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教案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教案
八、帮助和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可以完成了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掌握了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大胆探索,相互协作的精神。
填写表格,把自己知道的计算机病毒写入表格内并相互交流。
将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如爱虫、蠕虫、木马以及典型的熊猫烧香等病毒展示给学生。为之后的防范工作打基础。
计算机中病毒之后的症状
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过病毒侵害,那么小组交流计算机出现过哪些不正常的症状。完成后教师课件演示总结常见的计算机中毒症状。
分析总结自己遇到过计算机中毒的症状。参与讨论的学生根据描述的情况进行分析可能中了什么类型的病毒。
2、比如360杀毒、金山毒霸、诺顿、卡巴斯基、天网防火墙等
一起总结本节内容
教师用课件演示,将本节知识点罗列出来,与学生一起回顾总结。
重点总结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内容。
梳理本节所学的重难点内容。
1、对所教的知识或技能进行及时的系统化巩固和应用,使新知识稳固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
2、①不要运用来历不明的程序或盗版软件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可在多媒体教室以小组为单位,便于讨论交流,每人一台计算机,便于操作实践,在操作过程中有问题可以小组交流,教师也可指出学生所出现的问题。除此,在布置的活动中如果需要杀毒软件,则要求教师预先将正版软件或专业公司提供的软件试用版放在学校服务器上或者教师机上,供学生下载使用。对学生计算机的网络开放,供学生上网查阅相关杀毒软件的资料,但为了防治部分学生会通过网络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教师可以事先在专用ftp平台上提供各种资料,供学生下载使用。
《计算机病毒及防御》教案
(计算机病毒及防备)教案(计算机病毒及防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具体概念;能够说出计算机病毒的七大特点;能够复述常用的计算机病毒防备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法,提升对于计算机病毒的认识,提高交流能力。
3.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感受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并且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以及防治。
(难点)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以及如何爱护计算机安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案例:1999年4月26日上午,在公司的办公室里,小王嚷着:“我的机器怎么死机了。
〞没方法,只好重新启动计算机,却发觉显示器屏幕突然变成刺眼的蓝底的警告信息,然后又死机了。
她焦急得不得了,计算机里存放着很多重要的文件,而且还有好多事情等着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呢。
不一会儿,一些同事的计算机也出现了同样的甚至更为严峻的问题。
这时,能够上网的同事传出了坏消息,在一个网站有一则新闻报道称全世界已有数以万计的计算机雜痪了,罪魁祸首是一个新的计算机病毒——CIH病毒。
这一次CIH病毒的爆发,使许多国家和地区受到了严峻的经济损失。
教师:“从上面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机病毒的发作往往很突然,而且计算机病毒有着很大的危害,它会破坏我们的计算机,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我们又该如何防护同学们想不想了解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获得答案。
〞——引入新课——计算机病毒及防备。
(二)新知探究任务一:认识计算机病毒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我们把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资料,并能自我复制、传播的程序,都归到“计算机病毒〞的范畴之中。
计算机病毒也被称为“有害代码〞。
我国在1994年2月28日公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爱护条例)的第二十八条中,对计算机病毒作了明确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人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
病毒的 分钟
附件;
防治
3、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查杀病毒;
学问
4、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
5、关注病毒流行状况。
学生通过小组团结协作安装和设置 360 杀
毒软件。
上网查询计算机相关法律法规。
学生 仔细 听讲
以开展探讨 合作活动的 方式,培育学 生的协作意 识。
通过老师总 结,理顺和归 纳病毒的防 治方法,消退 学生对病毒
(五) 5 练习 分钟
参照(导学案)
通过练习,检 验学生的防 范意识
(六) 总结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信任同学们都体会到,只要我们在心里构筑一道
分钟 防火墙――树立高度警惕的防范意识,并实行有效的防范措施,我们就能把
计算机病毒挡在我们计算机之外,病毒并不行怕,可怕的是防范意识薄弱。
八、教学反思
1、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学习爱好很高,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这节课以任务驱动为先驱, 实践操作法殿后,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是本节课的特色。 2、本课的实践操作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动手实力,培育学生之间的合作实力,增进师生互动, 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七、教学过程
教
学过
程
教学 环节
活动 时间
教学流程 老师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体验导入:把伪装成嬉戏的演示程序发送至学 学生纷纷 通 过 利 用 模
朝气,(狐狸王变种病毒)吸引学生点击,引起学 点击,然 拟“病毒”发
朝气出现“中毒”现象。
后引起一 作 来 引 入 课
引导探讨问题:
阵哗然。 题,既能引起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表现评价表(组内)
评价项目
组员一
组员二
组员三
……
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加,表现主动。 他(她)的看法总是对我很有帮助。 他(她)常常激励其他成员主动参加合作。 他(她)能够按时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 他(她)对小组的贡献突出。 他(她)在合作过程中能主动帮助遇到困难的其他同学。 我对他(她)的表现满足。
计算机教案(优秀5篇)
