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竹茹汤的功效与作用
谈小柴胡汤的加减证治
![谈小柴胡汤的加减证治](https://img.taocdn.com/s3/m/787056c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1.png)
刘渡舟谈小柴胡汤的加减证治一柴胡加桂枝汤本方治少阳病兼见头痛、发热、脉浮等太阳表证,为小柴胡汤减去人参之碍表,加桂枝微发其汗而成.又能治少阳证兼有心悸、气上冲之证.张某,女,59岁.患风湿性心脏病.初冬感冒,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胸胁发满,心悸.时觉有气上冲于喉,此时则更觉烦悸不安,脉结.辨证:少阳不和,复感风寒,且挟冲气上逆.治法:两解少阳、太阳,兼平冲气.处方:用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服三剂则诸证得安.二柴胡加芍药汤本方治少阳病兼见腹中痛,且有拘挛之感,按其腹肌而如条索状,此乃因肝脾不和,血脉拘挛所致.为小柴胡汤减去苦寒之黄芩,加平肝缓急而疏利血脉的芍药而成,又能治疗妇女气血不和的月经不调与痛经等证.郝某,女,学生,22岁.肝气素郁,经常胸胁发满,胃脘作痛,月经来潮时,则小腹拘挛作痛,脉弦细且直,舌苔薄白.辨证:肝气郁结,血脉不和.肝气郁则疏泄不利而胸胁发满,胃脘作痛;血脉不和则痛经而小腹拘挛.治法:疏肝和血止痛.处方:柴胡12克赤白芍各6克甘草6克党参6克生姜10克半夏10克当归尾10克泽兰6克.连服六剂,诸证即愈.三柴胡桂枝汤本方为小柴胡汤与桂枝汤的合方.治外有表证而见“肢节烦疼”,内有少阳气郁而见“心下支结”.故在小柴胡汤中加桂枝、芍药,使其外和营卫,内调气血,而病可愈.根据伤寒论的治疗精神,余用本方治疗下述三种病症每可取效.1.治早期肝硬化肝病患者,日久不愈,由气及血,由经及络,而出现腹胀,胁痛如刺,面色黧黑,脉来沉弦,舌质紫暗,边有瘀斑等证.化验检查,见白蛋白、球蛋白的比例倒置,麝香草酚浊度指数升高.临床诊断为早期肝硬化.用柴胡桂枝汤减去人参、大枣之补,另加鳖甲、牡蛎、红花、茜草、土鳖虫等专治肝脾血脉瘀滞、软坚消痞之药,有较好的效果.2.治关节炎兼肝气郁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肢节烦疼,同时又因挟有肝气郁而胸胁苦满,或者胁背作痛等证,用柴胡桂枝汤疗效满意.3.治肝气窜肝气窜为民间土语而未见医籍记载.其证是自觉有一股气流在周身窜动,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凡气窜之处,则有疼痛和发胀之感,此时患者用手拍打疼处,则伴有嗳气、打嗝,随之则其证得以缓解.此病多属现代医学所谓的神经官能症一类,以老年妇女为多见.初遇此证,使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一类,效果都不理想.后想出柴胡桂枝汤法,可两调营卫气血,而能独切病情,试之果然有效,至今已治愈数人.四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本方为小柴胡汤去半夏,并增益人参剂量,并加天花粉而成.治少阳病兼胃中津液耗伤而见口渴欲饮、舌红苔薄黄等症.临床使用,每于小柴胡汤中去半夏、生姜之燥,加天花粉以及麦冬、沙参等以滋津养液;若其人津气两伤、口渴为甚,则宜加重方中人参的剂量.本方亦治“糖尿病”辨证属少阳不和,胃热津伤者.五柴胡加茯苓汤本方为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茯苓而成.治少阳三焦不利,水邪内停为患,症见: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安,脉弦,舌苔水滑并具有少阳病主证者.故于小柴胡汤内去苦寒之黄芩以免伤阳,可加茯苓、泽泻以利小便,使水邪去则愈.此方若再加白术,亦治小便不利,大便作泻,口渴,心烦等证.由此可见,口渴一证,有津少和津聚之分,应从小便利与不利,舌苔薄黄与舌苔水滑上加以区分鉴别.六柴陷合方本方由小柴胡汤与小陷胸汤合方去人参而成.治少阳不和兼见胸热心烦、大便不畅、脉数而滑等症.又能治痰气火热交郁的胸痛、心下痛等证.服药后大便每多夹有黄涎,为病去之征.杨某,男,25岁.因奋勇救火,吸入亚硝酸盐类的气体而中毒.症见:胸满憋气,心下疼痛,口苦,时时泛恶,大便已五日未行.脉弦滑,舌苔黄白而略厚.住院注射美兰并输氧气抢救.辨证:此为肝之气机不利,痰气交郁于上、中二焦,故胸满及心下疼痛;少阳火郁,是以口苦而又时时作呕;大便五日未行,则六腑之气不得通顺,是以舌苔黄腻而不退.治法:疏解肝胆气郁,兼利痰火之结.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黄连10克糖瓜蒌50克炙甘草6克党参6克枳实6克.服药后,大便得下,排出黏液物较多,随之心胸顿觉爽快,口苦乃减,呕吐得除.在中西医配合治疗下,终于转危为安.七柴胡姜味汤本方为小柴胡汤减人参、大枣、生姜,加干姜、五味子而成.治少阳不和兼寒饮束肺,肺气不温,津液不布而致咳嗽,舌苔白润,脉弦而缓之证.此方与柴陷合方相较,一治痰热,一治寒饮,两相对照则前后呼应.八大柴胡汤本方由小柴胡汤减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治胆胃热实,气机受阻,疏泄不利而见大便秘结,胃脘疼痛,急不可待,且呕吐不止,口苦为甚,郁郁微烦,两胁胀痛,脉弦有力,舌苔黄腻等症.故不用参、草之补,而加大黄、枳实、芍药之泻,以两解少阳、阳明之邪.临床用以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及其他急腹症而辨证属少阳不和、阳明热实者,每可取效,已被中西医所公认.赵某,女,13岁.患鼻衄不止,大便秘结,胸胁发满,口苦多呕,脉弦滑,舌苔黄.曾服龙胆泻肝汤不效.辨证:肝胃火盛,迫血上行.治法:泻肝胃之火,凉血而止衄.处方:柴胡10克黄芩6克大黄6克白芍12克丹皮12克枳实6克生牡蛎12克玄参12克.服一剂后,大便通畅,鼻衄未发,照方又服一剂而瘳.李某,女,20岁.产后20天,因与邻人争吵,气恼之余而发病.症见:精神失常,或骂人摔物,或瞋目握拳,但不付诸行动.口中念念有词,时或叫唱.烦躁不寐,七昼夜目不交睫,而精神不疲.西医治用“冬眠灵”等药,未能取效.患者两目发直,躁动不安,其家属称已数日不解大便,恶露亦停.脉弦滑有力,舌绛而苔黄腻.辨证:气火交郁,兼有瘀滞,肝胃皆实之证.治法:舒肝泻胃,活血化瘀.处方:柴胡12克大黄10克枳壳10克丹皮12克桃仁12克赤芍10克山栀10克菖蒲10克郁金10克香附10克半夏10克竹茹10克生姜12克陈皮10克.仅服一剂,则泻下黏腻黑色的粪便甚多.当夜即能入睡,且呼之不醒,竟有一日之久.寤而神志恢复,恶露亦下,从此病愈.九柴胡加芒硝汤本方由小柴胡汤剂量的一半,另加芒硝而成.治少阳不和兼有胃中燥热而见傍晚发潮热,两胁不适,口苦心烦等证.故用本方和解少阳兼以调和胃中燥热,然泻下之力为缓,不及大柴胡汤之峻.所用芒硝,在药煎好去滓后,于药汤内化开,再煮一二沸,下火后服用.十柴胡桂枝干姜汤本方由小柴胡汤减人参、大枣、半夏、生姜,加干姜、桂枝、牡蛎、天花粉而成.治胆热脾寒,气化不利,津液不滋所致腹胀,大便溏泻,小便不利,口渴心烦,或胁痛控背,手指发麻,脉弦而缓,舌淡苔白等症.故用本方和解少阳兼治脾寒,与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兼治胃实相互发明,可见少阳为病影响脾胃时,需分寒热虚实不同而治之.余在临床上用本方治疗慢性肝炎,肝胆余热未尽而又伴有太阴脾家虚寒,症见胁痛、腹胀、便溏、泄泻、口干者,往往有效.若糖尿病而见少阳病证的,本方亦极合拍.刘某,男,35岁.缘患肝炎住某传染病医院.突出的症状是腹胀殊甚,尤以午后为重,坐卧不安,无法可解,遂延余会诊.切其脉弦缓而软,视其舌质淡嫩而苔白滑.问其大便情况,则每日两三行,溏薄而不成形,小便反少,且有口渴之证.辨证:肝病及脾,中气虚寒,故大便虽溏,而腹反胀.此病单纯治肝、治脾则无效.治法:疏利肝胆,兼温脾寒.处方:柴胡10克黄芩6克炙甘草6克桂枝6克干姜6克花粉12克牡蛎12克.连服五剂而腹胀痊愈,大便亦转正常.