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实务第四章 统计指标
陈正伟-《统计基础与实务》-第四章 综合指标
(三)总量指标的种类
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是指总体单位数之和,是根据总体单位品质标志表现计量的结果,反映了总体本身的规模大小。例如企业男性职工人数、百货商店数、学校数、学生人数等。总体标志总量是指总体各单位某种标志值之和,是根据总体各单位数量标志表现计算的结果,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总数量。例如总产量、工业总产值、商品销售额等。一个总量指标究竟应属于总体单位总量还是总体标志总量,应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和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定。例如,学生人数这一总量指标,当学校作为总体时,它就是总体标志总量;当学生作为总体时,它就是总体单位总量。
计划完成相对数=
例如,某企业生产某产品,上年度实际成本为420元/吨,本年度计划单位成本降低6%,实际降低7.6%,则:
∴本年度单位成本降低率比计划多完成了1.71%。
本题也可换算成绝对数后计算:计划单位成本降低6%,即计划单位成本为394.8元/吨=(1-6%)×420;实际降低了7.6%,即实际单位成本为388.08元/吨=(1-7.6%)×420
(三)劳动单位
劳动单位是用劳动时间表示的计量单位,是一种复合单位。如工日、工时等。工日是工人数与劳动日数的乘积;工时是工人数和劳动时数的乘积。劳动单位也有一定的综合能力,但一般局限于一个单位内部或同行业内使用,如主要用于基层企业编制和检查生产作业计划及进行劳动定额管理等。
第二节 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态的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期发展过程的总数量,例如一定时期的产品产量、产值、商品销售量、工资总额等。时点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瞬间)上状况的总量,例如人口数、企业数、商品库存数等。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是:(1)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计数的,它的每一个数值是表示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总量,如一月的总产量是一月中每天产量的总和;而时点指标的数值是间断计数的,它的每一个数值是表示现象发展到一定时点上所处的水平,如年末职工人数是指年初的职工人数经过一年的变动后至年末实有的职工人数。(2)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即各期数值相加可以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生的总量,如一年的总产量是各月产量之和;而时点指标不具有累加性,即各时点数值相加是没有意义的。(3)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要受时期长短的制约;而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因此,在应用时期指标时应明确数据所属的时期范围;而对时点指标则要注意它的时刻特性。
2013《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章节作业
第一章总论一般认为:统计包括统计实践活动和统计理论。
统计的涵义:1.统计工作、2.统计资料、3.统计学。
统计工作先于统计学发展起来。
总体的特征:同质性、差异性、大量性随着研究的目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也会有所不同。
完整统计指标:时间、地点、名称、数值、计量单位。
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
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概念。
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品质属性特征,不能用数值表示。
如性别、工种数量标志的具体数值是标志值,也称变量值。
可以变换的数量标志成为变量,用来描述个体。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有许多的指标的数值是从个体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2、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互换关系。
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统计核算的前提条件。
总体的同质性和个体的变异性是进行统计核算的条件。
离散变量的数值只能用整数表示;连续变量的数值既可以用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年龄就是连续变量。
统计工作的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前提。
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基础。
统计整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成果。
统计的认识过程: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量与定性的结合。
第二章统计调查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分为2种:1、对原始资料的搜集2、对次级资料(又称文案资料)的搜集以原始资料为主。
原始资料是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次级资料(文案资料)是已经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
统计调查的3个要求:1、准确性,2、及时性;3、全面性。
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范围分成:1、全面调查2、非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分为:非全面统计报表、重点调查(非概率抽样)、典型调查和概率抽样。
按调查登记时间分为:连续调查(时期)和不连续调查(时点)。
连续调查(4种时期):人口出生数、人口死亡数、产品产量、产品销售量。
不连续调查(5种时点):人口数、设备数、库存数、土地面积、城乡居民储蓄金额。
时期的特点:1、各期数值可以相加。
2、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关,时间越长、数值越大。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10-4(讲义)
第四章统计指标本部分知识结构:本章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考核内容:1. 统计指标的相关概念(1)统计指标的定义(2)统计指标体系(3)统计指标的特点(4)统计指标的分类2.总量指标(1)总量指标的定义(2)总量指标的种类(3)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4)总量指标的统计要求3.相对指标(1)相对指标的定义(2)相对指标的作用(3)相对指标的分类(4)相对指标的统计要求4.平均指标(1)平均指标的定义(2)平均指标的作用(3)平均指标的计算(4)平均指标的统计要求5.变异指标(1)变异指标的定义(2)变异指标的作用(3)变异指标的计算考核要求:1. 统计指标的相关概念识记:①统计指标的定义;②统计指标的作用;③统计指标体系的定义;④统计指标的特点;⑤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定义。
领会:①统计指标的分类。
2. 总量指标识记:①总量指标的定义;②总量指标的作用;③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的定义;④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定义;⑤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⑥总量指标的统计要求。
领会:①总量指标的分类;②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的关系;③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
3. 相对指标识记:①相对指标的定义;②相对指标的计量形式;③相对指标的作用;④相对指标的分类;⑤相对指标的统计要求。
