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书法楷书八个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
要想写好字,首先就要写好笔画。
就象盖房子要讲究材料的质量一样,偷工减料盖起来的房子必然是“豆腐渣”工程,写字的道理也是如此,那种不认真练习笔画就直接写字的学法是不符合毛笔楷书学习规律的。
王羲之说:“……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
”充分说明了笔画质量与字的整体美的关系。
汉字的基本笔画共有四十余个,可分为点(斜点、竖点、左点、撇点、提点)、线(长横、短横、左尖横、悬针竖、垂露竖、短竖、长斜撇、短斜撇、短平撇、竖弯撇、竖撇、斜捺、平捺、反捺、提)、折(横折、竖折、撇折)、钩(横钩、竖提、竖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及复合笔画(共10个,名字略)五大类,每一类笔画的写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掌握起来并不难,以下就是我在学习和教学毛笔楷书过程中总结的规律。
一、起笔规律:点、带、转适用于一拓直下起笔法,之所以教这种写法是方便学生以后学习行书(见图3 —1)。
(如看不见全图,可对图双击查看)点:任何笔画都由点起。
笔杆垂直,以斜势(45°)(缺省为这个角度,具体到不同风格楷体可作相应调整)下笔由轻到重写出前尖后圆的杏仁点。
要求下笔要轻,角度要斜,根据笔画的粗细写出点的长短,不可一味拉长以免给下一步带来麻烦。
带:是为了写出起笔轮廓,也便于转笔。
以横为例,杏仁点写完后,毛笔按笔画运笔方向(横向右、竖向下、撇向左下、捺向右下、提向右上)侧锋带笔形成平形四边形块面,这样做既写出了起笔的轮廓,又便于笔锋在其中不露痕迹地换向,保证下一步的中锋运笔。
注意:带时毛笔不要提起,把点的头和尾盖住(以看不见点的头尾为准),写出三条直边两个方角。
转:是为了调整笔锋指向以达到中锋运笔要求。
平形四边形块面形成后,笔锋不须提起,接着就是靠大拇指和食指逆时针转动笔杆(横、提为逆时针转动,竖、撇为顺时针转动,捺因为下笔方向同点一致,故不须转动),带动笔锋作逆时针调锋,使原来的笔锋指向由向左前变成向左,这时向右运笔才是横的中锋行笔。
楷书入门教材
《楷书入门教材》书法入门歌书法为艺术,前人心血凝。
学书贵有恒,练书须用心。
心正则笔正,笔决记心中。
下笔不离点,转折贵圆露。
有垂还欲收,勾划忌平庸。
左垂宜竖露,右直利悬针。
捺似金刀势,撇如犀角形。
横行锋务敛,结构气欲清。
毫发不松懈,布局巧用心。
疏密必相间,迟速便能通。
轻重相扶持,正偏顾盼情。
浓淡相映易,向背必适中。
虚实必兼顾,起伏延绵陈。
纵横穿插势,吞让有分寸。
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尊。
神形能兼备,飘逸潇洒容。
日日不歇笔,不懈功竟成。
楷书口诀楷书称正楷,起笔多藏锋;学书必先行,行笔用中锋。
笔画形态稳,回锋要自然;字字得端正,结构讲造型。
结构搭配匀,多临古人帖;章法要讲究,用笔讲技巧。
笔笔得到位,楷书要写好;清朗必整齐,重在用腕上。
行书口诀行楷书写要流畅,主笔沉着是关键;快写简化是特征,连笔轻细不可粗。
伸缩性大变体多,用笔最好是长锋;执笔用笔如草书,使墨必须调湿润。
执笔必须悬起肘,全篇排头是标准;灵活多变才自如,一气呵成要贯通。
隶书口诀方劲古拙如龟如鳖蚕头雁尾笔必三折雁不双飞蚕无二色点画俯仰左挑右磔重浊轻清斩钉截铁魏碑口诀魄力雄强精神飞动气象浑穆兴趣酣足笔法跳跃骨血润达点画峻厚结构天成意态飘逸血肉丰美草书要决草书行行如春蚓字字造型似秋蛇全章一起要贯通有气有神是精品狂草要决狂草如激电湍流字字如惊蛇出洞点线变化多姿美疏密虚实心有数气势磅礴态万千结构布白心畅意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
一、书写姿势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姿势,一是立书姿势。
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用,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用。
(一)坐书姿势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1.臂开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2.身直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
笔画书写八大规律
笔画书写八大规律(书法入门)一、点和组合点的书写规律(一)楷书的基本点有五个:斜点——反捺的浓缩竖点——垂露竖的浓缩左点——右短竖的浓缩撇点——短斜撇的浓缩提点——提的浓缩这些点是这五个对应笔画的缩写——去中间行笔,接两头起笔和收笔。
(二)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1、两点水:用作左偏旁。
上为斜点,下为提点。
这个部首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沿要垂直对齐。
以避免提点过长占用右偏旁的空间。
2、三点水:用作左偏旁。
