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电化学及若干电化学方法

合集下载

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常用技术讲义

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常用技术讲义
一个电位测量仪器:直流数字电压表,高阻电压表,直流电位差计, pH计等。
一个实验电解池。
2、极化曲线
方法分类 装置和测量技术:一般用三电极体系 体系构成两个回路:一个是极化回路(电流测量回路)
一个是电位测量回路
极化电源
A
电位测量
二、Tafel直线外推法
极化曲线外延法测定腐蚀速度
对于活化极化控制体系,外加极化较大时,E与lgi间成线性关系,
1、线性极化方程
①活化极化控制的腐蚀体系,在自腐蚀电位附近,也
就是△E很小时(通常在±10mv左右),极化曲线是
线性关系,直线的斜率称极化电阻,Rp= d,E
icorr=
ba bc 2.303(ba bc )
1,线性极化方程式,SterdnI-Geary方
Rp
程式。
两电极系统:两个电极同等程度的极化,但方向相反, 所以两电极的极化值为2△E(V读数),则每个电极 极化值为△E,给定△E后测△I。
在弱极化区选三个适当的极化电位值△E,2△E和-2△E,测量出的相应的极化 电流密度,与极化电位值的关系分别为:
i(△E)=
icorr[exp(
2.3E ba
)-exp(
2b.3c E)]
i(2△E)=
icorr[exp(
4.6E ba
)-exp(
4b.6c E)]
i(-2△E)=
icorr[exp(
1、极化方法与方程式
方法:对腐蚀体系施加恒定电流(其数值应使极化电位不超过10mv),从自腐电 位开始极化,记录其极化电位—时间曲线,由充电曲线方程式计算出稳态时的极化 电位之IRp I已知,求出 Rp
a. 恒电流小极化时可得恒电流充电曲线方程式: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方法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方法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方法引言:金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之一,但长时间暴露于湿气、氧气等环境中,金属会发生腐蚀现象。

腐蚀不仅会影响金属材料的外观和机械性能,还可能导致金属结构的破坏。

为了有效保护金属材料,采取适当的防腐方法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金属腐蚀的原因和常见的防腐方法。

1. 金属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是指金属表面在特定条件下遭受氧化、还原、溶解等化学反应,使金属表面失去原有性质并逐渐破坏的现象。

导致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1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当金属表面存在缺陷或处于不同电位的区域时,会形成阳极和阴极,从而引发电化学腐蚀。

常见的电化学腐蚀有腐蚀电池和电解腐蚀。

1.2 化学腐蚀金属在酸、碱等强化学性质溶液中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金属腐蚀。

例如,铁在氧气和水的作用下形成铁锈,铜在湿气中容易氧化变色。

1.3 电解质腐蚀金属表面附着有含有电解质的潮湿物质,例如,海水中的氯离子、硫酸、碱性物质等。

这些电解质会在金属表面产生腐蚀反应,引起金属腐蚀的加剧。

2. 常见的防腐方法为了防止金属腐蚀,人们提出了多种防腐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防腐方法:2.1 防止接触湿气和氧气腐蚀常常发生在金属材料暴露在湿气和氧气中的情况下。

因此,保持金属材料表面的干燥和清洁是防止金属腐蚀的基本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增加表面防护层、使用密封材料或涂层等方式来实现。

2.2 电化学防腐电化学防腐是指借助电化学方法,改变金属表面的电位,使金属处于不易腐蚀状态。

其中的常见方法包括电镀、阳极保护和阴保护等。

2.3 使用有机涂层使用有机涂层是保护金属材料的一种有效方法。

有机涂层能够形成一个隔绝氧气、水分、电解质等腐蚀介质对金属的侵蚀的层。

常见的有机涂层有油漆、聚合物涂料和橡胶涂层等。

2.4 金属涂层的选择金属涂层是将具有较高电位的金属涂覆在较低电位金属表面上,形成二元合金体系,从而达到减少金属腐蚀的目的。

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

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

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
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是通过电化学技术来研究材料的腐蚀行为和腐蚀机制的方法。

常见的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包括:
1. 极化曲线法:利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来研究材料在不同电位下的腐蚀行为和电化学反应过程。

通过测量材料的极化曲线,可以确定腐蚀电流密度、腐蚀电位、极化电阻等参数。

2. 交流阻抗法:通过应用一个交流电信号,测量材料的交流阻抗谱来研究材料的腐蚀行为。

通过分析交流阻抗谱,可以得到材料的电荷传递电阻、双电层电容、液体电导率等参数。

3. 电化学噪声方法:通过测量材料在电化学过程中产生的电位和电流的微小波动,来研究材料的腐蚀行为。

电化学噪声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可以实时监测腐蚀行为。

4. 时间电流法:通过记录材料在一段时间内的电流变化情况来研究材料的腐蚀行为。

时间电流法可以用于测量材料的腐蚀速率和腐蚀动力学参数。

5. 电化学阻抗谱法:通过测量材料的电化学阻抗谱来研究材料的腐蚀行为。

电化学阻抗谱法可以得到材料的电导率、电荷传递电阻、界面电容等参数,对材料腐蚀机制的研究有较高的分辨率。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者结合使用,来揭示材料的腐蚀机理、评估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并为腐蚀控制和材料防护提供科学依据。

化学实验中的电化学腐蚀

化学实验中的电化学腐蚀

化学实验中的电化学腐蚀化学实验中的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电解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导致金属表面损坏的过程。

电化学腐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物质的传输与转化、电极反应以及化学平衡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电化学腐蚀的定义、机理以及预防等方面加以阐述。

1. 电化学腐蚀的定义与机理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特定环境中与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金属表面损坏的过程。

主要包括阳极和阴极两个区域,其中阳极区是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的地方,阴极区则是金属重新得到电子的地方。

腐蚀反应可以分为两个半反应: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

在阳极区,金属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成为离子;在阴极区,离子获得电子还原为金属。

