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能量的转换》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2 能量的转换|苏教版2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2 能量的转换|苏教版2](https://img.taocdn.com/s3/m/20766cd479563c1ec4da71a9.png)
《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一种能量能够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存在。
2.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另一种什么形式的能量。
3、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能够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架、石棉网、盛有水的烧杯、温度计、火柴、花生米、缝衣针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到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有着不同的作用,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能量方面的知识。
谈话:(1)你知道哪些能量它们之间能相互转化吗(2)同学们将两手搓热,贴在脸上,说说什么感觉。
二、探究新知1、出示学习目标2、实验探究点燃火柴和花生米,猜测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实验步骤:1.用针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橡皮泥上。
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的水。
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注意实验器材的摆放顺序。
(2)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紧贴杯底。
3.组织学生开始实验,注意观察并做好相关记录。
4.学生展示记录单汇报实验结果。
全班交流得出:点燃花生米,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后,花生米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使水温升高了。
小结:同学用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猜测,学科学不仅要大胆猜测而且要小心验证。
5、解决问题:(1)出示书中P56页的图片,请学生们观察并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
(先自己看书,想好后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统一答案后再汇报。
)学生观察交流并记录交流结果。
全班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规范学生的描述:如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太阳光使西红柿生长,西红柿储存有化学能的方式描述。
尽量让学生描述完整。
(2)说说自己早上吃过早饭去上学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换。
四、1、全课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后大家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能量的转换搓手动能→声能、热能花生米化学能→光能、热能电视机电能→光能、声能特点: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能量的转换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能量的转换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43844a658f5f61fb6366631.png)
2、能量的转换备课人:石小军【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2、知道能量能够转换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
过程与方法:能针对各种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能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往往蕴含着科学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知道能量能够转换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理解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教法:启发法、讲授法、学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具准备教师: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火柴或打火机、花生学生:纽扣、线、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在上节课里我们讲到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其实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请同学们自己搓搓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搓手,然后描述自己的感觉。
)在搓手的时候,同学们会感觉到手里慢慢有点热,其实是由我们体内的化学能转换成了热能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量的转换。
(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能够理解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2、知道能量能够转换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
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
你们有信心学好么?三、出示观察指导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55-56页内容,思考一下问题:1.观察并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把能量转换的过程写在活动记录上)2.运用你掌握的关于能量转换的知识,以卡通画的形式将你的能量转换过程画出来,其中应至少两种能量转换。
3.制作能量转换玩具大家有信心完成这几道题吗?老师相信同学们会完成的非常好,5分钟后汇报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
四、看一看(先学)学生观察,思考。
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五、议一议(后教)刚才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认真,下面请各组的代表发言,先说一说1.观察并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把能量转换的过程写在活动记录上)2.运用你掌握的关于能量转换的知识,以卡通画的形式将你的能量转换过程画出来,其中应至少两种能量转换。
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
![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5bd9d44a76e58fafab0039a.png)
《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肥西县柿树岗乡中心学校解农一、教材分析《能量的转换》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的第二课,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第一课《各种各样的能量》的学习,学生对能量及能量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本课将进一步引领学生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为第三课《能源》第四课《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建构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
二、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2. 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
