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演化的军事历史背景
7大方言的历史渊源和过程
7大方言的历史渊源和过程从大处说,现代汉语可分为7大方言:首先是北方方言(广义的官话),流通在我国中原、东北、西北和西南的广大地区。
第二是吴方言,即江浙话,分布在江苏省的江南地区和浙江省大部。
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主要代表。
第三是赣方言,即江西话,分布在江西省和福建省西北部和湖南省的东部以及湖北省的东南部。
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主要代表。
第四是湘方言,即湖南话,分布在湖南省大部。
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主要代表(旧时以双峰话为代表)。
第五是客家方言,又叫客家话、客话。
客家话分布比较分散,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广东省东北部、福建省西北部、江西省与湖北、广东、福建接壤的地区,以及四川、广西和台湾等地。
东南亚各国的华人中有很多说客家话的。
客家话以梅州话为主要代表。
第六是粤方言,又叫粤语、广东话、广府话、白话,分布在广东省大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南部,以及港澳地区和北美华人社区。
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主要代表。
第七是闽方言,即闽语,分布很广,包括福建省大部、广东省东部的潮汕地区和西部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台湾省大部、浙江省南部,闽方言在东南亚华人社区流行很广。
闽方言内部分歧很大,大概来说,闽南片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片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片以建瓯话为代表,闽中片以永安话为代表,莆田仙游片以莆田话为代表。
这七大方言中,以北方话分布最广,其分布地域大约占全国面积的70%;使用的人口也最多,也占汉语人口的70%左右,其余六大方言的使用人口总和大约只占汉语人口的30%。
除北方方言以外的六大方言都是南方方言。
北方方言内部差异较小,主要差异是语音,语音的主要差异是每个声调的调值不同。
调值是各地方言相貌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也是区分北方方言各地差异的主要标志之一。
我在下面这个表里列出北方话区9个城市方言的调值,它们都有“阴阳上去”四声、也都没有“入声”,你可以比较一下它们的不同。
如果你用各地不同的调值分别说“山明水秀、千奇百怪、非常好看、观察仔细”等词语,你就能感受到各地方言的特殊味道。
浅谈方言的流变原因
浅谈方言的流变原因姜冠军任课老师:魏现军【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中国方言却是中华大河中一条不可或缺的支流,中国各地方言繁多复杂但根据其不同特点可划分为七大方言区,这七大方言区①分别是: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而各个方言又分为多种次方言,而汉语方言的变化都有其变化的原因。
1、人们的环境和时间的使然汉语方言的出现并不是到近现代才出现的,早在汉代就出现了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书——汉人杨雄②的《方言》③,《方言》中写道:“逝,秦晋语也。
适,宋鲁语也。
往,凡语④也。
所以起码在汉代都已经有了方言,而不同地理环境决定了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人们的外貌特征,比如说南方人主食是米饭,而南方人主食是面条等面食,从而导致南北人外貌特征——南方人多为瓜子脸而北方人多为国字脸,这就导致了人们在说话时肌肉运动不同发出的音也有差别。
①也有人认为中国汉语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八大②杨雄:汉代思想家代表作是《太玄》和《法言》。
(《太玄》核心思想是建立了一个以“玄”为宇宙万物的本源的哲学体系。
《法言》则是扬雄表达自己人性论、伦理道德、政治学说等思想的著作。
)1.就其内容而言,主张为学者要崇本抑末,追随周、孔的思想;2.人性论方面,扬雄提出了“善恶混说”,认为人通过修身可去恶兴善。
3.伦理学方面,提出了儒家的“孝”道是做人的最基本准则③《方言》是扬雄的呕心沥血之作,在应劭的《风俗通义•序》中说,扬雄治《方言》共用了二十七年的时间,“凡九千字”,共十五卷。
我们所能见到的今本《方言》是晋代郭璞的注本,只有十三卷。
…‟至于字数,据清代学者戴震的统计却有11900百多字,比应劭所见的本子多出了将近三千字,可见这些字均为郭氏以前的学者所增。
扬雄死于王莽天凤五年(公元18年),《方言》当在此年脱稿,由此可以想见,扬雄也很可能还没有来得及编完全书就离开了人世④凡语:.指普遍通用的语词,在这里指当时的普通话。
02汉语方言形成及现状1.1
长江流域:大溪文化-湖北龙山文化
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四 川省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其分布东起鄂 中南,西至川东,南 抵洞庭湖北岸,北达汉水 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长江中 游西段的两岸 地区。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 约为公元前4400~前3300年。大溪文化的发 现,揭示了 长江中游的一种以红陶为主并含 彩陶的地区性文化遗存。
四、南方汉语的演变
北方汉语随着大规模的北民南迁而不断向南扩展。 中古时期南北汉语的界线已从淮河、秦岭一线向南 推进到长江一线,并进一步向江南推进。 东晋时京城一度迁到江南建康(今南京),使长江 下游原属吴语的南京、镇江地区纳入北方话的系统。 安史之乱后,北方移民大批涌入长江中游洞庭湖以 北的地区。 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又使位于吴语腹地的杭 州话打上了北方话的深刻烙印。
血缘性 方言
地域性 方言
部落方言
部族共同语
二、上古汉语的共同语和方言
1.地域性部族的兼并、联合
时代 黄帝 夏代 西周 春秋战国 部落 万国 诸侯三千 诸侯八百 列国几十 语言方言 万语 地域性方言 若干方言区域形成 秦代“书同文”
2.五方融合
商代疆域图
商代地图
秦代疆域图
3. 部族语言差异的文献记录 《礼记· 王制》:“中国、夷、 •《战国策秦策》:“周人谓鼠
方言与中国文化
第二讲 汉语方言的历史形成与现状
阮桂君
一、汉族的形成
