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溺爱家庭孩子的教育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教学案例:让爱创造出火花

教学案例:让爱创造出火花

教学案例:让爱创造出火花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和老师谈心,更想得到老师肯定和表扬,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使他们信心倍增,学习的潜能发挥出来,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爱的力量是无穷无境的,是奇迹诞生的源泉和动力。

龚xx,女,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母亲不能说话,父亲常年在外打工。

她和外祖母一起生活。

开学来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不和其他同学一起玩耍。

家长、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不到校上学。

原因分析经过和她外祖母的交谈了解到,家庭情况特殊,外祖母看她年纪小,过多的溺爱。

养成了她胆大怕事又固执任性的性格。

母亲又不能说话,这样就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

通过家访,我明白了她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

由于家庭的原因,使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

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

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自己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因此,我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

他父亲决定在安康就近打工,周末能在一起生活,得到父爱。

在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二、尊重她,帮助她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

有人说孩子就是一本书,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读懂这本书,在思想上开导她,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如告诉她,老师和同学都很爱他。

老师就是她的好朋友,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和老师说。

同学、老师都会帮助她,和她一起努力的。

用引导代替讥讽,用表扬代替批评可以使她看到希望,增强自信。

德育教育案例--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德育教育案例--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德育教育案例--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德育教育案例--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通江县太平小学周彬生案例背景:学校的德育教育在班主任工作和各个学科教学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

以前很多教师认为一个好教师能给学生上好课,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就算做到尽心尽责了。

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个体差异。

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应该去探究的。

我们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规律,真正解决孩子种种纠结,才是我们的成功。

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好转,人们的意识思想变化无常,农村家庭组合的不稳定是一个显著的社会问题。

重组家庭不少,单亲孩子数量增多,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深远的。

而今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形成,这些孩子大多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

孤独、忧虑、失望,情绪低落,性情浮躁,性格孤僻,随心所欲等都有表现,不少孩子因长期留守或家庭原因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所以我们教育人敢于面对现实,担当起教书又育人的的双重任务。

努力培养学生优良德行势在必行。

主要做法:一、开展大家访活动,通过家校沟通唤醒家长对孩子的爱。

我们太平小学把每年三月和十月定为“家访月”。

家访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各班级每个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监护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情况,学生在家身心健康和学习情况,学生自身习惯和爱好等;反馈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健康、品行各方面信息。

以便共同管理,同心关注孩子健康成长,这对经济不发达的我们这一带农村地区,孩子读书成才“走出大山,走出农村”成为家长们唯一的希望。

所以关注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我们在家访中遇到的周洋同学就是农村千万留守儿童中的一个缩影。

周洋,女,十岁,住骡子坡村,就读太平小学五年级,家中共五口人,奶奶年近七旬,父母离异后重组家庭,继母又生一弟弟,年满两岁,父亲在外务工,继母照顾小弟弟,她主要靠奶奶监管。

我接任班主任不到一周,他便进入我的视线。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优秀教案(优秀5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优秀教案(优秀5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优秀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可爱的编辑给大家整编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优秀教案(优秀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公开课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人的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养育自己付出的辛劳,知道孝敬父母,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学会理解亲子之间的“爱的冲突”2、教学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园”中的“八重奏:亲子之间”活动,展示在亲子之间的各种表现,体会父母的关爱,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通过“探究园”中的“节日的礼物”活动,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关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感恩。

要爱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尽自己的能力孝敬父母和其他长辈。

教学重点体验父母的爱教学难点理解“爱的冲突”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提问导入)老师:是谁赋予我们生命,是谁把我们抚养至今,是谁每天为我们准备可口的饭菜,是谁将我们成堆的衣服清洗干净,是谁对我们嘘寒问暖,关心备至,又是谁在我们每晚挑灯夜读时陪在我们身边?学生异口同声:父母活动一:爱的清单思考1:父母除了赋予我们生命外,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还为我们做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①教我们说话走路②为我们生活奔波忙碌,提供物质保障③为我们学习操心④教我们怎样做人┄┄思考2:将“爱的清单”另一半完成,回忆一下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我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在父母生病的时候照顾他们,帮父母干家务等老师:世界上较伟大无私的爱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故事)一、《天亮了》的创作背景二、唐山的地震中以对父母为救自己的儿子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三、《青春的童话中》莫南和妈妈的故事父母对我们的爱河我们对父母的爱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那将是不平衡的,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而我们为父母做的又太少太少我们要永远记得父母的恩情活动二:观看书本“探究园”中的“八重奏”,哪些表现了亲子之间的“相互关爱”,哪些表现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爱的冲突”老师:小时候,我们无论是衣食还是精神上都完全依赖父母,那时候感觉父母就是自己的天和地。

《父母课堂》案例教学教案——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父母课堂》案例教学教案——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家长学校“案例教学”教学设计课题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案例《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对象三年级授课教师日期听课人数教学目标案例来源依据《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的要求,本节课的目标如下:通过实际的案例探讨分析,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孩子还存在的行为习惯问题、学习习惯问题和沟通问题等作出思考,引导家长要学会转变自己,敬重与理解孩子,爱与管双管齐下,以行为影响孩子,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孩子身心安康地成长。

《父母课堂》刊“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一文引言:师:欢送各位家长来参与今日的家长学校的学习。