这两个半反应必须同时进行,维持电荷平衡。

导致电化学腐蚀的主要原因是金属与电解液中的离子产生反应,形成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等产物,使金属表面发生溶解,产生腐蚀现象。

此外,温度、电位、流体速度等因素也会对电化学腐蚀的过程产生影响。

2. 电化学腐蚀的实验方法与技术为了研究电化学腐蚀的过程,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系列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2.1 极化曲线法极化曲线法是一种通过改变电位观察腐蚀过程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电位扫描仪测量不同电位下的电流变化,从而得到电极电流与电极电位的关系曲线,进而分析腐蚀过程中的各种参数。

2.2 交流阻抗法交流阻抗法是一种通过施加交流电进行测试的方法。

利用交流阻抗仪测量电极的阻抗值,从而得到电化学腐蚀的相关信息,如腐蚀速率、电极界面性质等。

2.3 循环伏安法循环伏安法是一种通过改变电极电位来研究腐蚀反应的方法。

通过改变电位的范围和速率,观察电极电流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到电极表面的反应动力学参数。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家们利用这些方法和技术可以深入研究电化学腐蚀的机理和特性。

3. 电化学腐蚀的预防措施针对电化学腐蚀的特点和机理,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是必要的。

以下介绍几个常用的预防措施。

3.1 阳极保护阳极保护是一种通过在金属表面施加电流,使其成为电化学反应中的阴极而达到保护的方法。

什么是电化学腐蚀

什么是电化学腐蚀

什么是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是材料在电化学条件下由于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现象。

它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和工业环境中的腐蚀方式,对于金属、合金、涂层和其他材料的腐蚀速率都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腐蚀的基本原理、机理和控制方法,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电化学腐蚀的基本原理电化学腐蚀是在电解质溶液中金属或合金表面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基本原理可以由著名的离子传导电子理论解释。

金属表面存在着不规则的微观结构,并且在自然环境中常常出现多种金属离子溶解在水中形成电解质溶液。

当这种电解质溶液与金属或合金接触时,电子从金属表面迁移到电解质中的离子,称为氧化反应;同时,电解质中的离子也可还原成金属,称为还原反应。

这个过程涉及了电子和离子在金属和电解质之间的传输,从而形成了电流。

二、电化学腐蚀的机理电化学腐蚀的机理包括两个基本过程:阳极溶解(anodic dissolution)和阴极还原(cathodic reduction)。

阳极溶解是指金属或合金表面的金属原子氧化成阳离子溶解到电解质溶液中的过程,而阴极还原则是指电解质溶液中的还原剂接受电子,从而还原成金属。

在电化学腐蚀过程中,阳极和阴极通常不在同一位置,形成了电化学腐蚀电池。

阳极是电极的溶解或腐蚀的区域,而阴极则是电极的保护或减缓腐蚀的区域。

阳极和阴极之间通过电解质中的离子迁移形成电流。

这种电流导致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导致金属或合金的溶解。

同时,阴极上的还原反应消耗了电流,起到减缓或保护金属的作用。

三、电化学腐蚀的控制方法为了控制电化学腐蚀并降低材料的腐蚀速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控制方法:1. 阴极保护:通过给金属施加外加电流或安装保护层,使其成为阴极,从而减缓金属的腐蚀速率。

常见的阴极保护方法包括阳极保护、阴极保护和牺牲阳极法。

2. 隔离:将金属或合金与容易引起腐蚀的电解质隔离开来,避免其接触,减少腐蚀的发生。

腐蚀电化学及电化学测量方法

腐蚀电化学及电化学测量方法

腐蚀电化学及电化学测量方法绪在近几十年里腐蚀电化学基理研究在金属的钝化、小孔腐蚀、电化学噪声以及电化学阻抗谱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为解释腐蚀现象,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我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所看到的腐蚀现象大多是电化学腐蚀,例如大气腐蚀、土壤腐蚀、海水腐蚀等自然环境腐蚀和炼油装置中的常减压塔塔顶腐蚀、冷却水腐蚀、储油罐罐顶腐蚀等等,都是电化学腐蚀。

因此了解电化学腐蚀原理以及电化学研究方法是非常有用的,首先,对进一步做好防腐工作有帮助,因为缓蚀剂作用原理、腐蚀的阴极保护原理所依据的理论基础都是腐蚀电化学;其次,有助于正确选择和有效运用电化学监测手段。

下面我们共同回顾和学习一些腐蚀电化学中最为基础和与电化学监测技术紧密关联的部分,以便于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电化学腐蚀就是在金属在腐蚀的过程中伴随着电子的移动。

第一章、电化学腐蚀原理一、电化学腐蚀机理:电化学腐蚀机理可归纳为电池作用:绝大多数属微电池作用,如金属的自腐蚀,肉眼看不到;少数情况是宏观电池作用,如电偶腐蚀,肉眼能分辨阴阳极。

电解作用:1.微电池腐蚀如上图,工业纯锌放在稀硫酸中,在金属锌晶粒溶解的同时,有气泡在锌中杂质上形成并逸出,这种气泡就是氢气,而且在杂质与锌晶粒之间有电流流动。

此现象同Zn-Cu与稀硫酸形成的原电池作用是完全相同的,在锌电极上发生锌的溶解,在铜电极上逸出氢气泡,两电极间有电流流动。

概念:阳极:发生溶解的电极(锌或锌晶粒)阴极:另一极(铜或杂质)电极反应式:阳极:Zn Zn2++2e电子从阳极流到阴极。

阴极:H++e HH+H H2 图2 腐蚀原电池示意图图1 锌在稀盐酸中腐蚀示意图△阴阳极概念的进一步:产生电池作用的推动力是电极之间存在着电位差。

电极电位较负者为阳极电极电位较正者为阴极小结:我们把微电池的腐蚀作用看作是金属中电极电位不同的两个微观部分直接作电接触,其表面又同时与电解质溶液接触的原电池作用。

