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2010-2019)专题01 直线运动(解析版)
高考物理十年(2010-2019)真题分类与解析2---直线运动
高考物理十年高考物理十年((2010-2019)真题分类与解析专题 02直线运动选择题:1.(2019•海南卷•T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
前方突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8m/s 2。
从开始刹车到汽车停止,汽车运动的距离为 A.10m B.20m C.25m D.5om【答案】C 【解析】汽车做匀减速运动,根据2.(2019•全国Ⅲ卷•T7)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
t =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 的作用,在t =4s 时撤去外力。
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c)所示。
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
重力加速度取g =10m/s 2。
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A. 木板的质量为1kgB. 2s~4s 内,力F 的大小为0.4NC. 0~2s 内,力F 的大小保持不变D.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答案】AB 【解析】结合两图像可判断出0-2s 物块和木板还未发生相对滑动,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此过程力F 等于f ,故F 在此过程中是变力,即C 错误;2-5s 内木板与物块发生相对滑动,摩擦力转变为滑动摩擦力,由牛顿运动定律,对2-4s 和4-5s 列运动学方程,可解出质量m 为1kg ,2-4s 内的力F 为0.4N ,故A 、B 正确;由于不知道物块的质量,所以无法计算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µ,故D 错误.3.(2019•全国Ⅰ卷•T5)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H所用的时间为t 2。
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A. 1<21t t <2B. 2<21t t <3C. 3<21t t <4D. 4<21t t <5【答案】C 【解析】运动员起跳到达最高点的瞬间速度为零,又不计空气阻力,故可逆向处理为自由落体运动。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Ⅰ)一、选择题目(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原子核U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Th,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Pa,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U.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A.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B.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C.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D.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2.(6分)如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有()A.a1=g,a2=g B.a1=0,a2=gC.a1=0,a2=g D.a1=g,a2=g3.(6分)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A.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B.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C.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为零D.在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4.(6分)某地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方向向下,大小为4.5×10﹣5T.一灵敏电压表连接在当地入海河段的两岸,河宽100m,该河段涨潮和落潮时有海水(视为导体)流过。
设落潮时,海水自西向东流,流速为2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5mV B.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9mVC.河南岸的电势较高D.河北岸的电势较高5.(6分)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A.B.C.tanθD.2tanθ6.(6分)如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
10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2010-2019)专题01 直线运动(解析版)
10年高考(2010-2019年)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1直线运动一、选择题1.(2013年)19.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解析】本题考查直线运动的s-t图象。
较容易。
t1时刻,a、b两车的位置相同,此前a车在前b车在后,由图象斜率可知,b车速度大于a车,因此,是b车追上a车。
由于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因此,a车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b车先是减速运动,速度减至零后又开始反方向的加速运动。
t2时刻两图象的斜率一正一负,两车速度方向相反。
选项AD错误BC正确。
【答案】BC【注意】注意s-t图像斜率的正负。
2.(2016年)2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解析】设在t =3s 时两车的位置坐标为0,则因为从t=1s 到t=3s ,两车位移相等(图象中的面积相等),所以在t=1s 时,甲车和乙车并排行驶,A 错误;从t=0到t=1s ,甲车的位移为m 52110=⨯,乙车的位移为m 5.12121510=⨯+,所以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B 正确;t =2s 时,两车速度相等。
并不是并排行驶,况从t=2s 到t=3s ,两车的位移不等,所以C 错误;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t=1s 到t=3s 两车的位移大小,即m x 40223010=⨯+=(以甲车计算),所以D 正确。
【答案】BD【点评】本题考查v -t 图像的理解和应用,难度:中等。
十年高考(2010-2019年)物理真题精选分类汇编专题01 直线运动(word含答案)
十年高考分类汇编(2010—2019)专题01直线运动题型一、追击现象与图像综合考查1、(2018全国3)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 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 .从0到t 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 .从t 1到t 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D .从t 1到t 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2、(2018全国2)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已知两车在t 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车在t 1时刻也并排行驶B .t 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3、(2016全国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3t s =时并排行驶,则( )A. 在1s t =时,甲车在乙车后B. 在0t =时,甲车在乙车前7.5m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2s t =D. 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4、(2015福建)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v-t 图像如图所示,求:摩托车在0-20s 这段时间的加速度大小a ;摩托车在0-75s 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
