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过电片冲压模具设计(一)

合集下载

毕业论文-接触器导电连接片冲压模具设计

毕业论文-接触器导电连接片冲压模具设计

接触器导电连接片冲压模具设计第1章绪论1.1课题背景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材料专业模具方向学生来说,4年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以后从事冲压模具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校时了解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把握自己的学习方向,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近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各行各业高速发展,带动了模具市场的持续高速发展。

模具市场中最大的板块是汽车。

模具市场中第二大板块是电子及信息产业。

中国的玩具、自行车、微波炉分别占全世界市场份额的70%、60%和50%。

中国的影印机、个人电脑、电视机和空调器分别占全世界市场份额的2/3、2/5和1/3。

冰箱也已占了20%。

这些产品制造业都是模具的大用户。

在此形势之下,中国的模具工业高速发展是必然所趋。

随着中国加入WTO,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中,中国模具工业面临的形势是机遇大于挑战。

因而,一方面是模具的进出口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是外资大量涌入中国的模具行业。

外资大量涌入中国模具行业产生两方面效应。

一是外资不仅带来资金,也带来了技术与市场;二是外资企业在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给国内民族工业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

这两方面效应都促使中国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包括模具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和水平。

现代模具工业有“不衰亡工业”之称。

世界模具市场总体上供不应求,市场需求量维持在600亿至650亿美元,同时,我国的模具产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近几年,我国模具产业总产值保持13%的年增长率(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国内模具进口总值达到600多亿,同时,有近200个亿的出口),2005年模具产值超过600亿元,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出口将从每年9000多万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2亿美元左右。

质量、周期、价格、服务,是模具销售的四大要素。

在目前的模具市场中,周期越来越重要。

模具材料不断涨价,工资不断上升,模具价格总体上却是不涨反降,因此模具生产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

为了生存与发展,近年模具企业更加注重技术进步和管理改善。

电器开关过片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电器开关过片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x x学院UNIVERSITY本科生毕业设计二○一三年六月制(2016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电器开关过电片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2016年6月摘要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分析电器开关过电片零件冲压工艺性,制定相关冲压工艺规程,并根据理论与实际提出了4套可行性的设计方案。

通过各个方案的对比分析,考虑该零件结构紧凑,冲裁壁厚很小以及制造成本和冲裁效率高低等问题,最后决定选用方案为冲孔、弯曲、落料级进模。

在模具设计过程中,根据该零件的结构以及材料的利用率,合理设计出高效率的排样图,并对模具所需工艺力进行有效的计算,选出合适的压力机同时对该模具的装模高度进行校核。

此外,还对模具零件成形部分的刃口尺寸、模具的定距方式以及送料方式进行了设计与计算,最后完成模具的主要零部件及总体结构的设计与制造,并对主要成形零件进行加工工艺卡的制定。

关键词:开关过电片,模具设计,工艺分析,模具制造IABSTRACTThe graduation project is mainly to analyze the electrical switch parts stamping process through electrical sheet resistance.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regulations of stamping process, and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o put forward four sets of feasible design.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various options, the compact part structure, small wall thickness of punching ,manufacturing costs and punching efficiency and other issues, finally I decide to use the solution of punching, bending, and blanking progressive die. During the mold design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of these parts and the utilization of materials, finished a rational design of a highly efficient layout diagram, did an effective calculation of the force required to mold technology, chose the right press and at the same time checked the die height. In addition, the size of forming edge portion of the mold parts, manner of fixed distance and feeding method were designed and calculated, in the end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main components,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mold were done , manufacture technology process cards of mold was formulated.Keywords:electrical current piece of switch, mold design, technology analysis, mold manufacture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 1 -1.1冲压技术概述 .................................................. - 1 -1.2冲压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 - 1 -1.3本次毕业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 - 2 -第2章开关过电片成形工艺........................................................................ - 3 -2.1课题内容 ...................................................... - 3 -2.2开关过电片成形工艺分析 ........................................ - 3 -2.3工艺方案的分析和确定 .......................................... - 4 -2.3.1初拟方案................................................. - 4 -2.3.2方案分析与确定........................................... - 6 -第3章电器开关过电片级进模设计............................................................ - 7 -3.1零件冲压工艺分析 .............................................. - 7 -3.1.1零件结构形状分析......................................... - 7 -3.1.2产品工艺分析............................................. - 7 -3.2模具结构的设计 ................................................ - 7 -3.2.1排样图设计............................................... - 7 -3.2.2条料的定位装置........................................... - 9 -3.2.3卸料装置................................................. - 9 -3.2.4导向零件................................................. - 9 -3.2.5模架形式................................................ - 10 -3.3冲压工艺的计算 ............................................... - 10 -3.3.1毛坯长度的计算.......................................... - 10 -3.3.2计算冲裁力.............................................. - 10 -3.3.3计算弯曲力.............................................. - 12 -3.3.4总压力计算.............................................. - 13 -3.4初选压力机 ................................................... - 13 -3.5计算模具压力中心 ............................................. - 13 -3.6工作零件刃口尺寸的计算 ....................................... - 14 -3.6.1冲孔、落料凸、凹模尺寸的计算............................ - 14 -3.6.2切外形落废料凸、凹模尺寸的计算.......................... - 19 -3.6.3弯曲凸、凹模的尺寸计算.................................. - 20 -3.7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 ........................................... - 21 -III3.7.1凸模的结构和固定方式.................................... - 21 -3.7.2凸模长度的确定.......................................... - 21 -3.7.3凸模强度的计算与校核.................................... - 21 -3.7.3凹模尺寸的设计.......................................... - 22 -3.7.5凸模固定板结构设计...................................... - 23 -3.7.6凹模固定板设计.......................................... - 24 -3.7.7垫板的结构与设计........................................ - 24 -3.7.8卸料板的结构与设计...................................... - 24 -3.7.9浮顶器的结构与设计...................................... - 25 -3.8模架的选取 ................................................... - 26 -3.9压力机的校核 ................................................. - 26 -3.9.1模具的闭合高度.......................................... - 26 -3.9.2压力机的装模高度的校核.................................. - 26 -3.10其他标准件的选取 ............................................ - 27 -3.10.1模柄................................................... - 27 -3.10.2紧固连接件............................................. - 27 -3.11模具的装配图 ................................................ - 28 -第4章开关过电片模具的加工工艺分析................................................ - 31 -4.1冲导正孔凸模 ................................................. - 31 -4.2冲腰形孔凸模 ................................................. - 32 -4.3切外形落废料凸模 ............................................. - 33 -4.4冲圆孔凸模 ................................................... - 34 -4.5落料凸模 ..................................................... - 35 -结论............................................................................................................ - 36 -参考文献........................................................................................................ - 37 -致谢............................................................................................................ - 38 -IV第1章绪论1.1冲压技术概述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1】。