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
3、相向点:用作字头。
左为斜点,右为撇点。
为保证下边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
4、顺三点:用作字头。
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斜点,分布原理与三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整齐。
5、相背点:用作字底。
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
6、隔三点:用作字头。
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7、四点底:用作字底。
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左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
8、向心四点:用在字的两边。
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斜点。
右下部斜点稍大。
二、折和钩的书写规律1、起笔折法——弹、挑、点、带、转此种方法即还原法,特别适合写竖折、撇折以及竖提,就是将折笔看成两个线类笔画的连接,如横折可看成横和竖的连接(竖折可看成竖和横的连接、撇折可看成撇和横的连接,即上笔的收笔步骤接着下笔的起笔步骤),横折即可写成横的收笔(保留“弹”和“挑”,去掉“折”和“转”)接着竖的起笔(“点、带、转”),竖折、撇折可以此类推(见图3 —6)。
要想使折笔具有康有为所说“凝整沉着”的效果,还须注意折笔角度要在直角以内。
2、三角形法——弹、挑、折、折、转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后三步折、折、转钩出三角形的轮廓,再调整笔锋运笔。
特别适合写横折、横钩、竖钩,也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
书法楷书ppt课件
PART 06
楷书学习与实践
学习楷书的方法与技巧
01
02
03
04
观察与模仿
通过观察楷书名家的作品,理 解其笔画和结构的特点,然后 尝试模仿,掌握其基本技巧。
理论与实践结合
学习楷书理论,理解楷书的书 写规则和原则,并在实践中应
用,不断修正和提高。
坚持练习
练习是学习楷书的关键,通过 大量的临摹和创作,逐渐掌握
楷书发展
楷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 阶段,如钟繇、王羲之等书法家 对楷书的创新和发展,使其成为 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楷书的特点与风格
特点
楷书笔画分明,结构严谨,字形端正 ,是书法的基本功之一。
风格
楷书风格多样,如欧体、颜体、柳体 等,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美 感。
楷书与其他书体的比较
与隶书比较
在楷书书写中,每个字都有一个或多个主笔,这些主笔应特别突出,以增强字的表现力 和美感。
详细描述
主笔是指在一个字中起主导作用的笔画,通常是笔画较长、力度较大的部分。在楷书书 写中,主笔应特别突出,笔画应粗壮有力,与其他笔画形成对比,以增强字的表现力和
美感。同时,主笔的位置和角度也应适当调整,以使整个字看起来更加协调和平衡。
楷书去掉了隶书的波磔,字形由扁方变为正方或长方形,笔画由粗变细,更加 强调运笔的起落和笔画的粗细变化。
与行书比较
楷书相对行书来说,更加注重笔画和结构的规范,显得庄重而大方;而行书则 更加流畅自然,富有动态感。
PART 02
楷书基本笔画
点
总结词
点是楷书笔画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其形态多变,有侧点、垂点、撇点等多种形 态。
PART 04
楷书章法布局
楷书基础笔画写法
楷书基础笔画写法
楷书基础笔画包括长横、短横、垂露竖、悬针竖、斜撇、竖撇、短撇、正捺、右点、左点、提和竖提。
以下为部分笔画的具体写法:
1. 长横:起笔稍顿,收笔处加重或回笔,写出露珠状。
2. 短横:轻入笔,右下加重,稍顿即收,宜可向左下出锋意下一笔,注意书写的角度和位置。
3. 垂露竖:起笔稍顿,收笔处加重或回笔,写出露珠状,要说明的是,垂露竖不一定都是垂直的,在左时,稍左斜,在右时,稍右斜,在不同的位置长短也不同。
4. 悬针竖:
5. 斜撇:
6. 竖撇:
7. 短撇:
8. 正捺:分为平捺和斜捺两种,除角度外,写法基本相同,起笔不露尖,注意一波三折的方向改变,捺脚要稳,可水平或稍上仰,不可向下耷拉。
9. 右点:轻入笔,右下加重,稍顿即收,宜可向左下出锋意下一笔,注意书写的角度和位置。
10. 左点:轻入笔,左下行,收笔处加重顿笔处理,出锋与否根据字的需求,出锋可体现和下一笔的呼应关系。
11. 提:顿笔后改变方向,由重到轻出提,行笔宜快、轻笔画不宜太长,一般位于字的左下和正下,在不同的位置角度和程度也不同。
12. 竖提:先写竖、运笔到需求长度时顿笔后写提,竖和提的长短很具实际情况而定。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楷书教材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笔画书写八大规律
