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练习题自测题解答
初二上册物理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上册物理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3×3分)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准确的是 ( ) 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实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准确的是 ( ) 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能够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有 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能够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准确的是 ( )A.空气能够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水能够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 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 ( ) 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 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实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 ( ) A.响度B.音调 C.音色 D.振幅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 ) 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 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 ( ) A.音调变低 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准确的是 ( ) 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 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1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准确的是 ( ) A.因为人耳有双耳效应 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 D.木箱能够传播声音13.利用“B超”能够对病人的内脏实行检测,在提升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 ) 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21×1分)14.我国的北方因为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能够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能够,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
概率复习题自测题解答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练习册 复习题和自测题解答第一章 复习题1、一个工人生产了n 个零件,以事件i A 表示他生产的第i 个零件是正品(i =1,2,3,……,n ),用i A 表示下列事件: (1) 没有一个零件是次品; (2) 至少有一个零件是次品; (3) 仅仅只有一个零件是次品; (4) 至少有两个零件是次品。
解:1)1ni i A A ==2)1ni i A =3)11nn i j i j j i B A A ==≠⎡⎤⎛⎫⎢⎥ ⎪=⎢⎥⎪ ⎪⎢⎥⎝⎭⎣⎦4)A B2、任意两个正整数,求它们的和为偶数的概率。
解:{}(S =奇,奇),(奇,偶),(偶,奇),(偶,偶) 12P ∴=3、从数1,2,3,……,n 中任意取两数,求所取两数之和为偶数的概率。
解:i A -第i 次取到奇数(i =1,2);A -两次的和为偶数1212()()P A P A A A A =当n 为奇数时:11111112222()112n n n n n P A n n nn n----+--=⋅+⋅=--当n 为偶数时:1122222()112(1)nnn nn P A n n n n n ---=⋅+⋅=---4、在正方形{(,)|1,1}p q p q ≤≤中任意取一点(,)p q ,求使方程20x px q ++=有两个实根的概率。
解: 21411136xS dx dy --==⎰⎰13136424p ∴==5、盒中放有5个乒乓球,其中4个是新的,第一次比赛时从盒中任意取2个球去用,比赛后放回盒中,第二次比赛时再从盒中任意取2个球,求第二次比赛时取出的2个球都是新球的概率。
解:i A -第一次比赛时拿到i 只新球(i =1,2)B -第二次比赛时拿到2只新球1)()()1122()()|()|P B P A P B A P A P B A =⋅+⋅2122344222225555950C C C C C C C C =⨯+⨯=6、两台机床加工同样的零件,第一台加工的零件比第二台多一倍,而它们生产的废品率分别为0.03与0.02,现把加工出来的零件放在一起 (1)求从中任意取一件而得到合格品的概率;(2)如果任意取一件得到的是废品,求它是第一台机床所加工的概率。
