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体质

合集下载

怎样才算世界一流大学

怎样才算世界一流大学

怎样才算世界一流大学作者:石毓智来源:《记者观察》2020年第10期编者按:最近,北京一著名学府自称已经“全面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很多人也许感到幸福来得太突然,一时间难以接受这个结果。

这是因为尽管这所大学以前也是很多家长和学生眼中“别人家”的学校,但升格为“家门口”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周期却只有5年时间(2015年8月18日,双一流建设方案出炉,今年,国内不少高校公布了“双一流”建设成果)。

9月24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对此事件进行回应,称“应该清醒认识到,我们国家高等教育整体实力与世界一流高校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那么,怎样才算是世界一流大学,进入这个“俱乐部”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本文摘选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石毓智所著的《斯坦福的创新力:来自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篇章,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一是否获10个以上诺贝尔奖?前两年,中国一些大学提出要办世界一流大学,愿望是好的,但在向这个目标迈进之前,首先得弄清楚世界一流大学都是什么样,都有些什么特征和标准。

我过去五六年一直从事一个研究项目,就是“中国教育与世界的距离”。

我以斯坦福大学为考察重点,并走访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30余所各种级别的大学。

其中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表面上看来,世界一流大学大都是历史悠久、校园优美、大师云集。

其实,国际名校还有更深刻的内涵值得注意。

迄今为止,全世界已经有300余所大学或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工作期间获得过诺贝尔奖。

如果按照顶尖级人才的培养标准,那么中国所有的大学都应该排在300名之后,新加坡等地方的大学也是如此。

我在美国就读或工作过的三所大学,它们的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如下: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16人;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8人;斯坦福大学45人。

如果说哪所是“世界一流大学”,估计很多人会认为只有斯坦福大学才算,其他两所学校都很普通,有些人甚至听都没有听说过。

但是,要知道加利福尼亚大学两所分校不仅有这么多的诺贝尔奖得主,而且很多学科领域都有影响世界的学者。

新加坡国情介绍

新加坡国情介绍

新加坡国情介绍新加坡,正式名称为新加坡共和国,是位于东南亚的城市国家。

虽然新加坡国土面积较小,但它却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活力的国家,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元文化社会使其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商业和旅游中心。

本文将介绍新加坡的地理特点、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以及教育体系等方面的内容。

地理特点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海峡中,三面环海。

它与马来西亚隔海相望,东对马六甲海峡,南濒新加坡海峡,西隔柔佛海峡与巴生港相望。

虽然国土面积很小,只有725.7平方公里,但新加坡却是一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航运和航空枢纽之一。

政治体制新加坡是一个议会制的共和国,政治体制基于议会制民主制度。

国家元首是总统,由公民选举产生。

实际上,新加坡的政治权力集中在总理和内阁手中。

由于执政党长期执政,被认为是亚洲的一党制国家。

经济发展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拥有一流的基础设施和强大的金融体系。

它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也是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新加坡的经济主要依赖于制造业、航运业、金融业和旅游业。

近年来,新加坡还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以适应未来的全球经济变化。

社会文化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

它的社会结构由来自不同族裔的人民组成,包括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少数族裔。

这种多元文化的特点对于新加坡的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虽然新加坡以英语为官方语言,但多数人民仍使用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等多种语言。

由于多元文化的存在,新加坡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和节日。

华人春节、马来人开斋节、印度人屠妖节等各种传统节日都在新加坡得到庆祝和尊重。

新加坡还有许多文化和艺术活动,例如新加坡国际艺术节、新加坡中秋节灯笼展、新加坡国际电影节等,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

教育体系新加坡非常重视教育,并且在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以其高质量的学术课程和严谨的学习环境而闻名。

教育水平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是顶尖的。

新加坡拥有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其教育体系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新加坡留学:新加坡教育跻身世界一流的原因

新加坡留学:新加坡教育跻身世界一流的原因

号称全球最大规模的教育排行榜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经发表过一项最新教育素质全球排名,报告根据76个国家15岁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测验成绩综合统计而出,新加坡脱颖而出,甚至把欧美国家甩在后面,是什么原因,让新加坡教育跻身世界一流呢?善于借鉴首先,新加坡的教育体系是建立在新加坡的历史基础之上的。

李光耀并不怕接受从英国殖民历史中继承下来的某些元素——只要它们对建立一个新国家有帮助,就大胆取其精华。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新加坡的很多顶尖院校,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立于1905年)、莱佛士书院(建立于1823年)和英华学校(建立于1886年)都比于1965年独立的新加坡本身要历史悠久得多。

此外,新加坡中学教育课程体系也建立在英国O-Level和A-Level的模式之上,并根据新加坡学子更高的平均成绩作了适当调整。

看重人才其次,新加坡教育总是优先考虑对人的投资,而不是对设备的投资。

虽然后者并未被忽视,但最大的关注点仍在学生和老师身上。

新加坡的国家奖学金制度让最优秀的学生得以去世界顶尖大学深造;其教师行业对优秀学子的吸引力也获得了全球赞誉。

慷慨的教学奖学金和高于中值的起薪都是新加坡为教师行业吸引和保留人才所作出的努力。

任人唯贤新加坡并不掩饰其“任人唯贤”的教育制度:发现和发展最优秀的人才,并网罗其加入公职行列。

政府奖学金的获得者每学习一年,就必须在公共部门服务至少两年。

同样任人唯贤的做法也用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晋升,表现最出色的教师将获得领导职位。

在教育部和校长办公室与教室之间仿佛有一道旋转门,很多教育部官员之后又以教师身份重返三尺讲台。

因材施教留学360介绍,新加坡教育体系中任何精英主义的倾向都被一个原则给中和了,即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优质教育。

虽然新加坡有充分理由以它精英的中等和高等教育机构引以为豪,但这一套体系真正可贵的瑰宝,是那些遍布全国的社区学校、职业技术院校和理工学院,正是它们为所有人提供优质的教育。

新加坡国立大学世界排名

新加坡国立大学世界排名

新加坡国立大学世界排名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是世界知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该校成立于1905年,迄今已有百年的历史。

它是新加坡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大学,也是亚洲地区最具声望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新加坡国立大学以其卓越的教学与研究水平而闻名于世。

首先,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全球大学排名中表现出色。

根据QS世界大学排名,该校位列全球第11位,是新加坡唯一进入全球前20名的大学。

其在教育品质、师资力量、研究质量和国际声望等方面均获得高度评价。

这反映出学校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以及对教育质量的严格要求。

其次,新加坡国立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也具备强大的实力。

学校设有多个研究机构和实验室,涵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如工程、医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

学校不仅拥有先进的研究设备,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科研人员加入。

这使得学校在创新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并在许多重要的研究项目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此外,新加坡国立大学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校与许多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包括与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项目。

这种合作不仅促进了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还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此外,学校也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

新加坡国立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包括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等多个层次的学习机会。

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领导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

学校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努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以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总之,新加坡国立大学凭借其卓越的教学与研究实力、国际化的合作与交流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成为了亚洲地区乃至全球高等教育的瑰宝。

它在世界排名中的优异表现,反映了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声誉。

相信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新加坡国立大学将继续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新加坡教育体制