笔画书写八大规律一、点和组合点的书写规律(一)楷书的基本点有五个:斜点——反捺的浓缩竖点——垂露竖的浓缩左点——右短竖的浓缩撇点——短斜撇的浓缩提点——提的浓缩这些点是这五个对应笔画的缩写——去中间行笔,接两头起笔和收笔。
(二)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1、两点水:用作左偏旁。
上为斜点,下为提点。
这个部首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沿要垂直对齐。
以避免提点过长占用右偏旁的空间。
2、三点水:用作左偏旁。
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
3、相向点:用作字头。
左为斜点,右为撇点。
为保证下边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
4、顺三点:用作字头。
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斜点,分布原理与三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整齐。
5、相背点:用作字底。
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
6、隔三点:用作字头。
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7、四点底:用作字底。
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左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
8、向心四点:用在字的两边。
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斜点。
右下部斜点稍大。
二、折和钩的书写规律1、起笔折法——弹、挑、点、带、转此种方法即还原法,特别适合写竖折、撇折以及竖提,就是将折笔看成两个线类笔画的连接,如横折可看成横和竖的连接(竖折可看成竖和横的连接、撇折可看成撇和横的连接,即上笔的收笔步骤接着下笔的起笔步骤),横折即可写成横的收笔(保留“弹”和“挑”,去掉“折”和“转”)接着竖的起笔(“点、带、转”),竖折、撇折可以此类推(见图3 —6)。
要想使折笔具有康有为所说“凝整沉着”的效果,还须注意折笔角度要在直角以内。
2、三角形法——弹、挑、折、折、转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后三步折、折、转钩出三角形的轮廓,再调整笔锋运笔。
特别适合写横折、横钩、竖钩,也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
楷书基本笔画
楷书基本笔画书法先由楷书练习开始,而基本笔画是写好字的关键,基本笔画会了,剩下的就美誉什么问题了,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悟性了。
无论学书法,还是任何事,悟性很重要。
我至今还记得我们的书法老师说的话: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学习书法或任何东西,方法很重要,对于书法,基本笔画无疑是最重要的,我贴出来的是毛笔的写法,因为我觉得毛笔的写法更直观,笔画怎么写,也显得更详细。
结合钢笔,融汇贯通下就可以了。
钢笔中,又数金笔尖写出来的字最好看,因为金笔的弹性最好。
如他说的写竖时,不能写得太直,直则无力,缺乏韧性。
人生不也是如此,我们的人生应该是有韧性的,百折不挠的。
还是那句: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
追寻,领悟吧!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
要想写好字,首先就要写好笔画。
就象盖房子要讲究材料的质量一样,偷工减料盖起来的房子必然是“豆腐渣”工程,写字的道理也是如此,那种不认真练习笔画就直接写字的学法是不符合毛笔楷书学习规律的。
王羲之说:“……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
”充分说明了笔画质量与字的整体美的关系。
汉字的基本笔画共有四十余个,可分为点(斜点、竖点、左点、撇点、提点)、线(长横、短横、左尖横、悬针竖、垂露竖、短竖、长斜撇、短斜撇、短平撇、竖弯撇、竖撇、斜捺、平捺、反捺、提)、折(横折、竖折、撇折)、钩(横钩、竖提、竖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及复合笔画(共10个,名字略)五大类,每一类笔画的写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掌握起来并不难,以下就是我在学习和教学毛笔楷书过程中总结的规律。
一、起笔规律:点、带、转适用于一拓直下起笔法,之所以教这种写法是方便学生以后学习行书(见下图)点:任何笔画都由点起。
笔杆垂直,以斜势(45°)(缺省为这个角度,具体到不同风格楷体可作相应调整)下笔由轻到重写出前尖后圆的杏仁点。
要求下笔要轻,角度要斜,根据笔画的粗细写出点的长短,不可一味拉长以免给下一步带来麻烦。
田英章楷书学习教程
