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与光学设计讲义
光学设计光学PPT教案
第15页/共81页
引起光感觉的最小亮 度和最低光出射角度
应用:隧道路灯照明
明适应的时间较短,通常为10-3 s-2 min 暗适应的时间较长,通常为20分钟到一个小时
第16页/共81页
3 光度学基础
3.1 辐射度学与光度学 3.2 辐通量与光通量 3.3 发光强度 3.4 亮度 3.5 光出射度 3.6 照度 3.7 发光效率 3.8 各个物理量的关联
通量。 单位:流明/球面度(lm/sr)或坎德拉
(cd)。
Iv
d v d
坎德拉是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等于一个发射 频率5.4X1014Hz(555nm)的单色光,辐射强度为 1/683(W/sr)的光源的发光强度。
注意:发光强度的概念不能直接应用于不可看作为点
光源的众多光源。
第33页/共81页
第6页/共81页
2 人的视觉
第7页/共81页
视神经乳头
中央凹
(最敏感的地方)
黄斑
(密集着椎体细胞的 区域,颜色呈黄色)
第8页/共81页
( 盲视 点神 )经
盘 ( 视 神 经 乳 头 )
杆体细胞
锥体细胞
锥体与杆体细 胞的混合系统 双极细胞
神经节 细胞
第9页/共81页
2 人的视觉
光线进入人眼的视网膜,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起作用。 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经电化学作用产生脉冲信号。 脉冲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 从而产生视觉效应,使人们能看到物体。
第24页/共81页
1.3.2 辐通量与光通量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llumination (国际照明委员会),简称 CIE
光学设计讲义
A -f
C
C Ab B
l
标尺像
十字丝
标尺
-l D
光学测距原理图
《光学设计-应用光学课程设计》
D l δ
由图中相似三角形关系,有:
于是:
所以有:
b -l- (-f ) -l- f - b -f f b -l - f f b
f 式中:k 称为乘常数,c = + f称为加常数。 为仪器转 b
d0 111.25 111.48 111.71 111.94
L=170 f2 -46.99 -57.57 -71.11 -89.20
f3 12.88 11.80 10.90 10.12
lF(l2) 58.75 58.56 58.28 58.06
l2 26.11 29.02 32.03 35.17
112.17 112.40
d0 117.80 118.04 118.26 118.52 118.76 119.01
-114.47 -152.36 L=180 f2
-49.75 -60.94 -75.31 -94.46 -121.24 -161.26
9.44 8.85
在满足基本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结构简单、紧凑, 具有良好的工艺性,成本低。
《光学设计-应用光学课程设计》
§2-1 内调焦望远系统参数的确定
一、望远镜的缩短系数Q
内调焦望远系统显著的优点是能缩短筒长,即物镜的筒长比 其组合焦距要短。 为满足体积小、重量轻, 便于携带的要求, 应使望远镜的筒长 尽可能短,但筒长并不是越短越好。 为便于研究筒长与焦距的关系,定义缩短系数Q:
由于d = L-l2, 即:l2=L-d, 又:l2= l1-d, 代入调焦镜物像公式:
光学设计课件
{
横向及纵向尺寸
各组光瞳之间的衔接
三 成象质量
光学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
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的望远系统
结构和光束限制
望远镜光路图:
反射棱镜成像特性:在光路中相当于平行平板 轴向位移 △L’= d ( 1 - 1/n)
{
棱镜
简单棱镜 复合棱镜
屋脊棱镜
棱镜展开:沿反射面的次序依次展开
等效空气层的厚度
4D / n
h1 = ?棱镜 厚4h,半口 径8.5,假 设高8.5, 厚度d= 8.5х4=34 等效空气 平板厚d = d/n
系统等效光路图
Ⅰ Ⅱ
Ⅰ
Ⅱ
系统结构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有两个渐晕
{
棱镜最后一面:挡上边25% 光束
目镜 :挡下边25%的光束
望远物镜选型:P410课本
物镜D/f1’=1/4, D=30 , f1’=120
双胶合物镜
双分离物镜
三片型物镜
摄远物镜
{
物镜可选双胶合 f’ = 120
D/f’ = 1/4 目镜型式 г = -tgω’ / tgω= -f1 ’ /f2 ’ 2ω’ Lz’ f2 ’
冉斯登目镜 2ω:30˚-40 ˚相对镜目距 Lz’ =1/4 凯涅尔目镜 2ω:40˚-50 ˚相对镜目距 Lz’
象差的现象、产生原因、如何消除各种象差
1. 明确象差概念
2. 掌握初级象差理论
象差分类
球差δL’ 彗差KT,KS 象散x’ts 场曲x’t x’s 畸变δyz’ 位置色差△lFC’ 倍率色差δyFC’
典型光学系统 1 显微镜,望远镜, 照相机,投影仪 成像原理 2 外形尺寸计算:轴向尺寸、垂轴 尺寸、通光口径、物高象高、光阑
光学设计与光学工艺PPT课件
二、光 学 设 计 过 程
4、样板匹配
对 于厂球家面样元板库件,一般根据H厂EN家G样YI板.TP库D就来是进恒行益曲公率司半的样板
径 选Ze择ma。x>>Tools>>Test
库
➢自Pl动ate匹s>>配Test利Pla用te软件自带的样板匹配功能进 行自Fit动ting匹>>配选;择样板库
➢手(F工ile 匹Na配me)>>手选工择输匹配入样板库中有的样板。
便于制造
节省成本
.