浅谈冲压模具设计中对机械运动的控制和运用

浅谈冲压模具设计中对机械运动的控制和运用
技 术 与市 场
第 1卷第 1期2 1f 8 1 0ll l
技 术 研 发
浅谈 冲压模具设计 中对 机械 运动 的控制和运用
张振扬
( 西机 电职 业技 术 学院 , 广 广西 南宁

500) 37
要 : 冲压 工 艺 学 的 基 本 原 理 出发 , 究 冲 压 模 具 设 计 中对 机 械 运 动 的 控 制 和 运 用 . 对机 械 运 动 的 基 本 原 理 进 行 从 探 并
对冲裁模具 来说 , 主要工艺是 冲裁工艺 , 其基 本运动是先 将料板和卸料板压牢 , 才能进行后续加工 。在 凸模和板料接触 进入 凹模后 , 凹模 和板料之 间都 会有相对运 动 , 凸 这会使板料
于精度要求 比较高 的弯 曲件而言 , 尤其需要注意在弯曲运动 的
过程 中 , 必须要 有一个运 动死点 。运动死点指的是所有相关 的 结构件在碰到运动死点时必须停止工作。 如果弯 曲件的开关 不 同于平常 的弯 曲件 , 么就需要采用特殊 的结构进行处理。举 那 个例子来说 , 可以斜 楔结 构来 帮助 弯曲件完成度数小于直角的
di 03 6 6i n1o — 5 42 1.1 4 o: .99 .s. 6 8 5 . 11. 4 1 s o 0 0
1 冲 压 过 程 中机 械 运 动 的概 述
的使用 寿命 。在使用常用 的方法去设计冲裁模具时 , 其缺点在
冲压之后废料和工件分开 的困难会很大 , 从而浪费一定的人力
弯曲件 的尺寸 和精度 。如果顺序发生改变 , 就会使得弯曲件的
精度 和尺寸受 到明显 的影 响, 弯曲件也极有可能 出现过度的变 形, 严重时会使弯曲件偏 离设计 的要求 。另外 , 在这个过程 中,

导电片冲压模具设计

导电片冲压模具设计

导电片冲压模具设计nXXX。

60% to 70% of the world's steel is in the form of sheet metal。

and most of it is made into products through stamping。

The quality and economic XXX China。

XXX.Modern stamping n is a large-XXX high-tech。

XXX。

The n process is XXX。

n。

and is XXX。

reflecting safety。

efficiency。

and material saving advantages。

has XXX.XXX processing method in modern industry。

used to produce us sheet metal parts。

It has many unique advantages。

XXX。

high rigidity。

high strength。

good interchangeability。

low cost。

easy n of mechanical n in the n process。

and high n efficiency。

It is an XXX.Mold is a basic process equipment in industrial n。

a high value-added and high-tech-intensive product。

and an important field of high-tech industries。

Its technical level has XXXdevelopment of the nal economy and industrial product technology。

