾病的本质,为建立有效的疾病诊疗和预防策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Basal pathogenesis(基本病理过程)主要讨论多种疾病共同的、成套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应激,缺血-再灌注损伤,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细胞增值和凋亡障碍等〕3.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二、简答题1.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2.病理生理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第二章疾病概论一、名词解释1.脑死亡(brain death)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2.健康〔health〕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而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
3.疾病〔disease〕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疾病发生的原因是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诱因是能加强病因的作用而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6.分子病分子病是由遗传物质或基因〔包括DNA和RNA〕的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基因病是由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其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
条件是指能促进或减缓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
条件本身不引起疾病,但可影响病因对机体的作用。
因果交替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原始病因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结果又可作为病因,引起新的后果。
这种因果的相互转化常常促进疾病的恶化,导致恶性循环。
二、简答题1.用脑死亡概念的意义是什么?①可协助医务人员判断患者的死亡时间、适时停止复苏抢救。
②有利于器官移植。
名词解释病生
名词解释病生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1.疾病(disease)是指机体在一定原因作用下,自稳调节机制发生紊乱而出现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侧重从功能和代谢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学科。
3.药物靶标(drug target)是指任何药物进入人体后都是通过作用于特定组织细胞内的特定分子而生效的。
这种药物作用的特定分子称为药物靶标。
4.病理过程(pathologic process)是指不同器官、系统在许多不同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的变化。
5.病因(etiology agents)是指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因素。
6.先天因素(congenital factors)并不是指遗传物质的改变,而是指那些对发育中的胚胎可能引起损害的因素。
其结果是致使胎儿出生时就已患病。
该类疾病称为先天性疾病。
7.疾病发生的条件(predisposing factors)是指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8.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是指能够促进和加强某一疾病原因作用的条件因素称为诱发因素,简称诱因。
9.危险因素(dangerous factor)指某些可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但尚未阐明是否是该疾病的原因还是条件。
10.发病学(pathogenesis)主要研究病因如何作用于机体并导致疾病。
具体地,它主要涉及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和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普遍规律。
11.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是指病因去除后,患病机体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完全消失、形态结构损伤完全修复、机体功能和代谢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退。
12.不完全康复(incomplete recovery)是指原始病因消除后,患病机体的损伤性变化得以控制,但机体内仍存在病理变化,只是机体通过代偿反应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疾病(disease)是指机体在一定原因作用下,自稳调节机制发生紊乱而出现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侧重从功能和代谢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学科。
3.药物靶标(drug target)是指任何药物进入人体后都是通过作用于特定组织细胞内的特定分子而生效的。
这种药物作用的特定分子称为药物靶标。
4.病理过程(pathologic process)是指不同器官、系统在许多不同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的变化。
5.病因(etiology agents)是指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因素。
6.先天因素(congenital factors)并不是指遗传物质的改变,而是指那些对发育中的胚胎可能引起损害的因素。
其结果是致使胎儿出生时就已患病。
该类疾病称为先天性疾病。
7.疾病发生的条件(predisposing factors)是指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8.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是指能够促进和加强某一疾病原因作用的条件因素称为诱发因素,简称诱因。
9.危险因素(dangerous factor)指某些可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但尚未阐明是否是该疾病的原因还是条件。
10.发病学(pathogenesis)主要研究病因如何作用于机体并导致疾病。
具体地,它主要涉及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和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普遍规律。
11.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是指病因去除后,患病机体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完全消失、形态结构损伤完全修复、机体功能和代谢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退。
12.不完全康复(incomplete recovery)是指原始病因消除后,患病机体的损伤性变化得以控制,但机体内仍存在病理变化,只是机体通过代偿反应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13.死亡(death)是指机体生命的终结;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organism as a whole)的机能永久性的停止,而整体的死亡而并不意味着各器官组织同时都发生死亡。
14.脑死亡(brain death)是指以脑干或脑干以上全脑不可逆转的永久性地功能丧失,使得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停止。
15.昏迷是指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但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心跳和脑干反应。
16.脱水(dehydration)是指体液容量减少,并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紊乱的病理过程。
17.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是指机体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5mmol/L(或mEq/L),血浆渗透压< 280mmol/L。
18.“三凹”体征是指囟门凹陷、眼窝凹陷和舟状腹体症。
19.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是指机体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45mmol/L(或mEq/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20.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是指机体的水和钠以等渗比例丢失,或失液后经机体调节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血清钠浓度为135~145mmol/L(或mEq/L),血浆渗透压为280~310 mmol/L。