二、光 学 设 计 过 程
客户 需求
观察目标特性(可见光,红外) 或应用领域(激光)
波谱范围
观察范围
视场 探测器
焦距
成像要求 (点扩散函 数传递函数 透过波前 分辨率)
能量
口径
➢成像质量要求大 ➢设计难度要求小 ➢探测器能量响应要求
合适
视场 口径 焦距 成像要求 镜头设计(Lens Design)
光学设计与光学工艺
(第一讲) 光学设计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
目录
一
引言
二
光学设计过程
三 光学设计过程中考虑问题
四 六倍放大镜的加工
.
光学系统实现过程
光学设计 光学零件加工 机械零件加工
客户 提出需求
光学机械设计 光学零件检验 机械零件检验
系统总体装调及检验
.
一、引 言
光学设计宗旨:
满足技术 要求
使设计获得成功
.
二、光 学 设 计 过 程
2、象差校正和平衡
用光学计算程序进行光路计算,算出全部象差 及各种象差曲线; 找出影响光学系统成象质量的主要象差是哪些; 找出改进办法,进行象差校正; 反复进行象差分析、校正及平衡,直到满足成 象质量要求为止。
光学设计ZEMAX_实验讲义
定义式为:
(1.5)
式中 为系统像方折射率,θ为高斯边缘像方光线孔径角。在计算θ过程中,认为系统无像差,按照理想系统的边缘光线追迹方法。在Aper Value中输入F数,注意前面的Image Space F/#区别。
(6)Object Cone Angle(物方锥角)
ZEMAX中有6种不同的编辑器(Editors):即镜头数据编辑器(Lens Data Editor),评价函数编辑器(Merit Function Editor)、多重组态编辑器(Multi-configuration Editor)、公差数据编辑器(Tolerance Data Editor)、用于补充光学面的附加数据编辑器(Extra Data Editor)、以及非序列元件编辑器(Non-sequential Components Editor)。
相对孔径的定义在Aperture中设置。最常用的选项解释如下:
A.Aperture
Aperture Type用于定义相对孔径,即轴上物点的光束大小。定义的种类有:
(1)Entrance Pupil Diameter(入瞳直径)
当物体位于无限远时,可以用它来定义相对孔径,此时的Aper Value中输入具体的入瞳直径数值,选择Lens Units为Millimeter(毫米)。
表1.1例题的初始结构参数
1.4.3
1.General输入相对孔径
General功能可以由“System”→“General…”选择,还可以通过桌面上“Gen”快捷键来打开,General对话框如图1.2所示。
图1.2 General对话框
由图1.2可以看出,General对话框中具有Environment,Polarization,Misc.,Non-Sequential,Aperture,Title/Notes,Glass Catalogs,Ray Aiming等项。
光学设计ppt课件
光学设计方法
光学设计方法随使用工具的更新而改变面貌。使用电子计算机之前的方法统称 为“手工”设汁法。那时主要通过追迹光线,计算像差和逐次修改结构参数使之 接近使用要求的方法来做设计。 电子计算机的使用,使得对光学系统(特别是复杂 系统)的分析计 算更加完善了,进而使光学自动设计逐步发展起来。
任何光学系统都不可能把所有各种像差都校正到理想。所以,设计时我们应 该根据像差理论对系统提出尽量合理的像差要求。即使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做自动 设计,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用优化技术来自动平衡光学系统的像差时,如果要 求提得太多,且提出了矛盾的要求(例如同时提出正弦条件和赫谢耳条件),就可能 产生“病态”方程,使自动平衡不能顺利进行。
3
参考书目
R.Kinslake, Lens design Fundamental, 1978. R.Kinslake, optical system design,1983, Academic Press.
