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习《考古学通论》感受
李欣怡考古学通论耿纪朋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浅谈我眼中的考古学201201010007 李欣怡在我的眼中,考古是一门有趣又神奇的学问。
从小,我就特别喜欢那些陈旧的东西,对于历史也有浓厚的兴趣,总想知道从前的人,穿什么,吃什么,玩什么。
当我看着古装片,就会开始幻想那些真正从前的人的生活。
我特别不能理解以前并不像现代这么物质丰富,还被这么多规矩压迫着。
他们究竟怎样生活下来的?带着这些问题,我选修了考古学通论这门课。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对考古学有一些认识。
考古学是指对一切古物和古迹的研究。
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与历史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历史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文献资料,而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古代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
实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遗迹,二是遗物。
考古研究的范围包括了,年代范围,和内容范围。
考古学之所以能得到发展,是因为它本身具有特殊的功用。
补史、证史,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实物资料。
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为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考古学的重目的是复原人类历史,研究过去的历史,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阐释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历史时就特别重视考古学研究成果。
马克思曾经对历史研究著作不注意考古学的实物资料进行过严肃的批评,他说:“从来的历史记述,一直不大注意物质生产的发展,也就是不大注意一切的社会生活和一切现实历史的基础……”马克思还特别强调考古学资料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可见考古学在历史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考古的出现,有两个原因:一是欧洲的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对古典时代的语文和美术史的研究。
二是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发展,推翻了上帝造人的神话,由此促进了对考古的兴趣。
我们从已经发掘出来的古代文化遗产,知道了从千万年历史实践中抽象出来的社会发展规律,而这种规律必定对我们现代化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无可比拟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此外考古学能让我们更多的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特有的文化,从而帮助我们树立民族自豪感,并且坚定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并重新引导世界文明潮流的。
考古学通论读书报告
考古学通论读书报告一、引言《考古学通论》是著名考古学家玛格丽特·瓦茨的代表性著作,出版于1958年。
这本书是世界考古学领域的经典之作,被誉为“考古学巨著”。
它系统地阐述了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对考古学研究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社会背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为一名学习考古学的学生,我在阅读《考古学通论》时,深感这本书的重要性。
在此,我将从书中的几个方面进行概括和分析,希望给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二、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一门学科,它以人类文化遗产的物质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文物的挖掘、整理、分析和解释,来了解人类的生活、文化、经济、技术和思想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考古学的研究领域涉及广泛,包括人类的早期起源、城市的兴起、文明的演化、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等。
考古学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配合,如地理学、人类学、历史学、天文学、生物学等。
三、考古学的研究方法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野外调查、发掘和实验分析三个方面。
野外调查主要是对考古遗址的勘查,用各种地理工具和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和记录。
发掘是指对遗址进行挖掘,获得实物证据,通过分析这些实物,得出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实验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实物文物的科学检测和分析,来确定文物的年代、组成、结构和形态等,并对考古学研究提供理论和依据。
四、考古学的历史和现状考古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但真正将考古学学科化的是18世纪晚期。
19世纪是考古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欧洲国家都有自己的考古学院和博物馆。
20世纪以来,考古学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技术手段和科学分析方面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考古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考古遗址已有几百万之多,各个国家的考古学家在中国、埃及、希腊、罗马、美洲等地进行了大量的发掘工作,形成了丰富的考古遗产。
但同时,考古学研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如何合理保护文化遗产、如何维护考古学研究的学术道德、如何提高考古学的影响力等。
考古学导论学习体会
考古学导论学习体会在接触考古学导论这门课程之前,我对考古学的认识相当模糊,仅停留在一些影视作品和书籍所呈现的表面印象,认为考古就是挖掘古墓、寻找宝藏。