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音〕曾经这样说过:“他们害了你,你的爸爸和妈妈,虽然不是有意的,但是他们确实害了你。

” 这就是我们今日要争论的一个话题。

为什么有些家长爱孩子,但是孩子却感受不到,甚至他们的感受和你的初、衷有格外大的差距,或者适得其反?我们又应如何管教孩子?孩子的成长事关整个家庭,但教案育孩子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来自家庭的教育同样不行或缺。

那今日我们就一起学习和探讨,例共同进步。

展首先,大家先阅读《父母课堂》这本杂志中“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这篇文章,文章的作者示叫边玉芳,是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试验室教授,20 年来,她始终从事青教学少年进展、心理安康等专业领域的争论。

她在文章中提到一位 80 后妈妈的来信,案例中的母过程亲对于是否应当让孩子赢在在起跑线上产生了很深的忧虑。

这样的案例对您有何启发?PPT 呈现案例,教师旁述〔4mins〕师:阅读完了文章,大家都知道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很多家长育儿焦虑的、一个起点。

家长们都很爱孩子,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

您觉得案例中的母亲应当如何做案呢?假设是您,您会这么做?请问有哪些家长能共享自己的看法?例分点评:〔家长共享发言 5mins〕析L 您说的很对,这位母亲应当主动地迈出第一步,做孩子的朋友,进展共同的兴趣爱好,对吧。

小学班主任教育管理案例《用爱浇灌 静待花开》

小学班主任教育管理案例《用爱浇灌 静待花开》

班主任教育管理案例《用爱浇灌静待花开》有人说班主任是世上最小的一个主任,也是最累的一个官。

的确,班主任工作是繁琐、辛苦的,但又是幸福的。

当看到学生的成长进步,那种幸福的感觉超过了一切。

十三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还有很多的欠缺,但是我一直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究,和以前的自己相比,我认为我还是有必须的进步,所带的班级也在不断的进步着。

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

而学生之间又存在很多的个性差异,所以如何在激励学生持续并发展良好个性的同时又能缩小他们在成绩上的差距就成了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向来都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困生转变过程中的反复现象通常让班主任疲于应付。

如何对学生自主成长进行妥当的引导和控制,让班主任既能够从超多的转变工作中解脱出来,又能使后进生顺利愉快的进行转变,是班主任在这一方面工作的焦点。

我所带二年级二班的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但是在这样的班级里还是有个别淘气顽皮的问题学生,他们头脑都很聪明,但是自控力很差,学习总落在班级的最尾巴部分。

对于这一类学生的教育转化就是我在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以下就是我的一份工作案例:班上有个学生叫轩轩,他在课堂上有时很活跃,反应敏捷,有时上课走神,常跟文具用品“交朋友”,而且作业较马虎,字迹也比较潦草,偶尔会不做作业,课后作业也不认真,成绩滞后。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这位学生的父母一年前离异了,这对其影响比较大。

再加上他本身学习基础不是很扎实,使其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更加失去信心,还产生了自卑感,致使学习上和班级水平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俗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

首先我从关心他的生活开始作为突破口。

利用课余时间和他聊聊天,问问他的生活情况。

同时,经常谈谈他的学习情况,作业中的疑难地方,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

使他感到我们之间的融洽关系,没有隔阂。

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上课时,让他体会到我对他们的期望和关心。

上课的时侯,我鼓励他站起来,大胆地说,说错了没关系,这充分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让他有一种学习的愿望。

幼儿园家庭教育案例

幼儿园家庭教育案例

幼儿园家庭教育案例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幼儿园家庭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说明幼儿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园家庭教育。

案例描述:小明是一位幼儿园的学生,他家庭的情况较为复杂,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带大。

在幼儿园的期间,小明总是表现得比较内向,不愿意与其他孩子互动,沉默寡言。

他在学术方面的成绩也不是很出色。

面对这样的情况,幼儿园决定从家庭教育入手,帮助小明改善自己。

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措施:1. 增加家庭互动时间:幼儿园与小明家庭进行沟通,建议爷爷奶奶增加与小明的亲子互动时间,可以通过共同游戏、阅读绘本等方式来促进彼此间的交流。

2. 指导家长交流技巧:幼儿园组织家长培训,向他们传授与幼儿交流的技巧和方法,以便能更好地和孩子进行互动。

例如,倾听孩子的发言,给予积极的回应和鼓励,尊重孩子的意见等。

3. 提供家庭教育指南:幼儿园开发了一份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南,其中包含如何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等方面的建议。

这份指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为家长提供了实用的指导。

4. 引导孩子自我表达:通过开展绘画、手工等活动,幼儿园帮助小明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情感,鼓励他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培养他的自信心与自我表达能力。

5. 建立与家长的良好沟通机制:幼儿园定期与小明家庭进行沟通,了解小明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变化,并根据反馈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更好地协助小明的家庭教育。

案例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措施,小明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家人的关心和幼儿园的帮助使得他逐渐打开了心扉,变得开朗活泼。

他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变得更加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学术方面,小明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开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

结论: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对家庭教育的有效干预,幼儿园能够帮助孩子们充分发展潜力,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的发展。

幼儿依恋母亲老师怎么办典型案例

幼儿依恋母亲老师怎么办典型案例

幼儿依恋母亲老师怎么办典型案例入园案例:小丁依恋妈妈人们总是习惯地把恋父、恋母情结看作是亲情问题,如果孩子不依恋父母,许多人会以为是因为自己对孩子不够好,加倍给予补偿。