这位百岁老人去年刚去世,他是A.E.Conrady的学生,从上世纪三十年代 被请到美国,美国的光学工业大致是他的学生们发展起来的。 iKin , Lens design, 1991,Marchl Dekker. 非常实用的各种光学系统 设计,有新版。 R.E. Fischer, Optical system design, 2000,McGraw Hill. 此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到现在,都在SPIE Photonics West 之类的会 上讲Short Courses——”光学设计”,本书属于这种教材。 斯留萨列夫, 谈光学中一些可能的和不可能的问题,1966,科学出版社。 本书可启发人们去认真思考问题。 张以谟,应用光学,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高校教科书 王之江,光学设计理论基础,1985,科学出版社。本教材的公式取自此 书。
光学设计培训
1
光学基本知识
2
导光板光学设计原理
3
Lighttools功能与背光源设计
光学基本知识
▪ 光是什么?
光的实质是电磁波,光是一种具有波粒二象性 的物质。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390-760nm,白 光是复色光。
光学基本知识
▪ 光学的几个概念
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 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光是沿 直线传播的。
导光板光学设计原理
▪ 如何破坏光的全反射现象呢? 根据全反射定律,有两种方式破坏全反射现象: 1.改变法线的方向;
2.改变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的状态;
导光板光学设计原理
▪ 导光板光学设计原理 导光板光学的设计原理即:通过合理设计能够破 坏光的全反射现象的微结构,使光能够从导光板 的出光面均匀的发射出来。
▪ 在模拟完成后,结果通过接收面的照度图表现出来。这个
就是根据我们设置的各项参数、网点分布,理想状态下我 们能够得到的结果。
▪ 从这个结果我们能够知道每个mesh上得到的光照度值的
大小。
Lighttools背光源设计
四、利用BPO进行网点优化
▪ 优化的三个要素
误差函數Merit Function (Error Function): 系统的误差函数是单一的数值,该值为0时标示以达成目标
导光板光学设计原理
▪ 光在导光板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 当光从光源进入到导光板入光端面时,光发生反
射反射和折射现象。
假设光源的发光角度为180°,即入射角为0°-90°,根据折射定律,折 射角的范围为0°-42°。
导光板光学设计原理
▪ 光在导光板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 当光进入导光板后,传播至导光板的上下表面时,
二、设置各部件的参数、光学属性
(完整版)光学设计zemax
➢ Sort by Surface 将现有各项Operands 以 Surface number 排序(递增)
➢ Sort by Type 将现有各项Operands 以其类型排序 (递增)
➢ Save 将现有的Tolerance Data 存入一个文件
差) ➢TSTX,TSTY(光学零件表面允许倾斜偏心公
差)
2014.9
光学系统设计
公差操作数(续)
➢TIRR(球差的一半与象散的一半表示的表 面不规则度,单位是光圈单位)
➢TIND(d光折射率允许偏差) ➢TABB(阿贝常数允许偏差)
2014.9
光学系统设计
➢上述设定完成之后,即可进行公差分析 ➢Tools---Tolerancing
2014.9
光学系统设计
➢每个镜片加工公司都有自己的样板库,如 “changchun.tpd”是长春理工某附属工厂 (可见光镜片)、“beijing.tpd”是北京蓝斯 泰克光电(红外镜片)的样板库等。
➢将这些tpd文件拷入“C:\ZEMAX\Testplat”目 录即可进行相应的比对
2014.9
2014.9
光学系统设计
2014.9
光学系统设计
➢Fast Tolerance Mode:
• 此项仅对近轴后焦偏差视为补偿器 (Compensator) 时有效。即在 Tolerances Data Editor 中存在一行有关后焦的补 偿器设定。在Default Tolerance 中选中 Use Focus Comp 就可以生成此补偿器的设定。 此模式比一般模式(没有选中此项)的运算模 式快50 倍。
光学设计软件ZEMAX实验讲义
光学设计软件ZEMAX实验讲义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ZEMAX进行基本光学系统的设计。