新加坡教育体制

你必须了解的新加坡教育体制
新加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和制度,融和了东西方教育的精华。

新加坡沿用英联邦教育体制,推行英语(作为母语)和汉语双语教育。

学费低廉,政府大力支持教育产业。

同时新加坡拥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及世界一流的教育水平。

①政府中、小学:小学6年,每个月学费140新币。

半天上课,每年4个假期。

学习科目包括:英文、华文、数学、科学、社会科学、美术、工艺、音乐、健康教育、体育等。

中学学制为四年或五年。

快捷课程为4年,完成课程后参加新加坡O/A水准考试。

普通学术课程和普通工艺课程为5年,学生完成课程后必须参加N水准考试才可以继续升学。

②政府初级学院:学制两年。

学生完成课程后参加A水准考试后直接报读新加坡或英、美、澳及英联邦国家的名校。

国立教育基本晋升图
③政府职业技术类学院:新加坡职业教育学院有完善的培训设备,能为中学毕业生提供全面的技术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

学制两年。

如圣淘沙国立酒店管理学院、南洋艺术学院、新加坡国立工艺学院。

④政府理工学院:新加坡5所理工学院提供材料、工科和商业等课程。

学制3年,文凭广受国际认可,国际学生可以申请80%奖学金。

毕业后一个月可直接申请新加坡永久居民,可以担保父母来新居留。

⑤政府国立大学:新加坡三所著名的国立大学分别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本科学制3—4年,硕士学制1—3年。

这三所国立大学采用了一系列的创新计划,引进核心课程并积极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设立跨学科研究中心。

新加坡缘何蝉联全球第一心得体会

新加坡缘何蝉联全球第一心得体会

新加坡缘何蝉联全球第一心得体会新加坡能够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第一,无疑是因为其在多个方面的卓越表现。

作为一个国家,新加坡在经济、教育、科技、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我个人看来,新加坡之所以能够蝉联全球第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新加坡在经济方面的发展非常出色。

作为一个小国家,新加坡拥有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和全球竞争力。

新加坡以其强大的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而闻名。

新加坡政府鼓励外国投资,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和良好的商业环境,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在这里设立亚洲总部。

此外,新加坡在创新和科技方面也表现出色,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研发,培养人才,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新加坡在教育领域的成就也是不可忽视的。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教育,投入大量资源培养人才。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被公认为世界一流,其教育质量和学术成就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新加坡的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和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TIMSS)等国际评估中表现出色,常常名列前茅。

新加坡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领导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新加坡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尽管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国家,但其环境质量却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新加坡政府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污染、保护自然资源和提高能源效率。

新加坡是第一个在城市中实施垃圾焚烧和回收利用的国家,其水资源管理也一直被视为典范。

新加坡的环保理念和实践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最后,新加坡的政府治理也是其蝉联全球第一的重要原因之一、新加坡政府以其高度有效的公共管理和低腐败率而闻名。

新加坡政府在制定政策和推动方面表现出色,能够快速作出决策并将其落实到行动中。

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紧密合作和高度透明度也是新加坡政府治理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总的来说,新加坡能够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第一,是由于其在多个方面的卓越表现。

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成就、环境的保护以及政府的治理都是新加坡成为全球第一的重要原因。

新加坡教育体系一流

新加坡教育体系一流

新加坡教育体系一流据360教育集团说:新加坡留学正在国内逐步升温,新加坡也成了继美,英,澳后第四个留学热门地。

随着留学信息的公开化,留学程序的透明化,更多家长开始回归理性,开始把关注焦点转移到美丽的花园城市,世界治安最好的城市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一向把教育当做一项公益事业来发展,不遗余力地以吸引各国优秀人才来新工作为目标。

而且,新加坡政府最新的规划中,已明确指出要加大吸引外国人才的力度,在十五年之内把人口从目前的400万增加到600万。

这对广大希望留学移民新加坡的学子来说无疑是非常振奋人心的。

据叁陆零教育集团新加坡教育联盟了解,近两年来,新加坡大学毕业的学生约80%以上都能顺利地在新加坡就业移民。

新加坡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可自由择校。

择校的条件比较以人性化。

首先是亲缘,就是在校学生的兄弟姐妹,毕业后的校友、学校董事的子女等可优先录取。

其次是按地域,一般都是以学校为中心画圆,离校近者优先,距离相同者若需竞争则抽签决定。

中学则是双向选择。

新加坡从1992年起发布中学动态排行榜,按每所学校的剑桥普通文凭考试成绩排名次,并加以公布。

学校能招到什么样的生源,学生选择哪所学校就读,排行位置起决定性作用。

这种择校制既给学校很大的压力,也激发学校向上发展的动力。

因为,政府对公办(公助)学校的投入和选择教师条件基本上是一视同仁的。

办不好学校,吸引不到优质生源,视学官、家长及社会都认为是校长和教师努力不够,企业和个人捐助也不愿选择这样的学校。

叁陆零教育集团新加坡教育联盟表示,新加坡通过投入管理教育,一方面,新加坡政府把教育作为公益事业来办,政府通过投入,对教育进行强有力地管理。

不管是公办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要按照政府制定的教育方针和课程大纲实施教育,使教育成为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经济发展做出战略性贡献。

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也把教育视为一种产业,把招收外国留学生作为发展教育的新途径。

新加坡教育发展目标是成为亚洲的教育之都,因此,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学校的硬件设施都尽量按照国际一流水准设计。

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

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

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作者:董纯蕾张炯强来源:《视野》2006年第07期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施春风:要训练的不是智商是智慧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首先就是培育学生,让他们具备在当前这个快速改变和全球化的世界中游刃有余的能力。

大学的首要任务是教学和研究,接下来才是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新加坡国立大学称之为“2 +1”。

大学教育要训练的不是一个人的智商,而是他的智慧。

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应该能够很好地融入各种文化和环境之中,富有团队合作精神,且对未来充满信心。

大学生涯很短暂,但他在今后的漫长人生旅途中,可以独立、自信地进行终身学习。

同时,世界一流大学必定拥有世界各地的广泛伙伴关系。

任何一所高等学府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要想把触角伸向时代、世界和人类努力的各个领域,就必须拥有广泛的伙伴关系。

有意义的伙伴关系可以在教学和研究中合作、互补、互相借鉴。

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这样一个生产知识的地方,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社区。

英国牛津大学校长约翰·胡德:历史不是创新的反义词一所优秀大学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师资和学生;它往往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和历史悠久的博物馆;它能成功实现自己的学术价值。

但同时,一所大学是否优秀不仅仅在于学术水平,而且在于它能否帮助世界各地的社区,在文化迅速发生变化、IT等新技术带来诸多挑战的新时代找到应对的解决方案。

在我看来,大学最重要的使命是培养未来的领袖,富有独立思维、创新和冒险精神的明智的人。

从牛津的经验而言,大学教人如何思考。

学生们应具备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清醒地意识到哪些知识是未知的,我们又该如何寻找答案。

