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

合集下载

第3讲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第3讲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第3讲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第4讲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学习目标运动图像图像Ⅱ、追及相遇问题Ⅱ二、自学填空大一轮P11三、预习问题1、x-t图像(1)该图像能否描述曲线运动?(2)如何从图像上判断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3)如何通过图像计算路程、位移、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请比较它们20s内的路程、位移、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

(4)请画一个表示物体做往返运动的x-t图像。

2、v-t图像(1)该图像能否描述曲线运动?(2)如何从图像上判断速度的方向?(3)如何从图像上计算加速度的大小,判断加速度的方向?(4)如何理解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5)如图所示,乙物体何时速度方向发生变化,何时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甲物体是否在做往返运动?3、追及相遇问题(1)匀加速追匀速、匀速(或匀加速)追匀减速,是否一定能相遇?被追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需要注意什么?(2)匀减速追匀速是否相遇,可能有几种情况?4、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打点计时器有哪几种类型?都使用什么电源?打点周期是多少?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都记录了哪些信息?(2)如何通过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何计算速度和加速度?(3)如果需要由实验数据得出v-t图像,描点之后如何作图?得到图像后如何根据图像求加速度?(4)什么叫系统误差?什么叫偶然误差?电源频率不稳定,造成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不完全相等,属于什么误差?四、典型例题《大一轮》P.12—例2、跟踪训练2-1;P.13—例3;P.18—例2、例3五、提升训练A组《大一轮》P.14和P.19—高考模拟,提升训练B组《课时作业》(三)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六、课后反思。

第三讲运动图象与追及问题1.理解x—t图象、v—t图象,并能用来分析

第三讲运动图象与追及问题1.理解x—t图象、v—t图象,并能用来分析

(1)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
(2)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
加速度大小 加速度方向


3.两种特殊的v—t图象
(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时间轴 平行 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 倾斜 的直线.
4.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1) 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 位移 .
高度0.8 m,B选项正确;前0.4 s自由下落0.8 m,后0.2 s反弹
向上运动0.2 m,所以整个过程小球位移为0.6 m,C选项不正 确;整个过程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D选项不正确. 答案:B
【方法归纳】利用图象解题时要注意: (1)要分析清楚图象的类型,可以看其横、纵坐标轴来判 断. (2)要理解图象表达的物理意义或反映的物理过程.
友情提示:(1)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只能用来描述 直线运动,并不能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2)分析有关于图象的物理问题时要注意与实际的运动过 程相对应,最好画出物体的运动简图,展现物理过程.
物体甲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分
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甲在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甲在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 大小为4 m C.乙在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问题. (1)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通 过画草图得到. (2)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
上、追不上或 ( 两者 ) 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
判断的切入点.
2.常见的情况 物体 A 追物体 B,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 x0. (1)A 追上 B 时,必有 xA-xB=x0,且 vA≥vB. (2)要使两物体恰好不相撞, 必有 xA-xB=x0, 且 vA≤vB. 3.解题思路和方法 分析两 物体运 动过程 → 画运动 示意图 → 找两物体 速度、位 移关系 → 列位移 方程

第一章 第3讲 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

第一章 第3讲 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

上、追不上(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
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2.常见的情况 物体A追物体B,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s0。 (1)A追上B时,必有sA-sB=s0,且vA≥vB。
(2)要使两物体恰好不相撞,必有sA-sB=s0,且vA≤vB。
3.解答追及、相遇问题的常用方法 (1)物理分析法:抓住“两个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同一位 置”这一关键进行分析。 (2)相对运动法:巧妙不足,无法判断
解析:作出三辆汽车的速度—时间图像,甲、乙、丙三辆
汽车的位移相同,即速度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相等,则
由图像分析可得B对。
答案:B
[知识必会]
1.实质 讨论追及、相遇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分析讨论两物体 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问题。 (1)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通 过画草图得到。 (2)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
动关系。
(3)极值法: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出方程,得到关
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讨论,若Δ>0,即有
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若Δ=0,即有一个解,说 明刚好追上或相碰;若Δ<0,在实数范围无解,说明追 不上或不能相碰。 (4)图像法:将两者的速度—时间图像在同一坐标系画出,
利用图线特征分析求解。
[名师点睛] (1)s-t图像和v-t图像中能反映的空间关系只有一维, 因此s-t图像和v-t图像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2)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如果用s-t图像来描述,从图 像可知两物体起始时刻的位置,如果用v-t图像来描 述,则从图像中无法得到两物体起始时刻的位置关系。
[冲关必试]
3.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 从此时开始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 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个路标时速度 又相同。则 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 第3讲 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 第3讲 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
( )
图1-3-5 A.2秒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在0~8 s内两车最远相距148 m C.两车只有t0时刻速率相等 D.两车在t=8 s时相遇
【潜点探究】
(1)由图象斜率可比较加速度大小.
(2)由图象信息可知a、b开始时是向相反方向运动的,4 s时a反向,至t0时刻二者速度相同,此时,二者应相距最
图 1-3-7 A.前 3 s 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 B.最后 2 s 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 C.前 3 s 内与最后 2 s 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 D.第 3 s 末至第 5 s 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
【解析】 由 v-t 图象可知,货物在前 3 s 内具有向上 的加速度,因此货物处于超重状态,选项 A 正确;最后 2 s 6 内,货物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其大小为 a=2 m/s2=3 m/s2 <g,因此货物在这一段时间内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选项 0+6 B 错误;货物在前 3 s 内的平均速度 v1= 2 m/s=3 m/s, 6+0 最后 2 s 内的平均速度 v2= 2 m/s=3 m/s, 两者速度相同, 选项 C 正确;第 3 s 末至第 5 s 末的过程中,货物在向上的 拉力和向下的重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做正功,故 机械能不守恒,选项 D 错误.
【答案】
B
【即学即用】 3.(2012· 银川一中一模)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 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
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象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
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
【解析】
由v-t图象的特点可知,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
的大小,即为物体位移的大小.观察4个图象,只有C选项 中,a、b所围面积的大小有相等的时刻,故选项C正确.