2.学会使用ZEMAX进行光学系统的分析和优化。
3.了解ZEMAX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实验步骤:1.安装和启动ZEMAX软件。
将光学系统转化为数字形式,并进行光束追迹。
2.创建一个新的光学系统。
通过添加透镜和光源,在系统中创建起始点光源。
3.定义光束追踪模式。
选择要模拟的光束类型,如平行光束、点光源或散射光束。
4.设置透镜的参数。
选择所需的透镜类型,如凸透镜、凹透镜或棱镜,并设置其曲率半径和折射率。
5.添加其他光学元件。
根据系统设计的需要,添加其他光学元件,如滤光片、反射镜或光栅。
6.进行光束追踪和射线分析。
使用ZEMAX的射线追踪功能,可以模拟光线在系统中的传播和聚焦情况,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
7.优化光学系统。
根据设计需求,使用ZEMAX的优化功能对光学系统进行优化,以改善其性能。
8.分析光学系统性能。
使用ZEMAX的分析工具,可以评估系统的像差、聚焦性能和光学质量等指标。
9.输出结果。
将光学系统的结果输出为图形、表格或文件,以便进一步分析和应用。
注意事项:1.在进行光学设计时,应尽可能符合光学系统的物理和几何规则。
2.在使用ZEMAX进行分析和优化时,应注意各个参数的相互影响,并合理选择优化策略。
3.在进行结果分析时,应根据具体的实际问题和设计目标,选择合适的指标和评估方法。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ZEMAX进行光学设计和分析。
ZEMAX提供了强大的功能和工具,可以帮助光学工程师有效地设计和优化光学系统。
光学设计软件的使用将大大提高光学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几何光学与光学设计讲义
注意
这里F与F’不为共轭点,A与A’也不为共轭点
10
三、主点H,H’ T
E1 Q’ Q Sk
R
和主平面
A
h
-u
S1 H’ H Ek
u’
F
-f
O1
Ok
F’
f’ H,H’亦为一对共轭点
H,H’——物(像)方主点,前(后)主点 QH,Q’H’——物(像)方主面,前(后)主面
使光轴转折任意角 度的一次反射棱镜
达夫棱镜 即光轴与斜面平行的等腰直角棱镜
棱镜转90度,像转180度
24
周视瞄准镜
以等腰直角棱镜转实 现周视。 达夫棱镜以等腰直角 棱镜旋转角速度的一 半转。
25
二次反射棱镜——相当于夹角为αr 双平面镜系统,成一致像
光轴转90度
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夹角为2α 光轴转180度
8
一、原始概念
§1-3 理想光学系统基本概念
理想光学系统——这种光学系统所成的像与物是完全相似的
物空间 像空间 点——>共轭点
直线——>共轭直线
R M
S
直线上的点——>共轭直线上的共轭点
同心光束——>共轭同心光束
平面——>共轭平面
光
学
系
统
R’
M’
S’
理想光学系统理论——高斯光学
9
二、焦点F,F’ 与焦平面
近轴光线所在的区域叫近轴区
阿贝不变量
n(1 − 1) = n'(1 − 1) = Q
rl
r l'
n' − n = n'−n l' l r
光学设计ZEMAX_实验讲义
光学设计ZEMAX_实验讲义光学设计是一门涉及光的传播和光学元件设计的学科。
利用光的特性和光学元件的特性,可以设计出各种光学系统,实现不同的光学功能。
ZEMAX是一款强大的光学设计软件,它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光学设计、性能仿真和优化等工作。
本实验讲义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光学设计实验,以帮助读者了解光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在进行这些实验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光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首先,光线是一个波动现象,可以用射线来近似描述。
光线在光学系统中的传播遵循光的几何光学原理。
其次,光学元件是一种能够对光线进行控制和操纵的物体,如透镜、棱镜和反射镜等。
光学系统是由多个光学元件组成的,可以实现不同的光学功能,如成像、聚焦和色散等。
首先我们将介绍透镜设计实验。
透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元件,可以将光线汇聚或发散。
透镜的成像性能与其形状和折射率有关。
在透镜设计实验中,我们将使用ZEMAX软件,选择适当的透镜形状和折射率,设计一个能够将平行光线聚焦到一点的透镜系统。
通过调整透镜的形状和位置,我们可以改变光线的聚焦性能。
接下来是棱镜实验。
棱镜是一种能够使光线发生偏折和色散的光学元件。
