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菌落计数法

合集下载

平板菌落计数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农资101 1031240125 周瑶实验原理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

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能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

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

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fu)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平板菌落计数法虽然操作较繁,结果需要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取得,而且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该计数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所以被广泛用于生物制品检验(如活菌制剂),以及食品、饮料和水〔包括水源水〕等的含菌指数或污染程度的检测。

实验方法1、样品稀释液的制备准确称取待测样品l0g,放入装有90ml无菌水并放有小玻璃珠的250ml三角瓶中,用手或置摇床上振荡20 min,使微生物细胞分散,静置20-30s,即成10-1稀释液;再用1ml 无菌吸管,吸取10-1稀释液l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3次,让菌液混合均匀,即成10-2稀释液;再换一支无菌吸管吸取10-2稀释液1 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也吹吸三次,即成l0-3稀释液;以此类推,连续稀释,制成10-4、10-5、10-6、10-7、10-8、10-9等一系列稀释菌液。

放菌液时吸管尖不要碰到液面,即每一支吸管只能接触一个稀释度的菌悬液,否则稀释不准确,结果误差较大。

用稀释平板计数时,待测菌稀释度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确定。

样品中所含待测菌的数量多时,稀释度应高,反之则低。

通常测定细菌菌剂含菌数时,采用10-7、10-8、10-9稀释度,测定土壤细菌数量时,采用10-4、10-5、10-6稀释度,测定放线菌数量时,采用l0-3、10-4、10-5稀释度,测定真菌数量时,采用10-2、10-3、10-4稀释度。

平板菌落计数法水中微生物的检测

平板菌落计数法水中微生物的检测
1、样品充分混匀,稀释时一个稀释度要换一支无 菌移液管(放菌液时 吸管尖不要碰到液面
2、由于细菌易吸附玻璃器皿表面,菌液加入后应 尽快倒培养基,立即摇匀;
3、倾注平板时的培养基温度冷却至45℃左右。 4、计数时,30―300个菌落的稀释度计算每毫升
的菌数最为合适 5、同一稀释度的三个重复的菌数不能相差很悬殊
菌落计数方法及原则:
1)若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在30-300范围 时,则将该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2)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 30~300之间,则视二者之比值来决定,若 其比值小于2应报告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 或等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菌落总数。
3)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 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 倍数报告之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平板菌落计数法
一、细菌总数测定的意义
水中细菌总数往往同水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呈 正相关,它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重要指标之一
细菌总数: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1mL水样 所含菌落的总数。
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85)规定,细 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ml
含细菌10-100个/ml的水体为极清洁
代表性:多采几个部位,液体样品需经过震摇,以 获得均匀稀释液。
2 水样的10倍稀释
第一步 稀释 水样 第二步: 接种平板
注意:稀释 度的选择
平板混合分离法: 将菌液分离样品摇匀,用无菌移液管取1 ml的
菌液移至无菌培养皿中,然后将融化,凉至45℃ 左右的培养基,在每个培养皿内各倒入约15 ml, 摇匀,凝固,制成平板。
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 则应以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 释倍数报告之

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菌落总数的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菌落总数的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菌落总数的原理1.准备琼脂培养基:将琼脂溶解在适当的营养液中,调整pH值,加热使其融化,然后冷却到约45-50℃。

2.预培养:将培养物从深层培养基中接种到含有一定营养液的试管中预培养,为后续培养做准备。

3.稀释:将预培养液根据菌落数量的预估结果进行适当稀释,使菌落分散。

4.接种:取适量稀释液,均匀地倒入装有琼脂的培养皿中,使培养基均匀铺满。

5.均匀涂布:将接种液均匀涂布于琼脂表面,避免产生气泡和划痕。

6.培养:将培养皿倒置,放在恒温箱中适当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通常为24-48小时。

7.计数:在培养后的琼脂表面,用裸眼或放大镜观察并计数菌落,然后根据稀释倍数计算出原始菌落的总数。

1.琼脂培养基:通过熔化琼脂和添加适当的营养物,可以提供菌落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以及适当的pH值和培养温度,使菌落能够在琼脂表面生长。

3.琼脂的稀释:通过适当的预估或实际试验,将预培养液稀释到合适的程度,使得在琼脂表面上的每个菌落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以防止菌落间的交叉叠加。

4.菌落计数:在培养后的琼脂表面,可以用裸眼或放大镜观察,计算出每个培养皿上的菌落数量。

根据稀释倍数,可以推算出原始菌落的总数。

1.简单易操作:操作方便,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技术。

2.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测定各种微生物菌落总数,如细菌、真菌等。

3.直观准确:直接观察和计数菌落,结果客观准确。

4.含量测定:可以用于测定菌落的含量,有助于了解微生物的数量变化。

然而,平板菌落计数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注意事项:1.培养条件:受到琼脂培养基成分和条件的限制,一些微生物可能无法在琼脂表面生长。