3. 能制作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能力培养目标:1. 通过实验活动和制作玩具活动,培养学生实验、制作、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 通过各种讨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与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 乐于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体会到能量转换和我们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培养学生关心新事物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难点:理解各种形式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实验法、小组合作等。
五、教学准备装有凉水的烧杯、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打火机、细铁丝、花生米。
六、教学过程:(一)体验活动导课,激发兴趣: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让我们一起猜一猜。
(出课件)2.花生很好吃,我们一起尝尝,好吃就要多吃点,老师今天展示的是花生的另一个功能。
下面我来展示他的另一个功能。
【设计意图:六年级学生对能量转换基本没有科学的清晰的认识,教学时通过身边的生活实例搓手活动、开灯体验帮助学生弄清能量的转换是怎么回事,引导学生认识能量可以转换,能量的转换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二)探究新课:能量如何转换1.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感受能量转换(1)师点燃花生米,问:你发现什么能量?(光能和热能)(2)请生说说通过什么发现的光能。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能量的转换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能量的转换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55ed186bec0975f465e2a0.png)
教学设计:能量的转换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理解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科学知识:知道能量能够转换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作简单的能量转换的玩具过程中体验到快乐。
教学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能够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池、灯泡、纽扣、线、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上周已经对能量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哪些能量。
(生回答)你能制造能量吗?但不能借助其它材料。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能量的转换(板书能量的转换)(设计意图:六年级学生对能量转换基本没有科学的清晰的认识,教学时通过身边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弄清能量的转换是怎么回事,引导学生认识能量可以转换并经常转换,能量的转换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为本课重难点突破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师:能量总是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能量的这个特征,就叫做能量的转换。
在我们周围有许多能量转换的例子,请同学们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有哪些能量转换的例子。
(生回答)(课件出示例子)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能量转换的例子,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小实验,来看一看能量是怎样被转换的。
这是什么?(生回答)我们平常看到了电池,你首先想到了什么?那它里面有什么能?(生回答)那你想不想,用其它的方式让电池的能量释放出来呢?大家都知道了实验该怎样做,那我们就开始吧!好,同学们的实验都成不成功啊?来汇报一下,这个实验做完了,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实验中能量又是怎样转换的呢? (生回答)很好,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汇报可以看出,在这里,能量是怎样转换的。
(设计意图:这个小实验简单易操作,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这便是真正的科学教育。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能量的转换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能量的转换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a65a8728ea81c758f57870.png)
2.能量的转换【教学目标】1.让学生建立能量转换的概念,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推测,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指导学生探索,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
3.乐于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并能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建立能量转换的概念,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探索,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三角架、石棉网、盛有水的烧杯、温度计、火柴、花生米、纽扣、线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谈话:热情的迈小娃欢迎客人老师的掌声有能量吗?怎么来的?(板贴:动能——声能)二、观察卡通画,找能量1.你发现这两幅有趣的卡通画里的能量了吗?找一找。
板贴:化学能——光能、热能动能——机械能2.揭题:能量不仅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而且能量之间还可以转换,这是能量的一个重要特点。
板贴:能量的转换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三、实验探究,感受能量的转换1.过渡:这节课我们通过一粒花生米来探究能量之间究竟是怎样转换的。
2.这粒花生米有能量嘛?能看见吗?有什么办法把它的化学能释放出来让我们看到?(燃烧花生米)3.燃烧后你能看到什么能量?热能能看见吗?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些材料,请各小组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来收集一粒花生米释放出来的热能数据。
先画出来,再讨论实验步骤写下来。
(5分钟)4.汇报、完善实验设计。
5.演示打火机和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强调安全使用的要求。
6.学生实验。
(9分钟)7.交流实验发现。
板贴:化学能——光能、热能四、看图分析,体会能量转换的复杂性1.过渡:从一粒花生米燃烧加热水的试验中,我们已经发现能量之间的转换不仅仅是一对一那么简单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能量的转换》优质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能量的转换》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eef9a70722192e4436f67f.png)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教学分析】在上一课《各种各样的能量》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对生活中的能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对于能量之间是怎样相互转换的及能量守恒定律的渗透,学生还是比较陌生的。
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例来讲解和演示能量间是如何转换的,并让学生感受到能量无处不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转换。
【教学目标】1、知道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2、能对具体事例分析能量的转换。
3、能制作简单的能量转换的玩具【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能够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难点: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