在棱镜实验中,我们将使用ZEMAX软件,选择适当的棱镜材料和形状,设计一个能够对光线进行偏折和色散的棱镜系统。
通过调整棱镜的角度和位置,我们可以改变光线的偏折角和色散程度。
最后是反射镜实验。
反射镜是一种能够通过反射来改变光线传播方向的光学元件。
在反射镜实验中,我们将使用ZEMAX软件,选择适当的反射镜形状和材料,设计一个能够将光线反射到预定方向的反射镜系统。
通过调整反射镜的曲率和位置,我们可以改变光线的反射角度和聚焦性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光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首先,要保证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和性能。
成像质量可以通过调整光学元件的参数和位置进行优化。
其次,要考虑光学系统的光线传播路径和光束直径。
光线传播路径应该尽量简洁和对称,光束直径应该符合系统的要求。
工程光学—光学系统设计概述课件
① 单薄透镜的 SIV由 所决定。 ② SIV与 同号,与薄透镜形状无关。一般不为零。所以单 薄透镜不能校正匹兹凡和。
工程光学—光学系统设计概述
25
光学系统的几何像差——场曲(像面弯曲)
场曲的校正
薄透镜系统的匹兹凡和:
①接触的薄系统: 一般总光焦度大于0,折射率相差不大,匹兹凡和不可能为零。
②分离的薄系统: 正正分离对校正 SIV更不利,正负分离可校正 SI。V
光学系统的几何像差——场曲(像面弯曲)
通过推导,可得光学系统场曲的公式:
å x
' p
=
-
1 2n'u'
SIV
SIV
=
j2
n¢ - n nn¢r
SIV 为第四赛得和数也叫匹兹凡和。 场曲的大小和视场的平方成正比。
工程光学—光学系统设计概述
24
光学系统的几何像差——场曲(像面弯曲)
场曲的校正
单个薄透镜的匹兹凡和:
第一项为初级球差,第二项为二级球差,第三项为三级球差,二级以上的球差都统称
为高级球差。A1(a1)、A2(a2)、A3(a3)分别称为初级球差系数、二级球差系数和三 级球差系数。
工程光学—光学系统设计概述
5
光学系统的几何像差——球差
球差的影响因素
大部分光学系统二级以上的更高级球差很小,可忽略, 其球差可近似用初级和二级球差之和表示:
lz/ :系统最后一光学面到出 射光瞳的距离 31
光学系统的几何像差——正弦差与彗差
正弦差
偏离等晕条件的程度用正弦差SC‘表示:
n sinU
dL'
SC' = b × n'sinU ' - 1- L '- lz/
光学讲义
光学讲义内蒙古大学理工学院物理系郭维生2003年10月前言光学是研究光的辐射、光的传播、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光的性质和应用等问题的科学。
光是一种重要的自然现象,由于它与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因此光学也和天文学、几何学、力学一样,是一门最早发展起来的学科。
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墨翟及其弟子所著《墨经》中,就记载着关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在镜面上的反射等现象,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经验规律,把物和象的位置、大小与所用镜面的曲率联系起来。
然而,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里,人类的光学知识仅限于一些现象和简单规律的描述。
对光本性认识的探讨,应该说是从十七世纪开始的,当时有两个学说并立。
一方面,以牛顿为代表的一些人提出了微粒理论(corpuscular theory),认为光是按照惯性定律沿直线飞行的微粒流。
这一学说直接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并能对光的反射(reflection)和折射(refraction)作一定的解释。
但是,用微粒说研究光的折射定律时,得出了光在水中的速度比空气中快的错误结论。
光的微粒理论差不多统治了十七、十八两世纪。
另一方面,和牛顿同时代的惠更斯(C. Huygens, 1962-1965)从声和光某些现象的相似性出发,认为光是在一种特殊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机械波。
这个理论也能解释光的反射和折射等现象。
但惠更斯没有把波动过程的特性给予足够的说明,也没有指出光现象的周期性,没有提到波长的概念,而且认为光是纵波。
因而他的理论是很不完善的。