却忘记了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淡化这种情结。

请看下面的案例:小丁,四岁,小班下学期从街道幼儿园转入我班,刚来时压根就不想呆在幼儿园,刚走到教室门口,便抱住妈妈的大腿又哭又闹,死活不肯进去。

如果妈妈能陪伴在旁,就不哭不闹,还能愉快地玩,但不时看看妈妈是否还在。

假如发现妈妈不在了,便立即响雷般哭喊起来。

如果此时妈妈立即出现,便会立即止住哭声,扑向妈妈怀中,破涕为笑。

如此情况若多次发生,她便会紧勾妈妈头颈不放,生怕妈妈会再度消失。

妈妈趁其不备偷跑回家,就一直哭喊,嚎着要妈妈,不吃点心,更不与小朋友接触,老师跟她说话,她不但不理还用脚踢老师。

在她心里,只有妈妈最好最亲,谁她都不需要。

有时闹得厉害,我们的教学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这种情况持续半个月。

据她妈妈反映:小丁4岁了还总是离不开妈妈,特别依赖妈妈,什么事都要妈妈,在家是妈妈的小尾巴;连玩耍、睡觉都要妈妈陪着,妈妈离开她一会就又哭又闹;只有母亲在身旁,她才会感到安全。

小丁对妈妈的依赖远远超过了与她同龄的孩子,这是什么原因呢?一、现状分析:现实情况:据了解,小丁爸爸做生意较忙,少在家;妈妈没有工作,一心一意在家当家庭主妇,小丁从小由妈妈一手带大,有典型的恋母情结。

因为妈妈怀孕时常生病,小丁先天体质较弱,妈妈对她特别保护、格外娇宠,孩子的事情总是包办代替,一时一刻不愿放手,生怕孩子出什么意外;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更是百依百顺;在家父母怕孩子与同龄幼儿玩耍跌破头、摔伤腿或发生冲突,不让她与邻居小朋友交往。

有空时总把孩子揽在怀中,母子俩自个玩。

分析结果:孩子在1岁半至3岁时是敏感性和依赖性最强的时间段,如果妈妈过分溺爱、保护孩子,就会造成孩子的恋母心理。

一般来说,过于恋母的孩子往往是由妈妈的“感情私有”造成的。

幼儿园过度溺爱问题的案例探讨与解决策略

幼儿园过度溺爱问题的案例探讨与解决策略

幼儿园过度溺爱问题的案例探讨与解决策略随着家庭结构和教育观念的变化,幼儿园过度溺爱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过度溺爱往往会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甚至影响其正常的心理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案例,探讨幼儿园过度溺爱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策略。

1. 案例分析案例一:小明小明是一个被过度溺爱的幼儿,他的家长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并且包办一切,无论是学习上的事情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在幼儿园,小明缺乏自主性,总是依赖老师和其他孩子,无法独立完成简单的任务,甚至在面对挫折时显得无助和沮丧。

案例二:小花小花的家人过度溺爱她,从不让她自己做决定,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家长代劳。

在幼儿园,小花显得缺乏自信心,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无法跟其他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总是依赖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2. 过度溺爱问题的根源过度溺爱问题的根源主要源自家长的过度焦虑和对孩子的过度关注。

家长往往因为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和自身教育经历等原因,放大了对孩子的关爱和呵护,希望能够为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

然而,这种过度溺爱往往忽视了孩子的成长需求,导致他们缺乏自主性和自信心,无法有效地面对挑战。

3. 解决策略3.1 健康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理解孩子的成长需要一定的独立空间和自主精神。

他们需要明白过度溺爱会给孩子带来不利影响,应该为孩子提供适当的自主性发展环境。

3.2 幼儿园教师的引导幼儿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引导他们逐步学会自己决策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3.3 缓解家长焦虑幼儿园可以开设一些家长教育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减轻他们的焦虑情绪,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一些教育指导和技巧。

4. 结语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和解决策略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过度溺爱问题的确存在,并且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只有通过家长、幼儿园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们走出过度溺爱的困境,健康成长。

教学中溺爱家庭孩子的教育教学案例

教学中溺爱家庭孩子的教育教学案例

溺爱教学故事丛美娜溺爱案例(一)宋昊俊同学进入中学,行为习惯懒散,头脑灵活,做事三分钟热血。

学习成绩及格边缘,经常不完成作业。

每当值日就偷跑,班级进行体育训练他总是偷懒,与家长沟通得知,该生小学曾经因为高烧医生下了病危通知单。

从此,家长便对孩子百依百顺,生活上照顾的无微不至,对学习成绩没有任何要求。

孩子一点苦吃不了,生活上遇到任何挫折都无法自己解决,回家找家长,如果家长没有及时解决或解决不能令他满意,他就在家哭闹,是家中的小皇帝。

每当与父母谈起孩子身上的问题,父亲一脸无奈,母亲痛苦流涕。

是典型的溺爱式教育。

针对这种现象,我给他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人驯养了一只虎皮鹦鹉。

约半个月后,它逃出了笼子。

主人痛心、惋惜。

但又一想,鸟归林、鱼入水,正是“得其所哉”,便也心境安然。

谁料想十多天后,在山坡上的树林子里,找到的却是鹦鹉僵硬的尸体。

看林子的老人说:“家养的鸟儿,用不着找吃找喝,慢慢地便失去觅食的本领。

一旦飞出笼子,难免会饿死。

”主人半信半疑,拿回来解剖,可不是,肠胃空空,没有一点食物渣子。

可悲啊,天底下竟有这种鸟儿,飞到广阔的世界,却饿死在果实累累的林子里。

由这个故事,就像现在父母对你的教育,会给你带来的无穷后患。

因为溺爱,所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无能的书呆子,无能的健康青少年,无能的“啃老族”,更有甚者,“成了监狱里的囚犯”。

