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科学实验上册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和⽐较不同镜⽐实验材料:放⽐镜、平⽐镜、近视镜⽐实验过程:观察放⽐镜(凸透镜)、平⽐镜、近视镜⽐),说说它们的特点?实验结论:放⽐镜中间厚边缘薄、平⽐镜中间边缘一样厚、近视镜⽐中间薄边缘厚实验名称:制作简易显微镜实验材料:两个凸透镜实验过程:1.取⽐个凸透镜1放置在放⽐镜架上,观察较⽐的⽐字,在图像清晰的前提下,看看能放多⽐。

2.在第⽐个凸透镜下增加⽐个凸透镜2,上下移动凸透镜2,看看能不能使⽐字图像放的更⽐。

3.保持两个凸透镜的距离不变,反复移进和移出凸透镜2,⽐较所看到的图像。

实验结论:两个凸透镜组合后能够将物体放得更大。

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昆虫实验材料:放大镜、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 1套实验过程:1、观察昆虫的触角: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2、苍蝇的眼:发现不是一个,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3、蝴蝶的鳞片:彩色的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4、蟋蟀的外壳:光滑的外壳上,还有许多“小刺”;5、苍蝇的脚:脚的底端有“吸盘”,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

实验结论:知道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肉眼观察不清楚的细微部分实验名称:制作洋葱内表⽪细胞玻⽪标本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载玻⽐和盖玻⽐、镊子实验过程:1、“擦”,⽐纸⽐把载玻⽐和盖玻⽐擦拭⽐净;2.“滴”,把载玻⽐放在实验台上,⽐滴管在载玻⽐的中央滴⽐滴清⽐;3.“撕”,洋葱鳞⽐叶的内表⽐⽐⽐⽐切个⽐形,⽐镊⽐从内表⽐撕取⽐块薄膜;4.“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中央的⽐滴中,⽐镊⽐轻轻的把⽐滴中的薄膜展开;5.“盖“,⽐镊⽐夹起盖玻⽐,使它的⽐端先接触载玻⽐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6、“染”,在盖玻⽐的⽐侧滴加碘液,另⽐侧⽐吸⽐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实验结论:洋葱表皮由很多细胞组成实验名称:观察更多种类的细胞实验材料:显微镜、细胞标片实验过程:1 .取3种细胞标本,⽐显微镜观察,把我们观察到的细胞⽐图和简单的⽐字记录下来2.查看微⽐物卡⽐,了解更多细胞。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本科学实验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本科学实验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本科学实验在六年级上册科学课本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趣的实验,其中涵盖了多个科学领域,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

每个实验都让我们深入理解了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科学的认识。

接下来,我将分享几个我最喜欢的实验。

实验一:压力的作用本实验用气球来演示压力的概念。

你需要在气球中放一些塑料珠子,然后充满气体。

接下来,将气球压缩成较小的体积并固定。

随着你将气球从压缩状态中释放,气球将恢复原始的形态并将珠子击飞。

这是因为当气球被压缩时,气体分子被挤压在一起,导致内部压力增加。

当气球从压缩状态中释放时,这些气体分子会迅速扩散并撞击珠子,从而将其击飞。

实验二:反应速率本实验使用饼干和牛奶来演示反应速率。

你需要将两种材料放在两个不同的碗中,并在碗中放置一块相同大小的饼干。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牛奶中的饼干比空气中的饼干更快变软。

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酶,它可以加速饼干分解的速度。

这是一个很好的演示反应速率的实验。

实验三:霉菌的生长本实验需要你在两块面包中喷上水,然后将一块面包放在暗处,另一块面包放在阳光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阳光下的面包上长出了霉菌,而暗处的面包上则没有。

这是因为霉菌需要光来生长。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的重要性以及霉菌如何通过营养来生长和繁殖。

这些实验是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的一部分,但它们可以让我们深入理解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个领域的基本概念。

它们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还可以在家中进行,让我们更深入了解科学的基本原理。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1、模拟细菌繁殖的实验。

实验材料:豆子、八个杯子。

实验目的:用豆子的数量迅速增加来感受细菌的繁殖速度。

实验步骤:用豆子来模拟细菌,把豆子放入八个杯子中来模拟细菌繁殖八代的过程,用20秒来模拟每代繁殖所需要的20分钟。

在1号杯子里放1粒豆子,代表第一代细菌。

细菌一分为二进行繁殖,第二代细菌就有2个了,在2号杯子里放2粒豆子。

以此类推,计算第八代和第二十一代细菌的个数。

实验分析:第一代细菌有1个,第二代细菌有2个,第三代细菌有4个,第四代细菌有8个,第五代细菌有16个,第六代细菌有32个,第七代细菌有64个,第八代细菌有128个…到第二十一代时就繁殖出上百万个细菌了。

实验结论: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2、研究馒头发霉的条件猜测:影响霉菌生长快慢的因素有水分和温度。

