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及输液港维护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导管固定不良 – 导管易位 – 导管末端位置不理想 – 病理学家Virchow的血栓形成的三个病理因素 — 血管
壁受损或炎症;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高凝状态
.
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 大多数没有临床症状
• 注意观察整条手臂、腋部、肩膀、颈部、胸部、 后背、耳周、颌面部有无下列症状:
疼痛
颜色改变
肿胀
皮肤温度改变
.
机械性静脉炎的处理
1. 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2. 在肿胀部位给以隔湿热敷(使用暖水袋)每次30
分钟,休息30分钟后再敷 3. 肿胀部位使用喜疗妥、康惠尔透明贴,消肿效果
好 4. 必要时按医嘱外用激素 5. 一般不拔管,如材料过敏要拔管
.
血栓性静脉炎
• 定义:由于血栓生成而表现的静脉炎症状 • 血栓生成的原因:
–沿静脉走行的发红、肿胀、疼痛 –有时可以表现成局限症状:局部的硬结
.
与机械性静脉炎相关的病人活动
• 置管后3天内的活动:
– 活动的优势:促进静脉回流 – 活动的劣势:增加导管活动的几率,增加摩擦刺激
原则:避免大幅度活动;活动量因人而异 • 静脉炎症状发生后的活动:
– 抬高患肢 – 减少活动,避免肘关节活动 – 适当增加手指的精细、灵巧活动
• 当白细胞升高、发热、穿刺点红、肿、热、痛或 脓液流出时及时通知医生
• 根据医嘱送血培养:两路取血 • 血培养阳性,且无其他感染源,病人症状持续拔
除导管 • 使用抗生素治疗10-14天,如果感染在最初的48-
72小时内没有改善,可以考虑拔管。
静脉扩张
液体自穿刺点处回漏
麻痹或刺麻感
.
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 注意观察神经学方面的表现或症状
头痛
视觉紊乱
视神经乳头水肿
恶心、呕吐
癫痫发作
• 通过B超、造影检查确诊
• 评估导管是否能继续使用
.
血栓形成的处理
• 治疗应以临床症状和病人的全身状况为依据 • 拔管要慎重 • 抗凝治疗,可边溶栓边继续使用 • 溶栓治疗。用5000U/ml脲激酶溶栓,若不成功第
管—— 溶解附于导管开口处的纤维素 • 不要盲目拔管。
.
导管相关性感染
• 中心静脉通道器材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在 普通住院病人中达 3 - 20%,在重症病人中 的发生率高达 2 - 5 倍
• 超过一半的院内菌血症或念珠球菌症是由 于使用血管内器材引发
• 与使用PICC相关的感染率:0 - 2.2%
.
PICC显影
.
维护流程
• 观察局部情况→抄下置管信息→从下往上 揭去敷料 →用酒精除去污迹 →用碘伏清毒 三 遍以上(或用3M葡萄糖酸氯已定皮肤消 毒液二遍以上)→ 待干→ 连接针头,肝素 帽→预冲肝素帽 →去掉原肝素帽 →消毒厄 路氏接头 →连接肝素帽→用NS、肝素钠正 压冲管 → 贴好新的贴膜→妥善固定
二次可选择10000U/ml浓度。
.
血栓形成的预防
1. 根据血管粗细,选择能满足治疗需要的最细规格 的导管
2. 选择由不易生成血栓的材质做成的导管 3. 穿刺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 4. 对易于生成血栓的病人考虑预防性的应用抗凝剂
和溶栓治疗 5. 保持导管末端在适当位置
.
纤维蛋白鞘的形成
.
PICC置入后常见并发症
▪ 机械性静脉炎 ▪ 血栓形成 / 血栓栓塞 ▪ 纤维蛋白鞘/纤维包裹膜形成 ▪ 导管相关性感染 ▪ 导管堵塞 ▪ 导管易位 ▪ 导管拔除困难
.
静脉炎
• 一旦发生静脉炎,要确认它是机械刺激性 静脉炎还是血栓性静脉炎
• 建议使用 INS 静脉炎分级标准监测病人状 况
.
INS 静脉炎分级标准
• 0级:没有症状 • 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 2级:输液部位发红,和/或水肿 • 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
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 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
索样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 >2.5厘米,有脓液渗出。
.
机械性静脉炎
• 机械刺激性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选择最合适的穿刺部 位与工具
实施穿刺
管理与维护
效果:
Biblioteka Baidu
减少并发症
改善应用
延长留置
降低成本
标准化规程 .
