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松药临床应用之我见
肌松药临床应用的几个问题
![肌松药临床应用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9cb758df121dd36a22d8227.png)
肌松药临床应用的几个问题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邵东华肌松弛药松弛骨骼肌(简称肌松),是全麻中重要的辅助用药,用以在全麻诱导时便于作气管内插管和在术中保持良好肌松。
使用肌松药可避免深全麻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但肌松药没有镇静、麻醉和镇痛作用,肌松药不能在病人清醒时应用,更不能替代麻醉药和镇痛药。
使用肌松药必须注意气道管理,根据肌松程度作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保证病人有效和足够的每分钟通气量。
肌松药还适用于危重病人在机械通气时消除病人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之间的对抗,以及用以治疗痉挛性疾病等。
每一个肌松药均有其药理学上的特性,因此使用时要结合病情,根据手术需要、病人病理生理特点、伍用的麻醉药和治疗用药选用适当的肌松药和合理的用量。
一.影响肌松药作用的因素许多生理和病理因素可以影响肌松药在体内的分布、消除及神经肌肉接头对肌松药的敏感性,从而影响肌松药起效、强度和时效。
此外有许多可以通过不同途径的药物相互作用增强或减弱肌松药作用。
(一)影晌肌松药的药代动力学凡影响肌松药在体内分布和消除者均可影响肌松药作用。
如增加肌松药与蛋白的结合量,可增加其在体内分布容积,延缓由肾排泄。
增加细胞外液量可增加肌松药在体内分布容积。
肝或肾功能损害,使肌松药在体内消除延缓,作用时效延长。
非典型性假性胆碱酯酶影响琥珀胆碱和米库氯胺在体内分解,使其作用延长;肝疾病致体液在体内潴留可增加肌松药分布容积,以及球蛋白增加使与某些肌松药结合里增加,因此肌松药的初量可能较正常人大。
肾功能衰竭病人不宜应用经肾排泄的肌松药如戈拉碘按、阿库氯胺等,而对部分经肾排泄的肌松药如泮库溴铵等时效也延长,琥珀胆碱和阿曲库铵在体内消除可不依较肾功能,对肝肾功能不良的病人也可以安全使用。
(二)影晌肌松药的药效动力学1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血浆和细胞外液pH改变对肌松药作用影响十分复杂,较为肯定的是呼吸性酸中毒增加氯筒箭毒碱和泮库溴铵的肌松作用,且使其作用不易为新斯的明拮抗;代谢性碱中毒同样抑制新斯的明对上述两肌松药的拮抗,且延长和增强戈拉碘按作用;低钾血症和高钠血症可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低钙血症和高镁血症减少乙酰胆碱释放,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钙剂可用来拮抗肌松药与镁的协同作用。
肌松药的特点及应用
![肌松药的特点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ec772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c.png)
肌松药的特点及应用肌松药是指通过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或神经肌肉传导途径,从而使肌肉松弛、无力的药物。
肌松药主要用于手术麻醉、重症监护和急救等领域,以减少手术操作的阻力,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避免术中意外动作和肌肉反应,使手术过程更安全顺利。
肌松药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松弛肌肉:肌松药通过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或神经肌肉传导途径,抑制神经肌肉兴奋性,导致肌肉的松弛和无力状态。
这样可以使手术操作更加容易和顺利。
2. 作用迅速:肌松药一般通过静脉注射给药,作用快速,通常只需几分钟即可达到最大效果。
这对于手术麻醉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迅速控制患者的肌肉反应,提供良好的手术操作条件。
3. 作用持久:肌松药的作用持久,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肌肉松弛状态。
这样可以确保手术操作过程中肌肉始终保持松弛状态,减少手术阻力,提高手术成功率。
4. 可逆性:肌松药一般具有可逆性的特点,通过给予逆转剂可以迅速恢复肌肉的功能和力量。
这是肌松药的一个重要特点,可以在手术结束后迅速恢复患者的肌肉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肌松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手术麻醉:肌松药在手术麻醉中被广泛应用。
在一些需要深度麻醉和放松肌肉的手术中,如心脏手术、腹腔手术等,肌松药可以达到完全放松肌肉的效果,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和操作条件。
2. 重症监护:肌松药在重症监护中也有重要作用。
在一些需要完全控制患者肌肉活动和呼吸功能的情况下,如机械通气、呼吸机的使用等,肌松药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肌肉活动,维持呼吸功能。
3. 急救:在一些严重创伤或急性疾病导致呼吸衰竭和窒息的情况下,肌松药可以快速实现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维持患者的生命功能。
4. 神经肌肉疾病治疗:肌松药对于一些神经肌肉疾病如肌无力、舞蹈病等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应用。
通过控制并减少神经传导,使病情得到控制和缓解。
需要注意的是,肌松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肌肉反应,防止出现药物过量和不良反应。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解读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fda660d52d380eb62946dca.png)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一、肌松药在临床麻醉中的作用。
按照经典的全麻分期,吸入麻醉的深度达三期一级时,肌肉张力正常;达三期二级时,开始松弛;只有达到三期三级时,方可显著地松弛,以满足气管插管的需要;而深达三期四级时,才能完全松弛。