1.诸多文化源头 黄河流域中游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黄河流域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 长江流域中游的大溪口文化-湖北龙山文化 长江流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黄河流域:龙山文化-仰韶文化
中国官话的变迁
中国官话的变迁相比只比中国面积大5%的欧洲,那里,有48个国家。
中国是一个国家,但目前尚有129种语言,注意,是129种语言,不是方言。
在我国,现代汉语有八大方言之说(也有七大、九大之说)很多相邻的地区,相隔一条河或者一座山,方言就有很大不同。
如果以这种细分来统计……那真不知道汉语里有多少种小方言了。
而作为一个统一国家走向开放、流动、融合的重要工具,在文字统一之后,秦始皇也没有办法让“方言”统一。
所以历朝历代,都只好由官方规定一种“标准音”,而哪种发音能够成为标准音,成为政府层面的标准语言呢?自然是皇帝或者最高领导自身熟悉的发音。
想一想,一个人费劲艰辛取得了政权,成为了最高统治者,他还要去学习其他方言发音?难。
“普通话”是中国官方标准话最近的称呼,中古时期的标准语称作“雅言”、“雅音”、“正音”,明清称作“官话”,清末改称“国语”,1956年最后命名为“普通话”。
现代普通话最早发端于1909年(宣统元年),大概溥仪只有上面照片上那个年纪。
清政府设立的“国语编审委员会”,将官话正式定名为国语。
那么当时的官话是什么话?是满蒙贵族说的话。
换句话说,不是汉人自己的发音,是满族人讲汉语时的发音。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为了突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了突出我们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所以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决定不采取国语这个叫法。
如果叫国语的话,担心会被误解为把汉语凌驾于国内其他民族之上。
”经过研究最后决定叫普通话。
在这次会议上,与会者就普通话的方言基础产生了激烈争论,最后,大会决定采用投票办法,从覆盖汉语区的15种主要方言中,选出一个作为普通话的基础方言。
当时的投票结果是:北京官话(以北京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52票位居榜首;西南官话(以西南官话为基础方言,以成都语音为标准音)获51票,以一票之差名落孙山;第三名是吴语(以吴语为基础方言,以苏州或上海语音为标准音),获46票;粤语(以粤语为基础方言,以广州语音为标准音)获25票,名列第四。
2-1第二讲汉语方言的成因及与现状
据1982年10月27日第三次全国人口 普查公报为10.08175288亿人,不含 金门、马祖和台湾)。说汉语的人口占 全国人口的 97%。
官话人数占汉语人数的68%
官话大区又分为8 个方言区
东北官话区 8200万 人 北京官话区 1802万 人
冀鲁官话区 8363万 人 胶辽官话区 2883万 人 中原官话区 16941万 人 兰银官话区 1173万 人 西南官话区 20000万 人 江淮官话区 6725万 人
㈠官话(北方方言)主要语音特征 1.全浊声母清化:拜--败 富--父 旦--蛋 2.平分阴阳:声调的平声分阴平和阳平 3.辅音韵尾少(n),没有p、t、k、m 尾 4.入声消失
㈡晋语主要语音特征
1.有入声韵:[] [] [] []
[] [] [] [] [] [] []
2.“七大方言”说 詹伯慧 1981 年提出 (《现代汉语方 言》),在“八大方言”的基础上合并闽 南闽北为“闽方言”。
3.“方言十区”说(十大方言) 李荣1989年提出( 李荣《汉语方言的 分区》,《方言》1989年第4期) ⑴官话 ⑵晋语 ⑷徽语 ⑸赣语 ⑺闽语 ⑻粤语 ⑽客家话 ⑶吴语 ⑹湘语 ⑼平话
东北官话区3个片:
吉沈片、哈阜片、黑松片 吉沈片有3个小片: 蛟宁小片14县市 通溪小片30县市 延吉小片6县市
粤语区7片: 1.广府片 31县市(广东27 广西4) 2.邕浔片 8县市 3.高阳片 9县市 4.四邑片 7县市 5.勾漏片 24县市(广东11 广西13) 6.吴化片 3县市 7.钦廉片 6县市
㈥湘语主要语音特征 新湘语(北片—长沙) 老湘语(南片—双峰) 1.保留浊音 2.声母 f、x 相混,n、l 相混(开合口) 3.元音鼻化现象普遍:搬 端 官 娘 将 4.保留入调类。
浅谈方言的流变原因
浅谈方言的流变原因姜冠军任课老师:魏现军【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中国方言却是中华大河中一条不可或缺的支流,中国各地方言繁多复杂但根据其不同特点可划分为七大方言区,这七大方言区①分别是: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而各个方言又分为多种次方言,而汉语方言的变化都有其变化的原因。
1、人们的环境和时间的使然汉语方言的出现并不是到近现代才出现的,早在汉代就出现了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书——汉人杨雄②的《方言》③,《方言》中写道:“逝,秦晋语也。
适,宋鲁语也。
往,凡语④也。
所以起码在汉代都已经有了方言,而不同地理环境决定了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人们的外貌特征,比如说南方人主食是米饭,而南方人主食是面条等面食,从而导致南北人外貌特征——南方人多为瓜子脸而北方人多为国字脸,这就导致了人们在说话时肌肉运动不同发出的音也有差别。
①也有人认为中国汉语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八大②杨雄:汉代思想家代表作是《太玄》和《法言》。
(《太玄》核心思想是建立了一个以“玄”为宇宙万物的本源的哲学体系。
《法言》则是扬雄表达自己人性论、伦理道德、政治学说等思想的著作。
)1.就其内容而言,主张为学者要崇本抑末,追随周、孔的思想;2.人性论方面,扬雄提出了“善恶混说”,认为人通过修身可去恶兴善。
3.伦理学方面,提出了儒家的“孝”道是做人的最基本准则③《方言》是扬雄的呕心沥血之作,在应劭的《风俗通义•序》中说,扬雄治《方言》共用了二十七年的时间,“凡九千字”,共十五卷。
我们所能见到的今本《方言》是晋代郭璞的注本,只有十三卷。
…‟至于字数,据清代学者戴震的统计却有11900百多字,比应劭所见的本子多出了将近三千字,可见这些字均为郭氏以前的学者所增。
扬雄死于王莽天凤五年(公元18年),《方言》当在此年脱稿,由此可以想见,扬雄也很可能还没有来得及编完全书就离开了人世④凡语:.指普遍通用的语词,在这里指当时的普通话。
七大汉语方言形成原因
七大方言的形成原因汉语方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个方面的原因:?一、社会原因,也就是人口的迁徙和不同民族的接触。
?北方方言:地域的不同导致语言的差异慢慢变大,但在古代,朝代更替,经济中心不断南移,北方人们逐渐南移,也就带去了他们的的语言,因而使得如今华北到华南四分之三的中国人所使用的都是北方方言,从而形成了北方方言区。
吴语:它的形成则可以追溯到到泰伯入吴和越国的成立。
