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导引导丝的特点 张基昌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合集下载

心血管介入培训第八月份答案

心血管介入培训第八月份答案
心血管内科介入培训第八月答案
1、简述导引导管的选择原则? 学员回答: 导引导管的选择要求造影显示同轴性好、支持力好及冠脉内压力好,基本选择原则 应依据冠脉开口的解剖特点、升主动脉根部大小以及冠脉血管大小、部位。
2、评价导引导管的主要参数有哪些?如何获得良好的支撑力?
学员回答:
导管本身具有的支持力(被动支持力)而言,导引导管直径越大其支持力越强,一
般做 CTO 或钙化、扭曲病变,需要支持力较好的传送系统,因此尽量使用
7Fd 的
导引导管。根据不同的血管形状,可以深插 6F 导引导管进入冠脉获取更大的支持
力(主动支持),这时通过深插导引导管获取的主动支持力可能会明显大于导管本
身所提供的被动支持力。深插时,一定要注意血管走形、直径及导引导管的形状和
10 、相对于金属裸支架,药物洗脱支架优势是什么?药物洗脱支架存在哪些不足?
学员回答:
可见支架结构连续性的中断。引起支架断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较硬的闭环设计较
开环设计的支架更易发生;介入因素包括长支架、过度扩张和重叠支架;病变因素
包括长病变钙化病变、重度成角病变、右冠病变、桥血管病变和承受心脏运动产生
较大应力之处。 支架断裂与支架内血栓和再狭窄有关。 IVUS 1.9%~2.6% ,造影或
发生率约为 ( 4)支架断裂 有关,也可能与药物的抗增殖、内皮修复延迟有关。
4%~5% ,与聚合物涂层引起的炎症反应、血管异常重塑 发生率 ( 3)迟发性支架
贴壁不良 年为极晚期血栓形成) 。血栓的形成大多与未正规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阿
因此右冠较左冠难以达到,而且右冠开口病变多见,如导管操作不当可直接造成开
口的撕裂, 因此选择指引导管应更加谨慎。 对于水平方向的 RCA 以及大部分近端病

【领“冠”之路】介入治疗的开路“人”——导引导丝你会用吗?

【领“冠”之路】介入治疗的开路“人”——导引导丝你会用吗?

【领“冠”之路】介入治疗的开路“人”——导引导丝你会用吗?导引导丝的作用是通过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部位至血管远端,为球囊、支架、超声导管、旋磨头等后续进入病变血管的器械提供“轨道”,因此导引导丝是冠脉介入治疗中必不可少的器械。

正确地选择和操作导引导丝通过病变部位是介入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尤其是治疗慢性闭塞病变、分叉病变及极度迂曲成角等复查病变时,导丝的选择及操作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介入手术是否能够取得成功。

因此,了解导引导丝的特性、分类并在手术中正确的选择、操作是冠脉介入术者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01导引导丝的结构特点目前使用的导引导丝体部直径均为0.014英寸,通常由近端推送杆、核心钢丝、核心钢丝过渡段和导丝头端组成,导丝头端外表面有护套及涂层(图一)。

图一导引导丝结构示意图核心钢丝贯穿整个导丝全长,在近段推送杆部分呈均匀的圆柱体,在接近头端的部分为逐渐变细的核心钢丝过渡段,这部分是导引导丝设计的核心部分,过渡段的长短及过渡方式决定了导丝的支持力、扭控性、推送力和柔顺性。

核心钢丝直径越粗,则导丝的硬度越大、柔顺性越小。

长过渡段的设计使导丝具有更好的柔顺性,更易通过扭曲的血管和侧支血管。

头端的设计及结构是导引导丝设计中最复杂的部分,一般有两种结构设计,第一种为核心钢丝逐渐变细直至头端(Core-to-Tip);第二种设计核心钢丝没有到达头端,单独制作的头端被焊接至核心钢丝末端(Shaping Ribbon,图二)。

图二导引导丝头端设计无论那种设计,由于导丝头端的钢丝十分纤细,需要在外表面包被护套使头端不易被损坏,并通过护套使头端的直径达到和体部相同的0.014英寸(锥形导丝可小于0.014英寸)。

头端护套有两种材质:聚合物护套和弹簧圈(或缠绕钢丝)护套(图三),聚合物护套的亲水性极好,减小导丝通过病变时遇到的阻力;而弹簧圈护套导丝会有较好的触觉反馈(即术者可在导丝近段感受到导丝头端遇到的阻力)。

图三导引导丝头端护套导引导丝表面还有一层薄的涂层以降低导丝表面的摩擦力,改善器械间(球囊/导丝、支架/导丝)的相互作用,提高导丝在血管中的跟踪性,包括亲水涂层和疏水涂层,亲水涂层导丝吸引水分子形成“凝胶状”表面,降低导丝的通过阻力。

导丝及微导丝概述

导丝及微导丝概述

导丝及微导丝概述根据最新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一级产品类别二级产品类别产品描述神经和心血管手术器械-心血管介入器械导丝引导导管或扩张器插入血管并定位的柔性器械。

预期用途品名举例管理类别用于引导导管或扩张器插入血管并定位。

硬导丝、软头导丝、肾动脉导丝、微导丝、推送导丝、超滑导丝、导引导丝、造影导丝Ⅲ因此,按最新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微导丝属于导丝的一种。

而新目录相比原6877分类目录,新增了导引导丝、造影导丝两项品名举例。

导引导丝是进入冠脉的,沿导引导丝上球囊和支架可以做冠状动脉内治疗。

而所谓的超滑和非超滑都是不进冠脉的,又叫做造影导丝,他们的作用是指导造影导管的前进,指引造影导管到了冠状动脉窦内,导丝就撤出来了。

超滑和非超滑是使用范围不同,以桡动脉为例,超滑用于桡动脉屈曲,锁骨下动脉转折较大的情况,也就是说导丝进去以后在透视下看到老是在一个地方打圈,或者推送阻力较大,那么这时候就要换超滑导丝,这种导丝表面有亲水涂层,更“滑”,但是这种导丝偏软,容易误入分支,而正常的非超滑就没这个问题。