楷书技巧、字帖、教材导航目录1、楷书入门1——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2、楷书入门2——笔法理论 (续2) (续3)3、楷书入门3——笔画起、行笔规律4、楷书入门4——笔画收笔规律5、楷书入门5——笔画折和钩的书写规律6、楷书入门6 点的书写规律7、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18、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29、楷书入门8 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10、楷书入门9 楷书笔画接笔规律11、楷书入门10 粗细平衡规律12、楷书入门11 重画变异规律13、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1——长横14、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2——悬针竖15、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116、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217、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318、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419、楷书入门13 主笔优先规律4—斜钩5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
一、书写姿势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姿势,一是立书姿势。
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用,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用。
(一)坐书姿势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1.臂开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2.身直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
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距离的远近)。
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3.头正头部端正,略向前俯。
不能歪斜,以保证视角的适度,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30 — 40厘米。
左手边按纸,边调节纸的位置,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围内。
4.足安两脚自然平放,屈腿平落。
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双腿不可交叉(俗称为二郎腿)。
毛笔字教学基本笔画Ppt(共97张PPT)
分享学习毛笔字基本笔画的心得体会
学习基本笔画需要耐心和细心,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其 要领和技巧。
要善于观察和思考,从优秀的作品中汲取营养,不断提 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书写能力。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重笔画的形态和质感,追求笔画的流 畅和自然。
学习毛笔字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只有坚持不懈 地练习才能取得进步。
毛笔字教学基本笔画Ppt(共97张 PPT)
目录
• 毛笔字基本笔画概述 • 基本笔画的类型与特点 • 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与技巧 • 基本笔画的组合与应用 • 毛笔字教学基本笔画实践 • 总结与展望
01
毛笔字基本笔画概述
Chapter
毛笔字的历史与传承
01
02
03
毛笔字的起源
毛笔字起源于中国,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 厚的文化底蕴。
正确的运笔方法
运笔也称用笔,就是笔尖从落纸起书写各种点画起 止运行的规律。运指与运腕相结合,运笔写字要讲 究提按、顿挫和转折,以表现笔画的形态,使笔画 多姿多彩,富于变化。
基本笔画的书写步骤与要点
逆锋起笔,折锋下行,回锋收笔。 悬针竖则提笔出锋,要点是起笔 重、行笔轻、收笔重。
藏锋起笔,转锋右下行,平出回 锋。要点是起笔轻、行笔慢、收 笔平。
独体字构成
独体字是由基本笔画直接构成的单个字体,如“人”、“日”等。 在书写时,要注意笔画之间的呼应和连贯性。
合体字构成
合体字是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合而成的字体,如“明”、“林” 等。在书写时,要注意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和协调性。