2.杂菌干扰:在一些情况下,培养基表面可能有一些自然存在的杂菌或非细菌生物,这些杂菌可能会干扰菌落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3.受限于稀释倍数:琼脂培养基的稀释倍数对菌落数量的计算有一定影响,过高或过低的稀释倍数可能会导致计数结果的误差。

4.菌落大小:一些微生物菌落较小或较大,可能会对计数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注意估算和计数的准确性。

平板菌落计数法实验报告

平板菌落计数法实验报告

平板菌落计数法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对水样中的细菌进行定量分析,了解水质的卫生状况。

实验原理,平板菌落计数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通过在富营养培养基上培养微生物,并对形成的菌落进行计数,从而得出水样中微生物的数量。

该方法适用于水质、食品等样品的微生物检测。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所需培养基熔化并冷却至50℃左右,准备好平板培养皿和移液器等实验器材。

2. 取样,用无菌容器收集待检测水样。

3. 操作,将水样进行稀释,取适量的稀释液分别均匀涂布在不同的培养皿上,然后在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4. 计数,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培养皿上形成的菌落数量,进行计数并记录。

实验结果:经过培养后,观察到水样中形成了多个菌落,根据计数结果,得出水样中微生物的数量为XXX CFU/mL(CFU,菌落形成单位)。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水样的卫生状况。

若菌落数量较少,说明水质较好;若菌落数量较多,可能存在污染或者不洁净的情况。

通过对不同水样的比较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水质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实验结论: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的实验,我们成功地对水样中的微生物数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初步的水质卫生状况。

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水质检测方法,对于监测和改善水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需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2. 培养皿在培养过程中需要避免受到外界的震动和振动。

3. 实验结束后,实验器材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清洁。

实验改进方向:1. 可以尝试不同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获得更准确的菌落计数结果。

2. 可以尝试将实验方法应用于其他样品的微生物检测,如食品、空气等。

总结:平板菌落计数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微生物定量分析方法,对于水质、食品等样品的微生物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水样中微生物的数量,为保障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持。

平板菌落计数法名词解释

平板菌落计数法名词解释

平板菌落计数法名词解释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用于测定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下面将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的名词解释:
1. 样品处理:在进行平板菌落计数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

样品处理包括对样品的粉碎、研磨、匀浆等操作,以使样品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

2. 培养基制备:平板菌落计数需要使用特殊的培养基,以便为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培养基制备包括按照一定的配方和比例将各种成分混合在一起,制备出适合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3. 接种:将处理过的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上,以便使样品中的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接种时需要保证样品均匀地分布在培养基上,并确保无菌操作以避免污染。

4. 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置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微生物会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5. 计数:在培养一定时间后,对培养基上的菌落进行计数。

计数时需要注意区分不同种类的菌落,并根据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等因素进行分类和统计。

6. 计算:最后,根据统计的菌落数量和稀释倍数,计算出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准确地测定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平板菌落计数法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环境等领域的质量控制和卫生检测等方面。

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菌落总数的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菌落总数的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菌落总数的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用于测定食品、水、空气等样品中的菌落总数。

该方法基于微生物在培养基上形成可见的单个菌落的特性,通过对培养基中菌落数量的计数来推算样品中微生物的总数。

具体操作步骤是将待测样品按一定比例稀释,然后将稀释液均匀涂布在含有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并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每个菌落都会形成一个可见的点状或圆形结构,通过显微镜或肉眼观察并计数每个菌落的数量,最终得到样品中微生物的总数。

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只能测定能够在特定培养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数量,而对于某些微生物,由于其生长特性或菌落形态与其他微生物相似,可能会导致误测。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待测微生物的特性和样品类型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并对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和评估。

- 1 -。

平板菌落计数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是指在活菌培养计数时.由单个菌体或聚集成团的多个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所形成的集落.称为菌落形成单位,以其表达活菌的数量。

菌落形成单位的计量方式与一般的计数方式不同,一般直接在显微镜下计算细菌数量会将活与死的细菌全部算入,但是CFU只计算活的细菌。

因此,可将菌液倍比稀释成不同浓度,每种浓度吸1毫升加到融化温度达50度的15毫升营养琼脂培养中混匀使其凝固,置35度孵育24小时,取出进行菌落计数,每个平板菌落数X稀释倍数得到每毫升中细菌数量,取平均值即可得到较准确的CFU/ml,一般对平板进行菌落计数,选择菌落数在30到300个平板为准。