微导丝则是用于插入微导管内,提供导引和支撑介入诊疗用器材。

头端比较柔软,便于选择性进入血管;尾端较硬,可很好地发挥支撑作用。

一、 导丝的基本概念作用:导丝具有将导管经皮引入血管或机体其它管腔的作用,而且是协助导管选择性进入细小血管分支或其它病变腔隙,以及操作中更换导管的重要工具。

结构:柔软尖端(soft tip)、连接尖端与核心杆中间段(solder joint)及近端推送杆段。

尖端设计:Core-to-tip设计:较好的操控性,触觉反馈性能,增加了尖端硬度,适用于通过阻力较大的病变和经支架网孔穿入边支血管的操作。

Shape ribbon成型丝设计:一般与NiTi合金一起使用,提高其塑形持久性。

也可以设计成刚硬的类型。

柔顺性能好,适用于扭曲、成角病变,对血管的损伤小,但操控性及通过性能差。

扁平结构以增强头端的塑形能力和扭控性能导丝护套设计:弹簧护套优点:提高了触觉反馈能力;若为不透射线的金属材料,可增加导丝的可视性能;缺点:增加了导丝和病变区的摩擦力,不利于通过严重钙化、扭曲及闭塞病变;聚合物护套优点:使导丝表面光滑,提高了导丝的通过能力;缺点:降低了导丝尖端的触觉反馈能力;聚合物护套+弹簧圈护套优点:提高导丝的支撑力,可视性和跟踪性表面涂层:涂层为了降低导丝表面的摩擦力,改善器械间(球囊/导丝、支架/导丝)的相互作用,提高导丝在血管中的跟踪性。

冠脉导丝分类

冠脉导丝分类

冠脉导丝分类一、按照材料分类1. 金属导丝:金属导丝是冠脉介入治疗中最常用的导丝类型。

常见的金属导丝材料有银合金、不锈钢等。

金属导丝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刚性,可以在狭窄的冠脉血管内进行导引。

根据金属导丝的粗细、弯曲度等特点,可以选择合适的导丝进行操作。

2. 聚合物导丝:聚合物导丝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导丝类型。

聚合物导丝采用聚合物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柔韧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冠脉血管的形态。

聚合物导丝相对金属导丝而言,更加柔软,可以减少对血管内膜的创伤,降低冠脉介入手术的风险。

二、按照导丝尖端形状分类1. 直尖导丝:直尖导丝是常见的一种导丝类型,其尖端设计为直线状,能够更容易穿过狭窄的冠脉血管。

直尖导丝适用于较为简单的介入手术,操作相对简单。

2. 曲尖导丝:曲尖导丝是导丝尖端设计成弯曲状的一种导丝类型。

曲尖导丝可以更好地适应冠脉血管的弯曲,能够更容易穿过复杂的血管病变部位。

曲尖导丝适用于复杂的介入手术,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

三、按照导丝尖端特点分类1. 刚性导丝:刚性导丝是指导丝具有较高的刚性,不易弯曲的一种导丝类型。

刚性导丝适用于较为简单的血管病变,能够提供较好的导引能力。

但是,使用刚性导丝需要注意不要过度硬性推进,避免对血管造成损伤。

2. 柔软导丝:柔软导丝是指导丝具有较好的柔软性,能够在血管弯曲处更好地导引。

柔软导丝适用于复杂的血管病变,能够更好地适应血管的形态。

四、按照导丝尖端特殊设计分类1. 钩状导丝:钩状导丝是导丝尖端设计成钩状的一种导丝类型。

钩状导丝可以更好地抓住血管病变部位,提供更好的导引能力。

钩状导丝适用于狭窄严重的血管病变,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

2. 切割导丝:切割导丝是导丝尖端设计成具有切割功能的一种导丝类型。

切割导丝能够切割血管内的血栓和病变组织,提高手术效果。

切割导丝适用于有血栓形成或严重狭窄的血管病变。

以上就是冠脉导丝的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导丝适用于不同的血管病变情况和手术需求。

(医学课件)导丝中文介绍

(医学课件)导丝中文介绍

05
导丝在医学上的应用及案例分析
导丝是一种医疗器械,主要用于引导其他医疗器械进入血管,是介入放射学的关键器材之一。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起搏器植入、支架植入、栓塞治疗等。
应用范围
导丝的优点主要在于其小而灵活,可以轻易地通过血管,并引导其他医疗器械到达目标血管部位。同时,导丝还具有良好的支撑力和柔韧性,能够为手术操作提供很好的支持。
应用挑战
导丝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导丝可能会对血管造成损伤或引起过敏反应等。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导丝的性能和安全性。
导丝在医学上的应用前景及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导丝的分类
02
01
血管介入
在血管介入手术中,医生可以使用导丝作为引导器械,将导管或其他医疗器械送入血管内,以便进行血管扩张、支架植入等操作。
肠道介入
在肠道介入手术中,医生可以使用导丝将结肠镜或小肠镜送入肠道内,以便观察肠道内部情况或进行活检等操作。
其他人体介入
导丝还可用于引导其他医疗器械进入人体内,如胆道扩张、泌尿系介入等手术中,医生可以使用导丝将扩张器或支架送入胆道或尿道内,以完成手术操作。
导丝的用途
02
导丝的结构和组成
导丝外部的支撑和保护层,通常由医用级别的塑料制成,如聚乙烯或聚氯乙烯。
导管
导丝中心的金属杆,通常由不锈钢或钛合金制成,用于支撑和引导导丝前进。
芯杆
在导丝上有一定间隔的标记带,用于指示导丝进入的深度。
标记带
导丝的外观结构
作为导丝的主要支撑结构,不锈钢丝用于承受弯曲和拉伸等力学性能。
导丝的组成成分
不锈钢丝
为了保护不锈钢丝,通常会用塑料外壳进行包裹,以防止其受到损伤。

不同导引导丝的特点 张基昌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不同导引导丝的特点 张基昌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不同引导导丝的特点张基昌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转自365医学网PCI导引导丝作为冠脉介入治疗的最基本平台,在整个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导引导丝的作用是通过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至血管远端,为球囊导管或支架送达狭窄病变处加压扩张提供“轨道”。