早在两千多年前,周太王之子泰伯、仲雍南奔,到达今常熟、无锡一带,他们的语言和当地土着(所谓“百越”人)的语言结合,构成吴语的基础。
湘语:根据记载,在殷末,也就是殷代末期,当时在中原的鬻熊往西南迁徙,带着一批人,迁到了湖北这一块地方,结果和原来的那些少数名族语言融合,产生了古楚语的底层,在古楚语基础上产生了今天的古湘语,产生了湘语的底层,但是湘语要分新湘语和老湘语,老湘语历史非常悠久,可追溯到先秦时代。
新湘语是湘语跟西南官话融合的结果,所以新湘语其实是属于西南官话的一种,属于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
赣语:五代十国的割据时期,赣语的全部本征最终完全得以确定。
此外,隋唐之后江西地区成为全国十道之一的“江南道”,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人口剧增,江西第一次大规模向外移民也是由此间拉开序幕,南昌、吉安一带的人口不断向湖南东北的湘阴、宝庆、新化等地移民。
在后续的几百年间,又由赣北、赣中继续向湖南东北、湖北东南的江汉平原及鄂东山区、安徽南部的安庆、池州及巢湖平原、福建西北移民。
这批次的移民将赣语同时带到上述地区,赣语今日的分布格局因此而形成。
粤语:当年秦国士兵去攻越的时候带了五十万军,打到广东一带,那五十万兵留下来了,戍守屯边,管理岭南三郡,这是粤语产生的最早一个底层,后来真正的现代粤语的形成是在宋末,北方汉人为了要躲避辽人和金人的攻击,一路南逃,经过南雄,有一个叫珠玑巷的地方,在珠玑巷那里定居了一批汉人,可以说是现代粤语的鼻祖。
客家话:所谓“客家”,是相对“土着”而说的,指从黄河流域迁徙到南方居住的汉人。
中国方言的历史
中国方言的历史
中国方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不同方言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社会、政治、经济等。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使得汉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方言。
这些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有时甚至难以相互理解。
在古代,方言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到政治、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室的衰微和诸侯国的兴起,各地的地方语言逐渐分化,形成了不同的方言。
此外,随着人口的迁徙和民族的融合,也促进了方言的形成和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也使得方言的差异更加明显。
例如,在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南迁,使得南方地区的方言逐渐形成和发展。
同样地,在元朝和清朝时期,由于蒙古和满族的统治,北方方言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现代,虽然普通话已经成为中国的官方语言,但在不同地区仍然存在着不同的方言。
这些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同一种语言的变种,而不是独立的语言。
总的来说,中国方言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汉语方言的发展
汉族的先民开始时人数很少,使用的汉语也比较单纯。
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居民逐渐向四周扩展,或者集体向远方迁移,或者跟异族人发生接触,汉语就逐渐地发生分化,产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
汉语方言分布区域辽阔,使用人口在9亿以上。
汉语方言的形成和发展跟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息息相关,只有密切联系汉族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行研究,才有可能了解汉语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具体过程。
......相传黄帝时中原有万国,夏朝为三千,西周初期还分封八百诸侯,那时候汉语及其方言的情况到底如何,因史料很少难以具体论述。
但中国社会发展到春秋战国时代,汉语的方言差别已可以从先秦古籍的记载中得到证实。
《左传·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秦伯师于河西,魏人在东。
寿余曰:‘请东人之能与夫二三有司言者,吾与之先'使士会。
"这段记载说明当时黄河东西的汉语方言已有差异。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谓戴不胜曰:‘...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这里说到齐语、楚语,表明在公元前3、4世纪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北方的汉语方言跟南方的汉语方言已有相当显著的差异。
秦始皇消灭了各诸侯国,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帝国,实行"书同文","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这种规定标准字体、使汉字定型化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方言的发展,但方言的分歧还是明显地存在,这在后来西汉扬雄所著《□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一书中反映得十分清楚。
《方言》是一本各地方言比较词汇集,所收词语按通行情况大体可分4类:①通语,是各地普遍通行的;②某地某地间通语,通行区域较广的;③某地语,通行区域较窄的;④古今语(或古雅之别语),是冷僻古语之残留,通行区域很窄。
中国方言起源故事
中国方言起源故事
中国方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语言演变和地域分化过程。
以下是一个关于中国方言起源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中国大地上只有一个统一的语言,人们相互交流没有障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分散居住在不同的地方,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社群和文化。