初一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形状是()A. 球体B. 立方体C. 圆柱体D. 圆锥体2.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A. 2万公里B. 4万公里C. 6万公里D. 8万公里3. 地球的表面积大约是()A. 4亿平方公里B. 5亿平方公里C. 6亿平方公里D. 7亿平方公里4.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A. 12小时B. 24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5.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A. 365天B. 365.25天C. 366天D. 366.25天6.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7.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A. 圆形B. 椭圆形C. 抛物线形D. 双曲线形8. 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是()A. 昼夜交替B. 四季变化C. 太阳高度角变化D. 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9. 地球的公转产生的现象是()A. 昼夜交替B. 四季变化C. 太阳高度角变化D. 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10.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是()A. 0°B. 23.5°C. 66.5°D. 90°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地球的形状是接近于_______的不规则球体。
12. 地球的赤道半径大约是_______公里。
13. 地球的极半径大约是_______公里。
14. 地球的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大,约为_______米/秒。
15. 地球的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快,约为_______公里/秒。
16. 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包括昼夜交替、_______和_______。
17. 地球的公转产生的现象包括四季变化、_______和_______。
18.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_______度。
19.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_______轨道。
20. 地球的公转周期为_______天。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21. 地球的形状是完全的球体。
自测题(1-7章附参考答案)-高等数学上册.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一、选择题:1.函数的定义域是()(A; (B; (C;(D.2.函数的定义域是()(A;(B;(C;(D.3、函数是()(A偶函数; (B奇函数;(C非奇非偶函数;(D奇偶函数.4、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A2; (B; (C 4 ; (D .5、函数在定义域为()(A有上界无下界; (B有下界无上界;(C有界,且;(D有界,且.6、与等价的函数是()(A ; (B ; (C ; (D .7、当时,下列函数哪一个是其它三个的高阶无穷小()(A);(B);(C);(D).8、设则当()时有.(A; (B;(C; (D任意取 .9、设,则((A-1 ; (B1 ; (C0 ; (D不存在 .10、()(A1; (B-1;(C0; (D不存在.二、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2、 .三、设(1)试确定的值使;(2)求的表达式 .四、求的反函数.五、求极限:1、;2、;3、;4、;5、当时,;6、 .六、设有函数试确定的值使在连续 .七、讨论函数的连续性,并判断其间断点的类型 .八、证明奇次多项式:至少存在一个实根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一、选择题:1、函数在点的导数定义为()(A);(B);(C);(D);2、若函数在点处的导数,则曲线在点(处的法线()(A)与轴相平行;(B)与轴垂直;(C)与轴相垂直;(D)与轴即不平行也不垂直:3、若函数在点不连续,则在 ((A)必不可导;(B)必定可导;(C)不一定可导;(D)必无定义.4、如果=(),那么.(A ;(B ;(C ;(D .5、如果处处可导,那末()(A);(B);(C);(D).6、已知函数具有任意阶导数,且,则当为大于2的正整数时,的n阶导数是()(A);(B);(C);(D).7、若函数,对可导且,又的反函数存在且可导,则=()(A);(B);(C);(D).8、若函数为可微函数,则()(A)与无关;(B)为的线性函数;(C)当时为的高阶无穷小;(D)与为等价无穷小.9、设函数在点处可导,当自变量由增加到时,记为的增量,为的微分,等于()(A)-1;(B)0;(C)1;(D).10、设函数在点处可导,且,则等于().(A)0;(B)-1;(C)1;(D) .二、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2、();3、;4、;5、设为的函数是由方程确定的;6、设,,求.三、证明,满足方程.四、已知其中有二阶连续导数,且,1、确定的值,使在点连续;2、求五、设求.六、计算的近似值 .七、一人走过一桥之速率为4公里/小时,同时一船在此人底下以8公里/小时之速率划过,此桥比船高200米,问3分钟后人与船相离之速率为多少?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一、选择题:1、一元函数微分学的三个中值定理的结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A)它们都给出了ξ点的求法 .(B)它们都肯定了ξ点一定存在,且给出了求ξ的方法。
完整)高等数学练习题附答案

完整)高等数学练习题附答案第一章自测题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lim (sinx-tanx)/(3xln(1+2x)) = 1/22.lim (2x^2+ax+b)/(x-1) =3.a = 5.b = 123.lim (sin2x+e^(2ax)-1)/(x+1) = 2a4.若f(x)在(-∞,+∞)上连续,则a=05.曲线f(x) = (x-1)/(2x-4x+3)的水平渐近线是y=1/2,铅直渐近线是x=3/26.曲线y=(2x-1)/(x+1)的斜渐近线方程为y=2x-3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对任意给定的ε∈(0,1),总存在整数N,当n≥N时,恒有|x_n-a|≤2ε”是数列{x_n}收敛于a的充分条件但非必要条件2.设g(x)={x+2,x<1.2-x^2,1≤x<2.-x,x≥2},f(x)={2-x,x<1.x^2,x≥1},则g(f(x))=2-x^2,x≥1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lim (1-cosx)/x = 04.设x→0时,e^(tanx-x-1)与x^n是等价无穷小,则正整数n=35.曲线y=(1+e^(-x))/(1-e^(-x^2))没有渐近线6.下列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无界的是 sin(1/x),x∈(0,1]三、求下列极限(每小题5分,共35分)1.lim (x^2-x-2)/(4x+1-3) = 3/42.lim x+e^(-x)/(2x-x^2) = 03.lim (1+2+3+。
