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防雷安全知识_防雷电安全常识

防雷安全知识_防雷电安全常识

防雷安全知识_防雷电安全常识防雷安全知识1、打雷时,在家里怎样使用电器?切断电源,拔掉电话插头,同时不要接触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以及各种带电装置,更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冲凉,因为巨大的雷电会沿着水流袭击淋浴者。

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

强雷鸣闪电时,一定不要使用手机。

2、如果打雷、闪电时,我们在户外,那该怎么办?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不要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取下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速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

3、在野外,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应该怎么办?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蹲下且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

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尖耸、孤立的物体。

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

4、在空旷场地手是不宜拿哪些东西,不宜做哪些运动?不宜打伞,不宜把金属工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物品扛在肩上。

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尽快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

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

5、在室内怎样防雷?关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

在室内不要靠近、更不要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

.在无防雷设施的房间里尽量不要使用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计算机、有线电话、有源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

建议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

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发生雷击火灾时,要赶快切断电源,并迅速报警。

6、雷击烧伤如何急救?雷击时的电流热效应可引起电烧伤,使人体炭化成焦状。

防雷基础知识

防雷基础知识

三、雷暴日等级划分
凡在一天之内能听到雷声的就算一个雷暴日。 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少雷区、多雷区、高雷 区、强雷区,并符合下列规定: 1、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在20天及以下的地区: 2、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20天,不超过40 天的地区; 3、 高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40天,不超过60 天的地区; 4、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60天以上的地区。
三、防雷的知识
(一)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
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 类。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1、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 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 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3、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 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 共用接地系统:将各部分防雷装置、建筑 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等
电位连接带、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及 接地装置等连接在一起的接地系统。
第四章 防雷产品及选择
现在的防雷产品琳琅满目,但概况起 来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 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和。 其中接闪器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 引下线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 圆钢;接地装置一般采用角钢、钢管或圆 钢;电涌保护器主要包括电源电涌保护器 和信号保护器。
(3)雷灾的经济损失和危害程度大大增加了,它 袭击的对象本身的直接经济损失有时并不太大, 而由此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就难以估计。 (4)产生上述特点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关键性 的特点是雷灾的主要对象已集中在微电子器件设 备上。雷电的本身并没有变,而是科学技术的发 展,使得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变了。微电子 技术的应用渗透到各种生产和生活领域,微电子 器件极端灵敏这一特点很容易受到无孔不入的 LEMP的作用,造成微电子设备的失控或者损坏。

防雷减灾知识

防雷减灾知识

防雷减灾知识防雷措施多种多样,在不同状况下应采取不同的防雷措施1.穿雨衣比打伞安全。

雷打出头物。

下雨天又是在旷野中,打雨伞挡雨是人之常情。

如果看见闪电后立即听到雷声,说明正处在近雷暴的环境中,应该停止行走,低打雨伞两脚并拢立即下蹲。

外出旅行时,准备雨衣比较安全。

2.不要在树下躲雨,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米之内。

3.在河边游泳易招雷击。

雷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一方面是水的导电率比较高,较地面其他物体更容易吸引雷电,另一方面是水陆交界处是土壤电阻与水的电阻交会处,形成一个电阻率变化较大的界面,闪电先导容易趋向这些地方。

4.在雷雨天,当遇到高压线断落时,周围10米之内,禁止人员入内;若已经在10米范围之内,应单足或并足跳出危险区。

5.不要快跑。

当在野外空旷的地方遇到打雷的情况时,切记不要快跑,应该慢慢走,因为跑得越快由此形成的跨步电压越大,自己就变成了引雷体,容易发生危险。

6.室内防雷最好关闭电视、电脑等室内的用电设备,断开所有的电源及信号线路,并使端口间保持一定距离,同时避免接打手机,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其他设备。

7.行走时不要携带金属物体。

如果正在行车,应关闭收音机等电磁通信设备。

8.如果正处在野外,应立即寻找蔽护所。

装有避雷针、钢架的或钢盘混凝土建筑物,是避雷的好场所,具有完整金属车厢的车辆也可以利用。

要远离铁轨、长金属栏杆和其他庞大的金属物体,避免站在山顶、制高点等场所。

如野外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应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躲避在较大的山洞里。

9.打雷时尽量不要使用手机。

球形闪电爱进屋球形闪电是一种十分罕见的闪电形状。

据气象专家介绍,球形闪电似一团火球,约有篮球那么大,偶尔也有直径几米甚至几十米的。

球形闪电多半在强雷雨的恶劣天气里才会出现。

球形闪电喜欢钻洞,有时候,它可以从烟囱、窗户、门缝钻进屋内。

球形闪电出现时,有时会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据专家介绍,预防球形闪电的主要方法是关闭门窗,防备球形闪电飘进室内;如果球形闪电意外飘进室内,千万不要跑动,因为球形闪电一般跟随气流飘动。