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考古学远非如此简单,它是一门充满魅力、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学科。
考古学是通过对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来揭示人类过去的生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它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简单追溯,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深入探索。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考古学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包括田野考古发掘、文物鉴定与分析、地层学与类型学的应用等等。
田野考古发掘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
在课堂上,老师详细地介绍了田野发掘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从前期的调查、勘探,到发掘过程中的细致操作,再到后期的整理和报告撰写。
这让我明白,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技能。
考古工作者们在田野中小心翼翼地挖掘,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他们的辛勤付出和专注精神令人敬佩。
文物鉴定与分析则是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文物的材质、形制、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推断出其制作年代、用途以及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
例如,一件青铜器的纹饰和造型可能反映出当时的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而一件陶瓷器的制作工艺则可能体现出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
地层学和类型学是考古学中常用的两种研究方法。
地层学通过对遗址地层的划分和分析,确定不同文化层的先后顺序,从而构建起遗址的时间框架。
类型学则是对文物的形态进行分类和比较,以探索其演变规律和文化传播关系。
在学习考古学导论的过程中,我还深刻感受到了考古学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历史文献虽然能够为我们提供关于过去的记载,但它们往往是片面的、不完整的,而且可能受到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而考古学则能够以实物资料为依据,为历史研究提供更加客观、真实的证据。
例如,通过对古代城市遗址的发掘,可以了解到城市的布局、建筑风格以及居民的生活状况,这些都是文献中难以详细描述的。
学习考古学感受
赵禹杰0450 商业策划与广告2班中国考古学通论耿纪朋第一节考古学通论课后感想上了第一节课后我明白了,考古学并非单一的一门学科,而是结合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博物馆学、文物学理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古代汉语、史料学、地理学、古人类学等各个学科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所以想学好考古学有一定的的难度,不光是在课堂上的学习,在课下对知识的积累和书籍阅读,甚至生活的体验都对这门课程拥有着促进的作用。
汉语的考古学来自于欧洲,而欧洲各国文字中的考古学都源于希腊文的、在古希腊泛指古代史的研究。
在公元4世纪的时候,柏拉图就使用这个希腊文的单词来指古代史的研究。
这个词在一段时间内很少使用,在17世纪时又被重新使用,用以表示古物和古迹的研究。
17、18世纪的主要指的是古物中的美术品,到了19世纪才泛指一切古物和古迹。
考古学的种类有很多,有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美术考古学,宗教考古学,古钱考古学,古文字学和铭刻学,航空考古学,水下考古学等很多种门类,充分说明了考古学中包含的内容丰富,需要的知识与技术支持面广。
在学习了第一节课的知识后,我通过课后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明白了考古学研究的方向和最终目标,在于用古代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实物,阐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因此,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历史研究。
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拥有着自己的历史,当然也都非常重视自己历史的研究,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拥有者深厚历史底蕴的国家,我们的中华民族也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尤其应该重视对自己国家民族历史的研究。
这就和考古学这门学科拥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学好这门课程是相当重要的。
这些就是我初次接触这门课程的感受没有很多的不足,但是我会通过后续的学习和了解,加深我对这门课程学习。
感悟考古选修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这个背景下,考古选修课应运而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传承文化的平台。
通过学习考古选修课,我对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考古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以下是我对考古选修课的心得体会。
一、对历史的敬畏考古选修课让我对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了解了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
通过考古发掘出的文物,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人民的生活状态、文化习俗和思想观念。
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更让我们对祖先的智慧和勇气肃然起敬。
在考古选修课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而这些文化底蕴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珍惜历史,传承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对考古工作的敬佩考古选修课让我对考古工作者产生了深深的敬佩。
