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均寿命的影响因素研究汇总

合集下载

人类寿命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研究

人类寿命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研究

人类寿命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研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寿命得到了极大的延长。

然而,长寿并非每个人都能够轻易获得。

有些人甚至长寿到100岁以上,而有些人则仅能活到50多岁。

那么,人类寿命的长短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其中遗传和环境因素都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人类寿命的遗传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一些研究表明,某些家庭存在着长寿的基因。

这些基因能够帮助人体抵抗老化和各种疾病,从而延长寿命。

例如,有一个著名的“百岁家族”,其中很多成员都活到了100岁以上。

研究表明,这些人身上存在某种基因,能够保护细胞免受老化的影响。

另外,还有一些人天生拥有良好的体魄,比如心肺功能较强、免疫力较好等,这些也能够帮助他们长寿。

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在人类寿命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环境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

首先,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类寿命的延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坚持适量的运动和饮食健康等生活方式都能够帮助人体保持健康,从而延长寿命。

此外,还有一些人把长寿归功于他们的积极心态。

研究表明,心态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很大,情绪稳定的人往往比情绪不稳定的人更容易长寿。

而社会经济环境也是影响人类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达的社会、稳定的经济对人们的生命长短有深刻的影响。

例如,医疗设施的完善、保障社会福利的制度等,都能够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延长他们的寿命。

除此之外,一些文化差异和风俗习惯也可能影响人类寿命。

例如,在亚洲一些国家,长寿的绝大多数老人都信仰佛教或道教,这些宗教倡导严肃自律、吃素养生等生活方式,很可能是延长寿命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人类寿命的长度既与遗传因素有关,也与环境因素有关。

随着医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进步,我们可以采取更多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健康,延长自己的寿命。

从小培养正确的运动和饮食习惯、保持心情愉快、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这些都可以有效地延长你的寿命。

当你寿命延长的时候,也应该想想老人们所拥有的纵深而有意义的生命体验,这才是让我们不断去追求长寿的最终目标。

影响我国各地区人均寿命的因素分析——以每万人医疗机构数作为主要解释变量

影响我国各地区人均寿命的因素分析——以每万人医疗机构数作为主要解释变量
归结果 。
人均预期 寿命增 长却明显快于 中国。和那些起点更高 的西方 资本 主义 国家经济 快速增长 时期相 比, 阶段 中 国人居 预期寿命 增长 现
依 旧缓慢 。王 晓耕 (0 1认为 , 21) 究其 原因还 是医疗 保障水 平低下 、
制 度 不 健 全 起 了关 键 的 作用 。
图,人 口预期 寿命 ” “ 也首 次成 为我 国五年规划 纲要 预期性指 标之


但根据联 合国披露 的数据 , 19 到 20 , 从 90年 08年 中国居 民 的
人均 预期 寿命 提高 了 51 , 到 7.岁 , .岁 达 31 但有些 经济发展 比中 国
慢 的 国家 , 括 巴西 、 及 、 塞 俄 比亚 、 度 、 包 埃 埃 印 印度 尼 西 亚 、 朗 等 伊
影 响 我 国各 地 区 人 均 寿 命 的 因素 分 析
— —
以每万人医疗机构数作为主要解释变量
10 7 ) 0 8 2
汪程 聪
( 中国人 民大学农业 与农村发展 学院
【 摘 要】 国人 均寿命 低 于世 界 平 均 水平 。 改革 开放 以来 , 国民 经 我 在
20 年两期平衡面板数据 , 09 以减 小只有 一期数 据而 造成 的数据 面
济迅 速发展 的 同时 , 均预期 寿命 增 长 明显 放 缓 。“ 二 五 ” 划 中提 人 十 规 出要 在 未来五 年将人 均 预期 寿命提 高 1 的 目 。本 文正 是在 这样 的 岁 标
大 背景 下试 图从 医疗卫 生的 主要 角度 出发 , 通过 分 析 医疗卫 生 服务 中
不够广 , 估计不 够准确 , 本过小 的缺 陷。通过统 计软件 s t1 0 样 ta0 a .

人口预期寿命影响因素分析

人口预期寿命影响因素分析

人口预期寿命影响因素分析人口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高低与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人口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涉及生物学、环境、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逐一进行分析。

首先是生物学因素。

人口预期寿命与个体的遗传基因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发现,一些基因变异与长寿有关,如APOE基因的ε2和ε4等。

此外,遗传学还与身体状况和疾病有关,比如遗传性疾病、癌症易感性等。

另外,性别也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因素,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通常比男性更长。

其次是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人口预期寿命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是空气质量,空气中的污染物对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如PM2.5、PM10等细颗粒物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人口预期寿命。

其次是水质与供水和卫生设施的改善对预期寿命有显著影响。

第三是饮食,营养不良会导致多种疾病,如免疫力下降导致易感染疾病,或营养不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