40年代前,如遇对肌松要求较高的手术,只能通过加深麻醉来实现。
换句话说,只能通过增加病人的风险来实现。
1942年肌松药问世并开始应用于临床,大大避免了深全麻带来的危害,同时也扩大了对麻醉药的选择,提高了控制呼吸的质量。
使得临床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大为提高。
它是麻醉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全身麻醉的四要素:感觉阻断-镇痛,意识阻断-意识消失,运动神经阻滞-肌肉松弛,神经反射的阻断-反射迟钝。
因此,肌松药是复合全麻中重要的辅助药,肌松药的临床应用是麻醉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每个麻醉学专业人员的必修课。
二、本文的重点:有关各肌松药的作用原理,药代动力学特性,不良反应等药理学内容,我们已经学过,在此不一一赘述。
1.肌松药的应用原则?2.如何评估肌松药的阻滞性质和深度?第一节肌松药临床应用一、适应证1.配合麻醉药进行快速诱导及气管插管,多选用琥珀胆碱或本可松。
使咬肌松弛、声门开大,有利于插管操作。
2.浅麻醉下需要获得满意的肌肉松弛,但必须同时进行呼吸管理;一般多选用非去极化肌松药,便于术终拮抗,如用琥珀胆碱持续静滴,应断续监测神经-肌阻滞情况。
3.控制呼吸及扶助呼吸时应用肌松药使操作顺利,特别在开胸手术时可有效地防止纵隔摆动,在胸腔或腹腔内进行精细操作时,可以抑制膈肌运动。
另外,用肌松药消除自主呼吸,可降低机体代谢30%,有利于增加心功能和呼吸功能的储备。
4.低温麻醉时可有效地防止寒战,有利于降低代谢及体温下降。
二、肌松药的应用原则!!目的是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充分发挥肌松药提供的有利因素,防止由使用不当所造成的不良作用。
要做到此点,除了全面掌握肌松药的药理学知识以外,在临床应用中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肌松药的应用-临床操作指导
![肌松药的应用-临床操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5d8e2fa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8.png)
肌松药的应用-临床操作指导肌松药的应用:(一)应用范围1.配合硫喷妥钠快速诱导,便于气管内插管操作,常选用琥珀胆碱。
2.要求肌松及人工通气的手术。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3.用于复合麻醉以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帮助维持浅全麻状态和制动作用。
4.作为辅助治疗用,如控制寒颤、惊厥,消除机械呼吸时的呼吸对抗现象等。
(二)注意事项1.肌松药对自发呼吸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呼吸消失,必须同时施行扶助或控制呼吸以维持有效的通气,为了呼吸管理方便,应作气管插管。
2.注意药物相互作用:①不同类型肌松药不宜伍用,只有待先用者作用完全消失后才可用另一种。
②多数吸入麻醉药有增强非去极化类肌松药的作用。
③普鲁卡因静脉滴注可增强琥珀胆碱的作用,因二者都是由假性胆碱酯酶水解。
④神经节阻滞药,抗生素(如新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抗心律失常药(如奎尼丁、心得安、普鲁卡因酰胺)均能增强非去极化类肌松药作用。
3.注意疾病的影响①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休克、低温、肝肾功能不全、肌无力等疾患的病人对肌松药都很敏感,应慎重选择不同类型肌松药和严格控制剂量。
②管箭毒能引起组织胺释放,有支气管哮喘和过敏体质的病人应禁用。
三碘季胺酚和氨酰胆碱大部经肾排泄,肾功不良者应禁用。
③琥珀胆碱可引起短暂的血钾增高,于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尿毒症、破伤风、截瘫以及神经肌肉疾患的病人,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导致心搏骤停,应予禁用。
此外,因升高眼压于青光眼病人亦应禁用。
4.残留肌松作用的处理术后因残留肌松作用而引起呼吸抑制时,应坚持有效的人工通气,对非去极化类可使用抗胆碱酯酶药拮抗,同时要消除其它因素的影响。
2020年临床麻醉学专业知识资料: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2020年临床麻醉学专业知识资料:肌松药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a966979a8114431b90dd8fb.png)
2020年临床麻醉学专业知识资料:肌松药的临床应用在临床麻醉学的学习过程当中,肌松药应用是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一个内容。
那么肌松药的临床应用内容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肌松药的概念。
能使骨骼肌松弛的药物称为肌肉松弛药简称肌松药。
主要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和术中肌松维持,是全麻主要的辅助用药。
肌松药无镇静、麻醉和镇痛作用,因此肌松药不能在患者清醒时应用,更不能替代麻醉药和镇痛药。
使用肌松药必须作辅助或控制呼吸,保证足够有效的肺通气量。
肌松药也用于ICU病房,主要用于患者自主呼吸和呼吸机之间的呼吸对抗。
肌松药在麻醉期间的应用及原则(一)应用1.用于气管插管麻醉诱导时要求能迅速控制呼吸道,以防止反流误吸。
肌松药的起效快慢直接影响全麻诱导时的气管插管时间。
2.用于麻醉维持在全麻中使用肌松药维持肌肉松弛,提高了麻醉的安全系数,手术操作得以在良好肌松条件下进行,扩大了手术范围。
麻醉维持多选用非去极化肌松药,且以中时效肌松药为主,便于术中拮抗。
3.用于机械通气在进行控制呼吸及辅助呼吸时,肌松药的应用可消除患者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之间的对抗,降低机体代谢,有利于增加心功能和呼吸功能的储备,特别适用于长时间的大手术、开胸手术和ICU危重患者。
(二)原则1.呼吸管理:①所有肌松药对呼吸肌均有程度不等的抑制,使用肌松药前必须有能力保证患者的有效通气。
②应用肌松药最好行气管内插管或喉罩进行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保证患者的呼吸通气量。
术毕时患者必须恢复足够的通气量,能咳嗽、自行抬头,才能考虑拔出气管导管或喉罩,让患者自主呼吸。
