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体质
《黄帝内经》——痰湿体质
![《黄帝内经》——痰湿体质](https://img.taocdn.com/s3/m/23e9fec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c.png)
《黄帝内经》——痰湿体质
体质特征:痰湿体质者最典型的特征是形体肥胖、嗜睡不醒、皮肤油腻。
嗜食肥甘,慵懒体怠,身重如裹,反应迟钝,胸闷咳喘,出汗多或者无汗,小便混浊气泡沫,便溏,不喜喝水,喝水容易腹胀,女子月经量少或迟,甚至闭经。
四肢浮肿,按之凹陷。
关节疼痛重、肌肤麻木、妇女白带过多等症状也是痰湿体质者的特征。
引发原因:脾、肺、肾三脏对人体的水液有很多的调节作用,如果缺少运动,并且生活习惯又不良,极易使水液无法排出,形成痰湿体质。
久坐,且坐姿不良,再加上空气污染会伤肺。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爱吃寒凉甜腻食品,发怒、熬夜、饮酒会伤脾。
口味偏重,食盐过多会伤肾、伤脾。
引发的疾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痤疮、胃病、月经不调、哮喘、气管炎、都有可能是痰湿体质引起的。
养生原则:痰湿是由气虚引起的,单纯的食疗,疗效不好。
治疗
痰湿,需从健脾胃入手,用中药治理,配以药膳。
痰湿者的养生方法:
痰湿者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因体型多肥胖,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球类运动、游泳、武术、八段锦、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
饮食上,宜清淡,少饮酒,食勿饱。
多吃些蔬菜、水果、可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识地食用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食物,比如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大蒜、枇杷果、桔子、白果、雪梨、扁豆、薏仁、红小豆、蚕豆、陈皮、杏仁、无花果等。
夏天到了,切勿贪凉。
我是闫医生,祝大家身体健康。
痰湿体质的形成与调理
![痰湿体质的形成与调理](https://img.taocdn.com/s3/m/486caed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a.png)
痰湿体质的形成与调理1.痰湿体质的形成与调理2.痰湿体质如何调理具体方法有哪些3.痰湿体质如何调理呢?4.出现痰湿体质怎么办教你如何调理5.痰湿体质如何调理6.痰湿体质的调理方法痰湿体质的形成与调理中医上讲:“胖人多痰湿,瘦人多虚火”。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减肥就应该祛痰湿,恢复脏腑的升降功能为第一要务!上期讲了湿热体质,本期我们就来看看容易与其混淆的痰湿体质。
体质小测试身体肥胖,肚子大,松软;鼻子和额头总是油油的,整张脸仿佛是个大油田;经常感到胸闷,喘不过气来;上眼睑比别人肿,容易出现眼袋;总感到喉咙里有痰堵着,平时痰多;嘴巴里有黏黏的感觉,早晨起床后尤其明显;容易消化不良,积滞;经常感到身体沉重,不轻松;舌苔厚腻或有舌苔厚厚的感觉。
以上满足6点,你就是痰湿体质的人啦!什么是痰湿体质?痰湿,亦称为迟冷质。
痰湿体质的人一般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多汗且黏、易胸闷痰多、口黏苔腻、喜欢吃肥腻甘甜的食物、脉滑为主要特征,常见于肥胖的人,或者是以往一直很瘦现在肥胖难瘦。
而从性格方面,也较其他体质的人性格偏温和、稳重,善于忍耐。
此种体质者多伴有脾胃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等。
痰湿体质的人要防止糖尿病、脑中风、高血粘稠度、高尿酸血症等。
痰湿体质的成因痰湿,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
这里的“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如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饮食水分过多,或因饮酒、乳酪、生冷饮料,而使体内津液聚停而形成内湿。
痰湿体质养生法忌忌“肥甘味厚”,太甜的、油腻的、咸的无利于脾的运化;痰湿体质的人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因此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
宜痰湿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健脾祛湿,饮食应当清淡,多吃薏仁、赤小豆、芡实、山药、鲫鱼、海带、冬瓜、萝卜、芥末等食物,若能配合饮用一些药茶,则效果翻倍;痰湿体质最大的特点是心宽体胖,腹部松软肥胖,因此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散步、慢跑、球类、游泳、武术、八段锦、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均可选择。
中医调理痰湿体质的方法
![中医调理痰湿体质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0b35b4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9.png)
中医调理痰湿体质的方法痰湿体质是中医划分的一种体质类型,也是许多人常见的体质问题之一。
痰湿体质一般表现为肥胖、皮肤油腻、容易出汗、口苦口干、便秘等症状。
中医提供了一些调理方法,帮助改善痰湿体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调理痰湿体质的方法。
一、饮食调理调理痰湿体质首先从饮食方面入手是很重要的。
在中医的观念里,湿气主要来自不良的饮食习惯和消化系统的不畅,所以饮食调理对于改善痰湿体质非常有效。
1. 清淡饮食:痰湿体质的人应该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油腻、辛辣、腥味过重的食物。
可以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清淡食物,避免过多摄入油脂和糖分。
2. 合理搭配食物:在饮食中要注意合理搭配食物。
例如,可以多吃些薏苡仁、山楂、芡实等具有健脾化湿作用的食物。
此外,可以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柠檬、柚子等。
3. 注意饮食习惯:要养成规律、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不吃太饱或过饥,避免进食过多的冷饮和刺激性食物,以防脾胃受伤。
二、穴位按摩中医认为,通过按摩身体的特定穴位可以调理和改善痰湿体质。
以下是一些适合痰湿体质的常用穴位:1.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外侧,窝骨下缘,按揉足三里穴可以促进脾胃功能,帮助身体排除湿气。
2. 大横穴:位于足背部,第一、第二跖骨骨间凹陷处。
按摩大横穴可以改善湿气滞留的情况。
