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第二章 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 - 副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定:时限性、具体性、前瞻性、可操作性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区别: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 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二者是一般与个 别的关系。
教育目的必须集中反映时代、社会和个体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的体现,具有一定的终极性;教育目标则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努力方向,因学校与专 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因教育阶段、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因课程的不同而不同。
三、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教育目标的功能: 第一,明确教育进展的方向;第二,选择理想的学习经验; 第三,界定教育计划的范围;第四,指示教育计划的要点; 第五,作为评价的重要基础。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第一,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第二,为课程与教学组织提供依据。 第三,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第四,为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提供依据。
1.行为目标的ABCD表述方法 2.表意目标的表述方法 3.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表述方法 4.目标表述的系统化
1.行为目标的ABCD表述方法
ABCD是指具体教学目标中应包含的四个要素: A即Audience, 学习者,要有明确的学习者,主语 B即Behaavior,行为,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谓语和 宾语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二节,思考以下问题: 1.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成哪几个方面?每个 方面又是如何分类的? 2.加涅把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哪几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具体内容是怎样的?
第二节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一、教育目标分类学(布卢姆等人)
认知领域: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布卢姆) 情感领域: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 品格形成(克拉斯沃尔、布卢姆)
动作技能领域: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 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美】辛普森
二、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加涅)
态度:期望达到的教育目标、对某类活动的积极偏爱、有关 公民身份的态度。
动作技能:描述如何进行动作的规则、实际的肌肉运动。
言语信息:能记忆诸如事物名称等具体事实并表述出来。
智力技能:辨别、概念、规则 、高级规则。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操纵管理自己学习过程的方式,是学生 学会如何学习的核心部分。
第一节 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含义和功能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指整个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整个教育
系统所要培养的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是指教育的总体方向,它所体现 的是最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
简而言之,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 对理想中的人的素质结构进行总体性的规划和预期。
已知: 证明:RT=ST
加涅进一步提出五种智慧技能的习得存在着如下的层次关系:高级规则学习以简单规则学习为先决 条件,规则学习以定义性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定义性概念学习以具体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具体 概念学习以知觉辨别为先决条件。这是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论的核心思想。
三、【美国】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分类理论 1.抽象符号学习 2.概念学习 3.命题学习 4.发现学习 四、【前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1.教育目标 2.教养目标 3.发展目标 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教学目标的分类 1.结果性目标 2.体验性目标 3.表现性目标
3.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表述方法
(1)格朗伦模式 先用描述内部过程的术语陈述概括的教学目标,然后用可
观察的行为作例子使这个目标具体化。如: 领会心理学术语表象的含义(内部过程) 用自己的话转述表象定义;能例举2-3种表象实例;能区
别表象与想象的异同。(外显行为) 作用:既避免了用内在心理术语描述目标的抽象性和模糊
教育目的是对未来客观实在超前或预先的反映;体现为社会教育目 的和个人教育目的的结合;首先是学校的教育目的。
正确辨析: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通常是以“教育方针”的规定来表述国家的教育目的。教 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教育工 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教育工作的总任务;国家培养人才的 总目标;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既存在着区别又存在着联系:
2.表意目标的表述方法
表意目标的表述,不在于明确学生从事教育活动后应该展 示的行为结果,而在于描述教育中的“际遇”:指明儿童 将在其中作业的情境、儿童将要处理的问题、儿童将要从 事的任务,但并不指定儿童将要从这些“际遇”中学到什 么。
比如: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咏雪》的 意境。 阅读和评价《海燕》的启示。 考察《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 参观野生动物园,讨论其中的趣味。 使用电线和木材,设计三度空间。
课程与教学论
娄底幼儿师范学校 阳小玲
第二章 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一节 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含义和功能 第二节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第三节 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表述
自主学习
阅读第一节,思考以下问题,并将答案从书上 画下来。
1.什么是课程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 学目标?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2.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分别是怎样的?它们有 何功能?