第三是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预期寿命的影响也较为显著。

教育水平是一个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通常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医疗保健,从而具有更高的预期寿命。

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因素,发达国家通常具备更好的卫生保健设施和公共健康服务,从而提高了人口预期寿命。

同时,收入水平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高收入群体通常有更好的饮食、居住和康复条件。

此外,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也会影响到人口预期寿命。

吸烟、过度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从而降低人口预期寿命。

综上所述,人口预期寿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物学、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

要提高人口预期寿命,需要从这些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改善,如加强遗传研究,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促进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提高人口预期寿命,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于人口预期寿命影响因素分析统计报告商务统计结课论文

关于人口预期寿命影响因素分析统计报告商务统计结课论文

关于人口预期寿命影响因素分析统计报告商务统计结课论文《商务统计学》结课论文(2013,2014学年度第1学期)关于人口预期寿命影响因素分析统计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2013年12月1日关于人口预期寿命影响因素分析统计报告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重心从过去的解决温饱问题转移到注重养身保健方面来。

中国人均寿命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民生状况,代表着我国的综合国力。

影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又是怎样影响预期寿命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

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关键词:人口预期寿命人均GDP 教育程度正文(一)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最早开始研究收入不平等与人口健康之间关系的学者是Rodgers,他以56个国家为样本,研究了三个基于死亡率的健康指标(出生时的预期寿命、5岁时的预期寿命以及婴儿死亡率)和收入不平等(以基尼系数测度)之间的关系,发现不论是对所有样本国家而言,还是仅对于其中的欠发达国家而言,收入不平等对于总体人口健康水平均产生了负面影响。

Rodgers的研究得出了与Rodgers相似的结论,其实证结果证明在控制了收入、文盲率和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这三个变量后,不论采用何种测度收入不平等的测度变量,收入不平等均对人口健康有着负面影响。

Waldman(1992)采用47个国家的样本数据建立对数线性回归方程,发现不论是以全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样本,还是仅以发展中国家为样本,在控制了穷人的实际收入水平、穷人可获得的医疗服务的数量以及其它解释变量后,富人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越高,婴儿死亡率也越高。

Waldman指出,收入水平并不是社会福利的一个良好的测度指标,当一国收人分配不公平时,穷人们所享受到的福利可能要比用实际收入衡量的要少。

另外,Wilkinson(1992)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以OECD国家为样本,采用来自LIS的调查数据,发现即使在控制了不同国家的收入差别后,收人最低的70,人口的收入比重与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之间依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中国人均寿命变化

中国人均寿命变化

中国人均寿命变化1. 引言人均寿命是评估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均寿命的变化对于了解中国人民的健康状况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均寿命的变化趋势,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2. 中国人均寿命的历史变化中国人均寿命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均寿命仅为35岁左右。

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均寿命逐渐增加。

到了21世纪初,中国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0岁以上。

这一变化中的主要因素包括:•卫生保健体系的建立和改善: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不断加强卫生保健体系的建设和改善,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人们能够更好地获得医疗保健和疾病预防控制。

•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也有利于人们的健康。

•教育水平的提高:随着教育水平的普及和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也逐渐增强,个人健康意识的提高有助于预防疾病和延长寿命。

3. 当前中国人均寿命面临的挑战虽然中国人均寿命取得了显著的增长,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1) 高龄化社会的压力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中国正面临着一个日益加重的高龄化社会问题。

这给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同时,老年人口中慢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和照顾。

(2) 不均衡的发展中国的人均寿命在城乡和地区之间存在差距。

城市居民的人均寿命相对较高,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人均寿命较低。

同时,东部地区的人均寿命也比西部地区更高。

(3) 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逐渐增多,如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锻炼、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这些都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4. 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人均寿命并应对现有挑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设健康中国中国政府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旨在促进全民健康意识,改善卫生保健体系,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推动健康产业发展。

影响人均寿命的因素的统计分析

影响人均寿命的因素的统计分析

影响人均寿命的因素的统计分析首先,生物学因素是人均寿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性别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因素。

统计数据显示,女性的平均寿命通常比男性长。

这可能与生物学上的差异以及生理和遗传因素有关。

例如,女性激素分泌的稳定性可能与长寿有关。

此外,遗传因素在寿命的决定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长寿相关的基因变异可能会影响寿命。

其次,环境因素也对人均寿命起着重要的影响。

空气污染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不良的空气质量与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可能会缩短人们的寿命。

一些国家通过改善环境质量来提高人均寿命,比如减少工业排放或提供清洁能源。

此外,水质、食品安全和污水处理等环境因素也会对健康和寿命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也对人均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统计数据显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通常具有更长的寿命。

教育可以提供健康知识和行为模式,促进个体在医学保健方面做出明智的决策。

此外,教育程度也与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相关。

高收入群体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医疗保健和生活条件,从而有更长的寿命。

贫困是另一个与寿命紧密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

贫困会限制人们获得基本的生活需求,如饮食、住房和医疗保健。

因此,贫困人口通常比富裕人口有较短的寿命。

政府可以通过改善福利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务来减少贫困,从而提高人均寿命。

此外,医疗保健也是影响人均寿命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可以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预防和控制疾病的蔓延。