计算机教案(优秀5篇)计算机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知道它的产生及传播途径,正确对待计算机病毒,了解计算机杀毒软件,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通过学习,要加强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和软件保护意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2、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传播过程。
3、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技能目标:1、学会使用杀毒软件。
2、学会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杀毒、使用正版、安装软件、备份等)。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自觉遵守计算机信息安全和软件保护等条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2、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传播过程。
3、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
4、计算机信息安全和软件保护的学习。
教学难点:1、认识计算机病毒。
※2. 正确使用杀毒软件。
3、如何加强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和软件保护的意识。
课前准备:windows xp系统、杀毒软件。
教学设备:机房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1、同学们平时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病毒?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病毒的一些知识,首先来看一则flash(播放flash:小胖vs电脑病毒)1、看了这则flash,大家有什么想法?2、flash中的小胖是怎么对待电脑病毒的?3、我们同学在使用电脑过程中,如果遇上病毒了是怎么解决的呢?4、看来同学们家里都很有钱,电脑中病毒了换一台就好了,你们的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也是不可取的,下面让同学们从书上、网上以及老师放在你们桌面上的资料里了解一下病毒,在看资料的同时找出下面四个问题的答案:(1)什么是电脑病毒(2)病毒的特征(3)病毒的传播方式(4)怎么预防病毒5、学生回答6、计算机病毒知识竞答7、小结:flash电脑病毒的自白8、看了病毒的自述,我们知道,其实计算机病毒并不可怕,大家回去可以为你的电脑做一次全身检查。
问题答案:(1)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18课《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教案
《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教案(一)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18课年级:四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清华版(2012)【教材分析】《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及防治》这一课程旨在提升小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为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教师在教授这一课程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和危害。
2. 技能目标:学生能掌握基本的防病毒措施,如安装防病毒软件,不随意下载和打开未知文件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使他们意识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危害和传播途径。
难点:如何查杀计算机病毒并进行有效的预防。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特性2.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3.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4. 防治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PPT或教学软件,清晰、生动地讲解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一些具体的病毒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病毒的危害。
3. 实践操作法:教师引导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模拟操作,学习如何安装和使用防病毒软件。
4. 小组讨论法: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计算机病毒,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实际案例,引出计算机病毒的话题。
2. 讲解知识:详细解释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性、传播方式和危害。
3.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使用防病毒软件,进行简单的病毒查杀操作。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计算机病毒,每组选出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5.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小问题或情境,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掌握了防病毒的基本方法。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与病毒防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复习指导》第一章第六节《计算机病毒与病毒防范》中的一小节,由于计算机病毒是威胁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所以让学生了解及掌握查杀病毒的方法是防范计算机中毒的有效措施。
二、学情分析本课面对的是高职二年级学生,计算机病毒对同学们来说虽不陌生,但对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具体危害、如何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学生还缺乏进一步的认识。
很多学生都有过或将会遇到“计算机中毒”的经历,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兴趣。
另外,在讲解《计算机病毒与防治》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1)能够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计算机病毒的定义;(2)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3)知道常用的杀毒软件;(4)了解计算机使用规范及安全操作方法指导学生文明上网。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征。
难点: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