电化学方法研究腐蚀

电化学方法研究腐蚀

电化学方法研究腐蚀
电化学方法是研究腐蚀的一种常用手段,通过测量电化学参数来分析和了解腐蚀过程中的电子转移和离子迁移等基本过程。

电化学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动电位测量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动电位测量是一种监测腐蚀速率和腐蚀行为的常用方法。

通过将被测材料作为工作电极,与参比电极和计数电极构成电化学电池,测量工作电极电位的变化来推断腐蚀速率。

常用的动电位测量方法有极化曲线法、极化阻抗法等。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通过在被测材料上施加外加交流电压或电流,测量样品的电压和电流响应,得到阻抗谱。

通过分析阻抗谱的特征和变化,可以推断腐蚀系统的电化学特性,如腐蚀过程中的电荷传递阻抗、双电层电容和液膜电阻等。

常用的电化学阻抗谱分析方法有交流阻抗法、电化学噪声法等。

除了上述方法,电化学方法还可以通过电位动力学、电化学噪声、电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来研究腐蚀过程的机制、速率以及对策等问题。

腐蚀电化学实验报告

腐蚀电化学实验报告

腐蚀电化学分析杨聪仁教授编撰一、实验目的以电化学分析法测量金属在不同环境下的腐蚀速率。

二、实验原理2-1 腐蚀形态腐蚀可被定义为材料受到外在环境的化学侵蚀而导致退化的象。

大多数材料的腐蚀包含了由电化学引起的化学侵蚀。

我们可根据被腐蚀金属的表面,简便地将腐蚀型态分类,如图一。

有许多类型易被辨识,但各种腐蚀类型彼此间都有某种程度的关连。

这些类型包括:均匀或一般侵蚀腐蚀应力腐蚀化学或两金属腐蚀冲蚀腐蚀孔蚀腐蚀涡穴损伤间隙腐蚀移擦腐蚀粒间腐蚀选择性腐蚀均匀或一般侵蚀腐蚀均匀腐蚀是指当金属处于腐蚀环境时,金属整个表面会同时进行电化学反应。

就重量而言,均匀腐蚀是金属所面临的最大腐蚀破坏,尤其是对钢铁来说。

然而,它很容易藉由保护性镀层、抑制剂及阴极保护等方法来控制。

化学或两金属腐蚀由于不同金属具有不同的电化学电位,因此当要将不同金属放在一起时,必须格外小心,以免产生腐蚀现象。

两金属化学腐蚀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是阳极与阴极的比率,也就是面积效应(area effect)。

阴极面积大而阳极面积小是一种不利的面积比率,因为当某特定量的电流经过金属对时,例如不同尺寸的铜极及铁极,小电极的电流密度会远大于大电极,因此小阳极将会加速腐蚀。

所以大阴极面积对小阳极面积的情形应尽量避免。

孔蚀腐蚀孔蚀是会在金属上产生空孔的局部腐蚀类型。

此类型的腐蚀若造成贯穿金属的孔洞,则对工程结构会有相当的破坏效果。

但若没有贯穿现象,则小蚀孔有时对工程设备而言是可接受的。

孔蚀通常是很难检测的,这是因为小蚀孔常会被腐蚀生成物覆盖所致。

另外蚀孔的数目及深度变化也很大,因此对孔蚀所造成的破坏不太容易做评估。

也因为如此,由于孔蚀的局部本质,它常会导致突然不可预测的破坏。

蚀孔会在腐蚀速率增加的局部区域发生。

金属表面的夹杂物,其他结构不均匀物及成份不均匀处,都是蚀孔开始发生的地方。

当离子和氧浓度差异形成浓淡电池时也可产生蚀孔。

间隙腐蚀是发生于间隙及有停滞溶液之遮蔽表面处的局部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方法及应用

电化学方法及应用

电化学方法及应用电解法是利用电解池中的电流通过电解溶液产生化学反应的方法。

电解法可用于分离和提纯金属,例如铝的生产就是通过电解铝矾石溶液来获得高纯度的铝金属。

此外,电解法还可用于制备氯气、氢气、氧气等气体,以及金属氧化物、金属盐等化合物。

电沉积法是利用电流通过电解溶液使金属离子在电极上还原并沉积成金属的方法。

电沉积法广泛应用于电镀工业,可以制备出各种金属薄膜、合金薄膜以及复合材料,并且具有优良的附着力、致密度和均匀性等特点。

电化学腐蚀法是利用电流、电位和电解质等因素来模拟金属在特定环境中的腐蚀过程。

通过电化学腐蚀法可以研究金属腐蚀的机理,评估材料的抗腐蚀性能,并且为防腐蚀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电化学分析法是利用电化学方法来进行物质分析的方法。

电化学分析法可以测定物质的浓度、纯度、电化学性质等,包括常见的电位滴定法、电位计法、极谱法、循环伏安法等。

电化学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生化分析、环境监测以及食品检测等领域。

电化学合成法是利用电流通过电解溶液中的反应物产生化学反应的方法。

电化学合成法可以制备出各种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以及高分子材料,并且具有可控性、选择性高、环境友好等优点。

例如,电沉积镀铜是制备电子器件中的金属导线的重要方法。

电化学方法在能源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电池就是一种利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换的。

同时,电化学方法也被用于储能技术的研发和改进,例如利用电化学原理制备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此外,电化学方法还有广泛的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通过电化学脱汞、电化学降解和电化学氧化等技术,可以有效地处理废水、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总之,电化学方法在化学、材料科学、能源领域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很多重要应用,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化学方法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更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化学腐蚀原理

电化学腐蚀原理

电化学腐蚀原理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腐蚀。

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基本条件是:有能导电的溶液。

能导电的溶液几乎包含所有的水溶液,包括淡水、雨水、海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甚至从空气中凝结的水蒸气加上设备表面的杂质也可以成为构成腐蚀环境的电解质溶液。

一、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常见形式1.全面腐蚀全面腐蚀是指在整个金属表面上进行的腐蚀。

