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对于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22C s +H O g CO g +H 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其他条件不变,充入少量He ,则反应速率增大B .若()()2正逆v CO =v H O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其他条件不变,增加C(s)的质量,反应速率不变D .若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下列反应中,熵减小的是( ) A .2HI (g)=H 2 (g)+I 2 (g)B .NH 4NO 3爆炸:2NH 4NO 3 (s)=2N 2 (g)+4H 2O (g)+O 2 (g)C .2O 3 (g)=3O 2 (g)D .4NH 3 (g)+5O 2 (g)=4NO (g)+6H 2O (1)3.aA(g)+bB(g)⇌cC(g)+dD(g) ΔH=Q ,同时符合两图中各曲线规律的是( )A .a+b>c+d T 1>T 2 Q>0B .a+b>c+d T 1>T 2 Q<0C .a+b>c+d T 1<T 2 Q<0D .a+b <c+d T 1<T 2 Q<04.某对于平衡体系xA(g)+yB(g)mC(g)+nD(g),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C 的百分含量减少,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x +m<n B .x +y<m +n C .m +n>xD .m +n<y +x5.已知某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数据如下: ()()-1-1mA g +nB g qC g /mol L 3.6 2.4 2.42s /mol L 2.41.64.0⋅⋅()起始浓度末浓度则m:n:q等于()A.3:2:2 B.3:2:3 C.3:2:4 D.3:2:56.化学知识和技术发展离不开伟大化学家,下列人物与其贡献不匹配的是()A.侯德榜——工业制备烧碱B.勒夏特列——化学平衡的移动C.李比希——元素定量分析D.盖斯——反应热的计算7.现有下列两个图象:下列反应中符合上述图象的是()A.N2(g)+3H2(g)2NH3(g) ΔH<0B.2SO3(g)2SO2(g)+O2(g) ΔH>0C.4NH3(g)+5O2(g)4NO(g)+6H2O(g) ΔH<0D.H2S(g)H2(g)+S(s) ΔH>0,10min 8.将1mol X和3mol Y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混合,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s)3Y(g)2Z(g)时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min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min)B.第10min时,Z的浓度为0.4mol/LC.10min时,X的转化率为20%D.反应时,向容器中通入He,容器内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B.增大浓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H<0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D.反应NH4HCO3(s)═NH3(g)+H2O(g)+CO2(g)△H=+185.57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10.下图是可逆反应X 2+3Y 22Z 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t 1、t 2时,用不同物质表示正、逆反应速率有2v(X 2)=v(Z)B .t 2时,反应已达到了一定限度C .t 2~t 3,反应不再发生D .t 2~t 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11.已知298K 时,2SO 2(g)+O 2(g)2SO 3(g);△H=-197kJ ·mol -1。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的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的练习题和答案1.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从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D.只有催化剂存在下,才会发生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而化学平衡不移动的情况解析:选B。
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就是由v(正)=v(逆)变为v(正)≠v(逆),再转化为v′(正)=v′(逆)的过程,故B正确。
使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改变,平衡并不移动,故A错误;对于类似H2(g)+I2(g) 2HI(g)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压强时,反应速率变化,平衡不移动,D错。
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不一定大,C错。
2.(2009年高考广东卷)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 N2(g)+2CO2(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C.反应达到平衡后,NO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解析:选A。
升高温度、v正、v逆都增大,只是增大的程度不同,A错。
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增大v正和v逆,B对。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v逆≠0,C、D正确。
3.(2009年高考宁夏卷)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实验反应温度/℃Na2S2O3溶液稀硫酸H2O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A 25 5 0.1 10 0.1 5B 25 5 0.2 5 0.2 10C 35 5 0.1 10 0.1 5D 35 5 0.2 5 0.2 10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众多,本题从浓度和温度两个因素考查,根据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可以推知D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
(完整版)高中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练习题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1卷一、单选题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W元素的单质是制备漂白液的重要原料。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简单氢化物沸点:X<Y<ZB.Z元素的主要单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最卨价氣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Z<WD.单核离子的半径:X<Y<W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D.Y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3.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一定含有极性键4.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乙醇燃烧B.氧化钙溶于水C.碳酸钙受热分解D.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5.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增大反应物的量B.升高温度C.增大压强D.增大容器体积6.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 . v (C)=0.04mol/(L ·s)B . v (B)=0.06mol/(L ·s)C . v (A)=0.03mol/(L ·s)D . v (D)=0.01mol/(L ·s)7.已知()()()()3224NH g +5O g == 4NO g +6H O g ,若化学反应速率分别用()322()()v NH v O v NO O)v(H 、、、 [单位:mol/(L·s)]表示,则正确关系是( ) A.324v NH =)5v(O ()B.225v O =6)v(H (O)C.322v NH =)3v(H (O)D.()2()4v O =5v NO8.反应4A (s )+3B (g )═2C (g )+D (g ),2min 内B 的浓度减少0.6mol/L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2min 末时的反应速率,用B 表示为0.3mol/(L •min )B .v (B ):v (C ):v (D )=3:2:1C .在这2min 内A 和B 的转化率之比一定为4:3D .v (A )=0.4 mol/(L •min )9.少量铁粉与100mL0.01mol·L -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较慢。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v(B)=2v(A)、2v(C)=3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 2A+3B===2CB. 2A+B===2CC. A+2B===3CD. A+B===3C2. 反应4A(g)+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1。