我们尊重学术自由和办学独立,采用良好的激励机制来促进这一点。

牛津的学生往往更善于思辨,更具备创造力。

目前,英国大概 80%的高科技公司是由牛津毕业生创建的。

牛津的历史要悠久些。

历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它从来不是创新的反义词。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我们可以更智慧地利用现在的、过去的知识,创造出新的价值。

东京大学校长小宫山宏:跨学科地汇聚知识大学的成功之道在于汇聚——汇聚人才,也汇聚知识,而且是跨学科地汇聚知识。

新加坡缘何蝉联全球第一案例研讨

新加坡缘何蝉联全球第一案例研讨

新加坡缘何蝉联全球第一案例研讨
新加坡是世界上经济竞争力和创新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多次被评为全球第一,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卓越的表现。

本文将分析新加坡能够蝉联全球第一的原因,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其次,开放的经济政策使新加坡成为全球第一、新加坡以开放、自由和无腐败的商业环境著称,是全球贸易和金融中心之一、新加坡坚持自由贸易政策,积极参与到区域和国际的经济合作中。

此外,新加坡政府积极吸引外资,提供有利的税收和营商环境。

这使得许多跨国公司选择在新加坡设立亚太总部,并在新加坡促进了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

第三,高质量的教育和人力资源是新加坡成为全球第一的关键。

新加坡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新加坡的学生在国际学术竞赛中多次获奖,素质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此外,新加坡政府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发展,鼓励人们终身学习和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这为新加坡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同时也激励了人们的创新和创业精神。

除此之外,新加坡还致力于建设智慧城市和创新生态系统,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新加坡政府投资大量资源在研发和创新上,并鼓励企业和学术界之间的合作。

新加坡已经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之一,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支持。

综上所述,新加坡能够蝉联全球第一的原因有政治稳定、开放的经济政策、高质量的教育和人力资源以及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

这些因素相互促进,使新加坡成为一个繁荣、创新和有竞争力的国家。

未来,新加坡还
需要继续进行和创新,应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挑战,以保持其全球领先地位。

新加坡教育体系:立足亚洲,放眼全球

新加坡教育体系:立足亚洲,放眼全球

新加坡教育体系:立足亚洲,放眼全球留学新加坡是一个更适合中国学生的方向。

只要你选择正规的院校,在良好的教育和成熟的国际环境中,学生能有丰富的教育选择,活跃的思想交流,必将成长为一个能更自信、自如地穿梭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世界人。

个人未来的发展与优良的传统完美结合,令人备受鼓舞,充满自信。

尤其在金融危机后,世界发展的重心逐渐转向亚洲,具备国际视野和融汇东西观点的亚洲精英是职场上最炙手可热的人才!卓越的教育中心:新加坡政府一直致力于把新加坡建成为亚洲的教育之都。

近几年来新加坡国际学生人数不断攀升,尤其是申请去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不断增长,充分体现了其教育体系的优越性。

新加坡教育、研究、学术水平和世界其他一流大学并驾齐驱。

新加坡的高校中外籍教师的比例非常高,提供给学生的也都是世界前沿、尖端的课题研究。

大多数新加坡学生的数学和科学的平均成绩都超出了国际水平,在国际竞赛中也常获得最高的奖项和荣誉。

新加坡的教育注重学生个人表达和能力的培养。

不同于中国国内考试的一锤定音,在新加坡,学生会经常被要求以团队的方式来做研究报告,并且整个过程中的表现都会被记录下来,用以综合评分。

这样先进的教学理念与西方非常接近,不仅会对学生的合作、项目研发能力很有帮助,最重要的是培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而这些能力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教学环境中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会受益匪浅。

真正的环球教育体系:同处亚洲,新加坡和中国有着相近的文化价值观,中国学生能很快适应当地环境,迅速融入国际化的教学模式。

新加坡实行双语教学政策,学生在工作和国际交流中流利使用英语的同时,也保留了其传统和母语。

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英语和熟悉环境,不会产生处于异域沟通障碍而导致的强烈的挫败感。

即使是中小学生,在这里也能逐渐培养出他们的国际观,使之将来能够更加轻易的融入全球化的社会之中。

随着新加坡教育事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吸引了许多国际知名学府到此设立分校,建立卓越的教育和研究中心,展现给全球学子一个欣欣向荣、提供多样化的世界环球教育体系。

新加坡知识点总结

新加坡知识点总结

新加坡知识点总结新加坡,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是世界上最繁华,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新加坡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世界一流的教育和医疗系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新加坡的知识点,包括历史、文化、教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一、历史1. 古代新加坡新加坡在古代曾经是马来文明的一部分,属于斯里维吉亚王国、马六甲王国和柔佛苏丹国。

这段历史留下了一些古老的建筑、文化遗产和思想传统。

2. 殖民时期新加坡在19世纪初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成为英属海峡殖民地的一部分。

这一时期,新加坡得到了先进的基础设施和法治制度,也带来了新的文化和宗教传统。

3. 独立和发展新加坡在1965年宣布独立,成为一个独立的共和国。

自此以后,新加坡经历了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变革,逐渐成为今天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二、文化1. 多元文化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拥有多种族、多种宗教和多种语言。

这种多元文化不仅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上,也反映在城市的建筑、艺术和文学作品中。

2. 节日和传统新加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和仪式,如春节、开斋节、独立日等。

除了当地的传统节日外,新加坡还吸收了许多外来的节日和庆祝活动,如圣诞节、万圣节等。

3. 饮食文化新加坡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多样,融合了中华、印度、马来西亚和西方的饮食传统。

在新加坡,人们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如海南鸡饭、辣椒蟹、印度煎饼等。

4. 艺术和文学新加坡的艺术和文学作品体现了多元文化的特点,涵盖了不同民族和宗教的传统。

文学作品以英语、中文和马来语为主要表达语言,同时也有一些优秀的作品用其他语言创作。

三、教育1. 教育体系新加坡的教育体系非常发达,政府投入巨大,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的教育。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包括义务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涵盖了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学校。

2. 教育政策新加坡的教育政策注重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结合,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各国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需求不断增加。

世界一流大学不仅仅是一所学校,更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象征和发展动力。

本文将提出一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方案,包括建设目标、核心策略和具体举措。

1. 建设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是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 - 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和影响力; - 在学术研究和科学创新领域具有国际领先地位; - 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

2. 核心策略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核心策略:2.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一流大学的核心。

我们将引进国内外顶尖的教授和研究人员,提供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研究环境,激励他们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2.2 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学科建设是提高大学综合实力的关键。

我们将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学科和传统学科,并且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

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吸引优秀学者和科研团队加盟。

2.3 推进国际化发展打破国界限制,积极主动地与国际教育界和科研界合作,推动国际化办学。

我们将吸引国际学生和教授来校交流、讲学和合作研究,积极开展学生交流项目和国际学术会议。

2.4 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科研创新是大学一流发展的动力。

我们将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供优越的科研条件和支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

2.5 优化管理体制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强化学校的市场化运作和自主权。

设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氛围。

3. 具体举措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优秀教师引进计划,引进一批海内外知名教授;•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和研究经费,吸引优秀博士毕业生加入教学团队;•支持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和交流项目,提高教师的学术影响力。

新加坡大学建设经验

新加坡大学建设经验

新加坡大学建设经验作者:希拉姆·拉马克里斯南来源:《教育》2013年第14期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被媒体问及,如果重回25岁他会做什么。