5、(2015广东)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 .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 .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 .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6、(2014·全国2)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 =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 1+v 22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v7、(2014·全国卷1)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质点在t=0时位于x=5 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当t=8 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A.x=3 m B.x=8 C.x=9 m D.x=14 m8、(2014·广东卷)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A.第1 s内和第3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第3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相同C.第1 s内和第4 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D.0~2 s和0~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9、(2014·江苏卷)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10、(2014·山东卷)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在图中标出的时刻中,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有()A.t1B.t2C.t3D.t411、(2014·天津卷)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 )A .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 .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 .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 .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12、(2010年全国1卷)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 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右图所示。
10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2010-2019)专题02 力(原卷版)
10年高考(2010-2019年)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2 力一、选择题1.(2010年)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1F 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1l ;改用大小为2F 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2l 。
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 .2121F F l l -- B.2121F F l l ++ C.2121F F l l +- D.2121F F l l -+2.(2010年)18.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
当用与水平方向成060角的力1F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030角的力2F 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1F 和2F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1-B.23-312D.133.(2012年)16.(3分)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 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 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4.(2014年)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绕处于平衡状态。
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
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5.(2016年)19.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
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A.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6.(2017年)21.如图,柔软轻绳ON的一端O固定,其中间某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初始时,OM竖直且MN被拉直,OM与MN之间的夹角为α(π2α>)。
2010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试卷及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全解全析 下列过程中 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胰岛 细胞分泌胰岛素 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胰岛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外排作用,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属于内吞作用,内吞和外排作用均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直接的关系;而❍☠✌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答案】光照条件下,给 植物和 植物叶片提供 ,然后检测叶片中的 。
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从 植物的淀粉和 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 在 植物和 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 随光照强度增加,从 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 的 大量积累在 植物叶肉组织和 植物维管束鞘的 中可检测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植物和 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同位素标记法,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根据 植物和 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过程[ 植物: ❼ ☎只有两个 ✆❼ ☎ ☟ ✆和 植 植物的光合作用: ❼ ☎只有一个 ✆❼ , ❼ ☎只有两个 ✆❼ ☎ ☟ ✆]和呼吸作用的过程☯ ☟ ☟ ❼☟ 可知,✌、 和三项均正确 途径中的 为中间代谢产物,不可能大量的积累。
【答案】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 含量的变化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一个细胞周期中 ☠✌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势,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010-20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训练 专题02 直线运动(教师版含解析)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 物理专题02直线运动选择题:1.(2019•海南卷•T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
前方突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8m/s2。