个单位比“菌落数”更准确反映问题的实质。

从理论上认识,一个活细菌可以在条件合适的固体表面上形成一个菌落,但实际上远非如此。

例如,在环境因素作用下,每一个细菌的生活能力各不相同,会影响其在该条件下形成菌落的能力;又如,吸附于微小颗粒上的2个以上菌体或粘连在一起的菌团可能共同形成一个菌落等等。

致使形成的菌落数远远低于实际的活菌数。

因此目前可用菌落形成单位代替以往常用的“菌落数”单位。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涂布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

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宜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能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

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

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fu :colony-forming units),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1][编辑本段]一、菌落总数介绍:菌落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

平板计数法

平板计数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是种统计物品含菌数的有效方法。

方法如下: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涂布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目录一、菌落总数介绍:二、检验方法三、说明一、菌落总数介绍:二、检验方法三、说明展开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宜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能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

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

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fu :colony-forming units),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1]编辑本段一、菌落总数介绍:菌落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

当样品被稀释到一定程度,与培养基混合,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能够生长繁殖的细菌细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个可见的菌落。

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

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

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

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

编辑本段二、检验方法菌落总数的测定,一般将被检样品制成几个不同的10倍递增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一般为48小时),记录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数量,依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每克(或每ml)原始样品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平板菌落计数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一)目标请求进修平板菌落计数的基起源基础理和办法.(二)基起源基础理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恰当稀释之后,个中的微生物充分疏散成单个细胞,取必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由造就,由每个单细胞发展滋生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依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但是,因为待测样品往往不轻易完整疏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是以平板菌落计数的成果往往偏低.为了清晰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成果,如今已偏向应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暗示样品的活菌含量.平板菌落计数法固然操纵较繁,成果须要造就一段时光才干取得,并且测定成果易受多种身分的影响,但是,因为该计数办法的最大长处是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所以被普遍用于生物成品磨练(如活菌制剂),以及食物.饮料和水(包含水源水)等的含菌指数或污染程度的检测.(三)器材1.菌种大肠杆菌菌悬液.2.造就基牛肉膏蛋白陈造就基.3.仪器或其他器具1mL无菌吸管,无菌平皿,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试管架,恒温造就箱等.(四)操纵步调l.编号取无菌平皿9套,分离用记号笔标明10-4.10-5.10-6.(稀释度)各3套.另取6支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依次标是10-1.10-2.10-3.10-4.10-5.10-6.2.稀释用lmL无菌吸管汲取lmL已充分混匀的大肠杆菌菌县液(待测样品),准确地放0.5mL至10-1的试管中,此即为10倍稀释.将过剩的菌液放回原菌液中.将10-1试管置试管振荡器上振荡,使菌液充分混匀.另取一支lml吸管拔出10 1试管中往返吹吸菌悬液三次,进一步将菌体疏散.混匀.吹吸菌液时不要太猛太快,吸时吸管伸人管底,吹时分开液面,以免将吸管中的过滤棉花浸湿或使试管内液体外溢.用此吸管汲取10-1菌液lmL,准确地放0.5mL至10-2试管中,此即为100倍稀释.其余依次类推.放菌液时吸管尖不要碰着液面,即每一支吸管只能接触一个稀释度的菌悬液,不然稀释不准确,成果误差较大.3.取样用三支1mL无菌吸管分离汲取10-4.10-5和10-6的稀释菌悬液各lmL,对号放入编好号的无菌平皿中,每个平皿放0.2mL.不要用lmL吸管每次只靠吸管尖部吸0.2mL稀释菌液放入平皿臼,如许轻易加大统一稀释度几个反复平板间的操纵误差.4.倒平板尽快向上述盛有不合稀释度菌液的平皿中倒入熔化后冷却至45℃阁下的牛肉膏蛋白胨造就基约15mL/平皿,置程度地位敏捷旋动平皿,使造就基与菌液混杂平均,而又不使造就基荡出平皿或溅到平皿盖上.因为细菌易吸附到玻璃器皿概况,所以菌液参加到造就皿后,应尽快倒入熔化并于已冷却至45℃阁下的造就基,立刻摇匀,不然细菌将不轻易疏散或长成的菌落连在一路,影响计数.待造就基凝固后,将平板倒置于37℃恒温造就箱中造就.5.计数造就48h后,掏出造就平板,算出统一稀释度三个平板上的菌落平均数,并按下列公式进行盘算,每毫升中菌落形成单位(cfu)=统一稀释度三次反复的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5一般选择每个平板上长有30~300个菌落的稀释度盘算每毫升的含菌量较为适合.统一稀释度的三个反复对比的菌落数不该相差很大,不然暗示实验不准确.现实工作中统一稀释度反复对比平板不克不及少于三个,如许便于数据统计,削减误差.由10-4.10-5.10-6三个稀释度盘算出的每毫升菌液中菌落形成单位数也不该相差太大.平板菌落计数法,所选择倒平板的稀释度是很主要的.一般以三个持续稀释度中的第二个稀释度倒平板造就后所消失的平均菌落数在50个阁下为好,不然要恰当增长或削减稀释度加以调剂.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操纵除上述倾泻倒平板的方法以外,还可以用涂布平板的方法进行.二者操纵基底细同,所不合的是后者先将牛肉膏蛋白胨造就基熔化后倒平板,待凝固后编号,并于37℃阁下的温箱中烘烤30min,或在超静工作台上恰当吹干,然后用无菌吸管汲取稀释好的菌液对号接种于不合稀释度编号的平板上,并尽快用无菌玻璃涂棒将菌液在平板上涂布平均,平放于实验台上20~30min,使菌液渗入造就基表层内,然后倒置37℃的恒温箱中造就24~48h.涂布平板用的菌悬液量一般以0.1mL较为合适,假如过少菌液不轻易涂布开,过多则在涂布完后或在造就时菌液仍会在平板概况流淌,不轻易形成单菌落.。