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 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s)B. 分别用B,C,D表示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C. 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min)D. 在2min内的反应速率,用C表示是0.3mol/(L·min)3. 在2A+B⇌3C+4D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υ(A)=0.5mol·L−1·s−1B. υ(B)=0.3mol·L−1·s−1 C. υ(C)=0.8mol·L−1·s−1D. υ(D)=1mol·L−1·s−14.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是指1秒钟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1C.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5. 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L密闭容器中进行,2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A. v(NH3)=0.01mol·L−1·min−1B. v(O2)=0.02mol·L−1·min1C. v(H2O)=0.225mol·L−1·min−1D. v(NO)=0.03mol·L−1·min−16. 反应A(g)+3B(g)=2C(g)+2D(g),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D)=0.4mol/(L·s)B. v(C)=0.5mol/(L·s)C. v(B)=0.9mol/(L·s)D. v(A)=0.15mol/(L·s)7. 在N2+3H2⇌2NH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mol·L−1,在此时间内用NH3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mol·L−1·S−1。
【高中化学】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习题+答案】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一、知识回顾1.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v =Δc Δt ,单位为mol·L -1·min -1或mol·L -1·s -1。
3.规律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同,但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深度思考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2)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 (3)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 -1·s -1是指1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 -1( ) (4)由v =ΔcΔt计算平均速率,用反应物表示为正值,用生成物表示为负值( )(5)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 (6)根据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 解析:×××√√二、课堂练习题组一 “v =ΔcΔt”的应用1.一定温度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从反应开始到10s 时,v (Z)=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079mol·L -1·s -1 (2)X(g)+Y(g)2Z(g)解析(1)Δn(Z)=1.58molv(Z)=1.58mol2L·10s=0.079mol·L-1·s-1。
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
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C) 分子碰撞频率增加,碰撞能量增加,有效碰撞频率增加。
2. (D) 移除产品,改变反应物浓度,改变温度。
3. (A) 温度升高。
4. (D) 活化能较高的反应物浓度增加,活化能较低的反应物浓度减少。
二、解答题1. 反应速率的表达式:r = k[A]m[B]n其中,r为反应速率;[A]和[B]分别为反应物A和B的浓度;k为速率常数;m和n为反应物A和B的反应级数。
2. a) 反应速率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可通过一级反应速率方程(r = k[A])进行解释。
当反应物浓度[A]增加时,反应速率也会随之增加。
当反应物浓度[A]减少时,反应速率也会随之减少。
b) 反应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通过阿伦尼乌斯方程进行解释。
阿伦尼乌斯方程:k = A * e^(-Ea/RT)其中,k为速率常数,A为阿伦尼乌斯因子,Ea为反应的活化能,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
当温度T增加时,e^(-Ea/RT)的值增加,导致速率常数k增加,反应速率也会随之增加。
当温度T减少时,e^(-Ea/RT)的值减少,导致速率常数k减少,反应速率也会随之减少。
3. 反应速率与表面积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进行解释。
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催化剂能够增大反应物的有效碰撞频率。
催化剂通常是以固体颗粒的形式存在,增大了反应物的表面积,使得更多的反应物分子处于活性位点上,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碰撞几率,也提高了反应速率。
4.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可通过比较反应级数进行解释。
若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为一次方关系(m = 1),则反应级数为一级反应。
若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为二次方关系(m = 2),则反应级数为二级反应。
若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为三次方关系(m = 3),则反应级数为三级反应。
根据反应级数的不同,可以判断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5. 反应速率与活化能之间的关系可通过阿伦尼乌斯方程进行解释。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一个化学反应的原理,其中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A.反应进行的方向B.反应的快慢C.反应进行的限度D.反应物的多少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可用任何一种反应物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来表示B.化学反应速率为0.1 mol∙L−1∙s−1是指1秒钟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1 mol∙L−1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3.反应A+3B=2C+2D,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1·s-1B.v(B)=0.6mol·L-1·s-1C.v(C)=0.4mol·L-1·s-1D.v(D)=0.45mol·L-1·s-14.在2A(g)+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s)B.v(B)=0.3mol/(L·s)C.v(C)=0.8mol/(L·s)D.v(D)=1.0mol/(L·s)5.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一定能改变反应速率C.只能减慢反应速率D.不一定影响反应速率6.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3A(g)+bB(g)cC(g) △H=-QkJ·mol-1(Q>0)。