组合原则
独体字与合体字的组合应遵循平衡、对称、紧凑等原则,使整体效果 和谐美观。
横 竖 撇 捺
毛笔颜体楷书笔画教程
蹲笔,运笔方法象顿笔,但按下力度可轻些。在点画的轻重粗细之间有一个过渡性的 动作,即是用蹲笔法,所以唐·张怀灌在用笔中说蹲笔是:“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 蹲笔和顿笔常用于笔画的转换过渡处。因此,起着调节换笔的作用。
驻笔,用笔力量小于“顿”与“蹲”。是用于上一个运笔动作结束,下一个运笔动作 开始,为时很短的转换间隙,即“稍停”,力到纸面即可。这样驻笔一下,是为了准备下 个笔势的开展。如横划的起笔、收笔之前都要顿,在顿之前先要稍停驻一下笔,然后再铺 毫按顿。其它如转折处顿笔前,捺笔顿笔可顿,不可蹲,而行笔又疾不得,住不得,迟涩审顾则为驻”。
裹锋:用笔法之一。指书写时整个笔锋保持圆锥状的用锋方法,与“平铺”
相对而言。其效果线条凝练,富有立体感。作险笔时,因易陷与软弱之弊,故尤 需裹锋而行。
抢锋:指的是行笔至笔画尽处,提笔离纸时突然前冲用力的同时提笔离纸
回收的回锋动作。意似折锋但力度、速度、空间逥旋度与之不同。抢锋的进退速 度和空间逥旋度较大,而力度较小,笔势虚,而折锋相反,其使用方法则视势而 定。元陈绎曾《翰林要诀?血法》中说:“水墨皆藏于副毫之内……捺以匀之,抢 以杀之、补之。”
3、右手执笔,略偏右,勿超出肩宽。 左手手掌心向下平放,按住纸,起到安定 平稳的作用。
4、写小字用枕腕法,写中字用提腕法, 写大字或行草用悬腕法。
颜体概述 颜体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
书法基础知识-楷书入门精华版[1]
【楷书入门】竖的写法——悬针竖与垂露竖颜体“州”字中竖与柳体“十”字的起笔相同,但收笔却不一样,柳体“十”是悬针竖,而颜体“州”字中竖的收笔是回锋呈“垂露”状(形如下落的露珠),所以叫做垂露竖(见图一)。
它的写法的前面步骤与悬针竖相同,但收笔方法不同(见图二):①提笔圆转;②回锋收笔。
“垂露”竖画无论起笔是方、是圆,收笔方法相同。
必须特别提醒的是:垂露竖画的收笔在圆转时有个方向问题。
许多书中仅指出“提笔自右往左回到笔画中再收笔”,其实还应该有另一种收笔方法,即“提笔自左往右回到笔画中收笔”(见图二)。
可不要小看竖画的收笔方向,这里可涉及到竖画的态势及笔意的连贯问题。
譬如柳体“百”字(见图二)的两个竖画,其收笔的方向就各不相同,左竖收笔是从左往右,而右竖收笔是从右往左。
为什么必须这样收笔呢?反过来不行吗?不行,因为按照笔顺“百”字左竖结束就应该收笔向右上写横折竖画,因此必然是从左往右收笔。
如果只知道竖画的收笔一律从右往左收笔,那么态势必然出现别扭。
因为第一竖画的左边不再存在呼应问题,所以那种写法就不合情理。
而右边的竖画收笔就不同了,竖结束以后紧接着要写中间的两短横,从右往左收笔合乎情理。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规律:竖画的收笔方向必须与下一个笔画的起笔关联。
如果竖画的下一个笔画的起笔在竖画的左边,那么竖画的收笔应该由右往左收;如果竖画的下一个笔画的起笔在竖画的右边,那么竖画的收笔应该由左往右收,只有这样,笔画与笔画之间才能呼应贯气。
图一【楷书入门】竖的写法——竖的病笔及其纠正方法由于竖画只是将横画竖起而已,因此,凡横画所存在的病笔,如骨节、蜂腰、折木、算子等,竖画都可以找到它相类似的病笔,因此在此不再重复。
但竖画也有它特殊的病笔。
(一)锯齿“锯齿”是指竖画左边齐平光洁、右边枯涩不平,如锯齿一般。
形成原因:写竖画直下起笔,欲竖先横以后缺少提笔的动作,没有将笔锋调到中锋就直接向下行笔,形成笔锋在竖画的左边;笔肚子在竖画的右边,也就是形成偏锋运笔(笔毫的方向与运行方向呈90度左右的夹角),出现“左秀右枯”的现象,成为锯齿状的病笔。
《书法教程》教学课件 第三章 毛笔楷书
“艹”:先写中长横,横略上仰,再写左短竖,竖画上粗下细,最后写短 撇;竖、撇长短基本一致,头散而尾合,呈上开下合之势。
雨字头:先写短横,横钩拉长,气势开阔;中竖短而端庄;左右四点形态 各异,内聚外散,整体姿态扁平。
(四)横式下置
横式下置是指偏旁部首横向书写,并立于文字的底部。常见的横式下置偏旁 部首有“皿”“心”“虫”“贝”等。
皿字底:先向右下稍斜写左短竖,再写横折,横长竖短,框内两竖上开下合, 分布均匀,下面长横形体开阔,整体字形宽扁。
心字底:先写左点,在稍上方轻入笔向右下斜行写卧钩,钩画应浑圆坚实,出 钩后顺势写中点、右点,三点姿态各异,忌呆板。
虫字底:先写“口”字,“口”形宽扁,上宽下窄,再从中部下笔写短竖, 然后写长挑,最后写长点。“虫”做字底时,形不宜高,应端庄。
贝字底:先写短竖,再写横折,折角宜方,横短竖长,框呈窄长形;从框 内中上部起笔写短竖撇,最后写长点。
(五)左上置
左上置是指偏旁部首位于文字的左上部常见的左上置偏旁部首有 “广”“尸”等。
广字头:点居横画正中,撇画先竖后撇,横与撇交而不接。 尸字头:笔画不可写得太宽,竖向笔画也不可写得太长,撇画应先竖后撇,姿 态舒展。
2.横的写法
古人称横的写法为勒,像“悬崖勒马”,即下笔时要逆入后往下顿,然后平 拉向右运行,收笔停顿时,即勒住回锋收笔、在往右运行时要有一种涩劲,像 “千里阵云”。
3.竖的写法
古人称竖为弩。竖画的上下头 有曲势,不能直上直下,运笔时笔 逆锋向上往右顿笔再往下运行。
在往下运行时,笔杆因用力自 然微倾前而成涩笔,收笔时停顿回 锋收笔。