【教学准备】烧杯、石棉网、三脚架、温度计、打火机、花生米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来了这么多的领导和老师和我们共同度过这40分钟,你们的心情如何?那么同学们想不想把你们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今天老师也想露一手,表现一下自己,你们想看吗?仔细观察,在我弹琴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哪些能量?(弹完琴学生汇报,贴:声能、动能)是谁提供给它的能量?(贴:电能、化学能)2、我弹得怎么样?给点掌声吧!在你们的拍手的过程中,有什么能量出现?(贴:声能)是谁提供给你们的能量?“提供能量”,我们换个词来说“转换成”。
3、鼓掌有能量转换,那搓手有没有呢?大家来体验一下,谁来说?(贴:热能)(不错,请坐!)4、同学们找一找在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能量的转换的例子?在生活中呢?(你们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5、说了这么多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能量的转换》。
(板书课题)6、同学们真聪明,能说出这么多的能量转换的例子,那老师出示几幅图片,考考大家,说说他们之间的能量是如何转换的?(举起你的手,你会发现你很行!)A、风能发电(风能→电能)(贴:风能)(你的表达特别清楚,非常好,请坐!)B、植物生长(光能→化学能)(贴光能)(你的回答非常好,继续努力!)C、萤火虫发光(化学能→光能)(你真聪明,很棒!)D、篝火晚会(化学能→光能、热能)(你的表达很清晰,真棒!)E、放鞭炮(化学能→光能、热能、声能、动能)(回忆一下,放鞭炮时的场景,想好再说,一次性说全。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2.能量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2.能量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b20770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f.png)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2.能量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道能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知道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3. 理解燃烧、电能和机械能的本质。
4. 能举一些涉及能量的实例,并说明其中的能量转换关系。
5. 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重难点1. 能够正确说明“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2. 能够理解燃烧、电能和机械能的本质。
3. 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其中的能量转换关系。
三、教学方法1. 听讲、演示、实验。
2. 讨论、解答、展示。
四、教学过程1. 学习目标介绍老师开始课堂前,先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激起学习兴趣。
教师可写在黑板上,并通过PPT展示,简要地介绍本一单元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鼓励学生,让他们知道应该关注哪些东西。
2. 知识概念的普及在老师介绍完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着重复习此前所教的内容,提醒学生其重要性。
并且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迅速了解能量的定义和常用概念。
3. 案例展示教师将具体的示例放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概念进行深入理解。
他们可以在小组里一起讨论这些案例,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展示。
这样可以让学生彼此之间互相分享和学习,扩大了学生的思维深度。
4. 案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能量转换的原理和能量的作用。
他们将会参与到实验当中,并且亲手获得一些结论以及思考各种实用能源在生活中的发挥作用。
5. 思考题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思考题。
这可以激发学生思考意识,让他们检验所掌握的知识,也可以让教师对学生掌握的程度有所了解。
六、总结学生对于本单元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结总结,对未形成完整的部分再次回顾整理,清理知识点联系,并进行适当拓展。
通过本次的总结和回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记忆本单元的内容。
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能量的转换》单元教案.doc
![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能量的转换》单元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7b89756b43323968011c92df.png)
《能量的转换》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学会用模式图、卡通图等方法来解释能量的转换过程。
能制作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知识与技能知道能量转换是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或几种形式的能量。
知道能量的具体转换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愿意交流,并学会在交流中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体会到能量转换和我们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乐于用所学知识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教学准备:1、能量转换的多媒体课件。
2、简易电磁铁,用于学生制作小玩具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自己制作的小玩具,出示简易电磁铁。
2、师生共同演示操作电磁铁吸铁。
3、提问:是什么让这枚铁钉具备了神奇的吸铁能力呢?(电能)4、讲述:电能让这枚小小的铁钉具备了吸铁的能力,也就是具备了磁能。
(边讲述边板书:电能磁能)象这样能量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其他形式,是能量的一个重要特征——能量的转换(板书)。
5、讲述:其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看电视是什么形式的能转换能什么形式的能?(电能光能、声能)我们一起来搓搓手(搓手),有什么感觉(热)?又是什么形式的能转换成什么形式的能?(机械能热能)。
二、实验探究,能量如何转换1、谈话: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小实验来了解一下能量是如何进行转换的。
请大家翻开书本,对照书上的步骤,利用桌子上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别忘了先测量一下水温并记录下来再开始点燃花生米。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3、汇报并讨论,水温有什么变化?能量是如何转换的?三、实际应用,加深巩固1、谈话:老师这儿有一张图,有许多能量转换在里面,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倒底有哪些能,它们又是如何转换的呢?(媒体出示56页图)2、学生回答(选择一种)。
继续谈话:就象刚才这样,小组进行讨论,把这张图片里能量是如何转换描述出来,并记录在78页的活动记录上。
3、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进行交流。
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能量的转换》精美教案
![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能量的转换》精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0a143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1f.png)
(3)原理解释:发电机的原理,就是在线圈中有磁场的改变,就会有感应的电场产生,进而在整个电路中产生电能。磁铁本身就具有磁场,在摇动摇摇发电棒的时候,磁铁一下子接近线圈,一下子又远离线圈,就会让磁场忽大忽小不断改变。这样一下,磁场改变所产生的电能,就可以让摇摇发电棒上的LED亮起来了。
3.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以证据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交流展示、接受质疑、不断反思、更新和深入研究。
【教学重点】
围绕所提出的问题,自主设计探究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并依据证据进行交流、分享和反思评价。
【教学难点】
在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中,能够坚持从证据出发,细致分析论证,不断质疑反思,作出改进调整。
5.能量的多次转换
(1)阅读书本的相关实验要求,讨论:做这个实验时,有什么安全操作要注意的吗?