运动的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

运动的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

速度图像与位移图像
速度图像
速度图像是一条直像
位移图像是一条曲线,表 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 移。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速度是位移的变化率,即 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 率。
实际运动模拟
01
实际运动模拟
通过模拟物体的实际运动,可以 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特 点。
实验验证
相对加速度
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加速度,可以通过加速度的加减运 算得到。
追及条件与临界状态
追及条件
两个物体在同一时间点或同一位置相 遇的条件。
临界状态
物体追及或相遇的转折点状态,是解 决追及问题的关键。
02
相遇问题
相遇条件
01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且方 向相同或相反。
02
两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之和等于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相遇类型
追及相遇
一个物体追赶另一个物体,在某时刻 两物体处于同一位置。
迎面相遇
两个物体相对运动,在某时刻两物体 处于同一位置。
相遇问题中的距离关系
两物体相遇时,它们在运动过程中所 经过的路程之和等于两物体之间的距 离。
两物体相遇时,它们之间的距离等于 两物体初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减去两物 体各自所经过的路程。
03
综合问题
运动叠加原理
01
02
03
运动叠加原理
当两个或多个物体同时运 动时,它们的运动轨迹可 以通过将各自的位移、速 度和加速度相加来计算。
相对速度
当两个物体以不同的速度 运动时,它们的相对速度 是它们速度的差值。
相对加速度
当两个物体以不同的加速 度运动时,它们的相对加 速度是它们加速度的差值。

第3节 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分解

第3节  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分解

第3节运动图像追及与相遇问题,(1)x-t图像和v-t图像都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2)x-t图像和v-t图像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3)x-t图像上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

(√)(4)v-t图像上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此时相遇。

(×)(5)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物体,后者若追上前者,后者速度必须大于前者。

(√)(6)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物体,速度相等时,两物体相距最远或最近。

(√)(7)两物体同向运动恰好不相碰,则此时两物体速度相等。

(√)要点一三类运动图像的比较1.位移—时间(x -t)图像[示例1](2015·广东高考)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1-3-1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图1-3-1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解析]在0.2~0.5小时内,位移—时间图像是倾斜的直线,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0.2~0.5小时内,甲、乙两人的加速度都为零,选项A错误;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绝对值大小反映了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斜率绝对值越大,速度越大,故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选项B正确;由位移—时间图像可知,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选项C错误;由位移—时间图像可知,0.8小时内甲、乙往返运动过程中,甲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运动的路程,选项D错误。

[答案] B2.位置坐标(x -y)图像表示物体位置的坐标图,图线表示物体实际运动的路线,在坐标图上能表示出物体运动的位移。

[示例2](多选)图1-3-2为甲、乙、丙三个军事小分队进行军事行动的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3-2A.甲、丙两个分队的运动路线为曲线,乙分队的运动路线为直线B.甲、乙、丙三个分队的位移相等C .甲、乙、丙三个分队的平均速度相等D .甲、乙、丙三个分队运动的路程相等[解析] 位置坐标图像显示的是物体的运动轨迹,从图可以看出甲、丙两个分队运动路线为曲线,乙分队的运动路线为直线,A 正确;三个队的初末位置相同,位移相等,但运动路程不同,B 正确,D 错误;因不知道三个分队运动的时间大小关系,故无法比较三个分队的平均速度大小关系,C 错误。

第三节 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

第三节   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
A.两车在 t1 时刻也并排行驶 B.t1 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典例印证 1】 BD 解析:可根据速度-时间图像与时间轴所围面积 大小判断位移大小,在 t1~t2 时间内,甲车位移大于乙车位移,又知 t2 时刻 两车相遇,因此 t1 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故 B 项正确;根据图像可知, 甲、乙的斜率均先减小后增大,因此甲、乙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 C 项 错误,D 项正确.
=04- -23 m/s2=-2m/s2,选项 B 正确;设 b 车的初速度为 vb ,对 b 车有:v′b=vb+at1,得 vb =8 m/s,选项 C 错误;相遇时 a 车的位移 xa=va t1=6 m ,b 车的位移 xb=vb+2 v′bt1=15 m,则 t=0 时两车的距 离为 x0=xb-xa=9 m,选项 D 错误.
思维总结 (1)不同的图像,其斜率、“面积”的含义不同,例如在 x-t 图像中斜率表 示速度,在 v-t 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 (2)速度图像中,图线斜率为正,物体不一定做加速运动,图线斜率为负, 物体也不一定做减速运动.
1.[x-t 图像] (原创)如图所示,直线 a 和一段抛物线 b 分别表示在同一平直公路上 行驶的 a 车和 b 车运动的 x-t 图像.已知在 t1= 3 s 时,直线 a 和抛物线 b 刚好相切, t2= 4 s 时对应抛物线的最高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考点一 两类常规运动图像
1.比较
x-t 图像
v-t 图像
图像
其中④为抛物线
其中④为抛物线
① 表示从位置坐标为正处开始一直做反