导引导丝应具有可视性、可控制性、通过性和支持力等重要特性。

正确的选用导引导丝是冠脉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不同的导丝结构组成(导丝尖端的设计,导丝护套的设计,核心导丝的设计)决定了导丝的不同特性,不同生产厂家,不同系列导丝都有着各自的特点,目前供应临床的导丝厂家有Asahi,Abbott(Guidant),Terumo,Cordis,Boston公司等,以下对临床应用广泛的导引导丝不同特点进行介绍。

1.导引导丝的共同结构特点虽然不同介入器械厂家生产的导引导丝由于不同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取从而使其性能各不相同,但其结构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柔软尖端(soft tip)、连接尖端与核心杆中间段(solder joint)及近端推送杆段(图1)。

核心导丝贯穿整个导丝全长,在远端呈阶梯式或锥形过渡段,核心导丝的粗细和过渡段的长短及过渡方式决定了导丝的支持力、推送力和柔顺性。

核心导丝越粗,过渡段越短、粗,导丝的支持力、推送力越强,而柔顺性变低,不易跨越扭曲成角病变;核心导丝越细,过渡段越细、长,导丝的支持力、推送力越差,但柔顺性提高,多用于成角扭曲的冠脉病变。

图1 导引导丝的结构2.导引导丝的设计特点尖端的设计不同的头端设计,决定头端的操控性和柔韧性,以应对各种不同的病变。

目前PCI常用导引导丝的尖端设计主要分为两类:(1)Shaping Ribbon设计:其核心导丝远端靠一根细导丝与导丝的帽端连接,此种设计增加了导丝的柔软性,适合扭曲、成角病变,对血管的损伤小,但操控性及通过能力较差。

Abbott Vascular公司的FloppyII系列、BMW系列导丝属于此类导丝(见图2)。

导丝的分类及选择

导丝的分类及选择

3.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需对分支血管进行 保护或需对吻球囊扩张时,选择一些可控性、 顺应性和支持力均好的导丝,顺利进入分支 或分支支架网孔到达分支远端。这时可选择 Rinato、Runthrough、BMW、BMW Universal 系列或超滑的软导丝如Fielder、Whisper、 Traverse、PT2、Pilot50等导丝以减少穿过 支架网孔阻力进入分支血管。
Hale Waihona Puke 4. 急性闭塞病变急性闭塞病变多为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所 致,聚合物涂层的超滑导丝因为超滑导丝的 尖端触觉反馈性差,导丝极易从斑块破裂处 进入假腔。所以,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 闭塞病变,特别是血栓闭塞性病变,建议使 用缠绕型导丝,增加尖端的触觉反馈能力, 减少进入假腔的几率,如Soft、BMW、BMW Universal系列等。
2. 聚合物护套(Polymer Cover)的设计: 使导丝表 面光滑,减少了导丝的通过阻力但它不能提供 良好的尖端触觉反馈 。
导丝的核心设计
核心结构决定了导丝的主要性能特征—— 导丝的支持力、头部的硬度、导丝走向的 可控性及其扭矩的传送能力等。
市场划分
按尖端硬度划分 按用途划分 按病变类型划分 按品牌划分
主力导丝
Asahi Rinato Soft
BSC IQ IQ marker
Guidant Floppy BMW
Cordis ATW
Medtronic Cougar
Terumo Runthrough
按照用途分类
特殊导丝
Asahi Fielder
BSC PT2 Choice PT PT Graphix
器械支撑段

导引导丝

导引导丝

冠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导引导丝的应用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秦雷(475000)冠心病介入治疗始于1977年,经过近30年的不断发展、完善,已成为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近20年来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迅速,介入治疗例数逐年递增。

冠脉复杂病变如全闭病变、分叉病变、钙化病变等一直是介入医生面临的挑战。

PCI导引导丝作为冠脉干预治疗的最大平台,在全部冠脉介入治疗历程中起着事关大局的作用。

准确的选择导引导丝是冠脉介入治疗胜利的重点。

本文将从上述病变介入治疗中导引导丝的选择、应用上做简单阐述。

1.全闭病变:1.1急性闭塞:患者通常有急性心肌梗死(AMI),一般没有侧支循环的存在或建立的很差。

除非冠状动脉在数小时内回复前向血流,否则会造成心肌永久性损伤。

病理学研究显示闭塞的血管腔由破裂的斑块和新鲜的血栓组成。

有资料显示,AMI中有57%的患者血管官腔为轻、中度狭窄,此种类型的急性闭塞采用常规的软导丝能较容易通过病变,手术成功率>90%[1]。

急性闭塞病变,我们的体验是尽量不应用Polymer涂层的超滑导丝(尤其是对于初学者),因为超滑导丝的顶尖触觉反馈功能差,导丝极易进去假腔而术者浑然不觉。

因而,对于急性心肌阻塞导致的闭塞病变,尤其是血栓闭塞性病变,倡议运用萦绕型导丝,添加顶尖的触觉反馈能耐,削减进去夹层的几率。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的血栓机化、纤维化和钙化的形成,成功再通的可能性降低。

1.2慢性闭塞: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约占全部冠脉造影的1/3,但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者少于8%,仅占全部PCI病例的15%~30%。

CTO病变行PCI的意义在于成功PCI可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并减少冠状动脉搭桥(CABG)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以及器械的改进,CTO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逐渐提高。

针对一些特异的冠脉病变,尤其是慢性闭塞病变的导丝细化成数个系列,拥有不同的效能特质和用处,展现了导丝进展的另一个方向,为功用"细化"的导丝。

导引导管和导引导丝的选择及操作

导引导管和导引导丝的选择及操作

导引导管和导引导丝的选择及操作一导引导管(一)导引导管的结构及性能参数1. 结构分为四段、三层。

(1)四段超软的X线可是头端(安全区)柔软的同轴段(柔软区、传送区)中等硬度的抗折段(支撑区)牢固的扭控段(扭控区、推送区)(2)三层外层:特殊的聚乙烯塑料材料。

决定导管的形状、硬度和与血管内膜的摩擦力;中层:12~16根钢丝编织而成,使导管腔不会塌陷,抗折断并传送扭力。

内层:尼龙PTEE涂层2. 性能参数支持力、顺应性、内径大小、扭控性以及抗折性(安全性)。

(二)导引导管的类型按形态:Judkins、Amplatz、Multipurpose、V oda、Q Wave、XB、EBU和UBS;按大小:5F、6F、7F、8F。