(2)学生分组操作,观察,交流
(3)小结
(三)总结拓展
1.分析p10图片情景中能量的转换,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第3页
2.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重新回顾本课涉及到的实验及其能量转换,结论:生活中,能量的转换有时候是很复杂的,在同一时间,可能会出现多种转换,需要仔细分析。
然后是动能和热能的转换,搓手,将动能转换成热能,而热胀冷缩导致的空气膨胀,又将热能转换成空气的运动直至顶开硬币的动能。
动能与电能的转换能够给学生带来奇妙的科技体验,教师可以在这些方面进行一定的背景介绍和拓展。
小苏打和白醋的实验,又是能让学生有很多的发现,其实除了动能,还同时有热量的变化,可以让学生触摸瓶壁,感受能量变化的复杂性。随后就可以体验能量的多次转换。
(可以短视频代替教师的解释)
六年级科学下册 能量的转换2教案 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 能量的转换2教案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f12603312b3169a451a486.png)
六年级科学下册能量的转换2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用电器是一种能量转化器,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利用电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使人类社会有了极大的进步;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列表的方式,了解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以及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转化成电能;能设计并运用简单的实验来研究能量的互相转化;能制作“蛙声筒”并加以研究;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能量转化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地从事有关能量转化的探究活动;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研究能量及能量转化的兴趣;初步体验能量守衡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电能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并进一步了解多种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
2、难点:应用能量转化的观点描述生活中的变化事例。
三、教学准备:有关能量转化的图片资料。
使用太阳能电池的计算器、手摇发电机;瘪了的乒乓球、铁丝、绳子、开水等。
制作“蛙声筒”的材料(底部戳洞的塑料瓶(杯)、粗线、筷子、松香等。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已经知道了很多形式的能量,如风能、机械能、电能、热能等,那么你知道我们用得最多,也是用途最广的一种能是什么吗?(二)探讨电能为我们做什么1、提问:说说家里有哪些用电的器具,它们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用途?2、探讨:家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们把输入的电能变成了其他形式的能输出来。
(教师出示灯泡边亮灭电灯边说)如电灯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我们现在用填表的形式来分析一下各种家用电器输出什么能量,能为我们做什么。
教师出示记录表(如教材所示),以电灯为例,做记录示范。
3、学生分组讨论、填表、教师巡视。
4、小组交流汇报、小结。
(表格这里输入的能量形式都是电能,表中列举的电灯为我们做的事是“照明”,输出的能量形式是“光”和“热”。
我们需要的是“光”,热能虽然不为我们所用,但它是伴生的。
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单元教案
![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5c2c1bf111f18582d05a14.png)
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单元教案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学会用模式图、卡通图等方法来解释能量的转换过程。
能制作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知识与技能知道能量转换是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或几种形式的能量。
知道能量的具体转换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愿意交流,并学会在交流中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体会到能量转换和我们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乐于用所学知识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教学准备:1、能量转换的多媒体课件。
2、简易电磁铁,用于学生制作小玩具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自己制作的小玩具,出示简易电磁铁。
2、师生共同演示操作电磁铁吸铁。
3、提问:是什么让这枚铁钉具备了神奇的吸铁能力呢?(电能)4、讲述:电能让这枚小小的铁钉具备了吸铁的能力,也就是具备了磁能。
(边讲述边板书:电能磁能)象这样能量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其他形式,是能量的一个重要特征——能量的转换(板书)。
5、讲述:其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看电视是什么形式的能转换能什么形式的能?(电能光能、声能)我们一起来搓搓手(搓手),有什么感觉(热)?又是什么形式的能转换成什么形式的能?(机械能热能)。
二、实验探究,能量如何转换1、谈话: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小实验来了解一下能量是如何进行转换的。
请大家翻开书本,对照书上的步骤,利用桌子上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别忘了先测量一下水温并记录下来再开始点燃花生米。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3、汇报并讨论,水温有什么变化?能量是如何转换的?三、实际应用,加深巩固1、谈话:老师这儿有一张图,有许多能量转换在里面,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倒底有哪些能,它们又是如何转换的呢?(媒体出示56页图)2、学生回答(选择一种)。
继续谈话:就象刚才这样,小组进行讨论,把这张图片里能量是如何转换描述出来,并记录在78页的活动记录上。
3、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66013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5.png)
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能量的转换现象。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能量转换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下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活中的能量转换现象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能量转换的原理和科学规律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此外,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较高,可以通过动手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能量转换的概念和原理。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能量转换的概念和原理。