XXX increasing。

毕业设计(论文)-电源插头冲压模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毕业设计(论文)-电源插头冲压模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论文题目:电源插头冲压模具设计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专业班级专业系部提交日期目录前言 (3)一、电源插头冲裁模设计1、电源插头零件图 (13)2、冲压件工艺分析 (13)3、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 (14)4、排样设计 (14)5、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 (15)6、压力中心 (16)7、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17)8、冲床选用 (18)9、模具总体设计 (19)10、主要零部件设计 (20)11、模具总装配 (18)二、模具零件加工工艺1、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及工序卡 (25)2、模具零件图 (25)3、模具装配图 (25)设计总结 (35)参考文献 (36)前言毕业设计是06年高技学生的综合性实践环节,目的是通过课题的设计研究,培养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知识的能力,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应密切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应与培养职业能力相结合,应体现职高的特点。

在指导教师周密安排和精心指导下,这次毕业设计从确定设计课题、拟定设计方案、设计过程到毕业答辩都按照毕业设计工作计划进行。

第一,充分调研,确定应用型毕业设计课题。

选好毕业设计题目是实现毕业设计目标、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我们的毕业设计的课题取自企业生产实际。

这个课题能较全面地应用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或者将来工作所需的专业技术,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既能够解决企业急需解决的生产技术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难度不是很大,符合我们高职专科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设计能力,工作量恰当,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但是该课题是真题真做,虽然难度不是很大,但要使设计图纸能真接用于生产,去造出零件,装配成机器,并能满足使用要求,也是不容易的。

第二,反复论证,确定产品设计方案。

明确课题的性质、意义、设计内容、设计要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完成时间,并确定好正确合理的设计方案是完成设计任务的保证,指导教师、企业技术员让我们参与设计方案的讨论,使我们对课题设计方案心中有数。

面板系列冲压工艺分析和模具设计

面板系列冲压工艺分析和模具设计

主  ̄ 1 0 . 0 0

图 3 浮动凸模 镶件
1 . 固定块 2 . . 气缸 8 . 气缸 31. 9 . 斜楔 4切断 凸模 5复位弹簧 6浮 0 . . . 动凸模镶件 7 . 凸模 1 . 尺 1 . 向顶杆 1. . 冲孔镶 浮动 1 导 2 导 31 下模 5 件 1. 4 顶料销 1. 6 下模切断镶 件 1 . 断凸模挡块 7 切
模具结构如图 2 所示 , 模具尺寸较/ (3 m× b 2o m 需要对模具上 的每个工位进行编号 ,然后对每 20 m)可在压力 32 N 4 t 的冲床上使用 。由 2r , a 9 (0 f k )
个 产品制作程序加工单 ,如表 l 所示为产 品 1 程序 于模具共有 4 个工位 ,因此设计有 4 个气缸 和 4 个 加工单( 送料距离根据模具各 冲头相对位置确定) 需 斜楔 , 。 分别控制对应浮动凸模 的上下滑动动作 。4 个
g e yi r v ep o u t n e i in y i r d cn a e e e .  ̄ al mp o et r d c i f c e c p o u i gp l r s h o n n si
Ke r s p e e e ; e' e e ; o t gp n h y wo d : a l r s NC sr' fd r f ai u c n si v e o l n
态 。如果某 工 位需要 工作 , 料 机控 制器 会 发 出相 应 送
线切割一次性加工完外形和 内孔 ,可 以达到要求 的 加工精度 。侧视 图用快走丝线切割加工出扣位和斜 面, 加工扣位时 , 为避免损伤滑配面 , 需保持 01 m .m
以上 安全 距 离 , 1. m 尺 寸 ; 凸模 固定 板 对 应 如 81 m 在

冲压及模具的基础知识

冲压及模具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冲压成形的特点与分类 第二节 模具概述 第三节 冲压零件成形常见问题点 第四节 操作工应掌握基础知识 第五节 模具的正确使用和维护的必要性和要点 第六节 了解产品生产流程
整理课件
第一节 冲压成形的特点与分类
一、冲压成形概念 二、冲压成形的特点 三、冲压工序分类 四、冲压变形分类
整理课件
第一节 冲压成形的特点与分类
整理课件
第二节 模具概述
冲模设计与制造必须有系统观点,必须考虑企业实际情况 和产品生产批量,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寻求最佳的技术 经济性。
片面追求生产效率、模具精度和使用寿命必然导致成本的 增加,只顾降低成本和缩短制造周期而忽视模具精度和使用寿 命必然导致质量的下降。
整理课件
第三节 冲压成形工艺流程及零件成形 常见问题
冲 压 成 形 产 品 示 例 一
日 常 用 品整理课件
——
第一节 冲压成形的特点与分类
汽 车 覆 盖 件
冲压成形产品示例二——
飞 机
高科技产品