21.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指当水的摄入过多,超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和肾脏的排水能力时,使大量水分在体内潴留,导致细胞内、外液容量扩大,并出现包括稀释性低钠血症在内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被称为水中毒。
22.低钠血症(hyponatremia)是指血清钠浓度低于135mmol/L。
23.高钠血症(hypernatremia)是指血清钠浓度高于145mmol/L或血清钠浓度>150mmol/L。
24.低钾血症(hypokalemia)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或mEq /L)。
25.高钾血症(hyperkalemia)是指血清K+ 浓度大于5.5mmol/L。
26.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 disturbance)指由于各种原因使细胞外液酸碱度的相对稳定性遭到破坏,称为酸碱平衡紊乱。
27.固定酸(fixed acid)是指体内除碳酸外所有酸性物质的总称,因不能由肺呼出,而只能通过肾脏由尿液排出故又称非挥发酸(unvolatile acid),也称之酸碱的肾性调节。
28.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指物理溶解于血浆中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张力。
29.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 SB)是指血液标本在标准条件下,即在38℃和血红蛋白完全氧合的条件下,用PCO2为5.32kPa的气体平衡后所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
30.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 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PCO2和实际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浆碳酸氢盐浓度。
31.缓冲碱(buffer base,BB)是指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碱性物质的总和,即人体血液中具有缓冲作用的阴离子的总和。
32.碱剩余(base excess, BE)指在标准条件下,即在38℃,PCO2为5.32kPa,Hb为15g/dL,100%氧饱和的情况下,用酸或碱将1升全血滴定至pH=7.40时所用的酸或碱的mmol/L数。
33.阴离子间隙(anion gap, 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ndetermined anion, UA)量减去未测定的阳离子(undetermined cation, UC)量的差值,即AG=UA -UC。
34.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是指由于体内固定酸生成过多,或肾脏排酸减少,以及HCO3-大量丢失,导致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降低。
35.乳酸酸中毒(lactic acidosis)指当血浆乳酸浓度超过5mmol/L时,称为乳酸酸中毒。
36.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由于血清酮体积聚而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称酮症酸中毒。
37.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compensated metabolic acidosis)是指经过肺的调节后,若[HCO3-]/[H2CO3]的比值接近于20:1,则pH进入正常范围,AB和SB在原发性降低的基础上呈现AB=SB,称为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38.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decompensated metabolic acidosis)若[HCO3-]/[H2CO3]的比值仍明显低于20:1,则pH仍低于正常。
39.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是指因CO2呼出减少或CO2吸入过多,导致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增高。
40.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指由于H+丢失过多,H+转入细胞内过多,以及碱性物质输入过多等原因,导致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增高。
41.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指因通气过度使CO2呼出过多,导致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降低。
42.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mixed acid-base disorders)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发性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并存。
43.水肿(edema)是指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44.积水(hydrops)是指过多的体液在体腔中积聚。
45.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是指GFR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正常约为20%(120/600)。
46.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 ANP)是由21~3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类激素,它能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抑制醛固酮和ADH的释放,因而具有促进钠、水排出的功用。
47.“隐性水肿”(recessive edema)指在出现明显凹陷性水肿之前,组织间隙中的液体已经增多,但按压局部无凹陷,此种状态称为“隐性水肿”。
48心性水肿(cardial edema)习惯上将右心衰竭引起全身性水肿,称为心性水肿。
49.肾性水肿(renal edema)由肾脏疾患导致的全身水肿。
50.肺水肿(pulmonary edema)过多液体在肺组织间隙积聚和/或溢入肺泡腔内。
51.间质性肺水肿(intestitial pulmonary edema)是指肺水肿时,水肿液通常先积聚在肺组织间隙中,称为间质性肺水肿。
52.肺泡水肿(alveolar edema)当水肿进一步加重时液体才进入肺泡腔,称为肺泡水肿。
53.高压力性肺水肿(high-pressure pulmonary edema)由肺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所致肺水肿。
54.高通透性肺水肿(high permeability pulmonary edema)因肺毛细血管内皮和/或肺泡上皮通透性增高所致肺水肿。
55.脑水肿(cerebral edema)是指脑组织液体含量增加导致脑容积扩大和重量增加。
56.血管源性脑水肿(vasogenic cerebral edema)是指包括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在内的血浆成分进入脑组织间隙。
其特点为在脑白质的组织间隙中有大量含蛋白水肿液积聚。
57.细胞毒性脑水肿(cytotoxic cerebral edema)是见于缺氧、心跳骤停、重金属中毒等导致细胞内的氧化磷酸化过程受抑制,细胞能量耗竭,细胞膜上钠泵功能障碍,使脑细胞内钠、水增多,细胞容积增大。
水肿液主要积聚在灰、白质的细胞内,细胞外间隙并不扩大,无血管损害,血脑屏障相对完整。
58.渗压性脑水肿(osmotic cerebral edema)见于低钠血症和水中毒使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由于渗透压梯度的存在,水向渗透压较高的脑组织间隙和脑细胞内转移。
液体主要积聚在星形细胞内,并以白质内更为明显。
59.间质性脑水肿(interstitial cerebral edema)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髓)膜炎,肿瘤、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等阻塞或压迫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导致脑脊液回流障碍。
脑室内出现过多液体蓄积致脑室内压增高,引起脑室管膜通透性增高,液体遂穿过室管膜进入与脑室相邻的白质内。
60.缺氧(hypoxia)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61.低氧血症(hypoxemia)由于动脉血氧含量明显降低导致组织供氧不足。
62.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为物理溶解于血液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63.氧容量(oxygen binding capacity,CO2max)指PaO2为19.95kPa (150mmHg)、PaCO2为5.32kPa(40mmHg)和38℃条件下,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Hb)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