简单应用:①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②计划执行进度相对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③结构相对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④比例相对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⑤比较相对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⑥强度相对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4. 平均指标识记:①平均指标的定义;②平均指标的特点;③平均指标的分类;④平均指标的作用;⑤调和平均数的定义;⑥众数的定义;⑦中位数的定义。
综合应用:①算术平均数的定义、分类及计算方法。
5. 变异指标识记:①变异指标的定义;②全距的定义;③平均差的定义。
领会:①变异指标的作用。
简单应用:①标准差系数的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综合应用:①方差和标准差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04章统计指标
(二)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 • 1、比较相对指标 • 就是由不同单位的性质相同的指标对比而确定 的相对指标,说明某一种现象在同一时间内各单 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一般用百分数、系数或倍 数表示。 计算公式:
比较相对指标 某条件下某类指标数值 另一条件下同类指标数 值
2、强度相对指标 不属于同一总体的两个性质不同但相互间有联系的 总量指标对比的比值,用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 度和普遍程度、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标。 计算公式:
某企业计划劳动生产率今年比去年提高10%,实际提 高了15%。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115 % 104 . 5 % 110 %
某企业计划某种产品成本今年比去年降低5%,实际 降低了6%。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94 % 98 . 95 % 95 %
• 某企业计划生产某产品100件,实际多生产 120件,求。
以货币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具有广泛的综 合性和概括能力,但比较抽象; 以劳动时间工时、工日等计量的总量指标, 便于企业内部的考核和管理。
• 四、总量指标的计算原则 •
• (一)科学的确定总量指标的含义、计算范 围,才能保证总量指标计算的准确性。
• (二)计算总量指标必须注意其计算口径、 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的统一,才能进行汇
72 4
76
78
79
81
81
84
85
86
89
90
93
99 7
要求:试根据表列资料计算该产品提前完成五年计划 的时间。
• 到5年第四个月达到计划803吨,所以提前8 个月完成计划。 • 2、计划执行进度相对指标 • 计划执行进度=计划期内某段时间实际累计 完成数/计划期全期计划数 • 例:某企业某年计划产值620万元,三月末 检验计划完成情况得知实际产值1、2、3月 份分别为20万元、48万元、100万元,则三 月份执行计划进度为 • (20+48+100)/620=27.1%
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核心讲义(统计指标)【圣才出品】
第四章统计指标第一节统计指标的相关概念一、统计指标的定义1.统计指标的定义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及其具体数值。
对统计指标通常有两种理解和使用方法:一是用来反映总体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名称;二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具体名称和具体数值。
2.统计指标的作用第一,从认识的角度讲,它是记录社会经济现象变化发展情况的工具,同时,又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规律的手段。
第二,从社会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角度讲,它提供以数量表现的事实,是进行社会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依据。
【例题4.1】统计指标反映的是( )。
【2012年真题】A.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B.总体现象的社会特征C.个体现象的数量特征D.个体现象的社会特征【答案】A二、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指标体系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整体。
三、统计指标的特点统计指标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同质事物的可量性。
第二,量的综合性。
四、统计指标的分类1.按统计指标所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性质不同分按统计指标所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外延指标)和质量指标(内涵指标)。
(1)数量指标数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外延规模的指标,反映总体绝对数量的多少,它用绝对数的形式来表示,并有计量单位。
数量指标又称为总量指标,可表现为总体单位总量,即一个总体中单位的数目;也可表现为总体标志总量,即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总和。
总体单位总量可以用计数的方法取得,而总体标志总量则要通过汇总计算取得。
(2)质量指标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指标,它通常以相对数和平均数的形式来表示。
2.按统计指标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分统计指标按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四类,分别反映现象的规模、水平、结构、比例、集中分散程度等数量特征。
(1)总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表明现象总体发展的结果。
(2)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相比较的结果。
《统计学概论》第四章 统计指标
xf f
1542 154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调和平均数
•思考:某菜市场分为早市、中市、晚市3个市场,假 设某种蔬菜早、中、晚3个市场的价格分别为1.5元/ 斤、1.2元/斤、0.8元/斤,某人早、中、晚3个市场 各买了1元钱的蔬菜。计算蔬菜的平均购买价格。 •分析:上述思考题中,因为缺乏蔬菜的购买数量, 蔬菜的平均购买价格不能直接用算术平均数计算,这 个问题要由调和平均数来解决。
年底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累计本息额(设本金为 x0)
(二)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形式,简单算术平 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
• 1、简单算术平均法
• 计算公式:
X
x1 x 2 ... x n n
1 n
n i 1
xi
x n
• 其中: X 代表算术平均数,xi代表各单位标志值
(变量值),n代表总体单位数(项数)。
• 适用条件:
料,计算平均奖金额。
各组标志值 各组标志总量 各组单位数
奖金额(元) 奖金总额(元) 工人数(人)
x
m
f m
x
460
2300
5
520
7800
15
600
10800
18
700
7000
10
850
1700
2
合计
29600
50
平 均奖金额 奖金总 额 各 组奖金总 额(m)
工 人 总 数 各 组 工 人 数( f )
538 26.9 20
表2
分组数据不能简单
年龄 人数(人) 平均!因为各组变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重点