12s时反应达到平衡,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8mol,反应过程中A、B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12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mol·L-1·s-1B.12s时,A的消耗速率等于B的生成速率C.化学计量数之比b:c=1:2D.12s内,A和B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2QkJ7.某小组探究实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并记录结果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实验△△可知,反应速率v与()I c-成正比B.由实验△△可知,对速率的影响程度上,浓度大于温度O氧化过程中,H+只是降低活化能C.I-在被2D.由实验△△可知,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慢8.一定温度下,X、Y、Z三种气体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其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状态判断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状态判断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练习题一、单选题1.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 2和NO 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 2(g)+NO 2(g)SO 3(g)+NO(g),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c 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b 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Δt 1=Δt 2时,SO 2的转化率:a~b 段小于b~c 段2.在反应A(g)+2B(g)=3C(g)+4D(g)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mol·L -1·s -1 B.v(B)=0.5mol·L -1·s -1 C.v(C)=0.8mol·L -1·s-1D.v(D)=1mol·L -1·s -1 3.合成氨反应N 2+3H 22NH 3,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用()()()223N H NH v v v 、、表示(单位均为mol·L -1·s -1)时,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23H NH v v = B.()()23N 2NH v v = C.()()32NH H v v =D.()()22H 3N v v =4.可逆反应2NO 2(g)2NO(g)+O 2(g),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 mol n NO 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 mol n NO ③用NO 2、NO 、O 2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⑦B.②③⑤⑦C.①③④⑤D.全部5.反应()()()()3224NH g +5O g =4NO g +6H O g 在10 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X v (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3NH =0.010 mol/L s v ⋅B.()()2O =0.0010 mol/L s v ⋅C.()()NO =0.0010 mol/L s v ⋅D.()()2H O =0.0045 mol/L s v ⋅6.—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22HI =H +I 。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对反应2A(g) + B(s) 3C(g) + 4D(g) 来说 下列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5mol/(L ·min)B .v(B)= 0.01mol/(L ·s )C .v(C)=1.0mol/(L ·min)D .v(D)=1.2mol/(L ·min)2.对于化学反应()()()()2A g B g 3C g 4D g +=+ 下列化学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A 3C v v = B .()()1B C 3v v =C .()()C 4D v v =D .()()1D A 2v v =3.为探究Fe 3+和Cu 2+对H 2O 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 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B .若图1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 则一定说明Fe 3+比Cu 2+对H 2O 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好 C .用图2装置比较反应速率 可测定在相同状况下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D .若比较Fe 3+和Cu 2+对H 2O 2分解的催化作用 应选用Fe 2(SO 4)3(aq)和CuSO 4(aq)或FeCl 3(aq)和CuCl 2(aq)。
如果选用FeCl 3(aq)和CuSO 4(aq) 虽然加入FeCl 3(aq)的反应速率快 但两溶液的阴离子不同 不能得出结论。
4.室温下 H 2O 2与氢碘酸(HI)反应: H 2O 2+2HI =I 2+ 2H 2O 已知 c(H 2O 2)=0.1 mol/L c (HI)= 0.l mol/L 20s 后测得H 2O 2的浓度为0.08 mol/L 则用HI 表示反应速率为( ) A .0.001 mol · L -1· s -1 B .0.002 mol · L -1· s -1C.0.003 mol· L-1· s-1D.0.04 mol· L-1· s-15.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MB.t1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 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6.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3H22NH3经2min后N2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了0.4mol·L-1则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0.4mol·L-1·s-1B.0.2mol·L-1·min-1C.0.6mol·L-1·min-1D.0.4mol·L-1·min-17.对于可逆反应4HCl(g)+O2(g)2H2O(g)+2Cl2(g) 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HCl)=0.3mol·L-1·min-1B.v(O2)=0.2mol·L-1·min-1C.v(H2O)=0.2mol·L-1·min-1D.v(Cl2)=0.3mol·L-1·min-18.对水样中M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高中化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H=-92.4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氨气液化分离或升高温度,都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B.保持容积不变时充入少量Ar气体,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C.将1molN2(g)和3molH2(g)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92.4kJ的热量D.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路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2.对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 2SO2(g)+O2(g) 2SO3(g),改变下列条件,能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A.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C.降低温度 D.增大反应物浓度3.为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B.若图1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好C.用图2装置比较反应速率,可测定在相同状况下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D.若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应选用Fe2(SO4)3(aq)和CuSO4(aq)或FeCl3(aq)和CuCl2(aq)。