防雷安全小知识

防雷安全小知识

防雷安全小知识雷雨天气防雷安全小知识一、在雷雨天气来临之际,应该做些什么事情,以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呢?1、在雷雨来临之前,要关好门窗,避免因室内湿度大而引起的导电效应;2、雷雨时,躲在室内或汽车内关好门,在室外时不要站在高大建筑物、电杆、大树下及空旷地带躲雨。

3、在农田干活时,不要把锄头、铁锹等带金属物扛在身上,更不能奔跑,同时不应在水面停留,应尽快上岸。

4、在室内应尽量远离电线、广播线、电话线、水管等容易引雷物体。

最好不用电话,并将电话、电视、电源线路切断,防止雷电引入。

5、在农村,在雷雨天气应注意将家用电器关闭,拔掉电源与天线插头,室外天线最好加装避雷器。

6、有条件的城关住户,所有进线(电源、电视、电话)应埋地穿钢管引入,并安装相应的避雷器,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

二、雷雨天气在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内应注意哪些问题?1、不宜开敞门窗,对高层建筑,关闭门窗可以预防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

2、宜使用淋浴冲凉和触摸金属管道。

若当时建筑物有直击雷时,巨大的电流可以使水流、管道或触摸者遭雷击。

3、宜靠近建筑物外墙和电气设备以及打电话;这是防止雷击时雷电电磁脉冲沿金属线侵入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三、遭受雷击时,如何开展救治?答:当人不幸遭受雷击时,最要紧的是就地迅速组织抢救,同时通知急救中心派医生协助救治。

主要方法是采用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法。

有时遭受雷击后即使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也往往是一种暂态现象,通常称为雷击[假死"。

辨别的方法为观察受害者的身体是否出现紫蓝色斑纹,若未出现,说明还未真正死亡,应迅速就地抢救。

值得注意的是,对雷击造成假死的人员的抢救工作,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切不可半途而废。

有的甚至坚持1~2天都有可能救活。

四、家用电话机如何防止雷击的现象呢?1、若您家电话线是架空引进的,最好要求埋地穿钢管引入住房,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5米,并且钢管两端最好接地;2、用户的电话机、传真机或入网的计算机有可能受雷电电磁脉冲沿电话线侵入而损坏,因此有条件在线路入口处加装信号避雷器。

防雷防电安全知识

防雷防电安全知识

防雷防电安全知识防雷防电安全知识强雷暴天气出现有时还带来灾害,因此,掌握防雷知识很有必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防雷防电安全知识,希望大家喜欢!防雷防电安全知识1一、在哪些地方容易遭雷击一般来说,雷击容易发生在土壤电阻率较小和土壤电阻率变化明显的地方。

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床、地下水、地下水出口处、山坡与稻田接壤处、山坡和山脚下、河边、湖边、海边、低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都是容易遭受雷击的地方。

一些孤立的铁塔、烟囱等高大建(构)筑物,也容易遭受雷击。

当雷雨来临时,由于树木比较高大,容易受雷电袭击。

在雷雨天应远离大树,并尽可能下蹲,双脚并拢。

浴室为何成雷击高发区?在家中,卫生间的水管多为金属体,导电强,所以雷雨天卫生间自然成为家中雷击高发区。

并且,市民在楼顶上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绝大多数没有连接避雷设备。

一些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时为了采光好,甚至搭建了高的铁架,万一打雷,热水器就有可能成为“引雷器”,造成雷击事件。

二、被雷击后如何急救被雷击后可以采取如下办法急救:1、伤者就地平卧,松解衣扣、腰带等。

2、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坚持到病人苏醒为止。

3、手导引或针刺人中、十宣、涌泉、命门等穴。

4、送医院急救雷雨天不要在树下避雨。

雷雨天不要进棚屋。

电源线不要超负荷。

不要用湿手湿布擦带电灯头。

雷雨季节空气潮湿,正是触电事故的多发季节,大家应及时更换陈旧老化或破损电线,谨防挂落、漏电等意外,伤及人身安全。

就大家关心的防御雷害、防止意外触电、安全用电、触电急救等知识,有关专家进行了解答。

三、雷雨天如何防雷击有些人认为,建筑物只要安装了避雷针和避雷带,建筑物内的人和设备便不会遭到雷击。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避雷针有一定保护范围,当建筑物超出避雷针保护范围时,便不受避雷针的保护。