全面腐蚀一般来说分布比较均匀,腐蚀速度比较稳定,机器设备的寿命可以预测,对设备的检测也比较容易,一般不会发生突发事故。

全面腐蚀电池的阴、阳极全部是微电极,阴阳极面积基本上相等,所以反应速度比较稳定。

2.局部腐蚀局部腐蚀是指只集中在金属表面局部区域上进行的腐蚀,其余大部分区域几乎不腐蚀。

局部腐蚀造成的金属损失量不大,但是严重的局部腐蚀会导致机器设备的突发性破坏,这种破坏很难预测,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会引起灾难性事故。

根据日本三菱化工机械公司对10年中化工装置破坏事例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全面腐蚀和高温腐蚀只占13.4%,而局部腐蚀占80%以上。

由此可见局部腐蚀的严重性。

二、金属电化学腐蚀常用的防腐方法金属电化学腐蚀形成的原因很多,影响因素很多,环境因素各不相同,这样就不能用一种防腐措施来解决所有腐蚀问题。

在金属防腐中常用的方法有:覆盖层保护、电化学保护、缓蚀剂保护。

1.覆盖层保护:覆盖层保护是用耐蚀性能良好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覆盖在耐蚀性能较差的材料表面,把基体材料与腐蚀介质隔开,以达到控制腐蚀的目的。

表面覆盖层保护法不仅能提高基底金属的耐腐蚀能力,而且能节约大量贵重金属和合金。

2.表面处理:表面清理的主要方面就是除油、除锈。

除油的方法有化学除油和电化学除油。

化学除油主要是用有机溶剂、碱液清洗。

现在又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合成洗涤剂。

少量的合成洗涤剂加入高温、高压的水流中,清洗金属表面的油污,具有速度快、清洗干净等优点,但需要专用清洗设备。

金属表面除锈的方法有机械除锈法、酸洗除锈法。

金属腐蚀与保护--电化学腐蚀

金属腐蚀与保护--电化学腐蚀
优点: 优点: 能够迅速测量金属的瞬时腐蚀速率,通过 值反映出来 值反映出来。 能够迅速测量金属的瞬时腐蚀速率,通过Rp值反映出来。 可进行连续监测和现场监控。 可进行连续监测和现场监控。 因属于微极化,不会引起金属表面状态的变化和腐蚀控制机理的变化。 因属于微极化,不会引起金属表面状态的变化和腐蚀控制机理的变化。 缺点: 缺点: 须另行测定或从文献中选取塔菲尔常数。不能反映腐蚀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须另行测定或从文献中选取塔菲尔常数。不能反映腐蚀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不同系统的线性性不同,会带来一定的测量误差。 不同系统的线性性不同,会带来一定的测量误差。 不适用于电导率较低的体系。 不适用于电导率较低的体系。 用途: 用途: 可用于筛选金属材料和缓蚀剂及评价金属镀层的耐蚀性。 可用于筛选金属材料和缓蚀剂及评价金属镀层的耐蚀性。
腐蚀系统的极化:若在稳态下的腐蚀系统,施加一个外电流.则电势即偏离腐蚀系统, 腐蚀系统的极化:若在稳态下的腐蚀系统,施加一个外电流.则电势即偏离腐蚀系统,也 就是发生所谓极化,是腐蚀系统的极化. 就是发生所谓极化,是腐蚀系统的极化. 极化曲线:表示电极电位和电流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叫作极化曲线。 极化曲线:表示电极电位和电流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叫作极化曲线。 阳极极化曲线:阳极电位和电流的关系曲线。(外加电压高于自腐蚀电位Ecorr) 阳极极化曲线:阳极电位和电流的关系曲线。(外加电压高于自腐蚀电位 。(外加电压高于自腐蚀电位 阴极极化曲线:阴极电位和电流的关系曲线。 外加电压低于自腐蚀电位E 阴极极化曲线:阴极电位和电流的关系曲线。 (外加电压低于自腐蚀电位 corr) 表观极化曲线:腐蚀系统通过外电流时的电位和电流关系,亦称实测极化曲线。 表观极化曲线:腐蚀系统通过外电流时的电位和电流关系,亦称实测极化曲线。 理论极化曲线:局部阴极和局部阳极的电流和电位关系曲线。在实际腐蚀中, 理论极化曲线:局部阴极和局部阳极的电流和电位关系曲线。在实际腐蚀中,局部阴极和 局部阳极根本无法分开,所以理论极化曲线有时无法得知。 局部阳极根本无法分开,所以理论极化曲线有时无法得知。

腐蚀原理的应用有哪些方法

腐蚀原理的应用有哪些方法

腐蚀原理的应用有哪些方法腐蚀原理是指材料因受到各种条件的作用而逐渐破坏和腐蚀的过程。

腐蚀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各个领域。

下面就腐蚀原理的应用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 防腐涂料防腐涂料是最常见的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之一。

腐蚀主要是由氧气和水蒸气引起的。

防腐涂料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坚固的抗腐蚀膜,起到隔离金属和腐蚀介质的作用。

常见的防腐涂料有油漆、涂料和地坪涂料等。

2. 阳极保护阳极保护是一种利用阴极保护和金属阳极溶解的原理来防止腐蚀的方法。

阳极保护常用于钢铁结构、铝合金结构、锌锰合金结构等。

阳极保护的原理是将更活泼的阳极金属与被保护金属连接成电流回路,被保护金属就成为阴极,从而达到防腐蚀的目的。

3. 金属镀层金属镀层是利用电化学作用,在基底金属表面上镀一层金属的方法。

通过金属镀层可以在基底金属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保护层,起到防止金属腐蚀的作用。

常见的金属镀层有镀锌、镀铬、镀镍、镀金等。

4. 发散加速法发散加速法是利用电化学的原理,通过电流(阳极)和溶液接触(阴极),使阳极的金属溶解并在阴极上析出非金属质膜,以减少或防止金属的腐蚀。

这种方法适用于金属表面的小面积修补和局部修复。

5. 改变介质改变介质是通过改变腐蚀介质的性质和条件来降低腐蚀速率的方法。

例如,在某些腐蚀介质中添加阻腐剂、缓蚀剂、杀菌剂等,可以有效减缓腐蚀速率。

此外,改变温度、湿度、PH值等也可以影响腐蚀反应的进行。

6. 金属合金金属合金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固溶体,使用合金材料可以改变材料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从而降低腐蚀的速率。