平板菌落计数法实验报告

平板菌落计数法实验报告

平板菌落计数法实验报告摘要:平板菌落计数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用于测定液体样品或表面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确定给定液体样品中的微生物菌落的数量。

实验过程包括制备不同稀释度的样品,将样品平铺在琼脂平板上,培养并计数菌落数量。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稀释度的样品中菌落的数量,从而计算出原液中微生物的浓度。

材料和方法:1. 试剂和设备:-细菌液体培养物-无菌琼脂平板-灭菌吸管和培养皿-酒精灯或火柴-恒温培养箱-显微镜和计数室-秤量器具2. 实验步骤:1. 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样品,通过逐步稀释原液来获得不同稀释度的样品。

2. 取一块无菌琼脂平板,将其置于消毒柜中加热至溶化状态。

3. 将一份稀释液均匀地倒入平板上,并轻轻旋转平板,使液体均匀覆盖整个平板表面。

4. 等待琼脂凝固,将平板盖上,反转后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

5. 在适当的培养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通常为24至48小时)。

6. 取出培养好的平板,使用显微镜和计数室对菌落进行计数。

7. 根据计数结果和稀释倍数计算原液中的菌落数量和浓度。

结果:以下是实验结果的示例表格:讨论: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我们成功确定了给定液体样品中的微生物菌落的数量。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菌落数量逐渐减少,原液中的微生物浓度也相应减少。

这种计数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某些微生物可能不适合在琼脂平板上生长,或者某些微生物形成聚集菌落,使得计数困难。

结论:平板菌落计数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通过稀释液体样品、平铺在琼脂平板上、培养和计数菌落数量,可以确定原液中微生物的浓度。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食品、环境和医药等领域的微生物数量测定,为微生物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药学微生物》2-2-3 实训 平板菌落计数法

《药学微生物》2-2-3 实训 平板菌落计数法

3、取样
平板菌落计数法
用三支1mL无菌吸管分别吸取10-4、 10-5和10-6的稀释菌悬液各lmL, 对号放入编好号的无菌平皿中。
各取1ml
4、倒平板
平板菌落计数法
尽快向上述盛有不同稀释度菌液的平皿中倒入融化后冷却至45℃左右 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约15mL/平皿,置水平位置迅速旋动平皿,使培 养基与菌液混合均匀,而又不使培养基荡出平皿或溅到平皿盖上。

五、实训结果
平板菌落计数法
1.结果 2.将培养后菌落计数结果填入下表
稀释度
10-4
10-5
10-6
1
2
3
平 均
1
2
3
平 均
1
2
3
平 均
菌落数
每mL样品 活菌数
六、思考题
平板菌落计数法
1、为什么融化后的培养基要冷却至45℃左右才能倒平板? 试比较平板菌落计数法和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法的优缺点及 应用。 2、当平板上长出的菌落不是均匀分散的而是集中在一起时, 问题出在哪里? 3、用倒平板法和涂布法计数,其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有何不 同?为什么要培养较长时间(48H)后观察结果?
待培养基凝固后,将平板倒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5、计数
平板菌落计数法
培养24h后,取出培养平板,算出同一稀释度三个平板上的菌落平均 数,并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每毫升中菌落形成单位(cfu)=同一稀释度三次重复的平均菌落数×稀 释倍数
一般选择每个平板上长有30~300个菌落的稀释度计算每毫升的含 菌量较为合适。
谢 谢!
实训 平板菌落计数法
一、实训目的
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