2.起效时间与肌松强度: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起效时间与强度呈反比。
肌松强度弱的肌松药起效时间快,肌松强度强的肌松药起效慢。
适当加大药量可缩短起效时间,但进一步增加剂量并不相应加快起效时间。
3.预注量:为缩短非去极化肌松药起效时间可采用预注法,即在麻醉诱导开始,先静注诱导剂量的1/10~1/6肌松药,数分钟后静注余下的肌松药,其起效时间可以提前,预注法一般可缩短肌松药的起效时间30~60秒。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和肌松监测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和肌松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43c963d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2.png)
根据不同手术和患者情况,通过肌松监测结果,医生可以选择更加合适的肌松药 物,提高手术效果。
预测和预防肌松药物的并发症
预测肌松药物过量风险
通过实时监测肌肉松弛程度,医生可以及时发现肌松药物过量的迹象,从而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 生。
及肌松药物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如呼吸抑制、心律失 常等。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和肌松 监测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 肌松监测的方法和指标 • 肌松监测的临床意义 • 肌松监测的未来发展
01
CATALOGUE
引言
肌松药的定义和作用
01
肌松药是一种用于抑制神经肌肉 传导的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信号 传递到肌肉,使肌肉松弛。
02
CATALOGUE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手术麻醉
手术麻醉过程中使用肌松药可以有效地抑制患者的自主呼吸,使手术操作更加顺利 ,减少手术并发症。
肌松药可以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在全身麻醉过程中,肌松药可以辅助其他麻醉药物,使患者快速进入麻醉状态,缩 短手术时间。
治疗。
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肌松药可 以减轻患者的呼吸肌疲劳和疼痛
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肌松药还可以协助呼吸机治疗过 程中的其他治疗措施,如肺复张
、气道管理等。
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神经肌肉疾病患者,肌松药可用 于诊断和治疗,如重症肌无力、肌无 力综合征等。
在治疗神经肌肉疾病时,肌松药可以 缓解患者的肌肉疼痛和痉挛症状,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2
肌松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主 要用于手术麻醉、重症监护、呼 吸机辅助呼吸等领域。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解读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0463d6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1f.png)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解读肌松药是一类常用于临床麻醉和重症监护中的药物,具有产生肌肉松弛效果的特点。
它们通过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从而产生肌肉松弛作用。
本文将就肌松药的临床应用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
一、麻醉中的肌松药应用在麻醉中,肌松药被广泛应用于手术过程中,旨在使患者肌肉松弛,便于外科手术操作。
肌松药的选择应根据手术部位、手术类型、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
常见的肌松药有苯溴铵、琥珀库铵和罗库溴铵等。
在麻醉中,肌松药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剂量控制,以避免出现过度肌松或有效松弛不足的情况。
二、重症监护中的肌松药应用在重症监护中心,肌松药的应用主要用于气管插管患者的机械通气支持。
通过给予肌松药物,可以完全松弛患者的呼吸肌,避免患者出现不同步呼吸、自主呼吸造成机械通气的困难。
此外,肌松药还可以配合神经肌肉阻滞剂使用,从而提供更好的机械通气效果。
三、肌松药在临床急救中的应用在一些临床急救场景中,肌松药也拥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进行紧急气管插管时,肌松药可以迅速达到肌肉松弛的效果,方便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操作。
此时,肌松药的选择和使用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呼吸状况等因素进行权衡。
四、肌松药的应用注意事项在使用肌松药时,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肌松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此外,肌松药的使用需要慎重,应权衡其风险与益处。
因为过度使用肌松药可能导致呼吸肌麻痹、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因此,使用肌松药应慎重,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综上所述,肌松药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麻醉、重症监护和急救等场景下,正确和恰当地使用肌松药可以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对于肌松药的使用,医生需要谨慎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剂量调整,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中医医院临床麻醉中肌肉松弛药的应用