输液工具选择流程
.
静脉治疗通道选择方案
• 按疾病类别链接资料.doc • 按药物类别
.
PICC的定义
PICC的全称: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的定义:
– 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 脉的导管。
.
.
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因学
1. 穿刺点污染 2. 导管接头污染:用酒精棉片擦拭 3. 静脉滴注的药物被污染 4. 血行种植 5. 导管的纤维包裹鞘,或形成的血栓是良好的细
菌生长的培养基
.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
--最大限度的做好无菌防护 --妥善选择穿刺点 — 肘关节上穿刺优于肘关节下 --保持导管尖端适宜的位置,以降低血栓形成的危险 --预防性应用抗凝剂或给予溶栓治疗 --选择含预防感染设计或抗菌物质的导管 --选择高渗透性的透明敷贴 --使用思乐扣固定,避免导管移位 --限制使用输注TPN的导管腔输注其他药物
PICC及输液港的维护
.
为什么使用中心静脉通道器材
• 药液外渗或漏出
.
• 表阿霉素外渗后
.
严重液渗
.
一针式输液理念
• 无针输液接头 • 正确的冲封管 • 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维护 • 输液相关并发症
.
静脉治疗工作模式
.
被动模式
转变
主动模式
接诊病人
对多因素评估(治疗方案、 穿刺部位、病人情况等
.
提示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症状特点
• 局部感染: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可伴 有分泌物
• 全身感染:发热、肌肉疼痛、寒冷、发抖、血压 过低、休克、过度换气、呼吸衰竭、腹部疼痛, 恶心呕吐,突发性意识不清
.
导管相关性感染处理
• 如果局部感染,去除脓液,穿刺点敷碘伏棉球, 每天更换。局部也可用抗菌药物。
– 置管后几小时内就可能出现一种不能溶解的蛋白 质紧紧贴附于导管表面的现象
– 发生纤维蛋白鞘的几率高达 55% - 100% – 漂浮在导管末端的尾状的纤维蛋白可致回抽困难 – 纤维蛋白鞘可阻碍输液,而致所输注液体回流 – 纤维蛋白鞘可成为细菌生长的培养基而引发感染
.
形成纤维蛋白鞘的应对
• 62.5万U肝素静脉用药Bid • 使用尿激酶:5000U/ml溶液1-2ml每天输液后封
壁受损或炎症;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高凝状态
.
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 大多数没有临床症状
• 注意观察整条手臂、腋部、肩膀、颈部、胸部、 后背、耳周、颌面部有无下列症状:
疼痛
颜色改变
肿胀
皮肤温度改变
.
机械性静脉炎的处理
1. 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2. 在肿胀部位给以隔湿热敷(使用暖水袋)每次30
分钟,休息30分钟后再敷 3. 肿胀部位使用喜疗妥、康惠尔透明贴,消肿效果
好 4. 必要时按医嘱外用激素 5. 一般不拔管,如材料过敏要拔管
.
血栓性静脉炎
• 定义:由于血栓生成而表现的静脉炎症状 • 血栓生成的原因:
–沿静脉走行的发红、肿胀、疼痛 –有时可以表现成局限症状:局部的硬结
.
与机械性静脉炎相关的病人活动
• 置管后3天内的活动:
– 活动的优势:促进静脉回流 – 活动的劣势:增加导管活动的几率,增加摩擦刺激
原则:避免大幅度活动;活动量因人而异 • 静脉炎症状发生后的活动:
– 抬高患肢 – 减少活动,避免肘关节活动 – 适当增加手指的精细、灵巧活动
• 当白细胞升高、发热、穿刺点红、肿、热、痛或 脓液流出时及时通知医生
• 根据医嘱送血培养:两路取血 • 血培养阳性,且无其他感染源,病人症状持续拔
除导管 • 使用抗生素治疗10-14天,如果感染在最初的48-
72小时内没有改善,可以考虑拔管。
静脉扩张
液体自穿刺点处回漏
麻痹或刺麻感
.
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 注意观察神经学方面的表现或症状
头痛
视觉紊乱
视神经乳头水肿
恶心、呕吐
癫痫发作
• 通过B超、造影检查确诊
• 评估导管是否能继续使用
.
血栓形成的处理
• 治疗应以临床症状和病人的全身状况为依据 • 拔管要慎重 • 抗凝治疗,可边溶栓边继续使用 • 溶栓治疗。用5000U/ml脲激酶溶栓,若不成功第
管—— 溶解附于导管开口处的纤维素 • 不要盲目拔管。
.