例如,通过添加抗腐蚀元素如铁、铝、锰等,可以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能。

7. 缓蚀剂缓蚀剂是一类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缓金属腐蚀速率的化学物质。

缓蚀剂通过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或通过反应生成一种无害的产物,起到保护金属的作用。

常见的缓蚀剂有磷酸盐、有机酸、缓蚀剂、杂菌等。

8. 高温氧化保护高温氧化保护是利用氧化膜的形成来防止金属在高温环境下的腐蚀。

腐蚀检测方法

腐蚀检测方法

腐蚀检测方法腐蚀检测的常用方法:腐蚀检测的方法主要有机械法、无损检测法以及电化学法。

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的检测技术在腐蚀检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机械方法:机械方法主要包括表观检查、挂片法和警戒孔监视法等手段。

表观检查是最基本的腐蚀检查方法,一般是指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镜观察设备或试样的表面形态、环境介质的变化情况和腐蚀产物的状态;挂片法是将装有试片的支架固定在设备内,在生产过程中经过一定时间的腐蚀后,取出支架和试片,进行表观检查和测定失重。

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腐蚀检测已有多年经验,检测数据准确无误。

无损检测法:无损检测方法是利用瞬变电磁技术(TEM),在不开挖、不破坏防腐层、不影响管道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对管道平均壁厚进行检测。

在不破坏产品的形状、结构和性能的情况下,为了了解产品及各种结构物材料的质量、状态、性能及内部结构所进行的各种检测叫做无损检测。

其特征在于:其它条件相同,管壁厚度不同的金属管道在归一化的脉冲瞬变响应曲线上具有明显的时间可分性。

通过对已知壁厚的标定及反演模拟的手段,得出被测管段的管壁厚度。

是一种金属管道腐蚀检测、无损检测的系统装置。

使得仪器扩展性增强、更新速度加快,可实时地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分析。

可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燃气、电力、供水等行业的防腐保温管道的腐蚀检测。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快速灵敏,以计划阻力为主的电化学方法测降阻剂的腐蚀性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电感探针法靠腐蚀过程中电信号的变化来判断腐蚀的趋势和大小,可在线观测数据推算腐蚀过程,实现数据的及时处理。

电化学测量降阻剂腐蚀性的实用经验,可用于现场测量降阻剂腐蚀性:(1)电化学测量时间要保证在2天,而且在结束时间得到的腐蚀速率值基本具有代表性,可以代表该降阻剂的腐蚀值。

(2)依据开路电压稳定时间确定测量时间。

(3)电化学方法可靠准确,当电化学测量值在0.03mm/a附近及以下时,表示该降阻剂腐蚀性达标。

当电化学测量值超过0.05mm/a时,降阻剂不达标。

腐蚀电化学原理方法及应用

腐蚀电化学原理方法及应用

腐蚀电化学原理方法及应用腐蚀电化学是一种研究金属腐蚀行为和机制的电化学方法。

它通过测量金属表面电位和电流来揭示金属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并进一步探究腐蚀介质对金属的侵蚀性能。

以下是腐蚀电化学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原理:腐蚀电化学主要基于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金属在腐蚀介质中发生电化学反应,例如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电解质的电离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通过测量金属表面的电位和电流来获得,进而推断金属的腐蚀程度和腐蚀机制。

方法:腐蚀电化学研究通常使用电化学实验方法,如极化曲线测量和交流阻抗谱分析。

1. 极化曲线测量:通过改变金属电位并测量相应的电流,绘制出极化曲线。

这种方法可以得到金属的极化曲线图,从而确定腐蚀电流密度、腐蚀速率等参数。

2. 交流阻抗谱分析:通过在金属表面施加交变电压并测量相应的电流响应,得到交流阻抗谱。

通过分析谱图的特征参数,可以获得金属与腐蚀介质界面的电化学信息,如电荷传递阻抗、双电层电容等。

应用:腐蚀电化学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腐蚀行为分析、腐蚀机制研究和腐蚀保护措施评估。

1. 腐蚀行为分析:通过测量腐蚀电位和电流,可以获得金属腐蚀速率、腐蚀动力学参数等,从而评估金属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蚀性能。

2. 腐蚀机制研究:通过分析腐蚀电位和电流的变化规律,可以揭示腐蚀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机制,如金属的阳极溶解、阳极和阴极反应等。

3. 腐蚀保护评估:腐蚀电化学方法可以评估腐蚀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如涂层、阳极保护和缓蚀剂等,从而指导腐蚀保护措施的设计和改进。

总之,腐蚀电化学方法通过测量金属表面的电位和电流,揭示了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和机制,进而应用于金属材料的腐蚀行为分析、腐蚀机制研究和腐蚀保护评估等方面。

化学检验工常见电化学腐蚀分析方法

化学检验工常见电化学腐蚀分析方法

化学检验工常见电化学腐蚀分析方法电化学腐蚀分析方法在化学检验工中有着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化学腐蚀分析方法,包括极化曲线法、交流阻抗法和电化学噪声法。

一、极化曲线法极化曲线法是一种通过测量金属电位与电流之间的关系,评估材料在特定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电流与电位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改变电位,测量相应的电流变化。

极化曲线可以提供腐蚀的速率以及耐蚀性能的信息。

极化曲线法的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测试样品和电解质:将待测试的材料制成试样,并浸泡在特定的电解质中。

2.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使用电化学工作站连接电流源和电位计,并对其进行校准。