3. 中脘穴:位于胃部正中,两侧乳头连线最低点的正中线上。
按揉中脘穴可以调理脾胃功能,缓解湿气的困扰。
三、草药调理中草药在中医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痰湿体质,中医常常会使用一些具有化湿功效的中草药来调理身体。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草药:1. 茯苓:具有利水利湿、健脾益胃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湿气。
2. 泽泻:能够利水渗湿、健脾利湿,对于痰湿体质的改善有一定效果。
3. 陈皮:可以理气健胃、燥湿化痰,有益于痰湿体质的调理。
四、注意生活习惯除了饮食和草药调理外,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改善痰湿体质也是至关重要的。
1.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或过度疲劳。
痰湿体质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痰湿体质的症状和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0fb261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9.png)
痰湿体质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痰湿体质是中医中的一种体质类型,特征是体内容易湿气积聚,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肥胖或体重过重:痰湿体质的人往往容易胖,尤其是腹部肥胖。
2. 外感易感:容易受外界湿气的侵袭,例如易感冒、咳嗽、口腔溃疡等。
3. 感觉沉重:身体会感觉沉重不舒服,思维也会显得迟钝。
4. 肌肉无力:痰湿体质的人容易感到四肢发沉无力。
5. 情绪不稳定:易焦虑、易怒、易疲劳、记忆力下降等。
治疗方法:
1. 饮食调理:注意清淡饮食,少食寒凉生冷食物,多食蔬菜、粗粮、水果,避免油腻食物和糖分过高的食物。
2. 运动调理:参加适当的有氧运动,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3. 中药调理:可以采用一些有化湿作用的中药进行调理,如半夏、苍术、茯苓等。
4. 艾灸调理:可通过艾灸来刺激穴位,促进体内湿气的流通,改善体质。
5. 心理调理: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焦虑和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
需要注意的是,痰湿体质的人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理,并且需要持之以恒,不能急功近利。
同时,若症状严重或持续,建议咨询中医医生的专业意见。
痰湿体质调理方法
![痰湿体质调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1974c1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a.png)
痰湿体质调理方法
痰湿体质是中医学中的一种体质类型,痰湿体质的人容易出现体形肥胖、口苦、口腻、舌苔厚腻等症状。
痰湿体质的人需要通过调理来改善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下面就介绍一些痰湿体质调理方法。
首先,饮食调理是改善痰湿体质的关键。
痰湿体质的人应该少吃油腻、富含糖分的食物,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此外,痰湿体质的人还应该多喝水,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气。
其次,适当运动也是改善痰湿体质的重要方法。
痰湿体质的人容易体形肥胖,需要通过运动来消耗多余的脂肪,增强体质。
适合痰湿体质的运动包括慢跑、快走、瑜伽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排出体内的湿气,改善体质。
另外,中医调理也是改善痰湿体质的有效方法。
痰湿体质的人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来改善体质,如黄芪、茯苓、山楂等中药材都有祛湿化痰的作用,可以帮助改善痰湿体质。
此外,痰湿体质的人还可以通过艾灸、拔罐等中医疗法来调理体质,这些疗法可以促进体内的气血运行,调理脏腑功能,改善痰湿体质。
总之,改善痰湿体质需要从饮食、运动、中医调理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调理方法可以改善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希望以上介绍的痰湿体质调理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痰湿体质的8个调理方法
![痰湿体质的8个调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29f7d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4.png)
痰湿体质的8个调理方法前几天讲的都是虚证的体质,也就是身体中缺少该有的,接下来几天,咱们来谈谈实证的5种体质。
什么是痰湿?体内的水湿太多,无法运化,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浓稠物质,就是痰湿。
痰湿体质的人体内环境,就像雾霾天气,终日阴郁,湿气蔓延,气机流通不畅。
这样的环境会影响体内脏腑的功能,体内更容易形成痰湿,从而成为恶性循环。
1.痰湿体质的7大表现1.脸色暗沉发黄、出油、浮肿2.舌头大而胖,舌苔厚白滑腻,舌边有齿痕3.身体臃肿肥胖,腹部松软胖大,容易困倦乏力4.身体容易出现各类炎症5.脾胃运化能力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容易腹胀6.咳嗽反复发作,咳嗽痰多7.百病皆由痰作祟,还有很多怪病,比如莫名其妙的头晕、胸闷、晕车、打呼噜,都是因为痰湿导致的。
2.痰湿体质的8个调理方法方法1:饮食保健痰湿体质的人,应该吃一些祛湿的,化痰的,行气的食物,饮食中适宜多吃:陈皮,赤小豆,薏苡仁,冬瓜,生姜,洋葱,白萝卜,山药等。
痰湿体质的人,要少吃甘肥油腻,少吃滋阴的食物,少吃寒凉伤阳的食物。
道理很简单,身体里已经很多痰湿油脂了,当然要少油。
滋阴的食物就容易生湿,当然也要少吃。
寒凉的食物伤阳,要化掉痰湿这类阴成形的物质是需要阳气的,所以寒凉食物要少吃。
方法2:穴位保健:阴陵泉、地机、三阴交、水分、水道、丰隆穴。
湿气重的人,推荐一组穴位:这组穴位叫做“天地人三皇穴”,分别阴陵泉+地机+三阴交。
这三个穴位都是脾经上的穴位,是调理脾虚湿气重的最佳组合穴位了。
身体水太多的话,加上“水分”“水道”这两个穴位。
如果是痰湿重的话,再配上“丰隆”穴。
痰湿气重的人,常灸这几个穴位,就能将体内的痰湿祛掉。
方法3:泡脚方:温胆汤温胆汤是最适合痰湿体质泡脚的方子。
痰多、多梦易醒、容易出油、头部昏沉、晨起口苦、湿疹脚气、妇科带下、阴部潮湿的人都适合用温胆汤泡脚。
温胆汤:法半夏9,陈皮6,茯苓30,炙甘草6,竹茹6,枳实6。
为了将温胆汤的作用机理说清楚,我要用到黄元御先生的这张气机升降图。
什么是痰湿体质,痰湿体质该怎么调养?