如果选用FeCl3(aq)和CuSO4(aq),虽然加入FeCl3(aq)的反应速率快,但两溶液的阴离子不同,不能得出结论。
4.298.15K 时,N 2、H 2与NH 3的平均能量与合成氨反应的活化能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 2+3H 2=2NH 3△H =﹣92kJ/molB .在图中曲线a 表示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C .升高反应温度,活化分子数增多D .催化活性很强的新型催化剂可以提高N 2的转化率5.反应C(s)+H 2O(g)CO(g)+H 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 2使容器的体积增大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 2O(g)D .增加C 的量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玻璃常用于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B .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催化剂的应用十分普遍,对于给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能够同时发生多个反应时,理想催化剂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目标产物在最终产物中的比率C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D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PM2.5分散在空气中可能形成胶体或浊液7.如图为PCl 5(g)PCl 3(g)+Cl 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从平衡状态Ⅰ移动到平衡状态Ⅱ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曲线,此图表示的变化是 ( )A .降温B .降压C .增加PCl 5的量D .增加PCl 3的量8.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Cl H OHCl HClO ++,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化学反应速率(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第1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课后篇素养形成必备知识基础练1.对于反应CaCO 3+2HClCaCl 2+H 2O+C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HCl 和CaCl 2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相同B.不能用CaCO 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可用水来表示C.用H 2O 和CO 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D.用CaCl 2浓度的减小表示其反应速率2.在2 L 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g)和6 mol B(g),发生反应:4A(g)+6B(g)4C(g)+5D(g),若5 s 后剩下的A 的物质的量是2.5 mol,则用B 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 )A.0.45 mol·L -1·s -1B.0.15 mol·L -1·s -1C.0.225 mol·L -1·s -1D.0.9 mol·L -1·s -1内A 减少的物质的量为4 mol-2.5 mol=1.5 mol,故A 的浓度变化量为1.5mol2 L =0.75 mol·L -1,所以v (A)=0.75mol ·L -15 s=0.15 mol·L -1·s -1;对于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 (B)=64×0.15 mol·L -1·s -1=0.225 mol·L -1·s -1。
3.对于反应3Cu+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在测量化学反应速率时,以下相关性质不可以利用的是( )A.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B.溶液颜色的深浅C.固体物质的体积D.H +浓度的变化,包括能够直接观察的某些性质(如释放出气体的体积和体系压强),也包括必须依靠科学仪器才能测量的性质(如颜色的深浅),故A 、B 、D 三项可以利用。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1)同步练习含详解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比较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某一时刻、某种反应物的瞬时反应速率B. 化学反应速率为0. 8 mol·L-1·s-1是指反应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 8 mol·L-1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推知化学反应的快慢D.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其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2.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密闭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xC(g),若经2 s后测得A物质的量为2. 8 mol,C的浓度为0. 6 mol·L -1,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①2 s内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 3 mol·L-1·s-1②2 s内用物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 6 mol·L-1·s-1③2 s时物质B的转化率为70%④x=2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3. 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X、Y、W、Q四种物质,经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上述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能是()A. X+2Y=2W+2QB. 3X+Y+2W=2QC. X+3Y+2Q=2WD. X+2Y+3Q=2W4. 在N2+3H2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0. 6mol/L,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 45mol/(L·s),则所经历的时间是()A. 0. 44秒B. 1秒C. 1. 33秒D. 2秒5. 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ΔH<0。
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对应的坐标)。
高中化学 高考总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 习题及解析
高考总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反应N 2+3H 2 2NH 3刚开始时,N 2的浓度为3mol ·L ―1,H 2的浓度为5 mol ·L -1,3min 后测得NH 3浓度为0.6 mol ·L ―1,则此时间内,下列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 )A .v (NH 3)=0.2 mol ·L ―1·s ―1B .v (N 2)=1.0 mol ·L ―1·min ―1C .v (H 2)=1.67 mol ·L ―1·min ―1D .v (H 2)=0.3 mol ·L ―1·min ―1 2.设C(s)+CO22CO ;△H>0,反应速率为υ1, N 2+3H 22NH 3; △H<0,反应速率为υ2。
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υ1和υ2的变化情况为:A .同时增大B .同时减小C .增大,减小D .减小,增大3.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 后,B 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 -1。
下列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 )。