从业重点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题型:单选30分、多选20分、判断20分、综合应用题30分2011年、2010年试题及解析模拟试题及解析第一章总论一、统计的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二、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单位、指标标志、变异变量总体的基本特征标志值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三、统计的工作过程统计的认识过程第二章统计调查一、统计调查的概念、种类、.统计调查方案内容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二、常用调查方式:普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概率抽样调查三、概率抽样调查特点、抽样方法四、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搜集的方法邮寄访问法、面谈访问法五、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控制途径第三章统计整理一、统计整理的概念统计分组的定义、原则、关键简单分组、复合分组统计分组体系。
统计分布的概念、表示方法:列表法、图示法:重点掌握直方图二、变量数列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如何编?(在综合应用题中出现)频数(次数)、频率;组距、组中值、组限三、统计表、统计表的构成。
第四章统计指标统计指标概念、分类:(一)按统计指标所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性质不同分类:数量指标、质量指标(二)、统计指标按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同的分类。
1、总量指标的种类实物单位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区别。
2、相对指标的种类及简单应用3、平均指标的概念:分类平均指标的基本特点;综合应用:算术平均数计算方法加权算术平均数(方法要懂)。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必须要背下来。
4、标志变异指标应用:标准差定义及计算、标准差系数(离散系数)第五章时间序列一、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分类二、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应用: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时间序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三、时间序列的速度指标: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一)定基发展速度、(二)环比发展速度;关系应用: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计算:水平法第六章统计指数一、统计指数的分类二、综合应用: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和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公式(6.1)(6.2)记住。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判断题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判断题第一章:总论1、统计是指对某一现象有关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活动。
√2、统计学是先于统计工作而发展起来的。
×3、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4、品质标志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5、总体的同质性和总体单位的变异性是进行统计核算的条件。
√6、标志的具体表现是在标志名称之后所表明的属性。
×7、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8、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9、有限总体是指总体中的单位数是有限的。
√10、某工业企业作为总体单位时,该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是数量标志;若该企业作为总体,则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是统计指标。
√11、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指标的划分都具有相对性。
√第二章:统计调查1、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各方面都进行调查。
×2、我国的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经常性调查方式。
×3、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是不一致的。
√4、调查时间是指开始调查工作的时间。
×5、普查可以得到全面、详细的资料,但花费较大。
6、各种调查方式的结合运用,会造成重复劳动,因此不应提倡。
×7、要想通过非全面调查来取得全面资料,应选用典型调查方法。
×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是不一致的。
×9、统计报表是按国家有关法规颁布的,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故各级领导部门需要统计资料时,都可以通过颁布统计报表来收集。
×10、普查可以取得被研究事物总体的全面情况,且不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11、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抽查任务。
×12、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13、有些调查必须也只能使用抽样调查。
√14、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比全面调查使用经费要多。
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第四章综合指标
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第四章综合指标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第四章综合指标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总量指标的数值大小一般()。
A.与总体范围无关B.随着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少C.随着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大【答案】D【解析】总量指标数值的大小一般与总体范围成正比,即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大,随着总体范围的缩小而减小。
2.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答案】B【解析】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是指反映总体单位数多少的总量指标;总体标志总量是指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总和的总量指标。
3.按所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
A.实物指标、劳动量指标和价值指标B.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C.时间指标和时点指标D.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答案】D【解析】按所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①时点指标,它是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状态上的总量;②时期指标,它是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总量。
A项是按照计量单位不同划分的;B项是按照反映总体内容不同划分的。
4.如果研究从业人员劳动收入水平,则从业人员人数与劳动报酬总量等指标是()。
A.前者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后者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B.前者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后者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C.都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D.都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答案】B【解析】“从业人员人数”用来反映所研究的从业人员的总体单位数多少,因此属于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劳动报酬总量”用来反映所研究的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的总和,因此属于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5.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的总量指标是()。