按结构:短头、带侧孔、大腔。

导引导管用途JL 绝大多数LCAFemoral LeftFL绝大多数LCAV odaLeftBSC靠在壁上,LCA扭曲、成角、闭塞XB Cordis 靠在壁上,LCA扭曲、成角、闭塞EBUMedtronic靠在壁上,LCA扭曲、成角、闭塞Amplatz Left AL 多用途,适用于高位开口、偏前壁或成角的RCA、有难度的LCA、SVGJR 绝大多数RCA及SVG FR 绝大多数RCAV oda Right VR RCA开口成角、近段长、扭曲,开口垂直向上的搭向LCA的SVGAmplatz R 开口向下的RCA、SVGMP 开口向下、水平,血管近段长的RCA、搭向LCA的SVGSones 开口向下、水平,血管近段长的RCA、搭向LCA的SVGHockeyStick专用于开口向上、水平,血管近段长的RCALeft Coronary Bypass 开口向上的搭向LCA的SVG。

RCA开口在左前窦壁Right Coronary Bypass 开口水平的搭向LCA的SVG,不适于开口向下的搭向RCA的SVGEl Gamel Bypass 不常用,专用于开口向上、水平的RCA或搭向LCA的SVG,可随意成形IMA 专用于内乳动脉Castillo 类似于Amplatz Left,但弯度较大Radial 专用于桡动脉途径,适合左、右冠状动脉(三)不同形态导引导管简介(1)Judkins left (JL) (图4-7)JL4导引导管的设计基于同样型号的造影导管它适用于左冠脉开口、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在同一平面的情况。

导丝介绍

导丝介绍

导丝介绍导丝(Guide Wire)也称为导引钢丝或导引线,是经皮穿刺插管的主要工具之一。

导丝对导管起引导及支持作用,帮助导管进入血管及其他腔隙,引导导管顺利到达病变处。

在导管治疗操作中,与导管同样重要。

一、导丝的结构导丝由内、外两部分构成,外层是优质不锈钢丝在弹簧旋床上卷绕而成。

钢丝要求光洁、坚韧、富有弹性,卷绕必须均匀严密、排列整齐、松密一致。

这种弹簧应能耐受反复弯折,在一定力量作用下不致折断。

弹簧中心的空腔即导丝的内部,装有一直而硬的钢丝芯,钢丝芯的前端渐渐变细。

将十分纤细的钢丝芯的尖端与弹簧末端焊接在一起,再将钢丝芯尾端与弹簧尾端焊接,并打磨光滑,即成为最简单的导丝。

所谓安全导丝(Safety Guide Wire)弹簧中央的钢丝芯退缩在弹簧内数厘米,不与弹簧焊接,使弹簧前端更加柔软。

另有一根直径0.1mm以下的保险钢丝,与钢丝芯并行,其末端与弹簧焊接,保证不致因弹簧折断而失落一段于血管内。

这种导丝又分为两种:一种为固定钢丝芯,即钢丝芯焊接于弹簧尾端;另一种为活动钢丝芯,它的末端焊接在把手上。

可以进退移动,用以改变导丝前端的硬度及形态。

有些导丝表面敷有一层极薄的聚四氟乙烯薄膜,目的是使导丝更为光滑,减少与导管的摩擦系数。

更为优质的导丝的Teflon鞘经过肝素处理,除摩擦力小外,还具有防止凝血的能力。

二、导丝的种类1、直形导丝直形导丝为通用的标准型号,导丝前端有3-5cm柔软段,也有因特殊目的而设计的导丝,柔软段长达15-20cm,直形导丝因钢丝芯焊接方式的不同,分为固定芯直形导丝及活动芯直形导丝。

导丝表面如敷有聚四氟乙烯薄膜,则称为Teflon鞘直形导丝。

直形导丝用途甚广,适用于绝大多数经皮穿刺插管操作。

2、J形安全导丝导丝前端呈J形弯曲,其优点是插管时遇到弯曲变形的血管,导丝前端不会顶在血管壁上,从而可防止损伤血管。

J形导丝前端弯曲分为大、中、小数种。

小号弯曲适用于血管;大号弯曲可帮助调整插管的方向,在胆管等走向有变化的部位,可借助导丝的弯曲,将导管插入不同方向的分支。

导引导管和导引导丝的选择及操作

导引导管和导引导丝的选择及操作

导引导管和导引导丝的选择及操作一导引导管(一)导引导管的结构及性能参数1.结构分为四段、三层。

(1)四段超软的X线可是头端(安全区)柔软的同轴段(柔软区、传送区)中等硬度的抗折段(支撑区)牢固的扭控段(扭控区、推送区)(2)三层外层:特殊的聚乙烯塑料材料。

决定导管的形状、硬度和与血管内膜的摩擦力;中层:1216根钢丝编织而成,使导管腔不会塌陷,抗折断并传送扭力。

内层:尼龙PTEE涂层2.性能参数支持力、顺应性、内径大小、扭控性以及抗折性(安全性)。

(二)导引导管的类型按形态:Judkins、Amplatz、Multipurpose> Voda、Q Wave、XB、EBU 和UBS;按大小:5F、6F、7F、8F。

按结构:短头、带侧孔、大腔。

(三)不同形态导引导管简介(1)Judkins left (JL)(图4-7)JL4导引导管的设计基于同样型号的造影导管它适用于左冠脉开、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在同一平面的情况。

对于左冠脉开起源正常、开主动脉正常(没有增宽/狭窄)的情况,大多数JL 4导引导管能顺利到位,其第二弯曲抵在左冠脉开的对侧主动脉壁级上,可以提供“点状”被动支持力。

(2)Extra Backup(XB)/XBLAD:XB 导引导管其实是在JL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一是头端改为直线形能够更好地与左冠脉开同轴;二是第二弯曲与左冠脉开对侧的主动脉壁的贴合短更长,能够较JL提供更强的被动支传力。

对于同一左冠脉,选择XB导引导管时,其型号号分比JL 4引导管小0.5,例如XB 4相当于JL4.5.(3)Jukins Right(JR):JR导引导管的设计基于同样型号的造影导管,对于右冠开起源正常、升主动脉正常(没有增宽/狭窄)的情况,大多数JR4导引导管能顺利到位,到位后第二弯曲不与主动脉壁接触,因此不能提供良好的被动支持力,其支持力仅仅来源于导引导管本身的结构。