+n)/(n^2 ln n) = 04.lim x^2sin(1/x) = 01.设函数$f(x)=ax(a>0,a\neq1)$,求$\lim\limits_{n\to\infty}\frac{1}{\ln\left(\frac{f(1)f(2)\cdotsf(n)}{n^2}\right)}$。
2.求$\lim\limits_{4x\to1}\frac{x^2+e\sin x+6}{1+e^x-\cosx}$。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基础题含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 分)1.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汽车通过一座桥所用的时间B.研究人在汽车上的位置C.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D.计算汽车从北京开往大连的时间2、下列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是与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B.被研究的物体必须沿与参考系的连线运动C.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或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3.关于时间与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5秒末是时间的概念,已经历了5s;B、第4秒是时间的概念,共经历了4s;C、最后2秒是时间的概念,共经历了2s;D、3秒末是时间的概念,共经历了3s。
4. 从高为5m处以某一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小球,在与地面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 处被接住,则这段过程中-------()A.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B.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C.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D.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5.下列关于位移与路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位移的大小与路程总是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B、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线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就是路程D、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6.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A.路程与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与位移的大小均为2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2R7.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①位移②路程③瞬时速度④平均速度⑤时间⑥加速度⑦平均速率A、只有①③④⑥B、只有①③⑥C、只有①⑥⑦D、只有①⑥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B.没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不变C.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加速度必有变化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9.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3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达到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不同10.根据给出速度与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第1章 绪论自测题

第1章绪论自测题第1章绪论自测题第1章测试题一、思考题1.1试从力学的角度,比较流体与固体的差别。
1.2气体和液体的物理力学特性有何差别?1.3何为连续介质?流体力学中为何须要导入连续介质假设?1.4什么就是牛顿内摩擦定律?它的应用领域条件就是什么?1.5流体的动力表面张力系数与运动表面张力系数有何相同?1.6流体的动力粘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它们随温度是如何变化的?1.7流体的粘性力与固体的摩擦力有何本质区别?1.8何谓理想流体?引入理想流体模型的意义何在?1.9何谓不容放大流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忽略流体的压缩性?1.10为什么通常把水看做就是不容放大流体?1.11按促进作用方式区分促进作用在流体上加哪两类力?1.12试述表面张力的定义,及其产生表面张力的机理。
1.13何谓附着力,何谓内聚力?先行分析水和水银在毛细管中下降或上升的现象。