现在你是中学生,你长大了,无论学习运动你都能行,你是男子汉,相信自己你能行。

经过耐心的思想教育与鼓励,感觉孩子听进去了一些,可是具体行动上并没有大的改观。

于是放低对他的要求每天进步一小步,每月进步一大步。

每当有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

召开班会,组会让大家对他提意见、看进步、帮一下、拽一把。

在小组活动中逐渐跟上其他同学的步伐,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行为,每天收发小组作业承担一定的任务,在小组活动中班级活动中培养责任感、责任心。

在学习上,每当小组同学或老师对他提出要求他只能做到百分之五十左右,感到累了烦了就叫家长请病假、或就说自己有病了。

家长学校“案例教学”《父母课堂》教学设计3篇

家长学校“案例教学”《父母课堂》教学设计3篇
第14页 共17页
民服务的本钱,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条件;劳动 是每一个人的谋生手段,一种生存和生活的能力。要培养孩子热 爱劳动的观念,视劳动为美德,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坚持不懈 的指导督促,逐步养成和掌握。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在管教孩子 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必须有目的地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使他们成为爱劳动,对劳动怀有 一种光荣感和亲切感的好孩子。
第13页 共17页
在家庭,表现在学校,表现在社会。学校的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 织有专门教师进行全面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德为重,才为辅,让 孩子心里健康,道德品质好,去适应社会和学校,为孩子在学校 有一个好的学习基础和环境,为其提供优越的生长环境。
教孩子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做人,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正确的 处理和面对人、事、社会,知道尊老爱幼,百善孝为先。做事情 要有恒心、毅力、自信心,挖掘孩子的潜能,在困难面前我能行, 积极面对,消除畏难情绪,培养他的探索精神,谦虚勇进。同时 要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诚实守信,责任心强,知错就改,老老 实实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
一、案例来源
《父母学堂》2016 年 4 月刊的教子良方 26 页《帮孩子重拾 学习的信心》。
第1页 共17页
教学过程
引言:
师: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 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 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 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 什么这是充满自尊和自信的表现。假如每一个小学生,都有这样 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 意义深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自信心。 (课件出示主题)

家校共育案例故事3篇

家校共育案例故事3篇

家校共育案例故事3篇【篇一】【案例】xx,男,15岁,初中三年级学生,独生子,走读,平时不爱说话,也不善于表达,成绩较好。

2016年11月3日中午在学校吃饭后,与另一班里的几个同学藏在厕所里抽烟。

被校长发现,校长说自己主动去找班主任承认错误,否则你就不读书了。

谁知,他不但不去认错,还二话不说,回到教室,背起书包就回家真的不读书了。

【教育经过】xx离开学校,回到了家,班主任王老师既是英语老师又是xx的五孃。

下午,班主任来到xx家,与xx的父亲商量了一下,待其情绪稍微缓和后,我们开始了对话:“xx,真的在厕所抽烟了吗?”,“是的”。

“还没有放学,你回家干嘛?”,“我不读了”。

“那你准备去干什么?”,“当厨师”。

班主任和家长都没有再说什么,把xx的表哥叫了回来(大学毕业后在县医院工作了一年)晚上,xx的父亲说“豪儿,你的五孃又是班主任,还有你表哥都为了你来了,你还是去煮点饭他们吃吧!”吃饭时,班主任抓住时机,先表扬xx,我吃xx亲自煮的饭觉得真香,这么小的年龄,饭都煮得这么好,错误还是能改的。

他表哥看时机已到,接着说,其实不懂事的时候谁都有过错,我读高中时离开学校去打游戏,我及时改了,不是考起了大学,现在工作了吗。

xx的妈妈也说,你自己错了,校长没批评你,你还赌气,怎么对得起学校和你五孃哟,你是初中生了,应该学会理解老师,体贴父母,你今天真是太不应该了。

明白了吗?”xx说“明白了,今天是我错了,明天我去给校长承认错误!”【评析】:教育反思:这个案例反映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是非常重要的,遇事冷静分析,问题把握准确,教育方法得当是会产生良好效果的。

如果教师一听到学生犯错,马上暴跳如雷,不冷静处理,不与家长结合共同教育,粗暴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教育途径:注重学生身心感受,激发学生学习信心,做好学生情感引领,唤起学生信任之感。

教育感悟:一、注重学生心理感受,善于理解谅解,冷静分析处理是家校共育的前提。

家庭教育案例及分析

家庭教育案例及分析

家庭教育案例及分析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家庭教育案例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家长们一些启发和帮助。