3. 极化曲线测试:开始测试前,先进行开路电位测试,记录样品在未施加外电势时的电位值。

然后施加足够小的电流密度,逐渐增加电位直至达到最大值,然后再逐渐降低电位,同时记录相应的电流。

4. 极化曲线绘制和分析:根据实验得到的电位-电流数据,绘制极化曲线,并分析曲线特征,如 Tafel 斜率、极化电阻等,以评估材料的腐蚀行为。

二、交流阻抗法交流阻抗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材料在交流电场中的阻抗变化,评估材料电化学行为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电化学原理,通过施加交流电势信号,测量样品上的电流响应,从而获得材料的腐蚀和阻抗信息。

交流阻抗法的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测试样品和电解质:制备样品并选择合适的电解质。

2. 建立电化学测试系统:通过连接交流电源、电位计和电流计,建立稳定的电化学测试系统。

3.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进行系统的校准,确保各个仪器的工作正常。

4. 交流阻抗测试:在特定频率范围内施加小幅交流电位波动,测量相应的电流响应,并将其表示为阻抗谱。

阻抗谱提供了关于腐蚀过程和界面特性的信息。

5. 数据分析:根据阻抗谱的形状和频率响应,进行数据分析,得出腐蚀速率、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等信息。

三、电化学噪声法电化学噪声法是一种通过分析腐蚀系统中的随机电流和电位噪声,评估材料腐蚀行为的方法。

利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电化学腐蚀实验的教程

利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电化学腐蚀实验的教程

利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电化学腐蚀实验的教程电化学腐蚀实验是材料科学、化学工程以及环境科学领域中常见的一种实验方法,用于研究金属材料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腐蚀行为。

而借助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电化学腐蚀实验,可以更精确地测定和控制腐蚀反应参数,提高实验效果。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电化学腐蚀实验。

一、实验准备在进行实验前,首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设备:1. 电化学工作站:包括电化学腐蚀仪、电化学池和电极。

2. 试样:选择适当的金属材料作为试样,通常选用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

3. 溶液: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实验液体,例如盐溶液、酸溶液或碱溶液。

4. 温度控制装置:保持实验温度的稳定性。

5. 实验室仪器:例如电压表、电流表、计时器等,用于记录实验参数。

二、实验操作1. 准备试样:将试样切割成合适的大小和形状,确保表面光洁,并用酒精或去离子水清洗试样表面,去除可能影响实验的杂质。

2. 设置电化学池:将电化学工作站连接到电化学池中。

电化学池包括两个电极,一个是阳极,一个是阴极。

将试样放置在阳极位置,用锁紧螺钉固定,在阴极位置放置对比电极。

3. 准备实验液体:根据实验要求,配制合适浓度和体积的实验液体。

将实验液倒入电化学池中,注意液位不要超过电极高度。

4. 温度控制:根据实验需求使用温度控制装置保持实验温度的稳定性,可通过控制加热器或冷却器的开关来调节温度。

5. 实施实验:开始实验前,确保电化学工作站的电流、电压和时间参数设定正确。

开启电化学腐蚀仪,让实验开始。

根据需要,可以调节电流或电压,观察试样的腐蚀情况。

6. 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及时记录实验参数,如电流、电压、时间等。

还可以记录试样的重量变化、腐蚀程度等数据。

这些数据将在实验后的数据分析中非常有用。

三、实验后处理1.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可以绘制电流-时间、电位-时间曲线,分析试样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腐蚀特性,比较不同金属试样的腐蚀程度。

材料腐蚀机理与抑制新方法

材料腐蚀机理与抑制新方法

材料腐蚀机理与抑制新方法腐蚀是指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遭受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逐渐损失其原有性能和功能的过程。

腐蚀对于工程材料来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会导致材料的损坏和降解,还会影响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

因此,研究材料腐蚀机理以及发展新的腐蚀抑制方法对于保护材料和提高设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材料腐蚀机理:1.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金属或合金的表面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或氧化还原物质之间的电化学反应。

电化学腐蚀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

阳极反应通常是金属离子的溶解反应,产生金属离子和电子;阴极反应是在阴极上发生的还原反应,吸收阳极释放的电子。

这两个反应之间的电荷平衡是通过电解液中的离子传导来完成的。

2. 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指在没有外加电势的情况下,金属或合金与化学物质(如酸、碱等)之间的化学反应。

化学腐蚀的速度主要取决于金属活性、溶液浓度和温度等因素。

一些金属在特定环境中容易发生化学腐蚀,例如铁在潮湿环境中容易被氧气氧化而生锈。

3. 干腐蚀:干腐蚀是指在无液体介质作用下,材料表面直接与气体、气溶胶或固体介质发生化学反应,造成材料的损害。

干腐蚀机理多种多样,例如金属材料在高温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

二、抑制腐蚀的新方法:1. 缓蚀剂:缓蚀剂是添加到金属腐蚀介质中的一种物质,可以减缓或抑制金属腐蚀的发生。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有三种:一是通过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阻止腐蚀介质与金属的接触,减缓金属的溶解;二是改变腐蚀介质的性质,降低其对金属的腐蚀性;三是通过与金属发生反应,形成一层无机盐,起到保护作用。

常见的缓蚀剂有有机物和无机物,如有机酸、腐蚀抑制剂等。

2. 表面改性:改性表面技术是利用不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对材料表面进行处理,形成一层具有较好抗腐蚀性能的保护层。

常用的表面改性方法包括:电化学沉积、溅射沉积、热喷涂、离子注入等。

这些方法可以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电化学方法原理及应用

电化学方法原理及应用

电化学方法原理及应用电化学方法是一种利用电极反应进行物质变化和分析的技术手段。

它基于电化学原理,通过控制电子传递和离子传输来实现对物质的检测、合成和改变。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应用。

一、电化学方法的基本原理在电化学方法中,电极是核心概念。

电极分为阳极和阴极,它们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电极间的界面与溶液相互作用。

当外加电压施加到电极上时,电极上会发生氧化与还原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通过电解质中的离子传输来平衡,并通过电子在电极之间的转移来实现电路的闭合。