2.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实验教学: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能量转换的现象和原理。
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
2.实验器材:如电池、灯泡、导线等。
3.教学多媒体:如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换现象,如电池发光、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等,引导学生关注能量转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能量转换的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各种能量形式之间的转换关系。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白能量转换的规律。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能量转换的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相互交流心得。
教师点评实验,总结能量转换的原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能量转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新能源开发、节能减排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能量转换的概念和原理。
推荐精品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2.能量的转换》优质公开课教案2
![推荐精品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2.能量的转换》优质公开课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06dbf7b6d1f34693daef3e54.png)
《能量的转换》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学会用模式图卡通图等方法来解释能量的转换过程能制作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2、知道能量转换是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或几种形式的能量知道能量的具体转换过程。
3、愿意与同学进行交流学习在交流中取长补短。
4、体会到能量转换和我们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乐于用所学知识来改善我们的生活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能量如何转换。
教学准备:教师:火柴、细铁丝、花生米、凉水、不锈钢汤勺、软木塞、温度计学生:大扣子,长一米左右的线绳教学过程:实验分析,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能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能量的相关知识。
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能量有哪些。
生:回答师:观察教室内灯管和电扇,(师开关灯管、电扇)是什么能量让灯管亮起来、让电扇转起来?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对。
是电能让灯管发光、发热,让电扇转动。
我们就说电能变成了光能、热能、动能。
师:这种从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就是能量的重要特征之一—能量转换。
板书:能量转换师生互动学新课认识能量的转换师:生活中有很多能量转换的例子。
请同学们自己搓搓手,大家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回答自己的感觉。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在搓手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手里慢慢有点热,还听到摩擦的声音。
师:同学们再搓一下,感觉一下。
师:这是为什么呢?这是我们体内的化学能转换变成了热能、声能。
板书:搓手、化学能→热能、声能师:同学们家里都有电视机吧。
我们在打开电视机的开关时,电视就会出现怎样的情况?生:屏幕上有图像,听到声音。
师:这是什么形式的能转换成什么形式的能呢?小组讨论后生: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很积极,回答的也不错。
打开电视机,电能转换成了光能和声能。
板书:打开电视机:电能→光能、声能师:能量转换在生活中还有很多。
每个小组的同学把你知道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回答。
小组轮流说几个,教师给予判定。
实验探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师:通过刚才的交流讨论,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很多由一种能量转换成另一种能量的例子。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2.能量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2.能量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ffa15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d.png)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2.能量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能量的定义、种类以及能量转换的基本概念;2.掌握常见物质的能量及其转换情况;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的基本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量转换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物质的能量转换情况;2.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能量转换的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能量的定义能量是使物体能够进行变化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是焦耳(J)。
2. 能量的种类•动能: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电能:电流通过物体时所具有的能量;•化学能:化学反应中所具有的能量;•核能:核反应中所具有的能量。