1.14为什么玻璃上一滴油总是对数呈圆形球形?1.15测压管管径为什么无法枝节?1.16如何认识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将不断发展和创新?二、选择题1.1在常温下水的密度为kg/m3。
(c)(a)10(b)100(c)998.2(d)10001.2在标准大气压之下200c时空气的密度为kg/m3。
(a)(a)1.2(b)12(c)120(d)12001.3温度增高时,水的粘性。
(a)(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能确定1.4温度升高时,空气的粘性。
(b)(a)变大(b)变小小(c)维持不变(d)无法确认1.5动力表面张力系数?与运动表面张力系数?的关系为。
(d)(a)??(b)(c)(d)??p1.6运动粘滞系数的是。
(b)(a)s/m(b)m/s(c)n.s/m(d)n.m/s1.7流体的粘性与流体的毫无关系。
(d)(a)分子内聚力(b)分子动量变换(c)温度(d)速度梯度1.8与牛顿内摩擦定律直接有关的因素是。
(c)(a)乌形变与速度(b)乌形变与剪切变形(c)乌形变与剪切变形速度(d)乌形变与应力1.9液体体积压缩系数是在条件下单位压强引起的体积变化率。
信号与系统第一、二、三章自测题解答

第一章自测题答案1.已知)()4()(2t u t t f +=,则)(''t f =(t)4δ2u(t)'+ 2.2(2)1()t t d t t δ∞-∞+⋅+-=⎰3=-⋅+⎰∞∞-dt t t t )1()2(2δ。
3.=-⎰∞∞-dt t t e tj )(0δωoj ωet 。
4.试画出下列各函数式表示的信号图形: (1)0 ),()(001>-=t t t u t f(2))]4()([3cos )(2--=t u t u t t f π在0到4区间内的6个周期的余弦波,余弦波的周期为2/3。
(3)][sin )(3t u t f π=5.已知f (t )的波形如图1.1所示,求f (2-t )与f (6-2t )的表达式,并画出波形。
答:函数表达式:f(2-t) = [u(t)-u(t-1)]+2[u(t-1)-u(t-2)] f(6-2t)=[u(t-2)-u(t-2.5)]+2[u(t-2.5)-u(t-3)]6.信号f (5-3t )的波形如图1.2所示,试画出f (t )的波形。
答:f(5-3t)左移5/3得到f(-3t),然后再扩展3倍得到f(-t),最后反褶可得到f(t)7.对于下述的系统,输入为e (t ), 输出为r (t ),T [e (t )]表示系统对e (t )的响应,试判定下述系统是否为: (1) 线性系统;(2)非时变系统;(3)因果系统;(4)稳定系统:(a) r (t )=T [e (t )]=e (t -2)线性、非时变、因果、稳定系统 (b) r (t )=T [e (t )]=e (-t )线性、时变、非因果、稳定系统 (c) r (t )=T [e (t )]=e (t )cos t 线性、时变、因果、稳定系统 (d) r (t )=T [e (t )]=a e (t )非线性、时不变、因果、稳定系统9. 一线性非时变系统,当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u (t )时,输出r (t )为 )1()()(t u t u e t r t --+=-,试求该系统对图1.3所示输入e (t )的响应。
国开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第1章自测题及答案

国开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第1章自测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试题 1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等正确答案是:基本方法,基本原则试题 2纵贯研究的主要形式:一是趋势研究,二是(),三是()。
正确答案是:同期群研究,追踪研究试题 3定性研究是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某一社会现象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以()为目的的的社会调查研究。
正确答案是:判断事物性质试题 4定量研究就是运用()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正确答案是:概率、统计试题 5普查一般分为()普查和()普查两类。
正确答案是:一次性,常规性试题 6()研究与()研究的结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佳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
正确答案是:定性,定量试题 720世纪初期,抽样方法逐渐发展起来,与()和()结合在一起,形成抽样调查,成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标志。
正确答案是:问卷法,统计分析试题 8我国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长期使用着一种通过()说明()的调查方式,并赋予它一个特殊称谓,即典型调查。
正确答案是:个案,总体性质试题 9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即()、()与具体准备。
正确答案是: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试题 10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是指社会调查研究的()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等。
正确答案是:指导思想,公式试题 11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即()调查方法和()调查方法。
正确答案是:直接,间接试题 12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必须防止()或()这两种倾向。
正确答案是:只重现象,只重理论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试题 13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
信号与系统第一、二、三章自测题解答

第一章自测题答案1.已知)()4()(2t u t t f +=,则)(''t f =(t)4δ2u(t)'+ 2.2(2)1()t t d t t δ∞-∞+⋅+-=⎰3=-⋅+⎰∞∞-dt t t t )1()2(2δ。
3.=-⎰∞∞-dt t t e tj )(0δωoj ωet 。