实验目的:探究馒头发霉的条件。

实验猜测:温暖、潮湿条件下的馒头容易发霉实验方法:为了研究霉菌是否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生长,我们可以找出与之相反的环境条件,如寒冷和干燥,并对这四种环境条件进行组合。

根据条件的变化来设计两组不同的对比实验。

实验材料:四个烘干的馒头、塑料袋、清水、滴管、线绳、冰箱、牙签。

实验步骤:(1)在第一个馒头上滴10滴水,第二个馒头保持干燥,将两个馒头分别放在塑料袋中并用线绳扎紧,放在暖气片上。

(2)在第三个馒头上滴10滴水,第四个馒头保持干燥,将两个馒头分别放在塑料袋中并用线绳扎紧,放入冰箱中冷藏。

(3)每天定时观察四个馒头的变化,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几天后,在温暖、潮湿环境下的馒头发霉了,而其他几个馒头几乎没有变化。

实验分析:霉菌在水分和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会迅速繁衍。

干燥的馒头缺少水分,冷藏室的分温度较低,这两个条件都不适宜霉菌的繁殖。

3、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实验目的: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切片和人体表皮装片(可用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目录(最新)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目录(最新)

33
13
3.2
斜面
平木板、小物品、钩码、测力计

43
14
3.3
不简单的杠杆
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工具、带钉子的木采、羊角锤、大
石头、小垫石、撬框

Hale Waihona Puke 46153.5灵活巧妙的剪刀
剪刀、卡纸

52
16
4.3
电和磁
电池、电池盒、小灯泡、开关、短导线、指南针、长导
线

64
17
4.4
电能和磁能
铁丝、电器的图片

67

9
7
1.6
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
显微镜、烧杯、镊子、款玻片、盖玻片、吸水纸

14
8
2.1
我们的地球模型
垃球仪、信封、四大洋板贴

21
9
2.2
昼夜交磐坭募
昼夜交咎的图片、垃球仪.手电简

24
10
2.4
谁先迎来黎明
垃球仪、时区图、转椅一把

29
12
2.6
垃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坦球仪、手电倒、垃球公转轨道面、四季的图片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目录(最新)
序号

实验名称
主要器材
分组
演示
教材页码
2
1.1
放大镜
放大镜、塑料窘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2
3
1.3
观蔡身边微小的物体
显微镜、水、滴管、款玻片、羔玻片、脱脂棉

6
4
1.4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显微镜。水、滴管、敦玻片、盖玻片、脱丽棉、洋葱、小刀、谈子、碘酒、放大镜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部分]《工具和机械》单元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研究杠杆尺的实验实验材料:底板1块、长支架1个、杠杆尺1根、钩码若干。

(学具中有)操作方法:(1)按学具中的图组装好实验装置;(2)师介绍组装方法及支点、阻力点、用力点的位置及阻力点和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如何测量;(3)在杠杆尺两边各选一个位置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直至杠杆尺平衡为止,并记录相应数据到P6记录表中,判断其用力情况;(4)交流分析实验数据;(5)得出结论。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杠杆类工具的比较实验实验材料:撬盖的铁片(或螺丝刀)、开瓶器、夹子(或镊子)、罐头、啤酒瓶。

(自备)操作方法:(1)用撬盖的铁片去撬罐头、用开瓶器开啤酒瓶、用夹子夹东西;(2)在课本P7图上分析三点位置及用力情况。

2、小杆秤的观察与制作(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材料:1根长竹筷(称)、螺帽或钩码(重)、粗棉线或钓鱼线、小塑料盘(称)、砝码(50g)、剪刀。

(自备)操作方法:(1)如课本P9图片,把一支竹筷打磨光滑,其中一个螺丝帽或钩码用钓鱼线系好做秤砣;(2)自制一个秤盘,系好三条一样长的细绳并固定在秤杆上;(3)在秤砣与秤盘间选择适当的位置系上一个绳套,作为初次实验的平衡点;(4)利用平衡原理制作托盘小杆秤刻度,在称盘内每次加一个砝码(50克),移动秤砣使秤平衡,并在秤杆的挂秤砣的位置做好标记,直到秤杆用完为止。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研究轮轴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1根轴、1根销钉、24个钩码、2段棉线、1个底板和1个长支架。

(包含在学习工具中)(或机械实验盒中)操作方法:(1)如学具中的图组装轮轴装置;(2)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直至平衡,反复做4种,并记录实验数据到课本P10表中。

(3)交流分析数据。

(4)得出结论。

2、研究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材料准备可能较难)实验材料:添加1个轮圈。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案第一章:分子的运动1.1 实验目的(1)观察分子的运动现象;(2)了解分子运动的原理。

1.2 实验原理分子在不断运动,布朗运动是分子运动的体现。

1.3 实验材料澄清石灰水、盐、胡椒粉、玻璃棒、水。

1.4 实验步骤(1)在玻璃板上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2)将盐和胡椒粉分别撒在澄清石灰水上;(3)观察胡椒粉和盐在石灰水中的运动现象。