平板菌落记数法的原理

平板菌落记数法的原理

平板菌落记数法的原理平板菌落计数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它通过对菌落在平板上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计数,来估算菌液中菌落的数量。

该方法的原理基于菌落在平板上生长的特性和规律,具有简便、快捷、精确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中。

平板菌落计数法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制备琼脂平板:首先,需要制备一种含有琼脂的培养基,琼脂是一种来源于海藻的多糖,具有凝胶状的特性。

将琼脂和适当的营养成分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加热至溶解后,冷却并倒入培养皿中,使其凝固成为平板。

2. 均匀涂布菌液:将待测的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凝固的琼脂平板表面,可以使用铁环或平板计数器等工具来帮助涂布。

涂布时要尽量避免气泡的产生和过度涂布,以保证菌落的分散和生长。

3. 培养和生长:将涂布好的平板放置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使菌落在琼脂平板上生长。

不同的菌种对于温度和湿度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菌种的生长特性来进行培养条件的调控。

4. 观察和计数: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菌落开始在琼脂平板上形成。

通常情况下,菌落会具有明显的形态特征,如大小、形状、颜色等,可以用肉眼或放大镜进行观察。

菌落计数时需要注意避免重复计数或漏计,可以使用计数板或计数器等工具来辅助计数。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得到菌液中菌落的数量。

根据菌落的数量和涂布的体积,可以计算出单位体积的菌液中菌落的数量,从而估算出整个菌液的菌落数量。

平板菌落计数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结果可靠、成本低廉。

相比于其他计数方法,如涂布计数法和过滤膜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试剂,适用于大多数微生物的计数。

而且由于菌落在平板上生长的特性,每个菌落代表一个活菌,因此可以很好地估计菌液中活菌的数量。

然而,平板菌落计数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方法只适用于能够在琼脂平板上生长的菌种,对于一些特殊的菌种可能不适用。

其次,菌落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不能实时监测微生物的数量。

平板菌落计数法操作步骤

平板菌落计数法操作步骤

平板菌落计数法操作步骤平板菌落计数法⼀、⽬的要求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法。

⼆、基本原理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等测样品经适当稀释后,其中的微⽣物充分分散为单个细胞,取⼀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长繁殖⽽形成的⾁眼可见的菌落,即⼀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个单细胞。

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个单菌落也可能来⾃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

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

现在常使⽤菌落形成单位。

该计数法的缺点是操作较繁,结果需要培养⼀段时间才能取得,⽽且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这种计数⽅法最⼤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所以被⼴泛⽤于⽣物制品检验,以及⾷品、饮料和⽔等含菌指数或污染度的检测。

三、器材⼤肠杆菌悬液,LB琼脂培养基,1mL、5mL⽆菌吸管,⽆菌平⽫,⽆菌⽔,⽆菌试管,试管架和记号笔等。

四、操作步骤1、编号取⽆菌平⽫9套,分别标明为10-4、10-5、10-6各三套,另取6⽀⽆菌试管分别标记为10-1、10-2、10-3、10-4、10-5、10-6。

2、稀释⽤1mL⽆菌吸管吸取1mL已充分混匀的⼤肠杆菌菌悬液,精确地放0.5mL⾄10-1的试管中,此即为10倍稀释,将多余的菌液放回原菌液中。

将10-1试管充分振荡、混匀。

另取⼀⽀1ml吸管插⼊10-1试管中来回吹吸菌液三次,进⼀步将菌体分散、混匀。

动作不要太猛太快,吸时插⼊,吹时提出,再⽤此吸管吸取10-1菌液1mL,精确地放0.5mL⾄10-2试管中,此即为100倍稀释,依次类推,3、取样⽤三⽀1ml⽆菌吸定分别吸取10-4、10-5、10-6的稀释菌悬液各1mL,对号放⼊编好号的⽆菌平⽫中,每个平⽫放0.2mL4、倒平板尽快向上述盛有不同稀释菌液的平⽫中倒⼊融化后冷却⾄45度的LB培养基约15-20ml,置⽔平位置迅速旋动平⽫,使培养基与菌液混合均匀。

平板菌落计数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的要求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法。

(⼆)基本原理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长繁殖⽽形成⾁眼可见的菌落,即⼀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个单细胞。

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个单菌落也可来⾃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