他们不畏艰险,跋山涉水,深入发掘古代遗址,为我们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具备专业的考古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过程中,常常面临恶劣的气候和地形环境。
他们不畏严寒酷暑,不惧风雨交加,始终坚守在考古一线。
正是因为他们的辛勤付出,我们才能有今天如此丰富的考古成果。
在考古选修课的学习中,我了解到许多考古工作者为了研究一个遗址,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对考古工作者充满敬意。
三、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考古选修课让我认识到,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
而考古工作正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古代文化的遗迹。
这些遗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
通过研究这些遗迹,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对考古学通论的认识
考古学通论的认识姓名:朱自菁;学号:201201010319 导师:耿继鹏考古学有时被看做是一门浪漫的富有传奇色彩的科学,许多人将考古学与搜寻地下埋藏的珍宝和探索伟大的历史之谜联系在一起。
比如:打开金字塔,开辟帝王的政墓,寻找远古失落的文明等。
其实,早期的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目的确实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和搜寻地下的珍宝。
但是,考古学是一门严谨的有着自身规律的科学。
现在,考古学家搜寻的并不都是稀世珍宝,而是古代人类所遗弃的实物资料。
他们像侦探一样寻觅着远古社会的信息。
“考古”一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但当时所谓的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存在很大的差异。
“考古学”可能来自于单词archacology,这个单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考古学研究的资料是针对古代人们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这里指的实物资料是古代人类有意识的加工过的手工制品。
比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
若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于人类有关,或是反应人类生活。
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一样,都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所不同的是,考古学研究的是实物资料,,狭义历史学研究的是文献资料,这里要注意的是,考古学只研究古代人类的文化遗存,近现代文化遗存则不属于考古学研究的范畴。
考古学所研究的人类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原始时代,和历史时代,不包括近代和现代。
史前时代没有文献资料,只能靠实物资料来了解当时的社会信息,所以对史前时代来说,考古学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
(一)小谈对考古学通论的认识 高鹏铨 导师:耿纪朋
(一)小谈中国考古学通论
作为一名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并没有涉猎很多有关考古类的课程。
此次选修考古学类课程,使我对考古学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也希望从中可以学到建筑类的考古知识。
随着时间的变化,考古和文物的修复得到多方面的广泛重视,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对过去的愿望和兴趣的了解,也丰富了现代人的知识,提高人们的素质。
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和民族习俗的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
那么我认为考古学既应该有世界性,也应该有民族性的一面。
因此我期望从中可以学物质传统文化的景观设计、编制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课程,这样考古学通论就能给我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认为考古学就是一本记录历史与人文的书,人们在得到考古文化的熏陶之后,也可以获得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归宿。
当然只有深入这个学科中,寻找的本土文化和民族特性,才能使人们对遗产,遗物留下深刻影响。
就拿古都南京的“夫子庙”来说,夫子庙作为“历史街区”所形成的由秦淮灯会、传统建筑、传统饮食、传统民俗组成的区域,每一个人都会感受到历史符号意义上的民俗风。
还有四川成都的“宽窄巷子”,它是四川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由45个清末民初风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筑群落组成。
由于时间的改变,会有更多文化遗物被发掘,那么就会有更多的的文化设计灵感被发掘,更多的景观建筑充满个性魅力,更多的城市文脉得到传承与发扬。
因此,我希望我可以从考古学通论中,找到中国古代建筑方面的设计来源的设计
灵感,这就是我要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
感悟考古的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考古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历史的学科,承载着传承文明、揭示历史的重任。
近年来,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考古事业,亲身感受考古的魅力。
作为一名考古爱好者,我有幸参与了多次考古活动,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一、考古的意义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人类历史、文化、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学科。
通过对考古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艺术成就等,从而揭示历史的真相,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1. 传承文明:考古学是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古代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 揭示历史:考古学有助于揭示历史的真相。