后用调肝和胃之药而善后.十一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本方由小柴胡汤减甘草,加桂枝、茯苓、大黄、龙骨、牡蛎、铅丹而成.治少阳不和,气火交郁,心神被扰,神不潜藏而见胸满而惊、谵语、心烦、小便不利等症,故用本方开郁泄热,镇惊安神.临床对小儿舞蹈病、精神分裂症、癫痫等,凡见上述证候者,使用本方往往有效.惟方中铅丹有毒,用时剂量宜小,不宜久服,且当以纱布包裹扎紧入煎,以保证安全.一男孩,患小儿舞蹈症,久治不愈.肢体躁动不安,夜间少寐而烦,脉来弦滑,舌苔黄腻.辨证:肝胆气火交迸而阳气不潜.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原方.服药三剂后,烦躁得安,病减而能寐.遂去铅丹加生铁落,再进三剂而康复.以上概括介绍了柴胡汤类的加减证治.除主方小柴胡汤外,虽又列举十多方,仍为举一反三而设,不能尽全.其中也参以个人临床经验,如以下四个附方的内容则多为个人的体会,故与伤寒论所载也不尽全合.十二柴胡解毒汤本方由小柴胡汤减人参、甘草、大枣,加茵陈、土茯苓、凤尾草、草河车而成.治肝胆湿热日久成毒,蕴郁不解而见肝区疼痛、厌油喜素、多呕、体疲少力、小便黄短、舌苔厚腻等症.肝功化验则以单项转氨酶增高为多见.证为湿热内蕴,所以辨证的关键在于舌苔腻与小便黄短.本方是我临床多年所总结出的经验之方,可疏肝利胆,清热解毒,利尿渗湿,用于上述证候,疗效颇为显着.十三三石解毒汤本方由柴胡解毒汤加生石膏、滑石、寒水石、双花、竹叶而成.治肝炎患者湿热之邪较柴胡解毒汤证为重,大有痹郁不开之势.除见上述肝炎证候外,其人还见面色黧黑,或者面带油垢,虽患肝病,然体重非但不减,且有所增,背臂时发酸麻胀痛,舌苔厚腻,且服药难于褪落,脉弦缓等症.故用本方清热解毒,降转氨酶,兼退舌苔.这个方子,还有一段医话可述.1977年,我在某地开门办学时,曾诊一名慢性肝炎患者,见其舌苔厚腻,小便黄短,遂予柴胡解毒汤,似成竹在胸,料其必效.岂知服药六剂,诸证未减,腻苔依旧.转予方中增入芳香化浊之品,仍无济于事,竟几易其方,几经失败.阅温病条辨治暑温的三石汤,乃是微苦辛寒兼芳香之法,用辛凉以清热透邪,芳香以败毒化浊,对湿热胶结,热重于湿者颇为适宜,且与此证也甚合拍.遂将柴胡解毒汤与三石汤合方化裁,患者仅服药三剂,腻苔即退,而诸证也减,此即三石解毒汤之由来.可见书不可不读,而病也不可不看,读书与诊病相结合,才会有所提高与发展.十四柴胡茵陈蒿汤本方由小柴胡汤减人参、甘草、大枣,加茵陈、大黄、栀子而成.治湿热之邪蕴郁肝胆,胆液疏泄失常,发为黄疸,症见:一身面目悉黄,色亮有光,身热心烦,口苦欲呕,恶闻荤腥,体疲不支,胁疼胸满,不欲饮食,小便黄涩,大便秘结,口渴腹胀,舌苔黄腻,脉来弦滑等,实即现代医学所谓之急性黄疸性肝炎.本方有清利肝胆湿热之功,对于此证,往往数剂即可收效.但黄疸虽退,而小便黄赤未已,或大便灰白未能变黄,仍不可过早停药,应以彻底治愈为限,以免病情反复而不愈.十五柴胡鳖甲汤本方由小柴胡汤减大枣,加鳖甲、牡蛎、丹皮、赤芍而成.治少阳不和兼见气血瘀滞所致胁下痞硬、肝脾肿大等症,故去大枣之壅塞,而加活血化瘀、软坚消痞之药.对兼有低热不退者,于方中减去人参、生姜、半夏也每能收效.王某,男,32岁.患慢性肝炎,症见肝脾肿大,心烦口渴,夜不成寐,腹胀而大便干燥.脉弦细而数,舌质红绛而无苔.辨证:阴虚阳亢,血脉瘀滞,故口渴,心烦而寐差.脉弦细数,舌红绛,亦为阴虚之确征.处方:柴胡6克鳖甲15克牡蛎15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花粉10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红花6克茜草6克以此方加减进退,约服60余剂,病情逐渐好转,终于治愈.十六柴白汤本方由小柴胡汤减半夏、生姜,加生石膏、知母、粳米而成.治疗少阳不和兼阳明热盛而见大热、大烦、大渴,汗出而大便不秘,舌苔黄,口中干燥等症.对“三阳合病”而以烦热、口渴为甚的,当属首选之方.秦某,男,30岁.因患高烧就诊,患者体温持续在39.6~40℃,西医检查: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肥达反应阴性,未找到疟原虫,用过多种抗生素及解热药物无效,转中医治疗.余切其脉则弦细而数,问所苦则称头痛,周身酸楚,骨节烦痛,伴有寒战,且口中干渴,发热有汗.视其舌,则苔白黄厚腻,咽峡红肿.余问同道胡君:此何病耶曰:此湿温也.应以何法治之曰:藿、佩化浊,滑石清热,杏、苡利湿何如曰:诚如君言,然湿不但在卫,且已进入气分,大有化热之势,故已弥漫三焦,而有“三阳合病”之象,治当以柴白汤佐以化湿为宜,若用香燥之药,恐反助热.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板蓝根12克苍术6克草果6克.水煎一剂,分两次服,药后即热退汗止,从此获愈.。
伍炳彩教授医案3则 一疏肝和胃汤 组成:柴胡10克,法半夏10克,竹茹10克,枳壳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陈
![伍炳彩教授医案3则 一疏肝和胃汤 组成:柴胡10克,法半夏10克,竹茹10克,枳壳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陈](https://img.taocdn.com/s3/m/5f879d5da8956bec0975e39b.png)
伍炳彩教授医案3则一、疏肝和胃汤组成:柴胡10克,法半夏10克,竹茹10克,枳壳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生姜3片,大枣5个。
功效:疏肝理气,祛湿和胃。
主治伍炳彩教授医案3则一、疏肝和胃汤组成:柴胡10克,法半夏10克,竹茹10克,枳壳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生姜3片,大枣5个。
功效:疏肝理气,祛湿和胃。
主治:肝郁克土,中焦湿热。
胃脘胀痛,嗳气反酸,两胁胀痛,心情不舒,恶心欲吐,口粘,食欲不振,舌苔黄腻,脉弦。
方解:方中柴胡配白芍、枳壳,疏肝解郁,柔肝理气,共为君药;法半夏、竹茹、陈皮三药相伍,共奏祛湿化痰,理气行滞,降逆止呕,共为臣药,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扶土抑木。
煎加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脾胃。
诸药配伍,理气、和胃、祛湿,肝胃同治。
用于治疗各种由肝胃不和,兼有湿热引起的慢性胃炎,慢性肝炎,失眠等病。
常用加减:本方乃余临床治疗肝胃不和常用方剂,如兼有表症,则加香附、紫苏以解表理气;若兼见肝胃阴虚,胃中嘈杂,则加百合、乌药以养阴行气;若痰热中阻,而见胃脘痛,按之不适,则加小陷胸汤以清热化痰,若湿热蕴结,出现大便不通者加栀子,厚朴,下去祛湿通便;若肝病出现黄疸,则加茵陈、栀子以利湿退黄。
验案举例:肝硬化案涂某,女,52岁,南昌市人。
2010年3月2日初诊:患者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几十年,最近因心情不舒,出现胃部不舒服,到医院检查肝功能异常:alt818mmol/l,ast829mmol/l,dbil18.3mmol/l。
就诊时症见:心情不舒,担心患肝癌,疲劳乏力,面色青,头晕,纳差,胃脘胀,稍嗳气,时胃痛,寐差,口苦,口干,口粘,两胁痛,舌红苔黄腻,脉沉细稍弦寸尺旺。
证属肝胃不和,湿热中阻,拟疏肝和胃汤加减:处方:柴胡10克,法半夏10克,竹茹8克,枳壳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陈皮10克,茯苓12克,生姜3片,大枣5个,黄连6克,瓜蒌10克,香附10克,苏梗10克,垂盆草10克,鸡骨草10克,凤尾草10克,五灵脂10克,茵陈10克,栀子6克,夜交藤15克。
