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个案分析:人类学与饮食 2011(2)
人类学视角下的食物与饮食习惯揭示饮食文化与社会意义
人类学视角下的食物与饮食习惯揭示饮食文化与社会意义在人类的进化史上,食物与饮食习惯一直是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不仅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食物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以人类学视角来探索食物与饮食习惯,我们可以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饮食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意义。
一、食物与饮食习惯的物质满足与文化内涵食物与饮食习惯首要的功能是满足人类的生理需求,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不同的地域、气候和资源条件,使得各地的食物种类和饮食习惯具有显著的差异。
例如,在温带地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等,而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则以稻米、谷物、豆类为主要食物。
然而,食物与饮食习惯不仅止于满足物质需求,更是文化认同和社会交往的重要标志。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食物选择和烹饪方式反映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
比如,中国的传统饮食习惯注重和谐、平衡与变化,体现在“五味调和”和“四时养生”的理念中。
而日本的料理则追求原材料的新鲜和精致,强调食物的触感和外观呈现。
这些文化内涵通过食物和饮食习惯的方式传递给后代,形成饮食文化的独特特点。
二、食物与饮食习惯的社会意义与身份认同除了文化内涵,食物与饮食习惯还承载着社会意义和身份认同。
在很多社会中,饮食习惯被用作社会等级、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例如,中世纪欧洲的贵族阶层通常享受丰盛、精致的宴会,其中使用的珍稀食材和独特烹饪方式凸显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相比之下,普通民众则采用更为简单、实惠的饮食方式。
此外,饮食习惯还与个人、家庭和群体的身份认同密切相关。
在移民社群中,保留和弘扬传统的食物和烹饪方式,不仅维系着族群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还为后代传承历史和文化提供了一种方式。
同时,个人的饮食选择也可以表达自我身份的认同,比如素食主义者、无麸质饮食者等。
三、食物与饮食习惯的变迁与全球化影响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食物与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深刻的变迁。
跨国食品公司的崛起和国际贸易的加强,使得各地的食物得以迅速传播和融合,形成了全球化的食物文化。
饮食人类学研究述评
饮食人类学研究述评引言饮食人类学是研究人类饮食行为、文化、信仰、社会互动等方面的跨学科领域。
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人类饮食文化、历史和社会关系的宝贵视角。
本文将对饮食人类学的研究现状、重点问题、研究方法进行述评,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研究现状近年来,饮食人类学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饮食习惯、文化信仰与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饮食如何反映和影响人类社会文化。
例如,对于西方饮食文化的研究,有学者探讨了食品工业、市场和消费如何塑造现代西方饮食习惯。
而在发展中国家,研究者则传统饮食文化如何应对现代化进程中的挑战。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饮食人类学研究仍存在不足。
首先,研究多集中于特定地区或文化,缺乏全球范围内的比较研究。
其次,研究方法多借鉴其他学科,缺乏独特性和系统性。
此外,饮食人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领域的交叉研究仍需深入探讨。
重点问题饮食习惯是饮食人类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研究者们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如何形成独特的饮食习惯,以及这些习惯如何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生活。
例如,有的学者研究了素食主义、有机食品消费等新兴饮食习惯的社会文化内涵。
文化信仰与饮食行为的关系也是饮食人类学的重点。
研究者们探究了不同宗教、文化背景下,信仰如何影响人们的饮食行为和态度。
例如,有学者对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等宗教的饮食戒律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方法饮食人类学研究方法多样,包括描述性研究、因果关系研究和民族志研究等。
描述性研究主要是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饮食现象进行客观描述和比较,揭示其共性和差异。
因果关系研究则侧重于探究饮食行为与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机制。
民族志研究通过对特定文化群体的观察和深入访谈,揭示饮食在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评价这些方法,可以发现它们各有优势和局限。
描述性研究和因果关系研究可以提供对饮食现象的宏观理解和定量证据,但可能忽略某些微观层面和复杂的社会互动。
第四章 饮食人类学导论课件
《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
沃尔夫在其代表作《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中开宗 明义:旧式人类学很少关注1492年以来不同文化相互作用 的主要动力,这些动力驱使欧洲迈入了商业扩张和工业资 本主义,而这些人类学家试图勾勒的文化关联只有在政治 经济学当中才能比较清晰。 • 这一研究领域也影响到人类学对“食物”的研究,人 类学对食物尤其对来自“新世界”的那些软性麻醉食品— —比如胡椒、茶叶、咖啡、可可等——在欧洲乃至全球传 播过程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呼应了沃尔夫的这一主张。 • 通过追踪这些物质在地域之间的贸易与流动,人类学 家将对内部社区的观察与外部资本主义的渗透结合起来, 强调外在力量的碰撞以及内部社区在这种碰撞中的适应性 变化和发展。 • •
《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甜味、权力之间的关系是透过“文化”中的“意义” 来体现的。西敏司区分了两种意义: • 一是“内在意义”(inside meaning),即“内在于社 群的仪式和日常活动,体现于进餐或吃食的场景,以及社会 群体自身——特定食物对于人们的预期而言所具有的内在 意义” • 二是“外在意义”(outside meaning), 即社会表现为 一个整体,特别对于那些社会支配者的消费,以及针对那 些消费参与者们迅速增加产生的意义,并与消费相关的这 些意义相关的必需的合法性,强调的是意义和社会支配权 力的关系。 • 西敏司的研究富有启发性:食物被赋予“意 义”,“意义”获得的背后是丰富的历史沉积和权力关系, 文化的偏好和分类体系总是带有复杂的权力配置。 •