1.5 实验现象胡椒粉和盐在澄清石灰水中不断运动,呈现出布朗运动的现象。

1.6 实验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布朗运动是分子运动的体现。

第二章:制作太阳能烧水器2.1 实验目的(1)了解太阳能的利用;(2)学会制作太阳能烧水器。

2.2 实验原理太阳能可以通过集热器转化为热能,使水温升高。

2.3 实验材料硬纸板、透明塑料袋、水、容器、吸管。

2.4 实验步骤(1)将硬纸板剪成圆形,中间挖空,制成集热器;(2)将透明塑料袋套在集热器上,确保密封;(3)在塑料袋内倒入适量水,放入容器;(4)用吸管将塑料袋吹满气体,排出空气;2.5 实验现象在阳光下,太阳能烧水器中的水温逐渐升高。

2.6 实验结论太阳能可以通过集热器转化为热能,使水温升高。

第三章:制作风车3.1 实验目的(1)了解风能的利用;(2)学会制作风车。

3.2 实验原理风能可以通过风车转化为机械能。

3.3 实验材料纸板、木棒、塑料瓶、彩纸、剪刀、胶水。

3.4 实验步骤(1)将纸板剪成圆形,作为风车的底座;(2)在木棒一端粘贴塑料瓶,作为风车的叶片;(3)在纸板上剪出风车的轴孔,将木棒穿过轴孔,固定在纸板上;(4)将彩纸装饰风车叶片,增加美感;3.5 实验现象在风力作用下,风车转动。

3.6 实验结论风能可以通过风车转化为机械能。

第四章:探索光的传播4.1 实验目的(1)了解光的传播原理;(2)学会使用激光笔进行光的传播实验。

4.2 实验原理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3 实验材料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白纸、直尺。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步骤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步骤

六年级科学实验步骤班别:姓名:学号:1、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实验:1)用棉签蘸少许食用油涂在一张白纸上。

2)用鸡肉、芝麻等食物分别在白纸的其他区域上挤压、划动。

3)观察它们在白纸上留下的痕迹。

4)判断它们含有什么营养成分。

2、检测食物是否含有淀粉的实验:1)取一些食物放在培养皿上。

2)用滴管分别滴一滴碘酒在食物上。

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清洗、整理器材,并放回原位。

3、证明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澄清石灰水。

2)用洗耳球向其中一杯澄清石灰水里反复注入空气。

3)通过吸管向另一杯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4)观察实验现象。

4、剧烈运动后呼吸有什么变化的实验:1)放松地坐在椅子上,记录1分钟呼吸的次数。

2)原地跑步1分钟停下来,记录1分钟呼吸的次数。

3)比较平静时的呼吸次数与跑步后的呼吸次数有什么变化。

5、你的反应有多快的实验:1)请一位同学手持一把尺子,零刻度的一端朝下竖直放置。

2)请你将手放在零刻度处。

3)当同学放开尺子,让尺子自由下落时,你尽量用最快的速度抓住尺子。

4)记录抓住尺子的刻度,看看你的反应有多快。

6、确定优势眼的实验:1)举起手臂向前伸直,用手指指向教室里的某个物体。

2)不要移动手指,闭上右眼,用左眼观察手指指向的位置。

3)再闭上左眼,用右眼观察手指指向的位置。

4)哪只手指向的位置与所指的物体感觉上更吻合一些,那次观察时用的眼睛就是优势眼。

7、用橡皮制作动物前肢骨模型实验:1)先用橡皮泥做出猕猴的前肢模型。

2)再改变猕猴的前肢骨模型中骨块的位置和形态。

3)尝试拼出蝙蝠、鲸或其它哺乳动物的前肢骨模型。

8、强风与翅膀的实验:1)将书本堆叠起来,模拟“小岛”。

2)将一些小纸片折叠成“身体”和“翅膀”,用回形针夹起来,模拟正常翅膀的昆虫。

3)再将一些小纸片折叠成“身体”,用回形针夹起来,模拟无翅膀的昆虫。

4)将这些“昆虫”随机放在“小岛”上,用电吹风平吹小岛,当风力加强时,观察哪些昆虫能留在“小岛”上,哪些昆虫被吹走。

新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目录

新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目录

新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目录科学》实验目录(六年级上册)1.杠杆的科学实验名称:杠杆的科学实验器材:杠杆尺、支架、钩码、测力计实验类别:分组这个实验旨在演示杠杆类工具的研究,通过使用杠杆尺、支架、钩码和测力计来研究杠杆的原理和应用。

2.小杆秤的研究实验名称:小杆秤的研究实验器材:竹筷、钩码、细绳、彩笔实验类别:分组这个实验旨在研究小杆秤的原理和应用,通过使用竹筷、钩码、细绳和彩笔来建立一个小型的杠杆系统。