柴胡竹茹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柴胡竹茹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77d62c1cbed5b9f3f90f1ced.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柴胡竹茹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中医的很多东西都神秘莫测,让人充满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柴胡竹茹汤作为中药方剂的一种,也是非常的神奇,不仅治愈疗效好,而且应用广泛,那
中医的很多东西都神秘莫测,让人充满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柴胡竹茹汤作为中药方剂的一种,也是非常的神奇,不仅治愈疗效好,而且应用广泛,那么大家知道柴胡竹茹汤的成分是哪些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竹茹、知母、甘草。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伤寒潮热作渴,呕逆不止。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三
经过上面详细的分析之后大家也都知道了柴胡竹茹汤的功效作用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平时要多注意自身的锻炼,增强抵抗力,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药物也只是一个辅助的手段。
生活常识分享。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266406f7cfc789eb162dc847.png)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价值发表时间:2020-07-17T17:08:57.257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1期作者:陈金财[导读] 研究对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对改善术后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对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对改善术后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术后到医院门诊治疗的50例胆囊切术书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均分成2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胆囊切术患者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能有效降低术后综合征发生可能,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各大医院推广。
【关键词】小柴胡汤加减;胆囊切除术;综合征胆囊切除术后出现的与胆系病变有关的临床症候群,称之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其主要与术中对胆管损伤、奥蒂斯括约肌狭窄及缩窄性Vater乳头炎及术后胆盐代谢异常等有密切联系,一般在术后数周或数月后表现出腹部疼痛、右季肋区隐痛或镇痛等[1]。
中医认为胆囊切术后综合征属于“胁痛、胃脘痛”等范畴,发现通过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能有效缓解脾虚不运、肝气郁结等临床症状。
为此,本文选取5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术后到医院门诊治疗的50例胆囊切术书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均分成对照组25例,男性10例,女性15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9.04±5.14)岁,病程3~14个月,平均病程(6.24±1.30)个月;观察组25例,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48.82±5.20)岁,病程4~14个月,平均病程(6.37±1.40)个月。
张锡纯的升陷汤今用
![张锡纯的升陷汤今用](https://img.taocdn.com/s3/m/566f826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3.png)
张锡纯的升陷汤今用1.慢性腹泻慢性腹泻是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临床上分为高渗性腹泻、吸收障碍性腹泻、分泌性腹泻、运动性腹泻4种类型。
临床常表现为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每日排粪量超过200克,或含未消化的食物或脓血,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周不适、失禁等症状。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常规检查,全面分析研究,必要时可做小肠吸收功能试验和影像诊断来确诊。
慢性腹泻属于中医"泄泻"范畴,分肾虚泄泻、脾虚泄泻、肝郁泄泻3种证型。
主要病理机制与湿有关,运脾化湿为其主要治法,升陷汤是脾虚泄泻型常用处方之一。
升陷汤加减:生黄芪15克,知母9克,柴胡6克,升麻6克,桔梗9克,党参9克,白术9克,炙草6克,苍术10克。
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加熟附子6克,干姜6克;若久泻不愈,中气下陷,兼有脱肛者,加当归9克,陈皮12克。
(1)根据《河南中医》,1999,19(4):22,李香报道:从脾胃论治五更泄,运用升陷汤加减治疗脾虚致泻疗效显著。
处方:生黄芪20克,知母10克,柴胡10克,升麻6克,桔梗10克,党参10克,苍术9克,白术9克,怀山药10克,扁豆10克,陈皮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
水煎,日1剂,分2次温服。
(2)根据《新中医》,1995,(12):50,朱树宽报道:治疗1例妊娠咳嗽腹泻患者,临床治愈。
处方如下:黄芪30克,怀山药30克,炮姜10克,五味子10克,桔梗6克,枳壳6克,升麻3克,柴胡3克。
水煎服。
2.原发性低血压原发性低血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血压降低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出现以血压偏低为主的一种疾病。
原发性低血压症属中医"眩晕"、"虚劳"、"心悸"范畴,多见于青壮年体质虚弱的女性,并有家族遗传倾向,其病因病机与五劳七伤、病后失调致大气下陷,元气受损,肾之精血亏虚,髓海不足有关。
大柴胡汤化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6例临床分析
![大柴胡汤化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6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792b00b9f3f90f77c61b4b.png)
大柴胡汤化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6例临床分析目的分析大柴胡汤化裁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病症上的临床效果,正确评价其临床疗效。