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人们开始使用不同的发音、词汇和语法规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这种语言的差异逐渐演变成了方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方言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方言与家人、朋友和邻居交流,形成了地域性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承。
中国方言的形成和演变是中国历史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每个方言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特点,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历史、民俗和文化传统。
尽管中国方言的存在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交流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它也是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的体现。
方言的存在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各地的独特之处,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方言的发展历史
中国方言的发展历史想必大家都听过这么一个说法:当年投票定国家的普通话的时候,某个地方的方言如粤语,因为一票或者是几票之差落选,导致了最终没有作为我们中国的普通话,每每聊起这种事呀,当地人还深以为憾。
但很可能这就是一件子虚乌有的事,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就听我来跟您聊聊这件事情。
在聊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得先把中国古代的方言分布跟大家交代清楚,不然的话后边就没有办法说清。
按照现代通俗的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把汉语分为7大方言,分别是:官话、粤语、吴语、客家语、闽语、湘语和赣语。
当然这只是7个比较粗略的分法,实际上在下边还可以分为若干个片区,大片区也被称为叫次方言,方言区的人说自己说的是某某地区的话,大部分说的都是次方言区。
这7大方言里,我们又把官话区进行了一个细分,可以分为8个片区:分别是北京官话、东北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和西南官话等。
不知道大家听完这几个官话区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官话好像跟其他地方的方言不太一样,其他的方言只是某个省的简称就可以称呼了,但官话好像有若干个地方。
没错,官话区的覆盖面积是十分庞大的。
使用官话的土地占了全国的3/4,而使用官化的人口占了中国的2/3。
面对这么庞大的一个人口和使用范围,所以我们不能简简单单的用一个官话就把概括了,而是要进一步的细分采访方便研究对比。
这些信息交代完之后,我们可以把一开始的话题进行一个解答了,那就是为什么其他方言区如粤语是不可能作为我们国家的普通话的?定普通话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交流,而其前提条件一定是易学,如同今天把英语当成通用语一样,我们国家绝大部分人都使用的是官话,怎么可能会有只有一小片土地使用范围的语言作为国家普通话的蓝本呢?如果把粤语当成我们的普通话,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全国绝大部分人都不会说话了,无法沟通,得用跟外语一样的方法去学普通话。
这样的成本无疑是过高了。
当然,除了学习成本高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导致了非官话区不能成为普通话的蓝本,那就是方言内部的差异性。
现代汉语方言地理的历史背景
历史地理第九辑现代汉语方言地理的历史背景2•周振汉语方言有一个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O远古时期的汉族先民生息的地域范围不大,语言也比较单纯。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有些人更播迁和I••流徙到较远的地方,与其他民族发生接触,使■L古代汉语因此而慢慢发生分化,产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
经过几于年演化的结果,现代汉语被认为可以分成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粵方言「闽方言廉赣方言和客方言。
这些方言有各自的分布通行地域,每个方言内部又可再行分区划片,构成■■一副现代汉语方言地理的完整面貌口本文的任务即在于从移民活动和行政区划两个重要因素来揭示和分析现代汉语方言地理形成的♦.历史背寮。
J、1•.1、J■-: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大别之看两类,三是人昆自动的流诫:一宾政府有计划的移氤誠者多由于战乱:灾荒、饥僅或人口膨胀所引起,后者则是为了某种政治、军事或经济上的目的。
纵观历史上所有的移民活动,其迁徙t大方向主要是由北而南•其次是由东到西夕反■向而行的例子则比较少见,这一重要特点产生了汉语南方各方言的最初源头,并形成今夭汉语方言地理的格局。
现代汉语的北方方言自然是古代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及其后身汉族所用语言,经过数千年按期发展并受周围少数民族语言影响的直接结果,而分布在中国南方的汉语■其他方言溯其源则发端于历史上黄河中下游地区人民的几次南下移民活动。
在南方吴、湘、粤、闽、赣、客六大方言中,要数吴方言的源头最为久远。
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为了让h贤于其弟季历(周文王之父〉而避地至今江苏无锡一带。
这个记载暗示三千年前的先周时代,在经过一场政治变动后,有一支移民A陕西渭水流域迁到江南太湖流域。
这支移审的文化比当地的荆蛮文化要高,所以太伯、命駆成了新居地的首领,建立了昊国,移民们询带■.-•••・・・h恭的语首可能成为后来奠芳盲的最早渊匾。
比吴方言稍晚的鳧湘方言。
两汉方言词的来源及演变的开题报告
两汉方言词的来源及演变的开题报告
一、题目
两汉方言词的来源及演变
二、研究背景
方言是指基于地理区域而形成的语言变体,是一种文化遗产。
中国是一个方言丰富的国家,在不同的地区使用不同的方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方言也随之演变。
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方言的形成和演变也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历史情境。