五、教法任务驱动、图示操作、情景模拟六、学法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接受任务——分析体会——合作探究——综合运用”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对于提出的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互相启发,总结完善,实现信息与思想的交换,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和认识的深入,并能锻炼学生归纳、分析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七、教学过程八、教学反思1、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学习兴趣很高,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这节课以任务驱动为先驱,实践操作法殿后,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是本节课的特色。
2、本课的实践操作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增进师生互动,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表现评价表(组内)。
计算机病毒及防护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及防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点。
•了解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异常反应,知道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课后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护措施,并灵活应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防护计算机病毒的意识。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道德水平。
教学重点:•计算机病毒的识别方法。
•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意识。
•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措施。
教学难点:撑握检测与消除计算机病毒的操作技能。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新课讲授:1 .情境导入欢欢收到了一封陌生的电子邮件,打开之后,计算机出现了莫名死机的现象。
哎呀!欢欢的计算机中病毒啦!2 .认识计算机病毒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计算机病毒是人为制造的、对计算机信息或系统起破坏作用的一种程序。
3 .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异常反应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会有哪些异常反应呢?・计算会有不明原因的司机现象・计算机启动时间变长,运行速度变慢・计算机存储的容量异常减少・计算机中文件的日期、大小、属性出现异常变化,文件被破坏4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虽然只是一段对计算机具有破坏性的程序代码,但它与我们熟悉的生物病毒其实有很多共同点。
•传染性•破坏性•隐蔽性•潜伏性•寄生性5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对计算机病毒有所了解后,要想计算机不轻易被病毒感染,就需要知道通常什么情况下会感染计算机病毒。
那么,计算机病毒有哪些传播途径呢?和同学讨论一下。
•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文件容易感染病毒•误用了带有“病毒”的优盘、移动硬盘、光盘等•还有,访问不正规的网站链接、下载文件等•使用盗版或来历不明的软件6 .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措施•使用杀毒软件,定期查杀∙及时更新操作系统补丁•定期备份文件•使用正版软件7 .分享时间,说一说根据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你知道了哪些防护计算机病毒的方法?你和你的家人在使用个人计算机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和大家说一说吧。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教案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教案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三、教学重点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征;2、了解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3、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学会计算机病毒的查杀操作;2、增强学生在日常信息处理和交流过程中的病毒防范意识。
五、教学手段1、多媒体网络电脑室(与Internet相连,带音响设备和无线话筒);2、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系统;3、web服务器(支持ASP);4、“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学习资源网;5、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系统。
七、学生分析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有了全面的了解,但他们心中仍有个谜没有解开——什么是病毒现在,他们操作电脑已经娴熟,使用电脑、网络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对于病毒,他们好奇且有点恐惧。
八、教学策略本节以伪装成游戏的演示程序,吸引学生点击,造成学生机中毒现象的方式导入,引起学生的震撼,从而使学生对计算机病毒产生深刻的印象,并自然而然地思考什么是病毒。
接着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病毒的特征,并采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病毒的防治,最后通过练习强化学生的防毒意识及技能,从而使学生树立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意识,提高学生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
1、教法:2、学法:教案本节课的评价采用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系统来进行,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评价及小组合作学习评价。
评价的详细描述如下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表现评价表(组内)十一、教学反思在设计本课时我把“凸显学生主体”作为核心理念,整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本课还以培养学生树立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及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知识为核心开展教学。
在教学中,有几方面的体会较为深刻:1、体验引入部分,通过利用模拟“病毒”发作来引入课题,起到震撼教育的效果,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对病毒的危害有深刻的认识。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教案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教案教案标题: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分类和常见传播途径。