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

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样品的活菌含量。

平板菌落计数法虽然操作较繁,结果需要培养⼀段时间才能取得,⽽且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该计数⽅法的最⼤优点是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所以被⼴泛⽤于⽣物制品检验(如活菌制剂),以及⾷品、饮料和⽔(包括⽔源⽔)等的含菌指数或污染程度的检测。

(三)器材1.菌种⼤肠杆菌菌悬液。

2.培养基⽜⾁膏蛋⽩陈培养基。

3.仪器或其他⽤具1mL⽆菌吸管,⽆菌平⽫,盛有4.5ml⽆菌⽔的试管,试管架,恒温培养箱等。

(四)操作步骤l.编号取⽆菌平⽫9套,分别⽤记号笔标明10-4、10-5、10-6。

(稀释度)各3套。

另取6⽀盛有4.5mL⽆菌⽔的试管,依次标是10-1、10-2、10-3、10-4、10-5、10-6。

2.稀释⽤lmL⽆菌吸管吸取lmL已充分混匀的⼤肠杆菌菌县液(待测样品),精确地放0.5mL⾄10-1的试管中,此即为10倍稀释。

将多余的菌液放回原菌液中。

将10-1试管置试管振荡器上振荡,使菌液充分混匀。

另取⼀⽀lml吸管插⼊10 1试管中来回吹吸菌悬液三次,进⼀步将菌体分散、混匀。

吹吸菌液时不要太猛太快,吸时吸管伸⼈管底,吹时离开液⾯,以免将吸管中的过滤棉花浸湿或使试管内液体外溢。

平板菌落记数法的原理

平板菌落记数法的原理

平板菌落记数法的原理平板菌落记数法(Pour Plate Method)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它通过将待测菌液与固化培养基混合后倒入平板中,使菌落在培养基中均匀分布并生长,最终通过对菌落数量的计数来估算原液中的微生物数量。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研究、食品卫生检验、环境监测等领域。

平板菌落记数法的原理基于菌落的自主生长特性。

在实验开始前,需要将培养基熔化并冷却至适宜温度,然后将待测菌液与培养基混合均匀。

接下来,将混合液倒入一个平板中,使其均匀分布在平板表面。

平板固化后,菌落会从混合液中生长出来。

由于平板上的培养基已经凝固,菌落只能生长在表面或凝胶内部,不会在培养基溶液中游动。

这样,每个菌落都代表着一个独立的细胞或细菌群体。

为了确保菌落的均匀分布,通常会使用稀释液稀释待测菌液,使得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量在一定范围内。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负对照组,即使用无菌的培养基进行平板制备,以排除培养基本身的菌落生长。

在菌落生长完成后,通常需要对菌落进行计数。

这可以通过目视计数或借助计数室等设备进行。

为了准确计数,通常会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不重叠的菌落进行计数。

此外,还需要注意对大菌落进行适当的稀释,以避免计数时的重叠。

根据平板上菌落的数量,可以通过乘以相应的稀释倍数来估算原液中的微生物数量。

例如,如果在稀释液10^-4倍稀释后的平板上计数到100个菌落,那么原液中的菌落数量就是100 × 10^4 CFU/mL(CFU:菌落形成单位)。

平板菌落记数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结果直观。

同时,由于每个菌落代表一个独立的细胞或细菌群体,因此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微生物数量。

此外,通过调整菌液的稀释倍数,还可以适应不同菌落数量的计数要求。

然而,平板菌落记数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对于菌落数量较多的情况,可能会出现菌落过于密集而无法准确计数的问题。

此外,对于某些特殊菌株,可能会存在菌落形态相似或重叠的情况,从而影响计数的准确性。

平板菌落计数法操作步骤(精)

平板菌落计数法操作步骤(精)

平板菌落计数法操作步骤(精)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一种可以用来测定悬浮液中的菌落总数以及形成菌落的种类的微生物学分析方法。

它通常被用来评估牛奶、酒精发酵物、汤、和其它类似的系统的微生物活性的估计。

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步骤一般为:
1、准备样品:将根据样品的类型,制定合适浓度、保存适宜的培养基;
2、消耗样品:根据下联试验结果,将样品消耗在培养基中;
3、载体准备:准备一个混合培养剂载体,在此载体上种植样品,以便能够有效进行培养;
4、培养:将种植好的平板载体放入带有适宜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按照适定的培养时间培养;
5、观察计数:将培养好的载体放入显微镜底座下进行显微观察,根据观察结果,对形成的菌落进行计数;
6、计算:根据样品的量,和所观察的菌落总数,对每升份的大菌落进行计算,以求出平板菌落总数。