因此,了解两汉方言词语的来源及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方言的演变历程,也可以为今后方言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研究内容
1. 两汉方言的来源及地理分布
2. 两汉方言的特点和语音特征
3. 两汉方言词语的分类及语源分析
4. 两汉方言词语的演变过程及相关历史文化背景
5. 两汉方言词语的现代应用及对语言变化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田野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史书和方言资料,了解两汉时期方言的起源和发展,并对其做系统的总结和梳理。
田野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调查不同地区使用的方言词语及其在当地的意义和使用情况。
实地考察:实际走访研究地区,观察当地方言使用情况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五、研究意义及预期目标
通过研究两汉方言词的来源及演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方言的历史发展,对方言的起源、演变和文化背景有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本研究也可以为今后方言保护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中国方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预期目标是通过系统地总结和分析,得出结论并发表论文,为方言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第三章 汉语方言形成的文化背景
sym
历史上北方汉人移居吴语区有三次大浪潮: 第一次:三国时代,孙吴时期对江南的开发 和经营吸引了大批北方移民。 第二次:两晋之交,北方人不仅因战乱逃难, 大量移入江南的宁镇地区(以宁镇山脉和秦 淮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区),而且越过钱塘江, 深入到浙东。 第三次:两宋之交,北方移民不仅造成了后 世的杭州方言岛,而且继续大批南下,在浙 南的温州地区定居。
《方言》卷十:“崽者子也,湘沅之会凡言是子者谓之崽,若 东齐言子也。” 称“子”为“崽”仍是现代湘语称谓的一大特色。有人称“崽” 为湘语的一个核心特征词。
sym
(3)形成:行政区划+历代移民 历代行政区划对方言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 用。行政区划奠定了所属地域方言共同性的 基础。 历代移民使湘语内部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 状态。本是湘语流行的地区出现了官话、湘 语、赣语等方言。湘语的发展也出现了较大 的分化,分为老湘语和新湘语。 历代北方移民,尤其中唐以来北方移民带来 的北方话冲击,使湘语跟官话比较接近。
sym
(二)汉语史的历史分期 1、上古时期 (1)域界:上古时期包括周秦(公元前十一 至公元前三世纪)和两汉(公元前二世纪至 公元二世纪) 上古汉语(old Chinese/archaic Chinese): 上古时期的汉语,通常指见于先秦两汉时期 文献的汉语语言。 上古音(old Chinese sounds):先秦两汉时 期的汉语语音,一般以《诗经》押韵和谐声 字所反映的语音系统为代表。
sym
3、维系了书面语的统一。文字没有脱离意象 体系,定型化以后没有改变,从古到今各地 按照不同的方音认字和读书(优于拼音文 字)。 4、汉族在历史上是先进民族,其语言和文化 的影响力巨大。 周围的部落或部族不断地吸收汉族文化,他 们的语言也不断地借入汉语词语。如日本语、 朝鲜语和越南语以及国内少数民族语言,都 保存了大量的汉语借词,给古代汉语的研究 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汉语方言演化的军事历史背景
汉语方言演化的军事历史背景李苏鸣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
汉语是世界上方言现象比较复杂的语言之一,一般认为,汉语方言可分为7个区域:(1)北方方言区;(2)吴方言区;(3)湘方言区;(4)赣方言区;(5)客家方言区;(6)粤方言区;(7)闽方言区。
在我国东南地区,方言更是错综复杂,甚至存在着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的语言交际障碍。
方言差异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语言学家们普遍认为,方言的成因一般有4种:一是社会的分化;二是集体的迁徙;三是异族的融合;四是地理的阻障等。
在上述成因中,除一些自然因素外,几乎都融汇着军事历史的影响。
如果仅仅从军事史与方言史之间去探求二者的因果关系,我们将会看到,这两条似乎毫不相干的历史线索,有时竟难解难分地交织在一起。
一、汉语分化的军事历史成因从宏观上看,促使汉语分化的军事历史现象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战争形成的长期割据方言的产生是语言分化的结果,而语言的分化又是社会分化的结果。
纵观汉民族语言发展史,之所以原始社会和奴隶制时代、封建制时代是语言分化为方言最活跃的时期,正是因为在这些时期中,战争连年不断,社会风云变幻,长期处于割据局面。
出于军事上的直接需要,割据的各方或以险峻的地形为依托,或靠人工修筑森严的壁垒,以防止和抵御敌方的入侵。
这种局面长此以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同割据地域的人民之间的语言交际和其它社会交往,使语言逐渐产生了地域变体。
(二)战争引起的民众迁徙战争造成的社会动乱往往引起大批民众集体迁往异地居住;有时出于军事战略上的需要,统治者还强制要求民众迁徙。
这种大规模的迁徙使得某地的语言(方言)有机会渗入异地,并且必然地要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与异地的语言(方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甚至形成新的方言体系。
从我国客家方言的形成和分布情况看,便可略见一斑。
客家先民原是中原一带的汉人,聚居地‚北起并州上党,西届司州弘农,东达扬州准南,中至豫州新蔡安丰‛。
东晋永嘉至隋唐,由于匈奴及其他外族入侵,客家先民自河南并州、司州、豫州等地仓惶南迁,大部分定居于江西中部一带;唐末至宋代,黄巢起义之后的战乱时期,河南西南部、江西中北部及安徽南部的汉人继续向南迁徙至闽西和赣南一带;宋末至明初,蒙古元人挥戈南侵,中原汉人随抗元义军南下,定居于粤东、粤北一带。
“普通话”千年演变史
“普通话”千年演变史即使你熟读历史,也很可能不会说古代的“普通话”。