其次,避雷针的性能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如材料规格、接地阻值等,若因年久失修失去作用,不但起不到防雷效果,反而会增加雷击概率。

再者,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不受雷击,而不能保护建筑物内部的人和设备免遭雷击。

防雷电安全知识

防雷电安全知识

防雷电安全知识
1. 发生了雷电活动时,要远离电线杆、树木等高处,和易燃易爆
物品以及携带金属物品的地方。

2. 遇到雷电活动时,要尽可能采取不同方式躲避,坐下或站着时
要握住大腿,尽量减少身体接触地面的面积,以减少雷电流绕过身体
带来的伤害。

3. 进入雷电活动区域时,要穿绝缘鞋,或拿一根木棍用来探测地
面放电状态。

4. 雷暴发生时,要合理安排人员活动,尽量避免几人接近一起活动,以减少雷电流经过人体的可能性。

5. 尽量不要使用带有金属部分的遮阳伞、立杆和撑杆等用具,因
为它们会成为雷电的聚集地。

6. 不要站在农田或平原上,也不要在湖边、河边或高处活动,以
减少雷电的危害。

7. 不要接近门窗、墙壁等容易放电之处,也不要接触水土等部位。

8. 雷电活动时,不要站在方块砖、石灰板、水泥墙等“非导电”
隔离物体上,要尽量把身体贴紧“非接地”材料,以减少受到雷电流
的伤害。

(完整PPT)防雷基础知识

(完整PPT)防雷基础知识

中国古代防雷的相关记载:
雷神到底是什么样呢? 明清时代,雷神的形象趋于 统一,其标准形象概为《集 说诠真》中所述:“状若力 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 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 长而锐,足如鹰颤,而爪更 厉,左手执楔,右手执槌, 作欲击状。自顶至傍,环悬 连鼓五个,左右盘蹑一鼓, 称曰雷公江天君。”可见雷 神此时最明显的特征是猴脸、 尖嘴,所以民间有之“雷公 脸”、“雷公嘴”的说法。
防雷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一. 概述 二.雷电灾害回放 三.雷电的形成 四.雷电的分类 五.雷电危害形式
六. 雷电的描述 七.现代防雷技术的特点 八.相关防雷规范介绍 九.防止遭受雷击的方法
一.概述
雷电灾害是十种最严重的自 然灾害之一。全球每天约发生 800万次雷电,每年因雷击造成 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导致火灾、爆炸、信息系统瘫痪 等事故频繁发生。从卫星、通信、 导航、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指 挥系统和有室外天馈设备的系统 更是雷电的重灾区。从某种意义 上说,科技越发达,雷击对人类 的危害就大。
中国古代防雷的相关记载:
在古籍中关于建筑工程中避雷的记载也十分丰富。 南北朝的孟奥《北征记》中有如下记述:“凌云台南角 一百步,有白石室,名避雷室。”
避雷室是最早出现的避雷设施。南朝刘宋时人盛弘 之撰写过一部名叫《荆州记》的书。书中记载:“湖阳 县,春秋寥国,樊重之邑也。重母畏雷,为母玄石室, 叫避之。悉以文石为阶砌,至今犹存。从盛弘之的记载 看,樊重为母亲建造避雷室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是文石, 文石很可能就是大理石。大理石具有绝缘作用。大理石 建造的屋室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避雷的。
中世纪国外雷击记载
在1750年富兰克林已指出,用尖端导体来保护房屋。 但仍免不了神学的阻碍,有人认为在教堂尖顶上装铁棒是 亵渎(xièdú)上帝,不想装避雷针,而且把上百吨的军 用炸药内存在有拱顶的教堂大厅里,以求得上帝的保护, 认为这是最安全的。1767年闪电击中了威尼斯一个贮放了 几百吨炸药的教堂的拱顶,引起大爆炸,3000人丧生,威 尼斯城大半被毁。1856年Rhodes(希腊罗德岛)一个教 堂发生类似灾祸,4000人丧生。

防雷的知识

防雷的知识

防雷的知识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产生的能量巨大,对人类和物体都具有很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防雷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防雷的基本知识。

1. 雷电的形成和危害雷电是在大气中形成的一种电气现象,通常伴随着雷鸣和闪电。

由于雷电释放的能量极大,它可以瞬间点燃可燃物,对建筑物、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等造成严重损坏,甚至引发火灾和爆炸。