从开始刹车到汽车停止,汽车运动的距离为A.10mB.20mC.25mD.5om【答案】C【解析】汽车做匀减速运动,根据v02=2ax解得20252vx ma==,故选C.2.(2019•全国Ⅲ卷•T7)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
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s 时撤去外力。
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c)所示。
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
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A. 木板的质量为1kgB. 2s~4s内,力F的大小为0.4NC. 0~2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D.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答案】AB【解析】结合两图像可判断出0-2s物块和木板还未发生相对滑动,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此过程力F等于f,故F在此过程中是变力,即C错误;2-5s内木板与物块发生相对滑动,摩擦力转变为滑动摩擦力,由牛顿运动定律,对2-4s和4-5s列运动学方程,可解出质量m为1kg ,2-4s 内的力F 为0.4N ,故A 、B 正确;由于不知道物块的质量,所以无法计算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故D 错误.3.(2019•全国Ⅰ卷•T5)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上升第一个4H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H所用的时间为t 2。
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A. 1<21t t <2B. 2<21t t <3C. 3<21t t <4D. 4<21t t <5【答案】C 【解析】运动员起跳到达最高点的瞬间速度为零,又不计空气阻力,故可逆向处理为自由落体运动。
2010年全国高考卷1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精编清晰)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第I 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二、选择题(本题共8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14.原子核U 23892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Th 23490,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U 23492A .αC .β【答案】A【解析】2,说明①为α衰变.Pa Th 2349123490−→−②,质子数加1,U 23492−→−③,质子数加1,说明③为β衰变,中子转化成质子【考点】15M 的木块2相连,整个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则有 A .10a =,C .120,m M a a g M +==D .1a g =,2m Ma g M+= 【答案】C【解析】在抽出木板的瞬时,弹簧对1的支持力和对2的压力并未改变。
对1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mg=F ,a 1=0。
对2物体受重力和压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g M ma g M M++==【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瞬时加速度问题。
16.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A .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B .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C .在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D .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这零 【答案】C【解析】在正电荷的电场中,离正电荷近,电场强度大,电势高,离正电荷远,电场强度小,电势低;而在负电荷的电场中,离正电荷近,电场强度大,电势低,离负电荷远,电场强度小,电势高,A 错误。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部分(课标Ⅰ卷)全解全析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部分(课标Ⅰ卷)全解全析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 .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D .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2.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改用大小为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弹簧在拉伸或压缩时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 A. B. C. D. 3.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t υ-图象为正弦曲线。
从图中可以判断 A .在10~t 时间内,外力做正功B .在10~t 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C .在2t 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D .在13~t t 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 4.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器。
某除尘器模型的收尘板是很长的条形金属板,图中直线ab 为该收尘板的横截面。
工作时收尘板带正电,其左侧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粉尘带负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板运动,最后落在收尘板上。
若用粗黑曲线表示原来静止于P 点的带电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下列4幅图中可能正确的是(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5.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
当用与水平方向成060角的力1F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030角的力2F 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1F 和2F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1B .2C 12- D .6.电源的效率η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1.(6分)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2.(6分)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B.C.D.3.(6分)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υ﹣t图象为正弦曲线。
从图中可以判断()A.在0~t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B.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C.在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D.在t1~t2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4.(6分)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器.某除尘器模型的收尘板是很长的条形金属板,图中直线ab为该收尘板的横截面.工作时收尘板带正电,其左侧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粉尘带负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板运动,最后落在收尘板上.若用粗黑曲线表示原来静止于P点的带电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下列4幅图中可能正确的是(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A.B.C.D.5.(6分)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1B.2﹣C.﹣D.1﹣6.(6分)电源的效率η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所示,图中u为路端电压,I为干路电流,a、b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效率分别为ηa、ηb.由图可知ηa、ηb的值分别为()A.、B.、C.、D.、7.(6分)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下列4幅图是用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从的某一规律的图象.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lg (),纵轴是lg();这里T和R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T O和R0分别是水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下列4幅图中正确的是()A.B.C.D.8.(6分)如图所示,两个端面半径同为R的圆柱形铁芯同轴水平放置,相对的端面之间有一缝隙,铁芯上绕导线并与电源连接,在缝隙中形成一匀强磁场。