![中医医院临床麻醉中肌肉松弛药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972540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4.png)
中医医院临床麻醉中肌肉松弛药的应用一、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1.作用特点琥珀胆碱具有起效快、时效短的特征,不能为任何非去极化肌松药所替代,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肌松药。
2.对骨骼肌的作用琥珀胆碱与突触后烟碱受体结合,表现出Ach样作用。
琥珀胆碱还与接头外受体和突触前受体结合。
(1)琥珀胆碱引起的去极化作用为不协调的骨骼肌纤维成束收缩。
(2)琥珀胆碱增加咬肌张力,可能为气管内插管带来困难,咬肌痉挛亦可能与恶性高热有关。
(3)预先静注少量非去极化肌松药,可防止琥珀胆碱引起强烈去极化表现,提示突触前受体主要与肌纤维成束收缩有关。
(4)琥珀胆碱对NMJ的阻断作用大概是由于其脱敏作用,即琥珀胆碱持续作为受体激动剂,以致敏感受体缺乏,使机体处于脱敏状态。
3.去极化阻滞特点(1)琥珀胆碱最初产生的阻滞为I相阻滞,I相去极化阻滞特点为:肌颤搐幅度降低;对持续强直刺激的反应不出现衰减;四个成串刺激时,肌颤搐降低的幅度相等(T∕T1>0.7);强直刺激后无易化;可被非去极化肌松药拮抗;可被抗胆碱酯酶药强化。
(2)持续、大剂量应用琥珀胆碱,可能发生II相阻滞,出现非去极化阻滞特点。
II相阻滞的出现与琥珀胆碱效应的快速减敏表现相一致。
4.琥珀胆碱的药理学(1)琥珀胆碱被血浆胆碱酯酶(假性胆碱酯酶)迅速水解为胆碱和琥珀单胆碱,消除半衰期为2~4分钟,琥珀单胆碱的肌松作用约为琥珀胆碱的一半。
(2)与麻醉性镇痛药氧化亚氮复合麻醉时,琥珀胆碱的ED95为0.30~0.35mg∕kg o(3)静注大剂量1~2mg∕kg琥珀胆碱,通常1分钟内起效。
静注琥珀胆碱1mg∕kg,肌张力完全恢复需10~12分钟。
(4)一小部分(1∕1500~1∕3000)患者具有遗传性不典型血浆胆碱酯酶,该酶不能水解琥珀胆碱。
静注1~1.5mg∕kg琥珀胆碱,持续作用时间为3~6小时。
5.琥珀胆碱的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缓,尤其儿童,重复用药的成人更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肌纤维成束收缩;肌痛,肌纤维成束收缩并非其决定因素;胃内压升高,可被琥珀胆碱所致的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显著升高所抵消;眼内压升高,由于琥珀胆碱对眼外肌的痉挛性收缩作用,预先静注少量非去极化肌松药也不能完全防止;颅内压升高,影响较小,临床意义尚存疑问;血钾浓度短暂升高,神经损伤、疼痛、广泛创伤、男性儿童不明肌肉萎缩症等一般升高0.5〜1omEq/1;诱发恶性高热,咬肌痉挛可为其早期征象;不典型血浆假性胆碱酯酶存在或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活性被新斯的明(非依酚氯锭)抑制时,琥珀胆碱时效延长6.临床应用(1)琥珀胆碱的主要用药指征为气管插管,常用剂量为静注1mg∕kg o若预先静注小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则琥珀胆碱剂量可增至1.5〜2.0mg∕kg o(2 )不明肌肉萎缩症(Unrecognizedmuscu1ardystrophy):小儿应用琥珀胆碱可诱发高钾血症,并且琥珀胆碱应用于小儿,偶可激发恶性高热,因而小儿应慎用。
肌松药临床应用的几个问题
![肌松药临床应用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9cb758df121dd36a22d8227.png)
肌松药临床应用的几个问题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邵东华肌松弛药松弛骨骼肌(简称肌松),是全麻中重要的辅助用药,用以在全麻诱导时便于作气管内插管和在术中保持良好肌松。
使用肌松药可避免深全麻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但肌松药没有镇静、麻醉和镇痛作用,肌松药不能在病人清醒时应用,更不能替代麻醉药和镇痛药。
使用肌松药必须注意气道管理,根据肌松程度作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保证病人有效和足够的每分钟通气量。
肌松药还适用于危重病人在机械通气时消除病人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之间的对抗,以及用以治疗痉挛性疾病等。
每一个肌松药均有其药理学上的特性,因此使用时要结合病情,根据手术需要、病人病理生理特点、伍用的麻醉药和治疗用药选用适当的肌松药和合理的用量。
一.影响肌松药作用的因素许多生理和病理因素可以影响肌松药在体内的分布、消除及神经肌肉接头对肌松药的敏感性,从而影响肌松药起效、强度和时效。
此外有许多可以通过不同途径的药物相互作用增强或减弱肌松药作用。
(一)影晌肌松药的药代动力学凡影响肌松药在体内分布和消除者均可影响肌松药作用。
如增加肌松药与蛋白的结合量,可增加其在体内分布容积,延缓由肾排泄。
增加细胞外液量可增加肌松药在体内分布容积。
肝或肾功能损害,使肌松药在体内消除延缓,作用时效延长。
非典型性假性胆碱酯酶影响琥珀胆碱和米库氯胺在体内分解,使其作用延长;肝疾病致体液在体内潴留可增加肌松药分布容积,以及球蛋白增加使与某些肌松药结合里增加,因此肌松药的初量可能较正常人大。
肾功能衰竭病人不宜应用经肾排泄的肌松药如戈拉碘按、阿库氯胺等,而对部分经肾排泄的肌松药如泮库溴铵等时效也延长,琥珀胆碱和阿曲库铵在体内消除可不依较肾功能,对肝肾功能不良的病人也可以安全使用。
(二)影晌肌松药的药效动力学1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血浆和细胞外液pH改变对肌松药作用影响十分复杂,较为肯定的是呼吸性酸中毒增加氯筒箭毒碱和泮库溴铵的肌松作用,且使其作用不易为新斯的明拮抗;代谢性碱中毒同样抑制新斯的明对上述两肌松药的拮抗,且延长和增强戈拉碘按作用;低钾血症和高钠血症可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低钙血症和高镁血症减少乙酰胆碱释放,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钙剂可用来拮抗肌松药与镁的协同作用。
肌松药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
![肌松药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c68b91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3.png)