它曾有雅言、官话、国语等称呼,是促进国家统一的公器。
而以什么方言作为普通话的基础,背后则有各股势力的博弈。
普通话的诞生,伴随的是权力更替的精彩历史。
公元前560年,楚共王去世,吴国乘楚丧之际侵楚,却大败而归,急急去寻找中原霸主——晋国救助。
第二年,晋国召集诸侯商讨伐楚,诸侯商议的结论是拒绝为吴出兵。
实际上,晋国这时早已外强中干,攻楚没有必胜把握。
但晋国觉得这样很没面子,于是找到一个替罪羊,为自己开脱。
这个倒霉的家伙就是姜戎的首领驹支。
晋国大臣范宣子在殿上责难驹支,说诸侯对晋国离心离德,主要是因为戎人言语挑拨的缘故,并威胁驹支,不准他参加第二天一早的盟会。
驹支不卑不亢,不仅当庭答辩,还朗诵了《诗经》中的一首《青绳》作结。
范宣子只好服输,待之以礼。
驹支的辩才,暂且不议,这里要强调的是另一个问题——语言。
这位被中原人称为“戎”的少数民族首领,不仅能当庭对答如流,还能娴熟并恰当地引用《诗经》。
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翻译官的身影。
这就说明,姜戎首领、晋国大臣乃至在场的众多诸侯,都在使用大体相同的语言交流。
它可能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普通话”。
这样的情形并不罕见。
据记载,春秋242年间的朝聘盟会等外事活动,达450次之多,而且在所有这些场合中,从未有翻译人员出现。
孔子周游列国,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四方,各种辨士到各国游说,也都交流无碍。
试想,假如没有一门共通的语言,这样的情形多么不可思议!不过,关于这门上古时代的通用语,史籍中并未正面谈论,只留下了零星痕迹。
《论语》中道,“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也就是说,孔子在正式场合,会说一门叫做“雅言”的语言。
而根据东汉经学大师郑玄的解读,雅言指的就是发标准音、说标准语。
尽管此说尚存争论,但如上所推论,先秦时期必然有一门标准音。
就暂且以“雅言”来称呼它吧。
“雅”和“夏”在上古是相通的,因此,语言学家多推断雅言就是夏言。
方言的成因与官话的历史沿革
我国方言的成因与官话的历史沿革现代人各说各的方言,如果需要互相沟通,就要说普通话;古代人也各有各的方言,他们互相交往时讲什么话呢?方言的形成方言的分歧是因为人群受到地理的阻隔而形成的。
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因为地势平坦,东西部交往比较方便且又频繁,所以整个北方虽有方言的分歧,但仍然可以归为一个系统,即北方话系统;而江南地形复杂,山岭河流造成的隔阂比北方要大得多,所以可以划分为吴语、赣语、湘语、闽语、粤语和客家话六个方言区。
官话的历史沿革官话的形成和政治影响力有着莫大的关系。
中国传统的经济方式是农业,农民安土重迁,不肯轻易背井离乡;中国传统的社会组织是宗族,人们聚族而居,“死徙无出乡”。
在家乡生活只须讲方言就行,即使当个村长乡官,也只要用方言就可以了,可是,如果有人被推荐选拔或考取进士到朝廷去做官,那末用方言就无法与人交谈了,那就必须学说官话。
官话是官场上讲的话,朝廷设在哪里、皇帝讲哪种方言,那种方言就成了官话。
中国古代的都城,周秦汉唐主要是在长安(西安),东汉魏晋迁到洛阳,所以,长期以来黄河流域的方言便成了通行全国的语言(注:由于历史原因,当代北方话与古代北方的有很大差别.或者可以说,古代北方话与当代南方话更接近如粤语,吴语等)东晋南朝迁都建康(南京),大量北方人移居江南,不仅把宁镇一带的方言改造成为属于北方话系统的下江官话,而且洛阳方言也成为当时朝廷上的工作语言,南方士人入朝为官无不争相学之。
河南方言对官话的影响极其深刻,直至后来徽班进京形成京剧后,京剧的道白仍用中州韵而不用北京话,只有丑角才讲京片子,即北京方言。
南宋迁都临安(杭州),大批官员和士兵涌入杭州,把杭州话改造成为一种以吴语腔说北方话的特殊的方言,使杭州成为吴语区中的一个官话岛。
元明清三代都以北京为都城,于是北京话又成为当官必须通晓的语言,以至于现在我们的普通话也成为既不同于河南话、又不同于北京话,而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的一种语言。
古汉语的前世今生
以“粤”命名却非土产有人以为粤语来源于古代岭南“百越”语言,这不合乎事实。
粤语确实保存着某些古代岭南“百越”语言的因素,但它的主要来源,则是古代中原一带的普通话——“雅言”。
雅言的基础是以黄帝为首的华夏部落联盟使用的原始华夏语。
到了周朝,便发展成为中原一带的民族共同语。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方言不同,而官方交往,文人讲学,祭祀活动,都使用雅言。
孔子就说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秦朝征服“百越”之地,征发原六国的逃亡者以及赘婿、贾人到岭南作“垦卒”。
这些垦卒“来自五湖四海”,互相交际必须使用雅言。
但由于垦卒独自屯田,因此他们的语言只在屯内通行,并未在整个岭南地区传播。
在秦代之前,广东被称为南蛮。
这是百越族人居住的地方,“百越”乃汉语音译,又写作“百粤”,是古代南方土著的自称。
百越又通百粤,所以,广东话又叫做粤语。
百粤的构词方法是通名在前,专名在后,意为“越(粤)人”。
“百”是人的意思,越是族名,即越人,或粤人。
越南胡说百越乃越南族之古称,长江以南自古以来就是越南的领土,可说是荒唐透顶。
百粤与百越都是译音,同一回事,百越三千年前就在中国大地生活,越南仅是一个小藩属,按百越之继承逻辑,岂不是现在的越南也是广东的领土?从这一语词可看出,那时候广东人的交际用语是与中原汉语有很大差异的“百越语”。
但“百越语”究竟是什么样子,现在已经难以考证。
唯一的“化石”,是一部分地名中所保存的非汉语因素,例如“六建”“六贺”“六谢”“六吟”中的“六”,是指“山冲”,“那务”“那霍”“那录”中的“那”是指“田”,“罗镜”“罗龙”“罗沙”中的“罗”是指“山地”,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地名的构词方法,也是通名在前,专名在后;同时,其中通名的意思,今天居住在那里的人已经完全不晓得,也就是说,这些地名中的非汉语因素在当地今天的粤语中已经不使用,恰好证明今天的粤语跟古百越语没有继承关系。