A.价值量指标B.时期指标C.实物量指标D.劳动量指标【答案】A【解析】价值量指标是以价值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
20XX统计从业《统计实务》预习笔记:第四章6-统计从业资格考试.doc
点击查看:2014统计从业《统计实务》预习笔记汇总总量指标种类
1.按反映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分:
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1)单位总量:总体内个体的总数。
例如:职工人数、企业总数。
(2)标志总量:总体内各单位某种标志值的总和。
例如: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原值、工资总额。
在一个特定的总体内,只能有一个单位总量,而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标志总量。
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而相互转换的。
2.按反映总体现象的时间状态不同分:
(1)时期指标:说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变化的总量指标,如,社会总产值。
(2)时点指标:说明总体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指标,如人口数。
两者的区别:
(1)时期指标的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加总后表示更长时期内的指标值。
时点指标的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
(2)时期指标的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所反映的时期长短有直接联系,时点指标的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间隔时间的长短没有直接联系。
(3)时期指标的指标数值通常是通过连续不断登记汇总取得的。
时点指标的指标数值通常是通过定期的一次登记取得的。
1
2。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点归纳
2013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点归纳总论第一节统计的相关概念一、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统计是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包括统计实践活动和统计理论两部分。
统计学最早的萌芽:公元前2200年,大禹“平水土,分九州,数万氏”。
九州表是统计学最早萌芽。
2、统计的发展(1)古典统计学。
17世纪初,分为:德国的国势学派和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
(2)近现代统计学(引入概率论的统计)。
分为:数理统计学派和社会统计学派。
二、统计的涵义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
统计有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统计工作(识记),即统计实践活动,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过程。
统计资料(识记),是统计工作中取得的、反映社会现象的各项数据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
资料的形式是多样的,有统计图、统计表、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统计手册和统计分析报告等。
统计学(识记),是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是统计工作成果和经验的理论概括,是研究统计工作规律和方法的科学,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和原则。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领会):第一,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统计活动成果的关系。
第二,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第三,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发展起来的。
第二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一、总体与个体(一)总体总体(识记):又称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某种共性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
例如,要研究北京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北京市所有工业企业就是一个总体。
各个事物在某一方面的共同性(同质性)是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
如,同一性别、同一国家等。
是一项具体统计工作的研究范围。
(二)个体又称总体单位(识记),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
第四章统计指标
二、统计指标的特点与作用
(一)特点: 1. 同质事物的可量性; 2. 量的综合性。
(二)统计指标的作用 1. 记录现象发展情况,反映现象发展规律; 2. 进行社会管理和科学研究的依据。
三、统计指标的种类
(一)按说明现象的内容不同,分为 数量指标(外延指标),又称总量指标, 反映总体的规模,以绝对数表示。 质量指标(内涵指标):说明总体内部 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指标,以 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频数fi 3 5 8 14 10 6 4
组中值Mi 107.5 112.5 117.5 122.5 127.5 132.5 137.5
Mi fi 332.5 562.5 940.0 1715.0 1275.0 795.0 550.0
| Mi- x | |Mi- x | fi 15.7 47.1
10.7 53.5
(一)全距(极差)R=最大值-最小值 计算简单;结果不准确
(二)平均差
xx
未分组资料 A D
n
分组资料
xx f AD f
A
D
x
x
f
f
取绝对值,不符合代数演算规则
零件数 105~110 110~115 115~120 120~125 125~130 130~135 135~140
(二)按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同,分为
总量指标:反映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 现象的总规模或总水平。
相对指标: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 结果。
平均指标:反映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 的一般水平。
标志变异指标: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 差异程度。
四、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指标体系----若干个相互联系的 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可较为全面地反 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统计基础部分第一章总论第一章题量少,07、08年分值占3分左右,但是很重要。
本章学习概要:需要掌握的内容:1、总体与总体单位(提示:判别,把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2、指标和标志的概念(提示:判别)及两者区别3、总体的基本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4、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的概念(提示:会区别)第一节统计的涵义一、统计的概念、统计的三种涵义●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因此“搜集”即: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基础阶段)。