投资医疗设施、培训医务人员和提供必要的药物是提高人均寿命的有效方式。

总之,人均寿命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因素。

生物学、环境、社会经济和医疗保健等方面都会对人均寿命产生影响。

了解和分析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我们采取措施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并提高整体的人均寿命水平。

人类寿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亟待解决

人类寿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亟待解决

人类寿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亟待解决从古至今,人类对于长寿的追求从未停止。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延长,但仍然有许多影响寿命的因素亟待解决。

首先,环境因素是影响人类寿命的重要方面之一。

现代社会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例如,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增加患病风险,从而影响寿命。

此外,水污染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可能在人体内积累,引发各种疾病。

土壤污染则可能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加强监管、企业采用环保技术、个人提高环保意识等。

其次,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缩短人类寿命的重要原因。

如今,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饮食结构在许多人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同时,缺乏运动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长时间的久坐和缺乏身体活动会降低身体的代谢能力,削弱免疫系统,增加患病的可能性。

另外,吸烟和过度饮酒等不良习惯也对健康危害极大。

吸烟是导致多种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过度饮酒则可能损害肝脏、心脏等重要器官。

改变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需要个人有坚定的意志和行动,同时也需要社会营造健康生活的氛围和提供相关的支持。

再者,心理压力对寿命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工作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各种挑战。

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会导致体内激素失衡,影响免疫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加患上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风险。

为了缓解心理压力,人们需要学会有效的应对策略,如合理规划时间、培养兴趣爱好、进行放松训练等。

社会也应当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和支持,帮助人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一些地区,医疗设施落后,医疗技术水平不高,人们难以获得及时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寿命研究报告

寿命研究报告

寿命研究报告寿命研究报告人类的寿命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人均寿命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本研究报告旨在分析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以及探讨延长寿命的可能途径。

一、寿命影响因素的分析1. 遗传因素:许多科学研究表明,寿命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人们可以遗传父母的长寿基因,从而延长自身的寿命。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人类寿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生活在污染少、空气清新的环境中,或是生活在社交圈广阔的社区中,都有助于延长寿命。

3. 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寿命有重要影响。

多运动、均衡饮食、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等都是延长寿命的关键。

4. 心理状态:心理健康对寿命也有一定的影响。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压力和焦虑,有利于长寿。

二、延长寿命的可能途径1. 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心血管功能,延缓衰老进程,从而达到延长寿命的效果。

2. 饮食:均衡饮食对延长寿命有重要影响。

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减少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对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3. 睡眠:良好的睡眠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减缓衰老进程。

4. 积极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有益于身体健康和延长寿命。

5. 预防疾病:积极预防疾病是延长寿命的重要途径。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降低患病风险。

三、结论通过对寿命影响因素和延长寿命途径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遗传、环境、生活方式以及心理状态都对寿命有一定的影响。

2. 运动、合理饮食、良好的睡眠质量和积极的心态是延长寿命的关键。

3. 积极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同样是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

总之,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来延长寿命。

这些调整将有助于改善整体生活质量并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寿命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新的发现和方法来延长人类的寿命。

中国人均寿命变化

中国人均寿命变化

中国人均寿命变化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中国人民的寿命也在不断增加。

人均寿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其变化反映了一个国家医疗水平、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情况。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均寿命的变化情况及背后的原因。

中国人均寿命的变化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统计数据,中国人均寿命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

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均寿命得到了快速提升。

例如,1978年中国的人均寿命仅为67岁,而到了2019年已经增加到了77岁。

这段时间内,中国人均寿命增长了10岁之多。

原因分析1. 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随着中国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得以接受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治疗方法。

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原来无法治愈或难以治愈的疾病变得可控或可治愈。

同时,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也减少了疾病的传播,有助于控制传染病的爆发。

2. 饮食结构的改变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大米、面食为主的饮食习惯逐渐演变为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多样化饮食。

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认识也逐渐提高,更多人开始注重均衡饮食和营养搭配,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这些改变对于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助于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提高人均寿命。

3. 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到福利和休闲活动。

如今,人们更加重视身体健康,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这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此外,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较为宽松,工作压力得到减轻,这也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对社会的影响中国人均寿命的增长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长寿的人口增加了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在加剧人口老龄化的同时也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养老金制度的建设,以满足长寿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中国人均寿命

中国人均寿命

中国人均寿命中国人均寿命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涉及到国家民众的健康水平、医疗卫生体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人均寿命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可能的改进措施。

首先,中国人均寿命的现状是什么?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人均寿命在不断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中国人均寿命已达到77.3岁。