10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2010-2019)专题10 磁场(原卷版)
10年高考(2010-2019)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10 磁场一、选择题1.(2011年)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2.(2013年)18.如图,是半径为R的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横截面(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电荷量为q(q>0)。
质量为m的粒子沿平行于直径ab的方向射入磁场区域,射入点与ab的距离为,已知粒子射出磁场与射入磁场时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60°,则粒子的速率为(不计重力)A. B.C. D.3(2014年)15.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B.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C.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D.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4.(2014年)16.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
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
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
不计重力。
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A.2B.2C.12D.25.(2015年)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
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6.(2012年)18.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
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
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
10年高考物理真题2010--2019年(新课标Ⅰ)
201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1.(6分)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元电荷的数值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2.(6分)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B.C.D.3.(6分)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υ﹣t图象为正弦曲线。
从图中可以判断()A.在0~t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B.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C.在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D.在t1~t2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4.(6分)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器.某除尘器模型的收尘板是很长的条形金属板,图中直线ab为该收尘板的横截面.工作时收尘板带正电,其左侧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粉尘带负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板运动,最后落在收尘板上.若用粗黑曲线表示原来静止于P点的带电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下列4幅图中可能正确的是(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A.B.C.D.5.(6分)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1B.2﹣C.﹣D.1﹣6.(6分)电源的效率η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所示,图中U为路端电压,I为干路电流,a、b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效率分别为ηa、ηb.由图可知ηa、ηb的值分别为()A.、B.、C.、D.、7.(6分)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下列4幅图是用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从的某一规律的图象.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lg(),纵轴是lg();这里T和R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T O和R0分别是水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下列4幅图中正确的是()A.B.C.D.8.(6分)如图所示,两个端面半径同为R的圆柱形铁芯同轴水平放置,相对的端面之间有一缝隙,铁芯上绕导线并与电源连接,在缝隙中形成一匀强磁场。
2010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全解析(物理部分)(1)
201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国1卷)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和弹簧弹力的特点。
弹簧的弹力与与形变量成正比,在形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弹力不变。
在木板抽出的瞬间,弹簧的形变还没有来得及发生改变,所以弹力不变。
对木块1,原来力平衡,抽出后力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加速度为0。
抽出后,木板对木块2的弹力消失,所以通过将木板抽出前后对比,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m M a g M+=,所以答案为C 。
【方法提炼】:在分析物体受力时,要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利用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体的受到的力,进一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16.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A.1 tanθB.1 2tanθC.tanθD.2tanθ【解析】:本题考查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中经常涉及物体的水平速度、竖直速度、水平位移、竖位移、位移偏转角和速度偏转角这六个内容。
在本题中,小球垂直打在斜面上,说明小球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与θ互余。
所以有1tantanyxvvαθ==,又速度偏转角的正切是位移偏转角正切的2倍,所以有11tan22tanyxαθ==。
所以答案为B。
【方法提炼】高中物理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而每种运动对应各自的研究方法和物理规律,所以在解决问题时,要先分析物体所做的运动,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涉及到哪些物理量或过程,应用哪个规律可以得出结论。