2. 雷电的防护原理雷电防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合理布置接地系统,将雷击电流引入地下,以保护被防护物。

接地系统是防雷措施的核心,它能够将雷电的能量迅速分散和释放,降低雷击的威力。

3. 防雷设施的分类根据不同的防护对象和要求,防雷设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避雷针:避雷针是最常见的防雷设备,它通过尖端的形状和合理的高度,能够有效地吸引和接收雷电,将其引入地下。

- 避雷带:避雷带是一种安装在建筑物周围的金属带,它能够将雷电引入地下,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

- 避雷网:避雷网是一种由金属导体组成的网状结构,它覆盖在建筑物的外墙和屋顶上,能够有效地分散和引导雷电。

-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防雷设施的核心,它通过埋设导体和深埋接地装置,将雷击电流迅速引入地下,保护设备和建筑物免受雷击。

4. 防雷设计与施工为了确保防雷设施的有效性,防雷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在设计阶段,需要根据被防护物的特点和周围环境,合理选择防雷设施的类型和布置方式。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确保接地系统的连续性和导电性。

5. 雷电预警系统除了防雷设施,雷电预警系统也是防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雷电预警系统能够及时监测雷电活动的情况,并通过声光报警等方式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它可以有效地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6. 雷电安全常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些雷电安全常识,以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雷雨天气中,应尽量避免在室外活动,不要站在高处或者接近高耸物体,不要在室外使用金属制品,如伞和铁制的遮阳棚等。

防雷知识培训内容

防雷知识培训内容

防雷知识培训内容以下是 9 条防雷知识培训内容:1. 打雷的时候可别乱跑啊!你想想,那闪电就像一条发狂的银蛇,要是不小心被它盯上了,那可不得了!比如说你在空旷的地方,还举着个金属杆,这不就相当于给闪电发信号说“来劈我呀”!所以,打雷时要找安全的地方躲避。

2. 雨天可别靠近大树呀!大树那可是闪电特别喜欢的“目标”呢!就好比你是个猎人,大树就是那显眼的靶子,闪电很容易就会击中它呀!有次我看到有人下雨天还在大树下躲雨,哎呀,真让人着急!一定要远离大树。

3. 家里的电器在打雷时要小心哦!难道你没听说过有人家电视被雷打坏的事吗?这就像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不注意就会闯出祸来!比如打雷时还开着电视、电脑,那不是等着被雷关照嘛!记得打雷时把电器插头拔掉。

4. 金属物品在雷雨天要收好啦!它们可都是吸引闪电的“小磁铁”哟!就像你拿着一块磁铁,能不把铁钉吸过来嘛!像钥匙、雨伞这些,可别随手乱放,万一引来了闪电怎么办!把它们放好,安全最重要。

5. 建筑的防雷设施很重要的呀!这就像是给房子穿上了一层保护衣。

你想啊,如果房子没有这层保护衣,那不是很容易被雷击中嘛!我见过有的老房子防雷设施不行,真让人担心里面的人呀!一定要保证建筑有可靠的防雷措施。

6. 雷雨天在车内也不一定绝对安全哦!别以为躲在车里就万事大吉啦!如果车子停在容易被雷击中的地方,那也很危险呀!这就好像你躲在一个看似安全的小屋里,其实周围都是危险呢!尽量把车停在安全的地方。

7. 走路的时候也要小心防雷呀!别东张西望的,看着点头顶呀!你想想,要是你正走得好好的,突然被雷击中了,那多可怕!有次看到有人在路上走,打雷了还不注意,真让人捏把汗!打雷时要提高警觉。

8. 水上活动在雷雨天赶紧停止呀!水可是会导电的呀!那简直就是闪电的“高速公路”呀!你还在水里玩,那不就等于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嘛!比如有人还在河里游泳,打雷了也不出来,这多危险呀!雷雨天千万别进行水上活动。

9. 防雷知识要多学多记呀!不然遇到雷雨天就手忙脚乱的!这就像考试前不复习,怎么能考得好呢!大家平时都多了解一些防雷的小常识,关键时刻就能保护自己啦!记住这些知识,很有用的哦!我的观点结论就是:防雷知识真的太重要了,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呀!。