4.试画出下列各函数式表示的信号图形: (1)0 ),()(001>-=t t t u t f(2))]4()([3cos )(2--=t u t u t t f π在0到4区间内的6个周期的余弦波,余弦波的周期为2/3。
(3)][sin )(3t u t f π=5.已知f (t )的波形如图1.1所示,求f (2-t )与f (6-2t )的表达式,并画出波形。
答:函数表达式:f(2-t) = [u(t)-u(t-1)]+2[u(t-1)-u(t-2)] f(6-2t)=[u(t-2)-u(t-2.5)]+2[u(t-2.5)-u(t-3)]6.信号f (5-3t )的波形如图1.2所示,试画出f (t )的波形。
答:f(5-3t)左移5/3得到f(-3t),然后再扩展3倍得到f(-t),最后反褶可得到f(t)7.对于下述的系统,输入为e (t ), 输出为r (t ),T [e (t )]表示系统对e (t )的响应,试判定下述系统是否为: (1) 线性系统;(2)非时变系统;(3)因果系统;(4)稳定系统:(a) r (t )=T [e (t )]=e (t -2)线性、非时变、因果、稳定系统 (b) r (t )=T [e (t )]=e (-t )线性、时变、非因果、稳定系统 (c) r (t )=T [e (t )]=e (t )cos t 线性、时变、因果、稳定系统 (d) r (t )=T [e (t )]=a e (t )非线性、时不变、因果、稳定系统9. 一线性非时变系统,当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u (t )时,输出r (t )为 )1()()(t u t u e t r t --+=-,试求该系统对图1.3所示输入e (t )的响应。
植物生产与环境各章_自测题及答案[1]
![植物生产与环境各章_自测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83c43233968011ca300911b.png)
植物生产与环境自测题第1章自测题一一、名词解释1.细胞2.原生质体3.减数分裂4.组织5.器官6.纹孔7.胞间连丝8.维管束9.主根10.侧根11.不定根12.须根系13.直根系14.凯氏带15.髓二、填空题1.自然界中现在已知的生物(含微生物)多达_______种,其中高等植物约______种,可供栽培的植物为_______种,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有用植物约 _________ 种。
2.农业生产是由_________生产、_________生产和_________生产三个基本环节组成。
3.农业生产中,绿色植物的生产是 _________的生产,是进行其他农业生产的前提和基础。
4.一般植物细胞是由_______ 和 _______两部分组成,原生质体可分为 _______、和 _ ___ 三部分。
5.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叫__________ 。
在细胞分裂中期浓缩成棒状体,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简称 _______。
6._________与细胞需水量有关,并贮藏各种养料和生命活动产物。
___________ 的成分主要是糖类、水、有机酸、单宁、生物碱等,所以细胞具有酸、甜、涩、苦等味道。
7.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8.细胞核由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构成,核膜是 ___层膜,膜上有许多小孔,称为_____。
9.质体主要由________ 和_ ____组成,_______层膜。
按其所含色素及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 、______和_______三种,其中_______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_______是质体中最小的一种,在光下可转化。
10. ______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______是由生物膜构成的网状管道系统,有运输代谢产物的作用,______是蛋白质合成的中心,由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______与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关,并参与细胞壁的合成。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基础题(含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1.在探讨下列问题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的是----------------()A.探讨汽车通过一座桥所用的时间B.探讨人在汽车上的位置C.探讨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急D.计算汽车从北京开往大连的时间2、下列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需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B.被探讨的物体必需沿与参考系的连线运动C.参考系必需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或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D.参考系是为了探讨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3.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5秒末是时间的概念,已经验了5s;B、第4秒是时间的概念,共经验了4s;C、最终2秒是时间的概念,共经验了2s;D、3秒末是时间的概念,共经验了3s。