2.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和预防措施。
3.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安全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分类a.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点。
b. 介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类型,如病毒、蠕虫、木马等。
2.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a. 分析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如通过可移动存储设备、电子邮件附件、下载文件等。
b. 强调学生在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a. 介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防治软件,如杀毒软件、防火墙等。
b. 讲解计算机病毒的扫描和清除方法。
c. 强调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和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4.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a.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习惯,如不随意下载可疑文件、不打开未知来源的邮件附件等。
b. 强调保护个人隐私和密码安全的重要性。
c. 提醒学生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
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和预防措施。
2. 案例分析:引入真实的计算机病毒事件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案。
3.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设计一份计算机病毒防治手册或宣传资料,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1. 计算机病毒案例分析材料2. 计算机病毒防治软件演示和操作指导3. 计算机病毒防治手册或宣传资料模板4. 多媒体投影仪、电脑和互联网连接设备评估方法: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评估学生对计算机病毒案例的分析能力和提出的防治方案的合理性。
3. 小组活动成果评估:评估学生设计的计算机病毒防治手册或宣传资料的内容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安全知识竞赛,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计算机病毒知识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知识及其防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计算机病毒与防治》一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由于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迅猛,几乎每天都有新病毒产生,它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
目前大多数学生对病毒有一些了解,但是不大十分清楚计算机病毒的来龙去脉,同时也不清楚如何使用杀毒软件等工具有效预防病毒。
我们将此课程设计为研究性学习活动课形式。
计划1课时,主要内容是结合课本中病毒的定义、病毒的特征、病毒的防治等教学点进行教学设计。
同时,进一步拓展学习病毒的相关知识。
提高学生防病毒的意识和能力,了解病毒的发展与计算机的发展的关系,并时刻关注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对计算机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学生分析1、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学生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对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操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2、学生知道了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掌握了网络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具备了一定的自学、信息收集、处理、表达能力。
3、学生彼此间比较熟悉,但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2) 了解计算机病毒传播的途径及病毒的特征(3) 了解常见杀毒软件,并且能熟练地使用杀毒软件。
2、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什么是计算机病毒,电脑感染上病毒的表现有哪些。
(2)利用学过的知识搜索杀毒软件并下载,然后对自己的电脑进行查杀病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正确态度面对计算机病毒。
(2)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掌握有效的防治措施,自觉应对计算机病毒对信息系统的威胁。
四、教学重点(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与特征。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在教师的指导下对U盘类病毒进行查杀和免疫。
(3)计算机木马及其防护(4)与计算机病毒相关的一些知识五、教学难点(1)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征。
2023年《计算机病毒》教案7篇
2023年《计算机病毒》教案7篇《计算机病毒》教案1一、教学目标1.说出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危害,学会检查并清除计算机病毒。
2.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加强对杀毒软件的操作和使用。
3.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病毒的特点和危害。
【难点】检查与清除计算机病毒。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采用生活实例的导入方法,向学生介绍熊猫烧香病毒通过网络传播,致使电脑出现“熊脑蓝屏、频繁重启,甚至整个网络瘫痪的案例。
以此提问学生:“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如何检查和查杀病毒?”引出课题——《防治计算机病毒》。
(二)新课讲授1.计算机病毒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什么是计算机病毒?教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之后请学生回答。
【计算机病毒是破坏计算机中的信息,使计算机不能正常运行的特殊程序。
】接着教师追问学生:计算机病毒是否会传播给人体?学生会发现:计算机病毒都是通过软盘、硬盘、光盘、网络等介质进行传播的,由此得到计算机病毒只能感染计算机系统,不会感染人体。
2.计算机病毒的表现与危害教师提问学生:在日常使用计算机时是否发生过一些小故障或奇怪的现象?学生四人为一组交流和讨论,教师在过程中提示学生可以回想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有没有出现打不开或者文件失踪等相关情形。
最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分享和交流出现过的奇怪现象。