A .用A 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 -1·min -1 B .用B 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3 mol·L -1·min -1C .2 min 末时的反应速率,用B 表示为0.3 mol·L -1·min -1D .在这2 min 内用B 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是减小的,C 表示的反应速率逐渐增大4.反应 C (s)+H 2O (g)CO (g)+H 2 (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 .增加H 2O (g)的量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 .保持容积不变,充入N 2使体系压强增大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 2使容器的体积增大 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B .单位时间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越大,则该物质反应就越快C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D .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有“mol·L -1·s -1”和“mol·L -1·min -1” 6.对于反应2SO 2(g)+O 2(g)2SO 3(g) △H <0,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 .定容通入大量O 2B .增大容器容积C .移去部分SO 3D .降低体系温度7.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 A .加热 B .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 .滴加少量CuSO 4溶液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8.在锌片与盐酸的反应中,加入如下试剂或操作,可使生成氢气速率减慢,但生成氢气的量不变的是()A.氯化钠晶体B.氯化钾溶液C.水D.加热9.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下图,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组别 c (HCl)(mol / L)温度(℃)状态① 2.0 25 块状② 2.5 30 块状③ 2.5 50 块状④ 2.5 30 粉末状A.④、③、②、①B.①、②、③、④C.③、④、②、①D.①、②、④、③10.将固体NH4Br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反应:NH4Br(s)NH3(g) + HBr(g);2 HBr(g)H2(g) + Br2(g)。
_新教材高中化学基础练习4化学反应速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基础课时落实(四) 化学反应速率(建议用时:40分钟)[基础过关练]1.下面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C.若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为0.5 mol·(L·s)-1就是指在该时间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都为0.5 mol·L-1D.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尺度D[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有明显的现象,A错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用来表示反应速率,固体和纯液体一般不用来表示反应速率,因为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不发生变化,视为常数,B错误;反应速率应该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C错误。
] 2.“活化分子”是衡量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重要依据,下列对“活化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C.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通过压缩容器增大压强,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D.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D[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物浓度,增大体系压强只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百分数不变;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不一定能发生反应,所以不一定是有效碰撞;D错误。
]3.对于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HCl和CaCl2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相同B.不能用CaCO3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可用水来表示C.用H2O和C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D.用CaCl2浓度的减少来表示其反应速率A[因为CaCO3是固体,H2O为纯液体,不能用其表示化学反应速率;CaCl2的浓度在反应过程中会增加。
高中化学之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计算题及解析
高中化学之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计算题及解析计算题(共3小题)一、灰锡结构松散,不能用于制造器皿,而白锡结构坚固,可以制造器皿,现把白锡制成的器皿放在0℃、100kPa的室内存放,它会不会变成灰锡而不能再继续使用?已知:在0℃、100kPa条件下白锡转化为灰锡的反应焓变和熵变分别为ΔH=-2180.9 J·mol-1,ΔS=-6.61 J·mol-1·K-1。
二、高温时空气中的N2和O2会反应生成NO而污染大气:N2(g)+O2(g)===2NO(g)。
试通过计算说明在1 200℃的条件下,此反应能否正向自发进行?估算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是多少?[已知该反应:ΔH =+180.50 kJ·mol-1,ΔS=247.7 J·mol-1·K-1]三、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知c始(SO2)=0.4 mol·L-1,c始(O2)=1 mol·L-1,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9,试判断:(1)当SO2转化率为50%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若未达到,向哪个方向进行?(2)达到平衡状态时,SO2的转化率应为多少?填空题(共3小题)四、已知:CO(g)+H2O(g)CO2(g)+H2(g)ΔH=Q,其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该反应的Q (填“>”或“<”)0。
(2)850 ℃时在体积为10L的反应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 和H2O(g),发生上述反应,CO和H2O(g)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则0~4 min时平均反应速率v(CO)=。
(3)若在500 ℃时进行,且CO、H2O(g)的起始浓度均为0.020 mol·L-1,该条件下,CO的最大转化率为。
(4)若在850 ℃时进行,设起始时CO和H2O(g)共为1 mol,其中H2O(g)的体积分数为x,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y,试推导y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在硫化氢水溶液中加入碱有利于S2-的生成B.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氧化反应C.高压有利于合成氨反应D.500℃左右比室温更利于合成氨反应2.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2Z(g),ΔH<0。