十九世纪初,托马斯·杨(T. Young, 1773-1829)和菲涅耳(A. Z. Fresnel, 1788-1827)等人的实验和理论工作,把光的波动理论大大推向前进,解释了光的干涉(interference)和衍射(diffraction)现象,初步测定了光的波长,并根据光的偏振(polarization)现象,确认光是横波。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麦克斯韦建立了他著名的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指出了电磁波的速度与光速相同。
光学设计资料(PDF)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了解光线的光路计算公式、影响成像质量的七大几何像差和波像差。
[考试内容]像差的定义、分类、概念,像差对系统像质所产生的影响及校正的方法,波像差的概念及其表示。
[作业]P128:3、4、7、8、9、10第六章 光线的光路计算及像差理论§6-1 概述一、 基本概念实际的光学系统都是以一定的宽度的光束对具有一定大小的物体进行成像,由于只有近轴区才具有理想光学系统性质,故不能成完善像,就存在一定的像差。
1、像差定义:实际像与理想像之间的差异。
2、 几何像差的分类:单色像差:光学系统对单色光成像时所产生的像差。
球差、彗差、像散、场曲、畸变 色差:不同波长成像的位置及大小都有所不同。
色差 位置色差:体现不同色光的成像位置的差异 倍率色差:体现不同色光的成像大小的差异。
3、 像差产生的原因在第一章我们曾讲过近轴光/实际光的光路计算公式。
⎪⎪⎪⎩⎪⎪⎪⎨⎧+=−+==−=)''1('''''u i r l i i u u in n i ur r l i sin 'sin 1(sin sin sin U I r L I I U U I n nI r hI ′+=′′−+=′′=′= 并且说明这二组公式最大的区别是对于近轴光:是用弧度值取代正弦值而得 到的。
即I I ≈sin但实际上这一取代并不是完全精确的,它存在着一定的误差量值,因为它们仅仅是近似相等,从而导致实际与理想之间存在差异。
这就是像差产生的原因。
二、像差谱线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接收器的光谱特性进行像差校正时,只能校正某一波长的单色像差,对于不同的接收器件像差谱线的选择有很大的区别。
1、目视光学系统:一般选择D 光或光校正单色像差,对光校正色差。
e C F ,2、普通照相系统:一般对光校正单色像差,对校正色差。
F ',G D 3、近红外和近紫外光学系统:一般对C 光校正单色像差,对'校正色差。
光学与光学设计讲义
-與光學設計基本概念1. 一般稱為可見光是位於光波帶中400~770 nm (0.1~0.77µ ),而波長較短為藍光,波長較長的為紅光。
波長比可見光短的紫外光(UV),而波長比可見光長的稱為紅外光(IR),一般的光學玻璃或塑膠材料可應用之400~1500nm,而波長更長的IR區域(1.5~15µ )使用的光學材料為鍺或矽。
2. 光學鏡片置於空氣界面中,當光線經過透鏡時,光線會產生穿透與反射現像,而其中一部份會被光學材料吸收。
所以折射率n之材料於空氣中的反射率計算式如下:R(反射率)={(n-1) / (n+1)}2T(穿透率)=(1-R)X X為透鏡的面數,而此計算值時是忽略材料的吸收率。
3. 當鏡片產生反射現像,而此時反射光被別的面再反射或鏡筒內面產生反射而到達成像面時,這會造成降低像質之有害光,而有害光擴大至像面整體時,則會產生某種像,我們稱為鬼影(像)。
而防止鬼影的產生與界面反射的方法:(1)鏡片鍍膜(Coating)( 2)鏡片塗墨。
光線射入n和n’的交界處的情形,有些光線被反射,有些被折射,而產生反射線和折射線,而反射線在同介質中依據光程的極值行進方向,這就是反射現象。
另外折射線在折射率為n的介質裡斜射入折射率為n’的介質時,由於光在不同介質裡的速率不相同,因此就改變了進行方向,這就是折射現象。
如下圖:這些光線都遵守下面這些光學基本原則:∙入射線、反射線、折射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
∙入射角i等於反射角r(反射律)。
∙入射角i至折射角t的關係必遵循Snell's law由於折射率是波長的函數n(λ),因各單色光的折射率各不相同,所以造成折射方向有所差異,或是說不同波長的光在介質內行進的速度不同所造成,這個現象,稱之為色散(dispersion)。
由上圖,我們定義色散能力(dispersion power) V=1--d c f n n n ,效率愈大,色散效果愈好,稜鏡分光效果較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與光學設計基本概念1. 一般稱為可見光是位於光波帶中400~770 nm (0.1~0.77µ ),而波長較短為藍光,波長較長的為紅光。
波長比可見光短的紫外光(UV),而波長比可見光長的稱為紅外光(IR),一般的光學玻璃或塑膠材料可應用之400~1500nm,而波長更長的IR區域(1.5~15µ )使用的光學材料為鍺或矽。