【经常死机或蓝屏、运行速度明显下降,文件莫名丢失、自动弹出各种网页窗口等】之后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计算机出现了类似的一些征兆有可能是计算机中病毒所导致,同时给学生进行补充像文件突然变大、打印机不能正常工作、自动发送电子邮件等也有可能是计算机中病毒,并提醒学生在日后遇见以上症兆要多留心。
3.检查与清除计算机病毒教师提问学生:要想确切地知道计算机系统是否感染了计算机病毒,可以怎么检查?学生根据常识可以回答出答案。
【杀毒软件不仅可以排查病毒,甚至还能对已经感染病毒的盘符和文件进行隔离和查杀】之后教师请学生自行分享知道的一些杀毒软件。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教案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教案篇一:计算机病毒及防护教案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教案一、科目:计算机基础二、课题名称:计算机病毒及防护三、对象:高中四、课型:新授课五、课时:1课时六、教学对象分析:提到病毒,可能大家都听说过各种各样的病毒。
对生物病毒的危害性大家都有所了解,也有些恐慌。
而对计算机病毒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了解,可能有些学生也遇到过计算机被病毒侵害了的情况。
大家有电脑,那么大家都不希望自已的电脑被病毒袭击。
也就会去主动了解怎样使自己的电脑不会中毒。
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2、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
3、了解常见病毒的症状,并能在因特网上找到解决办法。
4、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治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学网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2、掌握计算机病毒有效的防治方法,并应用到日常信息活动中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1、提高学生防治电脑病毒的意识。
2、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道德水平。
八、教学重点:1、计算机病毒的基本识别方法。
2、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
3、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
九、教学难点:1、撑握检测与消除计算机病毒的操作技能。
十、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十一、教学用具:粉笔、黑板、PPT十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一段SARS、禽流感的专题片小片段。
当SARS、禽流感在人间肆虐横行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
这些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生物病毒。
提问:为什么这些生物病毒会引起人们那么大的恐慌呢?这些病毒会导致人们生病,不容易医治,并且传播速度很快,影响范围很大。
提问:刚才同学们能够列举出常见生物病毒的一些症状。
那么你们听说过计算机病毒吗?你们所了解的计算机病毒是怎样的呢?有时候会听到有人说:“我的电脑中毒了,我的东西不见了,怎样办?”一脸茫然、无赖、害怕的样子。
(二)、讲授新课: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隐藏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资源中的、能够自我复制并进行传播的程序。
计算机病毒及防护教案
计算机病毒及防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和危害。
2、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范方法。
3、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和危害。
(2)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方法。
2、难点(1)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在实际使用计算机时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病毒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因计算机病毒导致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的案例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关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20 分钟)(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①传染性:这是计算机病毒最重要的特征,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从已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感染的计算机。
②潜伏性:病毒可以在系统中潜伏一段时间,不被察觉,等待特定的条件触发。
③破坏性:会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删除文件、修改数据、占用系统资源等。
④隐蔽性:病毒通常会隐藏在正常的程序或文件中,不易被发现。
⑤可触发性:满足特定的条件时,病毒才会开始执行其破坏功能。
(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①破坏系统:导致系统死机、崩溃,无法正常启动。
②损坏文件:删除、篡改或损坏重要的文件和数据。
③泄露隐私: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账号密码等隐私数据。
④影响网络:造成网络堵塞、中断,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
3、传播途径(15 分钟)(1)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播,如 U 盘、移动硬盘等。
(2)通过网络传播,如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文件下载等。
(3)通过系统漏洞传播,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存在的安全漏洞可能被病毒利用。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教案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教案杜海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2、掌握病毒的基本特征;3、了解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4、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对信息系统安全的威胁,自主总结病毒发作引起的计算机故障;通过网络交流经验,并合作进行病毒防治的探索,培养协作能力;2、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治方法,并应用到日常信息活动中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正确态度面对计算机病毒;2、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掌握有效的防治措施,自觉应对计算机病毒对信息系统的威胁;3、自觉遵守有关的道德、法律及法规。