7、结果分析:根据测得的平板菌落总数,进行比较测试及结果分析,从而判断样品微生物活性情况。

《平板菌落计数法》课件

《平板菌落计数法》课件
样品稀释是平板菌落计数的关键 步骤,直接影响计数的准确性。
02
稀释时需使用精确的稀释比,并 确保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污染。 稀释后的样品应尽快进行平板涂 布,以免菌落过度生长。
菌落计数的标准与误差控制
菌落计数是平板菌落计数的核心环节 ,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
计数时应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 平板进行计数,以减小误差。同时, 应定期对计数结果进行质量控制,确 保计数的准确性。
实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实验前应对所有器具进行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环境。实验过程中应定期对培养基、稀释液、样品等各 环节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同时,应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实验技能 和素质。
04
平板菌落计数法的应用实例
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限制
平板菌落计数法对于一些特殊微生物的计数可能存在困难,如厌氧微生物、营 养要求较高的微生物等。此外,该方法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和计数,对于一些 快速繁殖的微生物可能不适用。
02
平板菌落计数法操作流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培养基制备
总结词
培养基是菌落生长的温床,其制备是平板菌落计数法的第一 步。
详细描述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配方,按照比例称取所需的 成分,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后调节pH值,然后进行 灭菌处理。灭菌后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平板中,冷却备用。
THANKS
感谢观看
样品稀释
总结词
样品稀释是为了将菌落分散开来,便于计数。
详细描述
将待测样品进行稀释,通常选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作为稀释液。按照适当 的稀释比例,将样品与稀释液混合均匀,确保每个菌落都能独立分散开来。

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法具体实验步骤

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法具体实验步骤

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法具体实验步骤2010-4-3 11:17提问者:下雪的下雪|浏览次数:1760次手头现在没有实验课本,故求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法的具体实验步骤!详细的,包括稀释倍数及取样量!2010-4-3 14:32最佳答案一、目的要求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一个菌落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的现象进行的,也就是说一个菌落即代表一个单细胞。

计数时,先将待测样品作一系列稀释,再取一定量的稀释菌液接种到培养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皿中的培养基内,经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这种计数法的优点是能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

此法常用于某些成品检定(如杀虫菌剂),生物制品检定以及食品、水源的污染程度的检定等。

但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手续较繁,而且测定值常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三、器材大肠杆菌悬液,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1ml无菌吸管,无菌平皿,盛有4.5 ml无菌水的试管,试管架和记号笔等。

四、操作步骤1.编号:取无菌平皿9套,分别用记号笔标明10-4、10-5、10-6各3套。

另取6支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排列于试管架上,依次标明10-1、10-2、10-3、10-4、10-5、10-6。

2.稀释用1ml无菌吸管精确地吸取0.5ml大肠杆菌悬液放入10-1的试管中,注意吸管尖端不要碰到液面,以免吹出时,管内液体外溢。

然后仍用此吸管将管内悬液来回吸吹三次,吸时伸入管底,吹时离开水面,使其混合均匀。

另取一支吸管自10-1试管吸0.5ml放入10-2试管中,吸吹三次,……其余依次类推。

整个稀释过程如图Ⅷ-3。

3.取样用3支1ml无菌吸管分别精确地吸取10-4、10-5、10-6的稀释菌液0.2ml,对号放入编好号的无菌培养皿中。

4.倒平板于上述盛有不同稀释度菌液的培养皿中,倒入溶化后冷却至45℃左右的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约10—15ml,置水平位置,迅速旋动混匀,待凝固后,倒置于37℃温室中培养。

平板菌落计数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一)目得要求学习平板菌落计数得基本原理与方法。

(二)基本原理平板菌落计数法就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得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得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得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得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与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得含菌数。

但就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得一个单菌落也可来自样品中得2~3或更多个细胞。

因此平板菌落计数得结果往往偏低。

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得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得活菌含量。

平板菌落计数法虽然操作较繁,结果需要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取得,而且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得影响,但就是,由于该计数方法得最大优点就是可以获得活菌得信息,所以被广泛用于生物制品检验(如活菌制剂),以及食品、饮料与水(包括水源水)等得含菌指数或污染程度得检测、(三)器材1.菌种大肠杆菌菌悬液、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3.仪器或其她用具1mL无菌吸管,无菌平皿,盛有4.5ml无菌水得试管,试管架,恒温培养箱等、(四)操作步骤l.编号取无菌平皿9套,分别用记号笔标明10—4、10—5、10-6。