2. 光學鏡片置於空氣界面中,當光線經過透鏡時,光線會產生穿透與反射現像,而其中一部份會被光學材料吸收。
所以折射率n之材料於空氣中的反射率計算式如下:R(反射率)={(n-1) / (n+1)}2T(穿透率)=(1-R)X X為透鏡的面數,而此計算值時是忽略材料的吸收率。
3. 當鏡片產生反射現像,而此時反射光被別的面再反射或鏡筒內面產生反射而到達成像面時,這會造成降低像質之有害光,而有害光擴大至像面整體時,則會產生某種像,我們稱為鬼影(像)。
而防止鬼影的產生與界面反射的方法:(1)鏡片鍍膜(Coating)( 2)鏡片塗墨。
光線射入n和n’的交界處的情形,有些光線被反射,有些被折射,而產生反射線和折射線,而反射線在同介質中依據光程的極值行進方向,這就是反射現象。
另外折射線在折射率為n的介質裡斜射入折射率為n’的介質時,由於光在不同介質裡的速率不相同,因此就改變了進行方向,這就是折射現象。
如下圖:這些光線都遵守下面這些光學基本原則:∙入射線、反射線、折射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
∙入射角i等於反射角r(反射律)。
∙入射角i至折射角t的關係必遵循Snell's law由於折射率是波長的函數n(λ),因各單色光的折射率各不相同,所以造成折射方向有所差異,或是說不同波長的光在介質內行進的速度不同所造成,這個現象,稱之為色散(dispersion)。
由上圖,我們定義色散能力(dispersion power) V=1--d c f n n n ,效率愈大,色散效果愈好,稜鏡分光效果較佳。
而色散率(Abbe 數) (dispersion index)V1=υ ,此值與製造光學玻璃有關(6020→=υ之間)。
另外,我們也可以由稜鏡(prism )做分光來了解色散。
當白光通過一狹縫(silt )兒轉入一稜鏡(prism )如上圖所示,則各色光因在稜鏡中的折射角不同而分散。
故在鏡後的白屏上出現一列有色的光帶稱之為光譜(spectrum )。
有色光帶各色光的鄰接處,並無明顯的分界,但是各色的順序為:紅(red )、橙(orange )、黃(yellow )、綠(green )、藍(blue )、靛(indigo )、紫(violet )等七色,而這樣的現象就是光的色散。
鏡片本身的材質影響進入鏡片的光線,並造成各種顏色的光,其折射率不同,讓藍色光系在離透鏡較近處成像,紅色系則在較遠處。
(如下圖)消色差可以利用強的色散力(值小的材料),可以使凹透鏡具有抵消击透鏡之色差的逆向像差,使合成焦距變成一樣。
如下圖畫面是由許多點所構成的,解析度代表的就是這些點的數量,如800 x 600 SVGA,就代表畫面是由800 x 600個點所構成。
下列幾種標準規格:影像是利用影像的小方格就是所謂的「像素」(Pixel)所構成的,這些小方格是影像中最小的單位,每一個小方格都有一個明確的位置,和單一的色彩,而這些一格格的位置和色彩就決定了該影像所呈現出來的樣子。
數位影像測試兩大項目:『解像力』和『色彩』,測試解像力簡單的說就是量度、計算影像從清晰--> 模糊之間的轉換點。
解像力測試就是應用科學的方法將這個極限找出來。
反差(Contrast)指明暗對比所造成的清淅範圍大小,在彩色來說還有所謂的色彩濃淡的分色能力。
能夠容納明暗對比越大的鏡頭其所表現的細節越豐富,相反的就不是一個透光性很好的鏡頭。
首先,為了可以清楚的計算解像力的數據,目前使用歷史最悠久,也同時是最多人採用的就是MTF =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為基礎的測試程序。
MTF主要是引進反差對比的概念來檢定鏡頭解像力,使用者必頇對「空間頻率/ Spatial frequency」這個概念進行瞭解。
所謂空間頻率就是1mm的寬度中(或是等寬的其他單位),正弦濃度變化反覆有幾次的意思(請想像空間頻率如同海浪一樣的波型變化)。
原本充足的反差可以很容易辨識出兩條線來,而當空間頻率加大時,也就是線條越緊密時,反差也逐漸縮小,終於反差衰減到全部變成灰色,再也分辨不出黑白條紋來,就表示鏡頭的解像力已到極限(如上圖所示)。
在一個(理論上的)無像差系統中,影像點(image point)具有最小的維度,但尺寸並不是無限小的。
光的衍射效應,實際上決定了一個最小光點的實體大小。
這個光點直徑稱為「光暈圓」(Airy-disc),其大小取決於光波長與光圈直徑,形狀則類似具有一圈環狀分佈的核(core),核中央聚集最多能量的光子,周圍則環繞著光環。
光束穿越影像平面繼續前行,接著形成另外一個分散而非集聚的光錐。
由於影像的點實際上是一道光束,因此集中與分散的光錐體形成的並不是一個「絕對銳利」的影像平面(參見下圖)。
穿越影像平面的光束的形狀,很像是沙漏時鐘,它的正式名稱為「焦散面」(caustic surface)。
這個焦散面的外型變化,與像差校正程度有很大的關係,其實有兩種不同意義的焦平面。
其中一種我們稱為「光暈焦平面」(paraxial focal plane),理論上它是影像成像的最佳位置,有最大量的光束集中在這一平面上,光束形成了一個很小的高密度核,但是外圍有著大面積、低反差的光暈。