(4)XBRCA/XBR 相对于JR 导引导管,XBRCA/XBR导引导管的第二弯曲能与右冠开对侧主动脉壁贴合更紧密,能够提供很好的被动支持力。

血管腔内技术之导丝

血管腔内技术之导丝

血管腔内技术之导丝一、导丝的结构及基本特性导丝的基本特性包括导丝硬度,操控性、柔顺性和光滑性。

理解导丝现有的设计和基本结构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导丝完成手术。

1、结构导丝的基本结构包括内部的坚硬轴心和外部紧紧缠绕的弹簧圈。

内部轴心导丝称为轴丝,保证了导丝的硬度,其向尖端逐渐变细,使尖端较柔软。

轴丝外部由不锈钢弹簧圈缠绕而成。

导丝内含有一较细的安全导丝,其作用是连接轴丝至外部弹簧圈的顶端,防止两者分离。

通常在导丝表面涂上亲水性聚合物,如聚四氟乙烯以增加其光滑度。

这种特性有利于导丝前进以及导管/导丝的交换。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介入医学科李雷导丝的头部形状对其通过性能起主要作用,“J”型头创伤最小,不容易形成夹层或导致血管穿孔,但此形状难以通过严重狭窄的病变。

导丝头部可塑形为所需形状,塑形的头部使导丝易于进入分支血管。

导丝配备一个扭转装置,此装置可提供1:1的旋转比率。

2、分类导丝根据头端形状可分为“J”形头、直头、成角等不同类型。

根据导丝的直径可分为0.035英寸、0.038英寸、0.018英寸、及0.014-0,018英寸微导丝等。

根据导丝的作用可分为穿刺导丝、选择性导丝换导丝等。

每种导丝有不同长度规格(如80cm. 145cm. 180cm. 260cm. 300cm等)。

交換导丝的标准长度为145cm到300cm。

145cm长的导丝可用于输送导管进行常规的造影检查。

180cm长的导丝用于主动脉分叉的翻山操作,可以输送导管至对侧股浅动脉。

260-300cm长的导丝用于进行主动脉弓、颈动脉造影及主动脉支架置入等长距离操作。

(1)穿刺导丝(Starting guidewires)尖端非常柔软,常用于输送导管及进行无创性操作。

Bentson导丝(Cook,Inc、U,S.A.)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它具有柔软的尖端,主体为钢化结构,直径为0.035英寸,标准长度规格为145cm,特殊病变时还可选择更长的导丝。

(2)选择性导丝操控性好,表面涂有亲水涂层。

早读每种导丝都不同,哪不同?怎么选?

早读每种导丝都不同,哪不同?怎么选?

早读每种导丝都不同,哪不同?怎么选?上一次小编总结的介入需要用到的导管,导管到位后导引钢丝(guide wire,GW)就该上场了,而每种导丝都有不同的地方,那么具体特性如何?请看本篇!结构1. 柔软尖端(soft tip)2. 连接尖端与轴心杆中间段(solder joint)3. 近端推送杆段4. 中心钢丝贯穿整个钢丝全长,在远端呈阶梯式或锥形变细5. 中心钢丝的粗细和变细阶段的长短、方式决定了钢丝的支撑力、推送力和柔软度。

•中心钢丝越粗,末段锥形变细越短,导丝支持力、推送行越好,但柔软性差;•中心钢丝越细,末段分解变细越长,导丝支撑力、推送力差,但越柔软。

6. 各部分的设计决定了它的调节力(torquability/steerability)、通过力(crossability)、头端的柔软性(flexibility)及对后续器械的推送力(pushability),支撑力(support)。

以Balance Heavyweight™ (BHW)举例此类构型设计,头端导丝设计没有完全到远端,通过另一根导丝与缠绕导丝相联系,此类设计优点——柔软,容易通过病变,但操控性差↓介入导丝的设计[1]外径:0.014”(一般来说)长度:180-195cm(RX球囊);300cm(OTW球囊);导丝远段30-40cm构造最复杂。

导丝性能参数支撑力:垂直导丝用力使得导丝发生弯曲的力;柔韧性:导丝本身随血管弯曲程度变化的能力;跟踪性:导丝沿血管解剖结构走行的能力;扭控性:从导丝近端到导丝尖端传递扭矩的能力(目标是1:1传导) ;触觉反馈:从导丝近端感受导丝头端接触物体及对物体性状的反馈;(即手感,需要长时间培养)可视性:导丝局部不透放射线,利于导丝在体内的定位。

在介入时,应用不同的导丝必须知道其性能参数。

1核芯直径核芯直径较细: 支撑力较弱,柔顺性好,跟踪性好。

如:Whisper LS核芯直径较粗: 支撑力强,适合输送器械及拉直迂曲血管,扭矩传递更好。

PCI中导丝的选择与应用

PCI中导丝的选择与应用

PCI中导丝的选择与应用导引导丝的使用是介入成功的关键,越是复杂的病变,对导丝的使用要求也就越高,熟练掌握导丝的分类和特点,是正确使用导丝的前提。

合理使用导丝的三要素包括:一、选择适合的导丝;二、“因地制宜”的头端塑形;三、合理的操控导丝。

本文对PCI中导丝的选择和使用做一简单的概述。

1 导引导丝的结构不同厂家生产的导丝由于结构设计和材料的差异导致导丝性能各不相同,但其结构大致分为四个部分:头端(tip)、护套(coering)、核芯(core)和涂层(coating)。

1.1 头端导丝的头端设计包括塑形导丝设计(Shaping Ribbon)和核心直达头端设计(core-to-tip)。

(1)Shaping Ribbon核芯未达导丝的顶端,通过一段塑形导丝与导引导丝的顶端相连接,这种设计增加了导丝的柔软性,血管损伤小,但操控性及通过能力欠佳,且头端塑形保持能力较差,通常适合于相对简单的操作。

代表导丝如FloppyII系列、BMW Universal II。

(2)Core-to-tip核心钢丝直达导丝的帽端,增加了尖端硬度和可操控性,尤其适于通过阻力较大的病变比如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和经支架网孔穿入边支血管的操作。