他回答说,他会在回新加坡之前游历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3个地方——美国、中国和印度。

这话凸显了新加坡教育下一代的理念核心。

教育是这个在714.3平方公里国土上拥有526万城市人口的小岛国家唯一可获得的资源。

通过从世界各地吸取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新加坡培养出了追求卓越的文化。

大学的国际化、生源的全球化和研究经费的竞争性是新加坡建设世界一流教育体制的核心原则。

大学的国际化新加坡拥有4所公立大学以及一些小而精的私立大学。

全国26%的教育支出用于公立大学。

新加坡的大学非常鼓励与国际同行的国际台作,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0f Singapore)与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上的合作,与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在东西方文化优势基础上合作发展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以及南洋理工大学(National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与美国沃顿商学院(Wharton Business School)的合作等。

另外,整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0f Technology)和中国浙江大学最好的学术资源而成立的新学校——新加坡技术和设计大学(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也已经成形。

同时,一个多样化的人才库可以被视为新加坡大学国际化的另一个方面。

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有约50%的教师、25%的本科生、70%的研究生和70%的研究人员来自其他100多个国家。

这一现状形成的背景是世界高校版图的剧变。

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对那些即将加入全球劳动力大军的学生来说,在一个多元文化、多元社会背景的团队中工作并担任领导角色是最重要的能力。