整理课件
三、冲压的工序
• 由于冲压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不同,因此,冲压 所采用的工序种类亦各异。据其变形特点,可以分 为:分离工序、成形工序。
• 一类是分离工序:主要包括切断、冲裁、切口、切 边等。其特点是板料所受外力超过抗剪强度,使其 一部分与另一部相互分离。
整理课件
第四节 操作工应掌握基础知识
A:冲压操作工掌握“三好”“四会”基本内容 a:三好:管好、用好、修好。 1; 管理好设备:操作工管好车间分配责任机台,每天对机
台点检;记好点检记录并保持记录清洁不得丢失。 2;用好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合理润滑。
做好下班设备“无脏乱差”、填好规定记录。 3;修好设备:严格执行维护规程,熟悉设备性能,操作原

电器开关过电片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电器开关过电片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摘要本文首先叙述了冲压模具的发展状况,模具在现代工业中的作用,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说明了冲压模具的重要性与本次设计的意义。

冲裁工艺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中,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是一项技术性和经验性都很强的工作。

本次毕业设计将要设计的零件是电器开关过电片,根据图纸上的尺寸和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根据分析设计零件结果选择合理的冲压工艺和合理的模具结构,在此基础上优化零件结构和选择合适的零件的材料。

简单说明了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模具的分类、模具零件的分类、模具的结构形式、冲压的基本概念、弯曲的基本概念、冲压工艺基础理论、塑性力学基础理论。

然后对冲压件进行工艺分析,完成了工艺方案确定,对零件排样图的设计,完成了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再进行冲裁工艺力的计算和冲裁模工作部分的设计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选取冲压所需要的设备。

其次对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和标准件的选择,为本次零件图的绘制和模具的成形提供依据,以及为装配图各自尺寸提供依据。

通过前面的设计方案画出模具各零件图和装配图。

再次根据模具的使用要求和具体加工条件设计了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

本次设计阐述了冲压倒装复合模的结构设计及工作过程。

本模具性能可靠,运行平稳,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关键词:冲压模具、冲裁、弯曲、模具结构Switch sheet stamping process and die design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stamping dies, die in modern industry, and in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y status, stamping die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design.Blanking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stamping die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s a technology and experience very strong work.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to design parts of switch power,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rawings and technical. According to analysis and design the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parts stamping process and reasonable diestructure, based on the optimization of part structure and select the appropriateparts of the material.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die design of the basic concept and the general steps ofmold design, mold, mold parts class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die structure, stamping,bending the basic concept of the basic concepts, basic of stamping processtheory, Fundamentals of plastic mechanics theory.Then the stamping process analysis, completed the process scheme, on the parts layout diagram design, complete the calculation of material utilization. Then theblanking force calculation and design calculation of blanking die working part,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pressing equipment required.Secondly, the design and standards on the main parts selection, provide the basis for forming die for drawing and the parts drawing,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assembly of their size. The design drawing mold parts drawing and assembly drawing. Again according to the use requirements of die and the specific processing conditions designed machining mould parts.This design describes the structure of compound die stamping flip design and working process.The mold reliable performance, smooth running, improved product quality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 labor intensity and production costs.Keywords: stamping die, blanking, bending, mold structure目录1绪论 (5)2零件工艺分析及确定工艺方案 (7)2.1设计工件 (7)2.2工艺分析 (7)2.3工艺方案的确定 (8)3主要尺寸的计算 (10)3.1弯曲中性层的确定 (10)3.2工件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 (11)3.3排样图的相关计算 (12)4 第一道工序落料冲孔模的设计 (16)4.1落料冲孔模力的计算 (16)4.1.1 冲裁力的计算 (16)4.1.2卸料力 (16)4.1.3 推件力 (17)4.1.4 顶件力 (17)4.2 刃口尺寸的计算 (17)4.3主要零件的设计和选择 (21)4.3.2冲孔凸模的设计 (22)4.3.3上固定板的设计 (23)4.3.4上垫板的设计 (23)4.3.5 凸凹模的设计 (24)4.3.6推件块的设计 (25)4.3.7卸料板的设计 (25)4.3.8下固定板的设计 (26)4.3.9聚氨酯橡胶的选择 (26)4.3.10模架的选择 (26)4.3.11模柄的选择 (27)4.3.12销钉的选择 (27)4.3.13螺钉的选择 (27)4.4压力机的选择 (27)5第二道工序弯曲模的设计 (29)5.1弯曲模工艺分析 (29)5.2弯曲模各部件的计算 (30)5.2.1凸凹模的间隙计算 (30)5.2.2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31)5.2.3凸模圆角半径 (31)5.2.4 凹模圆角半径 (31)5.2.5 凹模深度 (31)5.3弯曲模的相关计算 (32)5.3.1弯曲力的计算 (32)5.3.2弯曲时压力机压力的确定 (33)5.4主要部件的设计和选择 (34)5.4.1弯曲凹模的设计 (34)5.4.2下垫板的设计 (35)5.4.3弯曲凸模的设计 (35)5.4.4压料板的设计 (36)5.4.5上固定板的设计 (37)5.4.6推件块的设计 (37)5.4.7弹性卸料的选择 (38)5.4.8模架的选择 (38)5.4.9模柄的选择 (38)5.4.10销钉的选择 (38)5.4.11螺钉的选择 (38)5.5压力机的选择 (39)5.6回弹分析 (40)6模具总装配 (41)6.1模具装配的内容和目的 (41)6.2模具的装配要点 (41)6.3模具装配图 (42)6.3.1落料冲孔模具 (42)6.3.2弯曲模具 (43)7毕业设计总结 (44)致谢 (45)参考文献 (46)1绪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为模具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电器开关过电片模具设计