3. 能量的转换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常见的能量转换有以下几种: - 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 电能转化为热能 - 光能转化为热能 -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 核能转化为热能4. 能量转换的实验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来探究物质的能量转换情况:1.将一枚铜钱放在口袋里,快速摇晃口袋,观察铜钱的变化;2.在一只杯子中加入热水,用手摸杯子底部的温度,再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观察两种方式测出的温度差异;3.用手机的摄像头和手电筒做一个简单的陀螺仪;4.制作一份能发热的冰淇淋,观察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1.学习能量的定义、种类和能量转换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展示不同物质在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3.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进行能量转换的实验操作;4.学生总结并记录实验结果,让他们理解能量转换的实际应用;5.查漏补缺,巩固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能够理解能量的定义、种类,以及常见物质的能量转换情况,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物质与能量相关的知识,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并不断拓展其实际应用的思维。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5.2.能量的转换》教案_(4)【精品】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5.2.能量的转换》教案_(4)【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c9fec0e98762caaedd33d4e3.png)
2.运用能量转换的知识
师:运用你掌握的关于能量转换的知识,以卡通画的形式将你的能量转换过程画出,其中应至少两种能量转换。
学生观察并描述
学生动手去画,师巡视指导。
板书同学们自己搓搓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师:在搓手的时候,同学们会感觉到手里慢慢有点热,其实是由我们体内的化学能转换成了热能了。今天我们就学习能量的转换。
学生搓手,然后描述自己的感觉。
二、探究能量如何转换
1.认识能量之间的转换
出示P45页的图片,请学生们观察并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
教师规范学生的描述:如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太阳光使西红柿生长,西红柿储存有化学能的方式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
能量的转换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
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科学探究:
能够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什么形式的能。
能自行设计能量转换的装置或小玩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的看似平常的事物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
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
理解各种形式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二、课前准备
教师:
火柴、细铁丝或缝衣针、小烧杯
学生:
三、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构思与调整
一、导入新课
1.在上节课里我们讲到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其实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量的转换
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55—56页。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够理解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科学知识:知道能量能够转换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
器材准备:一个三脚架、一片石棉网、一个铁架台、一个打火机、花生米、手电筒等
教学重点:
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教学难点:
分析能量转换的方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感觉非常热,你们有没有办法让我凉爽一些呀!是什么原因老师感觉凉快一点呢。
风有什么能量呢?哦,风能让我凉快了。
风能是怎样产生的了。
老师消耗了化学能得到了风能,原来能量是可以转换的呀。
好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体会能量的转换(板书能量的转换)
二、探究新知
师:能量总是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能量的这个特征,就叫做能量的转换。
这是什么?(生回答)我们平常看到了电池,你首先想到了什么?首先会想到电。
那它里面有什么能?(生回答)我们让电池的能量释放出来呢?
在这里,能量是怎样转换的,花生米通过燃烧,化学能转换成了热能和光能。
(板书:化学能、热能、光能)非常好,老师有一个小问题,为什么有的小组加热了几度,而有的小组加热了十几度?(生回答)那么你们认为形成温度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生回答花生米大小)很显然,花生米越大,它所蕴含的化学能就越多,所以转换成的热能就越多。
花生米如果颗粒小,转换成的热能相对就少。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花生米蕴藏着化学能,并且感受到了化学能和热能、光能的转换。
在我们周围有许多能量转换的例子,请同学们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有哪些能量转换的例子。
(生回答)(课件出示例子)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能量转换的例子,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小实验,来看一看能量是怎样被转换的。
三、巩固新知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课件手电筒)这是什么呀?对,这是一只手电筒,那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生回答)很好,它是把人的化学能转换成了机械能,机械能转换成了电能,电能最
后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
老师这儿有一个和它原理近似的装置,大家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叫手摇发电机。
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再请一位同学上来试一试。
我们看到了什么结果?(生回答灯泡亮了)请你说一说刚才这个实验中能量又是怎样转换的?(生回答)师:这个手摇发电机的能量转换大家都清楚了,下面老师有一道难题要考一考大家。
这道题把手摇发电机变成了脚蹬发电机这道题非常非常难,你们愿意来挑战这道难题吗?(课件出示开水壶)简单解读画面。
请同学们打开活动记录,写在活动记录上。
好,绝大多数同学写完了,谁想来尝试描述一下能量的转换。
(生回答)(课件出示)
四、学以致用
能量的转换可以像我们刚才这样用文字来描述,还可以用一些模型或小玩具来演示。
请同学们拿出老师送给大家的小玩具,玩一玩,玩的过程中思考能量是怎样转换的。
(生回答)五、师生共勉
这节科学课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善于用科学的眼光去发现,用科学的大脑去思考,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模型或小玩具,来演示一下能量是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