3.轮轴的秘密实验名称:轮轴的秘密实验器材:铁架台、钩码、木块、纸、螺丝帽实验类别:分组这个实验旨在研究轮轴的原理和应用,通过使用铁架台、钩码、木块、纸和螺丝帽来测试轮轴的性能。

4.简单机械实验盒实验名称:轮轴的秘密(一)实验器材:简单机械实验盒、铁架台、钩码、滑轮实验类别:分组这个实验旨在研究轮轴的原理和应用,通过使用简单机械实验盒、铁架台、钩码和滑轮来测试轮轴的性能。

5.简单机械实验盒实验名称:轮轴的秘密(二)实验器材:简单机械实验盒、支架、滑轮、钩码、测力计实验类别:分组这个实验旨在研究轮轴的原理和应用,通过使用简单机械实验盒、支架、滑轮、钩码和测力计来测试轮轴的性能。

6.滑轮组作用的研究实验名称:滑轮组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实验类别:分组这个实验旨在研究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通过使用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和测力计来测试滑轮组的性能。

7.斜面的作用实验名称:研究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实验器材:木块、斜面、测力计实验类别:分组这个实验旨在研究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通过使用木块、斜面和测力计来测试斜面的性能。

8.抵抗弯曲实验名称: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实验器材:木板、纸、螺丝帽实验类别:分组这个实验旨在研究纸的抗弯曲能力,通过使用木板、纸和螺丝帽来测试纸的性能。

9.拱形的力量实验名称:搭一个瓜皮拱实验器材:、水果刀、砖实验类别:分组这个实验旨在研究拱形结构的力量,通过使用、水果刀和砖来建立一个拱形结构并测试其性能。

最全的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最全的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实验名称
植物的向光性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植物有向光性,这是植物适应环境的特性。
实验准备
植物幼苗(玉米、大豆苗等)、火柴杆、小花盆(或培养皿)、泥土、不透光的纸盒、台灯、剪刀。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用剪刀在不透光的纸盒一侧挖一个直径为1 cm的孔(两个),待模拟单侧光照射时使用。
2、将几株长势相同但真叶尚未出胚芽鞘的植物幼苗依次排开,分别栽种在三个花盆中,幼苗的旁边插一根火柴杆,作为对比的参照物。
4、再重复几次实验,观察“日食”和“月食”时哪边先亏。
“日食”是总是太阳的西边先亏。“月食”是总是月亮的东边先亏。
实验结论
1、地球和月亮都是不发光的球体,它们在太阳的照射下,在背向太阳的一面必然发生黑影。当月亮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时,如果太阳、月亮和地球正好位于或接近同一直线,这样便发生了日食。
2、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盖,产生月食。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其表面覆盖物。
2、准备好7个相同的瓶子,并编好号:①空气,②半瓶水,③装满水,④盐水, ⑤碱面溶液、⑥醋、⑦油。
3、在②号瓶中倒入半瓶水,在③号瓶中倒满水,在④、⑤、⑥、⑦号瓶中分别倒入等量的盐水, 碱面溶液、 醋、油。
4、将7枚相同光泽的铁钉分别放入7个杯子中。
2、将水泥块放入坩埚,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加热,观察现象。
1、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过了一会,水泥凝固了。
2、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水泥块没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
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实验五: 7课 铁生锈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实验汇总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实验汇总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实验汇总1.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体积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

体积是描述一个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的量,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会使用容积瓶、水和物体来测量物体的体积。

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实验,但却是理解物体空间特性的基础。

2. 实验二:探究水的密度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探究水的密度。

水的密度是描述水中分子聚集紧密程度的量,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会使用器皿、水和各种物体来比较它们的密度。

这个实验对我们理解物质性质有很大的帮助。

3. 实验三:观察植物细胞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观察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构成单位,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特点。

这个实验对我们理解植物的生长和组织结构非常重要。

4. 实验四:观察动物细胞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观察动物细胞。

动物细胞是动物体的基本构成单位,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结构和特点。

这个实验十分有趣,也是对我们理解动物的生物学特性非常重要的一环。

5. 实验五:探究基本电路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究基本电路。

电路是电流在闭合通路中流动的路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会使用导线、电池和灯泡来组装电路,从而了解电流的基本特性。

这个实验将为我们理解电的基本原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结与回顾在本次科学实验中,我们深入学习了测量物体的体积、探究水的密度、观察植物和动物细胞以及探究基本电路等内容。

这些实验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科学知识,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对科学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熟悉了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个人观点与理解通过这些实验,我发现科学实验并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是一种关于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这些实验也让我对科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希望未来能够开展更多有趣的科学实验。

以上所述,便是我撰写的有关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实验汇总的文章。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实验目的:1、学会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清水、稀碘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实验步骤:1、准备(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1)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2)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展平。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4)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

(5)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3、观察(1)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3)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实验现象: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呈长方形。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清晰可见。

细胞核被碘液染成了深色,液泡较大,充满了细胞液。

实验结论: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等结构组成。

二、实验名称: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目的: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