与此前相比,中国人均寿命有了显著的提高。

那么,中国人均寿命的提高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医疗条件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这无疑对提高人均寿命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次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得到了提高,更多的人关注饮食健康、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等,这些都对提高人均寿命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中国人均寿命的提高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人口老龄化问题。

目前,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这意味着养老压力逐渐增加,对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是慢性病的增加。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这对人均寿命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人均寿命,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首先,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其次,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科学素养,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

此外,还需要加大对老年人的关怀力度,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缓解养老压力。

总的来说,中国人均寿命的提高既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结果,也是整个社会进步的体现。

我们相信,在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生活方式更加健康的推动下,中国人均寿命还将继续提高。

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人均寿命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影响人类寿命的多重因素

影响人类寿命的多重因素

影响人类寿命的多重因素自古以来,长寿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

在现代社会,随着医学和科学的进步,全球人口的平均寿命得到了显著延长。

然而,个体寿命的长短仍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有些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如遗传和性别,而有些则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生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主观因素三个方面,探讨一下影响人类寿命的各种因素,希望为追求长寿的人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生理因素生理因素是影响人类寿命的基础,其中最为关键的两个方面是遗传因素和性别因素。

1. 遗传因素遗传对寿命的影响是显著且深远的,长寿家族和短寿家庭的案例为这一点提供了生动的佐证。

国内外的调查数据显示,在80至84岁的人群中,长寿家族的比例为52%,而在105岁以上的老人中,这一比例上升至71%。

双生子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遗传因素的重要性。

同卵双生子之间的寿命差异平均为3年,而异卵双生子的平均寿命差异则为6年。

此外,遗传对寿命的影响还体现在长寿老人多为头胎或母亲在年轻时生育的子女,而高龄产妇所生子女的寿命则相对较短。

这些证据表明,遗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寿命。

2. 性别因素性别差异在寿命长短上的表现也非常明显。

女性的平均寿命普遍高于男性,欧美国家的研究表明,男女平均寿命的差异为5至10年。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包括生理代谢差异、免疫系统功能以及心血管健康等方面。

女性的代谢水平较低,生命消耗相对较慢,而X染色体中的免疫调节基因也赋予女性更强的疾病抵抗能力。

此外,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有助于维持血管的弹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这些生理优势使得女性在长寿方面占据了更大的优势。

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它们虽然属于“外因”,但对人类寿命的影响不容忽视。

1. 自然环境长寿地区往往位于远离都市的山区或湖海之畔,这些地区气候宜人、日照充足、空气清新,污染极少。

比如南美洲厄瓜多尔的比尔卡旺巴地区,海拔适中,气候常年温暖,河水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有助于预防疾病。

影响寿命的不同因素

影响寿命的不同因素

影响寿命的不同因素
影响寿命的不同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影响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们的遗传基因决定了他们的体质和身体状况,具有一定的寿命倾向。

2.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选择对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

健康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能够改善身体状况,减少患病的风险,延长寿命。

相反,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等,会增加患病和死亡的风险,缩短寿命。

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会对寿命产生重要影响。

有害的环境污染、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危险以及生活水平等都是影响寿命的因素。

4.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对寿命有影响。

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网络以及生活环境对社会层面的幸福感和压力水平都起着重要作用。

5. 健康状况:健康状况是影响寿命的关键因素。

慢性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癌症等)、感染性疾病以及其他健康问题都会对寿命产生直接影响。

总之,影响寿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生活方式、环境、社会和健康状况等。

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关注健康问题,可以延长寿命。

我国人均寿命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我国人均寿命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BR : IR 出生率;JR平均每家庭户人 口 D: AT: 数; I东西部地区;JF年人均消费性支出;J6人 RX: RJ:
均卫生机构。
人体健康的决定性因素主要包括: 经济状
用 ; 是 大 众 信 息 服 务 。 府 部 门 ( 括 军 类 系 统 基 本 上 是 浏 览 型 或 功 能相 对 简 单 参 考 文 献 : 三 政 包
( 影响因素选择。1从经济状况来看, 女性人数为基数) 一) 、 ;另将出生率作为一项指标
本文选的是两个指标: 人均 G P 年人均消费 是考虑到越是偏远 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出生 D、 性支出。人均C) I P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 率可能越高, 寿命反而可能越低。5 自然环境 、
中图分类号:22 文献标识码: F2 A

发展状况, 而年人均消费性支出则能进一步反 因素,将各省市 自治区划分为东部、西部, 以 由于我 国经济 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 映当地居 民的生活水平 。2医疗卫生方面 , 、 选 东、 西之分作为影响因素 、 6 其他影响因素, 城 提高, 医疗条件得到改善, 全民健身全面展开, 表 1 人均寿命及相关变量数据表 我国人均寿命近年来一直在提高。20 00年第 RS G P B j F ZBXB IR I JF J G 五次全 国人 口普 查,中国人 口平均预 期寿命 地 区 JM A D X B RJ C R L BR 椰 D RX RJ ( 元) (= 0 ( ( ) ( (千 ) 女 1) 元) 0 % %) 每 人 ( ( 元) 万人) 7. 1 O岁,其中男、女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 4 北京 7. 196 3 0. 26 4 7. 3. 4 6 61 73. 18 7 0 . 4 7 4 9 9 . 0 0 9 4 5 9 1 2 1 l 89. . 9 . 43 4 6 9 5 4 6. 岁和 7 . 岁 。 07 5 1 世 界卫 93 6 3 3 20 年 月 8日 3