四、结体方法
结体也称为结构、构字、 间架,是指将笔画按汉字书写 的笔顺规则、组合规则等进行 艺术构思和处理,搭配、组合 成体式美观、大方的汉字。
书法教程-毛笔楷书
书法教程第三篇毛笔楷书第一课 运笔法运笔法指的是如何使毛笔的笔锋在汉字的笔画中,按照一定的法则运行的方法和技巧,通常又称 “用笔”或者 “用笔法”。
用笔是学习书法的关键,所以,古人有 “书法在用笔,用笔贵用锋”的说法。
本课从中锋与侧锋、起笔与收笔、提笔与按笔、方笔与圆笔、藏锋与露锋、转锋与折锋以及用笔的轻重快慢七个方面介绍运笔的基本要求。
一、 运笔的基本要求用毛笔书写汉字,每一笔画可分为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步骤。
1.中锋与侧锋毛笔的笔头分主毫和副毫,主毫又称主锋或中锋;副毫又称侧锋或偏锋。
书法要达到笔画的立体美,就必须用中锋行笔。
中锋行笔就是使笔头的中心锋芒尖始终运行在笔画的中心线上,即古人所说的 “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中锋行笔书写出来的笔画墨匀圆润,具有立体质感。
所以,古人笪重光在 《书筏》中说:“能运中锋,虽败笔的法则,中锋运笔如图3-1( a )所示。
与中锋相对立的是侧锋。
所谓侧锋,是指运笔时,毛笔的笔尖主锋不在汉字笔画的中心线上运行,而是偏向一旁或一侧,侧锋运笔如图3-1 ( b )所示。
用侧锋写出的笔画扁平浮薄,墨迹不匀,初学者要尽量避免。
图3-1 运笔中锋与侧锋是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种运笔方法。
古书上有 “凡书要笔笔中锋”的说法,其实也不尽然,具体要看侧锋形成的原因。
一种是书者用笔失控形成的,叫败笔;另一种是书者有意识而为之。
后者或由偏转中,或由中转侧,笔画爽健利落,圆厚与活泼相间,这是一种书法美的追求。
历代有卓识的书法家都主张中锋立骨,侧锋取妍,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达到 “正锋取劲,侧锋取妍”的艺术效果。
2. 起笔与收笔起笔就是汉字书写时一个笔画的开始,收笔就是一个笔画的书写结束起笔与收笔是中国书法表现笔法最明显的部位。
历代书法家形成了大同小异的基本法则,即欲右先左,欲下先上;以藏为主,藏露结合;以逆为多,逆顺相杂。
起笔与收笔的几种运笔法如图3-2所示。
图3-2 起笔与收笔3.提笔与按笔提笔与按笔是运笔过程中使笔锋作上下运动,而造成汉字笔画富有书法美的细与粗、轻与重的用笔技法。
书法-毛笔字学习教程-楷书
楷书技巧、字帖、视频三合一教材导航目录请点击标题进入1、楷书入门1——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2、楷书入门2——笔法理论(续2) (续3)3、楷书入门3——笔画起、行笔规律(附示范视频)4、楷书入门4——笔画收笔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5、楷书入门5——笔画折和钩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6、楷书入门6点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7、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1(附示范视频)8、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2(附示范视频)9、楷书入门8 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附示范视频)10、楷书入门9 楷书笔画接笔规律(附示范视频)11、楷书入门10 粗细平衡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12、楷书入门11重画变异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13、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1——长横(附字帖、示范视频)14、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2——悬针竖(附字帖)15、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1(附示范视频)16、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2(附示范视频)17、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3(附示范视频)18、楷书入门12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4(附示范视频)19、楷书入门13 主笔优先规律4—斜钩(附示范视频)唐代是楷书的成熟时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三位楷书大家,他们的字法度完备,是中国书法史上光辉典范,初学毛笔楷书,多从唐楷入手。
因为颜体笔画肥厚,初者特别是小学生因手法不稳,动作幅度粗重,写瘦劲的线条比较难入手,所以选择颜体入门,比较实在。
为了使鉴赏力较低的中小学生对范本容易理解和把握,选择墨本字帖来训练是大有好处的。