通过对考古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纠正历史记载中的错误,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3. 探索未知:考古学是一门探索未知领域的学科。
通过对考古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新的历史现象、文化现象,拓展人类对历史的认识。
二、考古的方法考古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我们通常会采用以下方法:1. 地质勘探:通过地质勘探,了解遗址的地层结构、地貌特征等,为考古发掘提供依据。
2. 地面调查:通过地面调查,了解遗址的分布范围、文化层堆积情况等,为考古发掘提供线索。
3. 发掘:根据考古发掘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不同的发掘方法,如铲探、沟探、探方等,对遗址进行逐层发掘。
4. 实物分析:对出土文物进行分类、整理、修复、鉴定等工作,揭示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5. 环境考古:通过研究遗址所处的自然环境,了解古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考古的感受1. 惊喜与激动: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每当发现一件重要的文物或遗迹时,都会感到无比的惊喜和激动。
这种喜悦来自于对历史的揭示,对文明的传承。
2. 责任与使命: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传承文明、揭示历史的重任。
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我们要严谨治学,确保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中国考古学感想1(共5篇)
中国考古学感想1(共5篇)第一篇:中国考古学感想1习《中国考古学通论》之感想(1)——探索历史奥秘的学科姓名:夏春花学科:中国考古学通论指导老师:耿纪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上下有五千年之久。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朝代亦或是有着战功赫赫的伟人们,都是寥寥繁星中的一颗,而作为后世人的我们想要了解他们及他们时代的历史、经济、文化等等,只有通过当时所遗留下来的东西。
自然而然,我因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学习了《考古通论》,虽然至今为止只上了一节课,了解的只是一些常识,上课的时间并不长内容也不是很全面具体,但那并不足于影响一些我的感受和想法。
首先,由我介绍一下我这节课主要听讲的内容(虽然这些内容并没有老师所要传授我们的内容丰富):考古是一门学科,而且是很重要的对于历史探究的一门学科,它是根据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的历史。
研究的对象一般是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而那些没有经过人工加工的自然物品,那么必须确定它是和人类有关的或是可以反映人类的活动。
我们所要考究的对象又要分为:1、遗物;2、遗迹;3、遗址。
这三方面有一共同的特点便是“遗”,从字面上看就是遗留下来的,或是遗传下来的,总而言之是有经历一定的年代而到现在为止仍然可以使我们所考究的,仍可证实古代人类的一些现状的可移动性的器物、不可移动性的迹象及生活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的集合体。
在考古学中考古文化也是十分重要的,考古文化指的是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古代人类遗存的共同体。
一种考古文化,一般有若干性质、特征、年代相同的遗址组成。
考古文化中又包括:考古年代(相对年代及绝对年代)、年代的分期法(二分法、三分法和六分法)、研究方法(地层学、文化学和地层关系的研究);还有很多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比如:空中摄影、遥感勘测、地下勘测、分析鉴定技术、计算机技术、、、、、、虽然我国考古这条路上的很崎岖,也不是最先重视考古这一块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考古的崎岖道路上我国取得的成绩是相当不错的。
师大历史专业开设考古学通论课程的认识与收获
作者: 侯灿
出版物刊名: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51-58页
主题词: 考古学;考古资料;历史科学;通论;大历史;田野考古;大房子;历史学科;收获;考古发掘
摘要: <正> 一、赘言 当你翻开几部指定的历史专业教学参考用书,无论是中国史或是世界史;当你阅读一些史学名著,无论是断代史、专业史或是科学技术史;当你打开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无论是讲中国的或者是说外国的历史;在其扉页、插页或正文插图中,总有许多精美的图片映入眼帘,这些图片照的有的是文物,有的是考古实物,有的是传世品,有的是发掘品,这些文物与考古实物,传世品与发掘品它们的内含有什么不同,外延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传世品是怎么传世的?发掘品是怎样发掘的?当我们游览一处名胜,参观一处古迹,访问一座名城,考察一处遗址,常常会遇到这些名胜、古迹、名城、遗址它们是怎样定名的?时代如何确定的?性质如何划分的?如果你。
中国考古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中国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重要学科。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地学习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使学生了解我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掌握考古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对我国古代文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二、课程内容1. 考古学基本理论:介绍了考古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考古学的发展历程。
2. 中国古代文明:讲解了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时期的历史、文化、社会和考古发现。
3. 考古发掘与保护:介绍了考古发掘的基本程序、考古发掘现场的管理、考古发掘的记录和整理、考古发掘的成果展示和利用。
4. 考古遗址与墓葬:讲解了不同类型考古遗址和墓葬的形制、结构、功能及其与古代社会、文化的关联。
5. 考古器物与艺术品:介绍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考古器物和艺术品,分析了其制作工艺、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6. 考古研究与考古报告:讲解了考古研究的步骤、方法、技巧和考古报告的撰写。