![什么是痰湿体质,痰湿体质该怎么调养?](https://img.taocdn.com/s3/m/8c7fb0fa49649b6649d74721.png)
什么是痰湿体质,痰湿体质该怎么调养?大千世界人各有异,很多人的体质都各有不同,有些人是寒性体质,有些人是热性体质,那么痰湿体质的人有哪些表现呢?哪些食物会有帮助呢?痰湿体质的表现有哪些1、体型上是肥胖的,主要是腹部肥满松软,性格上偏温和、稳重、恭谦,给人靠得住的感觉,而且脾气好,善于忍耐。
这主要是和痰、和湿的性质密切相关。
2、从舌头上看,是胖大的,舌苔发白,还有一层东西在舌头上,就是觉得腻,一摸脉,脉象是滑的,就像玻璃珠在盘子里滚的那种滑滑的感觉,口里老觉得黏腻、不清爽或者觉得嘴里会回甜,整个身体就是沉重的,不舒服平时饮食方面,喜欢吃肥肉和油多的东西,还喜欢吃甜的、黏的、腻的,比如糕点、点心之类的。
3、平时大便不会干,要么就是有解不干净的感觉,要么就是大便黏黏糊糊的,冲水的时候老冲不干净,会黏在马桶上,一般小便量不多,尿的次数也不多,有时候小便有些浑浊,这种体质容易得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就是代谢综合症。
痰湿体质的人还表现在对梅雨季节及潮湿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差,因为本身机体湿就重了,自然就不会喜欢梅雨季节和潮湿的环境具体表现为痰蒙清窍、痰湿内蕴、痰阻气道、痰湿困脾痰蒙清窍:谢顶,性格上不急不躁,经常头晕、眩晕,工作压力一大,事情一多,头就会更晕,就像裹住个什么东西似的,一点不轻松,舌苔是白腻的,摸脉也是滑的。
该如何调养呢?痰湿体质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慢,慢悠悠的,而且身体胖胖软绵绵的,所以痰湿体质的人,不管做什么,尝试一下,想好了就马上去做,不要再翻来覆去的想,有时候还要学会无所谓,这个阴虚体质的人也要注意的。
哪些食物会有帮助?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化痰,而且还宁心安神。
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增加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出,有镇静及保护肝脏、抑制溃疡的发生、降血糖、抗放辐射等作用薏仁米:它是一种常用的中药,也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什么是痰湿体质,痰湿体质该怎么调养?