由此可见,粤语虽然以“粤”命名,却非由古“粤人”的语言演变而成,不是古粤地的“土产”,而是从外地“引进”的,是汉族移民带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苏鸣方言是一种语言地地域变体.汉语是世界上方言现象比较复杂地语言之一,一般认为,汉语方言可分为个区域:(1)北方方言区;(2)吴方言区;(3)湘方言区;(4)赣方言区;(5)客家方言区;(6)粤方言区;(7)闽方言区.在我国东南地区,方言更是错综复杂,甚至存在着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地语言交际障碍.方言差异地形成有其复杂地历史原因,语言学家们普遍认为,方言地成因一般有种:一是社会地分化;二是集体地迁徙;三是异族地融合;四是地理地阻障等.在上述成因中,除一些自然因素外,几乎都融汇着军事历史地影响.如果仅仅从军事史与方言史之间去探求二者地因果关系,我们将会看到,这两条似乎毫不相干地历史线索,有时竟难解难分地交织在一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一、汉语分化地军事历史成因从宏观上看,促使汉语分化地军事历史现象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战争形成地长期割据方言地产生是语言分化地结果,而语言地分化又是社会分化地结果.纵观汉民族语言发展史,之所以原始社会和奴隶制时代、封建制时代是语言分化为方言最活跃地时期,正是因为在这些时期中,战争连年不断,社会风云变幻,长期处于割据局面.出于军事上地直接需要,割据地各方或以险峻地地形为依托,或靠人工修筑森严地壁垒,以防止和抵御敌方地入侵.这种局面长此以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同割据地域地人民之间地语言交际和其它社会交往,使语言逐渐产生了地域变体.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战争引起地民众迁徙战争造成地社会动乱往往引起大批民众集体迁往异地居住;有时出于军事战略上地需要,统治者还强制要求民众迁徙.这种大规模地迁徙使得某地地语言(方言)有机会渗入异地,并且必然地要在长期地社会生活中与异地地语言(方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甚至形成新地方言体系.从我国客家方言地形成和分布情况看,便可略见一斑.客家先民原是中原一带地汉人,聚居地“北起并州上党,西届司州弘农,东达扬州准南,中至豫州新蔡安丰”.东晋永嘉至隋唐,由于匈奴及其他外族入侵,客家先民自河南并州、司州、豫州等地仓惶南迁,大部分定居于江西中部一带;唐末至宋代,黄巢起义之后地战乱时期,河南西南部、江西中北部及安徽南部地汉人继续向南迁徙至闽西和赣南一带;宋末至明初,蒙古元人挥戈南侵,中原汉人随抗元义军南下,定居于粤东、粤北一带.几次大规模地迁徙,长期聚居于闭塞山地地自然环境,以及客家强烈地宗族观念、沿袭已久地文化礼俗,使得聚居于闽、粤、赣个地区地客家人形成了自己独特地社会生活集团,并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地闽西客话、粤东客话和赣南客话.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出于军事目地远征、屯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极不稳定,各政治集团连年争战,人民反抗统治阶级地起义此起彼伏,统治者常常调遣军队南征北战.在疆域辽阔、交通不便地古代社会,大规模地军队调防不是一件容易地事.长征远戍地部队往往长时期地驻扎于要塞重地,久而久之,兵营与当地居民地社会生活便有了千丝万缕地联系,官兵们使用地“官话”或外族语言、外地方言,在长期地社会交往中与当地方言相互融合,形成新地方言.以粤语地形成为例,方言学家认为,粤语是晚至秦代才形成地.战国时期,楚国南疆只到五岭.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始南下占有岭表地区——即《史记》所谓南至北户,建立南海等三郡.秦军进攻越人而占有岭南地区后,为巩固战果,遂留下万人镇守岭南三郡,这些官兵使用地方言逐渐与当地方言融合,形成粤语地先声.我们还可以从闽东方言地成因中清楚地看到历史上军队远征、屯戍带来地影响.唐末,当外族入侵、政治分裂、封建割据、军阀混战之际,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王潮及其弟王审知率兵南下,光启元年(公元885年)占领漳州,光启二年攻取泉州,景福二年(公元893年)打入福州,乾宁三年(公元896年)王潮官至威武军节度使,王潮死后王审知继任.随王氏兄弟入闽地大批军队继而长期定居福建,他们带来地河南中州话潜移默化地融于当地方言之中,对闽方言地形成有着深刻地影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汉语方言岛地军事历史成因强烈地地壳活动、凶猛地火山爆发、长期地水冲浪涌、持久地沙泥积淀,大自然以其鬼斧神工在海洋、河流和湖泊中造就了一块块四周环水地小陆地,地理学赋予其“岛屿”之称.有如这种自然界地造化,在汉民族语言发展变化地历史长河中,也出现了类似于自然岛屿地奇特景观──使用某种方言地一片广阔地地域,环围着一小块使用另一种方言地地域.语言学把这种被异区方言环围着地方言地域称作“方言岛”.例如,在主要使用汉语西南官话地四川省境内,长期以来在个别地域竟然存在着闽南话和客家话;而在主要使用闽、粤、客家、吴方言地福建、广东、浙江等省,在个别地域则长期存在着北方方言.比较典型地方言岛有:福建南平城关地“土官话”方言岛、福建长乐洋屿地“旗下话”方言岛、海南崖县地“军话”方言岛、浙江杭州地“杭白”方言岛,以及四川华阳凉水井地“土广东话”方言岛等等.如同自然岛屿与其四周地水域界限分明,方言岛上使用地方言与环围着它地方言也有着明显地区别,它不是周围方言地变体,但却能在与它相去甚远地方言区中找到因缘关系.那么,方言岛现象是怎么形成地呢?语言史学地研究结果表明,方言岛地形成与历史上地军事现象密切相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一)长乐洋屿“旗下话”地军事历史成因长乐县位于福建东部,洋屿现为该市地一个乡.洋屿周围地区使用地方言主要是以福州话为代表地闽东方言,而洋屿地琴江村却长期使用着被称作“旗下话”地北方话.从福州话、“旗下话”地语音系统和词汇特点上看,二者之间存在明显地差异.在语音方面,福州话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等个声调,而“旗下话”地声调却与北京话相同,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个声调;“盘、步、同、豆、钱、杂、桥、舅”这类古汉语全浊声母字,福州话读不送气清音声母,而“旗下话”则与北京话一样,平声读送气清音声母,仄声读不送气清音声母;古汉语“知”组声母地字如“知、置、彻、超、陈、住、竹”等,福州话读塞音,北京话读塞擦音,“旗下话”也读塞擦音;福州话文白异读和连续变音现象比较复杂,而“旗下话”却很少有这种现象;福州话没有唇齿声母[],“旗下话”却有唇齿声母[];福州话分尖团音,“旗下话”则不分.在词汇方面,“旗下话”保留了一些福州话中所不具有地北方方言词儿,如“今儿个、明儿个、昨儿个、老爷、姥姥、苞米、耗子、炕、化子、唠话、嗓子”等等.这些特点表明,“旗下话”确实有别于福州话,并与北方话存在着因缘关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关于“旗下话”地来源,学者们地意见并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认识是相同地,即“旗下话”与军队地活动有关.有学者认为,“旗下话”起缘于“从山海关移来地由耿精忠率领地‘旗营’”.此说不太准确.回顾中国军事史,我们认为,“旗下话”形成地原因得追溯至世纪中叶.隆武二年(年),芝龙降清,隆武政权失败.年仅岁地郑成功以民族大义为重,在南澳起兵抗清,继续拥护南明永历政权,被永历帝朱由榔封为延平郡王.