4. 从高为5m处以某一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小球,在与地面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处被接住,则这段过程中-------()A.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B.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C.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D.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5.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是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B、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途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就是路程D、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6.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2R7.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①位移②路程③瞬时速度④平均速度⑤时间⑥加速度⑦平均速率A、只有①③④⑥B、只有①③⑥C、只有①⑥⑦D 、只有①⑥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肯定增加B .没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肯定不变C .物体的速度有变更,则加速度必有变更D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肯定为零9.三个质点A 、B 、C 均由N 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 点,运动轨迹如图3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 点动身,同时达到M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质点从N 点到M 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 .三个质点随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 .三个质点从N 点动身到随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 .三个质点从N 点到M 点的位移不同10.依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推断正确的是( )。
模电第1单元自测题解答

第1章习题一、填空题:1. N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极微量的五价元素构成。
这种半导体内的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少数载流子为空穴,定域的杂质离子带正电。
2. 双极型三极管内部分有基区、发射区和集电区三个区,发射结和集电结两个PN结,从三个区向外引出三个铝电极。
3. PN结正向偏置时,内、外电场方向相反,电阻很小,多子扩散形成较大的正向电流,PN结导通;PN结反向偏置时,其内、外电场方向相同,电阻很大,少子漂移形成很小的反向电流,PN结几乎截止。
PN结的这种特性称为单向导电性。
4.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划分为四个区,分别是死区、正向导通区、反向截止区和反向击穿区。
5. 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二极管极性时,需选用欧姆挡的R×1k档位,检测中若指针偏转较大,可判断与红表棒相接触的电极是二极管的阴极;与黑表棒相接触的电极是二极管的阳极。
检测二极管好坏时,若两表棒位置调换前后万用表指针偏转都很大,说明二极管已经被击穿;两表棒位置调换前后万用表指针偏转都极小时,说明该二极管已经老化不通。
6. BJT中,由于集电极大电流i c受基极小电流i b控制,属于电流控制型器件;FET 中,由于漏极大电流i D受栅源电压u Gs控制,属于电压控制型器件。
7. 温度升高时,PN结内电场增强,造成二极管正向电压减小,反向电压增大。
8. 稳压管正常工作时应在反向击穿区;发光二极管正常工作时应在正向导通区;光电二极管正常工作应在反向截止区。
9. 晶闸管有阳极、阴极和门控极三个电极。
10. 晶闸管既有单向导电的整流作用,又有可以控制导通时间的作用。
晶闸管正向导通的条件是阳极加正电压时,门控极也要有正向触发电压,关断的条件是晶闸管反偏或电流小于维持电流。
二.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1. 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是带负电的离子,空穴是带正电的离子。
(错)2. 晶体管和场效应管都是由两种载流子同时参与导电。
(错)3. 用万用表测试晶体管好坏和极性时,应选择欧姆档R×10k档位。
自测题第一章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这体现了会计核算的()。
A.相关性原则B.可比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谨慎性原则解析:D.谨慎性原则。
2.之所以产生权责发生制计量基础,是因为存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解析:C.会计分期。
为了发挥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应合理的划分会计期间,即进行会计分期。
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为分期结账和编制财务报告,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可比性原则奠定了理论与事务基础。
3.企业设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的依据是()。
A.可比性原则B.权责发生制C.重要性原则D.谨慎性原则解析:B.“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属于跨期摊提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应有几个会计期间共同负担的费用,并将这些费用在各个会计期间中进行分摊或预提的账户。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有些费用是在某一个会计期间支付,但应由几个受益的会计期间共同负担,以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损益。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为严格划清费用的受益期限,设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