防雷安全知识

防雷安全知识

一、雷电基础知识
雷击起火的客车
2、雷电的危害(续一)
雷击受伤的小学生
被 雷 劈 开 的 大 树
一、雷电基础知识
2、雷电的危害(续二)
雷 击 损 坏 的 插 座 雷 击 烧 坏 的 电 脑
雷击烧坏的电视机
一、雷电基础知识
3、雷击的形式
雷击一般有直接雷击和间接雷击两 种。
直接雷击:雷击直接击在物体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称 之为直接雷击。(直击雷,侧击雷) 间接雷击: 雷击电磁脉冲:它是地闪回击过程产生的瞬时电磁 场及其强大闪电流。雷电流具有很高的峰值和波前 上升陡度,能在所流过的路径周围产生很强的暂态 脉冲电磁场,它的感应范围很大,在该电磁场中的 导体会产生感应过电压(流)。
二、个人防雷常识
室外应如何防雷
例: 2005年9月14日下午4时, 长沙市河西湖南第一师范东方红校 区篮球场东南角遭受雷击,将当时 正在篮球场进行军训的6位女同学和 一名教官击倒在地,其中3名同学是 趴着倒下的, 3名同学是仰着倒下 的,其中一名叫刘华的同学因受雷 击过重,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那么人在室外如何防雷呢?
二、个人防雷常识
4、怎样判断雷电离我们有多远
由于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闪电(光)的传播速度是 每秒30万公里,而雷声的速度是每秒340米,所以看到闪电 到听到雷声的时间间隔乘以340米就是雷电离你的大概距离。
三、雷击急救方法
1、雷击对人体的伤害
雷击损害人体的生理效应大体有三种: ⑴当雷电电流通过心脏时,受害者会出现血管痉 挛、心搏停止,严重时会出现心室纤维性颤动,使心 脏供血功能发生障碍或心脏停止跳动;
当基础采用硅酸盐水泥和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4%及基础 的外表面无防腐层或有沥青质的防腐层时,宜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 为接地装置。

防雷安全知识

防雷安全知识

防雷一、雷电的形成雷电是常见的、无法控制的一种自然现象。

它是雷云——带有不同极性电荷积聚的云团,在一定条件下对大地或大地上物体(人、畜、房屋、各种设备)发生放电,或者雷云与雷云之间相互放电。

雷云的形成与大气温度、湿度和地形等有关,是自然力中强有力的静电放电现象。

雷云中电荷的形成有各种理论,国内外学者对它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可以满意地解释全部雷电现象。

雷云是构成雷电的基本条件。

云是由地面蒸发的水蒸气形成的,云中小水滴受强烈气流吹袭后,分裂成更小一些大、小水滴,同时带上不同极性的电荷。

其中较大的水滴带正电,一部分成为雨而降落到地面;另一部分仍留在空中。

较小的水滴带负电,这些悬浮在空中带正、负电的大、小水滴有时被气流携带,吹集在一起形成雷云。

所以说雷云是带有不同极性电荷聚积的云团。

也有人根据冰晶组成的云带正电,而水滴组成的云带负电的发现,认为由饱和热空气凝成的水滴,上升到高空中遇冷,结成冰粒、冰块后逐渐下降,在降落途中会沾住相遇的水滴,于是冰粒或冰块周围形成一层水膜,在冰粒(块)与水膜的界面上产生电位差,冰粒(块)带负电,水膜带正电。

此后随着冰粒(块)沾住的水滴不断增多,水膜不断加厚,它们的下降速度也加快,最后水膜层被上升的气流吹散,成为许多带正电的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被上升的气流带到云层的顶部,在那里遇冷凝结,并形成带正电的冰晶区。

而冰粒(块)则下降到云层底部并融化形成带负电的液水区。

经过实际测试,证明在冰晶区和液水区之间可以产生几十伏到几百伏的电位差。

另外,当热气团和冷气团水平移动时,在它们相遇的锋面上,冷气团因密度大而留在下面,热气团因受挤抬上升,于是形成巨大的雷云,它波及范围较大,可达数十到数百公里。

据观测,大多数(约85%)的雷云是顶部带正电,底部带负电。

由此可见,水蒸气和强烈气流是形成雷云的必要条件。

随着雷云上下部分电荷的聚积,雷云的电位逐渐升高,产生的电场强度也越大,当电场强度达到106V/m以上时,雷云之间的气体被击穿而发生火花放电,即闪电。

防雷基础知识

防雷基础知识

防雷基础知识防雷知识1.基础知识雷电是⼀种常见的⾃然现象,在世界上每天约形成44000个雷暴中⼼,发⽣800万次雷闪放电,平均每秒放电100次左右,可见雷电活动是相当频繁的。