导管相关性感染
• 中心静脉通道器材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在 普通住院病人中达 3 - 20%,在重症病人中 的发生率高达 2 - 5 倍
• 超过一半的院内菌血症或念珠球菌症是由 于使用血管内器材引发
• 与使用PICC相关的感染率:0 - 2.2%
.
PICC显影
.
维护流程
• 观察局部情况→抄下置管信息→从下往上 揭去敷料 →用酒精除去污迹 →用碘伏清毒 三 遍以上(或用3M葡萄糖酸氯已定皮肤消 毒液二遍以上)→ 待干→ 连接针头,肝素 帽→预冲肝素帽 →去掉原肝素帽 →消毒厄 路氏接头 →连接肝素帽→用NS、肝素钠正 压冲管 → 贴好新的贴膜→妥善固定
二次可选择10000U/ml浓度。
.
血栓形成的预防
1. 根据血管粗细,选择能满足治疗需要的最细规格 的导管
2. 选择由不易生成血栓的材质做成的导管 3. 穿刺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 4. 对易于生成血栓的病人考虑预防性的应用抗凝剂
和溶栓治疗 5. 保持导管末端在适当位置
.
纤维蛋白鞘的形成
.
PICC置入后常见并发症
▪ 机械性静脉炎 ▪ 血栓形成 / 血栓栓塞 ▪ 纤维蛋白鞘/纤维包裹膜形成 ▪ 导管相关性感染 ▪ 导管堵塞 ▪ 导管易位 ▪ 导管拔除困难
.
静脉炎
• 一旦发生静脉炎,要确认它是机械刺激性 静脉炎还是血栓性静脉炎
• 建议使用 INS 静脉炎分级标准监测病人状 况
.
INS 静脉炎分级标准
• 0级:没有症状 • 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 2级:输液部位发红,和/或水肿 • 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
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 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
索样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 >2.5厘米,有脓液渗出。
.
机械性静脉炎
• 机械刺激性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选择最合适的穿刺部 位与工具
实施穿刺
管理与维护
效果:
Biblioteka Baidu
减少并发症
改善应用
延长留置
降低成本
标准化规程 .
输液工具选择流程
.
静脉治疗通道选择方案
• 按疾病类别链接资料.doc • 按药物类别
.
PICC的定义
PICC的全称: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的定义:
– 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 脉的导管。
.
.
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因学
1. 穿刺点污染 2. 导管接头污染:用酒精棉片擦拭 3. 静脉滴注的药物被污染 4. 血行种植 5. 导管的纤维包裹鞘,或形成的血栓是良好的细
菌生长的培养基
.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
--最大限度的做好无菌防护 --妥善选择穿刺点 — 肘关节上穿刺优于肘关节下 --保持导管尖端适宜的位置,以降低血栓形成的危险 --预防性应用抗凝剂或给予溶栓治疗 --选择含预防感染设计或抗菌物质的导管 --选择高渗透性的透明敷贴 --使用思乐扣固定,避免导管移位 --限制使用输注TPN的导管腔输注其他药物
PICC及输液港的维护
.
为什么使用中心静脉通道器材
• 药液外渗或漏出
.
• 表阿霉素外渗后
.
严重液渗
.
一针式输液理念
• 无针输液接头 • 正确的冲封管 • 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维护 • 输液相关并发症
.
静脉治疗工作模式
.
被动模式
转变
主动模式
接诊病人
对多因素评估(治疗方案、 穿刺部位、病人情况等
.
提示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症状特点
• 局部感染: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可伴 有分泌物
• 全身感染:发热、肌肉疼痛、寒冷、发抖、血压 过低、休克、过度换气、呼吸衰竭、腹部疼痛, 恶心呕吐,突发性意识不清
.
导管相关性感染处理
• 如果局部感染,去除脓液,穿刺点敷碘伏棉球, 每天更换。局部也可用抗菌药物。
– 置管后几小时内就可能出现一种不能溶解的蛋白 质紧紧贴附于导管表面的现象
– 发生纤维蛋白鞘的几率高达 55% - 100% – 漂浮在导管末端的尾状的纤维蛋白可致回抽困难 – 纤维蛋白鞘可阻碍输液,而致所输注液体回流 – 纤维蛋白鞘可成为细菌生长的培养基而引发感染
.
形成纤维蛋白鞘的应对
• 62.5万U肝素静脉用药Bid • 使用尿激酶:5000U/ml溶液1-2ml每天输液后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