实验材料:四个透明塑料容器、绿豆种子、纸巾、水。

实验步骤:1、在四个透明塑料容器的底部铺上湿润的纸巾。

2、在每个容器中放入相同数量的绿豆种子。

3、对四个容器分别进行以下处理:(1)容器 1:不做任何处理,提供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作为对照组。

(2)容器 2:加入过多的水,使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提供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结论:地球是球形的。
2、制作地表模型 材料:
沙、石或橡皮泥、带有网格的透明塑料片
方法:
(1)先做一个有山有水的地表模型沙盘; (2)画有网格的透明塑料罩在地表模型的沙 盘上,用彩色笔在塑料片上画出地形轮廓;
(3)彩色笔在活动记录的方格上画出按比例 的地形轮廓。
3、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拟实验
材料: 橡皮泥、煮熟的鸡蛋
现象:反复几次后,小石块碎裂。
结论:冷暖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9、流水对碎石搬运作用的模拟实验
材料:沙盘、沙子、泥土、底部有孔的水杯
方法:
(1)在塑料盘里放入一些沙土,把托盘斜放在桌子上; (2)在托盘上放一根木棍,放置一个底部带一排小孔的塑料杯 子,往塑料杯子里倒满水; (3)观察水从小孔滴出后,托盘沙土的变化。说明说明? (4)改变塑料托盘的的倾斜度,再次实验,有什么发现?
实验结论: 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太阳的距离有关系
做“星座”放映器
材料:薄板、锥子、纸筒、手电筒 方法:
(1)裁一张10厘米x10厘米的正方形薄 板,参照星座图,用锥子按亮度大小比例钻 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孔;
(2)把有孔的薄板蒙在一个大适中的纸 筒一端。注意正面要朝纸筒,否则看到的星 座会东西颠倒;
(3)将手电筒伸进纸筒,把“星座”放 映到白墙上。
结论:石块扔下的高度、力度与坑面积的大小、深浅都 有关系。
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有什么关系
问题: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太阳的距离有关系吗? 假设: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太阳的距离有关。 实验材料:一根1.5米长的细绳、一截6厘米长的塑料管、一 个有孔的橡皮塞、一只秒表、一个砝码或几个垫圈 实验方法: ①把细绳穿过塑料管,一头竖岸上橡皮塞,一头拴上砝码。 ②捏住塑料管,举过头点,让橡皮塞做匀速圆周远动。注意: 是塑料管下的绳长保持不变。 ③分别使转动的绳长20厘米、40厘米、60厘米,计算橡皮塞 的不同运转周期。 实验记录: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实验器材: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实验过程:1、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

2、用测力计做相同的实验,比较测力计的数据与钩码的力大小;实验结论: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也改变用力方向。

实验五:研究动滑轮的作用实验器材: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实验过程: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不同数量的钩码。

然后做好记录;实验结论:动滑轮能够省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实验六:研究滑轮组的作用*实验器材: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2个滑轮、1个测力计;实验过程:1、先组装一个滑轮组,然后用这个滑轮组来提升不同重量的物体。

2、观察用力的方向,测量用力的大小。

3、与直接提物体的用力方向,用力大小作比较并做好记录。

4、增加一个动滑轮接着做实验;实验结论:滑轮组不但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实验七:研究斜面的作用*实验器材:1块小木板、4个不同高度的物品、1盒钩码、1个测力计;实验过程:用测力计直接提升物体的力与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进行对比,然后改变斜面的不同坡度继续进行试验,做好记录为结果的分析提供依据;实验结论:斜面能够省力,而且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实验八:认识增加纸条宽度可以增强纸条抗弯曲能力实验器材: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尺子;实验过程:将纸梁两端垫起一定的高度,把纸梁受压弯曲到接触桌面作为弯曲的标准;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改变纸梁的宽度做实验,并作好记录;实验结论:抵抗弯曲的能力跟材料的宽度有关,材料越宽抗弯曲的能力就会越强。

实验九:认识增加纸条厚度可以增强纸条抗弯曲能力实验器材: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尺子;实验过程:将纸梁两端垫起一定的高度,把纸梁受压弯曲到接触桌面作为弯曲的标准;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改变纸梁的厚度做实验,并作好记录;实验结论:抗弯曲的能力跟材料的厚度有关,越厚抗弯曲的能力就会越强。

科学上册六年级全册实验

科学上册六年级全册实验

本册教材共25课,5个单元,典型的实验操作10个,除了实验12月相变化模拟实验外,均为学生的分组实验。

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实验1、馒头发霉的原因(第3课馒头发霉了)实验材料:馒头、塑料袋、滴管、水实验步骤:1、选4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朝阳的窗台上,将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馒头有什么变化,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面积最大;2、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4号馒头发霉时间最晚,发霉面积最小。