通常,雷云形成之后,雷云对⼤地哪⼀点放电,虽然因素复杂多变,但客观上仍存在⼀定的规律。

通常雷击点选择在地⾯电场强度最⼤的地⽅,也就是在地⾯电荷最集中的地⽅,从那⾥升起迎⾯先导。

地⾯上导电良好和地形特别突出的地⽅,⽐附近其它地⽅密集了更多的电荷,那⾥的电场强度也就越⼤,成为遭受雷击的⽬标。

在地⾯上特别突出的地⽅,离雷云最近,其尖端电场强度最⼤。

例如旷野中孤⽴的⼤树、⾼塔或单独的房屋、⼩丘顶部、房屋群中最⾼的建筑物的尖顶、屋脊、烟囱、避雷针、避雷线等,都是最容易遭受雷击的地⽅。

雷击会严重损害建筑物、电⽓设备和电⼦设备。

数⼗乃⾄⼀、⼆百千安的雷电冲击电流,具有巨⼤的电磁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雷电冲击电流流过被击物体形成幅值很⾼的冲击电压波,使电⽓设备绝缘破坏;冲击电流的电动⼒作⽤,使被击物体炸裂;冲击电流使导线等⾦属物体温度突然升⾼,以致熔断毁坏。

其中以第⼀种情况的破坏性最⼤,也是我们主要关注的问题。

由于雷击作为⼀种强⼤⾃然⼒的爆发,⽬前的⼈类是⽆法制⽌的。

⼈们⼒所能及的主要是设法去预防和限制它的破坏性。

这就要求装设防雷保护装置,采⽤防雷保护措施。

1.1雷电特性和危害1.1.1雷云带电的原因雷电放电是由带电荷的雷云引起的。

雷云带电原因的解释很多,但还没有获得⽐较满意的⼀致认识。

⼀般认为雷云是在有利的⼤⽓和⼤地条件下,由强⼤的潮湿的热⽓流不断上升进⼊稀薄的⼤⽓层冷凝的结果。

强烈的上升⽓流穿过云层,⽔滴被撞分裂带电。

轻微的⽔沫带负电,被风吹得较⾼,形成⼤块得带负电的雷云;⼤滴⽔珠带正电,凝聚成⾬下降,或悬浮在云中,形成⼀些局部带正电的区域。

实测表明,在5~10km的⾼度主要是正电荷的云层,在1~5km的⾼度主要是负电荷的云层,但在云层的底部也有⼀块不⼤区域的正电荷聚集。

防雷击的安全知识

防雷击的安全知识

防雷击安全知识防雷击的安全知识安全是人们的资本,只有安全了我们才可以玩的安心,玩的尽兴!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防雷击的安全知识,希望有所帮助!一、易发生雷击灾害的场所和行为雷雨天易发生雷击的场所1.地势较高处的建筑物、山体。

2.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

3.离高大树木、电线杆等物体很近的物体。

4.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树林的边缘。

5.电线杆、旗杆、干草堆、帐篷等没有防雷装置的物体附近。

6.铁轨、水管、煤气管、电力设备、拖拉机、摩托车等外露金属物体旁边。

7.孤立的烟囱或大树(山顶孤立的大树下尤其危险)。

8.空旷地带孤零零的棚屋、岗亭等。

雷雨天易引发雷击的行为1.大开门窗,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

2.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

3.使用带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拨打、接听电话。

4.在浴室用金属喷头洗澡。

5.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含有金属物件。

6.进行踢足球、攀登、钓鱼、游泳等户外活动。

二、施工现场防雷电安全注意事项施工人员的防雷电安全1.遇有雷雨天气,特别是当雷闪临近时,施工人员立即停止高空、吊装、电焊等可能带来雷电危险的作业,进入有避雷设施的建筑物、钢结构内部,并逐步撤到下方。

施工人员切勿站立于建筑物、钢结构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如铁栅栏、金属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轨,防止遭受直接雷击。

2.雷闪时不能在空旷的位置使用手机、对讲机等各类通讯工具。

临时办公区、生活区建筑物内的.人员不要拨打或接听架空线缆引入的固定电话,尽量配备和使用具有免提功能的电话。

3.雷雨天气施工时,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施工人员不要肩扛金属材料和潮湿的木料在建筑物外围或建筑物顶部、高处行走。

4.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

5.外围人员雷雨时不要在孤立的大树、塔吊、高压输配电铁塔、高大的广告牌下行走或停留,防止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的伤害。

6.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防雷安全小知识

防雷安全小知识

防雷安全小知识防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

雷击事故不仅会给人带来生命危险,还会对设备和建筑物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行防雷非常重要。

一、防雷的目的和意义防雷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

雷击事故的后果非常严重,有时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以及设施设备被摧毁,给家庭、企业和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防雷的意义非常重大,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防雷的基本原理防雷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合适的装置来抵御雷击的电流,将雷电能量引向地下,并分散到广泛范围内。