因为颜真卿楷书成熟时期的墨本作品在字的数量上稍为少些,这里选择《谭延闿临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记》里的墨本字作为范本来讲解和让中小学生临摹。
谭延(1880-1930),民国时期,在朝的显贵许多能写一手好字,但最著名的莫过于谭延闿、于右任二家。
1912年加入国民党。
1922年后追随孙中山,历任大元帅府内政部部长、秘书长。
2024版年度毛笔书法入门基础教程各种笔画的写法完整版
撇捺的呼应关系
03
在字中,撇画和捺画往往成对出现,需注意其呼应关系和整体
协调性。
17
04 隶书基本笔画写 法详解
2024/2/3
18
波磔特征分析及运用技巧
波磔是隶书最具代表性的笔画之一,其特征是起笔较重,形成“蚕头”,然后逐渐提笔向右上方运笔, 形成“雁尾”。
在运用波磔时,要注意掌握其节奏和力度变化,起笔要慢而重,行笔要逐渐加快并减轻力度,收笔时要 稍微停顿并回锋。
同时还要了解隶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演变过程,以便更好地理
03
解和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2
05 行书基本笔画写 法详解
2024/2/3
23
行云流水般线条美感追求
01
线条流畅自然
行书以流动、优美的线条为特点,追求如行云流水般的美感。在书写时,
要保持笔画的连贯性和流畅性,避免出现生硬、断裂的线条。
2024/2/3
2024/2/3
表现笔画粗细变化的手段主要有用笔的轻重、提按、转折等,同时还要注 意运笔的速度和节奏变化。
21
风格特点总结以及欣赏方法
2024/2/3
01
隶书风格特点鲜明,具有雄浑厚重、端庄典雅、舒展大方等特 点。
02
在欣赏隶书作品时,要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赏,首先感受其整
体气势和风格特点,再逐字逐笔进行品味和鉴赏。
竖
撇画在字中起到平衡和舒展的作用, 根据形态不同可分为平撇、斜撇等。 平撇要写得短促有力,斜撇要写得 流畅舒展。
撇
捺画在字中起到稳定和舒展的作用, 根据形态不同可分为斜捺、平捺等。 斜捺要写得轻快有力,平捺要写得 平稳舒展。
9
各类笔画在汉字中应用示例
(完整版)田英章楷书学习教程
楷书技巧、字帖、教材导航目录1、楷书入门1——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2、楷书入门2——笔法理论 (续2) (续3)3、楷书入门3——笔画起、行笔规律4、楷书入门4——笔画收笔规律5、楷书入门5——笔画折和钩的书写规律6、楷书入门6 点的书写规律7、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18、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29、楷书入门8 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10、楷书入门9 楷书笔画接笔规律11、楷书入门10 粗细平衡规律12、楷书入门11 重画变异规律13、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1——长横14、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2——悬针竖15、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116、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217、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318、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419、楷书入门13 主笔优先规律4—斜钩5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
一、书写姿势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姿势,一是立书姿势。
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用,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用。
(一)坐书姿势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1.臂开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2.身直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
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距离的远近)。
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3.头正头部端正,略向前俯。
不能歪斜,以保证视角的适度,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30 — 40厘米。