19.右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P E 与两分子间距离r 的关系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r 大于1r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 .当r 小于1r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 .当r 大于2r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 .在r 由1r 变到2r 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解析】:本题考查分子间作用力做功和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
分子间存在引力,同时也存在斥力。
由图象可知,当r 等于1r 时,分子势能为零。
当分子间距离r 由小于1r 增大到1r 的过程中,分子势(1)若图2中示波器显示屏横向的每大格(5小格)对应的时间为5.00×210-s,则圆盘的转速为转/s。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及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8 题, 共计 48 分)1、(6分)原子核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Th,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U.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 ) A.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 B.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C.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 D.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2、(6分)如下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A.a1=g,a2=g B.a1=0,a2=gC.a1=0,a2=g D.a1=g,a2=g3、(6分)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 )A.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B.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C.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为零D.在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4、(6分)(多选)某地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方向向下,大小为4.5×10-5T.一灵敏电压表连接在当地入海河段的两岸,河宽100 m,该河段涨潮和落潮时有海水(视为导体)流过.设落潮时,海水自西向东流,流速为2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北岸的电势较高 B.河南岸的电势较高C.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9 mV D.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5 mV5、(6分)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A. B. C.tanθD.2tanθ6、(6分)(多选)如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7、(6分)某人手持边长为6 cm的正方形平面镜测量身后一棵树的高度.测量时保持镜面与地面垂直,镜子与眼睛的距离为0.4 m.在某位置时,他在镜中恰好能够看到整棵树的像;然后他向前走了6.0 m,发现用这个镜子长度的5/6就能看到整棵树的像.这棵树的高度约为( )A.5.5 m B.5.0 m C.4.5 m D.4.0 m8、(6分)(多选)一简谐振子沿x轴振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t=0时刻振子的位移x=-0.1 m;t=s时刻x=0.1 m;t=4 s时刻x=0.1 m.该振子的振幅和周期可能为( )A.0.2 m, s B.0.2 m,8 sC.0.1 m, s D.0.1 m,8 s二、非选择题 ( 本大题共 5 题, 共计 88 分)1、(18分)图1是利用激光测转速的原理示意图,图中圆盘可绕固定轴转动,盘边缘侧面上有一小段涂有很薄的反光材料.当盘转到某一位置时,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反光涂层所反射的激光束,并将所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如图2所示).图1图2(1)若图2中示波器显示屏横向的每大格(5小格)对应的时间为5.00×10-2s,则圆盘的转速为________转/s.(保留3位有效数字)(2)若测得圆盘直径为10.20 cm,则可求得圆盘侧面反光涂层的长度为________ cm.(保留3位有效数字)2、(16分)一电流表的量程标定不准确,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该电流表的实际量程I m.所用器材有:图1,内阻r1=10.0 Ω,量程标称为5.0 mA;量程不准的电流表A1,内阻r2=45.0 Ω,量程1.0 mA;标准电流表A2标准电阻R1,阻值10.0 Ω;滑动变阻器R,总电阻约为300.0 Ω;电源E,电动势3.0 V,内阻不计;保护电阻R2;开关S;导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画出连线.图2(2)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应滑动至________端.(3)开关S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使电流表A1满偏;若此时电流表A2的读数为I2,则A1的量程I m=________.(4)若测量时,A1未调到满偏,两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从图中读出A1的示数I1=________,A2的示数I2=________;由读出的数据计算得I m=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图3(5)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准确度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5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2)求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4、(18分)如图,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星球A和B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和B两者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A、B的中心和O三点始终共线,A和B分别在O的两侧.引力常数为G.(1)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2)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他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上述星球A 和B,月球绕其轨道中心运行的周期记为T1.但在近似处理问题时,常常认为月球是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这样算得的运行周期记为T2.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5.98×1024 kg和7.35×1022kg.求T2与T1两者平方之比.(结果保留3位小数)5、(21分)如图,在0≤x≤a区域内存在与xy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在t=0时刻,一位于坐标原点的粒子源在xy平面内发射出大量同种带电粒子,所有粒子的初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分布在0~180°范围内.已知沿y轴正方向发射的粒子在t=t0时刻刚好从磁场边界上P(a,a)点离开磁场.求:(1)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及粒子的比荷q/m;(2)此时刻仍在磁场中的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的取值范围;(3)从粒子发射到全部粒子离开磁场所用的时间.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8 题, 共计 48 分)1、(6分) A 原子核U衰变为Th需要经历α衰变,继而经历β衰变可得到,然后再经历一次β衰变可得到U,所以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本题只有A项正确.2、(6分) C 抽出木板前,m和M均处于状态,弹簧弹力大小为mg.