新加坡一流大学建设的联动逻辑与崛起机理

新加坡一流大学建设的联动逻辑与崛起机理

新加坡一流大学建设的联动逻辑与崛起机理杨素萍,任初明(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宁530001)ʌ摘要ɔ新加坡高等教育快速崛起的机理在于,厘清大学发展的联动逻辑 政府权力㊁学术权威(高校)及市场三种势力的整合,通过权力协调,理顺政府㊁高校㊁市场三者及大学内部的关系;通过优质竞争,筑构公平有序的市场调节环境;通过扩大自主,建立管㊁办㊁评分离的制度,激发大学内部的活力;通过优势链接,对接世界一流大学的 地气 以长新加坡高校发展的 底气 ,从而克服了转型过程中曾经面临的纵向维度上权力层级的冲突与混沌㊁横向维度上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以及大学内部自身的机制束缚,最终打造出多所世界一流大学㊂ʌ关键词ɔ新加坡;世界一流大学;三角协调理论;联动逻辑;推进机制ʌ中图分类号ɔ G649ʌ文章编号ɔ1003-8418(2020)09-0115-06ʌ文献标识码ɔ A ʌD O Iɔ10.13236/j.c n k i.j s h e.2020.09.022ʌ作者简介ɔ杨素萍(1975 ),女,山西太谷人,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㊁博士;任初明(1974 ),男,江西上高人,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㊁博士㊂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在国家推动和政府主导下,超越了发展阶段说和原始积累说的思维框架,短短二三十年间多所大学进入了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实现了世界排名的惊人跃升㊂作为与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类似 都是由国家推动和政府主导的且同属亚洲国家的新加坡,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相比于欧美国家无疑对我国更具借鉴意义㊂本文基于伯顿㊃R㊃克拉克(B u r t o n㊃R㊃C l a r k)提出的 三角协调 理论对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快速崛起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㊂一㊁澄明与析理:大学发展的联动逻辑伯顿㊃R㊃克拉克关于高等教育系统的著名 三角协调 理论,最核心的观点是,他认为不论在哪个国家,政府权力㊁学术权威和市场是左右高等教育发展的最主要的三种势力[1]㊂具体而言, 三角协调 理论代表了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三种协调模式:基于政府权力的协调㊁基于高校学术权威的协调㊁基于市场的协调㊂其中,基于政府权力的协调是最高层面的协调方式,由领导层利用政府部门的公权力或者公共部门的行政手段,通过推行法律或政策的方式达成变革㊂简言之,政府权力以行政干预㊁政策推动为代表㊂相比之下,高校学术权威的代表则是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其协调的机理主要是依靠高校的学术组织和高校的自主权,通行的做法是成立由教授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来管理高校的各项内部事务㊂最后一股力量是市场协调,市场的代表是资源配置和生产需求,通过这两种手段使不同单位形成竞争关系,从而促进高校变革㊂对于政府㊁高校及市场这三种势力的关系,张维迎认为: 世界的经验证明,竞争,而不是政府管制,才是推动大学健康发展的有效力量,实现大学理念的保证 , 如果所有学校都由一个政府机构来管制,就很难有真正的学术自由 [2]㊂比较欧洲大学和美国大学的发展历史,确实也可以证明这个观点:欧洲大学主要是以政府管制为主,政府管制的好处就在于高校之间可以有序发展,511但因为过于有序,又往往容易使高校丧失发展的活力;美国的大学则主要以市场为主,这种高度竞争化的环境很容易激发大学㊁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由此导致美国的大学快速发展,并迅速超越老牌的欧洲大学,一跃成为世界的主导㊂与张维迎的观点不同,密歇根大学前任校长詹姆斯㊃杜德斯达(J a m e sJ.D u d e r s t a d t)在‘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T h eF u t u r eo fT h eP u b l i cU n i v e r s i t y i nA m e r i c a)“一书中认为: 大多数情况下,大学并不会坚决果断地主动采取行动去决定和追寻它们自己的目标,只有在面临外部压力和机遇的时候,大学才会被动地做出反应或者反抗,换言之,大学更看重的是事情的过程而不是事情的结果,甚至 怎么做 比 做什么 更为关键㊂ 以 自由的化身 标榜的大学教师一般 高度分裂,只在自己狭窄的学科领域工作,并反抗那些动摇他们舒适地位的变革,即使这些变革明显地能使大学从中获益 [3]㊂这一论断似乎更多地把大学的发展与教师(学术权威)关联起来,认为大学的变革更多地取决于学术权威㊂对此,伯顿㊃R㊃克拉克认为 在市场占上风的国家,如果发生了停滞不前的情况,官员和政党的干预就会成为变革的主要手段㊂为了公众利益,有时需要稳定,有时需要革新,而光靠一种形式是难以担负起这一重要职责的 [4]㊂当前, 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就是 教育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政府投入的有限性㊂在这一矛盾中,政府开始转变角色,高校自主权逐渐扩大,资源的配置越来越依赖市场调节 [5]㊂而市场作为外部对大学控制的一种主要方式,在一开始,高校间的竞争呈现出来的状态是混乱无序的,但随着竞争的加剧以及政府方面必要的规范增加,这种无序又会逐渐走向有序㊂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新加坡无疑很好地解决了政府㊁高校㊁市场这三种势力以及高校内部的矛盾,从而走出了自己的特色㊂二㊁阻滞与诊察:新加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的障碍与困境(一)纵向维度:权力层级的冲突与混沌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按照权力的大小,从低到高可以分为系㊁部㊁院㊁校㊁省㊁国六种权力,在此基础上伯顿㊃R㊃克拉克又将这六种权力按层级进行了排列[6],这三层结构㊁六种权力之间又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 由学科构成的系统底层和行政部门组成的系统上层之间的差异而引起的矛盾;上层建筑内部本身产生的矛盾;基层单位所特有的矛盾;有序倾向和无序倾向互相转化的演变 [7],这使得高等教育系统变得日益复杂,系统内的活动也因此受到各种力量的阻碍和推动,纷繁复杂的局面让人困惑不堪㊂作为中层结构的新加坡大学,其发展的早期即处于这一权力冲突的混乱之中:一方面是与政府的深度依附关系,这可以从新加坡政府逐年增长的教育经费投入中得到印证[8],也可以从每年的新加坡各大学财务报表中的办学经费部分看出其对政府拨款的依赖㊂以南洋理工大学为例,其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首先是政府拨款,其次是学费收入,第三是科研收入,最后是捐赠及其他收入㊂另一方面,囿于殖民统治时期形成的相对独立自主的传统,大学又试图摆脱政府的束缚㊂与此同时,新加坡大学与底层结构中的院㊁系㊁所因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复杂的关系且受行政干预较多,又存在尖锐冲突,往往形成一种自上而下㊁封闭单一但又自成体系的治理结构㊂这一治理结构又因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大学内部各层级权责不清,特别是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等问题㊂(二)横向维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新加坡独立之初,原有的旧高等院校处于 独立自主脱离社会㊁重文轻理贱工㊁教学与生产实际相脱离 [9]状态,严重缺乏可以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急需专业,如机械制造㊁建筑㊁电子工程㊁石油化工㊁国际贸易㊁旅游服务等专业㊂正如1966年李光耀总理在当时的新加坡大学(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i n g a p o r e)一次演讲中所言: 在亚洲和非洲,除了日本外,70%的大学是在独立之后建立起来的㊂大多数新办的系科是容易开办的文理科,工科㊁实用技术系科则很罕见㊂这些国家在独立时所继承下来的教育基础和我国的情况大体相同:国内有一大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名流人物,他们会写㊁会6 1 1读㊁懂得管理思想,也许能够成为政府公务员,能够当律师,做教师,但是他们不能生产国民消费和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㊂我们缺乏能搞现代化工业的实用人才㊂ [10]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新加坡大学当时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巨大的鸿沟㊂(三)大学内部:条件性束缚带来的活力阻滞除了上述纵向维度上权力层级的冲突与混沌㊁横向维度上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带来的障碍和困境,新加坡大学内部的各种条件性束缚也给自身发展制造了很多障碍: 一个结构复杂的大学本身就趋向于成为联邦体系:半自治性质的系科㊁专业学院㊁讲座和学部犹如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各自都有特殊的利益追求,并且都反对一统天下的权威㊂这个联邦的每个成员都向科研委员会索取研究经费,都向学校当局要求增加招收学生和招聘教师的名额,并且在这方面和其他大学相互竞争㊂同时,各个系都在一个校园里同存共处,一旦彼此之同的利益发生抵触,就通过学部会议和大学评议会这两个调节机制来进行谈判或仲裁㊂ [11]这种内在的条件性束缚表现在当时新加坡大学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教师的评聘和本科生的录取,严重制约了大学的活力[12]㊂三㊁架桥与筑轨:新加坡一流大学发展的崛起机理(一)权力协调:理顺政府㊁高校㊁市场三者及大学内部的关系从 高校-政府-市场 的关系角度分析,新加坡政府是新加坡大学产生变革的最主要的外因和主导者㊂早在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政府就开始考虑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对国家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激发大学的活力㊂1999年新加坡教育部成立的指导委员会在考察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后认为,其建设世界一流的关键在于获得更多办学自主权,首先在内部治理㊁教师薪资等方面进行试点,向国立大学授予较大自主权㊂进入21世纪,新加坡开始了整体的大学自主化改革设计,由教育部高级官员亲自带队去美国考察,并成立大学改革委员会,反复探讨最为合理化的大学治理结构㊂2005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大学自主:迈向卓越巅峰(U n i v e r s i t y A u t o n o m y:T o w a r d s t h eP e a ko fE x c e l l e n c e“的大学自主改革报告㊂2006年4月1日,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正式成为自主大学,确立了大学非营利性企业的法人地位,在行政权㊁财政权和人事权等方面实现了自主㊂实现自主化办学后,新加坡的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就变成了教育和科技服务的提供者和购买者的关系㊂政府改革了大学拨款㊁收费制度,同时与大学签署了包括政策性协议㊁绩效协议㊁质量保障协议等在内的一系列协议,通过协议引导㊁监督大学而不是直接干预和管理大学㊂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其内部组织分为三个部分:学术团体㊁行政团体与企业团体,三个团体均向政府负责㊂行政团体为学术团体和企业团体提供服务和保障,对各种行政事务做出及时反应和灵活处理㊂学术团体重视 无墙文化 ,以国大的卓越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为载体,以研究项目为导向,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㊂在企业团体方面,国大设有专门的创业中心以提供多方面服务,比如体验式创业教育㊁积极的行业合作㊁广泛的校园合作等㊂整体来看,三大团体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的分工明确,协调与合作默契,为知识转化与应用创造了坚实的组织基础[13]㊂随着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改变,新加坡大学内部也相应进行了治理结构改革,将教师遴选㊁学位授予㊁科学研究㊁教学运行等下放到各个学院决定,明确了校㊁院㊁系各自的权责范围,保证了利益相关方参与治理㊂回顾这次改革,新加坡政府是大学体系变革的启动者和设计者,大学则扮演了配合者和执行者的角色㊂尽管学校在法律上已经注册为公司制大学,实现了自主化,但其依旧是在政府主导下的自主化㊂而随后大学内部所做的系列改革措施,也无不体现着教育部指导文件的精神㊂可以说,没有政府的开放性政策,大学的改革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迅速推进㊂同时,政府作为高等教育建设的主要推手,其财政拨款仍然是大学资金的主要来源,而且政府也会将大学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当中,并主要通过质量保障系统和审计制度实现对大学的监督和管理㊂总之,新711加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对于平衡大学自治和政府管理㊁理顺政府与大学关系方面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㊂(二)优质竞争:筑构公平有序的市场调节环境伯顿㊃R㊃克拉克认为,传统大学进行变革的五个关键要素分别是: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一个可以促进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如咨询㊁企业课题等形式)的发展机构;能够降低对政府拨款过分依赖的多元化的大学经费来源;激发大学自身活力的学术核心;变革的信念[14]㊂在这五个要素中,三个与市场密切相关㊂但如何发挥市场的调控作用,新加坡政府同样也做了很多的探索㊂在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高等教育的改革中,政府就多次强调高等专业技术教育要与企业生产建立紧密联系,而且在实践层面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15]:一是各工科院校均设有由企业代表㊁政府官员和教师组成的顾问委员会㊂通过顾问委员会反映企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要求㊂顾问委员会要与校方共同研究教学如何适应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需要等重大问题,并对学校开设课程㊁制订教学计划等起决策作用㊂二是各工科院校积极为企业生产提供咨询服务,直接为技术革新出谋划策,及时掌握技术发展的新动向㊂同时,还经常组织学生到企业部门担任见习技术员的工作㊂进入21世纪初期,为了促进大学自治与竞争,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不同于其他国家以财政紧缩促进大学的市场化策略,对大学放权并打破传统的行政官僚管理模式,将大学改革成为非营利性公司㊂因此,大学在促进知识应用和转化方面便具有了强烈的自发性和内生性㊂(三)扩大自主:建立管㊁办㊁评分离的制度,激发大学内部的活力建立管㊁办㊁评分离的制度就意味着要重新界定大学㊁政府㊁市场三者的关系,改革政府与大学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给大学高度的依据自身和市场的情况灵活办学的自主权,使教授委员会真正行使治学术㊁治学科㊁治教学等学术权力,从而激发大学内部的活力㊂以南洋理工大学的教授会(评议会㊁校务咨询委员会)为例,教授会均由全职教授组成,约1500人,除了行使学术权力外,还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比如:(1)行使表决权㊂对重要行政决定如学校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㊁学术团体或机构的研究方向㊁资助重点等重大政策与重大学术决策进行表决㊂(2)行使决策权㊂教授会里面又细分为很多种类,其中最核心的是由50人组成的评议会,这50人全部由教授会自主选举产生,只对校长与董事会负责,具体的职责包括对学校终身教职的评定㊁考核以及学校财务的支出㊁预算等进行决策,并代表教授会与校长商议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等相关事宜㊂(3)选举产生校务咨询委员会行使参议权㊂校务咨询委员会由9名具有终身教职的㊁资深的正教授组成,为学校领导提供常务咨询,政策指导,履行参议的权力[16]㊂(四)优势链接:对接世界一流大学的 