![什么是痰湿体质,痰湿体质该怎么调养?](https://img.taocdn.com/s3/m/77d6488d02768e9950e738dc.png)
什么是痰湿体质,痰湿体质该怎么调养?关于《什么是痰湿体质,痰湿体质该怎么调养?》,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婆娑世界人都有异,很多人的身体素质都各不相同,有的人是虚寒体质,有的人是湿热体质,那麼痰湿体质的人有什么主要表现呢?什么食物会出现协助呢?痰湿体质的主要表现有什么1、身型上是肥胖症的,主要是腹部肥满绵软,性情上偏柔和、沉稳、恭谦,给人可以信赖的觉得,并且好脾气,擅于忍受。
这主要是和痰、和湿的特性息息相关。
2、从舌头上看,是胖大的,舌苔发白,也有一层东西在舌头上,便是感觉腻,一摸脉,脉诊是滑的,如同玻璃弹珠在菜盘里滚的那类滑溜的觉得,嘴里老感觉粘腻、不清新或是感觉口中会回甜,全部人体便是厚重的,难受平常饮食搭配层面,喜爱吃肥肉和油多的东西,还喜欢吃甜的、黏的、腻的,例如点心、小点心这类的。
3、平常排便不容易干,要不便是有解不干净的觉得,要不便是排便黏黏糊糊的,水冲的情况下老冲不干净,会粘到坐便器上,一般小便量很少,尿的频次也很少,有时小便一些混浊,这类身体素质非常容易得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便是代谢综合症。
痰湿体质的人还主要表现在对梅雨天气及湿冷自然环境适应力较为差,由于自身机体湿就重了,当然就不容易喜爱梅雨天气和湿冷的自然环境主要表现为痰蒙清窍、湿痰内蕴、痰阻气管、湿痰困脾痰蒙清窍:秃顶,性情上不骄不躁,老是头晕、眩晕,压力一大,事儿一多,头便会更晕,如同裹起来个哪些东西一样,一点不轻轻松松,舌苔发白是白腻的,摸脉也是滑的。
该怎样调理呢?痰湿体质还有一个特点便是慢,慢吞吞的,并且人体胖乎乎软乎乎的,因此痰湿体质的人,无论干什么,试着一下,想好啦就立刻去做,千万别翻来翻去的想,有时也要学好不在乎,这一阴虚体质的人还要留意的。
什么食物会出现协助?薏苡仁:芳香化湿,健脾胃,止咳化痰,并且还滋阴养血。
薏苡仁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能提升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溶液的排出来,有镇定及保护肝脏、抑止溃疡的产生、降血脂、抗放辐射源等功效薏仁米: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广泛常吃的东西,茯苓功效淡生寒,有益水消肿、健脾养胃、舒筋活络除痹、清热解毒放脓等作用,为常见的利水渗湿药。
中医对痰湿体质的调理方法
![中医对痰湿体质的调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6c2cc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0.png)
中医对痰湿体质的调理方法痰湿体质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体质类型之一,其特点是体内湿气较重,容易出现痰多、口苦、腹胀等症状。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出发,介绍一些调理痰湿体质的方法。
一、饮食调理饮食是痰湿体质调理的重要方面。
中医认为湿气多来自于饮食,因此应该选择清淡、健康的饮食方式。
1. 避免食用寒凉生冷的食物,如冰淇淋、生冷水果等。
这些食物容易使体内湿气更加重,加重痰湿症状。
适量食用温热食物,如姜、葱、大蒜等,可以有助于湿气的排解。
2. 少食油腻食物和甜食。
中医认为油腻食物和甜食容易产生痰湿,因此应该尽量少食或者避免。
3. 适量食用一些具有湿气影响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红小豆等,可以起到调理湿气的作用。
二、草药调理中医草药对于痰湿体质的调理也有很好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草药:1. 祛湿草药:苍术、茯苓、陈皮、白术等有助于排除湿气,使体内痰湿得以消散。
2. 祛痰草药:半夏、桔梗、葶苈子等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痰涎。
3. 健脾草药:党参、山药、白扁豆等有助于健脾化湿,改善痰湿体质。
三、运动调理适当的运动对于改善痰湿体质也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适合的运动方式:1. 散步:每天散步30分钟,有助于大腿内侧、下腹部的脂肪燃烧,改善湿气困扰。
2. 慢跑: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慢跑速度和时间,每周2-3次,有助于加速新陈代谢,改善体内湿气。
3. 瑜伽:通过瑜伽的呼吸和伸展动作,可以加强脾胃功能,排除体内湿气。
四、穴位按摩中医通过按摩穴位可以调理痰湿体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穴位:1. 手三里穴:位于手臂内侧,肘横纹外侧,用拇指按压该穴位有助于消化湿气。
2.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膝盖髌骨下方三寸,用拇指按压该穴位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湿气。
3. 关元穴:位于脐中央,用手指顺时针按摩该穴位可以改善脾胃功能,减少湿气困扰。
综上所述,痰湿体质的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草药调理、运动调理和穴位按摩等。
中医的疗法强调整体调理,因此应该结合个体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调理方法。
痰湿体质的调理与健康管理
![痰湿体质的调理与健康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3b9195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4.png)
营养均衡搭配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 、鱼、蛋、奶等,以维持身体 正常生理功能。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 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有助于促进消化和排泄。
保持适量的脂肪摄入,选择健 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坚 果等。
祛湿化痰食材推荐
冬瓜
具有清热利水、消肿解 毒的功效,适合痰湿体
质者食用。
赤小豆
嗽、痰多等症状。
冬瓜荷叶汤
冬瓜具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的 功效,荷叶具有清暑利湿、升发 清阳的作用。将两者煮汤饮用, 可改善痰湿体质引起的水肿、小
便不利等症状。
药膳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服用方法
药膳的服用方法因配方而异,一般可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选 择煮粥、泡茶或煮汤等方式。建议在餐后适量服用,以免影 响正常饮食。
痰湿体质的调理与健康管理
汇报人:XX 2024-01-21
目录
• 痰湿体质概述 • 饮食调理原则与方法 • 运动锻炼改善用 • 心理调适在痰湿体质管理中的重要性 • 总结与展望
01
痰湿体质概述
定义与特点
痰湿体质是指人体内 水液代谢失调,导致 痰湿内蕴的一种体质 状态。
痰湿体质与疾病关系的研究
我们深入探讨了痰湿体质与多种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揭 示了痰湿体质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个性化调理方案的制定
针对不同痰湿体质人群的特点,我们制定了个性化的调理 方案,包括饮食、运动、中药等多个方面,为改善痰湿体 质提供了有效指导。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痰湿体质与基因多态 性的研究
湿。
04
中医药膳调理方案
药膳治疗原则及作用机制
药膳治疗原则
针对痰湿体质,药膳治疗的原则是健脾利湿、化痰降浊。通过选择具有健脾、 利湿、化痰功效的中药和食材,进行合理搭配,达到改善痰湿体质的目的。
痰湿体质不仅会带来肥胖,还会带来疾病,痰湿有什么表现?又该如何去除?