表示先正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反
向匀速直线运动并越过位置坐标为零

2022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3讲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2022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3讲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第3讲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能用图像等方法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物理观念:知道x ­t、v­t图像的特征和意义科学思维:(1)能应用图像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2)能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分析追及、相遇问题一、常见运动学图像1.x­t图像: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v­t图像: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命题·科技情境利用DIS系统描绘出了几个物体的运动图像。

如图说出图中各物体的运动性质,其中图线3、6为抛物线。

提示:物体1静止,物体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3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5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6变加速直线运动。

二、追及、相遇问题1.同向运动的物体追上时,两者位移大小之差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2.相向运动的物体相遇时,两者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命题·生活情境一轿车正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某人骑一辆自行车同向匀速行驶,立刻刹车。

轿车速度和自行车速度都等于5 m/s时,两者位置如图所示。

(1)轿车会撞上自行车吗?提示:不会。

(2)若轿车继续减速,接下来,两者间的距离如何变化?提示:越来越大。

角度1 运动图像问题(1)物体的x­t图像反映了物体的运动轨迹。

( ×)(2)物体的v­t图像为曲线,说明物体的加速度在不断变化。

( √)(3)两个物体的v­t图像相交,说明物体在此时相遇。

( ×)(4)物体的x­t图像为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角度2 追及、相遇问题(5)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追及正前方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能够追上。

( √)(6)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追及正前方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能够追上。

第1章---第3节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第1章---第3节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
回 上题中,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A车司机经过Δt=4 s收到

· 信号后加速前进,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

验 【解析】 设 A 车的加速度为 aA 时两车不相撞,则两车速度相等时
课 时 · 知 能
考 向
有 vB+aBt′=vA+aA(t′-Δt)

· 训
·
即 30-2.5t′=10+aA(t′-Δt)
· 训
·


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80 m才能够停止.问:


·

(1)B车刹车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品 ·



(2)若B车刹车时A车仍按原速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
源 ·


·



·


菜单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 配人教版 ·物理JsZY


·
【标准解答】 (1)B 车刹车至停下过程中,v=0,v0=vB=30 m/s,
·
回 扣
狗的运动时间为 t0
· 检
飞碟的水平位移为 x=v0t0=90 m

小狗加速的时间为 t1=2 s,
课 时 · 知 能

·
向 ·
该时间内的位移为 x1=v2t1=8 m
训 练

例 ·
小狗匀速运动的时间 t2=t0-t1=8 s
精 品
探 究
小狗匀速运动的位移 x2=vt2=64 m
· 资

因为恰好接住飞碟,所以 Δx=x-x2-x1=18 m

2013年广东物理一轮【第一章第三讲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

2013年广东物理一轮【第一章第三讲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

答案:C
2.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 t的关系如图1-3-2所示,那么该
质点在3 s内通过路程是
A.2 m C.1 m B.3 m
(
)
D.0.5 m
解析:由图象可知,在0~1 s内质点静止在位移为1 m 的地方;1 s~2 s内质点从位移为1 m的地方匀速运动到 位移为2 m的地方;在2 s~3 s内质点静止在位移为2 m 的地方,因而质点在3 s内的路程即为在1 s~2 s内通过 的路程,应为1 m.C项正确. 答案:C
甲车,故t1时刻乙车是从后面追上甲车,A项正确;B项 错误;在x-t图象中,各个时刻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速 度,故t1时刻两车速度不相等,C项错误;0到t1时间内 两车位移、时间相等,所以平均速度相等,D项错误. 答案:A
[典例启迪] [例2] (2011· 淮南模拟)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 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试验中得到的运 动小车的v-t图象如图1-3-10所示,由此可以知道( )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x-t图象的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 (2)0~8 s内质点的速度是变化的; (3)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解析] (1)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 运动,持续时间4 s,4 s末开始反向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 又经过2 s即6 s末回到原出发点,然后又继续向西到8 s 末时刻.
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即相遇.
1.如图1-3-1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 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是a-t图象 C.丙是x-t图象
B.乙是x-t图象 D.丁是v-t图象
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a 恒定,故 a-t 图象是 平行于 t 轴的直线,A 错误;再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 v 1 2 =v0+at 和位移 x=v0t+ at 两公式, 可得其 v-t 图象应 2 是倾斜的直线,x-t 图象应是抛物线,故 B、D 错误,C 正确.