方法将9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采用大柴胡汤化裁方进行治疗,对照组46例采取传统西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4%。
结论大柴胡汤化裁方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方面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显著优势,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标签:大柴胡汤;胆汁流性胃炎;临床分析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1]。
主要是由于幽门功能失调,或者实行了胃切除手术,导致胆汁及碱性肠液逆流入胃部,对胃黏膜产生刺激从而引发的胃部炎性疾病。
笔者所在医院使用了大柴胡汤化裁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入选的病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共92例。
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
治疗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在18~61岁之间;病程为6个月~10年。
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在17~59岁之间;病程为4个月~9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上述92例病例全部经过正规检测及化验,完全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完全排除胃部其他病变、内心分泌系统疾病、严重外伤及伴有其他内脏严重病症的患者,完全排除心、脑、肺、肾严重功能不全患者以及正在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
1.2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西药方法进行治疗,给予雷尼替丁150 mg/次,每日2次于早、晚餐前半小时口服;吗丁琳10 mg/次,每日3次于三餐前半小时口服。
共治疗30 d。
治疗组采取大柴胡汤化裁方法进行治疗,给予中药饮片:柴胡、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15 g;黄答、白芍、积壳各12 g;竹茹、半夏各10 g;生姜9 g;甘草6 g;吴茱英2 g。
以水煎,先煎生褚石12 g;最后下大黄4 g。
台湾“经方奇人”张步桃:柴胡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台湾“经方奇人”张步桃:柴胡桂枝汤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ebbfe5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5.png)
台湾“经方奇人”张步桃:柴胡桂枝汤的临床应用经方学苑推荐搜索张步桃柴胡桂枝汤经方张步桃,台湾著名中医教育家,经方大家。
现任台湾中医师联合会顾问;荣星中医诊所院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首先祝贺首届国际经方班顺利开班,并贺广州中医药大学55周岁的生日!愿你们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医人才。
现在我想要把《伤寒论》中的两个条文扩充一下,以便进一步发挥它们的临床作用。
这是有关柴胡桂枝汤的两个条文。
柴胡桂枝汤第一次是出现在阳明篇的205条里,在此的条文序码是依《医宗金鉴·伤寒论》编排的。
205条开宗明义说:“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患者发汗多,造成身体水分不足,容易引起虚脱。
条文就说是亡阳,“阳”字是指心肺,亡阳就是休克。
谵语是语无伦次胡言乱语的意思,因为水分脱失掉了,致电解质不平衡而成。
因为是发汗过度所导致的亡阳谵语,所以就不能够用正规的阳明病篇中的承气汤来攻下,一定要用柴胡桂枝汤。
大家都知道柴胡桂枝汤是小柴胡汤与桂枝汤的合方,桂枝汤可以调和营卫,小柴胡汤有疏通三焦的效果。
所以用桂枝汤和其营卫,用柴胡汤来疏通三焦以通津液身体机能就会复原了。
所谓的津液就是人体的营养物质,透过疏通的管道输送到每个组织、每个部位的营养物质。
这个文字很简单,但是所蕴含的意义却是非常深远的。
而据其他文献的记载,如果有发热的症状,一般原则是:里有热就要考虑白虎加人参汤;如果是表不解,就用柴胡桂枝汤来调和营卫,疏通津液。
这是《医宗金鉴》作者的看法。
柴胡桂枝汤第二次出现在少阳篇的225条。
少阳经,包括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
三焦按人体体位的划分的:乳头以上至头部为上焦,乳头以下至肚脐为中焦,肚脐以下为下焦。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难经》所提到的三焦是以功能来划分:上焦主纳,“纳”是接受饮食的意思;中焦主腐熟水谷,意味着消化功能,包括食物的消化、营养的吸收与输送;下焦主出,不管是水分或食物的糟粕,水分走前阴,也就是泌尿系统,食物的糟粕是食物在营养吸收以后剩下的残渣,也就是指粪便,走后阴,亦即肠道而出。
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
![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053d24893b3567ec112d8a48.png)
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目的探讨与分析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所接受治疗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手段,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在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的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應用。
标签:和胃降逆汤;雷贝拉唑肠溶胶囊;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效果胃食管反流病(GERD)作为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胃肠道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反食、反酸和胃部灼热等。
采用标准计量的质子泵抑制剂(PPI)可有效改善GERD的相关症状,但临床结果显示部分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反流症状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该种情况应被诊断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针对该种疾病,我院近期提出采用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的治疗方式,临床结果显示该种治疗方式效果较为显著,接下来,笔者将对该种治疗方式进行如下研究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所接受治疗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44.12±2.11)岁,病程3~45个月,平均病程(14.43±10.27)个月;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4.25±2.09)岁,病程4~44个月,平均病程(14.52±10.16)个月。