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容易发霉。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实验2、蜡烛的变化(第5课蜡烛的变化)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小刀、镊子、铁片、烧杯实验步骤:1、用小刀把蜡烛切割成小块。

2、把小块的蜡烛放在铁片上,用蜡烛火焰加热,观察蜡烛如何熔化的。

3、熄灭蜡烛,观察熔化的蜡烛遇冷会怎样。

4、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的变化。

5、把烧杯放在火焰的上方,观察烧杯里留下什么物质。

6、在烧杯壁上涂上石灰水,看看燃烧后的气体能否让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现象:1、切割蜡烛时,蜡烛仅仅是形态发生变化。

2、熔化的现象是蜡块逐渐融化成液体状态的蜡;冷却后,逐渐凝固成固体状态的蜡。

3、点燃的现象是:蜡烛先熔化,然后燃烧;燃烧时发出光和热、冒出烟等。

实验结论:1、切割和熔化时,仅仅在形态上发生了改变。

蜡烛燃烧时,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物质:光、热、二氧化碳、水蒸气、烟尘等。

2、根据产生的变化,只改变形态的有蜡烛熔化、折纸、小麦磨成粉、铁熔化、木头破碎、泥塑……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的有:蜡、木燃烧,鸡蛋和面制成面包,铁生锈,泥烧成砖,石头烧成石灰……实验3 食盐的变化(第6课食盐和水泥)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实验步骤:1、把食盐放入水中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观察现象。

2、再取部分食盐溶液放入蒸发皿,用酒精加热,观察现象。

六年级上册科学150个实验操作步骤

六年级上册科学150个实验操作步骤

六年级上册科学150个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一:测量物体长度
1. 准备一把直尺和一组不同长度的物体。

2. 将直尺靠近物体,并使用眼睛对准直尺上的刻度。

3. 用直尺上的刻度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实验二:观察物体的颜色变化
1. 准备一些反应性较强的物质,如盐、酸、碱等。

2. 将这些物质分别溶解在水中,并用试管装好。

3. 将不同物质溶液滴在白色滤纸上,并观察颜色的变化。

4. 记录每种物质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三:测量物体的质量
1. 准备一个天平和一些物体。

2. 将物体一个个放在天平上,并记录下每个物体的质量。

3. 计算和比较每个物体的质量,找出质量最大和最小的物体。

...
(依次类推,列出150个实验的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 在进行实验时,要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 操作实验器材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发生意外。

- 实验记录要准确,包括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 如有疑问或需要帮助,及时向老师或家长寻求指导。

这份文档列出了六年级上册科学的150个实验操作步骤,每个实验都有相应的准备材料和具体步骤,供学生参考和实践。

在进行实验时,请注意安全,并按照步骤记录实验结果。

如有需要,可以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和指导。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现象
1、幼苗朝纸盒开孔的方向生长。
2、玉米种子的根向地生长。
实验结论
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和向阳性。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
(一)
实验名称
摆的秘密
实验材料
方坐支架,铁球、细线、橡皮泥、秒表
实验方案
实验一:做一个摆,反复试验多次,观察在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实验二: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1、做两个摆,摆线长短相同,摆锤重量不同,观察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相对于课桌呢?如果以墨水瓶为参照物,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实验结论
拉动课本,橡皮相对于墨水瓶是静止,相对于课桌是运动;若以墨水瓶为参照物,则课本是静止的。
(十)
实验名称
惯性实验
实验材料
鸡蛋、硬纸片、杯子、棋子、小车、木块等
实验方案
1、在杯子上放上一张纸片,在纸片上放上一个鸡蛋,快速抽出纸片,观察现象。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一)
实验名称
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实验材料
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实验方案
1、将密封好的两带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出现,记录下霉菌出现的时间和部位。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保持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出现,,记录下霉菌出现的时间和部位。
2、电池节数相同,线圈匝数不同。
实验现象
一、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的绕线方向可以改变磁极。
二、电池节数多吸大头针多,线圈匝数多吸大头针多。
实验结论
1、磁极是可以改变的,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方向,它的两极可以改变。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实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实验)

二、选择题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A. 越大B. 不变C. 越小2.下列各种方法中观察到的图像放到最大的是()。

A.移动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B.移动放大镜与观察者眼睛之间的距离C.调整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三、排序1.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的四个基本过程,请按正确的顺序在括号内从左到右排列正确。

(4分)①②③④()→()→()→()四、实验分析1.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碰到了2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所在,并改正。

(1)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原因:()。

改正:()。

(2)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可从目镜里只能看到亮圈,却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的细胞。

原因:()。

改正:()。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重点实验一.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二.地球自转和公转模拟实验典型练习1.地球结构模型剖面,地球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月8日下午2时,军军爸爸坐飞机前往美国纽约出差,飞行1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此时美国机场显示的时间还是5月8日下午2时。

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_____。

A、地球在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B、美国机场的时钟在12小时之前停止了工作C、美国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2小时3.我们用小球代表地球,用手电筒代表太阳来进行实验,探究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___________实验。