案例一,家长缺乏耐心。

小明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但他的家长总是忙于工作,很少陪伴他。

每当小明调皮闹腾的时候,家长总是失去耐心,甚至动辄责骂。

小明在学校表现也不佳,老师反映他缺乏自控能力,容易冲动。

分析,家长缺乏耐心是导致小明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耐心引导他们,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斥责。

只有在家长的耐心陪伴下,孩子才能得到良好的成长。

案例二,家长过分溺爱。

小华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对她百般呵护,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都包揽一切。

小华长大后,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总是逃避,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家长过分溺爱导致了小华缺乏自主能力。

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适当给予孩子自主空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案例三,家庭教育方式单一。

小杰的家长总是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对他进行严厉的督促和约束。

小杰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成绩也一落千丈。

分析,单一的家庭教育方式容易让孩子感到压力过大,失去学习的乐趣。

家庭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要重视学习成绩,还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让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们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多花时间陪伴孩子,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空间,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够给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让他们茁壮成长。

幼儿家庭教育案例分析(精选5篇)

幼儿家庭教育案例分析(精选5篇)

幼儿家庭教育案例分析(精选5篇)幼儿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幼儿家庭教育案例分析(精选5篇)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打好基础的一个重要阶段,家庭是幼儿生活和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最深刻、持续时间最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家庭教育案例分析(精选5篇),供大家分享。

幼儿家庭教育案例分析1图图(化名),是一位男孩,独生子,家庭条件比较优越。

自孩子出生就成为家里的焦点,家里人都希望他长大后能有一番成就,能够扬名立万,为家族争光。

这个孩子自一年级入学的第一天,我就发现一些问题。

首先孩子是爷爷奶奶送到学校,再送到班级。

爷爷背书包,奶奶拿着早餐奶,到了教室后,这个孩子还是要爷爷奶奶陪护。

孩子什么也不做,不和其它孩子说话和玩耍;就是孩子发的作业本,也是奶奶帮他收拾好。

一个星期了,每天上午奶奶都在教室门口守候,否则孩子下午便不再来上课。

我发现这个情况后,及时与爷爷奶奶沟通,并单独找孩子谈心,鼓励孩子自己能行。

最后,孩子同意自己一个人留在学校,不过条件是我答应他在学校有任何问题会帮他解决。

一点时间后,我发现图图的书包里经常放着零食,有时还有零钱呢。

一问情况,原来是孩子的父母作为其到校上学的“谈判条件”……这里的图图为什么有着这么多的问题呢?首先,家长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独立意识,总是想着为孩子做好事,认为孩子还小,孩子就是孩子。

殊不知,这样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养成生活惰性。

其次,过分溺爱,随意在生活中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不论孩子做事对错都给予满足,从而使孩子自我意识过强,长期以往,会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特征,孩子当然会缺少明辨事理的能力。

印度作家泰戈尔说过:“鸟翼系上黄金,这鸟儿永远不再天空翱翔。

”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不可以以利益驱动,不能把成人的功利主义带到教育中,让孩子觉得实际利益是做好事的保证,这样孩子从小会出现价值观偏移,将来极有可能误入歧途。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学会放手,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个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5个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5个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一个人是否拥有一个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他的一生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5个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5个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篇1晋江市内坑镇有一个五口之家,家中三个女儿,可以说是个个都是“女中豪杰”,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女儿现就读某重点大学,二女儿的学习成绩现在是某重点高中高二年段的前三名,三女儿在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中一次获全国金牌,一次银牌,全省信息技术竞赛第一名,其他地市级的竞赛几乎都是第一名,学习综合成绩一直是年段前几名,用这位“英雄”家长的话说,“是民办学校给我几个女儿提供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是民办学校教师的责任心与教育水平培养了我三女儿”。

其实也不尽然,这位家长的思想水平和对小孩的管理可谓是独出心裁,“亲切,民主,平等,尊重,理解,鼓励”(三女儿在日记中对自己父母亲的评价)是他们两夫妻的特点。

平时,在对小孩的管理中,他们对女儿们有的不仅是说教,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女儿认识到学习是为了什么?三个女儿从小似乎都很争气,都能理解父母亲的用心。

这位爸爸曾经在学校举行的家长会中作为家长代表这样说过:“每一个家庭都会遇到孩子的学习问题,父母都希望孩子门门功课好,得高分。

然而,事情也不是这么轻而易举。

有时,父母也会因孩子学习的分数忽高忽低而困惑,每一次测验最好全班第一,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分数对学生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决不能掉以轻心。

在孩子学习上取得高分时,父母也要激励孩子不断向前,不能以此而感到满足;当孩子没有取得好分数时,父母也不能训斥孩子,而应当要帮助孩子找出问题,想办法助孩子一臂之力,克服困难。

我每当在孩子学习上取得不够理想成绩时,总是鼓励孩子,败不馁,要经得起考验。

我常常对孩子说:读书的过程是培养一个人的奋斗的精神,进取精神,事事如意,实属不易。

学习上取得理想的成绩,当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这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内容,并不代表孩子的全部,最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志向与意志品质。

小学班主任教育案例6篇

小学班主任教育案例6篇

小学班主任教育案例6篇学校班主任教导案例6篇学校班主任教导案例6篇_学校班主任教导故事案例学校班主任教导案例1:用理智的父母之心看待同学不知不觉中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五年了,在这个过程中见过无数的教导案例,有胜利的也有失败的,自己也亲身经受了一些教导案例,首先我觉得我要谈的教导案例在我的的内心深处它们都属于XXX上了,由于我认为真正的教导案例毕竟是胜利还是失败得需要经过若干年的沉淀,惟独这样才干确定这种教导办法或模式对孩子毕竟有什么样的深远影响,所以我下面要讲的故事只能算是案例,是胜利的还是失败的我不知道。