(1) 饮食文化与饮食行为
看起来很复杂的饮食文化满足的却是人类饮食的本能 需要。在满足人的饮食的自然需要过程中,饮食文化得以 发展,饮食文化的内涵得以丰富。 • 然而,随着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经过不断的传承,饮 食文化发生了巨大变迁,即文化的形式超过了本质的本能 需要,而成为人类生活的重心。 • 饮食人类学所研究的饮食文化,远不只是为满足人的基 本需要的那种饮食文化,而是自有了一整套的文化体系和 象征意义。 • 在人类学看来,所有的食物都充满了意义,所有的 饮食行为都有其研究价值,同时,也就都成为饮食人类学 的研究对象。 •
人类饮食与健康分析
人类饮食与健康分析关于人类身体的健康问题,我想这里存在很多的关键性因素。
我记得在小的时候,我们农村的许多老年人身体特别的好,谁也没听说有什么这病那病的。
从50多岁的中年人到七老八十的晚年之人吃嘛嘛香很少得病,一个个身体都棒的很。
那时的记忆使我想起了儿提时代人们的朴素生活。
那时,我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到田间去挖野菜,回来后蘸酱吃或者包团子,也有时做些“狗拉车”吃。
我们在学校也听老师说过关于野菜的药用价值,常吃野菜可缓解人体疾病的发生,物种相克吗!然而,生活在城市的人与我们乡村的人就是不一样,城市的人经常爱得病,这是因为市区的空气污染厉害,人又懒惰,之所以我们乡村的人就是比城市的人们身体好。
为什么我们农村和山区的人们身体比较好呢?因为我们乡村的人整天与野菜打交道,吃的是野味和没有农药残留的粮食以及蔬菜,而且空气又新鲜,喝的又是没有任何污染的山泉与河水,所以我们身体内部的毒素少身体就健康。
平常,乡村的农夫们会把人类和牲畜的粪便垃圾都用来做庄稼的肥料,水果树又是自己种的,蔬菜和粮食从来不使用化肥农药。
而且,我们全村的人吃的又都是自产的粮食、蔬菜、水果和油类的芝麻、花生等。
在80年代之前,村里啥粮食都有,如自产的黄豆、红薯、高粱、土豆、玉米、小麦等等。
在自产的蔬菜中包括黄瓜、豆角、白菜、萝卜、胡萝卜、大葱、蒜、茄子等等。
总而言之,所有餐桌上的东西都是自产自销。
因为在那些自产的农作物中不存在任何的化学有害成分,再加上我们农家人经常参加劳动,所以身体都很好,就连老人也很少听说有得什么脑心血管病之类的病态杂症。
随着科学进步,人口的猛增。
科学家们为了解决粮食和副食的供应问题,他们研制出了杀灭庄稼以及果树害虫和锄草的化学药物,但这些药物可使粮食作物携带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虽然喷洒在农作物上的杀虫药物能够经过一定的时间慢慢挥发掉,但它仍然有低残留药物成分。
如果人们经常的饮食这些带有药物毒素的粮食和蔬菜、副食等,依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饮食人类学研究述评
饮食人类学研究述评彭兆荣肖坤冰内容提要饮食作为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文化人类学的关注。
人类学对饮食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民族志表述,包括人种、生态、族群、区域、政治、伦理、礼仪、习俗等方面的关系和差异,藉以对文明形态和文化形貌进行分析。
本文在梳理西方饮食人类学的历史脉络、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对国内近年来的饮食人类学研究进行评述,以期促进人类学这一重要分支在国内的研究和发展。
关键词饮食人类学文化系统分类隐喻食物伦理食物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而人类学对食物之于人类的需求功能、社会践行以及文化系统之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研究也从未间断,特别是通过对食物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探寻作为食物/形而下0中/形而上0的文化符码以及表述,发现食物与经济学、政治学、生态学等的关系线索。
在西方,饮食人类学的研究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知识谱系,西敏司(S idney W.M i n tz)、杜波伊斯(Du Bois)和霍尔茨曼(H oltz m an)等发表过相关的综述性文章。
近期的饮食人类学研究又有了新发展,尤其需要对我国的饮食文化体系做饮食人类学学科性的/植入0研究,因此,有必要将这一分支学科的情况和发展变化进行梳理和评述。
在我国,香港中文大学的吴燕和、张展鸿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叶舒宪研究员,中山大学的陈运飘教授,清华大学的郭于华教授也对饮食人类学的研究进行过相关梳理。
就以往的梳理而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按照饮食人类学的两大理论流派)))以列维-斯特劳斯(C laude L vi-Strauss)为代表的唯心派和以哈里斯(M arvin H arr is)为代表的唯物派)))展开评述。
本文除了补充介绍饮食人类学另一个重要的流派)))政治经济学派)))的研究,还将对饮食人类学研究进行总体评述。
一、西方饮食人类学研究的历史脉络人类学对食物的研究很早。
1888年,5美国人类学家6杂志第1卷第3期中就有马勒里(G arr ick M allery)的论文5礼仪与进餐6;1889年,史密斯(W illia m R obertson S m ith)在闪米特宗教的系列讲座中有一个重要的章节就是关于食物。
人类学视野下的食物与身份认同
人类学视野下的食物与身份认同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人类学视野下的食物与身份认同引言食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供给身体所需营养的必需品,更承载着文化、身份认同和社会关系等多重意义。
在人类学的视野下,食物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价值观、传统习俗和社会结构。
通过研究食物与身份认同的关系,可以深入探讨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揭示人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食物的意义理解与认同。
食物与身份认同的关系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话题。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家庭对食物的选择和偏好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象征意义。
食物既可以被用来区分不同社会群体的身份地位和文化背景,也可以成为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一种纽带。
研究食物与身份认同的关系对于理解人类社会的文化演变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人类学的视角探讨食物与身份认同的复杂关系,分析食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作用,以期能够为未来在此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在人类学视野下食物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食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影响个体和群体的身份认同建构。