万能的小柴胡汤
![万能的小柴胡汤](https://img.taocdn.com/s3/m/53d69ed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8.png)
万能的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有疏肝作用,也有缓下的作用,他既是解热剂,又可以健胃安中(因有人参),柴胡要大量用,柴胡有疏泄作用,也能通大便,《本经》上说“推陈致新”,所以胸胁满,大便不通,与小柴胡汤,这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
临床上治疗感冒日久不了了,就是不爱吃东西,发热,这就是表和里,既有半表半里证,又有柴胡证,遇到这种病,脑袋出汗,恶寒很轻,微恶寒,手足冷,易看成是阳虚,但底下又有大便硬,故要全面看问题,可与小柴胡汤。
亦可加大黄,或少量调胃承气汤,“得屎而解”。
.陈亦人总结出小柴胡汤可以广泛应用于以下疾病:1.能治胃肠升降机能紊乱,呕吐,二便失调等证。
2.能治肝胆疏泄不利,胁部、腹部胀痛。
3.能治小便短少,对慢性肾炎,腹水、少尿,肾功能严重破坏,因伴有柴胡证,投小柴胡汤加味,收到显著效果。
4.能治心悸,对阵发性心律失常有效。
5.能治长期低热及其他发热待查,特别是寒热间歇发作有效。
6.能治胆经郁热之鼻渊与风火上扰之耳聋以及木火犯肺之咳嗽。
据史载宋、元祐二年(1087年)时行咳嗽,无论长幼,服此皆愈。
7.能治热入血室及其他血分瘀热证,可加生地、丹皮、地骨皮之类。
“老妈有眩晕、偏头疼的毛病十几年了,以前不知道小柴胡颗粒能治,现在我用一盒小柴胡就能让她清醒”“我家孩子有一次高烧、嗜睡、不吃不喝,我问了守正医生,她们让我给孩子喂小柴胡颗粒。
喝了三天的小柴胡,孩子终于醒了,而且一觉醒来就是活蹦乱跳的,病都好了!”“长麦粒肿不用害怕,耳尖放血同时喝小柴胡颗粒就行,百试百灵!”“口腔溃疡吃小柴胡颗粒,特好用!不会反反复复的发作”“我在哺乳期的时候,高烧39度,伴有头疼,4包小柴胡喝下去,一个晚上就退烧!”“我老公有慢性咽炎,还经常抽烟,以前就吃嗓子消炎药,后来我让他改喝小柴胡颗粒,4袋就起效”“我姑娘10岁,有急性淋巴结炎,在咨询了守正医生后,我开始给孩子喝小柴胡颗粒。
一次4袋,一天2次,喝了两天左右,我姑娘的症状减轻了很多”以上对小柴胡颗粒的评价还有很多,都是这些年我们的医友们亲身体验过的。
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https://img.taocdn.com/s3/m/6a909708b7360b4c2e3f6479.png)
附方厚朴七物汤(《金匮要略》)
附注本方为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便秘,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文献方论 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8:“柴胡证在 伤寒论
今·王邈达:发热汗出,谓发热,自汗出也。系伤寒已传阳明之候,再见呕吐,则更入少阳,且与阳明并病也。阳明之腑属胃,夫惟邪 腑而化热,故犯胃中则呕吐,犯上则痞硬,犯下则泄利,无非邪热入胃之所致,故宜攻下。然不用调胃承气而独任大柴胡,盖由呕吐一症,止见于太、少二阳,今既伤寒,又曰汗出,则知伤寒非太阳之伤寒,而呕吐为少阳之呕吐矣。故用姜、半扶胃阳以平呕,芩、芍抑邪热以止利,枳以消痞,枣以生津,然后使轻芳之柴胡策外,沉雄之大黄靖内,一切姜、半、芩、芍、枳、枣为佐辅以成功。其邪之在阳明、少阳者,均得而解散矣。方名大柴胡者,即由柴胡汤加芍药、枳实、大黄而扩之使大云。(《汉方简义》)
清·吴 谦:柴胡证在,又复有里,故立少阳两解法也。以小柴胡汤加枳实、芍药者,仍解其外以和其内也;去参、草者,以里不虚;少加大黄,以泻结热;倍生姜者,因呕不止也。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解半表之功捷;枳实得大黄之少,攻半里之效徐,虽云下之,亦下中之和剂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今·李畴人:寒热往来,胸下硬满,呕吐不止,甚至心烦便秘,是胃家热结已重,少阳证少,阳明证多。故宜去小柴胡之参、草,以免壅滞,而以柴胡、黄芩疏少阳来路之邪以清热,芍药助柴胡泄犯胃之肝邪以止呕,半夏和胃气之滞,枳实、大黄攻其满而清其热,生姜、大枣以回复胃气之疲,则证可解。故大柴胡汤为胃病已重,少阳未尽之主方。(《医方概要》)
经方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运用资料
![经方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运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7a11c6e852458fb770b5693.png)
基本处方:生石膏20g,竹叶15g,半夏12g, 太子参30g,麦冬15g,煅瓦楞20g,公英30g,白 及15g,黄连5g。 随证加减:伴气虚而症见气短、倦怠乏力者, 加黄芪以补气;气郁而见情志不舒者,加柴胡以 疏肝解郁;胃脘胀满午后尤甚者,加木香,厚朴 以行气除湿,芳香化浊;胃痛恶寒喜暖者,加木 香,香附,良姜以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2.6
舒彤等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辨证为脾 胃虚寒、肝木横强的患者,以本方加木香,砂仁, 服用6剂后胃痛已止,食欲增而愈。赵美兰等治 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辨证为中焦虚寒者,以本方 原方治疗;辨证为阴虚火旺者,虽应是本方的禁 忌症,但作者以桂枝、生姜辛温故减量,去饴糖, 少佐黄连制其辛温,并加乌贼骨以加速创面愈合, 5剂后疼痛均可缓解。
橘皮竹茹汤 橘皮竹茹汤是《金匮要略》中治疗呃逆或干呕 的著名方剂,该方的药物组成为:橘皮、竹茹各两 升(12g), 生姜半斤(9 g),甘草五两(6g), 人参一两(3g),大枣三十枚(5枚),(以上括号内 剂量为目前中药汤剂用量)具有清而不寒,温而不 燥,补而不滞,药性平和的功效特点。
2.2
黑龙江大庆市中医院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69例, 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甲组34例用橘皮竹茹汤(中 药组)治疗,乙组35例用胃复安和甲氰咪胍 (西药 组)治疗.2周后复查胃镜,观察病变好转情况。 治疗方法:中药组给予橘皮竹茹汤:橘皮、 竹茹各20g,大枣5枚,党参、生姜各15g,甘草 l0g.水煎日服2次。西药组胃复安l0mg,日3次口 服,甲氰咪胍200mg,日服4次. 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88.2%),明显高于 西药组(65.7%)。
理中丸 理中丸出自《伤寒论》,由人参、干姜、炙 甘草、白术各三两(各9g)组成,上四味, 捣筛,蜜和为丸,温服或改为汤剂,水煎服。 在伤寒论中为治太阴病腹痛下利之主方,主治中 虚有寒,不能运化,升降失常,清浊相干所致的 脾胃虚寒症。 本方对实验性胃溃疡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用治消化性溃疡(虚寒性胃脘痛)疗效肯定。
2021方剂学第四章和解剂单元测试及答案 (20)
![2021方剂学第四章和解剂单元测试及答案 (20)](https://img.taocdn.com/s3/m/83754bbfddccda38366baf33.png)