三、心得体会1. 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文明:通过学习中国考古课程,我对我国古代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丰富多彩,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价值。
通过考古发现,我们可以窥见古代社会的风貌,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2. 认识考古学的重要性:考古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考古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揭示古代社会的真实面貌,填补历史文献的空白,为历史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3. 提高鉴赏能力:中国考古课程让我对古代文物和艺术品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鉴定、鉴赏古代文物和艺术品的基本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水平。
4. 培养严谨的学术态度:考古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要求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保持客观、严谨的态度。
中国考古课程让我明白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使我更加注重实证研究,尊重事实。
谈对中国考古学通论的认识
谈对中国考古学通论的认识老师:耿纪鹏学生:环艺一班朱盼盼学号:201201010050 考古学(Archaeology)------中国汉文中的“考古学”这一名词,是从欧洲文字翻译过来的。
从现今通常使用的情形来看,学这一名词主要有3钟涵义。
第一种涵义是指考古研究所得的历史知识,有时还可以引伸为记述这种知识的书籍;第二种涵义是指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和技术,包括搜集和保存资料、审定和考证资料、编排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和技术;第三种涵义则是指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用以阐明包含在各种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论证存在于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实物。
主要是物质的遗存,或者说是遗物与遗迹。
而这些遗存应该是古代人类的活动遗留下来的。
考古学的研究集中在对过去的研究上,包括过去文化所遗留下来的各种资料。
所以它的研究对象是属于一定时间以前的古代。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全世界各地都有十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
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对研究中国古代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都有重大意义。
今天的中国是古代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不了解古代,不知道我们民族的过去,对今天的建设和发展都是茫然的。
是否了解和重视本民族的古代文化,是衡量一个国民文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
我选择了《中国考古学通论》这门选修课是想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到今天的发展。
以前对考古学知识的接触较少,大部分都是看电视节目------《探索发现》了解的,所以对考古学还不是很熟悉,有些具体的概念完全不清楚。
总的说来,我对考古学这门知识还是挺感兴趣的,想进一步的了解古代的风俗文明和人类的生活习性,所以我决定选修这门课,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此外,考古学能让我们更多的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从而帮助我们树立民族自豪感,并且坚定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并重新引导世界文明潮流的信心和决心,让我们知道保护历史文明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相比,考古学是与自然学关系最近的学科,它的一些基本方法如考古层位学、考古类型学都是从自然学中借鉴来的,其研究手段和内容也都是与自然科学的某些学科关系十分密切。
学考古学通论有感
学《古学通论》有感课程:考古学通论姓名:麦海志学号:201101010181指导老师:耿纪朋以前都不知道考古学是干什么的,一说考古学就会联想到去挖古董和墓葬之类的,自从我选修了耿纪朋教授的考古学通论课以后,对考古学这门专业有了系统性的认识,“考古学”一词的来源。
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
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记得小时候挺喜欢也很佩服那些考古学家的,佩服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人的胆量,让我们对以前的人们的生活和世界提供了认识。
考古学是历史科学中的一个不可欠缺的组成部分。
当今,古代史研究的进展在很多方面依赖于考古学的新发现和研究成果。
这些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往往改变了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甚至于改写了部分历史,这种情况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不是个别的。
因此,考古学的基本常识、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考古学材料的使用对于广大历史工作者来说是应具备的素养之一。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
这里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
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
若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
如用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对象。
第一遗物。
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
遗物一般以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
如以器物的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等;以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