(填“对比”、“演示”、“模拟”)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1)我们国家在北半球,当地球公转到_____位置时,正好是我们的24节气中的夏至;当地球公转到_____位置时,正好是我们的24节气中的冬至。

(2)当地球公转到______位置时,我们昼夜平分。

(3)当地球绕太阳转到C处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填“赤道”“南半球”或“北半球”)(4)在上虞实验小学的明明长期每天正午12点观察学校旗杆的影子长度,当地球公转到______位置时,旗杆的影子最长。

六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记录单

六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记录单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记录单实验内容 1 使用工具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使学生认识常用工具的使用和作用。

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钉有三个图钉、 2 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

2、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

3、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不相同的工拥有不相同的使用方法不相同的工拥有不相同的使用方法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2011年9 月7 日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2 )实验内容 2 杠杆的科学实验目的认识杠杆的原理。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 种将杠杆尺调治到平衡状态,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实验步骤孔上挂两个钩码,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

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地址和数量。

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地址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地址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2011年 9月12日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实验内容 3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实验目的杠杆可否省力实验器材长竹筷、螺丝帽、棉线、塑料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剪刀、小刀实验步骤1、杠杆的比较和解析。

2、小杆秤的研究。

实验现象杠杆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地址决定的。

实验结论杠杆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地址决定的。

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2011年 9月14日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4)实验内容 4 轮轴的奥秘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 1 个, 钩码、线、铁架台。

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 并在轮和实验步骤轴上分别挂上钩码 , 直到平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 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 , 直到平衡。

1、在平衡时 , 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 即实验现象在轮上省力 , 轴上费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内容
•一、实验名称:模拟细菌的繁殖
•实验目的:使学生感悟到细菌繁殖的速度和数量都非常惊人,会计算细菌繁殖的数量。

•实验材料:8个透明杯子,无数颗豆子。

•实验步骤:
•1、将8个同样的透明杯子按1—8编号。

•2、在1号杯中放入一颗豆子代表第一代细菌。

•3、在2号杯中放入两颗豆子,代表第一代分裂后的第二代细菌
•4、以此类推,在其他各个杯中应放入多少颗豆子?
•实验现象:3号杯子放4个、4号杯子放8个、5号杯子放16个、6号杯子放32个、7号杯子放64个、8号杯子放128个
•实验结论:细菌成倍地增长,繁殖相当迅速。

•二、实验名称:探究植物能量的来源
•实验目的:植物能量来源于何处
•实验材料:燃烧匙、酒精灯、淀粉、沙子或湿毛巾
•实验步骤:
•1、点燃酒精灯
•2、把燃烧匙里放入淀粉
•3、用酒精灯给淀粉加热
•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淀粉会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植物能量来自于太阳光,并以另一种形式储存在淀粉里,即淀粉里含有能量
•三、实验名称:常见能量控制装置
•实验目的:让学生感悟到能量控制装置可以节省能源
•实验材料:一段铅笔芯、一节电池、几节导线、一个小灯泡
•实验步骤:
•1、把线路连接起来
•2、改变铅笔芯的长度
•3、通过改变铅笔芯的长度从而改变灯泡的明暗
•实验现象:
•当铅笔芯的长度较长时,灯泡较暗
•当铅笔芯的长度较短时,灯泡较暗
•实验结论:改变铅笔芯的长度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
•四、实验名称:鸟喙与取食的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体现不同的鸟喙适合吃不同的食物
•实验材料:米粒、葵花子、橡皮虫、泡沫塑料粒、硬纸剪的兔子或泥捏成的兔子、钳子、汤匙、镊子、起钉器
•实验步骤:
•1、把学生分成四组。

•2、每组用不同的工具分别拾取不同的食物。

•3、记下拾取“食物”的数量。

•4、每组把拾取“食物”的数量展现给同学。

•5、比较这些数字
•实验现象:用不同的工具拾取不同的“食物”,拾取的数量不同。

•实验结论:鸟喙的多样性使得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五、实验名称:显微镜观察常见细菌
•实验目的:让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并了解细菌的特点
•实验材料:显微镜、几种常见的细菌装片
•实验步骤: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4、把一个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5、把所要观察的细胞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装片为止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实验现象:细菌很微小,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并以成对、成链、成簇等形式生长。

六、实验名称:风动装置的制作
•实验目的:能自己设计并制作出一个风动装置,能分析出自己制作的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使学生了解风动小鼓的能量转化过程。