通过对食物文化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了解食物如何反映和传承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念、习俗和象征意义,进而影响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的认同。
此研究旨在揭示食物在身份认同中的重要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食物的选择与使用行为,以及食物与社会地位、族群认同之间的关联。
深入探讨食物对个体和群体身份认同的影响,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拓宽我们对多元文化世界的认知视野。
2. 正文2.1 食物与文化的关系食物与文化的关系是人类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食物不仅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更是文化传承和身份表达的重要载体。
食物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包含着人们对于食物的选择、准备、消费以及宴会礼仪等方面的文化因素。
在不同的文化中,食物的种类、烹饪方式、食用习惯等都反映了当地人民的信仰、价值观和社会习俗。
人类学视野下的食物与身份认同
人类学视野下的食物与身份认同食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生存所必需的营养来源,更承载着文化、社会和个人身份认同的重要意义。
在人类学的研究视角下,食物和身份认同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种食物的选择和消费方式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偏好,更传达了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身份认同。
在本文中,将探讨食物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以及食物在人类社会中的意义。
食物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不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手段,更是传承文化和身份认同的载体。
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食物和饮食习惯往往被视为文化认同和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人们对饮食的讲究和礼仪常常被视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不同的饮食方式和烹饪技艺展现了中国人的独特身份认同。
而在西方国家,食物和餐饮文化也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比如法国人对美食的追求和意大利人对面食的热爱等,这些文化中的饮食方式都反映了人们对自己文化和身份的认同。
食物选择和消费方式也成为了个人身份认同的一部分。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常常通过自己的饮食习惯和喜好来表达自己的身份认同和生活方式。
一些人选择吃素食或者追求有机食品来表达对环保和健康的认同,一些人选择品尝各种美食和体验不同的餐饮文化来表达对多元文化的认同。
这种通过食物来表达身份认同的方式在当代社会中越来越常见,人们不再只是简单地满足生理需求,更多的是通过食物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观。
食物还承载着历史、地域和社会经济背景下的身份认同。
不同的地域和社会群体因为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其饮食方式和食物选择也呈现出多样性。
中国南方地区的人们更喜欢米饭和糯米食品,而北方地区的人们更偏爱面食和饺子,这种地域文化背景下的饮食差异表现了不同地域人们对自身身份认同的追求。
食物也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社会经济地位和身份分化。
在农耕社会中,谷物食品被视为主食,而在现代社会中,肉类和奢侈品食品则成为了一些人们追求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中国饮食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回顾
中国饮食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回顾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饮食文化研究近30年的发展情况,进而从研究内容、理论和方法等几方面归纳总结了人类学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状况,指出了人类学对中国饮食文化研究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最后拓展了人类学对饮食文化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并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做了美好的展望。
关键词:饮食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的各类书籍中都不乏有关饮食的叙述,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到饮食文化的研究中,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涉及到烹饪的原料、技巧;食物的菜名、菜系、器皿;饮食文化的历史、功能、宗教礼仪、应用与创新以及各区域的饮食文化特点和发展状况等。
为了更加深入的用人类学的视角对中国饮食文化作研究,有必要对与人类学视角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提出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一、我国的饮食文化研究(一)饮食文化的界定目前,对饮食文化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一般说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饮食文化专注于饮食的精神方面,如毛丽蓉认为,所谓餐饮文化指的就是通过食物、烹饪以及餐具、就餐的形式等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习惯方式和被人们普遍接受、沿袭相传的各种习俗。
广义的饮食文化则同时关注饮食的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正如在《中华膳海》中饮食文化表述为:指饮食、烹饪及食品加工技艺、饮食营养保健,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文化艺术、思想观念与哲学体系之总和。
本文所说的是广义的饮食文化。
(二)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现状当代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开始于“烹饪研究”,这种“研究”是以 20世纪70年代中叶以后菜谱的编写为前奏。