地气 以长新加坡高校发展的 底气新加坡政府在1984年颁布的‘新加坡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 为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区域化㊁国际化的需要,新加坡高等教育改革应以建构国际性㊁终生性的体制来进行,以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性和创造性的现代新型人才,为促进经济更大发展注入生机㊂ [17]在这一纲要的指引下,新加坡国立大学㊁南洋理工大学㊁新加坡工学院自1985年起各执行了扩大国际学术交流的十年发展计划,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在这10年中共拓展百余种国际学术交流渠道,其各自学术交流活动比过去增加了6倍㊁5倍㊁4倍,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交流的水平和质量:由过去的私人对私人的水平扩大到现在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正式交流和合作活动㊂为了保障国际合作与交流,新加坡政府还于1991年制定了‘大学教员休假制度“,规定高级讲师每工作5年可休假10个月,正副教授每工作3年可休假8个月㊂这里的 休假 ,并不是去国外观光游览,而是到世界各国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或者学习新的理论,或者集中时间著书立说,因此每个教员休假前都必须制定详尽的进修和著作计划㊂另外,新加坡在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中,特别强调要选准对象,突出重点,注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8 1 1机构的学术声望㊂近年来,新加坡将交流的重点放在计算机运用与开发㊁太阳能开发与运用㊁机器人技术㊁海洋资源开采㊁国际贸易㊁信息技术等方面,由此促成了南洋理工大学与美国沃顿商学院(W h a r t o nB u s i n e s sS c h o o l)的合作㊁国立大学与美国杜克大学(D u k e U n i v e r s i t y)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上的合作㊁与美国耶鲁大学(Y a l eU n i v e r s i-t y)在东西方文化优势基础上发展博雅教育(l i b-e r a l a r t s e d u c a t i o n)的合作等㊂四、启示(一)遵循以理性和务实为导向的政策制定逻辑新加坡政府作为大学体系变革的启动者和设计者,之所以能在与市场力量和学术权威的博弈过程中取得控制权,得益于其独特的一套政策制定逻辑㊂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㊃亨廷顿(S a m u e l H u n t i n g t o n)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提出,政府的有效程度,而不是政府的形式,决定了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㊂与人们热衷于关注民主制度不同,亨廷顿强调的不是形式,而是有效性㊂而政府的有效性往往体现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能力上,公共政策的成效如何将直接影响国家发展㊂理性和务实是新加坡政策决策和执行的基础,它已经成为一种决策原则,成为新加坡发展首要考虑的问题㊂多年来每一项长远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都是一个全民广泛动员和参与的过程,也是整合来自教师㊁学生㊁辅导员㊁家长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基层精英㊁行政精英的不同声音,平衡多元利益主体的过程㊂而且,新加坡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一方面为了满足公民参与的需求,会想方设法提供一切与公民互动的畅通渠道;另一方面则通过媒体公开信息,表达政府的用心,提高公众对政策的认知程度,在具有较大争议的政策面前,负责统筹各方意见,加强学生㊁教授和院校之间根据市场规律的相互作用进行协商,从而使政策真正有效㊂正是这种理性和务实的政策制定逻辑,使得政府的力量能够获得各领域广泛和充分的认可㊂在这种背景下,政府一方面为一流大学的建立㊁运行和研究提供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借市场之手让大学主动谋发展,对外积极对接世界高等教育市场,对内有效遏制国内市场的无序竞争,从而使新加坡高等教育系统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㊂同时,这种基于政府权力的协调,无疑也更加证实了一条规律,即国家的发展与大学的发展紧密相联㊂当国家处于相对较弱的状态时,优先发展大学可以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现代化人才,进而研发出先进的科研成果,从而推动国家快速发展;而当国家发展壮大起来以后,又可以为大学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政策㊁资金等支持,同时采取行政手段有效遏制大学之间的恶性竞争,使大学处于良好的发展生态㊂(二)独特的岛国文化和多元文化的调节作用有学者提出,当政府㊁学术㊁市场这三角权力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治理失灵状况时,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大学学术者主动的自我调整和理性选择㊂这个观点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具体到新加坡的案例,文化对于三角权力的调节作用则更为明显㊂奇特的地理位置和严峻的生存环境,使新加坡从上至下锤炼出 集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的特性,对内有凝聚力,对外具开放性 的岛国文化㊂与此同时,新加坡又是一个多元种族社会,处于中国文明㊁马来/伊斯兰教文明㊁印度文明和西方文明等不同文化潮流的交汇之中㊂生存的压力和多元文化的冲击经由政府精英领导层的引领,汇聚成新加坡人的集体共识:首先要始终牢记自己是一个弱小的岛国,保持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胜过一切;其次,自己是一个有着东方气质的国度,而不是西方文化的附庸㊂有了这种清醒的认识之后,新加坡作为全球重要港口的岛国优势和多元文化的优势很快就发挥出来了,作为枢纽的地理优势使新加坡能很快接触和学习到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新加坡传统的东方气质又确保其不受西方文化的同化而消失,因而在全球经济发展和自身现代化的进程中,赢得了东西方的呼应,觅得了比许多国家更多的发展机会㊂这种岛国文化+多元文化的特殊组合在新加坡一911流大学的崛起过程中,对于政府㊁高校和市场三者的平衡起了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㊂ʌ参考文献ɔ[1][4][5][6][7][11](美)伯顿㊃R㊃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159,224,232,121-123,303,279,237.[2]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2-43.[3](美)詹姆斯㊃杜德斯达,弗瑞斯㊃沃马克.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M].刘济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8. [8]胡玲,喻红.新加坡高等教育改革经验及启示[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94-99.[9]欧阳忆耘.从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看教育基本规律的作用[J].高教探索,1997(3):70-73.[10]余逸群.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改革[J].亚太研究, 1994(4):55-59.[12]谭伟红,肖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才战略的实施及其启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7):126 -129.[13]公钦正.新加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验与思考 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9(4):25-27. [14]C l a r k,B.C r e a t i n g E n t r e p r e n e u r i a l U n i v e r s i t i e s:O r g a n i z a-t i o n a l P a t h w a y s o f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M].N e w Y o r k:P e r g a-m o n,1999:36-42.[15]齐港.新加坡公共政策的运作过程 行之有效的政府行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6:43.[16]刘芳.三角协调模式理论下的大学治理外部环境论析[J].宁夏社会科学,2013(4):135-138.[17]杨建伟.解读新加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112.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 十三五 规划2018年教育学一般项目 大学新老校区文化传承机制与策略研究 (B I A180179)㊂T h eL i n k a g eL o g i ca n dR i s i n g M e c h a n i s mo f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S i n g a p o r e'sF i r s t-c l a s sU n i v e r s i t i e sY a n g S u p i n g,R e nC h u m i n gA b s t r a c t:T h e m e c h a n i s m o f t h e r a p i d r i s eo f S i n g a p o r e's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l i e s i nc l a r i f y i n g t h e l i n k a g e l o g-i co f u n i v e r s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 t h e t h r e e f o r c e s o f g o v e r n m e n t p o w e r,a c a d e m i ca u t h o r i-t y(c o l l e g e sa n du n i v e r s i t i e s)a n dt h e m a r k e t.T h r o u g h p o w e r c o o r d i n a t i o n,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b e t w e e na n da m o n g t h e g o v e r n m e n t,u n i v e r s i t i e s,a n d m a r k e t sa n d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w i t h i nt h eu n i v e r s i t y a r er a t i o n-a l i z e d.T h r o u g h h i g h-q u a l i t y c o m p e t i t i o n,af a i ra n d o r d e r l y m a r k e tr e g u l a t i o n e n v i r o n m e n ti sb u i l t;t h r o u g he x p a n s i o no fa u t o n o m y,as y s t e m s e p a r a t i n g m a n a g e m e n t,o p e r a t i o n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i se s t a b-l i s h e d,t h u s s t i m u l a t i n g t h ev i t a l i t y o f t h eu n i v e r s i t y;t h r o u g ha d v a n t a g e l i n k s,c o n n e c t i o nw i t h t h ew o r l d-c l a s su n i v e r s i t i e s i sb u i l t t o p r o m o t et h ede v e l o p m e n tof S i ng a p o r e'su n i v e r s i t i e s.B y th e s e w a y s,Si n g a p o r e 's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o v e r c o m e s t h ec o n f l i c t sa n dc h a o so f p o w e rh i e r a r c h y i nt h ev e r t i c a ld i m e n s i o nt h a t h a sb e e n f a c e d i n t h e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p r o c e s s,t h e s e r i o u sd i s l o c a t i o nb e t w e e n t h e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 e t t i n g a n dt h e m a r k e td e m a n di nt h eh o r i z o n t a ld i m e n s i o n,a n dt h ei n t e r n a lc o n s t r a i n t so f t h eu n i v e r s i t y i t s e l f,u l t i-m a t e l yg e n e r a t i n g m a n y w o r l d-c l a s su n i v e r s i t i e s.K e y w o r d s:S i n g a p o r e;f i r s t-c l a s su n i v e r s i t y;"t h et r i a n g l eo fc o o r d i n a t i o n"t h e o r y;l i n k a g el o g i c;r i s i n g m e c h a n i s m(责任编辑沈广斌) 021。