课件2:专题一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课件2:专题一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答案】 B
物理 4. (双选)(2013·课标全国卷Ⅰ)如图 1-3-3,直线 a 和曲线 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a 和 b 的位置 —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
图 1-3-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物理
A.在时刻 t1,a 车追上 b 车 B.在时刻 t2,a、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 t1 到 t2 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 t1 到 t2 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 a 车的 大
【答案】 D
物理
——————[1 个纠错练]——————
1.审题方面 (1)忽略两车初始距离 S0 与两车相对位移 S1 之间的 不同关系,导致错解. (2)不能将 v-t 图象中的“面积”与两车的相应位 移有效对应,导致错解.
物理
2.知识应用方面 (1)两车不相遇的条件是二者速度相等时,乙车仍没 追上甲车,此时应有 S1<S0,若将速度相等点误认为相 遇,就会出错. (2)若 S1>S0,由于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故甲车 还会再次追上乙车,考虑不到这一点就会出错.
【审题指导】 (1)画出过程示意图.
(2)明确两车相距最远的速度条件.
(3)找出乙车追上甲车的位移条件.
物理
【解析】 (1)当甲车速度减至等于乙车速度时两车的距离最 大,设该减速过程经过的时间为 t,则 v 乙=v 甲-at
解得:t=12 s 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 Δx=v 甲 t-12at2-v 乙 t=36 m.
物理 ——————[1 个示范例]—————— 例 1 (多选)(2013·四川高考)甲、乙两物体在 t=0 时刻经过 同一位置沿 x 轴运动,其 v-t 图象如图 1-3-5 所示,则 ()

2019版高考物理(北京专用)一轮课件:3_第3讲 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

2019版高考物理(北京专用)一轮课件:3_第3讲 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

深化拓展
解析 (1)当甲车速度减至等于乙车速度时两车的距离最大,设该减速
过程经过的时间为t,则
v乙=v甲-at 解得:t=12 s
此时甲、乙间距离为Δx=v甲t- 1 at2-v乙t=10×12 m- 1 ×0.5×122 m-4×12 m=3
2
2
6 m。
(2)设甲车减速到零所需时间为t1,则有:
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常与某一表示过程的物理量相对应。如v-t 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
表示横、纵坐标两物理量在“边界”条件下的大小。由此往往能得 到一个很有意义的物理量
如交点、拐点(转折点)等,如x-t图像的交点表示两质点相遇,v-t图像的 交点只表示速度相等
深化拓展
1-1 (多选)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
知识梳理
二、追及相遇问题
1.追及问题的两种类型
(1)落后者能追上前者两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追上时,两者处于① 同一 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速度。 (2)落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两者速度② 相等 时,两者相距最近。
2.相遇问题
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③ 等于 开始时两物体 间距离时即相遇。
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D.三车同时到达下一个路标
答案 B 根据题意,甲、乙、丙三车的初、末速度均相同,通过的位移 也相同,这在速度-时间图像上表现为v-t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相等, 它们的v-t图像大致如图所示,由图像易知B选项正确。
深化拓展
知识梳理
3.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取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运动的v-t图像正确的是 ( C )

第一章第3讲第3讲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第一章第3讲第3讲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一轮复习 · 新课标 · 物理 (山东专用)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对图象的进一步理解 1.图象意义 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是从不同角度描述运动过程的,意义不 同.因此同一运动过程在两种图象上,形状不同,反之相同形 状在两种图象上不是相同的运动.图1-3-5甲、乙中①均表 示匀速运动,②均表示匀变速运动.
但B车要经过180 m才能够停止.问:
(1)B车刹车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2)若B车刹车时A车仍按原速度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
随 堂 检 测 · 紧 练 兵
考 点 突 破 · 提 知 能
最小值,视实际情况而定.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一轮复习 · 新课标 · 物理 (山东专用)
3.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 点,得到两车的x -t的图象如图1-3-3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菜 单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B
一轮复习 · 新课标 · 物理 (山东专用)
1.(2012·潍坊一模)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物体在直线上运动,经2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s一定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随 堂 检 测 · 紧 练 兵
考 点 突 破 · 提 知 能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一轮复习 · 新课标 · 物理 (山东专用)
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随 堂 检 测 · 紧 练 兵

第三讲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第三讲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答案: A
2-1:(2012·皖南八校检 测)800 m 自由泳决赛中,中 国飞鱼张琳以 7 分 32 秒 12 的成绩成为中国游泳史上男
子夺冠第一人并打破世界记录,若张琳前 10 s 的运动速度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 ) A.第 2 s 末的加速度为 2 m/s2 B.8 s 内的位移为 19.5 m C.第 1 s 末与第 5 s 末速度方向相反 D.第 1 s 内与第 2 s 内位移相等
解析: v-t图象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 移,由图可知0~30 s时间内的位移小于30×30 m=9×102 m,选项A正确;由图象可知,30 s 时刻的速度大约为40 m/s,选项B错误;0~60 s时间内v-t图象的斜率在变化,表示a变化, 物体做变加速运动,选项C错误;90~120 s时 间内速度不变,故物体做匀速运动,选项D错 误.
第三讲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一、x-t 图象 1.概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用纵轴表示位移 x,横轴表 示时间 t,画出的图象就是位 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2.基本特征:x-t图象反映了物体运动的
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 __直__线___.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__抛___ __物__线___.
3.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 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在 2 s 末能回到出发点的 是( )
解析: 由选项中四个图象分析可知,只有A、 D选项的运动为往返运动,根据位移关系,在2 s 末能回到出发点,B、C选项中的运动速度方向 不变,不能回到出发点.
答案: AD
4.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甲所示,图乙 选项中a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x表示位移,则 图乙选项中,可能正确的是( )