抽出木板的瞬间,弹簧弹力不能突变,对m而言,其受力情况不变,仍然处于平衡状态,其加速度a1=0;对M而言,抽出木板瞬间不再受木板向上的支持力,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mg和弹簧对其竖直向下的压力(大小为mg),对M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mg+Mg=Ma2, 解得a2=g,可知本题只有C项正确.3、(6分) D 电场中任意两点间电势差与场强有关,也与两点在电场方向上的距离有关,A项错误;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不一定高,二者没有必然联系,B 项错误;将正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至场强为零的另一点,如将正电荷由等量同种正点电荷连线中点移至无穷远处,电场力做功不为零,C项错误;场强方向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且指向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D项正确.4、(6分) AC 由E=BLv=(4.5×10-5×100×2) V=9×10-3 V=9 mV,可知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9 mV,C项正确,D项错误;从上往下看,水流切割磁感线示意图如图所示,据右手定则可知北岸电势高,A项正确,B项错误.5、(6分) B 根据题意,小球落到斜面上的速度为v,其水平分速度为v x=v,此时竖直分速度为v y=gt,如图所示.由图中几何关系有=tanθ①式;0另据平抛运动规律可知此过程其完成的水平位移为x=v0t②式;完成的竖直位移为y=gt2③式;小球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k=④式.由①②③④联立解得k=,故本题只有选项B正确.6、(6分) BC 分子间距离为r0(即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时分子势能最小,由题图可知r2=r0,所以r<r2时表现为斥力,A项错误,B项正确;当r=r2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C项正确;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做正功,D项错误.7、(6分) C 设初态树与镜面距离为L,成像于像1位置,人向前走6 m等效于人不动树向后退6 m,则树成像于像2位置,设树高为h,由图中几何关系有①②由①②联立解得h=4.5 m,所以本题只有选项C正确.8、(6分) BC 略二、非选择题 ( 本大题共 5 题, 共计 88 分)1、(18分) (1)4.55 (2)1.46解析:(1)由题图2可知圆盘转动的周期为T=22.00×10-2 s,所以转速为n==r/s=4.55 r/s.(2)圆盘半径为r=5.10 cm,其边缘线速度为v=ωr,ω=2πn,反光涂层长度为s=vΔt,代入数据解得s=1.46 cm.2、(16分) (1)连图如下图(2)b(3)5.5I2(4)3.00 mA 0.660 mA 6.05 mA (5)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解析:(1)略.(2)为保护电表,闭合电键前应使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即应滑至b端;(3)根据电路连接形式可知电流表A2读数为I2时,A1两端电压为I(r2+R1),可知此时A1流过的电流I m==5.5I2;(4)根据读数规则2读数代入第(3)问中的表达式,即得I m=6.05 mA;(5)多次测量取平均值.3、(15分) (1)如解析图(2)900解析:(1)设t=10 s,40 s,60 s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v2、v3.由题图知0~10 s内汽车以加速度 2 m/s2匀加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v=2×10 m/s=20 m/s ①1由图知10~40 s内汽车匀速行驶,因此v=20 m/s ②2由图知40~60 s内汽车以加速度1 m/s2匀减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v=(20-1×20) m/s=0 ③3根据①②③式,可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如图所示.(2)由(1)图中可知,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20 m=900 m.④4、(18分) (1)2π(2)1.012解析:(1)设两个星球A和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和R,相互作用的引力大小为F,运行周期为T.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F=G①由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得F=m()2r ②F=M()2R ③由题意有L=R+r ④联立①②③④式得T=2π⑤(2)在地月系统中,由于地月系统旋转所围绕的中心O不在地心,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可由⑤式得出T=2π⑥1式中,M′和m′分别是地球与月球的质量,L′是地心与月心之间的距离.若认为月球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G=m′(2L′⑦式中,T2为月球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由⑦式得T=2π⑧2由⑥⑧式得,()2=1+⑨代入题给数据得()2=1.012. ⑩5、(21分) (1)(2)≤θ≤(3)2t0解析:(1)初速度与y轴正方向平行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弧所示,其圆心为C.由题给条件可以得出∠OCP=①此粒子飞出磁场所用的时间为t=②0式中T为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此粒子运动速度的大小为v,半径为R,由几何关系可得R=③由洛伦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有qvB=m④T=⑤联立②③④⑤式,得⑥(2)依题意,同一时刻仍在磁场内的粒子到O点距离相同.在t0时刻仍在磁场中的粒子应位于以O点为圆心、OP为半径的弧上,如图所示.设此时位于P、M、N三点的粒子的初速度分别为v P、v M、v N.由对称性可知v P与OP、v与OM、v N与ON的夹角均为π/3.设v M、v N与y轴正向的夹角分别为MθM、θN,由几何关系有θM=θN=对于所有此时仍在磁场中的粒子,其初速度与y轴正方向所成的夹角θ应满足≤θ≤.(3)在磁场中飞行时间最长的粒子的运动轨迹应与磁场右边界相切,其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由对称性可知,=从粒子发射到全部粒子飞出磁场所用的时间t=2t0.m。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一)(答案解析版)
201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1.(6分)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考点】1U:物理学史;A4:库仑定律;C8:磁场对电流的作用;G2:电磁波的产生.【分析】本题考查电磁学中的相关物理学史,应掌握在电磁学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名字及主要发现.【解答】解: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A 正确;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楞次是发现了电磁感应中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故B错误;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故C正确;D、洛仑兹发现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规律,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故D错误;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
【点评】近几年高考中增加了对物理学史的考查,在学习中要注意掌握科学家们的主要贡献,要求能熟记.2.(6分)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B.C.D.【考点】2S:胡克定律.【分析】根据弹簧受F1F2两个力的作用时的弹簧的长度,分别由胡克定律列出方程联立求解即可。
【解答】解:由胡克定律得F=kx,式中x为形变量,设弹簧原长为l0,则有F1=k(l0﹣l1),F2=k(l2﹣l0),联立方程组可以解得k=,所以C项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胡克定律的计算,在利用胡克定律F=kx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式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不是弹簧的长度,这是同学常出差的一个地方。