新加坡到底有怎样卓越的教育

新加坡到底有怎样卓越的教育

新加坡到底有怎样卓越的教育这里,86留学网带您全面领略新加坡卓越的教育水平:名列世界最佳教育JobsPortal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在报告中将新加坡列为世界表现最佳的教育制度之一。

报告中提到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和一流的教学是我国教育制度人才辈出的几个要素。

学校领导与教师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基石。

我们希望在考虑到教师的志向与兴趣的情况下,培育与激发他们竭尽所能、发挥所长。

我们的教师在国立教育学院(NIE)接受过完善的职前师资训练并有许多提升个人专业水平的机会。

新加坡教育自2003年开始,新加坡政府将六年的小学教育改为强制性。

到了六年级,学生必须参加全国性的离校考试以升上中学。

新加坡中学一般是四至五年的课程,学生在继续升学前必须参加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普通水准)会考。

通过会考的学生,可选修理工学院(三至五年)或大学先修班(两至三年)。

大学先修班的学生必须通过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准)会考才能升上大学。

新加坡在2004年实施了“直通车计划”,允许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在无需通过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普通水准)会考的情况下,直接升上大学先修班。

课程辅助活动Co-CurricularActivities(CCA),简称课外活动,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环节。

新加坡学生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必须参加至少一项课程辅助活动。

新加坡的中小学基本上都是半天上课学习学科知识,下午则是开展各项CCA的时间。

新加坡老师都必须负责一项课程辅助活动,给学生安排各项竞技以及文娱活动。

特别学术课程2005年推出的双文化课程,旨在培养一批既能与中国沟通,也可以和西方国家交流的双文化学生。

中三到高二为期四年的双文化课程,学生通过探讨当代中国在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课题;从认识相关的历史因素,进而分析中国所面对的挑战,以及探讨它未来的发展。

参加双文化课程的学生,能够到中国浸濡数个月,接触当代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他们也有机会结交中国朋友,与他们沟通和互动,从中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国情与民情。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借鉴与思考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借鉴与思考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借鉴与思考
由学海
【期刊名称】《航海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2(029)004
【摘要】基于对新加坡国立大学办学情况的实地考察,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对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的国家背景和大学背景进行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比较,进一步明确建设世界一流高等学府的认识,提出当前大连海事大学在实现建设世界一流高等航海院校目标的努力过程中亟待做好的几项工作。

【总页数】4页(P34-37)
【作者】由学海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投资管理公司,辽宁大连1160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8
【相关文献】
1.亚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特点及启示——以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为例
2.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路径及其启示——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
3.新加坡世界一流大学学生事务工作与启示——以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为例
4.新加坡智库对于中国智库建设的借鉴意义——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为例
5.世界一流大学提升大学生国际视野的路径及其启示——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体制Seeram Ramakrishna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高等教育、研究、创新与创业全球合作实验室(Global Col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创始人之一电子邮箱: seeram@.sg近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先生被问及:如果重回25岁他会做什么。

他回答说,他会在回新加坡之前游历三个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地方——美国、中国和印度。

这话抓住了新加坡教育下一代的理念核心。

而教育是这个在700平方公里国土上拥有500万城市人口的小岛国家唯一可获得的资源。

通过从世界各地吸取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新加坡培养出了追求卓越的文化。

大学的国际化、生源的全球化和研究经费的竞争性是新加坡建设世界一流教育体制的核心原则。

大学的国际化新加坡拥有四所公立大学以及一些小而精的私立大学。

全国26%的教育支出用于公立大学。

新加坡的大学非常鼓励与国际同行的国际合作,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与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上的合作,与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在东西方文化优势上合作发展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南洋理工大学(National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与美国沃顿商学院(the Wharton Business School)的合作等。