因此光點雖然小,但對比卻很低。
另外一種情況,是光束本身形成了一個直徑最小的光暈圓,稱為「最小模糊圓」(Circle of Least Confusion)。
光束形成的「核」直徑會較大,但是外圍的低反差光暈卻比較小,整體有較高的反差。
模糊圓是一個很簡單的概念:它是光束(或一個焦散面)聚焦在影像平面上時,所能形成的最小直徑。
當然,位於焦平面以外的影像點,就是失焦(out of focus )。
這些影像點一樣會有相同結構的焦散面,但是在焦平面上產生的橫斷面,和位於焦平面上的最小模糊圓是截然不同的。
假如這個橫斷面向最小模糊圓位置靠近,這個點會變小,但是外圍會低反差的光暈;如果橫斷面遠離最小模糊圓,光點會形成一個漫射的光束。
在光線通過鏡片時因介質不同所以會有不同的折射率而鏡片與空氣接觸的界面上約有5%的光線反射,而這個反射也是光斑跟鬼影所以產生的由來,為了使這種反射不至於影響鏡片透光率的減少所作的處理,這種加膜的處理就叫做鍍膜。
紅、綠、藍三種色光依照不同分量的比例混合,可以配成自然界的一切色光,故此三種顏色稱為三原色。
光為電磁波,速度約為8103 m/s,而可見光波長約為400nm~700nm 之間,其中短波長為藍光,長波長為紅光,人眼感覺最靈敏的波長為550nm,也就是綠光,而波長較可見光短的為紫外光(UV),波長較可見光長的為紅外光(IR)鏡頭名詞1.焦距(EFL)A.物方焦距( f ):由前主面到前焦點的距離。
B.像方焦距(f*):由前後主面到後焦點的距離。
焦距公式:f*= h / tanU* f = h / tanU2.後焦距(BFL)A.由鏡頭或光學系統最後一面到像面的距離為光學後焦距(BFL)B.由下座端部到像面的距離為機械後焦距(BFL*)3. F / NO (F數)F / NO=f*/D入f*---焦距(EFL) D入---入瞳直徑入瞳為光欄經其前方光學系統所成的像。
4.畸變量(DIST)在視場角較大或者很大時,所產生的像變形稱為畸變(Distoration)。
DIST=( (Y, - Y0, )/ Y0,)*100%Y,實際像高Y0,---理想像高5. 相對照度(REL)是指像面邊緣照度和中心照度之比。
6.光學總長(TOTR)是指由鏡頭第一面到像面的距離。
7.光能的損失因素:(1)光在折射面折射時伴隨少量反射損失。
(2)材質對光能吸收損失。
(3)反射面的損失(4)光學材質的氣泡、雜質、條紋、局部混濁等等,導致光散射的損失。
(5)光學表面磨光不良和庇病造成光的漫反射,嚴重損失光能,並形成雜散光,嚴重影響像質。
鏡頭問題分析1.光暈:●何謂光暈現像:相機置於太陽底下,而鏡頭之光軸方向朝向太陽,使得拍照時太陽位於底片之中心位置,因為鏡頭之鏡片會產生繞射現像,使得照片會有太陽光芒現像產生,若光芒過足則造成照片的影物產生無法辨識,我們稱為光暈現像。
●光暈之排除:鏡片鍍膜以增加鏡片之穿透率。
2.內面反射:●何謂內面反射:相機置於太陽下,鏡頭之光軸與太陽中心軸產生協議角度,若是在特定角度內拍照,若使得照片產生非太陽光影像,也就由反射的太陽影像之現像產生,我們稱為內面反射。
●內面反射之排除:(1)鏡片鍍膜:使得R值面增加穿透率,而不易產生面間反射現像。
(2)鏡片塗墨:鏡片週邊(有效徑之外區)會產生反射的區域施以塗墨處理,使得黑墨能把反射光給予吸收而不再反射。
(3)鏡頭之前蓋製作消光環,使得消光暈能把視角以外的光線給予反射與分佈至鏡片以外,並使得雜光而不至於進入鏡頭內。
(4)縮小鏡片之有效徑或下座孔徑,此做法是不影響光圈值之狀況下實施。
3.照片暗角問題:●發生原因:(1)鏡頭的像高比底片對角線小。
(2)鏡頭之週邊亮度不足。
(3)檢查相機之結構是否有遮蔽到鏡頭光線路徑。
(4)光圈之位置是否於設計理論值處。
(5)鏡片之有效徑是否過小,而產生入射角度不足。
4.照片清淅度與銳利度不足:●發生原因:(1)鏡頭之光圈是否正確(2)鏡頭之解析度(投影本數)是否有達到。
(3)鏡頭投影是否有拖影現像產生。
5.光暈與鬼影發生原因:1、空氣中的灰塵造成鏡片不潔而產生雜光。
2、視場角過大使得-雜散光進入鏡頭。
3、鏡片邊緣反射、折射造成的雜光等等。
4、鏡片之穿透率不足,而造成反射現象。
6.產生暗角的原因:(1)鏡頭之成像面比SENSOR感應面小,也就說:像高不夠大,此像現嚴重會產生黑角現像,若是要考慮到機械之公差依判經驗至少像高要大於感應面0.2mm以上,如此能確保此問之產生。
(2)邊緣相對照度偏低,也說是說週邊之照度值與中心之照度比值過小(低),依客戶訂立標準相對照度比至少為50%以上,若是曲線是急遽下降則會非常明顯看到差異量,而不在此標準限內。
(3)鏡頭光軸傾斜嚴重,也就說螺牙配合問題,此現像會造成單邊暗角產生。
(4)鏡頭光軸並非正中於sensor中心位置,而造成位置偏移。
●解決暗角方式:(1)確認鏡頭之有效徑是否正確,另外確認是否可適時放大部份鏡片之有效徑,已增加成像面積,但頇考量解析度降低問題。
(2)光學設計進行優化以拉大成像高來解決暗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