肌松药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肌松药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一、肌松药简介肌松药是一类用于产生或维持肌肉松弛状态的药物,其作用机制多与神经传导相关。
肌松药可以分为两类:去极化肌松药和非去极化肌松药。
二、肌松药的分类和机制1.去极化肌松药去极化肌松药通过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断神经肌肉传递,导致神经肌接头处的动作电位无法产生。
1.1.氢化可的松1.2.苯溴马隆1.3.地塞米松1.4.罗库溴铵2.非去极化肌松药非去极化肌松药通过与肌肉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断神经冲动传输。
2.1.牡蛎碱2.2.维库溴铵2.3.苯扎溴铵2.4.艾莫利松三、肌松药的研究现状1.药物研究与开发趋势1.1.药物设计与合成1.2.作用机制研究1.3.药物靶点的筛选1.4.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1.5.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2.肌松药的药理学研究2.1.药物的药代动力学2.2.药物的药效学2.3.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的优化2.4.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评估四、肌松药的临床应用进展1.麻醉领域中的应用1.1.明确麻醉深度1.2.辅助机械通气2.手术过程中的应用2.1.促进手术操作2.2.改善术中血流和组织对氧供的影响3.急诊医学中的应用3.1.窒息调控3.2.骨折固定4.重症监护中的应用4.1.患者气道管理4.2.辅助机械通气4.3.防止呼吸肌疲劳5.临床康复中的应用5.1.辅助机械通气5.2.减少肌肉痉挛附件:1.相关研究论文2.药物说明书3.临床试验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专利法:一种对创造性技术的合法保护措施,使其在一定时间内只能被专利持有人使用和销售。
2.药品监管法:一种对药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等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法律法规。
3.伦理委员会:负责医学研究和临床试验伦理审查的独立机构。
肌肉松弛药的临床
![肌肉松弛药的临床](https://img.taocdn.com/s3/m/e00240e7783e0912a2162aaa.png)
• (二)起效时间与肌松强度
• 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起效时间与强度呈反比。肌
第二节 肌松药的不良反应
• 肌松药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组胺释放以及去极化肌松药引起的 血钾升高,是肌松药引起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此外组胺释放还可能 引起支气管痉挛等类过敏反应。去极化肌松药如琥珀胆碱可能引起术后肌痛 以及胃内压、眼压和颅内压增高,还可能引起肌球蛋白尿和恶性高热。
• 肌松药或多或少的兴奋或组织神经肌肉接头意外的胆碱能受体,如自主神 经节的烟碱样受体,胃肠、膀胱、气管、心脏窦房结和瞳孔括约肌等部位副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毒蕈碱样受体,产生迷走阻滞作用。琥珀胆碱可兴奋自 主神经节引起心动过缓,尤其见于儿童,特别是在距首次静注琥珀胆碱5分钟 后追加给药时更易发生心动过缓,甚至引起心脏停搏。所以小儿麻醉现不用 琥珀胆碱。在用琥珀胆碱前先静注阿托品对此有预防作用,非去极化肌松药 一般阻滞胆碱能受体,在临床应用剂量范围,氯筒箭毒碱有交感神经节阻滞 作用而发生低血压,目前临床所用的肌松药神经节阻滞作用已很弱。
第三节 影响肌松药作用的因素
• 许多生理和病理因素可以影响肌松药在体内的分布、消除、神经 肌肉接头对肌松药的敏感性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肌松药的起 效、强度和时效。
• (一)影响肌松药的药动学 • 凡影响肌松药在体内分布和消除者均可影响肌松药的作用。肌松药
为水溶性药物,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增加肌松药与蛋白的结合量和 增加细胞外液量可增加肌松药的分布容积。肝脏疾病可引起体液潴留 ,增加肌松药分布容积,降低其血浆浓度,肌松药的初量可能较正常 人需求大,但追加量应减少,追加间隔时间也应该适当延长。肝或肾 功能损害,使肌松药在体内消除延缓,作用时间相应延长。肾衰竭的 病人不宜应有经肾排泄的肌松药如哌库溴铵,而对部分经肾排泄的肌 松药时效也延长。琥珀胆碱、阿曲库铵和顺式阿曲库铵在体内消除可 不依赖肝肾功能,对肝肾功能不良病人也可安全使用。
肌松药临床应用注意事项20110519
![肌松药临床应用注意事项20110519](https://img.taocdn.com/s3/m/a470c8a9dd3383c4bb4cd21c.png)
案例回顾
3、肌松药个性特点的利与弊?
(1)去极化类肌松药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 起效最快;恢复也最快
缺点
无需拮抗;缩短全麻诱导时间; 超短手术;处理重度喉痉挛
II相阻滞、心血管副作用、高钾血症、眼压增高、 颅压增高、胃压升高、术后肌肉疼痛、恶性高热及类变 态反应
(2)非去极化类肌松药的优点与缺点?
二、肌松药残余作用的危害
注意拮抗后的假象
三、肌松药作用的消退与拮抗
1.拮抗药? 2.错误和危险的思维方式 3.骨骼肌基本恢复完善的标志? 4.抗胆碱药的使用
四、拮抗肌松药注意事项
1.拮抗的时机? 2.关注麻醉药物的协同作用 3.新斯的明的作用机制 4.电解质和酸碱的影响
5.低温的影响
6.应用新斯的明注意事项。
3.应根据手术种类、手术时间和病情特点等选择合适的肌 松药,防止用药剂量过大或反复多次给药,以及不考虑 肝肾功能所产生的副作用。
4.肌松药仅是全身麻醉的辅助用药,其本身没有麻醉和镇痛
作用,所以全身麻醉病人必须维持一定的全麻深度,防止 和避免只重视肌松作用,忽视全麻深度,而导致病人术中 知晓与应激反应。 5.应用肌松药的病人,手术完毕需严密观察呼吸功能恢复 情况,必须待自主呼吸、潮气量、各种保护性反射、肌 张力均恢复正常,神志已完全清醒,且排除存在肌松药 残余作用,方能拔除气管内插管送病房。
优点
种类多,作用时间较持久
有选择地应用;有利于全麻 病人术中肌松作用稳定
点
起效慢;术毕呼吸功能恢复较慢。
第二节 应用肌松药相关问题
一、肌松药应用原则?