第二遗迹。
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
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
中国考古学通论耿纪朋
学号:201101010411班级:商广2班姓名:温静中国考古学通论2013年5月11日课后感-------考察方法,墓地分析在上了这节课以后,我突然感觉到原来考古出土文物的时候是从墓地上方开始发掘的,这样一个完整的墓地形状就完整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了,而我看到小说中大盗墓贼总是挖一个洞然后进入墓穴,然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机关,然后墓穴中的耳室等处都要去一遍,给人的感觉是墓地特别大,就像一个超级大的花园,其实在考古发掘的时候墓地也没有特别大。
在田野考察发中钻探的工具是洛阳铲,这个工具我们常在小说中看到,这个工具就是检测土层的,这样可以通过出墓地周围的土层分析出墓穴的年代,在学土样的时候我们也认识了五种土,第一种是生土,第二种是灰土,第三种是无花土,第四种是夯土,第五种是红烧土,生土就是没有经过人类动过的土,土质颜色均匀;灰土就是土中有腐殖质,土质松软含有各种杂质,无花土就是类似灰土,一般为墓葬土,夯土是居住面,被压平整的的,坚硬的土质,红烧土就是火烧后的砖红色的图,一般为灶或者窑所在的位置。
勘测方法一般是大面积勘测,根据人们口耳相传,或者一些书本的记载进行梅花点式打孔法,一般是2cm×2cm为佳;另一种方法是重点钻探法,边长定型(确定精确位置与定型);还有一些电磁法和磷酸盐分析法等。
我么还学习了堆积的形成方法,层位关系的表示方法,首先一直的堆积是从早到晚自下而上形成的,其次堆积的关系有叠压和打破,第三同时期的堆积树皮个不一定相同,同一水平深度的堆积时代也不相同,第四遗迹与遗迹内的包含物质时代可能存在差异,最后晚期堆积可出早期遗物,早期不能出晚期的。
在课堂上我们观看了很多图片,其中有陵墓,有遗址,有考古发掘现场,这让我觉得古代真的很神奇,说起来我也是下过墓穴的人在我初中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后门有开发商建楼房的时候挖出来一座官员坟墓,但是我没有记住那是什么年代的,但是我清楚的记得,我因为好奇,和我的同班同学一起进了墓穴里,而且就像盗墓小说里写的一样,是在一边挖开的洞里进去的,墓穴的甬道都是用砖垒起来的,之后地上还有很多散落的砖块,甬道很窄只能容纳下一个人,所以大家前进的时候只能是排成一列,最前面有一个人点着蜡烛,目的是试探着前方是否有空气,省的我们墓穴里都被憋死,走了一段很黑的路,我们看到了一个相对空旷的耳室,里面已经没有什么具有价值文物了,里面只有一座棺材,之后就是一幅壁画,衣服青色为主体的壁画,由于墓穴里的压抑感受让我们一行人都很不舒服,我们便匆匆离去了,没有就留,当我从墓穴走出来的时候才感觉到我原来也是见过古代的东西的人了,那种见到从未见过的奇妙东西的感受真的是很难以用语言表达,导致如今都大学的我对这件事情依然记忆犹新。
考古知识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历史便如同一条长河,源源不断地流淌着。
而考古学,便是这条长河中的一道桥梁,将过去与现在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在我国,考古学的发展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程,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学家为我们揭开了历史的神秘面纱。
作为一名对考古学充满热情的普通人,我有幸接触到了这门学科,从中汲取了许多知识,也收获了许多感悟。
一、考古学的魅力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的学科,它通过挖掘、研究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考古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让我们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古代人类的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力。
在考古现场,我亲眼目睹了考古学家们辛勤工作的场景。
他们不畏艰辛,不惧恶劣的环境,只为寻找那些珍贵的文物。
这种敬业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同时,考古学的严谨性也让我为之折服。
从发掘、整理、研究到出版,每一步都需要考古学家们严谨的态度和精湛的技艺。
二、考古学的历史价值考古学对于研究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考古学能够帮助我们填补历史文献的空白。
在古代,许多历史事件并未被记载在文献中,而考古学则为我们提供了实物证据,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
其次,考古学能够揭示古代社会的真实面貌。
通过对古代遗址、墓葬、器物等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等。
在我国,考古学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到夏商周、秦汉,再到唐宋元明清,我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辉煌。
例如,1972年,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安阳殷墟发掘出甲骨文,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又如,1987年,考古学家在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发掘出战国时期的大型编钟,为研究古代音乐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考古学的现实意义考古学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考古学能够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通过对古代遗址、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其次,考古学能够为现代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上第一节中国考古学通论感想
中国考古学通论感想在我上完考古学通论这第一节课以后,在耿继鹏老师的介绍下我对于考古学开始真正有点明白,有一点真的像小说里写的那样的认识文物的人物需要了解很多的知识,了解各种时代的划分,了解考古学考古方法的划分和考古学的类型。
要知道这些我们还要了解更多的考古学知识,这样对于我们将来的文化和艺术修养都是潜移默化而且获益匪浅的的。
说到考古学的历史:我想说的是“考古”从秦汉有之,但真正的创立是在宋代,兴盛在清代,曾看到有野史记载:清代的皇帝,有自己的专业考古队,这样的考古队实则是为了寻找各种金银财宝和历史已经绝迹的东西来满足皇帝的需要。
且不说这是真是假,但是我相信代的皇帝绝对没有如今的考古学家们对历史的渴求,年代的渴求,对文物的保护有那样炙热的情感。
中国的近代的考古学新奇的比较晚,由于社会以及政治因素,大约在19世纪才开始。