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这种研究很快进入了总结传统烹调技术经验和“弘扬国粹”阶段。
这种烹饪热和烹饪研究滞缓了中国传统烹饪的改造更新步伐,使饮食文化研究失去正确的方向。
深入地研究中国饮食文化是近20年的事情。
中国饮食文化特别是饮食史的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著名学者徐吉军和姚伟钧合著的《二十世纪中国饮食史研究概述》一文中列举了20 世纪研究中国饮食史的论文和专著的数量达189 篇(本)。
人类学视角下的食物与饮食研究
人类学视角下的食物与饮食研究食物与饮食一直是人类生活中至关重要的方面。
在人类学中,研究人类的食物与饮食习惯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
从进化、文化、社会等角度出发,人类学家探索人类对食物的选择以及饮食行为的背后的动机和意义。
本文将从人类学视角出发,探讨食物与饮食的研究。
一、食物、饮食与进化人类的食物与饮食习惯是人类进化的结果。
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环境压力塑造了我们对不同食物的适应能力。
从早期的狩猎采集到农业革命,人类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好的饮食来源有助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人类学家通过研究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食物选择、消化系统的进化和食物获取方式等方面,揭示了食物与饮食在人类进化中的重要性。
二、文化与食物食物与饮食是人类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食物与饮食习惯呈现出巨大的多样性。
人类学家通过对不同文化社会中的食物和饮食的研究,探索不同文化如何理解和使用食物,以及食物如何形成身份认同和社会关系。
例如,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注重食物的药膳功能和平衡营养,而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则更加注重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三、食物与社会食物与饮食不仅仅是满足人类的生理需要,也是社会交往和身份表示的一种方式。
通过研究人类在饮食方面的社会行为,人类学家可以揭示食物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例如,餐桌礼仪和餐饮场所的形式可以揭示社会阶层和人际关系。
此外,食物的分配和共享方式也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权力关系。
总结:人类学视角下的食物与饮食研究涉及进化、文化和社会等多个层面。
通过研究人类对食物的选择、饮食行为的动机以及食物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多样性。
食物与饮食的研究为人类学学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并为我们认识人类的生活与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
(注:本文为根据题目自创文章,非原创,仅供参考。
)。
对《饮食人类学》的理解
对《饮食人类学》的理解
饮食文化也可算是博大精深,无论是东方饮食文化,还是西方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俗话说就是填饱肚子,就是一个“吃”字。
形式比较原始,只解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那么,在这么多的要素中,饮食文化与人类不可分离。
饮食人类学既然属于人类学的一部分,那么也包括了研究人类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家都趋于更加饮食方面的质量,但是不少食肆急功近利,偷工减料,利用质量差的食材来烹煮菜肴。
如果具有发展眼光的饮食企业更应该应用人类学的原理,从人类最直接的需求出发,打造最吸引人的菜肴。
而饮食人类学能为酒楼食肆提供一个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依据。
关于“吃”的文化人类学思考
关于“吃”的文化人类学思考食物与进食,日常生活中再平凡不过却又再重要不过的事情,无论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而言,都是如此。
而把“吃”作为研究、思考的对象,却多少给人鸡零狗碎、不务正业的感觉,这对于以“灿烂的饮食文化”为荣的国度来说,似乎又不大相称。
在西方学术领域,以食物作为对象的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和作品其实并不少见。
美国社会人类学家、哈佛大学的华琛(James L. Watson)教授讲授“食物与文化”(Food and Culture)长达25年之久[1],多年来总是学生们热选的课程,甚至要靠抽签来限制听课人数;而其授课内容涉及生产、交换、消费、民族、地区、宗教、政治等诸多领域。
华琛教授认为,通过食物这个“透镜”(lens),几乎可以观照社会和文化特征及其变迁的所有方面。
以食物和饮食文化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专著也有不少;而且多年来这一研究领域中的文化唯物论(cultural materialism)与历史偶然论(accidents of history, arbitrary)一直各持己见,争论不休:前者以主张文化唯物主义的美国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为代表,他认为,不同族群对食物系列的选择首先取决于该种食物是否有利(益)于吃(good to eat),即人们偏好的食物在实际收益和代价上的平衡比人们所放弃的食物更优。
这一观点直接针对以法国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人类学的解释:千奇百怪、千差万别的图腾物种暨食物的选择首先取决于该物种是否有益于人类的思考(good to think)(Levi-Strauss, 1962),具体而言,“食物,必先滋养群体的心智,而后才进入其空空的肚子”。
与此相对,哈里斯的观点却是“食物是否有益于思考取决于它们有利于吃或不利于吃。
食物必先填饱群体的肚子,然后才充实其精神”(Harris, 1985: pp13-18)。
人类学对食物与饮食的研究
人类学对食物与饮食的研究食物与饮食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类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文化和社会行为的学科,对食物与饮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本文将探讨人类学在食物与饮食方面的研究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和食物之间复杂而多样的关系。
在人类学中,对食物与饮食的研究常常涉及到文化的方面。
各个地域和民族所拥有的独特的饮食文化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从食物的采集、加工到最终的消费,人类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下表现出来的饮食习惯也各不相同。
例如,在欧洲国家,人们偏爱牛肉和面包,而在东亚地区,米饭和海鲜则是主要的食物。
这些不同之处通过人类学的研究可以揭示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