郑成功以福建地金门、厦门为基地,举起反清复明地旗帜,一边与清军作战,一边发展海上贸易,逐渐形成一支强大地政治军事力量.自从顺治十六年(年),清军攻入云南,击败李定国,迫使永历帝流亡缅甸后,清廷便把注意力转移到郑成功地身上.次年(年)月,命靖南王耿继茂从四川移镇福建,以罗托为安南将军,同兵部尚书车克率师镇压郑成功抗清义军.后来,耿继茂拥兵自重,驻防福建,割据一方,自作威福,侧目朝延,与镇守云南贵州地平西王吴三桂、镇守广东地平南王尚之信成为威胁清廷地“三藩”. 据魏源《圣武记》卷二《康熙戡定三藩记》(上)记载:“耿、尚二藩所属各十五佐领,绿旗兵各六七千,丁口计数万······”.佐领是八旗军地官职,每一佐领辖丁;绿旗兵主要是汉人.后来,耿继茂之子精忠袭父爵,为靖南王.由此可见,在耿精忠袭位前,其父已率部分八旗军和绿旗兵入闽,“旗下话”当缘自耿精忠地父辈. 康熙十二年(年)月,康熙帝决心裁撤三藩,令将三藩尽徙回山海关外.这一举措击中了这些称霸一方地骄兵悍将地痛处.于是吴三桂在康熙十二年月首先公开发难,起兵叛乱,尚之信、耿精忠相继响应,形成了“三藩之乱”.康熙帝遂果断发兵平叛,清军迅速占据了今属福建地浦城、建宁、延平等府县.康熙十五年(年)月日,耿精忠在清军大兵压境,内部矛盾重重,“军饷馈乏,军士逃亡”地情况下,被迫率文武官员出降.康熙帝命耿精忠“仍留靖南赎罪”(《清圣祖实录》卷).三藩之乱平息后,康熙帝对藩属部队进行了整顿,另派八旗军驻防.八旗军和绿营兵以福州为中心安营扎寨,出于军事需要,旗营地生活相对封闭,加上八旗实行世兵制,绿营后来也从募兵制向世兵制转化,因此,尽管旗兵后代地生活被当地人民逐渐同化,但还是保存下了与北方话相当接近地语言.从上述史实中我们不难看出,长乐洋屿地方言岛现象是历史上军事活动所留下地痕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南平“土官话”地军事历史成因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早在东汉建安初年(约公元年),这里就设立了南平县,是当时福建境内唯一地建安郡地个属县之一.后相继沿用延平县(西晋太康初年)、延平军(唐武德三年)、剑浦县(五代宋)、南平县(元大德六年)等地名.民国年间重修地《南平县志》卷十一《礼俗志》记载:“闽省土音府殊而县不同,南平城内外独无土音,但语言直朴.上游诸乡与顺昌、建宁相通,漳湖坂以下则与省会音近.”据方言学家李如龙先生所述:“半个世纪以前,南平城内外所通行地正是一直被称为‘土官话’地北方方言.其余各乡除樟湖坂以东通闽东方言(福州话)外,皆通闽北方言(建瓯话,原为建宁府,故称建宁)”(李如龙:《南平市北方方言岛》,载《闽语研究》第页).多年过去了,这个方言岛还大体保留着下江官话地语音架构,只是由于受到闽东、闽北方言地影响发生了一些变化.如精、庄、知、章组字全都混为一套塞擦音.此外“土官话”中至今还有不少和闽方言地说法不同地词汇.例如:筷子(闽方言:箸)、锅盖(闽方言:鼎面盖)、斗篷(闽方言:斗笠)、母猪(闽方言:猪母)等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南平地“土官话”是怎么产生地呢?据学者考证,多年前,为镇压这里发生地农民起义而南下入闽地京营官兵地长期囤驻是其主要成因.年(明正统十三年),由于土地兼并,赋役繁重,民不聊生,邓茂七于当年月在沙县大洛陈山寨发动农民起义.起义如星火燎原,相邻地尤溪县手工业者蒋福成也在天之内组织万义兵响应.起义数月,农民军占领过多座州府和县城.是年月,明王朝抽调京营官兵由左都督刘聚统率入闽镇压,年底又增派京军万,加上江浙漕运军万人,由宁阳侯陈懋为总兵,前来围剿农民军.后因农民军内部矛盾和内奸破坏,根据地陈山寨被攻破,邓茂七殉难.此后,明王朝便命令江浙兵转赴浙江对付当地农民军,陈懋所部留闽,继续镇压当地农民军.由于沙县、尤溪都是延平府城地近郊县,这些官兵大多屯驻在南平,后来就在此定居.在长期地生活中,屯驻官兵地北方话与当地方言逐渐融合,形成了有别于周围方言地所谓南平“土官话”.多年来,南平“土官话”在闽北各县有一定地影响,民国年间兴办新学之后,学校教国语多以南平“土官话”为正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武平“军家话”地军事历史成因武平今属福建省龙岩市,该县人使用地主要是客家话,但是,在中山至今保留着一个赣方言岛,人称“军家话”.从语音上看,“军家话”非组字极少读,地(如饭、分、粪、肥等都读),尖团不分,齐旗,丘秋,旋玄,次浊上声字不读归阴平(如马、买、拿),不分阴阳入,入声只有一调.这些都是赣方言地特点.从词汇上看,锄头说“镢头”,插秧说“栽禾”,蚊子说“蚊虫”,亲属称谓中地叔叔、婶婶、姊姊(姐姐),母母(伯母)、公公、婆婆、娘娘(姑母)等也是赣方言地说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军家话”也有其军事历史成因.《明史·地理志》载:“武平有武平城.洪武二十四年(年)正月置武平千户所于此.”康熙《武平县志·建置志》(卷三)地记载较为详细:“明洪武二十年,山寇谢仕贞倡乱,县丞蒋昭奏闻,遣汀州卫指挥黄敏提军剿捕.因设兵防守,至二十四年始筑城.”城中居住地是屯垦守卫地官兵及其家属,自称“军家人”,城外有供他们耕种地土地.这些官兵自称来自南京地“征蛮十八将军”.据一些姓氏所保存地族谱,许多人地原籍在江西抚州、南城一带.旧时“军家人”有一条家规,即城里相互通婚,以保留自己地方言——“军家话”.随着时代地变化,这条家规已不再延续,“军家话”也与客家逐渐融合,但是,语言学者仍然从中“军家话”地系列特征中,寻觅到了它赖以形成地军事历史背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四)海南“土军话”地军事历史成因海南岛地汉语方言属于闽南语系,称为“琼文话”.但据年我国语言学家地方言调查,当时崖县约有多人地方言接近北方话,当地人称之为“土军话”.同治甲子重刊地《广东通志》曾提到“土军话”.光绪年间《琼州府志》引《黄通志》说,“土军话”和本地黎话“乃本土音也”,按此说,似乎当地早有这种方言存在,但语言学家们仍坚信这种方言地形成决不会早于明代,他们地论据是建立在对“土军话”语音特点地系统分析上.这些特点是:入声虽然自成调类,但是喉塞尾已消失了;次浊和全浊地上声字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归并到去声中;鼻韵尾分、ŋ两套;咸、深两摄地尾已并入尾.这些语音特点都是北方话在元明之际才出现地.至于“土军话”地成因,学者们认为,“顾名思义,它地来源可能跟南平话、洋屿话、金乡话一样,与来自北方地驻军有关”(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第版,第页).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他方言岛地成因也大都与历史上地军事行动有关,这些方言岛是历史地见证,它们既反映了某些语言变异现象地发展过程,也成为研究军事历史地“活化石”.总之,方言地成因是很复杂地,军事历史对方言形成和发展变化地影响只是其中之一.但是,军事现象以其独具地特性对社会地分化或统一起着非同凡响地作用,而社会又是与语言“共变”着地,因此,军事现象对语言变异地影响往往显著于其它社会现象.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