电器开关过电片模具设计

电器开关过电器模具设计姓名:王凯学号:0701500134目录1 绪论 (1)1.1 塑料模具的现状和发展 (1)1.2 塑料注射模具的设计步骤 (2)1.3 课题任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塑件分析及设计方案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塑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塑料的选材及性能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设计方案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洗发水瓶盖注射模的详细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塑料注射成型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注射模具分型面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注射模具成型零件和模体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标准模架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导向与定位机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 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模具装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开关座冲裁、弯曲成型、切断连续式复合模设计

开关座冲裁、弯曲成型、切断连续式复合模设计

开关座冲裁、弯曲成型、切断连续式复合模设计摘要:开关座在电器行业应用广泛,且不同的用途决定了盒形件技术要求的不同。

在冲压工艺中,解决开关座成型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其结构和工艺特性进行连续式复合模设计,解决工艺及模具设计问题,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

该设计对开关座的冲压工艺进行了分析论证,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冲压;工艺分析;复合模具Design of Switch Seats with a curved shape, and Rushed out, cuttingcontinued in the MoldsAbstract: Switching Block apply widely in the electrical industry, and the different uses determines the different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rectangular box. In the stamping process, the solution switch blocks forming proces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structure and process design of continuous composite die and die design problem solving process i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The design of the seat of the stamping process switching is analyzed demonstrated, with certain value.Keywords: Stamping; technology analysis; composite die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 前言 (1)1.1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2)1.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案 (3)1.3.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3)1.3.2课题研究的方案 (4)1.4研究课题的主要目标和特色 (4)2 开关座冲裁、弯曲成型、切断连续式复合模设计 (4)2.1开关座冲裁工艺性分析 (4)2.2工件排样与搭边 (5)2.2.1排样 (5)2.2.2材料的利用率 (6)2.2.3 搭边 (6)2.3冲裁间隙 (7)2.3.1冲裁间隙的选取 (7)2.4冲压力计算 (8)2.4.1冲裁力计算 (8)2.4.2卸料力、推件力和顶出力 (9)2.5模具压力中心计算 (10)2.6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11)2.6.1凸、凹模刃口尺寸公差计算的原则 (11)2.6.2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的方法 (12)2.7复合模凹、凸凹模的结构设计 (16)2.7.1凹模 (16)2.7.2凸凹模外型结构 (17)2.8模固定板 (17)2.8.1凸模 (18)2.8.2凸模垫板 (19)2.8.3定位零件 (19)2.8.4卸料装置 (20)2.8.5推件装置 (20)2.9模具闭合高度与压力机装模高度的关系 (20)2.10模架主要零部件 (21)2.10.1 模架 (21)2.10.2导柱与导套 (21)2.10.3模座 (22)2.10.4 模柄 (22)2.11 压力机选用原则 (22)3 开关座弯曲模设计 (23)3.1开关座弯曲工艺性分析 (23)3.2开关座弯曲工艺力的计算 (23)3.3开关座弯曲回弹计算 (24)3.4多弯角支架弯曲模结构设计 (26)3.5弯曲模总体设计与标准零件选用 (29)结论 (31)参考文献 (32)致谢 (33)附录 (33)1 前言1.1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近年来,由于模具技术的迅速发展, 模具设计与制造已成为一个行业越来越来引起人们的重视.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装备,他在各种生产行业,特别是冲压和塑料成形加工中,应用极为广泛.我国模具工业总产值中,冲压模具的产值约为50%.现代模具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具标准化的程度,优质模具材料的研究,先进的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专用的机床设备及高水平的生产技术管理等等,但其中模具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模具设计)

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模具设计)

XXXX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论文(设计)题目开关零件冲压模具设计专业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机械工程系制目录一前言 (2)二冲压件进行工艺分析 (7)三工艺方案的分析和确定 (7)四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10)五模具主要零件尺寸的确定 (10)六模具凸凹模的校核 (14)1.凹模高度的校核 (14)2.凸模的长度校核 (15)七选择冲压设备 (15)八冲压工艺单 (17)九设计小节 (18)十参考资料 (19)1 前言1.1 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模具是制造业的一种基本工艺装备,它的作用是控制和限制材料(固态或液态)的流动,使之形成所需要的形体。