1.无呼吸支持设备(麻醉机、呼吸机)与未建立人工呼吸道 病人或即使两者均具备,但麻醉机或呼吸机操作欠熟悉 者,禁忌使用肌松药。 2.应用肌松药后必须加强呼吸支持与管理,严密观察其呼吸 功能指标,避免医源性呼吸功能危象及意外。
第九章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第九章肌松药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68c35223c1ec5da50e270ff.png)
注意事项!
1.要考虑的是该药的临床特性,尤其是时效、不良反应和消 除途径。
如潘库溴铵对心律紊乱和心动过速的病人可能有害。
2. 非去极化肌松药的复合应用 (1)前后复合应用。前影响后。 • 前长效使后中短效时效延长。 • 前中短效使后长效时效缩短。
• 神经肌肉接头被前一种肌松药占有,需3-5个半衰期后, 方可呈现后一种作用。
(2)同时复合应用
• 相加--同一类两种复合 • 协同--不同类两种复合
• 根据化学结构肌松药可分为甾类和苄异喹啉类及胆碱酯类 和非胆碱酯类。
1/5~1/3。追加量根据肌张力监测结果而调节,追加间隔 时间,中时效肌松药20~30min,长时效肌松药40~ 60min。间断静注使血药浓度难以维持在稳定状态,肌松 程度随着血药浓度变化而改变。尤其是时效短的肌松药用 间断静注其肌颤搐抑制难以维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追加肌松剂的指征
• 术中要否追加非去极化肌松剂的主要指征,是膈肌运动是 否恢复(因此肌肌力最后麻痹而最先恢复)。
• 出现肌松作用的标志 去极化肌松剂作用出现的标志是肌颤,肌颤过后,为肌麻 痹开始。
非去极化肌松剂作用起始的标志,为眼皮无力上抬。
(四)肌 松维持
• 根据外科手术对肌松的要求追加肌松药,维持所需的肌松 深度。在整个手术期间没有必要自始至终保持同样深度的 肌松 。
• 腹部手术要求较高 肌颤搐抑制95% 用4个成串刺激只 能保留有一个肌颤搐(即保留T1而T2、T串刺激可 以允许出现T1、T2甚至可出现T3,只要抑制T4就能满足 手术要求。
• 颅内血管瘤手术处理血管时,此时要求极深的肌松,达到 刺激气道隆突也不致发生呛咳。此时监测应选用PTC计数 PTC保持在0~2。
肌松药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
![肌松药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994f30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f.png)
肌松药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
肌松药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
1、引言
介绍肌松药的定义和作用,阐明肌松药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2、肌松药的分类与机制
2.1 非去极化性肌松药
2.1.1 常见的非去极化性肌松药物
2.1.2 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2.2 去极化性肌松药
2.2.1 常见的去极化性肌松药物
2.2.2 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3、肌松药与麻醉的配合应用
3.1 麻醉诱导与肌松药的应用
3.2 麻醉维持期间的肌松药应用
3.3 肌松药在手术操作中的应用
4、肌松药的不良反应与安全使用
4.1 常见的肌松药不良反应
4.2 如何预防和处理肌松药的不良反应
4.3 肌松药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注意事项
5、肌松药的研究进展
5.1 肌松药的药物研究与开发
5.2 肌松药的机制研究
5.3 肌松药的临床试验与研究
5.4 肌松药在新兴领域中的应用探索
6、肌松药在临床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6.1 肌松药在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案例
6.2 肌松药在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案例
6.3 肌松药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案例
7、结语
总结肌松药的研究现状和临床应用进展,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附件:
本文附有相关研究论文、临床试验报告等资料,供读者深入了解肌松药的研究和应用。
法律名词及注释:
1、药物管理法:指对药物的生产、流通、销售和使用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2、临床试验:指在严格监督下对新药物进行测试和评估的研究活动,以确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3、药物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或预防疾病时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或不良后果。
肌松药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
![肌松药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9dc835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a.png)
静注非去极化肌松药后,药物很快进入突触裂隙, 并与生物相结合,部分药物分子与Ach受体的a亚 单位结合,血浆药物浓度不能长时间维持在较高 的水平,但生物相结合的药物分子能持续为Ach 受体所利用,从而产生数十分钟或数小时的N-M 阻滞。一旦药物从Ach受体解离,N-M传导将恢 复。肌松药作用的消退取决于药物与Ach受体的 亲和力、解离速度和药物在生物相的饱和度;如 果生物相仍结合一定的药物,尽管此时血浆药物 浓度低,但N-M 传导仍难以恢复。血浆药物浓度 主要影响到血浆与生物相的浓度梯度,若该梯度 足以使生物相充满,且有足够分子从生物相释放 到Ach 受体,则维持阻滞;当血浆<生物相浓度, N-M传导恢复。
中间为有开口的圆柱体,圆柱体穿过突触后 膜部分有一狭窄的峡部,峡部之间的通道和细胞 外的开口部分是离子通道,峡部是离子通道的闸 门;通道关闭时,阻止Na+进入,a亚单位是Ach 与拮抗药结合的部位;同时激两个a亚单位,将使 五角体的峡部扩张。