2021方剂学第四章和解剂单元测试及答案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小柴胡汤中柴胡与黄芩的用量比例是()A 1:1B 2:1 C3:2 D 4:3 E 8:3答案:E(答案分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东汉时期半斤相当于八两)2、逍遥散与蒿芩清胆汤所共有的药物是()A柴胡、白芍 B枳实、陈皮 C茯苓、甘草 D黄芩、半夏 E白术、当归答案:C(答案分析:逍遥散组成柴胡、白术、白芍、茯苓、当归、甘草、生姜、薄荷;蒿芩清胆汤组成青蒿、竹茹、半夏、赤茯苓、黄芩、枳壳、陈皮、碧玉散)3、逍遥散中养血柔肝的“药对”是()??????A柴胡、白芍 B当归、白芍 C柴胡、炙甘草 D当归、炙甘草E当归、白术答案:A(答案分析: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归、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4、小柴胡汤证误下损伤中阳,外邪乘虚而入,遂成的心下痞,治宜首选()A黄连汤 B甘草泻心汤 C生姜泻心汤 D半夏泻心汤 E大柴胡汤答案:D5、和解剂中煎法要求“去渣,再煎”的方剂是()A大柴胡汤 B蒿芩清胆汤 C四逆散 D小柴胡汤 E痛泻药方答案:D(答案分析: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6、原方主治里有浊气实热并夹有表邪者的方剂是() ?????A 蒿芩清胆汤——少阳湿热证B 小柴胡汤——伤寒少阳证,热入血室,疟疾,黄疸,内伤杂病兼有少阳证C 厚朴七物汤D 麻杏甘石汤——表邪未解,邪热壅肺E 大柴胡汤{少阳病未解兼阳明热结证}答案:C?7、小柴胡汤中和解少阳的药对是()A柴胡、黄芩 B柴胡、半夏 C黄芩、半夏 D柴胡、人参 E人参、半夏答案:A8、柴胡在逍遥散中的作用是( )A 疏肝解郁 B解肌退热 C和解少阳 D解表透热 E升举阳气答案:A(答案分析:逍遥散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功能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为君药。
)9、属于小柴胡汤主治症状是()A发热头痛 B心烦自汗 C咳嗽胸痛 D胸胁苦满 E腹满便秘答案:D(答案分析:小柴胡汤证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10、逍遥散与四逆散所共有的药物是()A柴胡、白芍 B白芍、当归 C白术、茯苓 D柴胡、当归 E枳实、甘草答案:A(答案分析:四逆散组成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逍遥散组成柴胡、白术、白芍、茯苓、当归、甘草、生姜、薄荷)11、蒿芩清胆汤的功效是()A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B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逍遥散C 解表清里D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痛泻药方 E清胆利湿,和胃化痰答案:D?12、柴胡枳桔汤的功效是()A 和解少阳,扶正祛邪B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C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D 和解透表,畅利胸膈E 和解少阳,解表利咽答案:D13、柴胡疏肝散的功用为()A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四逆散B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逍遥散C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痛泻要方D 疏肝行气,活血止痛E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答案:D14、痛泻要方出自( )A《伤寒论》 B《丹溪心法》 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金匮要略》 E《普济方》答案:B15、痛泻药方中君药是()A防风 B陈皮 C白术 D白芍 E柴胡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四逆散的功用为( )( )( )( )( )BCA回阳救逆 B疏肝理脾 C透邪解郁 D缓急止痛 E活血行气答案:BC2、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共有的药物是( )( )( )( )( )A柴胡 B黄芩 C半夏 D生姜 E甘草答案:ABCD3、和解剂的分类包括 ( )( )( )( )( )A和解少阳 B调和肝脾 C调和寒热 D表里双解 E以上均是答案:ABC4、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有( )( )( )( )( )A陈皮 B枳壳 C青黛 D柴胡 E甘草答案:ABCE5、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有( )( )( )( )( )A补泻兼施 B调和肝脾 C寒热互用 D表里双解 E辛开苦降答案:ABCE三、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痛泻要方主治____肝郁脾虚之痛泻__________。
柴胡竹茹汤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竹茹汤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1343d267f1922791788e82a.png)
柴胡竹茹汤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柴胡竹茹汤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学的许多东西都变幻莫测,令人填满一探究竟的求知欲。
黄芩竹茹汤做为中医药方的一种,也是十分的奇妙,不但痊愈功效好,并且运用普遍,那麼大伙儿了解黄芩竹茹汤的成份是什么吗?下边就一起来瞧瞧吧。
特异药方生产
黄芩、柴胡、半夏、竹茹、知母、甘草。
特异制作方法生产
上锉。
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
伤寒出虚汗作渴,呕逆不止。
特异使用方法使用量生产
加姜片1片,水煎服。
特异摘抄生产
《古今医鉴》卷三
历经上边详尽的剖析以后大伙儿也都知道黄芩竹茹汤的作用功效等,需要提示大伙儿的是平常要多留意本身的锻练,增加抵抗
力,那样才可以有着一个健康的身体,药品也仅仅一个輔助的方式。
推推就好了小柴胡颗粒,一次半袋,一日三次,连服三天。
![推推就好了小柴胡颗粒,一次半袋,一日三次,连服三天。](https://img.taocdn.com/s3/m/beeb0e46b307e87101f696cb.png)
饮食疗法糖炒山楂功能:清肺、消食。
尤其是对付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
做法:取红糖适量(如宝宝有发热的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
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
山药米粥功能:调补脾胃,滋阴养液。
运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
做法: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粟米)100克,白糖适量。