![痰湿体质不仅会带来肥胖,还会带来疾病,痰湿有什么表现?又该如何去除?](https://img.taocdn.com/s3/m/6fff1ba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8.png)
痰湿体质不仅会带来肥胖,还会带来疾病,痰湿有什么表现?又该如何去除?在九种体质中,痰湿体质是现代人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且我国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湿体质的患者不仅需要祛痰湿,还需要注意肺脾的日常养护。
一般来说,痰湿体质的患者体型多半比较肥胖,如果是原来很瘦现在却很胖的人,则很可能是痰湿造成的,这也是为什么这类人一直致力于减肥,却丝毫不见效果的原因。
痰湿体质的患者不仅体形肥壮,且肚子和腿部的肉比较松软,不像正常肥胖者的肉比较紧实。
痰湿体质除了会导致患者肥胖,还会给患者带来诸多疾病,比如常见的甲状腺肿大、高血压、糖尿病等。
所以,一旦患有痰湿症,就需要及时调养,日常预防和调理痰湿体质,需要了解以下3大常识,助你远离痰湿体质。
1.痰湿是什么?“痰湿”是中医专用术语,是病理性的产物,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
“痰”分为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有形之痰多半指咳嗽的痰,而中医通常提及的是无形之痰,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等,外在湿气会侵入人体从而诱发疾病。
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时常,对体内水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饮食水分过多,或因饮酒、乳酪、生冷饮料,而使体内津液聚停而形成内湿。
2.痰湿的表现是什么?简单来讲,可以将痰湿理解成身体的“污垢”,身体是一个不断运转的机体,就像油垢会影响发动机运转一样,身体一旦出现“污垢”,便同样会阻碍人体脾脏的运转,从而出现食欲不振、营养无法输布、全身乏力、疲劳、嗜睡等症状。
同时,脾脏无法正常运转会导致体内废物无法排出,而废物的长期堆积则会出现肥胖,成为一个虚胖的胖子。
此外,人体的肺脏像一个空气净化器,吸入空气清洁过滤后进入机体,再将废物通过气体排出体外,痰湿像污垢一样影响着肺的正常运转,废物排不出去便积攒在肺中,影响肺的功能,从而出现咳嗽、咳痰甚至气喘等症状,然而这些症状是痰湿在肺的一个外在表现,即使很多人没有这些症状,也很可能是痰湿体质,所以不能简单地将痰湿和咳痰理解为一个概念。
痰湿体质讲课PPT课件
![痰湿体质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ae8b5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0.png)
中成药如香砂六君子丸、健脾丸等 也有较好的调理效果,可依据个人 情况选择。
除了中药调理,还可以通过食疗、 运动等方式进行调理,综合调理效 果更佳。
饮食调理:多食用健脾利湿的食物,如山药、扁豆、薏米等 运动调理: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促进新陈代谢 居住调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干燥,避免潮湿环境 心理调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压抑和焦虑
痰湿体质的预防与保健
饮食调理:多食用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米、山药、苦瓜等 运动锻炼: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精神调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学会调节情绪 环境改善: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环境,注意保暖
饮食调理:多食 用健脾利湿的食 物,如薏米、山 药、苦瓜等。
物。
寻求中医治疗, 通过中药调理 和针灸等方法 改善痰湿体质。
案例一:张先生的转变
案例二:李太太的养生之道
案例三:王小姐的瘦身之旅
案例四:赵先生的糖尿病康复之 路
提问环节:鼓励听 众提问,针对问题 进行深入探讨
经验分享:请专家 或资深从业者分享 相关经验和案例
小组讨论:分组进 行讨论,分享各自 的经验和看法
现场互动:利用互 动工具,增强与听 众的互动和参与感
汇报人: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01 汇 报 人 员
02 痰 湿 体 质 概 述
03 痰 湿 体 质 与 疾 病
04 痰 湿 体 质 的 调 理
痰湿体质的预防与 05 保 健
案例分享与经验交 06 流
单击添加文档标题
痰湿体质概述
痰湿体质是指人体内水液代谢异常,痰湿凝聚而形成的一种体质类型。
痰湿体质的人通常表现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身体沉重等特征。
中医中的痰湿体质辨识
![中医中的痰湿体质辨识](https://img.taocdn.com/s3/m/1b5946f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0.png)
中医中的痰湿体质辨识中医作为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之一,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观点和方法。