10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2010-2019)专题07 力学实验(原卷版)
12年高考(2010-2019)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7 力学实验1.(2010年)22.(4分)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
回答下列问题:(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米尺B.秒表C.0~12V的直流电源D。
0~I2V的交流电源(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______。
(写出两个原因)2.(2011年)23.(10分)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
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
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s(m)0.5000.6000.7000.8000.9000.950t(ms)292.9371.5452.3552.8673.8776.4s/t(m/s)1.71 1.62 1.55 1.45 1.34 1.22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1测量值s和t 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stt-图线;(3)由所画出的stt-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3.(2012年)22.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该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如图(b)所示.图(a)所示读数为mm,图(b)所示读数为mm,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mm.4.(2013年)22.(7分)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年高考(2010-2019年)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1 直线运动
一、选择题
1.(2013年)19.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
【解析】本题考查直线运动的s-t图象。
较容易。
t1时刻,a、b两车的位置相同,此前a车在前b车在后,由图象斜率可知,b车速度大于a车,因此,是b车追上a车。
由于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因此,a车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b车先是减速运动,速度减至零后又开始反方向的加速运动。
t2时刻两图象的斜率一正一负,两车速度方向相反。
选项AD错误BC正确。
【答案】BC
【注意】注意s-t图像斜率的正负。
2.(2016年)2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
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
【解析】设在t =3s 时两车的位置坐标为0,则因为从t=1s 到t=3s ,两车位移相等(图象中的面积相等),所以在t=1s 时,甲车和乙车并排行驶,A 错误;从t=0到t=1s ,甲车的位移为m 52
110=⨯,乙车的位移为m 5.1212
1510=⨯+,所以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B 正确;t =2s 时,两车速度相等。
并不是并排行驶,况从t=2s 到t=3s ,两车的位移不等,所以C 错误;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t=1s 到t=3s 两车的位移大小,即m x 4022
3010=⨯+=
(以甲车计算),所以D 正确。
【答案】BD
【点评】本题考查v -t 图像的理解和应用,难度:中等。
3.(2018年)全国2卷19.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已知两车在t 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在t 1时刻也并排行驶
B .t 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因为在1t 到2t 之间,两汽车的位移不等,已知两车在t 2时刻并排行驶,所以两车在t 1时刻不并排行驶,因为乙甲x >x (面积法求位移),所以t 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A 错误,B 正确; 根据斜率法求加速度,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都先减小后增大,所以C 错误D 正确。
【答案】19.BD
4.(2018年全国3卷)1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
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 .从0到t 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 .从t 1到t 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 .从t 1到t 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解析】速度大小等于图象的斜率,A 错误,应该是位置相同;因为初始位置不同,虽然t 1时刻位置相同,
但从0到t 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不相等,B 错误;起、终位置相同,都是直线运动,所以位移相等,C 正确;当甲的斜率与乙相等时,速度相等,D 正确;
【答案】 18.CD
5. 2019全国1卷18题.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
H 所用的时间为t 2。
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 A .1<21t t <2 B .2<21t t <3 C .3<21t t <4 D .4<21
t t <5 【答案】18.C
【解析】逆向思维,设运动员从上向下自由落体运动,则通过相同距离的时间比为
)
):():(:(3-22-31-21,所以73.3732
.12132112=-≈-=t t ,C 正确。
二、计算题 1.(2010年)24.(14分)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 和200m 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 s 和l9.30 s 。
假定他在100 m 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 ,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
200 m 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l00 m 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l00 m 时最大速率的96%。
求: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1)设加速所用时间为t ,达到的最大速率为v ,
100)15.069.9(20=--++t v t v ,200)15.030.19(%962
0=--++t v t v 联立解得:s t 29.1=,s m v /24.11=
(2)设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
at v =,解得:2/71.8s m a =。
本题考查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的规律。
2.(2011年)24.(13分)
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解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间t 0)的速度为 v,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x 1,加速度为a ,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x 2。
由运动学公式 0at v =① 2012
1at x = ② 2002)2(2
1t a vt x += ③ 设乙车在时间t 0的速度为v’ ,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 x 1’、x 2’ 。
同样有02'at v = ④ 201)2(21't a x = ⑤ 20022
1''at t v x += ⑥
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x 、x’ ,则有 21x x x += ⑦'''21x x x += ⑧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 7
5'=x x 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