高一物理(必修一)1-3运动的图象_追及和相遇问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1-3运动的图象_追及和相遇问题

Δs=v0t-1at2 2
-v0
因二次项系数小于零,当
t= 2×
-1a 2
=2
s 时有最大值,
最大值Δsm=v0t-1at2=6×2 m-1×3×22 m=6 m.
2
2
(2)当Δs=v0t-1at2=0 时相遇 2
得 t=4 s,汽车的速度为 v=at=12 m/s.
答案 (1)2 s 6 m (2)12 m/s
答案 B ——通过 v-t 图象认识速度、加速度的方法
更多详情 /zjh1UcD
-5-
1-3 运动的图象_追及和相遇问题
【变式 2】 (2012·山东新泰高三模拟,8)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分别如图 1-3-11 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 1-3-11 A.四个质点在第 1 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B.在第 2 秒末,质点(3)回到出发点 C.在第 2 秒内,质点(1)、(3)、(4)做加速运动 D.在第 2 秒末,质点(2)、(3)偏离出发点位移不同 解析 质点(1)在第 1 秒内向负方向运动,而其他三个质点在第 1 秒内均向正方向运动, 而平均速度是矢量,所以选项 A 错误.质点(3)在前 2 秒内一直向正方向运动,不可能回到出 发点,选项 B 错误.第 2 秒内,质点(1)、(3)、(4)的速度大小都在增大,选项 C 正确.前 2 秒 内质点(2)、(3)都向正方向运动,且第 2 秒末位移相同,所以选项 D 错误. 答案 C 考点三 追及、相遇问题
(1)汽车和自行车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得 t=2 s 时,二者相距最远.最远距离
等于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即Δs=1×6×2 m=6 m. 2
(2)两车距离最近时,即两个 v-t 图线下方面积相等时,由

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讲 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 讲义

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讲 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 讲义

第3讲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双基知识:一、运动图像(无论v­t图像还是x­t图像,描述的一定是直线运动。

)1.x­t图像(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此时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斜率是数学语言,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斜率具有物理意义,可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或加速度。

]2.v­t图像(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此时加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3)“面积”的意义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

②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二、追及和相遇问题1.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速度相等是判断追上或追不上的切入点。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速度。