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如何发现宝宝积食·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
所谓食不好,睡不安1)竹茹米粥--取竹茹50克,粳米50克,将竹茹水煎15--20分钟去渣留汁,再放入洗净粳米煮为粥,可做为早晚主食。
本方有清热益胃止呕之功效。
尤其适用于胃虚积热的反胃呕吐。
2)葱姜饮--用葱白带根1段,生姜1片,苏叶1支。
以上三味同入瓦罐,加水适量,......... 木瓜鲩鱼尾汤用料:番木瓜1个,鲩鱼尾100克。
制法:木瓜削皮切块,鲩鱼尾入油镬煎片刻,加木瓜及生姜片少许,放适量水,共煮1小时左右。
功用:滋养、消食。
对食积不化、胸腹胀满有辅助疗效。
食物功效:番木瓜的木瓜蛋白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对消化不良、痢疾、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均有疗效。
番木瓜的脂肪酶,可分解脂肪成脂肪酸,有利于对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吸收。
木瓜蛋白酶还能够促进和调节胰液的分泌,对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治疗作用。
鲩鱼,味甘,性温。
功能暖胃和中、消食化滞。
■参芪猴头炖鸡用料:猴头菌100克,母鸡1只(约750克),黄芪、党参、大枣各10克,姜片、葱结、绍酒、清汤、淀粉各适量。
制法:将猴头菌洗净去蒂,发胀后将菌内残水挤压干净,以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
把母鸡去头脚,剁方块,放入炖盅内,加入姜片、葱结、绍酒、清汤,上放猴头菌片和浸软洗净的黄芪、党参、大枣,用文火慢慢炖,直至肉熟烂为止,调味即成。
儿科经方一、半夏厚朴汤古代治疗咽...
![儿科经方一、半夏厚朴汤古代治疗咽...](https://img.taocdn.com/s3/m/c16b32c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75.png)
儿科经方一、半夏厚朴汤古代治疗咽中异物感的专方,有理气除胀、化痰利咽的功效,适用于以咽喉异物感乃至躯体感觉异常、腹胀、恶心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金匮要略》)【经典方证】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二十二)【体质要求】1、营养状况较好;2、易于精神紧张,目睛大而明亮,眼神飘忽不定,情感丰富而起伏较大;3、食欲不佳,受情绪影响较大。
适用疾病1、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鼻衄;2、厌食症、消化不良;3、神经性皮炎、湿疹;4、过敏性紫癜;5、儿童睡眠障碍、儿童焦虑症与抑郁症、自闭症。
适应症:小儿发烧咽痛,伴上消化道症状:腹胀,呕吐,食欲不振半夏15克,厚朴15克,茯苓15克,生姜,紫苏(葉)梗15克,7à4碗, 分4碗。
日四服。
(加黄芩10克,栀子10克,连翘15克,枳实15克为八味除烦汤)原用于妇人,感觉,呼吸,与消化道疾病有关。
功效:1. 消除咽喉异物感,咽痒,疼痛,不适,恶心。
也可消除全身其它器官异样感觉。
2.缓解心理压力,使人觉得舒服。
例如,小孩哭后不适,可服此。
3.促进胃肠蠕动。
因使全身放鬆。
心理变化大,会影响到消化道。
Monday morning syndrome: 因未放鬆。
星期日晚紧张后,消化功能紊乱,抵抗力下降,所以开始出现喉痒等感冒症状。
先伤气(情绪) emotional upset后伤食(消化不良) digestive trouble再伤寒(喉痛,发烧,扁桃体肿大swollen gland.苔厚等食积症状之感冒) cold fever 。
苔厚,腹诊较硬,有气。
敲有咚咚声。
半夏厚朴汤可理气,消食。
所以对小孩子适用。
而且使放鬆。
小孩主要用望诊,脉搏有时看不出。
消食Resolve food stagnation, 通便Relieve constipation, 消腹胀Open the stomach, 消咽痛,止咳平喘助眠Relieve depression加减:治上呼吸道感染之常用方鼻乾或流鼻血:+ 栀子。
柴胡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柴胡的功效作用及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0e50c836d4d8d15abf234e0d.png)
柴胡的功效作用及禁忌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柴胡的功效作用及禁忌》的内容,具体内容:多人都知道柴胡是治疗感冒的良药,其实柴胡的功效与作用不仅仅是这些。
下面我整理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柴胡的功效《本草经》说:"柴胡主心腹肠胃结气、饮食积聚...多人都知道柴胡是治疗感冒的良药,其实柴胡的功效与作用不仅仅是这些。
下面我整理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柴胡的功效《本草经》说:"柴胡主心腹肠胃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概括了柴胡在小柴胡汤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退热的主药,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柴胡的退热乃苦以发之,具疏泄解郁透达内外之邪的特点,可不经发汗而病解,如有微汗乃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之故。
柴胡,苦辛微寒,具有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本草纲目》称其有治阳热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等症。
柴胡作为临床常用中药,临床常配伍应用,总结其有疏郁、升清、散邪、清热之功。
1、疏郁:柴胡长于疏达肝、胃、胆、三焦之气机,说:"肝气不舒畅者此能舒之",又谓:"善达少阳之木气,则少阳之气能疏通胃气之郁,而其结气、饮食、积聚自消化也。
"正说明柴胡有疏郁作用。
可治疗肝郁之疾、胆道疾病、月经不调之症。
例如常伍等。
代表方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均以柴胡为主药。
2、升清:柴胡味轻,具升阳之性,能引中气升达于上。
李东垣云:"柴胡升也,能引中气升达于上。
"方如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汤等。
常配伍升麻、生口芪等常治疗清阳下陷、中气不升、上气不足之证。
3、散邪:柴胡的散邪作用,已为所重视,创"新方八阵"立方十五,柴胡占其十三方。
均分别体现了柴胡具有寒散、温散、平散、补散之作用。
其寒散配黄芩、生地,温散配,平散配、生姜,补散配、熟地,均取其有很好的散邪外出功能。
陈瑞春专集柴胡汤类方
![陈瑞春专集柴胡汤类方](https://img.taocdn.com/s3/m/855d230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b.png)
柴胡汤类方是和法的具体运用,此类方药其组织原则与泻心汤类方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两者均属于和法的范围。
但所不同者,前者柴胡类其作用重在和解半表半里的寒热往来;后者泻心类则重在调和脾胃同病的寒热夹杂,这又是同中之异。
小柴胡汤的运用,王挚峰认为:有通调三焦的作用,即上焦不纳而呕吐作,中焦不化则生腹胀满痛,下焦排泄水谷功能失司就会清浊不分,二便不调,是为升降功能紊乱之故。