中医强调人体的阴阳平衡和五行相配,而体质的辨识则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一环。
在中医中,痰湿体质是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本文将着重讨论痰湿体质的辨识,并探讨其特点、病因以及对策。
一、痰湿体质的特点痰湿体质是中医体质分类中的一类,它与“湿邪”有关。
痰湿体质的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体形较胖:痰湿体质的人往往容易胖,并且脸部容易水肿,皮肤也较黯淡无光。
2. 气色暗淡:痰湿体质的人的面色通常较暗淡,容易出现脸部黄褐斑。
3. 精神不振:痰湿体质的人常感到乏力,精神不振,容易产生困倦的感觉。
4. 易感风寒湿邪:由于体内湿气较重,痰湿体质的人容易受凉感冒,且很难完全康复。
5. 大便不畅:痰湿体质的人常有大便稀软的情况,甚至会出现腹泻。
6. 口苦口干:痰湿体质的人常感到口苦口干,且口腔中有粘腻感。
7. 尿频尿黄:痰湿体质的人经常会尿频尿黄,且尿液浑浊。
二、痰湿体质的病因中医认为,痰湿体质的形成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但与饮食、情绪和环境等有直接联系。
1. 饮食因素: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偏食油腻食物、过量食用寒凉性食物都可以诱发痰湿体质。
2. 情绪因素:悲伤忧郁、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等都会导致痰湿体质的发生。
3. 环境因素:长期居住在潮湿环境中,或者工作环境潮湿,都容易导致痰湿体质。
三、痰湿体质的对策对于痰湿体质的人来说,调理体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 饮食调节: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正常饮食节制,忌食寒凉湿性食物,多食用燥湿食物如山楂、薏米等。
2. 情绪调控: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忧郁和压力过大,可以通过运动、放松等方式调节情绪。
3. 环境改善:保持通风干燥的环境,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中。
4. 季节养生:根据四季变化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秋冬季节要注意保暖。
5. 中药调理:可以使用中药来调理痰湿体质,如半夏、陈皮、白术等。
痰湿体质原因有哪些呢
![痰湿体质原因有哪些呢](https://img.taocdn.com/s3/m/8d4d8fec8bd63186bcebbcb7.png)
痰湿体质原因有哪些呢其实生活中说了那么多痰湿体质的治疗方法,可是大家却并不了解关于痰湿体质原因到底有哪些,真正的形成原因是因为什么,可能说到这里,想必很多人还并不是很了解,其实对于痰湿体质的患者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么就是肥胖,无论是男女都会出现肥胖的症状,而且大多数人都是虚胖喜欢吃甜食,那么痰湿体质原因我们来详细的介绍一下。
痰湿聚集了,吃进去的饮食物代谢不了了痰湿体质是我们相对比较容易判别的一种体质类型。
因为胖是它的一个特征性表现,就像我们前面说到的那么多人,不同人群,各种各样的痰湿,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胖子,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见到过瘦的。
现在,我先来讲讲痰湿是怎么形成的。
湿呢,一般来说很好理解,三点水,和水有关。
痰呢,两个火,是不是和火有关?一个和水有关,而一个和火有关,它们又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呢?首先,我们来看看人体的水液是怎么代谢的吧。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吃东西、喝水,这些饮食物进入人体以后,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变成一些精微物质,然后运输到全身各个器官组织,发挥营养功能。
而这些精微物质里就包括津液,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体液和正常的分泌物。
而湿是怎么来的呢?湿就是因为吃进来的东西不能正常运化吸收,不能转化为我们人体可以正常利用的滓液了。
所以,如果脾的功能出现了问题,水液和食物就变成了水湿,痰湿体质的人就会出现腹胀,腹满。
而水湿停聚过多就变成了饮,饮积聚过多,又受到热邪的煎熬,就成了痰。
因此湿和痰息息相关,也就是“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
我们知道脾是在腹部。
脾运化不好了,饮食物堆积在腹部,所以痰湿的这种胖一定是腹部为主的胖,腹部摸上去肥满松软。
脾虚写马吧,痰湿困脾了,营养物质不能滋养脏腑组织了,不能上到面部了。
因此,我们看痰湿体质的人面色黄而且胖,颜色还黯,眼泡微浮,早上起床特明显。
我们前面说过痰有两种,一种是有形之痰,就是狭义的痰;一种是无形之痰,就是广义的痰。
痰是呼吸道的分泌物,健康人一般是有痰的。
一般痰湿体质症状有哪些呢
![一般痰湿体质症状有哪些呢](https://img.taocdn.com/s3/m/153941bfdaef5ef7ba0d3cf3.png)
一般痰湿体质症状有哪些呢
很多人身体不好体质不好,这都是源自于自己平时不注意,特别是很多看似体态肥胖的朋友们,往往身体方面就会出现痰湿型体质,有的人面色发暗,皮肤发黄,油腻比较多,眼泡微肿,这里的人群最容易出现这些现象的,那么对于痰湿体质症状有哪些,平时生活当中又该如何辨别呢!