RESTING STATE: upper gate closed lower gate open
运动N ..肌肉(失髓鞘,分纤维)..肌纤维中部 突入肌外膜、进入肌肉表面浅凹陷中..N膜与肌纤 维膜融合(前膜)..嵴增厚,嵴间存在Ach囊泡释放 Ach的活动带(四排成对颗粒,每一排是Ach囊泡 将Ach释放到突触裂隙前的限定部位)——“活化 区”,与Ca2+跨膜转运相关。
次级裂隙:Nf突入深化纤维形成一组平行皱襞, 似瓶颈囊,开口处密布Ach五角体受体。
突触囊泡:释放囊泡、储备囊泡
储备囊泡借助触丝(构成囊泡一部分的复杂 磷蛋白),使储备囊泡与轴浆中微管细丝相联, 使其不能移动。
Ca2+在囊泡移动、释放中起重要作用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20659c0dd36a32d7275819e.png)
第九章肌松药的临床应用肌松弛药松弛骨骼肌(简称肌松),是全麻中重要的辅助用药,用以在全麻诱导时便于作气管内插管和在术中保持良好肌松。
使用肌松药可避免深全麻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但肌松药没有镇静、麻醉和镇痛作用,肌松药不能在病人清醒时应用,更不能替代麻醉药和镇痛药。
使用肌松药必须注意气道管理,和根据肌松程度作输助呼吸或控制呼吸,保证病人有效和足够的每分钟通气量。
肌松药还适用于危重病人在机械通气时消除病人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之何的对抗,以及用以治疗痉挛性疾病等。
;每一个肌松药均有其药理学上的特性,因此使用时要结合病情,根据手术需要、病人病理生理特点、伍用的麻醉药和治疗用药选用适当的肌松药和合理的用量。
第一节肌松药在麻醉期间的应用快速静脉注射(静注)较大量的肌松药虽可较快地完全抑制肌颤搐,但常伴有时效的延长和增加不良反应。
长时效肌松药引起的时效延长较中时效的肌松药如维库溴铵、阿曲库铵的时效延长更明显。
短时效的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可迅速起效,一般不致引起长时间肌松。
(1)用于气管插管麻醉诱导时要求能迅速控制呼吸道,目的是防止反流误吸。
肌松药的起效快慢直接影响全麻诱导时的气管插管时间。
琥珀胆碱在静注后60s即可作气管插管,至今还投有一个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起效能与琥珀胆碱相匹配,琥珀胆碱仍然是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最常用的肌松药。
但对琥珀胆碱有禁忌证的病人如大面积烧伤、创伤、上下位运动神经元损害或有恶性高热家族史等病人,如使用琥珀胆碱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此时只可用非去极化肌松药。
非去极化肌松药常用气管插管量其起效时间较长,增大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药量不仅起效时间缩短和时效延长,还相应增加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一般维库溴铵、阿曲库铵、米库氯铵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时用里为2.5~3 倍ED50(95%的有效量)药量,此时产生完全肌松维持时间约1h,95%肌颤搐完全恢复时间约2h ;在肌张力开始恢复时用抗胆碱酯酶药拮抗至肌颤搐完全恢复要1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困难气道管理专家意见》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对已预料的困难气道患者麻醉医师应该做到:
5) 尽量选择清醒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防止可预料的困难气道变成急症气道。
对已预料的困难气道患者,重要的是维持病人的自主呼吸,预防发生急症气道,其处理流程见图1。
“(新斯的明 )抢须救同性一气注管射插器管给予阿托品” ? (是否应用肌松药?)
困难气管插管 (是否应用肌松药?)
无肌松全身麻醉如何实施?
无肌松全身麻醉
无肌松药气管插管 优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无肌松药维持全麻 优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谢 谢!
谢谢
Breslin,et al.Anesth Analg 2004;98:107-10
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相互作用 肌松恢复期, 给予小剂量米库溴铵 其药效延长,不再表现出短效肌松药的特性
Erkola.Anesthesiology 1996;84:562-65
我的困惑 -----术中维持肌松
肌松不足 意外体动 氧耗增加
36 53 73
44
46
45 68 91
《米勒麻醉学》第6版
表25-5快速气管插管的肌松药量及时效
肌松药 琥珀胆碱 阿曲 库铵
顺式阿曲库铵 维库溴铵 罗库溴铵
药量 (mg/kg)
1.5
0.5
0.4 (8×ED95)
0.2 (4×ED95)
1.2 (4×ED95)
起效 (min)
45~60s
2
1.8~2,0
顺式阿曲库铵1~2 ug/kg/min (20mg+20ml)=1mg/ml 1 ug/kg/min =3ml/h
罗库溴铵 9 ~12 ug/kg/min (100mg+20ml)= 5mg/ml 10 ug/kg/min =6ml/h
体重:50kg 静吸复合麻醉
适当调整 提前停药
我的困惑
残余肌松的拮抗
尽快占据受体 缩短起效时间
增加剂量使作用时间明显延长
插管剂量 (mg/kg)
罗库溴铵
0.6
0.9
1.2
维库溴铵
0.1
阿曲库铵
0.5
顺式
0.1
阿曲库铵
0.2
0.4
近似ED95 倍数
2 3 4
2
2
2 4 8
Tmax时间 (min)
1.7 1.5 1.3
2.4
3.2
5.2 2.7 1.9
作用时间 (min)
术中肌松维持:单次静脉注射
作用时间短
药效不稳定
药物易浪费
单次注射(诱导)与持续输注给药的结合 100
静脉单次注射(诱导) 持续静脉泵入
血浆 药物 浓度
50
分布相 消除相
坪浓度
分布-消除相 1
100
0
时间(min)
间断静脉注射
停药后 外周室回流
血浆
突触裂隙
生物相 结合部位
解离常数 生物相
生物相 结合理论
可视喉镜
光棒/可视硬 质管芯类
经鼻盲探插管
三、联合使用肌松药
临床意义:
1.
协同,作用明显增加,减少用量
2.
降低不良反应
3.
加快药物起效时间
4.
降低医疗费用
Kim DW, Joshi GP ,et al.Anesth Analg. 1996 Oct;83(4):818-22.