除了文化方面,人类学还关注食物与饮食与社会身份、权力关系和社会划分之间的联系。
在某些社会中,人们通过食物的选择和食用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例如,在许多传统的家庭中,男性可能会享用比女性更高级的食物,这反映了家庭内性别角色的不平等。
通过研究食物与饮食与社会身份的关系,人类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中的不平等问题,并提出改善的方法。
此外,人类学对食物与饮食还涉及到经济学和环境学的内容。
对于经济学而言,食物与饮食往往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人类学家通过研究食物的生产、运输和交换过程,可以了解到食物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价值和影响。
同时,人类学家还关注食物产业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农业的可持续性和食物供应的稳定性。
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食物与饮食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为可持续的食物系统提供解决方案。
最后,人类学对食物与饮食的研究还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改善人类的健康问题。
人类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食物与饮食的选择和组合可以直接影响到疾病的发生和健康的维持。
通过研究不同文化和社会群体的饮食习惯,人类学家可以提出营养建议和改善健康的措施,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
总结起来,人类学在食物与饮食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饮食人类学
人类学对物的研究谱 系
物的表述与意义
人类学之礼物交换理 论
食物消费交换
“内”与“外”的 社会性别边界
食物与性、性别
女性与食物的分配
以“礼”服人
饮食与仪式
“牺牲”的仪式符 号表白
与祖先“共食”
共同体的“共食”
“共食”的文化阐 释
“夸富宴”与“奢 侈”
关于“面子”问题
中国饮食中的“排 场”及“面子文化”
无论是身体感受还是专业分析都有咀嚼未烂、囫囵吞枣之感,但我还是希望这一成果能为中国饮食研究的 “宴席”送上一道菜肴,可口与否,悉由读者品尝。
目录分析
食物的表述范围 饮食的历史视野
食物的安全问题饮食的全球化
饮食人类学研究路 径及主题
饮食人类学概况
食物的时间表述与 历史记忆
饮食人类学在大陆 的研究情况
地方饮食习俗
巫技中的“迷幻药”
饮食在仪式中的 “禁忌”作用
饮食与萨满
食源与医源
食膳与食疗
毒食与良药
中国美食中的“通 感”
大羊与大美
食器文化的形神之 美
烹饪的手工技艺
无形文化遗产之技 艺
饮食艺术的技术魅 力
1
想象的饮食与 饮食的想象
2
中国食物:关 于思维的讨论
3 中国饮食语言
表达策略与智 慧
“谁带来的食物”
食物与传播
食物的“我者”与 “他者”
“服食”与“养生”
酒神精神与饮食治 疗
饮食中的“身体想 象”
食物与生态的“共 生关系”
自然的食物与“人 工”的食物
食物“进化”与 “文明”
从食器到礼器
“食”与“被食”
怎么计量“食”
饮食人类学与草原饮食文化研究
事饮食人类学、 艺术人 类学、 民族文化 学研究。
3 2
NATl MAu Tl o ES R EsEARcH
张景明: 饮食人 类学与草原饮食文化研究
I 口W GHAl N
究提供 了理论 和方 法上 的指导 。 人类学 学科 的创 建 者 、 国人类 学家 摩 尔根 ( e i H nyMogn , 美 L ws e r ra ) 曾
de— l e utr h n m n . i e t r e a o e tes be tsp it f i , hsm r o d cv o g s n ytm t i r a d c l a p e o e a w l b i b v u jc ’ o e ti oec n u i t r p a d ss a c te t ul l o s h n ovw e a e i
DitF o lu e An h o o o y a d Gr s l n e o d Cu t r t r p l g n a sa d
Z HANG Jn - n ig mig
s cey i h rc s ffo r d ci n o d a d r lt d c l r lp e o n fl e i c u ig mae a u tr , y tm u t r o it n t e p o e s o o d p o u t ,fo n e ae u t a h n me a o i , n l d n tr lc l e s s o u f i u e cl e u
饮 食 人类 学 作 为 人 类 学 的一 个 分 支 学 科 , 主 要 是研 究 各个 民族 或群 体在 人类 社 会 发展 过程 中 的食 生产 、 生活 及相 关 的文 化现 象 , 食 包括 了物 质 文化 、 度 文 化 和精 神 文 化 的 内涵 , 用 人类 学 、 制 应 考古学 、 历史学 、 生态学等学科 的理论和方法 , 跨 学 科 综合 性 地 研 究 人 类 生 活 的饮 食 和 饮食 行 为 。 暑 草原饮 食 文化 是站 在饮 食 人类 学 的视 野 中 ,研 究
论人类学视野中的饮食文化
美食研究 2019,36(4): 1 -6Journal of Researches on Dietetic Science and Culture论人类学视野中的饮食文化彭兆荣(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学院,福建厦门361005)摘要:食物与人类的生存、生计存在着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双重关系,在此基础上演绎了各种各样的饮食文化。
中国是一个农耕传统的国家,在饮食中包含着“天地人和”的伟大智慧,同时,礼仪之邦与饮食形成了缘生性的逻辑关系。
食物无论在“有形”抑或是“无形”方面都具有复杂的交换价值,人类学对“礼物交换”的研 究独树一帜。
中国的“餐桌-面子”不啻为特色注释,也呼唤着新时代的良俗。
关键词:饮食文化;人类学;礼仪;社稷;交换;餐桌-面子中图分类号:TS972. 123 文献标志码:A近时,食品骤然成为“热议”的话题。
事实 上,“饮食问题”历来是一个老而弥新的话题,所 谓“老”,指人类自其成为“人类”以来,食物就一 直是追求的对象,这是由人类的生物性决定的。
对于“人”而言,任何其他的属性都建立在满足基 本食物需求的基础之上,没有食物,遑论其他。
据 联合国报告,现在世界上仍有逾8.2亿人在挨饿。
迄今为止,全球实现“零饥饿”还任重道远。
更有 甚者,随着全世界人口增长,饥饿人口连续三年呈 增加趋势。
[1]也就是说,即使到了 21世纪的今天, 人类的温饱问题仍然未能完全解决,而且这一问 题还将长期地存在。
所谓“新”,主要指“食品安全”问题在近一个 历史时期凸显。
一定程度上,现代的科学技术在 粮食食物的生产、供给、制作等领域的应用,比如 转基因技术,一方面使得粮食食品在生产数量上 达到了空前的提升;另一方面,这些“技术奇迹”又带给人类史无前例的紧张感,具体地说,是对食 品产生了不安全感。
人类的这种“自残情结”仿 佛武器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升级,最终总是要用 于残害人类自身。
对粮食、食品问题关注的升温, 并非简单的转基因、食品污染、各类添加剂、反季 节等技术问题,更大的问题涉及土地-粮食-农业这一连锁性链条转变与转化,也涉及传统农业文章编号:2095 - 8730(2019)04 - 0001 -06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问题。
第四节 个案分析:人类学与饮食 2011(2)
关于咖啡的社会学/人类学想象
3,咖啡与全球化贸易