4.企业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体现了()的要求。
A.实质重于形式原则B.客观性原则C.及时性原则D.谨慎性原则解析:D.谨慎性原则。
企业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等均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其目的是使资产更符合其定义。
5.强调不同企业会计信息横向可比的会计核算原则是()。
A.及时性原则B.相关性原则C.可比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解析:C.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强调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6.下列项目中,能引起负债和利润同时发生变动的是()。
章节自测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装备习题及解答第一章金属切削机床1-1指出下列机床型号的含义:CM6132,CM1107,Y5132,Y3150E,M1432A,Y7132A 。
答:CM6132:最大加工直径为320mm的精度车床。
CM1107:最大棒料直径为7mm的精密单轴纵切自动车床。
Y5132:最大加工直径为320mm的插齿机。
Y3150E:最大加工直径为500mm经过第五次重大改进的滚齿机。
M1432A:最大磨削直径为320mm经过第一次重大改进的万能外圆磨床。
Y7132A:最大加工直径为320mm经过第一次重大改进的锥形砂轮磨齿机。
1-2.何谓简单的成形运动何谓复合的成形运动答:如果一个独立的成形运动,是由单独的旋转运动或直线运动构成,则此成形运动为简单的成形运动。
如果一个独立的成形运动,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单元运动(旋转或直线)按照某种确定的关系组合而成,并且相互依存,这种成形运动成为复合的成形运动。
1-3母线和导线的形成方法及所需要的运动。
答:母线和导线统称发生线,形成发生线的方法有四种(1)轨迹法发生线形成方法:刀刃为切削点,它按照一定的规律做轨迹运动。
只需要一个独立的成形运动。
(2)成形法发生线形成方法:刀刃为一条切削线,它的形状和长短与所需要成型的发生线一致运动:不需要专门的成形运动(3)相切法发生线形成的方法:刀刃为切削点,它是旋转刀具刀刃上的点,切削刀具的需安装中心按一定规律轨迹运动,切削点运动轨迹的包络线(相切线)就是发生线。
运动:需要两个独立的成形运动,即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回转中心的轨迹运动。
(4)展成法发生线形成的方法:刀刃为一条切削线,但他与需要形成的发生线不相吻合,在形成发生线的过程中,展成运动使切削刃与发生线相切并煮点接触而形成与他共轭的发生线,即发生线是切削点的包络线。
运动:需要一个独立的成形运动,即展成运动。
1-4用成形车刀车削成形回转表面。
答:母线—曲线,由成形法形成,不需要成形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V ,计算得出逸出气体的物质的量 RT
93000Pa 114.3m3 p2V2 4452.6 mol RT2 8.314J mol1 K 1 287.15K 94600Pa 162.4m3 p1V1 6402.4 mol RT1 8.314J mol1 K 1 288.65K
练习 1.11 练习 1.12 练习 1.13 练习 1.14 练习 1.15 练习 1.16
f (E)
1 E 2 1 kT 2 。 e E π kT
1.5
分子每两次碰撞之间所经过路程的平均值,
。 l va 1 2 0.707 z 2πd n πd 2n
64 pc
、
8 pc
讨论 1-3 答:针对理想气体模型,从分子有相互作用力,分子自身也有体积这两点上对理想气体做了校正,引入两 个参数,对计算精度作出了很大改进,找到了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的差异的原因。有一个实际气体的方 程模型,对以后的研究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练习 1.23 练习 1.24 练习 1.25 练习 1.26 练习 1.27 练习 1.28 答: lim
V Z
练习 1.30 Tr
1000 44 8.3145 373 3 nRT 3 0.9 m 0.0125 m 3 3 p 5.07 10 10
pr p / pc 10132.5 kPa / 4247 kPa 2.386
A,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的量与碳酸钙相同,则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V mRT 150 106 g 8.314J mol1 K 1 288.15K 3.8 107 dm3 。 Mp 100g mol1 94.6 103 Pa
9.
B,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n
是理想气体,它的模型是分子间无作用力,分子本身没有体积,分子之间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碰撞,无任何 能量损失。它有以下几种形式: pVm RT , pV nRT , pV ( m / M ) RT , pV NkBT 。高温低压下的 实际气体比较接近与理想气体的行为。气体运动的速率分布曲线是用来描述某一定速率范围内的分子比例, 动能分布曲线是用来描述能量落在某区间的分子占总分子数的分数。通常考虑的是平动能。可由速率分布 公式导出能量的分布公式。 说明了当气体分子处于稳定状态时, 其速率及能量分布都遵循一定的统计规律。 练习 1.17 与液相平衡的饱和蒸气的压力,正常沸点是 101.325kPa 时的沸点。 练习 1.18 气体处于其 Tc、pc、Vm,c 时的状态。 练习 1.19 气、液两相摩尔体积及其它性质完全相同,界面消失气态、液态无法区分。 讨论 1-2 答:参考图 1-10,临界温度以下曲线可分为三段,气液两相平衡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液体的摩尔体积之 差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当温度到达 Tc 时, 气液两相的摩尔体积差为 0, 即气体与液体的摩尔体积相等。 临界温度以上只有一条曲线,只有气体存在。在临界点处,气、液两相摩尔体积完全相同,两相的界面 消失,气态、液态无法区分。 练习 1.20 吸引力,排斥力。 练习 1.21 与气体性质有关,而与温度和压力无关,而实际上它们与温度、压力也有关。 2 2 RT 练习 1.22 a 27 R Tc b c 。