●在实际应用中,统计的涵义是指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二、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统计活动成果的关系。
●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发展起来的。
第二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一、总体与总体单位●总体是客观存在的,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是统计总体,简称总体。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总体单位●总体与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改变。
例题讲解:例1.1:对某市工业企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研究,总体是:DA. 每个工业企业B.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C. 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D.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总体)例1.2: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BA .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总体)B 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总体单位)C 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D 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例1.3:构成总体,必须具备:DA. 总体性、数量性与同质性B. 总体性、同质性与差异性C. 社会性、同质性与差异性D. 同质性、大量性与差异性例1.4 总体的基本特征有()()()()()。
A.同质性B.大量性C.差异性D.相对性E.绝对性(06年考题)二、指标与标志●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标志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2012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练习实务
2012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实务)练习第一章一、统计的涵义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资料是在统计工作中取得的具体表现:(统计图、统计表、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统计手册及统计分析报告)。
三者之间的表现: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统计活动与统计成果的关系。
2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3统计工作是先统计学而发展起来的二、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总体与个体,指标与标志,变异与变量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分为:品质标志:表示事物品质属性特征,是不能用数值表示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是可以用数值表示指标与标志两者之间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二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2标志可以分为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的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没有不能用树枝表示的指标。
两者的表现:1有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个体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标志分为:不变标志:完全相同变异标志:具有不同总体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变量:将数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
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数值称为变量值。
分为两种连续变量(身高、体重)和离散变量(年龄)。
一般将表现为只能取整数的变量称为离散变量。
三、统计的过程有两方面的理解(1统计的工作过程,2统计的认识过程)统计的工作过程包括1、统计设计: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前提2、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3、统计整理:在统计工作中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4、统计分析:成果统计的认识过程:从定性认识(统计设计)到定量认识(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再到定量与定性认识相结合(统计分析)。
第二章一、(一)统计调查:搜集统计资料分为两种:原始资料的搜集和次级资料的搜集原始资料指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商代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二)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是统计调查的基础;及时性是统计调查的关键;全面性是统计调查的保障(三)统计的分类1、统计调查按照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划分: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无一遗漏的调查,包括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2、统计调查按照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划分: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3、统计调查按照调查的组织形式划分: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二、统计调查的方案: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单位、报告单位、调查方式、调查方法、调查项目、调查表、调查期限、调查空间、调查的组织计划明确调查目的是设计调查方案的关键。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重点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重点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重点(第一章)1.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还可以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
如:工业企业总数、工资总额、平均工资、资产总计、利润总额、国内生产总值等。
2.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
按其性质不同,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如:性别、工种;数量标志如:年龄、工资。
3.指标都是能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4.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别就称为变异。
如:人的性别标志表现为男、女;年龄标志变现为20岁、30岁等。
5.总体的基本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6.数量变异标志成为变量,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数值,称为变量值。