• 第三,某个人一旦喝了一杯咖啡就等于卷入了遍及世 界的一种复杂的社会与经济关系。咖啡是一种把地球 上一些最富裕和最贫穷地区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的产品。 • 咖啡主要由贫穷国家生产,但却在富裕国家被大量 消费。在国际贸易中,咖啡是仅次于石油的最有价 值的商品,成为许多国家最大的外汇来源。咖啡的 生产、运输和销售离不开距离咖啡饮用者数千英里 之外的人们之间的持续不断的交易。 • 而社会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研究这种全球化的贸 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受到世界范围 的社会交流的影响。
复仇神湿婆骑在圣牛难迪(Nandi )背上巡游天庭。难迪的像常常出 现在每一座湿婆神庙的人口处。黑天,慈悲和儿童之神,中描述自己 是一个牧童,牛群的守护者,牛即是他的财富。
印度人相信从母牛(或公牛)身体中出来的一切都是神圣的。婆罗门 祭司制做的一种神圣“蜜浆”便是由牛奶、凝乳、黄油、牛尿和牛粪 为原料的,他们用这种蜜浆洒在或涂在偶像上和信徒身上。
人类吃喝方面的先天生理基础和后天习得技能
• 饮食人类学对人的归类概括很简单:“人是一种 杂食动物”。
• 也有人会质疑说,作为杂食动物的人能够像肉食动物 那样吃其他动物的肉,却不能像牛羊一样吃草。 • 人不能像牛羊一样以草为食,是因为人的胃无法消化 过多的纤维;人和猪、蜂螂不同,他的杂食范围要宽 广得多,特别是他的觅食与猎食手段(能够上天、人 地、下海)和食物生产手段,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
印度“圣牛”案例探讨
3.圣牛之“圣”
宗教的解释:印度教视牛为神圣的,牛崇拜与牛保护正是印度教的核心教义。
印度人崇奉他们的母牛(和公牛)为神灵,在家中饲养牛,给它们起名字, 同它们说话,用花环和缓带装饰它们,让它们拥有在繁忙的大马路上信步 游走的权利。当它们生病、衰老或不适宜在家饲养时,就送到动物饲养院 中去。
人类不同年龄阶段的科学饮食分析
人类不同年龄阶段的科学饮食分析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身体状况,对饮食的需求均有所不同。
因此,根据各个时期的生理特点,我们要科学分析,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十分重要。
一、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儿童时期除非带有明显肥胖症的倾象,否则无需限制饮食。
缺钙是我国儿童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根据中国营养协会推荐标准,9岁以下的小学生每天需钙量为800毫克,10~15岁中小学生为1000~1200毫克。
而我国大部分中小学生的钙摄入量只达到推荐量的一半左右。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家庭传统的膳食习惯造成的。
我们常食的面粉和蔬菜每天所提供的钙大概只占人体每天需要钙量的30%左右。
加之许多孩子偏食、择食,而且较少参加户外劳动和体育锻炼,造成了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缺钙,使体内骨密度的增高,骨皮质的增厚及骨小梁排列等受到影响。
如果儿童缺钙,要记住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多给予含钙丰富的食物,通过调整膳食,从饮食中为孩子补钙。
吃这些蔬菜,能够提供充分的碳水化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能够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
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保持食量、体力活动的平衡,对保持适宜体重有关键作用。
另外,蔬菜水果作为零食的替代品,能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对于纯热能食物来说,我们平时吃的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等等,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但不宜过多。
如何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习惯是指人们对食品和饮品的偏好。
其中包括对饮食材料的偏好,烹调方法的偏好,以及烹调风味及佐料的偏好。
饮食习惯是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世界各国人们的饮食习惯由于受到地域、物产、文化历史的种种影响而十分多元。
日常生活无需每天都样样照着推荐量吃,建议的各类食物摄入量是一个平均值的比例,所以每日食物的种类应包含宝塔中的各类食物,各类食物的比例也应基本与推荐比例一致。
第四章 饮食人类学导论
引言:从民以食为天到饮食人类学
饮食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与传承形式之一,长期以来 一直受到文化人类学的关注。人类对饮食的研究形成了一 套独特的民族志表述, 包括人种、族群、区域、政治、经 济、伦理、礼仪、习俗等方面的关系和差异, 借以对文明 形态和文化形式进行分析。 • 今天我们讨论饮食人类学问题, 或者提倡进行这方面的 探索研究,主要是看到饮食这一文化对民族认同的心理契 合和社会结构分析的学术意义。 • 正像人类学家所指出的那样:食物是社会关系的象征, 例如在婚宴、礼品、宴席、宴会、等各种仪式中的食物; 食物是阶级、阶层、等级、层次、身份等的一种象征符号; 食物还隐喻着一种文化的自我解释和族群感受的特点 •
饮食人类学在理论上的发展
对于饮食人类学在理论上的发展,张展鸿教授[张展鸿,饮 食人类学[M],载招子明、陈刚主编:人类学,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8年,第242页]归纳为三大主题: • (1)对社交指标的了解,如赠礼、酒席及宴会,这部分的 研究以阿帕杜莱(Appadurai)、哈里斯、阿诺特(Arnott) 等人为代表; • (2)对社会身份及身份象征的探讨,这部分的研究以古迪、 西敏司、萨林斯等人为代表; • (3)对建构民族及文化身份认同的解读,这部分的研究以 特尔(Ohnuki-Tierney)、萨顿(Sutton)、怀尔克(Wilk) 等人为代表。 •
《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甜味、权力之间的关系是透过“文化”中的“意义” 来体现的。西敏司区分了两种意义: • 一是“内在意义”(inside meaning),即“内在于社 群的仪式和日常活动,体现于进餐或吃食的场景,以及社会 群体自身——特定食物对于人们的预期而言所具有的内在 意义” • 二是“外在意义”(outside meaning), 即社会表现为 一个整体,特别对于那些社会支配者的消费,以及针对那 些消费参与者们迅速增加产生的意义,并与消费相关的这 些意义相关的必需的合法性,强调的是意义和社会支配权 力的关系。 • 西敏司的研究富有启发性:食物被赋予“意 义”,“意义”获得的背后是丰富的历史沉积和权力关系, 文化的偏好和分类体系总是带有复杂的权力配置。 •
人类学视角下的中国食俗研究
人类学视角下的中国食俗研究
李静玮
【期刊名称】《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1(3)1
【摘要】我国饮食文化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西方人类学对于饮食的研究亦可追溯至早期的进化论学派,但国内饮食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对我国饮食民俗研究做系统梳理,并通过对饮食人类学的研究回顾,总结出人类学理论方法对我国饮食文化研究的一些启示很有价值.