(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

2.相遇问题[同向追及时,当追赶者位移等于被追赶者位移与初始间距之和时即相遇。

]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考点一运动图像的理解和应用1.读图——获取解题信息第一层(1)确认纵、横坐标轴对应的物理量及其单位(2)注意纵、横坐标是否从零刻度开始关注坐标轴第二层图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表示运动的初始情况理解截距、斜率、面积斜率通常能够体现某个物理量(如v ­t 图像的斜率反映了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及变化情况最常见的是v ­t 图像中面积表示位移,但要注意时间轴下方的面积为负,说明这段位移与正方向相反第三层交点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注意交点表示物理量相等,不一定代表物体相遇分析交点、转折点、渐近线转折点表示物理量发生突变,满足不同的函数关系式,如v ­t 图像中速度由增变减,表明加速度突然反向利用渐近线可以求出该物理量的极值或确定它的变化趋势2.作图和用图——快速解题依据物体的状态或物理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做出与之对应的示意图或数学函数图像,往往可以快速、直观地研究和处理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 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1.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1)意义:反映了直线运动的物体__位移__随__时间__变化的规律. (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意义 ①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__大小__. ②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__方向__. (3)两种特殊的x -t 图象①若x -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__静止__状态.(如图所示甲图线)②若x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在做__匀速直线__运动.(如图所示乙图线) 2.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1)意义:反映了直线运动的物体__速度__随__时间__变化的规律.(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意义①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__加速度__的大小. ②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__加速度__的方向. (3)两种特殊的v -t 图象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与横轴__平行__的直线.(如图所示甲图线)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一条__倾斜__的直线.(如图所示乙图线)(4)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①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__位移__.②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__正方向__;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__负方向__.3.追及和相遇问题(1)两类追及问题①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__同一位置__,且后者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速度.②若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__相等__时,两者相距最近.(2)两类相遇问题①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追上时即相遇.②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1.判断正误(1)x-t图象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2)x-t图象和v-t图象都不能描述曲线运动.(√)(3)v-t图象上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速度相等,不代表相遇.(√)(4)两物体同向运动恰好不相碰,则此时两物体速度相等.(√)(5)速度较大的汽车刹车一定能够避免与前方速度较小匀速运动的汽车相撞.(×)(6)两个物体在追及过程中,物体之间的距离总是逐渐变小.(×)2.甲、乙两物体均做直线运动,它们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A.甲物体做加速运动B.甲、乙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C.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D.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3.上海F1车赛于2014年4月18日至20日在上海奥迪国际赛车场举行.其中有甲、乙两赛车从同一起跑线上同时启动并且沿平直路面同向前进,在t=0到t=t1时间内,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 .t 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B .t 1时刻,两车第一次相距最远C .t 1时刻,两车的加速度刚好相等D .0到t 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一 x -t 图象与v -t 图象的区别为图中直线a 和曲线b ,已知b 车的加速度恒定且a b =-2 m/s 2,当t =3 s 时,直线a 和曲线b 刚好相切,求t =0 s 时a 车和b 车的距离x 0.解析 由题图可知a 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v a =8-23m/s =2 m/s ,当t =3 s 时,直线a 和曲线b 刚好相切,即此时b 车的速度 v b ′=v a =2 m/s.设b 车的初速度为v b ,对b 车有v b +a b t =v b ′, 解得v b =8 m/s.从t =0时刻起经过3 s ,a 车和b 车的位移分别为 a 车的位移x a =v a t =6 m , b 车的位移x b =v b +v b ′2t =15 m ,因t =3 s 时,a 车和b 车到达同一位置, 则t =0 s 时a 车和b 车的距离为x 0=x a -x b =9 m. 答案 9 m运动图象中的易错点(1)对x -t 图象,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t =0时物体的位置,对v -t 或a -t 图象,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并不表示t =0时物体的位置.(2)在v -t 图象中,两条图线的交点不表示两物体相遇,而是表示两者速度相同. (3)两条图线在v 轴上的截距不同,不少同学误认为两物体的初始位置不同,位置是否相同应根据题中条件确定.二 追及、相遇问题讨论追及、相遇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分析讨论两物体在同一时刻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问题.1.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1)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追不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2)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通过画运动示意图得到. 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常见情形:物体A 追物体B ,开始二者相距x 0,则 (1)A 追上B 时,必有x A -x B =x 0,且v A ≥v B .(2)要使两物体恰好不相撞,必有x A -x B =x 0,v A =v B .[例2](2018·江苏镇江模拟)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轨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速度为v 1=8 m/s ,乙车在后,速度为v 2=16 m/s ,当两车相距x 0=8 m 时,甲车因故开始刹车,加速度大小为a 1=2 m/s 2,为避免相撞,乙车立即开始刹车,则乙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解析 如图所示,当速度相同时,阴影面积Δx 表示两者位移之差,若Δx ≤x 0,则不会相撞, 由几何关系得Δx =(v 2-v 1)t2=x 0,解得t =2 s.由v 1-a 1t =v 2-a 2t 得a 2=6 m/s 2,故乙车的加速度至少为6 m/s 2才能避免两车相撞. 答案 6 m/s 2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求解方法(1)解题思路 分析物体运动过程画运动示意图找两物体位移、时间、速度关系列位移和速度、时间方程(2)解题技巧①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 ②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③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另外还要注意最后对解的讨论分析.1.如图所示,是小滑块A 、B 从足够长的斜面上滑下的v -t 图象,已知t =0时刻A 在B 后30 m 处,则从t =0时刻起A 追上B 所需的时间为( D )A .1 sB .3 sC .5 sD .6 s解析 由题图知,B 的加速度a =-4 m/s 2,B 经时间t 0=3 s 停止运动,此时x A <x B +x 0,设A 追上B 所用的时间为t ,则v A t =-v 22a+x 0,代入数据得t =6 s ,故选项D 正确.2.一步行者以6.0 m/s 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在跑到距汽车25 m 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0 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B )A .