常用的防雷装置有避雷针、避雷带、避雷墙等。

这些装置能够吸收、分散或导向雷电电流,有效地减小了雷击对建筑物和设备的影响,并避免了雷击事故的发生。

三、防雷的注意事项1、在雷暴天气中,尽量不要接触水、金属、机械设备等导电物体,避免被雷击。

2、在室外,不要待在树下、高大建筑物和金属桥下等地方,以免成为接地物。

3、在室内,应关上窗户、门,避免接触门窗、金属管道等导电物体。

4、不要使用电话,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以免雷电损毁设备。

5、避雷针、避雷带等防雷设施要定期检查,确保其工作正常。

6、在雷暴天气中,不要在室外进行活动,应尽快躲到室内避雨避雷。

四、防雷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1、避雷针末端损坏:避雷针末端受损后,可能会影响到尖端的导电功能,导致雷击电流无法释放。

解决方法是更换受损的部件。

2、避雷带接地不良:避雷带接地不良会导致接地电阻增加,从而无法有效地引导雷电电流。

解决方法是进行接地检查,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3、避雷墙损坏:避雷墙受损会使得其无法起到分散雷电电流的作用。

解决方法是及时修复或更换受损的部位。

4、防雷装置老化:防雷装置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老化现象,从而无法起到很好的防雷作用。

解决方法是及时更换老化的部件。

五、总结防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防雷电安全知识

防雷电安全知识

防雷电安全知识1、雷电时,要关闭电视、音响、影碟机、电脑等室内的用电设备,并断开电源及信号线路.2、雷电时,不要触摸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类似金属装置.紧闭门窗,防止雷电侵入.3、雷电时,不要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使用金属雨伞,不要骑自行车等.4、雷电时,在野外要立即寻找躲蔽场所.装有避雷针的混凝土建筑物是避雷的好场所.5、雷电时,在野外不要挤在一起.6、雷电时,不能停留在高树林子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长金属栏杆、庞大金属物体旁,制高点等场所.7、雷电时,不宜在室外游泳.8、雷电时,如果躲蔽条件不允许,应该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9、尽快进入有完好避雷装置的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切不可停留在楼的顶面上.10、不倚靠建筑物的外墙、柱,不靠近更不可触摸金属水管或金属门窗和其它带电设备.11、在电源和电话.及电视等室外引入的信号纹没装避雷器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看电视、打电话,也不要用其它电器,最好拔掉插头.12、不要在家洗淋浴,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装在屋顶,又处在直击雷保护范围之外的更要特别注意.13、坐在车厢里是安全的,千万不要在雷电发生时下车,那是十分危险的.14、不要进没有防雷措施的孤立棚舍或岗亭躲雨.15、离开大树或电线杆三米以上.16、尽量不要打手机电话.17、避开一切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炭、潮湿的动物和植物等,也不要穿湿衣服.18、不要在树下避雨,特别是空旷环境中的树木,因其极可能成为雷电放电的通路;不要在高大建筑物如塔等旁边避雨;也不要在倒塌的阴湿的老建筑物旁避雨;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19、如果处在野外无处躲避,雷雨交加时要立即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身体体积和接地面积.手中如果有金属物品如金属杆的雨伞、铁器皿、铁锹等,要迅速放到较远的地方.20、在室内,不要靠近暖气管片和自来水管;不要继续收看、收听电视机或收音机特别是装有室外天线的,要切断电源,并要把室外天线与电视机脱离而与地线连接.为安全起见,最好暂停使用电灯和其他电器,移开较大的容易导电的东西,也尽量不要打电话.21、如果雷电越来越猛烈,要关闭门窗,熄灭炉火,并在屋内中央铺一张粗毯或放张长木凳,然后放家人站在上面,这较为安全.22、如发现电气设备被雷电烧坏时,应赶快将电源切断,并找电工检查修理.在无法判断它是不是停电时,应看做时有电,在通知电工检查处理的同时,要看好现场,不要让人或牲畜接近,应保持8米以上的距离.23、遇到雷击事故时,应积极开展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现场急救措施.防诈骗常识1、不要轻易和陌生人搭话,不要相信神丹妙药,无价之宝、幸运得奖之类的骗人诺言.2、看病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要相信街头“神医”.3、对大额货款使用验钞机,学会识别假币的基本方法.4、对主动推销“高科技产品”和所谓“宝物”、特效药的,不要贪图便宜轻信他人宣传,避免上当受骗.5、坚定一个信念,天上不会掉馅饼.夏季汽车停放注意事项1、夏季高温炎热,在居民小区停放的汽车内温度高达50多度,不要在车内放置打火机、香水瓶等易燃物品,以免发生爆燃引起火灾,损坏车辆设施.2、汽车停放要规范,不能停在他人车库或小屋前,以免给他人带来不便.如确需停放要留下手机号码,方便他人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雷的基本知识
看云识雷雨
未雨绸缪,仔细收听天气预报或拨打天气预报自动答询电话“121”非常重要,当然,看云也可以帮您预测雷雨天。