用模具制造零件以其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而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际上公认的关键工业。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早在1989年3月中国政府颁布的《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将模具列为机械工业技术改造序列的第一位。

模具工业既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

模具在机械,电子,轻工,汽车,纺织,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里,日益成为使用最广泛的主要工艺装备,它承担了这些工业领域中60%~90%的产品的零件,组件和部件的生产加工。

模具制造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市场的需求上,仅以汽车,摩托车行业的模具市场为例。

汽车,摩托车行业是模具最大的市场,在工业发达的国家,这一市场占整个模具市场一半左右。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重点是发展零部件,经济型轿车和重型汽车,汽车模具作为发展重点,已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得到了明确。

汽车基本车型不断增加,2005年将达到170种。

一个型号的汽车所需模具达几千副,价值上亿元。

毕业设计(论文)电源插头冲压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电源插头冲压模具设计

目录前言 (3)一、电源插头冲裁模设计1、电源插头零件图 (13)2、冲压件工艺分析 (13)3、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 (14)4、排样设计 (14)5、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 (15)6、压力中心 (16)7、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17)8、冲床选用 (18)9、模具总体设计 (19)10、主要零部件设计 (20)11、模具总装配 (18)二、模具零件加工工艺1、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及工序卡 (25)2、模具零件图 (25)3、模具装配图 (25)设计总结 (35)参考文献 (36)前言毕业设计是06年高技学生的综合性实践环节,目的是通过课题的设计研究,培养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知识的能力,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应密切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应与培养职业能力相结合,应体现职高的特点。

在指导教师周密安排和精心指导下,这次毕业设计从确定设计课题、拟定设计方案、设计过程到毕业答辩都按照毕业设计工作计划进行。

第一,充分调研,确定应用型毕业设计课题。

选好毕业设计题目是实现毕业设计目标、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我们的毕业设计的课题取自企业生产实际。

这个课题能较全面地应用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或者将来工作所需的专业技术,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既能够解决企业急需解决的生产技术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难度不是很大,符合我们高职专科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设计能力,工作量恰当,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但是该课题是真题真做,虽然难度不是很大,但要使设计图纸能真接用于生产,去造出零件,装配成机器,并能满足使用要求,也是不容易的。

第二,反复论证,确定产品设计方案。

明确课题的性质、意义、设计内容、设计要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完成时间,并确定好正确合理的设计方案是完成设计任务的保证,指导教师、企业技术员让我们参与设计方案的讨论,使我们对课题设计方案心中有数。

第三,虚心求教,仔细认真地进行毕业设计。

我们高职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设计能力较差,为了使我们很快地进入工作状态,指导教师耐心向我们介绍机械产品设计方法、一般步骤和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生产过程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并且正在向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实现自动化冲压作业
体现安全、高效、节材等优点
已经是冲压生产的发展方向
图1-1冲压作业方式的进化
冲压自动化生产的实现使冲压制造的概念有了本质的飞跃
结合现代技术信息系统和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果
由这三方面组合又形成现代冲压新的生产模式-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对冲模技术性能的研究已经成为发展冲压成形技术的中心和关键
20世纪60年代初期
国外飞机、汽车制造公司开始研究计算机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
通过以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
以数学模型为中心
采用人机互相结合、各尽所长的方式
把模具的设计、分析、计算、制造、检验、生产过程连成一个有机整体
使模具技术进入到综合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制造的新阶段
该模具装有2件导正销
结构形式如图3-1所示
条料宽度方向由左、右导料板28导向
承料板22承料
出料装置
采用弹性卸料板7卸料
弹性卸料板由弹簧6产生的弹性实现卸料
在制造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机械、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日常生活的生产之中
在吸收了力学、数学、金属材料学、机械科学以及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后
已经形成了冲压学科的成形基本理论
以冲压产品为龙头
以模具为中心
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
在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刺激和推动下
冲压成形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望国内外模具CAD/CAE/CAM技术的发展
本世纪的科学技术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变革之中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2013年3月目录实验一BHB—80A型板料试验机的结构原理与操作 (3)实验二冲杯实验 (10)实验三扩孔实验 (13)实验四冲模拆装与测绘 (15)实验一冲模拆装与测绘一、实验目的:1.了解冲压模具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拆装工艺过程;2. 了解冲压模具上各主要零件的作用、相互间的装配关系以及加工要求.二、实验内容:1.实验者自行拆装一幅冲压模具,测绘该模具简图;2通过所拆装的冲压模具,归纳冲压模具组成和结构特点,分析冲压成形零件在该付模具中的定位、卸料等加工方法三、实验工具:典型冲压模具一幅、钳工台、游标卡尺、扳手、铜棒等常用工具。