影响人均寿命的因素的统计分析

影响人均寿命的因素的统计分析

影响人均寿命的因素的统计分析首先,我们可以从医疗条件方面进行分析。

医疗条件的提高可以显著提高人均寿命。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我们可以收集全球各个国家的人均寿命和其对应的医疗条件,如卫生设施、医生人数等,并进行相关分析。

统计结果可以显示医疗条件的改善与人均寿命的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其次,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也是影响人均寿命的重要因素。

例如,吸烟、酗酒、不规律的饮食和缺乏锻炼等都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各个国家的人均寿命和吸烟率、饮酒率、肥胖率等指标之间的关系,来验证这一假设。

如果统计结果显示这些指标与人均寿命呈现出负相关关系,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改善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有助于提高人均寿命。

此外,社会经济因素也可能对人均寿命产生影响。

例如,人均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我们可以通过收集各个国家的人均寿命和这些经济因素的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来验证这一假设。

如果统计结果显示这些经济因素与人均寿命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提高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提高人均寿命。

最后,环境因素也可能对人均寿命产生影响。

例如,空气质量、水质和环境污染等。

我们可以通过收集各个国家的人均寿命和环境因素的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来验证这一假设。

如果统计结果显示环境因素与人均寿命呈现出负相关关系,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改善环境质量有助于提高人均寿命。

综上所述,影响人均寿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医疗条件、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社会经济因素以及环境因素都可能对人均寿命产生影响。

通过统计分析这些因素与人均寿命的关系,可以为政府和公众提供指导,以制定更好的健康政策和改善人均寿命的措施。

十个影响寿命的直接原因

十个影响寿命的直接原因

十个影响寿命的直接原因寿命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以下是十个可能直接影响寿命的因素:1.遗传因素:遗传有助于决定一个人的基本寿命。

一些遗传性疾病和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较短的寿命。

2.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习惯对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久坐、缺乏体育锻炼、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吸烟等不良习惯可能缩短寿命。

3.饮食习惯:营养不良、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饮食可能增加寿命减少的风险。

相反,均衡的饮食、充足的蔬果摄入和适量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长寿。

4.环境污染:空气和水污染可能导致许多健康问题,如呼吸道疾病、皮肤问题和癌症等,因此可能缩短寿命。

5.健康保健:拥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体系和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而延长寿命。

6.体重管理:过重和肥胖与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的风险增加有关。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可能有助于延长寿命。

7.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和焦虑症等,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缩短寿命。

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提升身体的整体健康。

8.社交互动:与他人保持社交互动,参与社区活动以及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减轻压力,促进心理健康,进而有助于延长寿命。

9.恶习:长期酗酒和药物滥用等恶习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损害,加速器功能衰退并降低寿命。

10.事故和伤害:事故和伤害是导致年轻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交通事故、工作场所意外以及其他危险行为可能迅速结束一个人的寿命。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仅仅是可能直接影响寿命的因素之一、尽管一些影响因素可能会增加患其中一种特定疾病或条件的风险,然而其他因素也可能通过以不同的方式相互作用来影响一个人的寿命。

此外,个体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在寿命上的影响是一个综合因素的结果。

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进行医学检查是维持长寿的关键。

人均寿命延长的原因深入分析

人均寿命延长的原因深入分析

人均寿命延长的原因深入分析人类的寿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了显著的增长,全球各地的人均寿命正在不断延长。

这一趋势的背后是多种复杂的原因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分析人均寿命延长的原因,并探讨每个因素对于提高寿命的影响。

首先,医疗技术的进步是人均寿命延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和治疗方法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现代医药技术的发展,包括新药研发、手术技术的改进等,使人们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

例如,疫苗的广泛普及和使用有效地减少了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此外,随着医疗设备的进步,如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等的应用,使得一些疾病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延长了患者的寿命。

其次,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人均寿命延长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人们有了更好的饮食、住房和医疗条件,这直接有助于健康状况的改善。

良好的卫生条件和饮食结构的改善降低了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如心脏病和糖尿病。

此外,现代通信和运输技术的发展,使得在健康教育的普及和医疗资源的分享方面更加便利。

第三,意识的转变在延长人均寿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和预防医学,这对促进寿命的延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意识的转变使得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通过定期体检、健康饮食、健身运动等方式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此外,不良习惯和行为的改变对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戒烟、限制饮酒、减少脂肪和糖分的摄入等行为改变,降低了慢性疾病的风险,提高了整体的健康水平。