教学重点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征;2、了解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3、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
教学难点1、学会计算机病毒的查杀操作;2、增强学生在日常信息处理和交流过程中的病毒防范意识。
教学过程一、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一般也可定义为:利用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缺陷,由被感染机内部发出的破坏计算机数据并影响计算机正常工作的一组指令集或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其本质就是一些指令集或者程序代码。
与生物病毒的区别:计算机病毒不会传染给人体。
二、常见的计算机中毒现象1.计算机系统运行速度减慢2.计算机系统经常无故发生死机3.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长度发生变化4.计算机存储的容量异常减少5.丢失文件或文件损坏6.计算机屏幕上出现异常显示。
7.键盘输入异常8.文件无法正确读取、复制或打开9.文件的日期、时间、属性等发生变化。
10. 时钟倒转。
有些病毒会命名系统时间倒转,逆向计时11.一些外部设备工作异常三、病毒的特点(1)传染性:计算机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坏性,更有害的是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
病毒教案(精选10篇)
病毒教案(精选10篇)病毒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计算机病毒。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危害。
3、掌握防治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目标2、3教具准备:相关素材、电脑、投影机、幻灯片等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对计算机的正常使用进行破坏,使得电脑无法正常使用甚至整个操作系统或者电脑硬盘损坏。
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
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
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
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这种程序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隐蔽在其他可执行的程序之中,既有破坏性,又有传染性和潜伏性。
轻则影响机器运行速度,使机器不能正常运行;重则使机器处于瘫痪,会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通常就把这种具有破坏作用的程序称为计算机病毒。
二、计算机病毒的表现和危害计算机受到病毒感染后,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下边把一些经常碰到的现象列出来,供用户参考。
(1)机器不能正常启动加电后机器根本不能启动,或者可以启动,但所需要的时间比原来的启动时间变长了。
有时会突然出现黑屏现象。
(2)运行速度降低如果发现在运行某个程序时,读取数据的时间比原来长,存文件或调文件的时间都增加了,那就可能是由于病毒造成的。
(3)磁盘空间迅速变小由于病毒程序要进驻内存,而且又能繁殖,因此使内存空间变小甚至变为“0”,用户的什么信息也进不去。
(4)文件内容和长度有所改变一个文件存入磁盘后,本来它的长度和其内容都不会改变,可是由于病毒的干扰,文件长度可能改变,文件内容也可能出现乱码。
有时文件内容无法显示或显示后又消失了。
(5)经常出现“死机”现象正常的操作是不会造成死机现象的,即使是初学者,命令输入不对也不会死机。
如果机器经常死机,那可能是由于系统被病毒感染了。
(6)外部设备工作异常因为外部设备受系统的控制,如果机器中有病毒,外部设备在工作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出现一些用理论或经验说不清道不明的现象。
计算机病毒防治教案
2、网页病毒的技术原理
学生理解网页病毒的存在机制:WSH、IE漏洞、IE组件(Java Applet、JavaScript、VBScript等)缺陷。
1、讲解法。
思考归纳能力;
3、病毒网页的特征
教师组织学生归纳、列举病毒网页特征
1、分组讨论
归纳能力
思考能力
4、网页病毒的一般清除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网页病毒清除方法的技术原理。归纳总结网页病毒的防范方法。
1、讲解法。
思考归纳能力;
3、注册表日常维护的重要性
注册表的日常维护。
教师演示、讲解注册表的编辑、备份、还原操作
1、讲解
2、演示
理解能力
思考能力
4、讲解、演示注册表的控制作用
注册表项修改,对Windows的控制效果
1、演示
教师演示示例。
2、分组练习
学生根据安排,感受效果。
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归纳总结能力;
7、任务2文件修复
教师对文件修复的要点进行分析,然后由学生对教师制定的文件进行修复,并记录整个工作过程。
1、分组操作
学生以每3个人一组进行操作,并对整个过程进行记录。
2、任务教学法
专业知识;
团队合作能力;
动手能力;
8、每个小组对刚才的工作任务进行小结,并在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并总结文件修复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内容。
4、让学生掌握分离捆绑文件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够掌握使用病毒分析常用工具分析病毒
难点:病毒行为分析工具的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情景设计
教学方法建议
能力培养
1、情景引入
当我们遇到病毒的时候,出了借助杀毒软件来处理病毒之外,我们还会想到什么方法?我们怎么来对病毒进行一些基础的分析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
[阅读]:教材46页,问题思考: 1、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有哪一些?
计算机病毒、黑客、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灾、电磁干扰、 设备寿命期限)、政治、经济、军事等等因素。 2、什么是信息安全?
国际标准化委员会给出的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而采取的技 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的或恶 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 3、信息安全的目标:
3)、恶作剧
4)、游戏程序
原先是指编程高手,现在指以攻击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为乐趣的人。
3、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1)、移动存储设备(软盘、移动硬盘、U盘、光盘等等) 2)、计算机网络 3)、点对点的通信系统
高一年级信息科技教案_2012
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
[阅读]:教材48页倒数第2行开始至49页中间,问题思考: 1、蠕虫病毒的特点?
[活动]: 在教材48页第二自然段,找到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寄生性 4)、传染性
2)、隐蔽性 5)、破坏性
3)、潜伏性 6)、不可预见性
高一年级信息科技教案_2012
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
[阅读]:教材48页第3、4、5自然段,问题思考: 1、计算机病毒的来源(编制计算机病毒的目的)?