如Runthrough NS、Rinato、Sion系列导丝、Abbott公司BMW Elite、Fielder系列、Gaia系列导丝、Miracle系列导丝、Conquest 系列导丝、Pilot系列、Progress系列导丝、Cross wire NT、PT2和Cross IT系列导丝等。

1.2 护套导丝护套有弹簧圈护套(Coil)和聚合物护套(Polymer Cover)。

Coil导丝与血管的摩擦力较大,可以提供较好的触觉反馈,但通过迂曲、严重狭窄、严重钙化病变的能力比较差。

Polymer Cover导丝通过减少阻力,增加了导丝通过病变的能力,但进入假腔后不易发觉。

导引导丝的特点与选择

导引导丝的特点与选择


Abbott:Progress 200T(13g)
➢ 3)头端“最”软导丝:

ASAHI:SUOH 03(0.3g)

Sion blue(0.5g)

Fielder XTR(0.6g)

DMS:Soft iCT 14007(0.7g)

BRIVANT Limited:Regatta SB(0.3、
导引导丝的性能
➢ ㈠ 导丝的调节力:也即导丝的操控性,是指术者旋转导丝近段(体外金属推送杆段),其尖 端随术者旋转、扭动的能力。反映导丝尖端在人为操纵下的灵活性,调节能力越强,导丝到达、 跨越病变的能力越强。
➢ ㈡ 导丝的柔顺性:指导丝顺应血管自然状态通过病变的能力。主要决定于核心钢丝的直径、 过渡段的结构形态以及核心钢丝与导丝尖端的连接方式。核心钢丝直径越粗,导丝硬度越大, 柔顺性越小;长过渡段的设计使导丝具有更好的柔顺性,更易通过扭曲的血管和侧枝血管;而 核心钢丝直接与导丝尖端连接增加了尖端的硬度,柔顺性势必降低。
➢㈢ 导丝的推送力:指导丝在术者操纵体外推送杆作用下通过病变的能力。取决于核心钢丝的硬 度(直径)以及过渡段的设计方式。柔软、推送力差的导丝,因其尖端柔软,运动容易受阻, 不易发生血管穿孔,操作比较安全。而推送力强、尖端较硬的导丝容易造成血管夹层或穿孔。
➢ ㈣ 导丝的支持力:是指导丝作为PTCA球囊和支架的输送导轨,其在病变血管,特别是复杂病 变血管中的稳定程度。亦指导丝体部的硬度,与轴心钢丝直径、材质有关。
导丝之“最”字头
➢ 1)头端“最”细导丝:

ASAHI:Fielder XT(0.009'')

ASAHI:Conquest Pro 8-20(0.008'')

冠心病介入治疗新型导引导管和导引导丝

冠心病介入治疗新型导引导管和导引导丝
导引导管和导引导丝使用超低摩擦材料,可以使 导管在血管中轻松自如地移动,进入狭窄的支血 管中更加容易。
弹性设计
导引导管和导引导丝采用可调节弹性设计,可以 更好地适应不同心脏形态和血管解剖结构。
可拆卸性结构
导引导管和导引导丝采用可拆卸结构设计,可更 换导管头和导引导丝的尖端,以适应不同的手术 需求。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2 刚性设计
传统导管和导丝较为刚硬,会在穿刺时对患 者造成一定的损伤,且不易通过复杂血管解 剖结构。
3 不可拆卸性结构
4 操作难度大
传统导管和导丝的设计不具备可拆卸性结构, 使用中无法更换导管头或导引导丝的尖端, 不适应手术需求的多变性。
传统导管和导丝的操作对医生的要求较高, 需要在X光透视下准确操作,而且操作时间长, 容易发生并发症。
介入治疗是指通过穿刺入路,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利用导管将治疗器械送往 心脏和冠状动脉中,进行治疗。介入治疗的原理是改善心肌缺血的状态,促 进心肌再灌注及缺血范围内的心肌细胞代谢。常见的介入治疗包括扩张血管 与置入支架、植入人工瓣膜等。
现有导管和导丝的不足之处
1 分辨率低
传统导管和导丝的成像分辨率低,无法清晰 呈现冠状动脉的微小病变和支架腔内的局部 细节。
冠心病介入治疗新型导引 导管和导引导丝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介入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次演讲将 介绍新型导引导管和导引导丝的优势以及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介绍新型导引导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导引导丝
高清晰度成像
导引导管和导引导丝配备高清晰摄像头和图像传 输功能,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和实时成像。
低摩擦摆动
新型导引导管和导引导丝的优势和创新之处

ASAHI PTCA导丝特点介绍汇总

ASAHI PTCA导丝特点介绍汇总

Miracle系列
ASAHI NEO‘S 导 丝共同特点 一、结构设计方 面: 1、专利的单体芯 线坡度设计; 2、弹簧圈的无缝 连接。 二、技术性能: 1、torque transition 极近1:1 ; 2、精 确量化的tip硬度; 三、备有CTO病变 专用导丝系列
CTO 病变
021-54891580 全国总代理:上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峰工贸有限公司
常规适用于各种病变情况,不带亲水涂层 复合核心、双弹簧圈,加亲水涂层,形状记忆 、触觉反馈、操控性和尖端耐用性极好,可用于 常规病变、极度扭曲病变及CTO逆行手术使用, 弹簧圈带有亲水涂层,操控性更好,可以替代 polymer上面加亲水涂层,属于超滑导丝,适用于 扭曲的病变,可以替代Pilot50 从距离tip50mm开始带有10个marker,可用于 辅助测量病变和器械定位 是所有ASAHI系列导丝中,torque传递性最好 的,几乎没有发生过导丝的tip部分被病变夹住 不动的情况,可以根据病变特点选择tip硬度不 同的导丝。钻透病变的能力最强 比Miracle系列具有更强的渗透性,tip尖削至直 径只有0.009“,穿透病变的能力极强 除tip之外的弹簧圈部分带有亲水涂层,tip尖削 至直径只有0.009“,穿透病变的能力极强 比Miracle系列具有更强的渗透性,tip尖削至直 径只有0.008“,穿透病变的能力极强 polymer上面加亲水涂层 polymer上面加亲水涂层,作为逆行导丝的首选 polymer上面加亲水涂层,tip尖削至直径只有 0.009“ 用于需要超强支撑的病变或大型器械输送 用于与任何ASAHI导丝的连接,便于操作OTW 系统导管
日本Asahi PTCA导丝特点介绍 临床适用分类 产品名称 Light Soft Sion 常规使用 Rinato Fielder Fielder FC Marker Wire Miracle 3 Miracle 4.5 Miracle 6 Miracle 12 Conquest Conquest系列 Conquest Pro Conquest Pro12 Conquest Pro8-20 Fielder Fielder系列(超 滑导丝) Fielder FC Fielder XT(X-treme) 超强支撑 延长导丝 Gland Slam Extension tip硬度 长度(cm) 0.5g 0.7g 0.7g 0.8g 1g 0.8 0.7g 3g 4.5g 6g 12g 9g 9g 12g 20g 1g 0.8 0.8 0.7g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90 180 150 弹簧圈段 (cm) 20 30 28 20 12 11 30 11 11 11 11 20 20 20 17 12 11 16 4 显影段 ((cm) 3 3 3 3 3 3 3 11 11 11 11 20 20 20 17 3 3 16 4 特点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引导导丝的特点张基昌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转自365医学网PCI导引导丝作为冠脉介入治疗的最基本平台,在整个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导引导丝的作用是通过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至血管远端,为球囊导管或支架送达狭窄病变处加压扩张提供“轨道”。