四、实验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协同完成实验任务。

五、实验步骤:1。

在教师指导下,了解冲模类型和总体结构。

2.拆卸冲模,详细了解冲模每个零件的名称、结构和作用.3。

重新装配冲模,进一步熟悉冲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装配过程。

4.按比例绘出你所拆装的冲模的结构草图。

六、考核形式:根据实验过程操作及编写的实验报告评定成绩.七、实验报告要求:1. 简要说明冲压模具的拆装过程;2. 简述模具的工作原理及各主要零件的作用;3。

用计算机绘制模具装配图,并注明各零件的名称。

实验二BHB-80A型板料试验机的结构原理与操作一,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机的基本构造原理,掌握对它的基本操作。

二,试验设备:BHB—80A型板料试验机三,试验机的功能试验机是国产的板料试验机。

其功能齐全,能进行液压胀形,刚性模胀形,冲杯(拉深),扩孔(KWI),杯突(IE),锥杯(CCV)等实验,还可以做双向拉深应力-应变曲线,成形极限图(FLD)及液压胀形应变分布等实验。

配合其他试验手段可以对金属薄板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多种实验研究工作。

四,主要技术参数1,最大刚性模冲压力 300KN2, 最大液压胀形压力 32Mpa3,最大压边力 500KN4,刚性模和冲压模行程 100mm5,系统最大液压 35Mpa6,最高压力 40Mpa五,执行机构(模具)结构介绍图1是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执行机构由模筒1、压边活塞2、中心活塞3、模底4及凹模组成。

精密冲压模具

精密冲压模具

01 冲压模具介绍精密冲压模具02 精密冲压模具分类03 应用场景1 冲压模具介绍冲压模具是通过冷压加工对部件(或半制品)加工材料(金属或非金属)的特殊技术装备,被称为冷压模具(通称冷模)。

冲压机是在室温下,用安装在冲压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和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富东懿精密冲压模具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高速铣削加工(主轴转速一般为15000r/min ~40000r/min ,铣削的硬度可达60HRC )电火花铣削加工(配置有电极损耗自动补偿系统、CAD/CAM 集成系统、在线自动测量系统和动态仿真系统)慢走丝线切割技术最大切割(速度已达300mm2/min ,加工精度可达到±1.5μm )冲压模具精密冲压模具 模具制造 精密制造 精密加工 精密注塑模具 精密零部件加工 精密医疗器械代加工 模具制造公司 模具制造厂家 模具制造加工磨削及抛光加工技术(拥有数控成形磨床、数控光学曲线磨床、数控连续轨迹坐标磨床及自动抛光机先进设备和技术)数控测量(三坐标数控测量机除了高精度测量复杂曲面数据外,还具有良好的温度补偿装置和可靠的防振保护能力)冲压模具应采用多工位级进模,硬质合金镶块级进模可提高使用寿命。

在新产品的小批量生产和试生产中,应采用结构简单、制造速度快、成本低的简单模具,例如组合模、薄板模、聚氨酯橡胶模、低熔点合金模、锌合金模、超塑性合金模等。

模具已经开始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通过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一连串系统优化了模具。

这是模具设计的发展方向。

冲压模具加工模具 模具生产 模具制作精密注塑模具公司 精密塑料模具 精密模具零件 精密模具配件厂 模具精密加工 精密模具企业 河南精密模具2 精密冲压模具分类精密冲压模具分类插接件模具简介:精密接插件是指电子电器设备里面的接头和卡槽。

因为它们很细小(有的直径仅为0.25MM )且数量很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关过电片冲压模具设计(一)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厂方现有的实际情况与客户所提供的资料及有关
要求,科学的、高质量的、完成客户所要求的任务。

二、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在实习
期间亲自通过设计、组装、调试、修配模具等一系列的操作过程,对冲压模具的原理及有关注意事向有进一步的了解并达到对简单模具能独立完成的成度。

三、研究方案对冲压
件进行结构分析,从各方面考虑其结构,到模具车间进行模具制造学习,积累生产实际经验,了解一些相关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并通过每次对模具的调试与修配,记录有关数据认真分析提出最合理的方案解决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指导教师签字时
间年月日目录第一章、绪论 6 1.1概述 6 1.2 冲压技术的进步 6 1.3 模具的发展与现
状 7 1.4 模具CAD/CAE/CAM技术 7 第二章、冲压工艺方案的制定 9 2.1、工艺分析 10 2.2、排样图设计 10 第三章、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12 3.1 条料定位装置 12 3.2、出料装置 14 第
四章、模具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15 4.1、凸、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15 4.2、凸凹模的设
计 21 4.3、模板的设计 24 4.4、卸料弹簧的选用 25 4.4、其他零件的设计 25 第五章、冲
压设备的选用 26 5.1、冲压力的计算 26 5.2、选择压力机 27 第六章、压力中心的计算 27
总结 29 致谢 30 31
第1章绪论 1.1 概述冲压成形作为现代工业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加工方法,用以生产各种
板料零件,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其成形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强度高、互换性好、成
本低、生产过程便于实现机械自动化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相比和不可替代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机械、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日常生活的生产之中。