他是一个胖胖的小男孩,样子看起来很忠厚,就是眼睛骨碌碌的转个不停,嘴里叨叨咕咕的也不知道在说什么,他的名字叫康轩。

对于这个名字其实没见到这个孩子前就已经听说过好多次了,领导和同事跟我说了无数关于他的“事迹”,打学生,上课任凭下地,打教师,踢校长,班级家长早早就跟我告状,说这个孩子是多动症,很危急,小学就应当把他免职,否则自己家的孩子平安难以得到保证……对于一个刚做班主任的我只能在领导的期许下忐忑的接受这个任务,没想到一干就是四年。

了解。

了解他的全部状况。

家庭背景,家庭成员的构成,家庭的社会背景,他的习惯,他的兴趣,他父母对他教导问题的看法,和学生间的关系,小伴侣对他的看法……尽可能具体。

通过这些我了解到他的父母很大年龄才有这个孩子,所以全家人都特殊溺爱,从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且家庭相当富饶,全部的要求都会满足。

但同时父母也是有文化的人,对孩子的教导问题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而孩子上学的时候就比同龄的孩子小一岁,再加上本身的自理能力就差,所以别人能做好的事情对于他比登天还难,不过他还很要强,喜爱别人的表扬,但是教师和学生也不行能表杨每天犯错误的孩子。

就这样长时光下来孩子越来越封闭,没有小伴侣喜爱和他在一起玩。

他也不喜爱和别人玩,父母过于溺爱,其他学生和家长过于的不相信导致了孩子和学生、家长和小学的冲突越来越大。

牵手两代 幸福路上”三年级第一讲 溺爱是一种伤害教案

牵手两代 幸福路上”三年级第一讲 溺爱是一种伤害教案

牵手两代幸福路上”三年级第一讲溺爱是一种伤害教案小学“牵手两代幸福路上”,本次教学的主题是“溺爱是一种伤害”,旨在让家长正确认识家长爱的形式,了解溺爱的危害,掌握改掉溺爱孩子不良教养方式的方法。

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法、情景体验法、交流讨论法和感悟法,教学时间为90分钟,教学对象为小学年级家长,教学用具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开始,通过一个案例来导入教学内容。

故事讲述了一位赴美留学生想做一道地道的中国菜,却不知道先放番茄还是先放鸡蛋,向国内的母亲求助。

母亲通过手机远程语音教学,但效果并不理想,最终通过视频教程指导儿子完成了菜肴。

这个故事引出了一个问题,当孩子在20岁的年纪,半夜三更给你打电话,问你番茄炒蛋是先放番茄还是先放鸡蛋的时候,你是应该为自己能成为孩子的依赖而自豪,还是为他连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没有而感到悲哀呢?接下来,教师对溺爱和真爱的本质进行解读。

溺爱的本质是控制,真爱的本质是给自由。

溺爱不是太多的爱,而是太多的打着爱的旗号的控制和包办。

知名心理咨询师___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指出,溺爱有两种:包办型溺爱和纵容型溺爱。

包办型溺爱的父母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了,孩子不动手就可以得到一切,他们不鼓励甚至不喜欢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这种溺爱的危害。

故事中,妈妈带着九岁的牛奶到商场买衣服。

当牛奶挑了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时,妈妈开始干预,说这件衣服丑死了,不好看,不买。

当走到另一个柜台时,妈妈给牛奶挑了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但牛奶不喜欢,还是想要之前自己挑的那件。

妈妈生气了,说不买那件,那件不好看,为什么怎么说你都不听啊?你和你爸爸一样,什么都不明白!我说不好看就不好看!不买!在妈妈的控制下,牛奶只得接受自己不喜欢的衣服。

通过这个故事,教师向家长们强调了包办型溺爱的危害,让家长们认识到孩子需要自由,需要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让孩子有机会犯错,从而成长。

最后,教师总结了本次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希望家长们能够正确认识家长爱的形式,了解溺爱的危害,掌握改掉溺爱孩子不良教养方式的方法,让孩子能够自由成长,走向幸福的未来。

幼儿家庭教育案例(精选13篇)

幼儿家庭教育案例(精选13篇)

幼儿家庭教育案例(精选13篇)幼儿家庭教育案例篇1启蒙性:教给幼儿的东西,必须是周围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具体的、形象的、初步的、浅显的东西。

复杂性:复杂性首先是指家长对孩子不仅有抚养的任务,还要通过教育,使幼儿在体育、智育、德育、美育诸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其次是指幼儿是有思想感情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在成长变化中,而家庭内外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好的,也有坏的,要教育他们成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亲切性:因为父母与子女是血缘关系,加之孩子年幼,活泼可爱,家长对幼儿有着天然的温存、体贴之心,亲切、轻柔的话语和动作。

生活性:孩子是随着父母和家人在家庭生活中受教育的,家庭教育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过程。