导引导丝应具有可视性、可控制性、通过性和支持力等重要特性。

正确的选用导引导丝是冠脉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不同的导丝结构组成(导丝尖端的设计,导丝护套的设计,核心导丝的设计)决定了导丝的不同特性,不同生产厂家,不同系列导丝都有着各自的特点,目前供应临床的导丝厂家有Asahi,Abbott(Guidant),Terumo,Cordis,Boston公司等,以下对临床应用广泛的导引导丝不同特点进行介绍。

1.导引导丝的共同结构特点虽然不同介入器械厂家生产的导引导丝由于不同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取从而使其性能各不相同,但其结构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柔软尖端(soft tip)、连接尖端与核心杆中间段(solder joint)及近端推送杆段(图1)。

核心导丝贯穿整个导丝全长,在远端呈阶梯式或锥形过渡段,核心导丝的粗细和过渡段的长短及过渡方式决定了导丝的支持力、推送力和柔顺性。

核心导丝越粗,过渡段越短、粗,导丝的支持力、推送力越强,而柔顺性变低,不易跨越扭曲成角病变;核心导丝越细,过渡段越细、长,导丝的支持力、推送力越差,但柔顺性提高,多用于成角扭曲的冠脉病变。

图1 导引导丝的结构2.导引导丝的设计特点2.1尖端的设计不同的头端设计,决定头端的操控性和柔韧性,以应对各种不同的病变。

目前PCI常用导引导丝的尖端设计主要分为两类:(1)Shaping Ribbon设计:其核心导丝远端靠一根细导丝与导丝的帽端连接,此种设计增加了导丝的柔软性,适合扭曲、成角病变,对血管的损伤小,但操控性及通过能力较差。

Abbott Vascular公司的FloppyII系列、BMW系列导丝属于此类导丝(见图2)。

(2) Core-to-tip设计:核心导丝直达导丝的帽端,改进了导丝的尖端调节能力,增加了尖端硬度,适于通过阻力较大的病变和经支架网孔穿入边支血管的操作。

目前常用的工作导丝多采用Core-to-tip的设计(见图2)。

如Abbott Vascular公司的Travers、Extra Support和CROSS IT系列导丝;Cordis公司的Stabilizer Supersoft、Wizdom及ATW系列导丝;Boston公司的Trooper系列和Choice PT系列导丝属于这一类导丝。

图2 导引导丝尖端的不同设计(箭头所示)2.2导丝护套的设计目前临床常用的导丝护套设计分为两大类(图3):弹簧圈护套(Coil)和聚合物护套(Polymer Cover)。

Coil导丝的设计帮助术者获得良好的尖端触觉反馈,同时增强了导丝的可视性。

其不足是增加了导丝与病变间的摩擦力,不利于严重钙化、扭曲及闭塞病变的通过。

而Polymer Cover的设计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使导丝表面光滑,减少了导丝的通过阻力,但它不能提供良好的尖端触觉反馈。

这一类的代表导丝有Boston公司的PT Graphix系列、Choice PT系列以及晚近新开发的PT2系列导丝;Abbott Vascular公司的Pilot系列及Whisper系列;Cordis公司的Shinobi导丝及Terumo公司的Cross NT系列导丝。

图3 导引导丝护套的设计2.3核心导丝的设计核心导丝决定了导丝的主要性能特征——导丝的支持力、头部的硬度、导丝走向的可控性及其扭矩的传送能力。

它由塑形段、过渡段(锥形渐细)和支撑段(工作区)三部分组成(图4)。

图4 轴心导丝的结构组成(1)核心导丝支撑段直径的变化控制着导丝的线性柔顺性/线性支持力度(横向支持力)。

直径减小支持力降低,而柔顺性增强,拉直血管的可能性较小,跟踪能力提高。

直径增大支持力变强,拉直血管的可能性增大,但顺应性减低(图5)。

图5 不同的轴心导丝支撑段的直径决定了导丝的支持力和顺应性(2)核心导丝过渡段的长短及形态决定了导丝的不同特性。

短过渡段设计获得了稳定的支持力,但降低了导丝的顺应性,增加其下垂倾向。

对导丝头部走向的可控性降低,使其不易通过扭曲、成角的血管(图6a);长过渡段的设计增加了导丝的顺应性及跟踪性,使其不易产生下垂。

更容易通过极度扭曲的血管及侧枝血管(图6b);而新型的流线型过渡段设计使导丝的支持力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跟踪性也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图6c)。