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6 mB .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7 mC .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43 mD .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解析 步行者与汽车距离25 m 时,绿灯亮,汽车匀加速前进,当两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近,设汽车运动t s 与步行者速度相等,即at =v ,得t =6 s ,人的位移x 1=v t =36 m ,汽车的位移x 2=12at 2=18 m ,二者最近距离为x 2+x 0-x 1=7 m ,选项A 、C 错误,B 正确.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 错误.3.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a =3 m/s 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v 0=6 m/s 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试问:(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大?(2)当汽车与自行车再次相遇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解析 (1)当汽车的速度为v 1=v 0=6 m/s 时,二者相距最远,所用时间为t 1=v 1a =2 s ,最远距离为Δx =v 0t 1-12at 21=6 m.(2)两车再次相遇时有v 0t 2=12at 22,解得t 2=4 s ,汽车的速度为v 2=at 2=12 m/s.答案 (1)2 s 6 m (2)12 m/s4.A 、B 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 车在前,其速度v A =10 m/s ,B 车在后,其速度v B =30 m/s ,因大雾能见度低,B 车在距A 车x 0=85 m 时才发现前方有A 车,这时B 车立即刹车,但B 车要经过180 m 才能停止.问:B 车刹车时A 车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将在B 车刹车后何时相撞?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解析设B 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 B ,由v 2-v 2B =-2a B x 得a B =v 2-v 2B-2x=2.5 m/s 2.若两车速度相等时没有相撞则不相撞,速度相等时撞了则会相撞,设t s 后速度相等.由v A =v B -a B t 得t =8 s ,则x A =v A t =80 m ,x B =v B t -12a B t 2=160 m ,因x A +x 0>x B ,则两车未相撞,且最近距离Δx =x A +x 0-x B =5 m.答案 不会相撞 5 m追及、相遇问题的两种典型情况(1)匀加速运动的物体追匀速或匀减速运动的物体.一定能追上,追上前,v A =v B 时,两者相距最远.(2)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匀速运动的物体.v A =v B 时: ①若已超越则相遇两次; ②若恰好追上,则相遇一次; ③若没追上,则此时相距最近.[例1](15分)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求:(1)摩托车在0~20 s 这段时间的加速度大小a ; (2)摩托车在0~75 s 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v -. [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解析] (1)摩托车在0~20 s 这段时间的加速度 a =Δv Δt =3020m/s 2=1.5 m/s 2;(2)摩托车在0~75 s 这段时间的位移大小等于v -t 图象中图线和t 轴所围的面积 x =12[(45-20)+75]×30 m =1 500 m , 75 s 内摩托车的平均速度 v =x t =1 50075m/s =20 m/s.[答案] (1)1.5 m/s 2(7分) (2)20 m/s(8分)1.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 =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 1+v 22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解析 由v -t 图象知,在0~t 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选项C 错误;由v =xt知,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故选项A 正确;如图所示,汽车乙的v -t 图象中,实现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小于上方虚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故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v 1+v 22,选项B 错误;v -t 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甲、乙图线上各点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均逐渐减小,故加速度的大小都逐渐减小,选项D 错误.2.(多选)由于公路维修只允许单车道通行.t =0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相距x 0=100 m ,速度均为v 0=30 m/s ,从此时开始两车按图所示规律运动,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C )A .两车最近距离为10 mB .两车最近距离为100 mC .两车一定不会相遇D .两车一定会相遇解析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车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t =6 s 时两车共速,在此之前,乙车速度一直比甲车大,如果t =6 s 时两车不相遇,就不会相遇,由图象面积可以算出,0~6 s 内,x 甲=67.5 m ,x 乙=157.5 m ,x 乙-x 甲=90 m<x 0=100 m ,故两车不会相遇,选项A 、C 正确.1.(多选)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 =3 s 时并排行驶,则( BD )A .在t =1 s 时,甲车在乙车后B .在t =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 =2 sD .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解析 根据v -t 图,甲、乙都沿正方向运动.t =3 s 时,甲、乙相遇,v 甲=30 m/s ,v乙=25 m/s ,由位移和v -t 图面积对应关系,0~3 s 内位移x 甲=45 m ,x 乙=52.5 m .故t =0时,甲乙相距Δx 1=x 乙-x 甲=7.5 m ,即甲在乙前方7.5 m ,选项B 正确.0~1 s 内,x 甲′=12×1×10 m =5 m ,x 乙′=12×1×(10+15) m =12.5 m ,Δx 2=x 乙′-x 甲′=7.5 m ,说明t =1s 时甲、乙第一次相遇.选项A 、C 错误.甲、乙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为x =x 甲-x 甲′=45 m -5 m =40 m ,所以选项D 正确.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D )A .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 .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 .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 .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解析 由题图可知0~2 s 内,速度为正,运动方向未改变,2 s 末时,位移最大,v -t 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1~3 s 图线斜率未改变,故第2 s 末加速度方向没有变化,选项A 、B 、C 错误;由v -t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知,第3 s 末和第5 s 末质点位置相同,选项D 正确.3.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和位置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A)解析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能回到原高度,重复原来的过程,以落地点为原点,速度为零时,位移最大,速度最大时位移为零,设高度为h,则速度大小与位移的关系满足v2=2g(h-x),选项A正确.课时达标第3讲[解密考纲]主要考查对运动图象(特别是v-t图象)的理解和应用,追及和相遇问题中相距最近或最远的条件以及相遇的条件.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D)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解析由题图可知0~2 s内,速度为正,运动方向未改变,2 s末时,位移最大,v-t 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1~3 s图线斜率未改变,故第2 s末加速度方向没有变化,选项A、B、C错误;由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知,第3 s末和第5 s末质点位置相同,选项D正确.2.(多选)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时间(x -t)图线.由图可知(BC)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解析t1时刻,两车都在沿x正方向运动,该时刻前,b车的位置坐标小,b车在a车的后面,所以t1时刻是b追上a,选项A错误;t2时刻,a车继续沿x正方向运动,而b车向x 负方向运动,二者运动方向相反,选项B 正确;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t 1到t 2时间内,b 的斜率绝对值先减小后增大,故b 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 正确;t 1到t 2时间内,曲线b 的斜率绝对值大小存在比a 的斜率绝对值大的时间段,也存在比a 斜率绝对值小的时间段,选项D 错误.3.