第四,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也是人均寿命延长的因素之一。

在很多国家,政府提供了免费或低价的医疗保健服务,以及年老人口金融和社会保险等福利制度。

这些制度的推行有助于提供医疗资源和保障个体的健康和经济状况。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减轻了老年人和低收入人群面临的压力,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然而,人均寿命延长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和经济压力不断增加。

我国人均寿命的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人均寿命的影响因素研究

统计学院学年论文题目:我国人均寿命的影响因素研究班级:2013级统计学班姓名:刘胜男学号:201302070113指导老师:张帅二○一五年六月我国人均寿命的影响因素研究摘要: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不同地区之间平均期望寿命最大可差10岁。

文章从环境因素,日常生活方式,医疗条件三方面选取了十个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来研究影响人均寿命的显著性因素。

文章得出结论,消费水平和教育水平以及饮食习惯对人均寿命产生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人均寿命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人均GDP教育水平一、引言人均寿命主要用平均人均预期寿命这一指标来衡量。

人均预期寿命是指已经活到一定岁数的人平均还能再活的年数。

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综合指标。

它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计算一些国际对比指标比如人口质量指数PQLI,人类发展指数HDI等的基础。

温家宝总理曾经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时期“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一岁”目标。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21世纪上半叶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人口健康压力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迅速发展,人民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医疗技术和条件的空前完善和提高,使得人们的人均寿命由20世纪50年代的40多岁增加到近年来的70多岁。

中国的人均寿命在不断的增长,但新阶段的人均寿命水平在全球仅排第80位。

由卫生部2012年发布的《“健康中国”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我国东西部人均寿命相差15岁。

由此可见,提高中国人均寿命具有重大的意义,而这个任务在现阶段还很艰巨。

因此,充分了解中国人均寿命的因素并进行定量分析有很强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并且可为制定提高人均寿命的措施提供坚实的依据,同样也可以为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医疗和环境保护等政策和国家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供民生福利提供参考依据。

国民人均预期寿命的研究

国民人均预期寿命的研究

国民人均预期寿命的研究
一、引言
经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也在改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研究显示,1950年,全球人均预期寿命是46.5岁,2024年,这一数据达到了70.8岁。

国民人均预期寿命的增加推动了社会发展,改善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因此,本文将对国民人均预期寿命进行讨论,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国民预期寿命提供可行性意见。

二、国民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
国民人均预期寿命是受多个因素影响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推动了人民健康水平的改善,其中包括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善社会医疗保障等措施,从而有利于预期寿命的提高。

此外,营养膳食也是影响国民预期寿命的重要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现,全球营养不均衡是导致全球国民预期寿命短缺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些国家由于营养不良而导致国民预期寿命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相反,营养摄入均衡的国家往往国民预期寿命较高。

另外,环境污染也是导致国民预期寿命缩短的重要原因。

环境污染可能会降低人民的健康水平,并导致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从而缩短人们的期望寿命。

中国的人均寿命是多少岁?

中国的人均寿命是多少岁?

中国的人均寿命是多少岁?一、中国人均寿命的历史变迁中国的人均寿命自20世纪以来经历了显著增长的进程。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中国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6岁,相较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不到40岁的水平,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这一变迁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推动力。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均寿命的影响中国近年来取得的高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对人均寿命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物供应更加充足、营养更均衡,医疗条件也得到了大幅改善。

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国民的健康水平的提升,进而导致人均寿命的增加。

三、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与提升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在过去几十年中也经历了显著的改革和提升。

国家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扩大了医疗资源的覆盖范围,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设备的更新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条件和治疗手段,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四、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健康的影响中国人均寿命的增加还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转变密不可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更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饮食,增加体育锻炼,减少不良习惯如吸烟和酗酒等。

这些积极的改变促进了人们身体的健康,延长了寿命。

五、人口老龄化对人均寿命的挑战随着人均寿命的增加,中国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健康保障的需求,促进健康老龄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结:中国的人均寿命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虽然中国在人均寿命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人口老龄化对健康保障的需求也给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升生活质量,加强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工作,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长寿的生活环境。

影响寿命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影响寿命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影响寿命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在探讨人类寿命的话题时,环境因素往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我们生活的环境,就如同一个无形的大网,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和寿命长短。

那么,到底有哪些环境因素在起着作用呢?首先,空气质量是影响寿命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

现代社会,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以及能源消耗带来的污染物释放,使得空气中充斥着各种有害物质。

例如,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这些污染物被吸入人体后,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引发诸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是肺癌等严重疾病。

长期暴露在污染严重的空气中,无疑会增加患病的风险,从而缩短寿命。

水质的好坏同样与寿命息息相关。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天都需要摄入大量的水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然而,如果饮用水受到污染,含有重金属、农药残留、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就会对人体的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破坏身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各种疾病。

在一些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或者水污染严重,居民不得不长期饮用不卫生的水,这导致了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普遍较差,寿命也相对较短。