1.体形面色: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四肢浮肿,按之凹陷,性格比较温和,面部皮肤油脂较多,面色淡黄而暗,眼泡微浮,容易困倦,面少血色,白中常发青,且少光泽
2. 舌头:舌体胖大,苔滑腻,舌苔白腻或甜,舌边常有齿印成排
3. 口手和脚:口中粘腻,口唇色淡,很少感觉口渴,不想喝水,容易出汗,汗出后皮肤多凉,头身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易出现耳鸣,年过60 岁者中耳聋者多见
4. 感觉及睡眠:人体好倦缩,手足冰凉,胸闷,痰多,容
易困倦,有关节酸痛、肌肤麻木、肠胃不适
5. 脉象:脉濡而滑
6. 喜好: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喜食肥甘甜黏,夏天好过,冬天难熬
7. 大小便: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尤其是早晨大便急,一
泻为快,一夜三四次小便,且尿量多而色清如水。
对于痰湿体质症状有哪些,以上的文章以为大家就做了介绍,这一类的人群是最容易出现痰湿体质的,而且出现了我们就要及时调理饮食,不要吃辛辣的食物,要多休息,也不要去做过多的运动,适当的要注意饮食健康。
痰湿体质的表现症状及调理方法
![痰湿体质的表现症状及调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946c3a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5.png)
痰湿体质的表现症状及调理方法
痰湿体质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体质类型,它是指人体内湿气积聚,形成痰湿,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的一种体质状态。
痰湿体质的人往往容易出现体重偏重、容易疲倦、口苦口干、大便不成形等症状。
那么,痰湿体质的表现症状及调理方法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一一为您介绍。
痰湿体质的表现症状。
1. 体重偏重,痰湿体质的人往往容易出现体重偏重的情况,即使饮食控制,运动也不见效果。
2. 容易疲倦,痰湿体质的人身体内湿气较重,容易疲倦乏力,精神不振。
3. 口苦口干,痰湿体质的人常常口苦口干,尤其是早晨起床时口干舌燥的感觉比较明显。
4. 大便不成形,痰湿体质的人大便往往不成形,甚至出现便秘的情况。
痰湿体质的调理方法。
1. 合理饮食,痰湿体质的人应该少吃油腻、辛辣、生冷食物,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2. 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气,增强体质,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瑜伽等。
3. 调理情绪,情绪不稳定会导致体内湿气增加,因此痰湿体质的人应该学会放松自己,保持心情愉快。
4. 中药调理,可以选择一些清热祛湿的中药进行调理,比如茯苓、泽泻等中药材。
总结。
痰湿体质的人需要特别注意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避免过食油腻食物,保持情绪稳定,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体质。
同时,如果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痰湿体质的表现症状及调理方法,也希望您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调理,保持身体健康。
怎样调节痰湿体质呢
![怎样调节痰湿体质呢](https://img.taocdn.com/s3/m/a25f702b0740be1e650e9a8d.png)
怎样调节痰湿体质呢
在中医上是最讲究每个人的自身体质的调养的,比如痰湿体质的人群,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调理的话,很容易出现中风和消渴等这样的疾病,并且痰湿体质的人群的身材偏于肥大,对于痰湿体质的人群本身也是一种困扰,所以怎样调节痰湿体质呢,不仅让身体得到改善,也得让自己的身材得到改善才是最好的。
1、控制饮食
痰湿体质者体形大多肥胖,身重容易疲倦,喜食肥甘厚味的食物,并且食量大。
食疗上首重戒除肥甘厚味,戒酒,且最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
应常吃味淡性温平的食品,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淤祛痰的食物,更应多食。
适宜痰湿体质者食用的食物有芥菜、韭菜、大头菜、香椿、辣椒、大蒜、葱、生姜、木瓜、白萝卜、荸荠、紫菜、洋葱、白果、大枣、扁豆、红小豆、蚕豆、包菜、山药、薏米、冬瓜仁、牛肉、羊肉、狗肉、鸡肉、鲢鱼、鳟鱼、带鱼、泥鳅、黄鳝、河虾、海参、鲍鱼、杏子、荔枝、柠檬、樱桃、杨梅、槟榔、佛手、栗子等。
应限制食盐的摄入,不宜多吃肥甘油腻、酸涩食品,如
饴糖、石榴、柚子、枇杷、砂糖等。
此外,杏仁霜、莲藕粉、茯苓饼对该体质者是不错的食补选择。
2、运动
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时,易形成痰湿,痰湿居于人体,便可以认为这种体质状态为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者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所以最好能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活动量应逐渐增强。
痰湿体质的人群一般都是不喜欢运动并且饮食习惯不科学的人群,而且痰湿体质的人群特别容易犯困,睡眠比较多,并且食量也是比较大的。
而且痰湿体质的面相呈现白色,是亚健康的状态,所以调理自身身体体质是比较重要的,可自行中医药膳调理,也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痰湿体质改善方法
![痰湿体质改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9fcd45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d.png)
痰湿体质改善方法
痰湿体质是指机体内湿气和痰液的代谢紊乱,表现为体重增加、容易疲倦、消化不良、口苦口腻、舌苔厚腻等症状。
改善痰湿体质的方法如下:
1. 调整饮食: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和富含糖分的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和少量的鱼、豆制品等。
2. 加强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湿气和痰液排出体外。
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方式。
3. 中医调理:中医认为痰湿体质是湿气和痰液的累积,可以通过相应的中药调理来改善。
建议咨询中医师,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理。
4.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尽量避免熬夜,形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5. 调节情绪:情绪不稳定会加重湿气和痰液的生成。
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
6.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环境,保持身体干燥。
需要注意的是,痰湿体质并非一种疾病,而是体质的一种表现。
在改善体质的同
时,也需要适当的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进一步加重湿气和痰液的生成。
如有严重不适或需要长期调理,建议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
中医养生之道如何调理痰湿体质
![中医养生之道如何调理痰湿体质](https://img.taocdn.com/s3/m/8bcb1e1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5.png)