(稀释度)各3套。

另取6支盛有4。

5mL无菌水得试管,依次标就是10-1、10-2、10-3、10-4、10—5、10—6。

2.稀释用lmL无菌吸管吸取lmL已充分混匀得大肠杆菌菌县液(待测样品),精确地放0、5mL至10-1得试管中,此即为10倍稀释。

将多余得菌液放回原菌液中。

将10-1试管置试管振荡器上振荡,使菌液充分混匀。

另取一支lml吸管插入10 1试管中来回吹吸菌悬液三次,进一步将菌体分散、混匀、吹吸菌液时不要太猛太快,吸时吸管伸人管底,吹时离开液面,以免将吸管中得过滤棉花浸湿或使试管内液体外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板菌落计数法
(一)目的要求
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

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

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

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平板菌落计数法虽然操作较繁,结果需要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取得,而且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该计数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所以被广泛用于生物制品检验(如活菌制剂),以及食品、饮料和水(包括水源水)等的含菌指数或污染程度的检测。

(三)器材
1.菌种大肠杆菌菌悬液。

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

3.仪器或其他用具1mL无菌吸管,无菌平皿,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试管架,恒温培养箱等。

(四)操作步骤
l.编号
取无菌平皿9套,分别用记号笔标明10-4、10-5、10-6。

(稀释度)各3套。

另取6支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依次标是10-1、10-2、10-3、10-4、10-5、10-6。

2.稀释
用lmL无菌吸管吸取lmL已充分混匀的大肠杆菌菌县液(待测样品),精确地放0.5mL至10-1的试管中,此即为10倍稀释。

将多余的菌液放回原菌液中。

将10-1试管置试管振荡器上振荡,使菌液充分混匀。

另取一支lml吸管插入10 1试管中来回吹吸菌悬液三次,进一步将菌体分散、混匀。

吹吸菌液时不要太猛太快,吸时吸管伸人管底,吹时离开液面,以免将吸管中的过滤棉花浸湿或使试管内液体外溢。

用此吸管吸取10-1菌液lmL,精确地放0.5mL至10-2试管中,此即为100倍
稀释。

其余依次类推。

放菌液时吸管尖不要碰到液面,即每一支吸管只能接触一个稀释度的菌悬液,否则稀释不精确,结果误差较大。

3.取样
用三支1mL无菌吸管分别吸取10-4、10-5和10-6的稀释菌悬液各lmL,对号放入编好号的无菌平皿中,每个平皿放0.2mL。

不要用lmL吸管每次只靠吸管尖部吸0.2mL稀释菌液放入平皿臼,这样容易加大同一稀释度几个重复平板间的操作误差。

4.倒平板
尽快向上述盛有不同稀释度菌液的平皿中倒入融化后冷却至45℃左右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约15mL/平皿,置水平位置迅速旋动平皿,使培养基与菌液混合均匀,而又不使培养基荡出平皿或溅到平皿盖上。

由于细菌易吸附到玻璃器皿表面,所以菌液加入到培养皿后,应尽快倒入融化并于已冷却至45℃左右的培养基,立即摇匀,否则细菌将不易分散或长成的菌落连在一起,影响计数。

待培养基凝固后,将平板倒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5.计数
培养48h后,取出培养平板,算出同一稀释度三个平板上的菌
落平均数,并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每毫升中菌落形成单位(cfu)=同一稀释度三次重复的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5
一般选择每个平板上长有30~300个菌落的稀释度计算每毫升的含菌量较为合适。

同一稀释度的三个重复对照的菌落数不应相差很大,否则表示试验不精确。

实际工作中同一稀释度重复对照平板不能少于三个,这样便于数据统计,减少误差。

由10-4、10-5、10-6三个稀释度计算出的每毫升菌液中菌落形成单位数也不应相差太大。

平板菌落计数法,所选择倒平板的稀释度是很重要的。

一般以三个连续稀释度中的第二个稀释度倒平板培养后所出现的平均菌落数在50个左右为好,否则要适当增加或减少稀释度加以调整。

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操作除上述倾注倒平板的方式以外,还可以用涂布平板的方式进行。

二者操作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后者先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融化后倒平板,待凝固后编号,并于37℃左右的温箱中烘烤30min,或在超静工作台上适当吹干,然后用无菌吸管吸取稀释好的菌液对号接种于不同稀释度编号的平板上,并尽快用无菌玻璃涂棒将菌液在平板上涂布均匀,平放于实验台上20~30min,使菌液渗入培养基表层内,然后倒置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48h。

涂布平板用的菌悬液量一般以0.1mL较为适宜,如果过少菌液不易涂布开,过多则在涂布完后或在培养时菌液仍会在平板表面流动,不易形成单菌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