气候条件也是影响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极端的气候,如高温、严寒、高湿度或者低湿度,都会给人体带来压力。

高温环境容易导致中暑、脱水等问题,而严寒则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发作。

此外,长期生活在气候多变、不稳定的地区,人体需要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会增加身体的负担,影响身体的正常机能。

噪声污染同样不可小觑。

在城市中,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无处不在。

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下降、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睡眠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身体的恢复和修复,降低身体的抵抗力,对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也直接关系到寿命。

一个杂乱、肮脏、充满细菌和病毒的居住环境,容易引发各种传染病和慢性病。

例如,不经常打扫房间,灰尘和螨虫会积累,可能导致过敏和呼吸道疾病;厨房和卫生间如果清洁不当,容易滋生霉菌,影响身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院学年论文题目:我国人均寿命的影响因素研究班级:2013级统计学班*名:***学号:************指导老师:**二○一五年六月我国人均寿命的影响因素研究摘要: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不同地区之间平均期望寿命最大可差10岁。

文章从环境因素,日常生活方式,医疗条件三方面选取了十个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来研究影响人均寿命的显著性因素。

文章得出结论,消费水平和教育水平以及饮食习惯对人均寿命产生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人均寿命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人均GDP教育水平一、引言人均寿命主要用平均人均预期寿命这一指标来衡量。

人均预期寿命是指已经活到一定岁数的人平均还能再活的年数。

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综合指标。

它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计算一些国际对比指标比如人口质量指数PQLI,人类发展指数HDI等的基础。

温家宝总理曾经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时期“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一岁”目标。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21世纪上半叶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人口健康压力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迅速发展,人民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医疗技术和条件的空前完善和提高,使得人们的人均寿命由20世纪50年代的40多岁增加到近年来的70多岁。

中国的人均寿命在不断的增长,但新阶段的人均寿命水平在全球仅排第80位。

由卫生部2012年发布的《“健康中国”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我国东西部人均寿命相差15岁。

由此可见,提高中国人均寿命具有重大的意义,而这个任务在现阶段还很艰巨。

因此,充分了解中国人均寿命的因素并进行定量分析有很强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并且可为制定提高人均寿命的措施提供坚实的依据,同样也可以为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医疗和环境保护等政策和国家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供民生福利提供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影响我国人均寿命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服务水平,教育水平,地理位置等。

我国现在对人均寿命的研究并不多。

乔轶娟(2009)以全国31个地区数据为基础,选取了经济,卫生,教育等十多个因素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人均GDP和出生率这两个因素最显著。

郝勇(2003)通过对影响上海人均寿命与综合环境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主要研究了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消费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等方面,其中作者引入了人居用水量这一因素,并得到显著性结果。

徐鑫(2011)引入层次分析方法对影响人均寿命的多个影响指标进行信息加权集结分析。

其中医疗水平是对各省份诊所,医疗室,卫生院,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机构的个数进行信息集结,以最后的加权值来解释,教育水平是选取各类学校在校人数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集结,以最终的各类学校在校人数加权值解释。

童丽珍,李春森(2009)选取了我国2007年29个省份的相关数据用计量分析对国民寿命与GNP、文化程度关系做出了具体的实证分析。

鲁小博,陈晓颖(2006)选取八大类因素,结合中国各省市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自然条件等现状,将人均预期寿命与这些因素进行了简单相关分析。

可以看出现有的研究中,由于每个学者选取的影响因素不同,得出的影响预期寿命的因也不同。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数据的局限性和影响因素的选择上。

由于数据的局限性,现有的研究大都是基于2000年的数据。

而在影响因素的选择上,大多数学者都是选择了个别因素,且现有的研究主要注重外部环境因素的研究,而对于个人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方面研究较少。

三、实证分析(一)影响因素分析德威尔(Dever)从人类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1)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包括风俗习惯,日常行为方式(吸烟、饮酒等嗜好,体育锻炼等);(2)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和气候等环境因素(3)医疗卫生因素,包括医疗卫生服务(主要是资源的供给、分配、利用情况)、公共卫生(如安全饮水角度、卫生厕所使用状况)等;(4)遗传生物学因素。

除人类生物学角度外,本文从后三种因素出发来研究影响人均寿命的主要因素。

1.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由于数据较难获得,一般研究中很少涉及此因素。

但日常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行为方式对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有着很大的决定性作用。

本文选取城镇居民肉制品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居民蔬菜价格指数来作为饮食习惯这一因素的指标进行研究,生活方式方面选取烟酒价格指数。

城镇居民肉制品价格指数等指数可以反映商品价格变化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2.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

在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方面,标志性的指标是人均GDP。

相较于地区GDP,人均GDP能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除此之外,居民的消费性支出往往与其收入呈正比,消费水平高的人通常收入水平都高,较高的收入可以让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更高,用于食品消费、医疗保健消费的支出更多。