如果看到天空中出现了这样的云,就要小心可能要有雷雨了:云浓而厚,云体庞大,很象耸立的高山,顶部呈白色,轮廓模糊,有的有纤维般的结构,底部十分阴暗,常有雨幡下垂或伴有碎雨云。

这种云叫做积雨云,雷雨就是在积雨云中形成的。

保护好家电
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但对沿架空电线、电话线侵入的雷电波无能为力。

下面介绍了一些家电防雷常识。

不宜使用未加防雷设施的电器设备,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在电源入户处安装电源避雷器,并在有线电视天线、电话机、传真机、电脑MODEM调制解调器入口处、卫星电视电缆借口处安装避雷器。

安装时要有好的接地网。

雷雨时,室内开灯应避免站在灯头线下;当雷电交加时,不要开收音机、电视机,室外天线要有接地线或拔掉外接天线,家用电脑等电子设备也尽量不要使用。

保护好自我
在建筑物附近和室内时,不能停留在楼(屋)顶,房屋门窗要关闭好,有条件者,门窗可装金属网罩(网眼不大于4平方厘米),以防球形闪电入室。

对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来说,关闭门窗可以预防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雷击时不宜接近建筑物的裸露金属物,如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不宜使用淋浴器;更应远离专门的避雷针引下线;避免使用电话和无线电话。

在建筑物的外面时,不宜进入在开阔地面上或较高突出点处又没有防雷设施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不宜躲在大树下;千万不要在孤立的电杆、房檐、树木、烟囱下避雨;不要在旷野中打雨伞等金属物;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不宜把羽毛球排等金属物扛在肩上;不宜在水面或水陆交界处作业;不宜快速开摩托车、骑自行车;不要随便在楼顶或屋顶设置金属天线,包括晒衣铁线。

打雷时须注意的事项
专家特别提醒市民:●打雷的天气,市民最好不要外出,在房内躲一躲;●实在要出行的话,要选择建筑物多的地段,切不可来到河边、旷野等地段,确保自己不要成为附近的制高点;●雷雨天在室内尽量不要使用家电,在室外不要靠近导电物体;●不要打手机和使用带有金属杆的雨伞;●不宜停留在游泳池、湖泊、海滨或孤立的树下;●不宜停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不宜使用淋浴器,因为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紧闭门窗,防止侧击雷和球雷侵入。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雷击伤人事件的发生。

防雷护身要点
■ 出现雷雨时,最好关闭音响、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并拔掉电源插头,防止雷电从电源线入侵,造成火灾或人员触电伤亡。

电视机室外天线应配有接地装置,防止雷电从天线进入机内。

■ 尽量不要使用电话、对讲机、电子计算机。

减少使用手机,因为手机作为金属设备,如果天线高出身体的高度,就有可能遭到雷击。

■ 不要接触天线、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 不要游泳或进行其他水上活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 在室内受到雷击伤害的可能性比室外小得多,因此雷雨时尽量不要外出,并关闭门窗。

■ 如在室外一定不要站在潮湿岩壁或大树枝下躲雨,远离桅杆、烟囱等建筑。

金属把柄的伞不能高举,较好的办法是远离导电物体。

■ 走在大路上碰到雷雨天气,应就近躲到室内,如果无处躲避,最好的应急措施是迅速蹲下,要记住身体的位置越低越好,人体与地面接触越小越好,离铁路钢轨、高压电线越远越好。

■ 特别提醒您的是,在选购住房时,应要求开发商出具商品房防雷装备设施的证明,以免给以后居住埋下隐患。

遭雷击后急救
1.人体在遭受雷击后,往往会出现“假死”状态,此时应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抢救。

首先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雷击后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的身体恢复越好,因为人脑缺氧时间超过十几分钟就会有致命危险。

2.其次应对伤者进行心脏按摩,并迅速通知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3.如果伤者遭受雷击后引起衣服着火,此时应马上让伤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烧伤面部。

并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