7.连续变量如人的身高、体重;离散变量只能取整数。
(第二章)8.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9.做好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搜集,关键是抓好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两项基础工作。
10.原始记录必须具有最初性、直接性。
11.原始记录是统计核算的基础,也是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重要依据。
12.统计台账一般分为进度台账和历史台账。
13.统计调查误差分为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登记误差是可以避免的,是不可测的;代表性误差是可测的,不可避免的。
(第三章)14.统计分组、统计汇总和编制统计图表是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
15.统计分组的原则:科学性、完整性、互斥性16.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17.在组距数列中,各组组距都相等的数列,叫等距数列;各组组距不相等的数列,叫做不等距数列(或异距数列)。
18.所谓频数,是指分配数列中各组的单位数,也称次数或频数。
频数越大,该组的标志值对总体标致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大,反之,越小。
如:完成件数在500-550件之间的人数为42人,即该组的频数(次数)为42.19.频率是将各组的单位数(频数)与总体单位数之比,求得的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也称比率、比重或权重。
第4章统计指标
时间 时期指标 可 加 时点指标 不可加
请判断: 产量、工人人数、库存量、人口出生数、 居住面积、工资总额、国民收入、商店个数、 国内生产总值、外币存款余额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自然单位
计 量 单 位
实物单位 价值单位 劳动单位
度量衡单位 标准实物单位
四、总量指标的统计要求: 1.要有明确的统计含义并使用科学的统计方法。 2.计算实物指标时,要注意现象的同类性。
不可加
请判断:利润额、废品率、库存量、 成本利润率、劳动生产率、
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价格
第二节 总 量 指 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及作用 所谓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它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 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同时, 总量指标还可以表现为总量之间的绝对差数。 例: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6694亿元 ;全年对外 贸易顺差25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49亿美元;全年粮食种植面 积9941万公顷, 比上年减少448万公顷;年末全国总人口为 129227万人;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0364亿 元。 作用: (1)它是认识现象的起点; (2)它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发展规模、成果,进行宏观调控、 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3)它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计算:
消耗计划 完成程度=
实际完成数 计划任务数 94%X 95%X 94% 95%
1-6%
98.95%
1-5%
计算:
1+7%
产值计划完成程度=
实际完成数% 计划任务数%
107% 108%
99.07%
1+8%
计算公式:
实际完成数% 计划数% 1 实际提高或降低百分数 1 计划提高或降低百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统计指标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第一、第二季度和下半年的原材料平均库存额分别为10万元、15万元和20万元,则全年的平均库存额分别为()。
A、15B、16.25C、11.25D、13.52、统计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
A、个体现象的社会特征B、个体现象的数量特征C、总体现象的社会特征D、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3、统计指标体系是由()。
A、若干个相互联系的数量指标组成的整体B、若干个相互矛盾的指标组成的整体C、若干个相互限制的数量指标组成的整体D、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4、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绝对数B、绝对数和相对数C、相对数和平均数D、绝对数和平均数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人均GDPB、2004年全省总人口6808.75万人C、期末库存量D、工资总额81.6亿元6、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工资总额10.8亿元B、2004年全省总人口数C、劳动生产率D、期末库存量7、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除平均数外还有()。
A、中位数B、绝对数C、众数D、相对数8、总量指标()。
A、能从无限总体中计算出来B、与数学中的绝对数是一个概念C、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无关D、反映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某种经济现象的总规模或总水平9、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A、长期指标和短期指标B、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C、长期指标、中期指标和短期指标D、当期指标和远期指标10、下列关于总量指标的统计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B、计算实物指标时,要注意现象的同类性C、总量指标的统计是汇总技术问题D、总量指标要有明确的统计含义并使用科学的统计方法11、某年年底企业职工人数为200人,该指标是()。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12、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B、社会总产值C、人口出生数D、耕地面积13、下列指标中的时点指标是()。
A、某地区年末人口数B、新增人口数C、某年工业企业的利润额D、2008年某地接待的游客数14、相对指标是()的一种形式。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总量指标D、时期指标15、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
A、动态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如下:以2000年作为基期,则历年投资的发展速度为()。
A、13.05% 16.89% 27.74%B、13.05% 32.15% 68.8%C、113.05% 116.89% 127.74%D、113.05% 132.15% 168.8%17、下列指标中属于在不同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A、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18、某企业计划规定单位产品成本降低2%,实际降低7%,则其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2.35%B、94%C、140%D、94.9%19、结构相对指标是()。
A、实际数与计划数之比B、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C、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之比D、甲单位水平与乙单位水平之比20、反映某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
A、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21、在社会经济统计中,()是最常用的一种综合指标。