中医养生之道如何调理痰湿体质在中医学中,痰湿体质是一种常见的体质类型,其主要特点是体内湿气过重,容易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如何调理痰湿体质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之道如何调理痰湿体质,帮助人们摆脱湿气困扰。
一、饮食调理饮食是调理痰湿体质的重要环节。
中医认为,痰湿体质的人宜忌食物的选择要特别注意。
1.宜食:适量食用一些温热开气的食物,如生姜、山药、苦瓜等具有化湿功效的食材。
此外,蔬菜水果类宜多选择清淡、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白萝卜、芹菜、西瓜等。
2.忌食:痰湿体质的人要避免过多摄入寒凉生冷、油腻等食物。
如油炸食品、甜食、冰淇淋等都应尽量少食或不食。
二、运动调理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调理痰湿体质。
中医认为,痰湿体质的人多应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来消除湿气。
1.有氧运动:进行有氧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体内湿气的排出。
建议选择跑步、游泳、骑行等有氧运动。
2.气功锻炼:中医气功锻炼可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帮助身体排除湿气。
如太极拳、五禽戏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穴位按摩中医养生中,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以调理痰湿体质。
1.足三里穴:位于腓肠肌前侧突起下方凹陷处。
通过按摩足三里穴有助于促进脾胃功能,排出湿气。
2.巨阙穴:位于小腿内侧,距膝盖下缘四指的位置。
按摩巨阙穴可以刺激脾胃功能,帮助湿气排出。
四、草药调理中草药在中医调理痰湿体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1.半夏煎汤:半夏、干姜、茯苓、甘草,适量入煎水中煮沸后饮用,可以帮助消除内部湿气。
2.茵陈蒿丸:茵陈、荷叶、法半夏、泽泻、砂仁,适量研磨成丸,每天服用,有助于调理脾胃湿气。
五、情绪调节情绪也与痰湿体质息息相关。
中医认为,情绪波动会加重湿气内生。
1.保持心情愉快: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可以减少湿气的生成。
2.避免压力:积极应对压力,减少紧张情绪对身体的影响,有助于减轻湿气困扰。
综上所述,通过饮食调理、运动调理、穴位按摩、草药调理及情绪调节等方式,可以有效调理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调养方法
![痰湿体质调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b7eed2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14.png)
痰湿体质调养方法
痰湿体质所指的是人体内湿气过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的体质。
对于痰湿体质的调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寒凉、油腻、甜腻的食物,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粗粮、蔬菜、水果等。
同时,多喝温水可以起到清除湿气的作用。
2. 运动锻炼:适当加强身体的运动,促进气血流通,有利于湿气的排泄。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3. 睡眠充足: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调理痰湿体质非常重要。
建议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晚上尽量早点睡觉,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4. 避免受潮:痰湿体质的人容易受潮,所以要注意保持居室的干燥,避免长时间待在湿气重的环境中。
5. 心情调节:情绪不稳定会加重痰湿体质,因此要学会放松心情,保持情绪稳定。
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做瑜伽等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
6. 中医调理:根据个人痰湿体质的具体情况,可向中医师咨询并调配中药来调理身体,中医疗法可以根据个人体质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痰湿体质的调养需要长期坚持和个体化的调整,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湿体质发生多由各种病因导致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痰湿内蕴,留滞脏腑,反过来影响脏腑功能。
病因如下:
1.寒湿侵袭
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久居湿地,湿邪侵袭人体,脾胃受困,水湿运化失职,聚湿成痰,痰湿蕴肺。
2.饮食不节
常暴饮暴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不能布散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致使湿浊内生,蕴酿成痰,痰湿聚集体内。
3.先天禀赋
素体胃热,过食肥甘厚味,脾运不及,聚湿生痰。
4.年老久病
脾胃虚损,运化功能减退或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
5.缺乏运动
长期喜卧久坐少动,气血运行不畅,脾胃运化呆滞,不能运化水湿,聚湿致痰湿内生。
痰湿体质常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厚味,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发病时同时并见痰湿留滞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对梅雨及湿重环境适应力差。
1.痰湿蕴肺
证候:咳嗽反复发作,痰多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体倦,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则:燥湿化痰、温肺降逆。
主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常用药:陈皮、煮半夏、茯苓、厚朴、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等。
2.痰湿中阻
证候:腹部痞塞不舒,进食尤甚,胸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恶心呕吐,胃纳呆滞,口淡不渴,大便正常或不实,舌苔厚腻,脉沉滑。
治则: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方:二陈平胃散。
常用药:陈皮、煮半夏、茯苓、厚朴、苍术等。
3.痰湿蒙窍(痰蒙清窍)
证候:头重昏蒙,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睡困乏,舌苔厚腻,脉沉滑。
治则:燥湿化痰,健脾和胃,平肝息风。
主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常用药:白术、天麻、陈皮、煮半夏、茯苓、竹茹等。
痰湿体质证症状表现多端,治疗大法当燥湿化痰。
痰湿体质的人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忌食肥甘厚味生冷之物,戒烟酒,平时可以多吃点生姜,多进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维生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顺畅正常。
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湿体质的人平素可适当服用六君子丸或杏苏二陈丸健脾化痰。
避免涉水淋雨,久居湿地,注意保暖,防止外感寒湿之邪伤脾困脾,特别梅雨季节注意防潮湿。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应以微汗为宜,以助气血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