动量 力 质量 加速度 质量 速度 面积 面积 时间 面积 时间 面积
动量 ,应为动量,而不是动能。 面积 时间
D,体系的状态是系统所有性质都具有确定值,称为一定状态。流动体系稳定态是指流速具有稳定值,而流速是 动力参数,不是热力学变量。
能量 1 pV = 1 = 能量 温度 摩尔 。 温度 n T 摩尔
(4) f ( v )dv v N (v )
v2
1
dN N
—— 分布在有限速率区间 v1 ~ v2 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 分布在有限速率区间 v1 ~ v2 内的分子数。
(5) v Nf ( v )dv N ( v ) dN ——
1
N ( v2 )
(6) 0 f ( v )dv 1 ——
a Vm b RT Vm 2
则
RT a p Vm b Vm 2
查表可知 N2(g)
p
a 0.1368 Pa m 6 mol2 , b 0.386 104 Pa m3 mol1
RT a 8.314 J mol 1 K 1 273K 0.1368 Pa m6 mol 2 2 4.39 107 Pa 5 4 3 1 Vm b Vm 7.03 10 0.386 10 m mol 7.03 105 m3 mol1 2
p0
( pVm ) a 0 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波义尔温度。用范德华气体方程计算出的波义尔温度为 TB = Rb p TB
实际气体偏离理想气体的程度;
气体压缩的难易程度
Z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cVm,c RTc
p pc
。
不同气体,只要有两个对比参数相同,则第三个对比参数一定大致相同。
pr
dN N
—— 分布在速率 v 附近 v ~ v dv 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
(2) Nf ( v )dv dN —— 分布在速率 v 附近 v ~ v dv 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 (3) nf ( v )dv
v2
1
N dN d N V N V
N ( v2 )
1
—— 单位体积内分子速率分布在速率 v 附近 v ~ v dv 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
pV 98600Pa 1 103 m3 4.05 102 mol RT 8.314J mol1 K 1 293.15K
容器内原有气体物质的量为 n
加热后容器内剩余气体物质的量为 n= 6402.4 mol 4452.6 mol =1950 mol 从而可计算出加热温度
tx p1V1 94600Pa 162.4m 3 948K nR 1950mol 8.314J mol1 K 1
分布在 0 ~ ∞ 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 归一化条件)
(7) 0 v 2f ( v )dv v 2 —— v2 的平均值。
2 RT 。 Maxwell 速率分布曲线图上, 最高点所对应的速率, 也就是说该速率下运动的分子数比例最高; vm M
练习 1.7 练习 1.8 练习 1.9 练习 1.10
由此得到另一组 Z - Tr 数据如下:
Tr
Z
1.0
1.4 0.81
1.6 .071
1.14 1.03 做 Z - Tr 曲线如图 1-1 曲线(2)所示。
Z
图 1-1 上述两条曲线交于 Tr =1.46 处,则得到该丙烷压缩气体的温度为 540K. 讨论 1-4 答:由于认识到在临界点,各种气体有共同的特性,即气体与液体无区别。则以各自临界参数为基准,将 气体的 p,Vm,T 作一番变换,似乎更加具有可比性。 Z=1 的其气体不一定是理想气体,例如,在波义尔温度 TB=Tc 临界温度时,在几百个 kPa 的压力范围 内的实际气体都符合理想气体方程式,他们不是理想气体,实际气体分子本身有体积,分子之间也有相互 作用力。但是,理想气体,Z 必然等于 1。
5.
A, R
6.
A,由根均方速率公式: u
3kT ,当速率相等时,分子的质量和温度成正比,因为氧气的分子质量大于氢气, m
所以氧气温度高于氢气温度。 7. 8. C, 由 pM =
pO M O2 m 1.3754 32 44 。 RT RT 可知, M N 2 O 2 V pN 2 O
T =369.82 K Tr
pV ZnRT
Z
pV nRT
10132.5 kPa 7.81 10 3 m 3 1000 g 8.314 J mol 1 K 369.82 K Tr 44.09 g mol 1
1.1 1.2 0.95
1.135
1 Tr
第一章 气体分子运动理论与实际气体
一、练习题讨论题参考解答
练习 1.1
1 pV mNu 2 3
练习 1.2 练习 1.3 练习 1.4 练习 1.5 练习 1.6
n u
i
2 i i
n
u。
平动、振动; 分子碰撞传递; 分子平均平动 等同的体积下; 等同的压力下。 速率在 v ~ v 1 范围、即单位速率范围内的分子占总分子数的分数。 (1) f ( v )dv
8kT x e x dx ; πm 0 1 ∶ 1.128∶ 1.224 。 va
u
3kT 。 m
解:根据最概然速率的公式
vm (H 2 ) m(O2 ) 32 4 vm (O2 ) m(H 2 ) 2
vm
2kT m
vm (H 2 ) vm (O2 )=500m s1
z 2va πd 2n 。
z
2 2 2 RT n πd u 2 n 2 πd 2 πM 3π
,
2 z πd AB
8 RT nA n B 。 π
z
z''
L
p 。 2πMRT
' vA MB 。 ' MA vB
讨论 1-1 答:在任何情况下都严格遵守气体三定律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或者说完全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气体
(3)查表可知 N2(g)
pr
pc 33.9 105 Pa ,Tc=134 K
Tr T 273K 2 Tc 134 K
p 4.05 107 Pa 12 pc 33.9 105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