寓教育于生活之中是其特点之一。

细致性:幼儿的行为表现,看起来都是些具体小事,但任何一件小事都关系着孩子的发展。

家长应给予细致的照料和教育,切不可粗枝大叶。

权威性:亲子情感,子女在生活上对父母的依赖,以及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使得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

幼儿家庭教育“三克服”家庭教育是完成幼儿心理和行为塑造的重要环节。

应该说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会不会爱却是需要学习的。

特别是如何克服家庭教育中一些不合理的教育方式,是每一个家长都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一要克服不讲究教育效果。

家长在对幼儿教育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讲究教育的效果。

父母同孩子交流过程中,应多提建议少命令。

一忌唠唠叨叨。

不要对孩子三叮咛,四嘱咐,左说右讲,以至让孩子对家长正确的行为指导,产生逆反心理,或是对幼儿的自信心产生影响,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二忌脾气急躁。

对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用成人的心理衡量幼儿,不能因孩子一时不能理解某个问题,就训斥或责骂。

这样易使孩子形成对家长的“仇视”,把家长放在孩子的对立面。

三忌前后不一致。

家长的观点不要自相矛盾,前后不一致,不然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产生是非标准的模糊。

家长要学会运用家庭教育中的灵活性特点,对孩子从情感入手,采取遇事施教,小处启发等方法。

大班教师家教指导案例范文

大班教师家教指导案例范文

大班教师家教指导案例一、案例背景小明是我园大班的一名学生,他聪明活泼,但最近在幼儿园中表现出了一些不良行为,如打人、说脏话等。

经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小明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父母忙于工作,由爷爷奶奶照顾,家庭教育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约束。

二、案例描述一天,小明在幼儿园里与同伴玩耍时,因为一个小玩具与同伴发生了争执,最后动手打了同伴。

我问他为什么要打人,他理直气壮地说:“玩具是我的,他凭什么抢走。

”我耐心地跟他讲道理,告诉他分享的重要性,但小明似乎并不理解。

三、案例分析通过观察和了解,我发现小明在家庭中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爷爷奶奶的溺爱让他养成了自私、任性的性格。

同时,由于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引导,小明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存在一定的问题。

四、家教指导策略1. 与家长沟通:我主动与小明的父母沟通,让他们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尽量多陪伴孩子,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

同时,我也建议他们让孩子多与同伴玩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2. 建立规矩:我建议小明的家长在家里建立规矩,让孩子明确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规矩的制定要合理,并得到孩子的认可。

3. 引导孩子关心他人:我鼓励小明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利。

例如,在分享玩具时,家长可以让孩子先问问同伴愿不愿意一起玩。

4. 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我建议小明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如尊重长辈、爱护公物等。

家长可以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帮助孩子理解这些概念。

5. 鼓励正面激励:我鼓励小明的家长多给孩子正面激励,如表扬、奖励等。

当孩子表现出好的行为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案例反思通过这个案例,我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家庭情况,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溺爱家长案例分析报告

溺爱家长案例分析报告

溺爱家长案例分析报告家长溺爱是指家长对子女过度关心、照顾和呵护,迁就和纵容子女的种种行为,使得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种溺爱的家长对子女施加的过度期望和控制会对子女的心理成长、人际交往和学业发展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下面我们通过分析一个溺爱家长案例,探讨此类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案例背景:李先生是一位拥有高学历和高收入的成功企业家,他对独生子女小明的期望非常高。

从小明还在幼儿园时,李先生就对他的学习成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雇佣了个人家教为他辅导学习。

小明在学业上一直表现出色,但他的娱乐活动和成长空间却受到了限制。

他很少有时间和机会与其他孩子进行社交,并且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选择感到束缚。

在大学里,小明独立性和自主性明显不足,对生活和学业没有自己的规划和目标。

分析原因:1. 过高的期望压力:李先生对小明的学习成绩与未来的发展寄予了过高的期望。

他认为只有通过优异的成绩才能有一个成功的职业和美好的人生,因此在教育上过分强调学习成绩。

2. 缺乏信任和安全感:李先生把自己的期望和焦虑传递给了小明,导致小明内心产生了对父亲评判的恐惧,害怕不能达到他的期望而失去他的爱和认可。

3. 未给予适当的自主权:李先生过度干涉小明的生活和学业,没有给予他足够的自主权。

这使得小明在日常生活和学业决策中缺乏必要的思考和选择的机会。

4. 纵容和过度保护:李先生过度纵容小明,满足他的各种需求,为他解决一切问题,没有让小明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

这使得小明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无法独立解决问题。

解决方法:1. 适度降低期望压力:家长应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不应一味追求成绩的优异。

了解孩子的特点和兴趣,鼓励他们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与他们共同制定目标和规划。

2. 建立信任和安全感:家长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给予孩子被理解和支持的空间。

明确告诉孩子,无论他们取得怎样的成绩,父母的爱和支持是不会改变的。

3. 给予适当的自主权:家长应让孩子逐渐承担起一些生活和学业中的决策,如日常活动的安排、社交圈的拓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溺爱教学故事
丛美娜
溺爱案例(一)
宋昊俊同学进入中学,行为习惯懒散,头脑灵活,做事三分钟热血。