【总页数】3页(P165-167)
【作者】李静玮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92
【相关文献】
1.回归与重构:方法论视角下西方人类学研究的中国范式与中国社会人类学的本土化实践
2.《利玛窦中国札记》:政策人类学视角下参与他者的研究
3.心理人类学视角下中国俄罗斯族认同研究
4.传播人类学视角下的中国区域对外传播策略研究——以江苏的国际传播形象为例证
5.饮食人类学视野下的赣北“米粑”食俗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果我们坚持要一个高能的食物体系,我们应该考虑从煤炭、石 油、垃圾或者其他碳氢化合物开始,在工厂中生产细菌、真菌以及 酵母菌。为了文化品位,还要给这些产品适当地调味和染色。” • “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的食品体系中,不仅人均能量和资源需求的 成本高,而且最终会比小规模、非商品化的食品体系更加不可持续, 对人类基本需求的相应也少得多。”
没有任何其他动物(或实体)能够为人类生存提供如此多的重要服务。没有其他的生 物能够像印度的瘤牛种这样具有多种能力、耐久力和效率。足够的硕大和有力,以便 能够拉犁。
• 山羊、绵羊、猪全都排除掉了,更不用说狗和猫了。 • 骆驼却没有这种能力潮湿的天气。 • 驴子和马:它们需要吃比牛多得多的草和麦秆,也缺乏牛的那种能够靠像树叶和树皮 之类的应急口粮而生存的本领。 • 水牛:它的奶比黄牛的奶更含乳酪,而且在泥泞之中雄性水牛能比瘤牛更好地劳作。 但是水牛却没有瘤牛那种耐久力和恢复能力。在喂养和照看方面也要花费更多。
一种饮食文化的产生有着客观物质、生态、宗教等原因,但 是一旦这种文化产生了,反过来成为形塑饮食习惯和行为的内在 法则。
参考文献:叶舒宪:《圣牛之迷———饮食人类学的个案研究》和《饮食人类学:求解人与文化之迷的 新途径》
关于咖啡的社会学/人类学想象
1.象征价值
• 咖啡并不只是一种提神的东西。它作为我们日常社会 活动的一部分还具有象征价值。与喝咖啡相联系的仪 式其含义远不仅是“喝”这个行为那么简单。
印度“圣牛”案例探讨
3.圣牛之“圣”
宗教的解释:印度教视牛为神圣的,牛崇拜与牛保护正是印度教的核心教义。
印度人崇奉他们的母牛(和公牛)为神灵,在家中饲养牛,给它们起名字, 同它们说话,用花环和缓带装饰它们,让它们拥有在繁忙的大马路上信步 游走的权利。当它们生病、衰老或不适宜在家饲养时,就送到动物饲养院 中去。
复仇神湿婆骑在圣牛难迪(Nandi )背上巡游天庭。难迪的像常常出 现在每一座湿婆神庙的人口处。黑天,慈悲和儿童之神,中描述自己 是一个牧童,牛群的守护者,牛即是他的财富。
印度人相信从母牛(或公牛)身体中出来的一切都是神圣的。婆罗门 祭司制做的一种神圣“蜜浆”便是由牛奶、凝乳、黄油、牛尿和牛粪 为原料的,他们用这种蜜浆洒在或涂在偶像上和信徒身上。
印度“圣牛”案例
5.农耕时期饮食的转变
• 当吠陀人的首领无法继续维持大量的养牛作为财富的储存时,慷慨地 杀牛和普遍吃牛肉的时期便告终结了。
• 人口在增长,森林在减少,大批的土地用于耕种,过去那种半游牧式 的生活方式让位于强化的农耕产食与喝牛奶。 • 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靠有限的肉食,较多的喝奶和食用小麦、小米、 扁豆、豌豆以及其他植物食品为生。
在印度的神圣经文中特别提到的动物有:双角下垂并且前额上有 白毛的公牛、去掉角的公牛、白色的公牛、五岁的无瘤小矮牛、粗腿 的母牛、绝育的母牛、新近流产的母牛、三岁的无瘤小矮母牛、黑色 母牛、双色母牛、红色母牛。所有这些记录充分表明吠陀人用牛作牺 牲要比其他动物更为常见,而牛肉则是公元前一千年代里北部印度最 常吃的动物肉。
关于咖啡的社会学/人类学想象
3,咖啡与全球化贸易
• 第三,某个人一旦喝了一杯咖啡就等于卷入了遍及世 界的一种复杂的社会与经济关系。咖啡是一种把地球 上一些最富裕和最贫穷地区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的产品。 • 咖啡主要由贫穷国家生产,但却在富裕国家被大量 消费。在国际贸易中,咖啡是仅次于石油的最有价 值的商品,成为许多国家最大的外汇来源。咖啡的 生产、运输和销售离不开距离咖啡饮用者数千英里 之外的人们之间的持续不断的交易。 • 而社会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研究这种全球化的贸 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受到世界范围 的社会交流的影响。
大约 浪费9 /1 0的热量 和4 /5的 蛋白质
生产一斤牛肉 需要13斤粮食
谷物
奶牛将饲料转化为热量的效率是 现代肉牛将饲料转化为可食之肉 的5倍之多;而现代奶牛将饲料转 化为可食的蛋白质则比现代肉牛 的效率高6倍。
牛 牛奶
人
印度“圣牛”案例
•
6.佛教的胜利对“圣牛”传统产生的影响
在大约公元前600年,农民的生活标准趋于下降。战争、干早 和饥荒带来了极大的苦难。古旧的吠陀神灵似乎走向衰落,新 的宗教领袖发现普遍民众对动物牺牲的敌意在增长,这种祭仪 作为一种象征或作为种姓制度的不平等之物质表现,正在激起 人们的仇恨。 佛陀谴责夺取动物和人的生命的行径,禁止动物牺牲,还谴责 屠夫。作为获得拯救的手段,他还把仪式和祈祷替换为冥想、 甘于贫穷和行善。
人类吃喝方面的先天生理基础和后天习得技能
• 饮食人类学对人的归类概括很简单:“人是一种 杂食动物”。
• 也有人会质疑说,作为杂食动物的人能够像肉食动物 那样吃其他动物的肉,却不能像牛羊一样吃草。 • 人不能像牛羊一样以草为食,是因为人的胃无法消化 过多的纤维;人和猪、蜂螂不同,他的杂食范围要宽 广得多,特别是他的觅食与猎食手段(能够上天、人 地、下海)和食物生产手段,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 如何从文化视角寻求 Nhomakorabea决之道?