研究古代之学,古物和遗迹研究,研究对象是经过人加工过的实物,古代遗迹如窑穴、墓穴,有有意识放入墓穴中的陪葬品,或者是无意识的丢弃的物品,都是研究的遗迹,遗址是指埋藏于地下的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历史遗迹,遗址多是残垣断壁,或者深埋于地下,但是这里都有人类生活的迹象,说道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考古学中的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相对年代是只遗迹遗物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判定年代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有丹麦学者汤姆森提出的三分法将历史时代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六分法将时期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六分法将石器时代分的更为细致,但不论是那种分法都是学者对历史时期研究的结晶。
打破关系是之新的时代打破旧的时代的土层,在其中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时代的土层,这种情况在现代考古发掘中也有出现,记得上课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看过这类的历史遗迹的照片,就的土层被新的打破,而不同年代的土层颜色也会有差别。
共存关系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大型的历史遗迹中包含了很多的历史遗物,这样的状况一般可以说是同一时代。
上耿纪朋老师考古学有感 杜鹏飞2011010101662 2011级环境艺术设计1班
上考古学有感杜鹏飞201101010162 2011级环境艺术设计1班对于考古这个词以前很陌生。
想到考古就一定会和古墓联系起来。
我所理解的考古就是挖墓。
还有就是各种古代的东西如瓷器、古代尸体、青铜器 各式各样的古代文字。
出于好奇,我选择了这门选修课。
在真正接触考古学以前从没想过还有考古学。
在我真正接触了考古学。
才知道自己以前对于考古知之甚少。
在耿纪朋老师的详细解析下对于考古学有了新的认识。
我就说一下,上了一节课之后对于考古学理解,通过上耿纪朋老师的考古学通论课,我了解到了考古学是通过发掘、调查古代人类的遗迹遗物和参考一些文献来认识古代的生活方式和古代社会的一门学科而且考古学是历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还知道了古代甚至远古时代都是考学的研究范围。
通过这次考古学的课 让我对于考古有了新的认识拓宽了我的知识面。
丰富了我的知识。
更让我了解的是考古学的划分丹麦学者汤姆森提出的三分法将历史时代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六分法将时期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这次考古学的课了解了古文物的重要性在知道了文物被毁和被盗的历史之后更让我知道了保护历史文明和历史遗物的重要性。
这次的课我知道了中国的考古发展史我国北宋就开始就有金石研究就是对于青铜器皿和石刻等的研究。
这就是我国考古的前身或者说萌芽。
此后历朝从没有间断过对考古的发展一直持续到今天。
明清时期是我国考过发展的高峰尤其是在清朝时期达到历史最多人数 单清朝以超人数就是以往考古人数的三倍之多。
在清朝还形成了“金石学”这一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它的研究范围更广了。
到了今天我国的考古研究院更是拥有水陆空三方面的考古队伍随着科技的发达和对历史认识的逐渐加深今天的考古学已经被加入了更多的对历史的了解所以被赋予的含义也是更深、研究的范围更广。
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人还是只会认为考古学就是田野发掘对对古物只是起到了收集的作用。
但是要知道研究古人类生活和社会文明的具体状况。
中国考古学通论 王琳璇 指导老师 耿纪朋
初学《考古学通论》有感
姓名:王琳璇
班级:展示设计本1班
学号:201101010477
在上课之前我觉得考古学就是研究古人留下的东西,分析他们智慧的结晶和当时的社会背景。
其实跟历史差不多。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了解了“考古学”的名称,是从欧洲文字翻译过来的。
最初是指古代科学,后又改指对古代文物和估计的研究,其后又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估计的研究。
现今的考古学有它特定的含义。
主要有3点:1.指考古研究所得的历史知识,有事还可引申为技术这种知识的书籍;2.指接待一活的的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和技术,宝库奥资料的搜集和保存,以及资料的审定、编排、整理和考证等方法和技术;3.指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包括阐明包含在个汇总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
而且考古学与历史也是相互独立的,但二者之前又存在这关系。
他们所研究的都是古代社会的历史,都属时间的科学,只是研究的对象不同,所用的资料
不同,研究时用的方法也不同。
考古学研究的事实物,是古代人类有意识的发明。
因为人类的活动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类所创造的各种高器物和创造的物质文化,都反应了社会的生产水平和共同的文化传统,个人的创造发明,都是以他们所在的社会中经历长期积累起来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文化传统为基础的,而且这种发明创造只有被社会中的广大成员所接收,并为之继承和传播。
这一天的课学习下来我还是挺喜欢这门课程的,一方面了解我们中国的历史,另一方面了解我们的祖先,他们的智慧和他们生活的环境。
有了前人的栽树,我们现在才有地乘凉,所以学习有关前人的知识,我们才能更快的进步。
考古学书籍读后感
考古学书籍读后感读了一些考古学的书籍后,我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过去的大门,那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就像一个探险家挖到了宝藏,只不过这个宝藏是满满的知识。
我先看的那本考古学入门书,刚翻开的时候,我还担心会不会像天书一样难懂。
没想到作者还挺会讲故事的。
以前我觉得考古学家就是一群拿着小刷子在土里扒拉的人,看了书才知道,他们简直就是历史的侦探啊!从那些破破烂烂的骨头、碎陶片里能找出这么多信息,这脑洞得开多大呀。
比如说一块小小的骨头,他们就能判断出这是啥动物的,生活在啥年代,甚至能推测出当时的气候环境。
我就想啊,这要是让我拿着那骨头,估计我只能说:“嗯,这是块骨头,好像还挺硬的。
”还有那些古老的陶器,在我眼里以前就是些瓶瓶罐罐,没啥特别的。
可考古学家能从上面的花纹、形状看出当时人们的审美、制作工艺,甚至是社会结构。
我看到书上有个例子,一个部落的陶器风格突然变了,考古学家就推断可能是这个部落和别的部落融合了,或者是有新的技术传进来了。
这就像是我们现在看一个人突然换了穿衣风格,肯定是有啥情况发生了一样。
我当时就觉得,这考古学还真有点像给古人的生活来个“大揭秘”。
再说说那些古墓发掘的故事吧。
那些古墓就像一个个时间胶囊,封存着古人的生活和信仰。