电化学方法主要通过测量电化学反应中的电流、电位和电量变化来分析物质的性质和含量。

常用的电化学方法包括电位法、电流法和电导法等。

1. 电位法:电位法是通过测量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电位差来分析物质的含量和性质。

例如,通过测量电解池两个电极上的电势差可以确定物质浓度的改变。

2. 电流法:电流法是通过测量电化学反应中的电流变化来分析物质的含量和性质。

例如,通过测量电极表面的电流密度来确定物质在电极上的反应速率。

3. 电导法:电导法是通过测量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来分析物质的含量和性质。

电导率与物质的浓度和离子活动度有关,可以用来测量物质的浓度。

二、电化学方法的应用电化学方法在生物、环境、材料和能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

1. 腐蚀与防腐蚀:电化学方法可以用于研究金属的腐蚀机理和评估材料的抗腐蚀性能。

通过测量腐蚀电流和电位变化,可以确定腐蚀速率和腐蚀产物的形成。

2. 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设计的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生物和环境样品中的目标物质。

例如,著名的pH电极和氧气传感器,可以测量生物和环境样品中的酸碱度和氧气浓度。

3. 电解水制氢:电解水是一种重要的制氢方法。

通过在电解池中施加电压,可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电化学方法可以用于控制水的电解过程,提高制氢效率。

4. 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重要的电能储存设备。

电化学腐蚀的概念以及防止电化学腐蚀的方法-汇龙

电化学腐蚀的概念以及防止电化学腐蚀的方法-汇龙

电化学腐蚀的概念以及防止电化学腐蚀的方法金属被从矿石等化合物中提取出来之后,被赋予了较高的能量,在能量流失的过程中,金属因发生了电子的转移而发生腐蚀,这就是电化学腐蚀的基本原理。

金属腐蚀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怎样杜绝或减缓金属的腐蚀,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及国防建设中都己成为普遍而严重的技术问题。

腐蚀给各国的国民经济所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根据调查,腐蚀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竟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

河南汇龙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刘珍埋地钢质管线是埋在地下的最大的钢铁构件,可长达几千公里,穿越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和河流湖泊,广泛应用于能源和资源运输,它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金属管道在土壤环境中会发生腐蚀,土壤冬、夏季的冻结与融化,地下水位变化,以及杂散电流等复杂的埋设条件是造成外腐蚀的环境。

管道内输送介质的腐蚀性差异也很大。

管道埋设于地下,很难直观地对其进行腐蚀状态的检查,构成管道防腐蚀的难度。

在严重的情况下,管道腐蚀穿孔,油气泄露而引起火灾,造成很大的损失。

因此,埋地管线的保护是长期安全生产的必要措施。

为控制埋地钢质管道在土壤中的电化学腐蚀,公认的做法是采用外防护层和阴极保护联合防护措施。

其中外防护层是主要防腐手段,即在钢管和腐蚀介质之间建立一个绝缘隔离层,避免腐蚀介质和钢管接触,从根本上防止钢管的电化学腐蚀;阴极保护作为防护层防腐的补充手段,为防护层缺陷处的钢管外表面提供电化学保护。

电化学保护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一种是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选择一种其电极电位比被保护金属更负的活泼金属(合金),把它与共同置于电解质环境中的被保护金属从外部实现电连接,这种负电位的活泼金属在所构成的电化学电池中作为阳极而优先腐蚀溶解,故被称为牺牲阳极,释放出的电流使被保护金属阴极极化到所需要的电位范围,从而抑制腐蚀,实现保护,这就是牺牲阳极阴极保护。

钢质管道通过与埋设于同一土壤中的牺牲阳极(镁阳极)保持电连接而得到阴极保护,钢管-金属导线-镁阳极-回填料-土壤-钢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流回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化学极化和浓度极化同时存在
Z RL
1 jCd 1 Rp Rw j 1 Cw
Rp Rw j RL 1
1 Cw
Cd jCd Rw jCd Rp Cw
1 Cd 2 Rp Rw j 1 Cd Rw Rp Cw Cw RL 2 2 Cd 1 Cd Rw Cd Rp C w
几个基本条件
• 阻纳的基本条件
因果性条件 线性条件 有限性条件
电极过程速度 随状态变量发 生线性变化 电极系统只对 扰动信号进行 响应
稳定性条件
在频率范围内 测定的阻抗或 导纳是有限的
引言
• 稳定性条件
稳定
不稳定
可逆反应容易满足稳定性条件。 不可逆电极过程,只要电极表面的变化不是很快,当 扰动幅度小,作用时间短,扰动停止后,系统也能够 恢复到离原先状态不远的状态。
(2)复阻抗的并联
1 1 1 1 1 1 1 1 1 j( C ) Z Z R Z L ZC R j L j 1 R L C
电解池的等效电路
(1) ( 2) ( 3)
( 4)
( 5)
理想极化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
Z =Z RL ZCd
1 1 1 RL RL j RL j jCd Cd 2 fCd Nhomakorabea引言
X
G
Y
G=Y/X
对于一个稳定的线性系统M,如以一个角频 率为ω的正弦波电信号X(电压或电流)输 入该系统,相应的从该系统输出一个角频率 为ω的正弦波电信号Y(电流或电压),此 时电极系统的频响函数G就是电化学阻抗。
引言
• 在一系列不同角频率下测得的一组这种频 响函数值就是电极系统的电化学阻抗谱。
Z' RL Rp 1 ( RpCd )2
实部:
虚部:
Rp 2Cd Z'' 1 ( Rp Cd ) 2
RL不可忽略时电化学极化的EIS
Nyquist图
Z' RL Rp 1 ( RpCd )2
Rp 2Cd Z'' 1 ( Rp Cd ) 2
讨论: (1)高频区 (2)低频区
浓度曲线
解方程?
Cottrell公式
计时安培
• 短时间内
1. 理论上电流趋于无穷 2. 实际上一般时间尺度大于5ms 仪器限制(恒电位仪) 双电层充电(RC)
• 长时间内
1. 理论上电流趋于0
2. 实际上一般时间尺度小于 10 s (随机对流)
振动 热梯度 密度梯度
计时电流曲线
电学中的几个基本元件
V
(2)纯电感元件
I I m sin t dI d eL L L ( I m sin t ) dt dt I mt sin(t ) 2
U L eL I m L sin(t ) 2
I
L V t