(3)为降低导丝表面的摩擦力,改善器械间(球囊/导丝、支架/导丝)的相互作用,提高导丝在血管中的跟踪性,常在导丝表面进行涂层处理。

目前各公司导丝涂层分为两大类,即亲水涂层和疏水涂层。

亲水涂层(Hydrocoat)导丝吸引水分子在其表面形成“凝胶状”表面,降低导丝的通过阻力。

疏水涂层(Microglide)导丝抵制水分子形成“蜡状”表面,减少摩擦,增加导丝的跟踪性。

(4)核心导丝的材质不同决定着导丝的强度、耐用性和柔顺性的不同。

为改善导丝顺应性、支持力以及提高其耐用程度,拓宽导丝针对不同冠脉病变的应用范围,各公司对核心导丝的传统不锈钢材质进行了不断的改进,以Boston公司的PT2系列导丝;Abbott Vascular公司为代表的High Torque系列导丝及Whisper、Pilot系列导丝采用了镍钛记忆合金(Elastinite)及新型不锈钢(Durasteel)材料作为核心导丝(图7)。

镍钛记忆合金的应用使导丝具有更好的弹性、灵活性和伸缩性,在复杂血管病变中应用不易变形,耐用性良好,兼具有优异的顺应性及支持力;新型不锈钢材质较普通不锈钢材料具有更好的操纵性及跟踪性。

图7 轴心导丝的不同材质3.不同导引导丝独特特点3.1 Abbott公司3.1.1 BMW导丝BMW导丝头端采用柔软螺旋尖端设计,即弹簧圈缠绕帽靠近细导丝与轴心导丝相连,轴心导丝未达尖端,故导丝的尖端较为柔软且维持尖端塑能力较好,头端显影区3cm,导丝尖端硬度为1.5g,因此,导丝在通过病变时对血管的损伤较小。

金属芯材料为镍钛合金,该导丝的弹性和柔韧性较好。

中远段采用金属弹簧圈外套,提高了导丝的触觉反馈(见图8)。

其后又生产出如BMW UNIVERSAL,BMW UNIVERSAL II,BMW ELITE*等更新换代导丝,各有其改进,具有不同特点(见图9,图10,图11,表1)。

其中BMW UNIVERSAL- II导丝是在BMW 导丝基础上将导丝尖端连接由Shaping-Ribbon的设计改为Core to tip 的设计明显增加了导丝的操控性能,同时在导丝尖端增加的聚合物涂层提升了导丝的通过性能,有利于导丝经支架网孔进入边支血管的操作。

图8 HT BALANCE MIDDLEWEIGHT (BMW)结构图9 HT BMW UNIVERSAL 结构图10 HT BMW UNIVERSAL II 结构图11 HT BMW ELITE*结构3.1.2 Whisper导丝整个导丝的金属芯采用新型不锈钢材料,流线型的过渡段设计提高了导丝的扭控性和踉踪性,导丝中远段采用多聚物包裹,减小了导丝通过病变时的阻力,导丝的通过能力较好,适合用于扭曲血管病变的处理。

导丝的尖端较软,头端显影区3cm,硬度为1.9g左右,对血管的损伤较小,但导丝的支撑力略差。

(图12)WHISPER ES核芯直径增加,提供更强支撑力,导丝的头端同样柔软、易塑形,并提供良好的触觉反馈。

(图13)图12 Whisper导丝结构图13 Whisper ES导丝结构3.1.3 Floppy系列导丝Floppy II导丝其轴心导丝采用不锈钢材料,以柔软的无创头著称,头端显影区3cm,头端硬度为0.4g,核芯直径较小,提供轻度支撑,中部弹簧圈维持0.014” 外径,同时使器械输送更顺滑,亲水或疏水涂层提高导丝跟踪性,许多最初学习 PCI 时应用的导丝。

(图14)FLOPPY™ II Extra Support除具有FLOPPY™ II 的特点外,核芯直径增粗,提供更强的支撑力,头端硬度为0.6g。

(图15)图14 Floppy II导丝图15 FLOPPY™ II Extra Support导丝3.1.4 HI-TORQUE ADVANCE系列导丝HI-TORQUE ADVANCE导引导丝系列是新一代一线导丝,特别为在挑战性病变中输送DES 而设计。

这个导丝综合了各项Abott公司专有的技术。

导丝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核心材料,使导丝具有杰出的扭控性和耐用性,Core-to-tip技术使导丝具有杰出的扭控性和耐用性,导丝近段应用SMOOTHGLIDE™ 技术使器械输送更顺滑,RESPONSEASE™流线形核心椎体,提供出色的跟踪性和1:1扭矩传导。

图16 HI-TORQUE ADVANCE系列导丝3.1.5 HI-TORQUE POWERTURN系列导丝Powerturn系列导丝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料,采用流线型核心椎体,PTFE外面的疏水涂层,便于器械顺滑输送,前端为亲水涂层,头端显影区3cm,头端硬度为0.9g,中部弹簧圈直径0.014” ,具有出色的操控性。

该系列导丝包括HI-TORQUE Powerturn,HI-TORQUEPowerturn Flex,HI-TORQUE Powerturn Ultraflex。

3.1.6 HI-TORQUE TRAVERSE™导丝专为迂曲血管病变设计的导丝,逐渐变细的长椎体和core-to-tip的头端设计使其极易进入呈锐角发出的分支,核芯直径较细,提供轻度支撑,提高了导丝的柔软度。

图17 HI-TORQUE TRAVERSE™导丝3.1.7 HI-TORQUE BALANCE HEAVYWEIGHT导丝拥有BMW导丝的所有特性,亲水涂层导丝,头端显影区4.5cm,头端硬度为0.7g,中部弹簧圈直径0.014”,采用耐用性好的镍钛合金核芯材质,同时支撑力明显提高,Shaping ribbon头端设计使导丝拥有杰出的塑形保持能力和头端柔软度,中段无弹簧圈护套,提高核芯直径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力,亲水涂层提高导丝跟踪性。

图18 HI-TORQUE BALANCE HEAVYWEIGHT导丝3.1.8 HI-TORQUE EXTRA S’PORT™曾因便于输送第一代裸支架而广受欢迎,其轴心导丝采用不锈钢材料,疏水涂层导丝,头端显影区3cm,头端硬度为0.7g,中部弹簧圈直径 0.014",无中段弹簧圈护套,核芯直径变粗的同时维持较小的外径,便于输送器械,疏水涂层确保导丝的跟踪性能。

弹簧圈护套的头端柔软、易塑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