柴胡升清阳,半夏降浊阴,生姜佐柴胡能升阳,佐半夏则能降浊,更以黄芩去湿除郁热,党参益气生津,枣、草和诸药则升降自如。
其治气郁腹胀,属胃肠气机郁滞,不畅者则用本方。
如虫痛者,其气亦多郁滞,以本方加雷丸、鹤虱、芜荑、榧子以杀虫解郁。
食滞腹痛亦可用此方加陈皮、内金之类消滞解郁。
其治外感发热,常用此方加葛根为主,审邪之寒热而权衡姜、芩,察体之虚实而去参、枣。
其治诸杂病发热,调和脏气,不论其属余热未清或复感外邪,或是劳复和脏气未平,宜以小柴胡汤调整。
其治热入血分,以本方加丹皮、地骨皮治热入血分而夜热较甚,手脚心热之证。
李克绍治1例原因不明的低热,西医检查找不出病因、病灶,经2个月治疗,用激素等无效,病者低热,兼微觉头痛,饮食二便正常,脉象稍显弦细,用小柴胡汤原方,主药柴胡用24g,共服2剂,低热全退,自觉全身舒适而恢复工作。
耿培尧治一妇热入血室,病者外感高热,月经适来,每至夜晚妄见妄闻,恐惧烦躁,语无伦次,胸闷难支。
服安定、冬眠灵等无效。
询其证时冷时热,头痛头闷,纳呆口干,饮后干呕,小溲黄涩,舌质红,苔白而兼黄,脉弦略数,左尺尤甚,按其腹部疼痛。
用小柴胡汤加味,2剂后腹有响动,月经来潮,初见大量灰色黏液,后下多量小血块,4天后服第三剂,药后一切如常,予归脾汤、定坤丹调理(按:本案所用小柴胡汤,是仿张锡纯经验,以茵陈、生麦芽代柴胡,以竹茹代半夏,以玉竹代党参,并加生地、知母、丹参)。
汤万春用本方治1例往来寒热兼咳喘,原方去党参加五味,2剂痊愈。
另1例寒热而兼湿痰胸闷不舒,以柴胡桂枝汤加苍术、草果。
常用中药的功效和用法
![常用中药的功效和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a867d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7.png)
常用中药的功效和用法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羌活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2.发散风热药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
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寒水石清热泻火。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解毒消痈。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清热除烦,通利小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2.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3.清热解毒药①治湿热病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贯众清热解毒,杀虫,凉血止血。
蚤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②治热毒疮疡药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
小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
![小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https://img.taocdn.com/s3/m/ee49134471fe910ef12df8ed.png)
小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摘要:目的:对小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进行探究。
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有50例。
给予参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以及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评分、治疗总体有效率进行比较。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以及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评分,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的优于参照组(P<0.05);并且研究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8.00%,参照组为78.00%,研究组显著的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小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的方式,同单用西药治疗相比较能够获得较高的治疗效率。
因此,应该在临床实践治疗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小柴胡汤;联合西药;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是因为较多机械性因素和动力性因素造成椎动脉产生一定的挤压、刺激,致使血管变窄以及发生折曲后引发为主要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为症状的一种症候群[1]。
通常情况下采用西药治疗的方式,近些年来,将小柴胡汤应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次的研究采用分组的方式,对研究组患者应用小柴胡汤加味的治疗方法,获得较高的治疗有效率。
所作出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有50例患者。
研究组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22岁-68岁范围内;参照组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有26例,年龄在20岁-65岁范围内。
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具有严重心脏疾病、肝肾功能障碍以及过敏史等情况。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胡竹茹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的很多东西都神秘莫测,让人充满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柴胡竹茹汤作为中药方剂的一种,也是非常的神奇,不仅治愈疗效好,而且应用广泛,那么大家知道柴胡竹茹汤的成分是哪些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柴胡、黄芩、半夏、竹茹、知母、甘草。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伤寒潮热作渴,呕逆不止。
【用法用量】
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
《古今医鉴》卷三
经过上面详细的分析之后大家也都知道了柴胡竹茹汤的功效作
用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平时要多注意自身的锻炼,增强抵抗力,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药物也只是一个辅助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