考古学家小心翼翼地打开它们的时候,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惊喜和惊吓的盒子。
有时候能发现特别精美的陪葬品,像金缕玉衣啥的,那工艺简直绝了,我就寻思着,古代的工匠肯定是一群超级厉害的艺术家。
不过有时候也会有点“恐怖”元素,比如说有的古墓里有神秘的诅咒传说。
当然了,书里也解释了,很多所谓的诅咒可能就是为了防止盗墓者。
但是这也给考古工作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就像看鬼片一样刺激又好奇。
读了这些考古学书籍后,我对人类的历史有了一种全新的敬畏感。
我们现在的生活看起来和古代千差万别,但其实很多东西都是从那时候传承发展来的。
考古学家们通过那些出土的文物,一点一点地把这些历史的碎片拼凑起来,让我们能看到一个完整的、鲜活的过去。
学习考古学通论的意义
学习《考古学通论》的意义历史文化学院09级2班石国富222009313011130这个学期,我有幸选修了张老师开的《考古学通论》这门课。
这门课让我获益匪浅,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一定的考古学基础知识,让我加深了对考古学这门科学的认识,也提升了我对于历史学的见解。
在当今改革开放,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背景下,学习《考古学通论》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特别是历史学专业的大学生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这是一个讲究“证据”的时代,社会上发生了什么事,大家最关注的也就是“真相”。
而历史学这个学科,对于“真相”的要求是相当的高。
历史学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啃古书”的专业,历史学上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新的研究成果,都需要“证据”的支持。
而考古学这门科学则是对历史学提供“证据”的科学,每一个考古学的新发现,都支持或改变着历史学上的一些观点,从而推动着历史学的向前发展。
学习《考古学通论》,有助于我们提高对历史事件、历史观点的判断能力,从而提高我们对于历史学的认识。
当今是个快餐文化充斥着我们生活、学习的年代。
快餐文化,正如名字所说,讲究一个“快”字,因而其难免粗制滥造,落下“肤浅”的毛病。
而广大读者,包括大学生们,都抱着一种“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来读书、学习,并且将这种做法、态度带到了学术研究中,这种做法对于学术研究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灾难。
而《考古学通论》要教给我们的,却是“敢于怀疑、刨根究底”的精神,因为考古学这个学科,由于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由不得半点虚假。
“敢于怀疑、刨根究底”的精神,正是这个快餐时代的大学生们所欠缺的,学习《考古学通论》,有助于提升我们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我们这方面的素养。
前边是我对这门课程的总体上的认识,下边我再来谈谈我对这门课程的具体感觉和认识。
在这门课上,张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考古学的概念、基本理论、考古学的一些操作方法和一些考古学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原先我对于考古学的认识,就是“盗墓”这样的层次,通过张老师的讲述,我认识到考古学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门精密的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学习《中国考古学通论》感受
老师:耿纪朋学生:王浩学号:20093108047选修《中国考古学通论》这门课,是因为身为校友的姐姐推荐耿纪朋老师的课,所以对历史感兴趣的我选择了这门课程,以前对于考古学的知识接触很少,对于考古学还比较陌生,有些具体的概念完全不清楚,所以我决定选修这门课,丰富自己的知识。
通过第七周的课程学习,我对于这门课程有了以下感受:
考古学是通过发掘和调查古代人类的遗迹遗物和文献来研究古代社会的一门人文科学,并且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所研究的范围是古代,所以它与近代史和现代史实是无关的。
考古学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一般指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古代人类遗物、自然遗物等)。
考古学的重要目的是复原人类历史,研究过去的历史,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阐释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并且我们从已经发掘出来的古代文化遗产,知道了从千万年历史实践中抽象出来的社会发展规律,而这种规律必定对我们现代化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无可比拟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此外考古学能让我们更多的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特有的文化,从而帮助我们树立民族自豪感,并且坚定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并重新引导世界文明潮流的信心和决心。
还有,考古学让我丰富了更多的知识,知道保护历史文明的重要性。
当今是个快餐文化充斥着我们生活、学习的年代。
快餐文化,正如名字所说,讲究一个“快”字,因而其难免粗制滥造,落下“肤浅”的毛病。
而广大读者,包括大学生们,都抱着一种“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来读书、学习,并且将这种做法、态度带到了学术研究中,这种做法对于学术研究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灾难。
而《考古学通论》要教给我们的,却是“敢于怀疑、刨根究底”的精神,因为考古学这个学科,由于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由不得半点虚假。
“敢于怀疑、刨根究底”的精神,正是这个快餐时代的大学生们所欠缺的,学习《考古学通论》,有助于提升我们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我们这方面的素养。
这门课让我获益匪浅,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一定的考古学基础知识,让我加深了对考古学这门科学的认识,也提升了我对于历史学的见解。
在当今改革开放,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背景下,学习《考古学通论》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特别是历史学专业的大学生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