在吸收了力学、数学、金属
材料学、机械科学以及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后,已经形成了冲压学科的成形基本理论。

以冲压产品为龙头,以模具为中心,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在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刺激和推动下,冲压成形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冲压技术的进步进几十年来,冲压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它不仅表现在许多新工艺与新技术在生产的广泛应用上,如:旋压成形、软模具成形、高能率成形等,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冲压技术的认识与掌握的程度有了质的飞跃[1]。


代冲压生产是一种大规模继续作业的制造方式,由于高新技术的参与和介入,冲压生产方式由初期的手工操作逐步进化为集成制造(图1-1)。

生产过程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并且正在向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实现自动化冲压作业,体现安全、高效、节材等优点,已经是冲压生产的发展方向。

冲压自动化生产的实现使冲压制造的
概念有了本质的飞跃。

结合现代技术信息系统和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果,由这三方面
组合又形成现代冲压新的生产模式—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把产品概念形成、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过程
通过计算机等技术融为一体,将会给冲压制造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使现代冲压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1.3 模具的发展与现状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基础工艺装备,是一种高附加值的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国民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十一五期间”产
品发展重点主要应表现在 [2]:(1)汽车覆盖件模;(2)精密冲模;(3)大型及精
密塑料模;(4)主要模具标准件;(5)其它高技术含量的模具。

目前我国模具年生
产总量虽然已位居世界第三,其中,冲压模占模具总量的40%以上[2],但在整个模具设
计制造水平和标准化程度上,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以大型覆盖件冲模为代表,我国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

轿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和制造难度大,质量和精度要求高,代表覆盖件模具的水平。

在设计制造方法、手段上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在轿车模具国产化进程中前进了一大步。

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和成本方面,以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在制造精度、使用寿命、模具结构和功能上,与国外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相比,存在一定差距[2-3]。

1.4 模具CAD/CAE/CAM技术冲压技术的进步首先通过模具技术的进步来
体现出来。

对冲模技术性能的研究已经成为发展冲压成形技术的中心和关键。

20世纪
60年代初期,国外飞机、汽车制造公司开始研究计算机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


过以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以数学模型为中心,采用人机互相结合、各尽所长的方式,把模具的设计、分析、计算、制造、检验、生产过程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模具技术进入到综合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制造的新阶段。

模具的高精度、高寿命、高效率成为模具技术进步的特征。

模具CAD/CAE/CAM是改造传统模具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是一项高科技、高效益的系统工程。

它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为企业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使工程技术人员借助于计算机对产品性能、模具结构、成形工艺、数控加工及生产管理进行设计和优化[4]。

模具CAD/CAE/CAM技术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和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模具界的共识。

模具CAD/CAE/CAM在近20年中经历了从简单
到复杂,从试点到普及的过程。

进入本世纪以来,模具CAD/CAE/CAM技术发展速度更快,应用范围更广。

在级进模CAD/CAE/CAM发展应用方面,本世纪初,美国UGS公司与我国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在UG-II(现为NX)软件平台上开发出基于三维几何模型的级进模CAD/CAM软件NX-PDW。

该软件包括工程初始化、工艺预定义、毛坯展开、毛坯排样、废料设计、条料排样、压力计算和模具结构设计等模块。

具有特征识别与重构、全三维结构关联等显著特色,已在2003年作为商品化产品投入市场。

与此同时,新加波、马来西
亚、印度及我国台湾、香港有关机构和公司也在开发和试用新一代级进模CAD/CAM系统。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北京机电研究院等相继开展了级进模CAD/CAM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如华中科技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AutoCAD软件平台上开发出基于特征的级进模CAD/CAM系统HMJC,包括板金零件特征造型、基于特征的冲压工艺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标准件及典型结构建库工具和线切割自动编程5个模块。

上海交通大学为瑞士法因托(Finetool)精冲公司开发成功精密冲裁级进模CAC/CAM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开发出多工位弯曲级进模CAD系统等。

近年来,国内一些软件公司也竞相加入了级进模CAD/CAM系统的开发行列,如深圳雅明软件制作室开发的级进模系统CmCAD、富士康公司开发的用于单冲模与复合模的CAD系统Fox-CAD等[4]。

展望国内外模具CAD/CAE/CAM技术的发展,本世纪的科学技术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变革之中,通过与计算机技术的紧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并行工程、面向装配、参数化特征建模以及关联设计等一系列与模具工业相关的技术发展之快,学科领域交叉之广前所未见。

今后10年新一代模具CAD/CAE/CAM系统必然是当今最好的设计理念、最新的成形理论和最高水平的制造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将反映在专业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四个方面。

主要表现在[4]:(1)模具CAD/CAM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2)基于网络的CAD/CAE/CAM一体化系统结构初见端倪;(3)模具CAD/CAE/CAM的智能化引人注目;(4)与先进制造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