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摘要:历史是一门文科科目,科学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学好历史的重要因素,语言艺术则是教学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科学把握历史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根据科目特点,一方面要注意语言的精准,另一方面又要讲求生动、幽默,这样才能达到在兴趣中教授知识、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的效果。本文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展开讨论,分析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语言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即使在当今有现代化教学技术的积极辅助下,语言仍然是一个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的语言质量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效果,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最基本的语言素养是能够流利表达,善于利用精准、自然又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注意语言节奏中的抑扬顿挫,在平淡的讲解中突出重点,并注入情感,积极创设出完美的情境,使学生身在其中能够自然习得重要知识。

一、历史教学语言必须科学、严谨

历史这一学科的特点为真实性与精准性,是对历史事件的准确记录与评析。所以教师在向学生讲授这门科目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与精准性,要减少那些虚构与浮夸的成分,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向学生再现历史事实。就像讲述历史战争的发生、发展与结

束或者人物的生平简介,都一定要按照历史事实来全面讲述,这样才能准确地揭示历史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

比如,秦国灭六国的历史,在没有取得统一前,对秦国的君主,就一定要用“秦王”来称呼,称其为“秦王嬴政”。当灭掉其他六国以后,秦王当上了皇帝,秦朝统一天下的历史开始了,这时的秦王就要称为“秦始皇”。所以,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这些名称,确保语言的精准,让学生通过称谓来判断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与经过。

教师要想达到语言精准的教学效果,不但要在平时的备课中注意提高自己的历史专业知识水平,达到对历史事件与知识点的精准把握,还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语言文字修养,大大丰富自身的词汇信息,注意发音标准,在讲课过程中要关注任何一个教学疑点信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历史教学语言讲求生动、形象

语言贯穿于历史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要想向学生呈现一堂生动又精彩的教学课堂,就要善于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这样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注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学习情操,锻炼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例如,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这次战役令后人动容的就是在战败之际,邓世昌落入水中,毅然抛下手中的救生圈,同船舰潜入水中共沉浮,他的爱犬见此情景,用嘴叼住他的胳膊,救其性命,此时的邓世昌握住爱犬,共同沉浮在黄海那波涛汹涌的

海浪中……教师要认真选择词汇为学生生动讲述甲午海战中这感

人的一幕,利用慷慨激昂的语言,结合生动风趣的动作,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直接、形象地感受到当时的壮烈场面,这样学生会感慨于邓世昌的英雄壮举,师生同仇敌忾。在这样的情形下,学生必然会表现出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的决心,实现了历史教学的意义,也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

这就是语言的力量,注入情感的语言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震撼,学生在充满感情的生动、形象语言的刺激下,紧跟教师的教学步伐,同教师一道共同致力于历史的研究中,这就是语言的生动、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三、历史教学语言要富有时代气息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语言,历史是对人类从古至今所经历事件的学习,其中必然伴随着语言的学习,教师在讲授历史课时要注意使语言与时代紧密相连。如,在讲古代史时就要善于利用古汉语,这样才能真实地再现历史,教师可以学着引用一些名人名言,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再现当时的历史气息,更重要的是也能扩大学生学习的知识面。

例如,在学到“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千古流传的历史事件时,为了表现林则徐大无畏的民族精神以及坚持禁烟的明确态度与决心,可以用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名言,这样就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语言特征,也真实地再现了国难当头的时代气息。

四、历史教学语言要设疑、置辩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但要注重语言的生动与形象,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精心组织一些具有探究性与启发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多方面来分析问题,探究知识,达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化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讲到“西安事变”这一事件时,教师可以形象生动地讲述“骊山捉蒋”的事件,先让学生集中听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激发的基础上来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展开辩解,如张学良一心效忠蒋介石,甚至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为什么却要发动西安事变?日寇侵略的步伐逐步逼近,为什么蒋介石一心剿共,拒绝抗日?……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分析隐藏在这些事件背后的深刻道理,使学生在历史知识与自我思考中积极展开讨论,深入探究其中隐藏的奥秘,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历史事件带给后人的教训。

综上所述,历史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必须建立在精确性与科学性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在语言中注入情感,巧妙地设置问题,并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黄小娜.初中历史课堂活动教学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