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相互作用 给予0.6mg/kg的罗库溴铵, 待第一个肌颤搐恢复至基点的25%时给予0.03mg/kg的顺式阿曲库铵, 顺式阿曲库铵维持时效延长
肌松药过量 术后肌松药残余
如何维持? 间断注射/持续输注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整个手术期间没有必要 保持同等深度的肌松。 ”
“术中维持肌松最常用的方法是间断静注肌松药,不提倡持续输注肌松药” “通常间隔30min追加中时效肌松药” “维持量一般为初量的1/5-1/3”
(2014)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吸是麻醉重要的安全因素。 2、起效最快是琥珀胆碱,在非去极化肌松药中是罗库溴铵。
(2014)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选择起效快的肌松药
顺阿曲库铵 0.1mg/kg
7.7
杜什库铵 0.05mg/kg
5.9
潘库溴铵 0.08mg/kg
2.9
维库溴铵 0.1mg/kg
2.4
阿曲库铵 0.4mg/kg
2.4
米库氯铵 瑞库溴铵
12-15分
>30分
顺式阿曲库铵 罗库溴铵 维库溴铵 阿曲库铵
右旋箭毒 潘库溴铵 多库氯铵 哌库溴铵
一、关于“快速” 全麻诱导
尽量缩短诱导 ----气管插管时间 目的
尽可能缩短 麻醉药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的时间 诱导期无自主呼吸的时间
避免返流和误吸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 l、选用起效快的肌松药,缩短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时间,维护气道通畅、防止返流误
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
受体
部分受体 反复与肌松药结合
神经肌肉传导功能 完全恢复延迟
持续静脉输注
停药后 药物迅速弥散
血浆
药物浓度减少, 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增加
突触裂隙
生物相 结合部位
解离常数 生物相
生物相 结合理论
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
受体
神经肌肉传导功能 迅速恢复 而且恢复较完全
长时间手术最好持续泵入肌松药 ---个人倾向
血浆胆碱酯酶降低约26% 米库氯铵的分解↓ 作用时效延长约20~25%
无显著差异
小儿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主要药效学特征
米库氯铵
顺式 阿曲库铵 维库溴铵 罗库溴铵
首次剂量 (mg/kg)
起效时间( min)
0.25
1.5~2.0
0.10
0.10 0.60
2.0~2.5
1.5~2.5 1.0~1.5
临床有效时间 (min)
美维库铵 0.15mg/kg 1.8
罗爱库可溴松铵 0.6mg/k 1.0
g 琥珀胆碱 1.0mg/k0.8
g
0
2
所有药物的均采用2倍ED95剂量
4
6
起效时间 (分钟)
8
10
Hunter JM and Moore EW, Br J Anaesth 2001; 87:912-925.
缩短肌松药起效时间
1.5~2
45~75s
T25%恢复 (min)
10~12
T95%恢复 (min)
15
45~60
60~90
88~95
115~128
60~80
80~120
38~150
《现代麻醉学》第四版
限时法(“时效序贯法”)
中效肌松药 (2倍ED95)
20-30s
芬太尼3-4μg/kg 异丙酚2mg/kg
30s 气管插管
二、特殊病人肌松药的应用
老年 小儿 困难气道
老年患者药效和药代相关改变 全身退行性改变 体液总量和肌组织量均减少 脂肪组织相对增多 肝和肾血流减少
T1/2β= 0.693×Vd – Cl
分布容积减少 作用增强 时效延长 消除减慢
罗库溴铵 米库氯铵 顺式阿曲库铵
老年人肌松药
血浆清除率降低 表观分布容积增大 肌松作用时效明显延长
图1.已预料的困难气道流程图
可见声门
清醒镇静表面麻醉保 留自主呼吸
喉镜试显露
直接插管或全 麻诱导
插管成功
插管失败
看不见声门
选择一种 无创方法
插管失败
有创方法
取消手术
困难气道管理专家意见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专家组 田鸣(执笔)邓晓明 朱也森 ;探条/管 芯/grxn///gg 喉罩/插管喉罩
肌松药临床应用之我见
理想的肌松药
? Gw280430A G-1-64
TAAC3 SZ1677
维库溴铵 1980
潘库溴铵 1967
筒箭毒碱 1942
琥珀胆碱 1952
罗库溴铵 1990年 美国 1997年 国内
阿曲库铵 1981
米库氯铵 1990S
顺阿曲库铵 1996年 英国 2006年 国内
瑞库溴铵
哌库溴铵
肌松药的分类---作用时间
2倍ED95量 作用时效 (T125%恢复)
超短效 6-8分
短效 15-20分
中效 40-50分
长效 >75分
恢复时间
<15分
(T195%恢复)
20-30分 50-70分
90-180分
恢复指数
<4分
(T125%恢复
至75%时间)
代表药
琥珀胆碱
Gw280430A
6-7分
增加药物剂量 小剂量预注法 限时法(“时效序贯法”) 联合应用不同类型的肌松药
1. Abdulatif M J Clin Anesth. 1996 Aug;8(5):376-81 2. Naguib M Can J Anaesth. 1994 Oct;41(10):902-7
缩短起效时间 ---大剂量法 增加血药浓度
7~9
25~35 25~35 20~30
逆转 是否 必要
否
是*
是* 是*
常见副作用
快速给药可 引起组胺释放
无 无 无
*如果四个成串刺激或双短强直刺激无衰减持续15min,则逆转没有必要
小儿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药代学特性
罗库溴铵:清除率 (7ml/kg/min ),而分布容积相对较大, 体内残留时间及肌松时间显著缩短。 婴儿的血药浓度低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