电感两端的电压与流经的电流是同频率的正弦量, 但在相位上电压比电流超前 2
讨论:
phase / degree
(1)高频区 (2)低频区
-40 -30 -20 -10 0 10
0
Log|Zmod|
1.4 1.2 1.0 10
1
10
2
f /Hz
10
3
10
4
10
5
总结
1.
2. 3.
4.
在阻抗复数平面图上,第1象限的半圆是电阻和电容 并联所产生的,叫做容抗弧。 在Nyquist图上,第1象限有多少个容抗弧就有多少个 (RC)电路。有一个(RC)电路就有一个时间常数。 一般说来,如果系统有电极电势E和另外n个表面状态 变量,那么就有n+1个时间常数,如果时间常数相差5 倍以上,在Nyquist图上就能分辨出n+1个容抗弧。第1 个容抗弧(高频端)是(RpCd)的频响曲线。 有n个电极反应同时进行时,如果又有影响电极反应 的x个表面状态变量,此时时间常数的个数比较复杂。 一般地说,时间常数的个数小于电极反应个数n和表 面状态变量x之和,这种现象叫做混合电势下EIS的退 化。
~lg

Z '' arctg Z'
1 Cd 1 arctg arctg RL RLCd
讨论: (1)高频区
(2)低频区
理想极化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
时间常数
当处于高频和低频之间时,有一个特征频率*,在这个特 征频率, RL 和 Cd 的复合阻抗的实部和虚部相等,即:
1 RL * Cd 1 RLCd
*
RL可忽略时电化学极化的EIS
1 jCd Rp 1 Y =YRp+YCd= jCd Rp Rp
Rp2Cd Z j 2 1 ( RpCd ) 1 ( RpCd ) 2
Rp
Z' Rp 1 ( RpCd )2
电学中的几个基本元件
I V t
Z jL
电学中的几个基本元件
V
(3)纯电容元件
UC Um sin t
I d Q d(CU ) d C (U m sin t ) dt dt dt
||
C V I t
U mC cos t I m sin(t ) 2

电容器的两端的电压和流经的电流是同频率的正弦量, 只是电流在相位上比电压超前 2
• 是氧化还原反应。
• 双电层现象(非法拉第过程) • 电子是反应物之一,在两相的界面上转移形成电
流。
• 表明:可以通过改变电势调控电化学反应。
完整的电化学反应过程
O+eR
• 最简单的电化学反应至少三 个过程。 Obulk mass transport Osurface Osurface + e- electron transfer Rsurface Rsurface mass transport Rbulk
电化学阻抗的复平面图(Nyquist图)
理想极化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
Bode图 1
lg Z ~lg

Z Z '2 Z ''2 1 lg Z lg[1 ( RLCd ) 2 ] lg lg Cd 2
讨论:
(1)高频区
(2)低频区
理想极化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
Bode图 2
定义
• 以小振幅的正弦波电势(或电流)为扰动信 号,使电极系统产生近似线性关系的响应, 测量电极系统在很宽频率范围的阻抗谱,以 此来研究电极系统的方法就是交流阻抗法 (AC Impedance ) , 现 称 为 电 化 学 阻 抗 谱 (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 EIS)。
若在频响函数中只讨论阻抗与导纳,则G总 称为阻纳。
G =G' +jG''
优点
用小幅度正弦波对电极进行极化 不会引起严重的浓度极化及表面状态变化 使扰动与体系的响应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 是频域中的测量 速度不同的过程很容易在频率域上分开 速度快的子过程出现在高频区,速度慢的子过 程出现在低频区 可判断出含几个子过程,讨论动力学特征 获得电极过程动力学信息和电极界面结构信息。
讨论: (1)高频区 (2)低频区
RL不可忽略时电化学极化的EIS
2
~lg

Rp 2Cd 1 ( Rp Cd ) 2
RL Rp 1 ( Rp Cd ) 2
-60 -50 2.0 1.8 1.6
Z'' tg Z'
Rp 2Cd arctg RL RL ( RpCd )2 Rp
(1)高频区 (2)低频区
2
Rp2Cd Z'' 1 ( Rp Cd ) 2
Rp Rp 2 Z ' Z '' 2 2
2
RL可忽略时电化学极化的EIS
Bode图 1
lg Z ~lg
低频区

高频区
Z Z'2 Z''2
1 lg Z lg Rp lg[1 ( RpCd ) 2 ] 2
电化学基础及电化学阻抗谱
浙江大学化学系 曹发和 2018年8月21日
个人简介
浙江大学化学系,博士,副教授,博导。目前负责国家国 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青年基金,重 点基金子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面上项目,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科研项目,同时作为科研骨干参加了973子 课题,支撑计划,科技部平台建设等项目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 国内外刊物发表关于材料电化学基础研究和腐蚀与防护方面的学 术论文40余篇,33余篇被SCI/EI收录,他引超过480次 现为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青年工 作委员会委员,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秘书,担任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编委。 材料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1) 基于扫描微探针的材料微区 电化学行为研究,局部反应活性,溶解机制等; (2) 典型材料模 拟大气腐蚀研究,电化学监检测技术在腐蚀失效过程的应用; (3) 新型环保高耐蚀镁合金阳极/微弧氧化、电沉积等表面处理技术。
0
d *
1 RpCd
*
RL不可忽略时电化学极化的EIS
Cd与Rp并联后的总导纳为
1 Y jCd Rp
Cd与Rp并联后与RL串联后的总阻抗为
Rp Rp
Rp 2Cd Z RL RL j 2 1 j RpCd 1 ( RpCd ) 1 ( RpCd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