•实验材料:卡纸、风车轴、高粱杆、小金属片、支架、鼓体、橡胶膜、鼓膜卡圈、鼓槌、橡皮筋、串珠、轴卡圈等。

•实验步骤:
•1、用卡纸设计制作一个纸风车,并将风车用卡圈固定在细轴上。

•2、将支架插接成型,再照图将风车轴、串珠、高粱秆穿在一起,固定在支架上,最后把两块金属片对应地插在高粱秆上。

•3、把橡胶膜套在鼓体上,做成小鼓,并将它固定在支架上。

•4、用鼓槌缠绕橡皮筋,使鼓槌一端与鼓面相接,另一端与金属片部分相触。

•5、把风车放在有风的地方,让风车转起来,使小鼓发出声音。

•实验现象:风车的转动带动了金属片的振动,金属片的振动又带动了鼓槌的动,从而使鼓槌敲击了小鼓。

•实验结论:风车的转动使小鼓发出了声音,风动小鼓的能量转化过程是:风能→机械能→声能
•注意:橡皮筋的松紧、风车轴的转动是否流畅,鼓的材料等因素都会影响小鼓敲击的速度和发出的声音。

•七、实验名称:电磁铁的性质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电磁铁的性质
•实验材料:粗铁钉、漆包线、电池、电池盒、导线、开关、大头针
•实验步骤:
•1、将漆包线按同一方向绕在钉子上
•2、用砂纸除去漆包线两头的漆皮,接通电源,用铁钉的尖端接近大头针,观察有什么现象。

•3、切断电源又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实验结论: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

•八、实验名称: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
•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粗铁钉、漆包线、电池、电池盒、导线、开关、大头针
•实验步骤:
•1、先假设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有关,把有固定匝数的电磁铁的导线两端与一节电池的两级连接起来,去吸引大头针,记下大头针的数目,按此方法,再记下用两节电池时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
•2、再假设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用两节电池的两极与缠绕10匝的电磁铁两端连接起来,用通上电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记下此时大头针的数目,按此方法再记下用两节电池,20匝线圈通上电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

•3、比较实验中所记录下的数字
•实验现象:A、随着电池节数的逐渐增多,磁力也逐渐加强
•B、随着线圈匝数的逐渐增多,磁力也逐渐加强
•实验结论:磁性大小与电池节数和线圈匝数有关,电池节数越多,磁力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力越强。

反之则减弱。



•九、实验名称:太阳炉的制作
•实验目的:按要求会制作太阳炉,分析出太阳炉转化能量的过程
•实验材料:铝箔、厚纸板、直尺、塑料布、一杯水、温度计、胶带、剪刀等
•实验步骤:
•1、在纸板上划线,并用刀背或剪刀背沿线再划一次
•2、将铝箔亮面朝外,平铺在纸板上并抹平
•3、将纸板的三边折起来,用胶带粘好,做成纸盒
•4、选用不同的材料从外面将纸盒包起来
•实验现象: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慢慢热起来

•实验结论:太阳炉是一种由光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太阳炉可以获取很高的热能,可用来烧水、做饭等
•十、实验名称:太阳系模型制作
•实验目的:让同学们了解组成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关系
•实验材料:白纸、铅笔、绳子、尺子、橡皮泥等
•实验步骤:
•1、把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5亿千米作为一个天文单位,表示各大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并记录下来。

•2、用2厘米(或5厘米、10厘米都可以)代表一个天文单位,按比例换算出模型中各大行星到太阳的距离。

•3、以“太阳”为圆心,分别以换算后各“行星”到“太阳”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画出各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图,形成太阳系的模型图。

•4、选择适当的材料做“行星”,将它们放置在模型图中各自的运行轨道上,
做成一个太阳系模型。

•十一、实验名称: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能用模拟实验研究地球的公转,解释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实验材料:绳子、灯泡或手电筒、地球仪、分别写有春夏秋冬字样的卡片
•实验步骤:
•1、在桌上用绳子做一个圆圈,模拟地球公转的轨道;把台灯放在圆圈的中央,模拟太阳。

•2、把地球仪放在绳圈上,用橡皮泥在地球上做个记号代表自己的位置。

•3、把地球仪放在“夏至”的位置上,并让地轴指向正确的方向。

观察“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

•4、按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移动地球仪,观察在不同季节里,“太阳”直射“地球”位置的变化。

在移动地球仪的过程中,应保持地轴始终指向同一方向。

•5、重复第四步,再模拟地球公转3次,试用观察到的现象解释地球公转与四季形成的关系。

实验现象:在春、夏、秋、冬四个位置时,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不同。

实验结论:地球公转是引起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十二、实验名称:星空模拟
•实验目的:培养学生观察星空、研究星空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坚持长
•期观察星空的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材料:圆柱形的空纸筒、黑色纸、胶水或橡皮筋、手电筒、剪刀
•实验步骤:
•1、将一只空纸筒的底部剪去。

•2、用黑纸另做一个圆筒盖,用胶水或橡皮筋将它固定在圆筒上。

•3、到野外观察星空,把观察到的星星或星座用针“记录”在黑纸盖上,用针来回旋转使洞扩大。

•4、回到房间,将一支手电筒放在纸筒中,朝向天花板,关掉室内电灯,打开手电,于是野外观察到的星座就呈现在天花板上了。

•实验现象:野外看到的星星呈现在天花板上,非常美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