不同水平的消费支出也代表了生活方式的差异。

自然环境方面,一是人工不可改变的地理位置,二是目前居民所处环境的宜居程度。

前者的衡量引入虚拟变量,将我国分为东部,中西部两大地区。

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1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省区;西部地区包括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1省区。

后者居民的宜居程度有绿化覆盖率指标,居民人均用水量。

3.医疗卫生保健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医疗水平发达的城市与医疗条件较差的农村相比较,在发达地区,大型医院数量更多,医疗设备先进,卫生技术人员充足,人均期望寿命更高。

在衡量医疗卫生方面要考虑两个方向,一是医疗卫生条件普及情况,用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来衡量;对于医疗卫生条件利用率,用医院病床利用率来衡量。

(二)模型建立及估计1.根据前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所要研究的问题,将理论模型假定为以下形式:εβββββ++++++=10103322110x x x x y ,其中Y:各地区人均期望寿命 1x :肉制品价格指数 2x :蔬菜价格指数3x :烟酒价格指数 4x :人均GDP 5x :人均消费性支出6x :绿化覆盖率 7x :居民人均用水量 8x :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9x :医院病床利用率 10x :文盲率 ε:随机误差项。

2.用2014年我国各地区的数据估计理论模型,估计结果如下:5$32100001.000007.01257.01098.022931.00253.56x x x x x y ++++-=∧(58.4593) (0.1495) (0.1476) (0.3816) (0.00003) (0.0002)1098761029.00579.00798.00002.00077.0x x x x x -++++(0.0956) (0.0008) (0.0732) (0.0732) (0.0701)n=31 8491.02=R F=11.6365 DW=1.9062注:括号内为估计结果的标准误差,下同。

四,模型的检验及修正1.经济意义检验:肉制品价格指数、文盲率均与人均寿命成负相关,其余变量与人均寿命成负相关。

肉制品价格指数居民消费行为,当肉制品消费过多时,对人均寿命产生负面影响。

相比较,烟酒价格指数系数为正,不符合经济意义。

文盲率越高,居民生活方式越落后,其中包含不健康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人均期望寿命产生负面影响。

而其余变量都会对生活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因此系数为正符合经济意义。

2.由 F 检验的P 值(P=0.0000001),可得所设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存在。

由2R =0.8329得人均寿命的变差可由所设变量解释,但各个变量对应的P 值较小,无法通过T 检验。

因此,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3.逐步回归去除多重共线性:(1)Y 对每一个解释变量做一元回归,人均GDP ,文盲率,绿化覆盖率,医院病床利用率,肉制品价格指数,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人均消费性支出,烟酒价格指数,,蔬菜价格指数,人均用水量对应的分别为0.6014,0.4367,0.3853,0.0946,0.1406,0.4465,0.6152,0.0136,0.03343,0.08753。

再对医院病床利用率,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尝试取对数,得到两组数据对应的分别为0.1002,0.5099。

(2)根据结果,再用Y 对人均消费性支出,人均GDP 回归,回归结果为4500004.00002.06095.69x x y +-=∧(0.8233)(0.0001)(0.00003)n=31 2R =0.6368 F=24.5550 DW=1.1366整体能通过F 检验,但两个变量均不能不能通过T 检验,证明人均GDP 与人均消费支出之间相关性较强,剔除人均GDP 这个变量。

(3)Y 对人均消费性支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的对数做回归,剔除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的对数这个变量(4)类似的,逐步回归,得到线性回归模型11051366.01436.00003.09499.85x x x y --+=∧(8.3919)(0.00004) (0.0388) (0.0802)n=31 2R =0.8015 F=36.3481 DW=1.64264.引入虚拟变量,做回归得:SS r R =44.9354,SS 1R =3.9502,SS 2R =33.4702,则F 值为1.6731,小于99.2)25,3( F , 因此虚拟变量无需引入。

5.自相关检验:DW=1.642568,,而k=3,T=31时,DW的临界值分别为1.23,1.65,因此,模型通过自相关检验。

6.对模型进行BP 检验和White 检验,P 值分别为0.4539,0.3821,大于0.05。

因此该模型不违背同方差假定,模型通过检验。

模型最终结果如下:11051366.01436.00003.09499.85x x x y --+=∧(8.3919)(0.00004) (0.0388) (0.0802)n=31 2R =0.8015 F=36.3481 DW=1.6426五、结论与建议由最后的模型来看,影响人均寿命的主要因素是消费水平和教育水平。

肉制品消费价格指数对人均寿命同样也存在显著性影响。

其他条件不变时,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1个单位,人均期望寿命增长0.0002岁。

其他条件不变时,文盲率每下降一个单位,人均期望寿命增长0.3762岁。

其他条件不变时,肉制品价格指数每下降一个单位,人均期望寿命增长0.1465岁。

与以往的结果比较,医疗条件的利用率和普及率并没有出现在模型中,表明我国医疗条件水平有所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