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 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 满意的教育。
培养目标 :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 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换言之,培养目标就 是对某一级、某一类学校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
3.确定教育目的
7.确定教学目标
4.确定培养目标
(二)小学教学目标确立的一般性步骤
目标分解——任务分析——起点确定——目标表述
三、我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 的表述
(一)新课程背景下“三维一体”的小学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小学教学目标表述的常用方法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三节,思考以下问题:
1.课程与教学目标主要来源于哪几个方面? 2.我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确 立的程序是怎样的?小学教学目标的确立有 着怎样的步骤? 3.怎样理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目标的“ 三维一体”?三个维度的小学教学目标表述 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第三节 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表述
区别:教育方针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总规划,说明 教育工作的社会性质、根本方向乃至教育工作的领导权等内容。在一般情况下,教 育方针往往也包括了教育目的的内容,但却不仅仅是教育目的。比起教育目的的范畴 来说,教育方针具有更大的强制性、政策性和实践针对性。
联系:可以近似地将教育方针看成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在我国,国家教育 目的一般也是通过教育方针来体现和表述的。
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 (一)对学习者的研究 1.要对学习者的需要进行研究 2.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研究 (二)对校外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 (三)来自学科专家的目标建议
二、我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课程 与教学目标的确立
(一)小学课程目标确立的基本程序
1.确定基本价值
5.确认课程领域
2.确定教育方针
6.确定课程目标
言语信息 运动技能 态度选择
鉴别 识别
分类 演示 生成
采用
陈述 执行 选择
通过比较来区分拼音中“u”“ü”的发音
通过说出代表性植物各部分的名称来识别 根、茎和叶子
运用一个定义将概念“族系”分类
通过解答口头陈述的例子来演示乘除法
通过综合可应用用的规则,生成一段描述 一个人处于害怕情境下的行为的文章
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是指一定阶段教育 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具 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过程中的预期的教育价值,是国家 或学校为实现 培养目标而安排的教育进程及要求学生达到的 程度,是培养目标的分解,是师生行动的依据。
特点:思想性、方向性、单义性、直白性、易控性、稳定性
概念。如把2、3、7、11、17、19、23等数分成质数一类,把4、6、9、10、12、14、15、16、18、 20、21等数分为合数一类。
4.规则——运用单一规则办事,如用公式S=πr2计算r为15cm的圆的面积。
5.高级规则——同时运用几条规则办事,如下图中已知PR=PS, QR=QS;求证:RT=ST。这里需同时 运用(1)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2)等量相加恒等,(3)三角形两边夹一角对应相等,两三 角形全等定律,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假定“三角形三条边对应相等,则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一定律 未学)。
加涅对知识与技能的区分作了系统研究。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论把智慧技能分为五个亚类。
1.辨别——区分事物之间的不同点,如区分字母b、d、p、q,汉字已、己、巳。
2.具体概念——识别具有共同特征的同类物体,不能通过下定义,只能从具体的实
际例子中学。如把大小、厚薄、封面颜色和图案不同的书,都看作是“书”这个类别的实例。 3.定义性概念——运用概念的定义特征对事物分类,能够通过下定义揭示其正例的共同本质属性的
联系:培养目标必须依据教育目的来制定,不能脱离教育目的,而教育目的又必 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来体现和落实。任何终极性的教育目的都 必须转化为一系列具体的培养目标才能避免流于空泛。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是惟一 的,而培养目标却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 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活动 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既是教师教的目标,也是学生学 的目标。教学目标实际上是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纵向——学段、学年、学期、单元、课时教学目标; 横向——认知目标、情意目标、技能目标。 特征: 第一,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 第二,教学目标应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过程结果,而不仅 仅是指发展变化的过程和学生体验的过程。 第三,教学目标具有灵活性,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性,又防止了行为目标可能产生的机械性和局限性。
3.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表述方法
(2)加涅模式 五成分法:情景;性能动词;对象;行动
动词;工具、限制和特殊条件
描述人类性能的标准动词和含有行动动词的短语例举
性能
性能动词
例子
wenku.baidu.com
智力 技能
辨别 具体概念
定义概念
规则 较高级规则 (问题解决) 认知策略
二、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 小学课程目标:是指导小学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 它属于三级教育目标,它上接培养目标,下连教学目标,是起桥 梁作用的中介教育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功能主要是对 课程计划、教材编写、教学目标、教学原则起指导作用,是小学 各学科课程编制的指南、教材编写的依据、课程实施和评价应普 遍达到的基本标准。 小学教学目标:是指教师教与小学生学的教育目标,是指导、实 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小学(1-6年级)师生在学科教学活 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 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学生的特 点、教师自身的特点。
《猫》的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掌握“稿纸”等词。理解“古怪、 尽职、屏息凝视”等词语,积累“生机勃勃”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猫的特点。 3.品味“说它……吧”,“蹭”“……踩印几朵小梅 花”,“生机勃勃”等词句,学习精彩的语言,形成遣词 造句的能力。 4.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产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 生发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即Conditions,条件,状语 D即Degree,程度,即明确上述行为的标准 例1:给予20个要填写形容词的未完成的句子(行为条件) 学生(行为主体)能在15分钟内(表现程度)分别写出形容 词(行为)以完成句子。 例2:在观看图形的实物或是图片时(行为条件),小学一 年级的学生(行为主体)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 球(行为),正确率至少达80%以上(表现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