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正催化剂⑥分离出Z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某一反应物浓度,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都增大B.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体积缩小,体系中各气体的浓度一定增大C.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压强使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的气体的浓度一定增大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4.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H2和I2蒸气各0.5摩,发生反应H2+I22HI,达到平衡时,生成HI 0.8摩,若其它条件不变,开始充入的H2为2摩,则达到平衡时生成的HI可能是下列中的()A 1.1摩B 0.87摩C 0.8摩D 0.5摩5.下图是可逆反应A+2B 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若A、B是气体,则D是液体或固体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A、B、C、D均为气体6.在体积相同的A和B两个带活塞的玻璃容器中,如分别注入1/4容积颜色相同的NO2和Br2(气),然后将活塞同时向外拉到1/2处(快速),过一会儿可以看到()A.A中颜色比B中浅B.A中颜色比B中深C.A、B中颜色深浅一样D.A、B中颜色都比开始时深7.密闭容器中的平衡体系H2+I2(g) 2HI(g)+Q,欲使HI浓度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A.缩小体积B.升温C.降温D.加催化剂8.在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n A(g) +m B(g) p C(g)+Q处于平衡状态(又知n+m>P,Q<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升高温度时,[B]/[C]的比值减小②降温时体系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③加入B,A的转化率变大④加入催化剂,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⑤充入C,则A、B的物质的量增大( )A.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⑤D.全部9.下列变化过程中,ΔS<0的是A.氯化钠溶于水中B.NH3(g)和HCl(g)反应生成NH4ClC.干冰的升华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10.一定条件反应N2+3H22NH3达平衡,当单独改变下述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A.加催化剂,v(正)和v (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加压, v (正)和v (逆)都增大,且v (正)增加倍数大于v (逆)增加倍数C.降温, v (正)和v (逆)都减少,且v (正)减少倍数大于v (逆)减少倍数D.增加N2的浓度, v (正)和v (逆)都增大,且v (正)增加倍数大于v (逆)增加倍数11.常温下的定容容器中,建立如下平衡:3NO2+H2O NO+2HNO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往容器中通入少量的氧气后、原体系将会发生的变化是()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NO的物质的量可能不变C.NO的物质的量一定会减少D.NO2增加的物质的量是通入O2的物质的量的2倍12.在密团容器中充入1molCO和1molH2O(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了2/3mol CO2(反应为CO+H2O(g) CO2+H2),当其他条件不变,充入的水蒸气改变为2mol时,平衡时生成C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0.5mol B.0.95mol C.1mol D.2/3mol13.可逆反应m A(g)+n B(g) p C(g)+q D(g),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改变某一条件后,正反应速率增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转化率增大B.平衡向逆向移动C.平衡没有移动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4.由可逆反应测绘出图象如下图,纵坐标为生成物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下列对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一定有气体B.生成物中一定有气体C.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15.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16.对于反应A(g)+2B(g) 2C(g)+Q(Q>0),下面各图能正确反映在这一反应中,反应时间t,温度T与平衡混合物中C的百分含量关系的是()17.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1·s-1B.v(B)=0.3 mol·L-1·s-1C.v(C)=0.8 mol·L-1·s-1D.v(D)=1 mol·L-1·s-1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19.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气)+B(气) 2C气+D(气)。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是:a) mol/Lb) s/Mc) g/Ld) mol/L·s答案:d) mol/L·s2. 下列哪种情况会增加化学反应速率:a) 降低温度b) 增加反应物浓度c) 增加反应容器体积d) 减小物质的表面积答案:b) 增加反应物浓度3. 当反应速率为常数时,说明:a) 反应速率不受温度影响b) 反应速率不受反应物浓度影响c) 反应速率不受催化剂影响d) 反应速率不随时间变化答案:d) 反应速率不随时间变化4. 下列哪种情况会降低化学反应速率:a) 增加催化剂的浓度b) 提高反应温度c) 减小反应物浓度d) 增加物质的表面积答案:c) 减小反应物浓度二、填空题1. 对于反应速率为 v = k[A]²[B] 的反应,其反应级别为 ______。
答案:22. 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_______。
答案:增加3.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用 _______ 方程表示。
答案:速率方程4. 反应速率的测量单位是 _______。
答案:mol/L·s三、解答题1. 已知反应速率方程为:v = k[A]²[B],试回答以下问题:a) 当反应物 A 和 B 的浓度分别为 0.1 M 和 0.2 M 时,求反应速率。
b) 当浓度 A 增加到 0.2 M,而浓度 B 保持不变时,求反应速率的变化比例。
答案:a) 反应速率 = k(0.1 M)²(0.2 M) = 0.002k M²/sb) 反应速率的变化比例为 (0.2)²/(0.1)² = 42. 已知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方程为:v = k[C],当浓度 C 为 0.2 M 时,反应速率为 0.1 M/s。
求当浓度 C 为 0.4 M 时,反应速率为多少。
答案:根据给定的反应速率方程,可以得到 k = v/C = 0.1 M/s / 0.2 M =0.5 1/s当浓度 C 为 0.4 M 时,反应速率为:v = k[C] = 0.5 1/s * 0.4 M =0.2 M/s总结:本文主要讨论了高中化学中与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的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测试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测试题和答案1.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B的浓度减少0.6 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不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min)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C.在2 min内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min)D.在这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解析:选项A,A为固体,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错误。
选项B,用B、C、D表示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B、C、D的系数之比,正确。
选项C,v(B)=0.6 mol/L2 min=0.3 mol/(L?min),正确。
选项D,在这2 min内,无论用B还是用C表示,二者的变化量都是逐渐减小的,则反应速率的值也都是逐渐减小的,正确。
答案:A2.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经过t min后,测得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X2)=0.4mol/L,c(Y2)=0.8 mol/L,c(Z)=0.4 mol/L。
则该反应的反应式可表示为()A.X2+2Y2?2XY2B.2X2+Y2??X2YC.3X2+Y2===2X3YD.X2+3Y2??2XY2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
首先求出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值,分别为0.6 mol/L、0.2 mol/L、0.4 mol/L。
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之比等于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即可得系数之比为3∶1∶2。