吃的文化差异和民族个性
• 在特定社会中应该吃什么、怎样吃,各个文化特有的饮食禁忌: • 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不吃猪肉 • 印度教的不吃牛肉 • 美国人的不吃自羊肉、马肉和狗肉 • 以及个别文化的饮食癖好、如有的社会喜欢吃蛆虫和蚱蜢, • 法国人和比利时人喜欢吃马肉, • 大约有42个社会喜欢吃老鼠肉, • 而新几内亚的弗瑞人(福雷人)(Fore)要吃死去亲人的尸体,等等。
关于咖啡的社会学/人类学想象
4.咖啡是历时性的
• 第四,饮用一杯咖啡的行为足以推定过去社会和经济 发展的全过程。
• 与茶、香蕉、土豆和白糖等在当今西方饮食中为人所共 知的商品一样,咖啡成为普通消费品仅仅是18世纪晚期 以后的事。 • 咖啡产于中东,大约在150年以前,西方国家的殖民扩 张使咖啡成为西方人的大众消费品。 • 实际上,我们今天在西方国家喝的所有咖啡都源自西方 人的前殖民地(南美和非洲),因而根本就不是西方饮食 中一个“自然”的部分。 • 殖民时代留下的遗产对全球咖啡贸易的发展有着巨大的 影响。 •
婆罗门教比佛教徒更能取得优势的原因是,他们善于驾驭崇拜牛 的民众倾向,把黑天神和其他神等同为家畜。佛教徒从来没有类似 的把牛加以神圣化的做法,也不崇拜黑天或相关的神。他们效法乔 答摩的榜样,要通过冥想而不是祈祷去寻求解脱。佛教的民众基础 开始衰败,到了公元8世纪的末期,乔答摩的宗教便从它所由产生的 这片土地上全然消失了。
印度“圣牛”案例
7.印度教的重新胜利和崇牛的推行
在9个世纪的漫长过程中,佛教与印度教为了掌握印度 人民的胃口和心灵而争斗不息,最后还是印度教获胜了。 不过婆罗门推翻了《梨俱吠陀》中对动物牺牲的迷狂般 信奉,转而采纳了不杀生的原则他们自己也从牛群的杀 害者转变成了保护者。于是乎,牛奶取代肉,成为印度 教仪式上的主要食物,也成为婆罗门种姓成员们摄取动 物蛋白的主要来源。
印度“圣牛”案例探讨
矛盾 • 印度还拥有7亿人口。显然人 们无法否认,如众多的人口 必然对蛋白质和热量有更多 的需求。 • 而禁止屠宰和食用家畜看 来同经济的利益形成尖锐 矛盾。
2.矛盾与问题的提出
问题 • 人们又会理所当然地一归因于 屠宰禁令和牛肉禁忌。但是为 什么是“牛”成为了神圣的? 为什么这成为坚守习俗和传统?
• 不了解人类在吃喝方面的先天生理基础和后天习得 技能,就无法全面理解人的特性与文化进化的奥秘。
印度“圣牛”案例探讨
数量众多的牛 印度拥有全世界最多数量的家畜, 大约1亿8千万头牛(加上5千万头水牛 ),占据全球牛口的近四分之一
1.牛的现状
印度还有另一个美名,即拥有世界上最多 的生病的、绝产的、无奶的、衰老的和残弱的 牛。根据估算,家畜总数中有‘1/4到‘1/2都 是“没有用处的”,它们游走在这个国家的田 野上,高速公路上,城市的街道上。
一只母牛身体内的男神和女神的数量确认为3亿3千万。等等。
印度“圣牛”案例
4.牛保护并不总是印度教的核心事实
印度教的最早的神圣文本《梨俱吠陀》记载了从 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前800年间统治北部印度。《吠陀 》中既不禁食牛肉也不保护母牛,反而偏重在宰杀牛 方面。 崇奉《吠陀》经的人是早期欧洲和西南亚洲的武 士游牧人中的一支,在他们中间仪式性宰杀动物和奢 侈的肉食大宴是相辅相成的。整个村落和地区的人都 参加到这类盛大的食肉宴中。战争的胜利、结婚、丧 礼,从外邦来访的客人等各种场合都会有动物牺牲和 慷慨大方的吃肉行为。
• 早上喝咖啡在许多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中处于重要位置, 标志着一天的开始。 • 接下来在白天常常与其他人一起喝咖啡—这是一种基本 的社会仪式。
• 约在一起喝咖啡的两个人心里可能更希望是聚在一起闲 聊而不是对喝什么感兴趣。
• 实际上,所有社会的饮食行为都是为社会交往以及仪式 展现提供场合,而这些都成为社会学丰富的研究对象。
关于咖啡的社会学/人类学想象
5..咖啡的政治性、时尚型
• 第五,咖啡是当代许多关于全球化、国际贸易、人权和环境破坏 的争论的焦点。 • 随着咖啡的日益普及,咖啡的消费已变得“品牌化”和政治 化了。 • 消费者做出的喝哪种咖啡、到何处购买的决定已经成为代表 生活风格的选择。人们可以选择只喝纯天然的咖啡、夭然不 含咖啡因的咖啡或按照“公平贸易”方案(即按照足额的市场 价格,支付给发展中国家的小咖啡生产者)采购的咖啡。 • 他们可以选择光顾“独立的”咖啡厅,而不是像星巴克(Star bucks)那样“一体化”的咖啡连锁店。 • 咖啡饮用者们可能会决定联合抵制来自某些人权和环境记录 差的国家的咖啡。 • 人类学家与社会学家有兴趣去了解全球化是如何提高人们对发生 在地球遥远角落里的问题的关注程度,以及如何推动人们在自己 的生活中依据所获得的新知识来采取行动的。研究人类学与社会 学想像力使我们发现许多看似只与个体有关的事件其实反映的是 更大的问题。
• 如何理解这些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 这些饮食习俗的背后有多少遗传学的因素,多少消化生理学的因素,多少 营养学的因素,又有多少文化学的因素,这些因素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 为什么在20世纪出现了拒绝食用肥肉的反传统风潮,为什么在七八十年代以 来自北美波及全球的食用深海鱼油的风气,以及最近以来愈演愈烈的追求野 味而排斥人工饲养动物肉的风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