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 =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 1+v 22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解析 在v -t 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运动物体的位移.由图象可知,汽车甲的位移大于汽车乙的位移,选项C 错误;由v =x t 可知,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选项A 正确;汽车的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不等于v 1+v 22,选项B 错误;在v -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知,甲、乙两汽车的加速度都是逐渐减小的,选项D 错误.4.(2017·河南六市一联)A 、B 两个物体在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t =0时刻,B 在A 的前面,两物体相距7 m ,B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则A 物体追上B 物体所用时间是( D )A .5 sB .6.25 sC .7 sD .8 s解析 B 物体减速到零所需的时间 t =0-v B a =0-10-2s =5 s ,x B =12(v +0)t =12×10×5 m =25 m ,A 物体在5 s 内的位移x A =v A t =4×5 m =20 m , x A <xB +7,所以B 物体在停止运动后被追上.设A物体追上B物体所用时间为t0,则v A t0=7+25,t0=324s=8 s,故选项D正确.5.(2017·山西太原模拟)(多选)某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上跳下,他从跳离直升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他的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BC)A.0~10 s加速度向下,10~15 s加速度向上B.0~10 s、10~15 s内都在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速运动C.0~10 s内下落的距离大于100 mD.10~15 s内下落的距离大于75 m解析由题图可知0~10 s的加速度方向为正,大小逐渐减小,10~15 s的加速度方向为负,大小也逐渐减小,则选项A、B正确;由图象的面积,可得0~10 s的位移大于100 m,10~15 s的位移小于75 m,则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6.(2017·宁夏银川模拟)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则该汽车在0~60 s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象为(B)解析0~10 s内汽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0 s末速度增加到20 m/s;10~40 s内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40~60 s内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60 s末速度减为零,故选项B正确.7.两个质点A、B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对A、B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D)A.A、B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B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B.在t=3t0时刻,A、B相距最远C.在t=5t0时刻,A、B相距最远D.在t=6t0时刻,A、B相遇解析由v-t图易知A、B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0∶1,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选项A错误;在2t0~3t0之间两图线有一交点,该时刻两者相距最远,选项B、C 错误;t=6t0时两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相等,即两者相遇,选项D正确.8.(多选)从同一地点出发,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C)A.两物体相遇的时间是2 s和6 sB.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 s,随后向后运动C.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4 s末D.4 s后甲在乙前面解析前2 s甲、乙位移均为4 m,前6 s甲、乙位移均为12 m,故选项A正确;乙前6 s一直向前运动,故选项B错误;由题图可知,前4 s内两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差最大,4 s末甲、乙相距最远,选项C正确,4 s后乙在甲前面,直到6 s时两物体相遇,故选项D 错误.9.(多选)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 s,它们运动的v-t图象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BD)A.t=2 s时,两球的高度差一定为40 mB.t=4 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拋出点的位移相等C.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D.甲球从拋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解析 v -t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小球的位移,由图可知,t =2 s 时,甲球相对其抛出点高度为40 m ,乙球恰要抛出,因为甲、乙抛出点位置高度不同,故选项A 错误;t =4 s 时,甲已过最高点返回至距抛出点40 m 处,乙已上升到距其抛出点40 m 处,选项B 正确;因甲、乙抛出点距地面高度不同,故在空中运动时间不同,选项C 错误;上升至最高点的时间t =v 0g,因甲、乙的初速度相同,故选项D 正确.10.折线ABCD 和曲线OE 分别为甲、乙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t =2 s 时,两图线相交于C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同向出发B .第3 s 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反C .2 s ~4 s 内,甲做减速运动,乙做加速运动D .2 s 末,甲、乙未相遇解析 物体同时、同向出发,但不是同地出发,选项A 错误;第3 s 内甲物体x -t 图线的斜率为负,向负方向运动,乙物体x -t 图线的斜率为正,向正方向运动,二者运动方向相反,选项B 正确;2 s ~4 s 内,甲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向正方向做加速运动,选项C 错误;2 s 末,甲、乙的位置相同,甲、乙相遇,选项D 错误.11.斜面长度为4 m ,一个尺寸可以忽略不计的滑块以不同的初速度v 0从斜面顶端沿斜面下滑时,其下滑距离x 与初速度二次方v 20的关系图象(即x -v 20图象)如图所示.(1)求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2)若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 m/s ,则滑块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为多长?解析 (1)由v 20=2ax 推知,图线“斜率”为12a ,根据图象可知,12a = 1 m4 m 2·s -2,所以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 =2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上.(2)由图象可知,当滑块的初速度为4 m/s 时,滑块刚好滑到斜面最低点,故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 m/s 时能滑到斜面最低点.设滑块在斜面上的滑动时间为t ,则x =v 0t -12at 2,解得t =1 s ,t =4 s(舍去).答案 (1)2 m/s 2 (2)1 s12.甲、乙两车从相距110 m 的两地相向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忽略车掉头所需时间.(1)求t =4 s 时甲、乙两车各自的位移大小;(2)通过计算说明两车是否相遇.如能相遇,则计算相遇点的位置;如不能相遇,则计算两车间的最小距离.解析 (1)由v -t 图象可知,甲向乙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 1=4 m/s 2, 乙向甲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 2=10 m/s 2和a 2′=30 m/s 2,t =4 s 时甲的位移大小为x 1=v 0t -12a 1t 2=48 m ,乙的位移大小为x 2=12×4×30 m =60 m.(2)乙车t =4 s 时掉头开始做与甲同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甲、乙两车此时相距Δx =110 m -x 1-x 2=2 m , 甲的速度大小为v 1=v 0-a 1t =4 m/s. 假设两车从t =4 s 时再经t 1时间能够相遇, 乙的位移大小x 2′=12a 2′t 21, 甲的位移大小x 1′=v 1t 1-12a 1t 21,两车相遇应满足x 2′=x 1′-Δx ,联立并整理得17t 21-4t 1+2=0,由判别式可知方程无解,所以假设不成立,两车不能相遇.设从t =4 s 时再经t 2时间两车速度相等,即两车相距最近,有a 2′t 2=v 1-a 1t 2,可得t 2=217s , 即两车间最小距离x min =12a 2′t 22+Δx -⎝⎛⎭⎫v 1t 2-12a 1t 22≈1.76 m . 答案 (1)48 m 60 m (2)1.76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