左手边按纸,边调节纸的位置,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围内。
4.足安两脚自然平放,屈腿平落。
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双腿不可交叉(俗称为二郎腿)。
毛笔字地正确执笔方法与书写姿势
毛笔字的正确执笔方法与书写姿势(书法基本常规)毛笔字的正确执笔方法与书写姿势(书法基本常规)通过毛笔练习毛笔字,学习书法技巧,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地执笔,因为执笔的方法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灵活自如地运笔把字写好。
一、关于毛笔字执笔法历来有很多说法,什么单钩法、双钩法、凤眼法、回腕法、拨镫法、五字诀、八字诀等等,这么多的“法”,看起来挺玄妙的,真是有点使人摸不着头脑,无从学起。
其实,执笔法并不神秘,也不复杂。
宋代大书法家苏东坡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
这句话是说,执笔很简单,没有固定的方法,只要灵活自然,便于书写就行。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执笔呢?执笔又叫拿笔。
由于毛笔已不是我们现代流行的使用书写工具,拿笔、用笔的方法与钢笔、铅笔大不相同,为了能使柔软而有弹性的毛笔在书写时笔锋能在笔画的中间运行,做到“中锋运笔”,我们必须掌握正确的拿笔方法,前人传下来的拿笔方法有多种多样,其中“五指执笔法”最为常用易学。
这种执笔法,强调每一个手指都在执笔中发展挥作用。
前人将五指各自的作用概括为(yan,读作厌)、押、钩、格、抵五个字。
因此五指执笔法又称“五字执笔法”。
如图:具体方法介绍如下:①以拇指和食指将笔杆拿起,即用拇指、食指的第一指节相对捏住笔杆;注意大拇指的第一关节要向外凸起,不要凹下去。
②中指并于食指的下面,并向内勾住笔杆,注意也要用第一指节;(因为手的第一指节感觉最灵敏,最灵活,应用也最多。
)③无名指的指背向外抵住笔杆的内侧;④小指跟在无名指后面,两指合力,抵住笔杆,起辅助作用。
切实掌握五指执笔法,还需要注意以下几项要领:第一、笔杆必须正直不歪斜,这样毛笔的主锋则正,写起字来才不会像拿刷子刷东西一样。
第二、执笔要注意做到“指实掌虚”。
即在执笔时手指接触笔要实,手掌要虚,五个手指捏笔要紧密靠拢,手掌心空虚,像握着一个小鸡蛋似的,无名指和小指都不要碰到掌心。
这样可以使毛笔在手中捻、转、提、按,灵活圆转、提按运用自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钩; 钩是其他笔画的附属品,但须形态饱满锐利,才能为主笔增辉。左竖钩的写法是:先写好竖,再写好钩。写钩时,须先将笔锋向上一提,再向下一按,使笔毛铺开,然后稍一停住迅速出锋。钩不宜太长。
7、挑; 又称提,是自左下向右上挑出的一笔,仰势。逆锋取势,向下起笔,铺豪转锋,沉着有力地向右上方行笔,速度渐渐增加,笔锋渐渐收拢。力到笔尖。出锋时宜快不宜慢。
8、折; 折是横和竖连接处的方形转角。楷书多折,写好折,是写好楷书的基本功之一。写折时,行笔至转角处,要特别注意提和按,因为行笔至方向转弯处,只有提笔,才能转换笔锋;只有按笔,才能保证中锋行笔。具体写法是:要在转角处先提足笔,再按下去,然后原地略提笔,这样笔锋就能在改变的方向上保持中锋行笔了。重点词语提示为:提—按---略提,3个步骤缺一不可。
毛笔书法楷书八个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王建朝
1、点; 逆锋起笔,再折笔下顿,使笔毫沿中线向两边铺开,顺势下拖,完成笔画长度。最后提笔回收。写点时,要“落笔轻,着纸重,取势远,收锋疾。”写点时,注意使毫随锋顺,不要让锋毫扭曲。
2、横; 在字中起着横粱的作用,要写的挺秀。运笔时,起笔、行笔、收笔要步骤分明,一丝不苟。其形状是:方头(或斜头),尾圆(实为斜圆),中段稍细,上线平直,下线微弯。其写法是:笔锋先从右向左作一段逆行,此即“欲右先左”。再根据横画直落笔的原铺开。随即微微提笔调锋,使笔锋由下变为向右,然后中锋行笔。行笔时中间一段稍提笔,收笔时,先将笔向上微提,稍住,下顿成形,迅速提笔回收。此即“有往必收”。写横最重要的是起笔和收笔时的运笔过程要完整无缺。
4、 撇; 撇和捺是字的两翼,要左右呼应,两两对称。撇是向左伸展的一笔,要写的仪态舒展,弧度适中,首尾粗细相当,力度贯注撇尖,使它既有兰叶般潇洒,又有象牙般坚实。其写法是:逆锋向左上角起笔,折笔向右作顿,顿后向左下用力撇出。长撇末锋飞起,短撇迅速锋利撇出。
5、捺; 捺与相反,是向右的一笔。捺作波浪形,有一波三折之势。捺的上边线要写的斜而直,不能凹下去。捺角要丰满,不能缺角、散尾、垂尾、翘尾。其写法是:先逆锋向左,然后转锋右下,再右下行笔,捺角处停顿使笔毫尽量铺足,最后慢慢提笔出锋。写捺时,要做到“束的紧”、“提的起”、“按的下”、“收的起”。
3、竖; 起者支撑的作用,要写的劲键挺拔。其形状为“垂露竖”和“悬针竖”两种。垂露的写法是:逆起横落,中锋行笔,回锋收笔。即笔锋从左上角由下向上逆行一段,再横向落笔,之后,略微提笔,调整笔锋,由向右改为向下中锋行笔,行至末端,再微提笔回收,此即“无垂不缩”。悬针竖至末端正锋出尖,空收挥手。写竖要注意“努过直而力败”。竖要写的直中有曲,如果板直,反而显得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