A、变异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平均指标22、总体标志总量除以总体单位总量,得到的是()。
A、几何平均数B、算数平均数C、调和平均数D、中位数23、在不掌握各组单位数的资料及总体单位数的情况下,只掌握各组标志值和各组的标志总量及总体总量的条件下,若计算平均指标则宜采用()。
A、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B、简单算术平均数公式C、几何平均数公式D、调和平均数公式24、平均指标是将总体内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
A、具体化B、抽象化C、简单化D、明显化25、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若比较其标志变动度,不能直接用标准差,而需分别计算各自的()。
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系数D、均方差26、()也称极差,是总体各单位变量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A、平均差C、全距D、离散系数27、用相对数表现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是()。
A、平均差B、方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28、某班级学生的统计学考试平均分数为80分,标准差为20分,标准差系数为()。
A、4B、0.45C、60D、25%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指标的特点主要有()。
A、量的综合性B、量的可比性C、不同质事物的集合D、不同质事物的比较E、同质事物的可量性2、按统计指标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标志变异3、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总体单位总量指标B、总体标志总量指标C、总量指标D、人均年收入E、发展速度4、下列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劳动生产率B、人口数C、国内生产总值D、平均工资E、平均亩产量5、总量指标按反映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A、时期指标B、单位总量C、时点指标D、标志总量E、先行指标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餐饮业销售额B、物资库存量C、企业固定资产数D、职工人数E、储蓄存款余额7、下列属于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有()。
A、结构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E、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8、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有()。
A、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E、动态相对指标9、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有()。
A、人口死亡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自然增长率D、职工出勤率E、资金产值率10、平均指标的特点有()。
A、具体性B、抽象性C、个别性D、代表性E、平均指标的数值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11、在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标志的一般水平时,多采用()。
A、中位数B、调和平均数C、众数D、算数平均数E、其他计算方法12、标准差系数是()。
A、平均数和标准差的比值B、可衡量平均指标不同的总体标志变动度的大小C、标准差和平均数的比值D、用相对数表现的标志变动度指标E、离散系数三、判断题1、单个的统计指标只能反映总体某一侧面的数量特征。
()对错2、总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表明现象总体发展的结果。
()对错3、总量指标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
()对错4、总量指标的数值可以是抽象的数量。
()对错5、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有直接关系。
()对错6、在一个特定的总体内,只能存在一个单位总量,而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标志总量。
()对错7、对一个特定研究总体而言,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可以有若干个。
()对错8、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和时间长短有直接的关系。
()对错9、比较相对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
()对错10、简单算术平均数适用于未分组资料,只受各单位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对错11、中位数数值受极端值的影响。
()对错12、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对错13、平均差越大,说明标志变异度越大,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
()对错14、可以用标准差直接比较不同水平的总体标志变动的大小。
()对错15、标准差系数又叫离散系数,是平均数和标准差的比值。
()对错16、标准差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
()对错17、变异指标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集中趋势。
()对错18、平均指标说明了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散趋势,而变异指标则说明了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集中趋势。
()对错四、案例分析题1、甲、乙两企业人数及月工资分组资料如下:在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平均工资的步骤中,请回答下述问题:<1> 、各组组中值分别为()。
A、400 500 700 900 1100B、200 400 600 800 1200C、400 600 800 1000 1200D、300 500 700 900 1100<2> 、采用的平均数计算方法为()。
A、简单算术平均B、调和平均C、加权算术平均D、几何平均<3> 、甲,乙两企业工人月平均工资为()。
A、甲823.74元乙832.74元B、甲838.66元乙823.74元C、甲823.74元乙838.66元D、甲828.66元乙832.74元<4> 、有关甲、乙两企业工人月平均工资的代表性,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甲企业标准差160元,乙企业标准差170.5元B、甲企业标准差大于乙企业标准差,甲企业平均工资代表性大C、甲企业标准差162.96元,乙企业标准差175.19元D、平均指标不相同的总体,可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的大小E、甲企业离散系数为19.78%,乙企业离散系数为20.89%,甲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大五、综合题1、为了了解2012年北京市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情况,统计局从所有参加考试的人员中随机抽取了200人进行调查,这200人的考试成绩统计资料如下:<1> 、题目中200人的平均成绩是()。
A、74B、74.1C、75D、75.1<2> 、上述计算平均成绩所采用的方法是()。
A、简单算术平均法B、调和平均法C、加权算术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3> 、题目中200人的成绩标准差是()。
A、10.45B、10.54C、11.45D、11.54<4> 、题中分组数列的离散系数是()。
A、13%B、14%C、15%D、16%<5> 、将北京市2012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平均成绩与上海市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平均成绩相比较,得到的是()。
A、结构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