答案: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B.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内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由时间单位和浓度单位决定D.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负值解析: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是取单位时间内浓度变化的绝对值,所以都为正值。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专项练习(附答案)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专项练习一、填空题1.将气体A、B置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ƒ2C(g)+2D(g),反应进行到10 s末,达到平衡,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1.8 mol,B的物质的量为0.6 mol,C的物质的量为0.8 mol。
(1)用C表示10 s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2)反应前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3)10 s末,生成物D的浓度为________。
(4)A与B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________。
(5)反应过程中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化是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气体的密度变化是________。
(6)平衡后,若改变下列条件,生成D的速率如何变化(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①降低温度____________;②增大A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恒容下充入氖气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A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2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min是。
②在2~3min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设溶液体积不变)(2)B学生也做同样的实验,但由于反应太快,测不准氢气体积,故想办法降低反应速率,请你帮他选择在盐酸中加入下列以减慢反应速率。
(填写代号)A.冰块 B.HNO3溶液 C.CuSO4溶液(3)C同学为了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回答下面各题。
高中化学重要理论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知识点归纳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重要理论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知识点归纳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知识点归纳1.化学反应速率(1)公式:v=ΔcΔt=ΔnΔt·V(2)对于反应a A+b B c C+d D,有v(A)∶v(B)∶v(C)∶v(D)=a∶b∶c∶d。
(3)无论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还是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压强、温度同样适用。
(4)若参加反应的物质同等倍数地增加(或减少)各物质的量,先分析所给条件是压强一定还是容积一定。
压强一定,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容积一定,若同等倍数地增加(或减少)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当于加压(或减压)。
(5)若向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先分析所给条件是压强一定还是容器一定。
若恒压下充入稀有气体,各物质的浓度减小,相当于增大容器体积,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则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若容器容积不变,充入稀有气体,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则平衡不移动。
2.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1)K的变化趋势与反应热的关系。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K与化学方程式书写形式的关系。
①若将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变为原来的12,则K2=K121;②若两化学方程式相减得第三个化学方程式,则K3=K1 K2;③若两化学方程式相加得第三个化学方程式,则K3=K1×K2。
(3)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平衡常数不一定改变(如浓度、压强引起的平衡移动),但当化学平衡常数改变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二、专项练习题1.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②升高温度③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④不断分离出生成物⑤加入催化剂MnO2A.全部B.①②⑤C.②D.②③解析若增加固体的质量,反应速率不变;升高温度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改变非气体反应的容积,反应速率不变;分离出固体或纯液体生成物,不改变反应速率;催化剂有一定的选择性,MnO2不能改变所有反应的反应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在硫化氢水溶液中加入碱有利于S2-的生成B.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氧化反应C.高压有利于合成氨反应D.500℃左右比室温更利于合成氨反应2.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2Z(g),ΔH<0。
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正催化剂⑥分离出Z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某一反应物浓度,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都增大B.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体积缩小,体系中各气体的浓度一定增大C.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压强使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的气体的浓度一定增大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4.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H2和I2蒸气各0.5摩,发生反应H2+I22HI,达到平衡时,生成HI 0.8摩,若其它条件不变,开始充入的H2为2摩,则达到平衡时生成的HI可能是下列中的()A 1.1摩B 0.87摩C 0.8摩D 0.5摩5.下图是可逆反应A+2B 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若A、B是气体,则D是液体或固体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A、B、C、D均为气体6.在体积相同的A和B两个带活塞的玻璃容器中,如分别注入1/4容积颜色相同的NO2和Br2(气),然后将活塞同时向外拉到1/2处(快速),过一会儿可以看到()A.A中颜色比B中浅B.A中颜色比B中深C.A、B中颜色深浅一样D.A、B中颜色都比开始时深7.密闭容器中的平衡体系H2+I2(g) 2HI(g)+Q,欲使HI浓度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A.缩小体积B.升温C.降温D.加催化剂8.在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n A(g) +m B(g) p C(g)+Q处于平衡状态(又知n+m>P,Q<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升高温度时,[B]/[C]的比值减小②降温时体系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③加入B,A的转化率变大④加入催化剂,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⑤充入C,则A、B的物质的量增大( )A.