1)、政治、商业 2)、宣泄私愤 2、什么是黑客?
[阅读]:教材49页最后1行起至50页,问题思考: 1、检测查找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1)、手工检测
2)、自动检测
2、对待计算机病毒,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精神态度?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措施有哪些? 1)、不运行来历不明的程序或使用盗版软件。 2)、对外来移动存储设备或软件先查毒后使用。 3)、对重要信息进行经常、定期的备份。 4)、上网遵守软件使用规则,不随意下载、使用网上软件,不打开不明 电子邮件,特别是电子邮件中的附件。 5)、及时对操作系统漏洞进行打补丁工作,做好系统安全设置。 6)、安装带有防火墙的正版(国产)杀毒软件。
D.个人开发的软件,不论是否发表,均享有著作权
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 2.以下做法中,有助于提高信息安全等级的措施是( A )。
A.对用户数据定期备份到移动硬盘或光盘并记录备份日期 B.一般情况下网盘上的数据只有自己登录后才能访问,因此
重要的和涉密的数据均可用网盘做数据备份 C.将数据文件压缩后存放在本地磁盘 D.为确保数据安全,只要将C盘中的数据复制到D盘或E盘
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战 略资源。而信息安全在信息社会中将扮演极为重要的角 色。它直接关系国家安全、企业经营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国内有关专家已指出:“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完全意 义上的国家安全,也没有真正的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 经济安全。”
信息安全已成为一个世纪性、全球性的研究课题。 究竟什么是信息安全?怎样保障信息安全?作为信息社 会的公民,在维护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信息安全方面应 当遵循哪些法规和道德规范?
高一年级信息科技教案_2012
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
1、知识产权: 1) 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原创成果受到法律的保护。 2) 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已经将“积极推动、协同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纳入工作重点,围绕“计算机预状正版操作系统软件”和“推广政府部 门和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开展了大量工作。
2、网络道德: 1) 尽管因特网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并非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 么就做什么。要以“不侵犯国家和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前提。《刑法》 第261条第3款规定: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 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 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 网络用语要文明礼貌,避免粗俗、无聊。发表信息要真实,抵制虚 假、捏造。不要出于好奇侵入、攻击他人网站,窃取、篡改他人信息资 料。
高一年级信息科技教案_2012
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
[阅读]:教材48页第一自然段,问题思考: 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 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 或者程序代码。
2、从这段关于计算机病毒的描述中,是否可以找到一些计算机病毒所具 有的特点?
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 3.以下做法中,有助于提高信息安全等级的措施是( C )。
A.为了提高系统运行速度,卸载杀毒软件 B.不管什么游戏软件,先安装运行,不喜欢再卸载 C.开启防火墙,及时升级杀毒软件病毒库并定期杀毒 D.木马程序注入后只要不影响运行速度,就不用清除
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 4.以下做法中有助于提高信息安全等级的是( C )。
A.已经开启了防火墙,就算带毒邮件附件也可以打开 B.杀毒软件病毒库随时更新,访问任何网页都不会有问题 C.不随意打开陌生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不浏览不健康的网页 D.运行的杀毒软件病毒库是最新的,可以下载安装来历不明的
高一年级信息科技教案_2012
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
1.目前,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已经将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纳入
了工作重点,关于知识产权,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D )。
A.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他人的作品,不需注明引用信息的来 源、作者
B.正版软件可以任意复制赠予他人使用
C.单位开发的软件,如果末发表,不享有著作权
信息安全主要是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和可控性。
信息是个人和组织的重要资产,应受到保护。
高一年级信息科技教案_2012
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
[阅读]:教材48页—49页,问题思考: 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2、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的特点? 3、计算机病毒的来源(编制病毒的目的)? 4、什么是黑客? 5、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6、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症状?
2、木马病毒的特点?
3、简述蠕虫病毒与木马病毒的区别
4、计算机病毒发作以后出现的一些症状? 1)启动速度和运行速度明显减慢 2)显示器出现无意义画面(花屏、文字移动、颠倒等) 3)发出奇怪的声音 4)计算机死机或重复启动 5)系统内存或硬盘空间无缘无故突然占满或减少
高一年级信息科技教案_2012
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