学习成绩及格边缘,经常不完成作业。

每当值日就偷跑,班级进行体育训练他总是偷懒,与家长沟通得知,该生小学曾经因为高烧医生下了病危通知单。

从此,家长便对孩子百依百顺,生活上照顾的无微不至,对学习成绩没有任何要求。

孩子一点苦吃不了,生活上遇到任何挫折都无法自己解决,回家找家长,如果家长没有及时解决或解决不能令他满意,他就在家哭闹,是家中的小皇帝。

每当与父母谈起孩子身上的问题,父亲一脸无奈,母亲痛苦流涕。

是典型的溺爱式教育。

针对这种现象,我给他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人驯养了一只虎皮鹦鹉。

约半个月后,它逃出了笼子。

主人痛心、惋惜。

但又一想,鸟归林、鱼入水,正是“得其所哉”,便也心境安然。

谁料想十多天后,在山坡上的树林子里,找到的却是鹦鹉僵硬的尸体。

看林子的老人说:“家养的鸟儿,用不着找吃找喝,慢慢地便失去觅食的本领。

一旦飞出笼子,难免会饿死。

”主人半信半疑,拿回来解剖,可不是,肠胃空空,没有一点食物渣子。

可悲啊,天底下竟有这种鸟儿,飞到广阔的世界,却饿死在果实累累的林子里。

由这个故事,就像现在父母对你的教育,会给你带来的无穷后患。

因为溺爱,所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无能的书呆子,无能的健康青少年,无能的“啃老族”,更有甚者,“成了监狱里的
囚犯”。

现在你是中学生,你长大了,无论学习运动你都能行,你是男子汉,相信自己你能行。

经过耐心的思想教育与鼓励,感觉孩子听进去了一些,可是具体行动上并没有大的改观。

于是放低对他的要求每天进步一小步,每月进步一大步。

每当有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

召开班会,组会让大家对他提意见、看进步、帮一下、拽一把。

在小组活动中逐渐跟上其他同学的步伐,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行为,每天收发小组作业承担一定的任务,在小组活动中班级活动中培养责任感、责任心。

在学习上,每当小组同学或老师对他提出要求他只能做到百分之五十左右,感到累了烦了就叫家长请病假、或就说自己有病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家长树立信心孩子很健康,无论如何你要送他上学,如果有一天他偷懒得逞就会有下一次。

对孩子感觉哪儿有病,就马上带他上医院,听医生的。

树立健康意识,克服困难培养意志力。

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让朋友拉他上学,经过一学期有意识的教育,孩子有较大幅度的进步,本学期在体育锻炼中,自己买沙袋绑在腿上跑,通过体育锻炼培养意志力,在把这种毅力用在学习上,孩子的学习状态、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基本跟其他同学差不多。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家长对孩子悉心培育、满怀期待是无可厚非的,但要把握好“度”,父母越呵护,孩子越逆反。

应该从小培养锻炼孩子勇敢、自信的性格特点。

孩子要“摔打着养活”,放开束缚孩子的手,让他与人交往,学会自己处理事情。

放开束缚让子成长的手吧。

溺爱案例(二)
关庆鑫学习学习兴趣浓烈,学习成绩优异,父母开美容美发店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从小到大都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对他照顾尽职尽责,孩子不会交朋友,不会与人沟通交流,学习上钻牛角尖,没有办事能力,独立能力一片空白,升入中学每天从家到学校不行不到十分钟的路程都由爷爷奶奶接送。

独立能力非常差,典型的溺爱,家长包办一切的做法。

与父母交谈,父母也知道要培养孩子的能力,但由于是爷爷奶奶带大,付出了很多,爷爷奶奶不放手,父母又没有时间,所以拗不过老人只能选择听父母的安排。

根本配合不上老师的要求,和学校的教育。

针对这种情况,孩子由于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所以过分自信不听从同学的建议,集体教育效果不明显。

为此,首先让他担任班干部,在协助老师管理班级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有什么事情尽量让他去做,做之前教他如何做,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如何避免,事情办好了要总结经验教训。

增强他的办事能力,让他担任数学课代表,每天给同学讲题,帮助老师批改作业,这样培养他的群体交往能力,使他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春游中自己自愿组成小组游玩,他自己不懂是怎么回事,同学多组织好了,他还是一个人。

当老师在教师倡导哪个小组要他时,许多小组都争着要他,愿意帮助他。

由于他不爱好体育,运动能力特别差,我又按排同学带他跑步,训练考试项目,这样在运动中结交朋友。

针对老人不放手对孩子的教育,我在全班开展家庭教育
问卷调查,找出他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触动他家召开家庭会议,对孩子明显落后于同龄孩子的生活能力引起高度重视,逐渐改变。

对他的奶奶爷爷又单独谈心。

对孩子来说,他小的时候也许会觉得你们对他好,但当他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之后,他会觉得你们的干涉是对他的一种禁锢,他想冲破这道禁锢,于是矛盾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由此看来,溺爱在两个阶段是危害最大的:一是孩子性格的形成时期,二是孩子渐渐独立的时期。

尤其是前者,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影响。

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根本的也是唯一方法,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坚强的性格,让孩子自己面对生活中的小困难,小挫折,自己去解决,才可能更好的面对走上社会后的大困难。

否则就很容易被困难击垮。

一句老话,做家长的都是为孩子好的,总是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但这种爱要以对孩子的成长有利为标准,切不可使“爱”成为“溺爱”,切不可由家长包办代替,否则,不但孩子难以承受,同时,也让孩子在独立面对社会时,不知所措。

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被社会淘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