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⑤D.全部9.下列变化过程中,ΔS<0的是A.氯化钠溶于水中B.NH3(g)和HCl(g)反应生成NH4ClC.干冰的升华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10.一定条件反应N2+3H22NH3达平衡,当单独改变下述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A.加催化剂,v(正)和v (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加压, v (正)和v (逆)都增大,且v (正)增加倍数大于v (逆)增加倍数C.降温, v (正)和v (逆)都减少,且v (正)减少倍数大于v (逆)减少倍数D.增加N2的浓度, v (正)和v (逆)都增大,且v (正)增加倍数大于v (逆)增加倍数11.常温下的定容容器中,建立如下平衡:3NO2+H2O NO+2HNO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往容器中通入少量的氧气后、原体系将会发生的变化是()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NO的物质的量可能不变C.NO的物质的量一定会减少D.NO2增加的物质的量是通入O2的物质的量的2倍12.在密团容器中充入1molCO和1molH2O(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了2/3mol CO2(反应为CO+H2O(g) CO2+H2),当其他条件不变,充入的水蒸气改变为2mol时,平衡时生成C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0.5mol B.0.95mol C.1mol D.2/3mol13.可逆反应m A(g)+n B(g) p C(g)+q D(g),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改变某一条件后,正反应速率增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转化率增大B.平衡向逆向移动C.平衡没有移动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4.由可逆反应测绘出图象如下图,纵坐标为生成物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下列对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一定有气体B.生成物中一定有气体C.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15.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16.对于反应A(g)+2B(g) 2C(g)+Q(Q>0),下面各图能正确反映在这一反应中,反应时间t,温度T与平衡混合物中C的百分含量关系的是()17.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1·s-1B.v(B)=0.3 mol·L-1·s-1C.v(C)=0.8 mol·L-1·s-1D.v(D)=1 mol·L-1·s-1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19.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气)+B(气) 2C气+D(气)。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1·s-1,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20.下列变化过程中,ΔS<0的是A.氯化钠溶于水中B.NH3(g)和HCl(g)反应生成NH4ClC.干冰的升华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二、填空题17.(2000年全国初赛)今年是勒沙特列(Le Chatelier1850-1936)诞生150周年。
请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如下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打开冰镇啤酒瓶把啤酒倒入玻璃杯,杯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18.在真空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PH4I固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PH4I(s)PH3(g) +HI(g),4PH3(g)P4(g) +6H2(g),2HI(g)H2(g) +I2(g)平衡后,增大压强,容器内n (PH4I)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下同),n (I2)______。
19.在a A(气)+b B(气)c C(气)反应的平衡混合物中,温度为t2时C的体积百分含量比t1时少,且t2>t1,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可逆反应2A+B C一定条件下达平衡,减小体系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B、C分别为什么状态的物质?(填物质状态)可能情况 A B C(1)(2)(3)21.可逆反应C (固)+H 2O (气)CO (气)+H 2(气)+Q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改变下列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各怎样变化?化学平衡怎样移动?(1)投入焦炭粉末;(2)增加CO ;(3)降温;(4)加压;(5)使用催化剂22.对可逆反应a A(g)+b B(g)c C(g)+d D(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满足以下关系:[][][][]b a d c)B (c )A (c [)D (c )C (c [⋅⋅=K (为一常数),K 称为化学平衡常数,其反应的K 值只与温度有关。
现有反应:CO(g)+H 2O(g)CO 2(g)+H 2(g)+Q 。
在850℃时,K =1。
(1)若升高温度到950℃时,达到平衡时K 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50℃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 ,3.0 mol H 2O ,1.0 mol CO 2和x mol H 2,则:①当x =5.0时,上述平衡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 应满足的条件是 。
(3)在850℃时,若设x =5.0和x =6.0,其他物质的投料不变,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H 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a %、b %,则a b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3.一密封体系中发生下列反应:N 2 +3H 2 2NH 3 +Q ,下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2)t 1、t 3、t 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3)下列各时间段时,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A .t 0~t 1B .t 2~t 3C .t 3~t 4D .t 5~t 6三、计算题24.已知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在某温度下达平衡,此时各物质的浓度是c (SO 2)=0.1mol·L -1,c (O 2)=0.05mol·L -1,c (SO 3)=0.9mol·L -1,如果平衡混合物温度不变,缩小体积,使混合物压力增大一倍。
试通过计算说明平衡移动的方向。
答案解析:(1) (2) (3) (4) (5) 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平衡移动方向1.C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某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得变化值来表示。
tC V ∆∆=。
2.A3.D 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4.B5.C6.C 在同一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的速率的比值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v (A):v (C)=1:2。
7. A 、D解析:v NH mol L mol L ()./min./(min)306302==⋅ v N v H v NH ():():()::223132=则v N mol L v H mol L ()./(min)()./(min)220103=⋅=⋅; 8. B解析:v A mol L s ().../()=-=⋅3018206 v B mol L s v C mol L s ().../()()../()=-=⋅=-=⋅1006202080204 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在方程式中计量数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