另外,整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中国浙江大学最好的学术资源而成立的新学校新加坡技术和设计大学(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也已经成形。

同时,一个多样化的人才库可以被视为新加坡大学国际化的另一个方面。

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有约50%的教师、25%的本科生、70%的研究生和70%的研究人员来自其它100多个国家。

这一情况发生的背景是世界高校版图的剧变。

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对那些即将加入全球劳动力大军的学生来说,在一个多元文化、多元社会背景的团队中工作并担任领导角色是最重要的能力。

此外,自信、独立和终身学习能力也是他们在这个信息互联、彼此依赖、快速变化、竞争激烈的世界经济中安身立命的本领。

不断更新课程和教学方法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最好的机遇。

约50%的本科生参与了时间长短不一的海外交换生项目。

学生们也受益于60多个与海外顶尖大学合作的联合培养计划和双学位计划。

多年以来,新加坡的大学也一直致力于改进课程和教学方法,以转变旧的教学,创造非规范性的、以学习效果为重点的学习环境。

培养追求卓越的文化新加坡为四所公立大学提供了更大的自治权。

成功的校友们在塑造大学治理结构的资源管理方式上扮演了更积极的角色。

大学治理、愿景、内部结构、办事流程和资源被汇聚起来,以为社会贡献最好的教育、研究、创新和服务成果。

大学都以国际标准为标杆,在大学、教师、院系和个人层面就基础设施、学术和收入水平实施了同行评议,并不遗余力地培养现有人才、吸引全球最好的人才。

各大学都一直强调研究产出,强调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和引用率,在此之上还增加了对领导力、改革思想、科研影响力的重视。

新加坡现在正大力促进知识产权保护,以更好地推动大学向商业和社会知识转化的流水线发展。

为了支持创新价值链,各种各样的中介机构已经各就各位,如国家研究基金会(the 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新加坡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SPRING Singapore),经济发展委员会(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和科学技术研究局(the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研究发展投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逐渐增加对研究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的投入。

1991~1995年间投入约20亿美元。

预计2011~2015年间的投入将达到160亿美元。

如果以研究发展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ivity,简称GDP)的百分比来测算一国的研究强度,新加坡已经达到3%;每百万人口拥有的研究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也已经有约6500人。

这使得新加坡成为世界上的研究强国。

根据马丁繁荣研究所(Martin Prosperity Institute)的研究报告,新加坡在全球创新指数上排名第九,在全球人才指数上排名第三,在全球技术指数上排名第十。

未来若干年,新加坡希望研究强度达到3.5%,而且其中三分之二要来自私人部门。

美国和欧洲国家的经验表明,保持高水平的研究发展既需要公共支持,也需要经济活力和实力。

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也显示,引导竞争性拨款的个人投资者也是提高大学质量的有效工具,而对关键领域进行大宗投入也对达到明确具体的卓越目标很有助益。

近年来,交叉学科领域和应用多学科解决难题方面涌现了大量创新机遇。

具备多学科优势和青年人才的研究型大学已经准备好为新的、突破性的科学思想和创新提供所需的生态系统。

新加坡已经意识到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全球性和革命性,并已经引入了以下新行动。

这些新行动将更大的提升各个大学的能力和它们在世界上的地位。

全球研究合作伙伴关系“卓越研究与科技企业学园”(the Campus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and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已经开辟了一个65万平方英尺(约六万平方米)的新研究空间。

其目的是邀请国际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在那里建立大量世界一流的研究中心,这进而将鼓励这些大学与新加坡的大学进行密集的研究合作。

“卓越研究与科技企业学园”已经成为许多新加坡的大学及其国际同行共建的研究中心的家园。

这些研究中心涉及的领域包括: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的传染病、环境模拟和传感、生物系统和为管理学、未来城市流动和低能耗电子系统研究中心,与瑞士联邦技术学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合作的全球环境可持续研究中心,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合作的大都会电子移动研究中心,与中国北京大学合作的可持续低碳未来研究中心,以及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合作的太阳能和节能建筑研究中心。

“卓越研究与科技企业学园”预计将容纳约1000名研究人员。

“卓越研究中心”启动“卓越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s of Excellence)项目的目的是在新加坡的大学中建立世界一流的研究中心,吸引世界顶尖研究人才,增强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以及为新加坡国家经济发展培训合格的研究人才。

新加坡已经对五个“卓越研究中心”进行了资助。

平均对每个“卓越研究中心”投入约一亿美元的资助,每个中心拥有100~150位研究科学家和工程师。

这五个“卓越研究中心”分别是量子科技中心、新加坡癌症科学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力学生物学研究所、新加坡地球天文台以及位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新加坡环境生命科学工程中心。

“竞争性研究项目”启动“竞争性研究项目”(Competitive Research Programme)的目的是在新加坡的大学中建立起研究能力,确定新加坡未来可以投入发展新产业的潜在战略性研究领域。

这一资助计划对所有科技领域开放,包括一般性的和主题式的项目。

每笔“竞争性研究项目”资助约500万~1000万美元,历时三至五年不等。

启动“竞争性研究项目”的研究计划要通过自下而上的筛选,希望能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包含多个多学科的项目。

这一资助计划设有两级评审程序。

首先,研究申请要通过当地评审委员会的评估。

筛选出的研究计划要按要求进一步深化,发展成一份完整的研究计划,再经过国际同行评议。

国家研究基金会将以“竞争性研究项目”国际评审委员会的评估意见为基础进行拨款决策。

“国家研究基金会奖学金资助计划”为了打造研究发展能力,新加坡启动了“国家研究基金会奖学金资助计划”(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Fellowships),以吸引、招聘和扶持青年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在新加坡的大学和研究所中开展独立研究。

这些资助开放给所有国籍、所有科技领域的所有研究人员。

资助是全球竞争性的,对个人和研究都有吸引力。

每一个入围的研究者将在五年内获得高达300万新元(约239万美元)的研究经费,这样做的目的是支持那些很有可能取得研究突破的研究计划。

研究者的工资则另算,并超过他们所获得的研究经费,约等于新加坡大学助理教授的工资。

被资助的研究者具有完全的研究独立性和自由。

结论“世界一流大学”这个比较新的概念已经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

现在,要培养世界一流大学就要进行大量持续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已经成为常识。

新加坡的例子表明,在每个层面对各个细节给予更大关注——学习最好的实践经验、发展追求卓越的文化以及合适的态度——对于建设一个世界一流的大学体制也同样重要。

全球大学之间的竞争,包括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意味着要对大学进行大量、持续的投入才能维持世界一流的声誉。

各所大学和大学的建设者都会竭尽所能保持追求卓越的文化。

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最主要的产出就是人力资本——在这个超级互联、彼此依赖、竞争激烈的世界,这也是任何社会的资产。

同时,新加坡的案例也说明,即使是小国,只要有合适良好的实践活动、治理政策、资助举措、基础设施、学术文化建设和态度等,也能重拳出击,孕育出世界一流的教育体制,打破世俗认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