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测试记录(1)GD3010270

合集下载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二)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二)

使用说明(使用时删除):1、该表格主要用途包含不局限于学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主要针对对象为白领、学生、教师、律师、公务员、医生、工厂办公人员、单位行政人员等。

2、表格应当根据时机用途及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该表格作为使用模板参考使用。

3、表格的行列、文字叙述、表头、表尾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
《合同条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双方权利义务作出的约定,除双方协商同意对其中的某些条款作出修改、补
《协议条款》是按《合同条件》的顺序拟定的,主要是为《合同条件》的修改、补充提供一个协议的格式。

双方针对工实际情况,把对《合同条件》的修改、补充和对某些条款不予采用的一致意见按《协议条款》的格式形。

1.风口风量测试调整记录(一)

1.风口风量测试调整记录(一)

风口名称(送/排/ 风口有 回风等风口)/编号 效面积 /位置(编号、位置 风口形式及 (即测 可按设计图或自命 规格尺寸(mm 试净截 ×mm) 名;位置可用坐标 面 表达,与设计图或 积)(㎡) 测试附图相对应) 排风口 300*250 0.7
设计 值
设计 实测 (或 计算 规范) 值 允许值 (+或-) 5
风口风量测试调整记录(一)
GD3010269-1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凯蓝滨江华府人防地下室防护防化设备安装工程
所属子分部(系统)工程名称/ 防排烟系统 分项(子系统)工程名称 相关的施工部位 (层、区、段、房、室) 总承包施工单位 专业承包安装单位 人防地下室地下二层 海南伟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州科安人防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姚进吉 项目负责人 赖宇平
5
-3.12
排风口
300*250
0.7
15.1 14.3 15.6 14.2 15.3 15.1 14.2 15.2 14.2 14.2 14.2 15.5 15 15.6 14.6 14.9 15.1 300*250
0.7
14.6 14.3 15.2 14.3 15.6 14.2 14.9 14.3 15.2 14.3 14.8 14.7 14.7 14.6 15.7 14.6 14.2 14.2
施工执行的技术标准(含企 业的工艺规程、工法等)名 以《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产品质量检验与施工验收标准》 编号RFJ01-2002; 称及编号 与检测(调试)、验收相关 的设计文件(图) /产品技 地下二层人防战时通风平面图 人防风施-04 术文件(图)的名称及编号 测试起止时间: 测试环境: 晴 阴 年 雨 月 温 度: 日 至 ℃ /相对湿度: 风口风速(m/s) 测点代号及其实测值 ① ⑦ ② ⑧ ③ ⑨ ④ ⑩ ⑤ ⑾ ⑥ ⑿ 各测 点的 算术 平均 值 年 月 日 % /其他: 风量(/h) 风量偏差(%) 实测 计算 值(+ 或-) -4.38

【工程常用表格】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1)

【工程常用表格】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1)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一)
GD3050310-1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所属子分部(系统)工程名 称/分项(子系统)工程名称 相关的施工部位 (层、区、段、房、室) 总承包施工单位 专业承包安装单位 施工执行的技术标准(含企 业的工艺规程、工法等)名 称及编号 与检测(调试)、验收相关的 设计文件(图) /产品技术文 件(图)的名称及编号 测试时间: 测试环境:大气压力 本系统名称: 幢 年 ~ 月 日 时 分至 ~ 年 月 日 时 ~ 0 0 分(共 % h) 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检查测试负责人(签名)






注:1.本《记录》每张只能填写一个防烟加压送风系统的测试记录。 2.本《记录》(一)~(二)配套使用。
规格尺寸(宽×高, mm) 有效送风面积(㎡)
, 坐标位置: 型号 , 0 0
层,
0
0
0
风压(Pa) 层/ 0
检测(调试)方法(含仪器、设备、装置等)、程序、过程工况和参数(指标)变化及结果(结论)等的说明(可附示 图
专业工长(施工员)(签名) 专业承包安装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 监理(建设)单位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验收结论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kPa /气温:
℃/相对湿 度: 0 层防烟加压送风)
层, (本系统共负 加压送风系统 担 0 型号
本系统设计总 名称
规范(或设计)要 求的正压值(Pa)
/
0
/
0加 Biblioteka 型式/启闭控制方式 压 送 风 安装 幢号: 口 部位 加 名称 压 幢号: 送 安装 风 部位 座标位置: 机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测试记录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测试记录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测试记录
送风量测试记录: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地点:xxxx建筑物xxx层xx区xx房间
测试人员:xxx
1.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1)对送风风机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清理送风风机的进风口,确保畅通;
(3)检查送风管道的连接是否紧密;
(4)准备好测量仪器,包括风速计、温湿度计等。

2.测试过程:
(1)设置测试点:根据建筑物平面图,在需要测试的房间内选择一个
位置作为测试点;
(2)测量环境条件:在测试点处使用温湿度计测量室内温度和湿度,
并记录下来;
(3)测量风速:将风速计放置在测试点处,接通送风系统,记录下来
风速计的读数;
(4)重复测试:在不同时间段重复上述测量步骤,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3.测试结果:
测试过程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量时间,室内温度(℃),室内湿度(%),风速(m/s
-----------,--------------,-------------,-----------
9:00,25,40,2.
9:30,26,42,2.
10:00,26,41,2.
...,...,...,..
4.结果分析:
基于以上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系统的平均送风量为2.5m/s,并在测试过程中稳定维持在该数值范围内。

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送风量没有明显影响。

5.结论:
经过测试,防烟加压送风系统的送风量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在测试过程中稳定可靠。

此次测试结果将作为防烟加压送风系统的性能评估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提供建筑物防火安全的保障。

【工程常用表格】风口风量测试调整记录(1)

【工程常用表格】风口风量测试调整记录(1)

℃ /相对湿度: 风口风速(m/s) 测点代号及其实测值 ① ⑦ ② ⑧ ③ ⑨ ④ ⑩ ⑤ ⑥
风口名称(送/排/ 回风等风口)/编号 /位置(编号、位置 可按设计图或自命 名; 位置可用座标表 达,
风口形式 及 规格尺寸 (mm×mm)
测试调整方法(含测试仪器的名称、型号规格、精度,测点位置及其代号,调整部位及方法等),程序,过程 状 态参数(读数),统计计算的公式、数值及结果等的测试调整说明(示图、照片)和备注(可附页): 专业工长(施工员)签名 专业承包安装单 位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检查测试负责人签 名 年 月 日
风口风量测试调整记录(一)
GD3010269-1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所属子分部(系统)工程名 称 /分项(子系统)工程名称 相关的施工部位 (层、区、段、房、室) 总承包施工单位 专业承包安装单位 施工执行的技术标准(含企 业的工艺规程、工法等)名 称及编号 与检测(调试)、验收相关 的设计文件(图) /产品技 术文件(图)的名称及编号 测试起止时间: 测试环境: 0 0 年 0 月 温 度: 风口有 效 面积 (即 测试净 截 面积) 日 至 年 月 日 % /其它: 风量偏差(%) 各测 点 的算 术 平均 设计 值 实测 计算 值 设计 (或 规范) 允 许值 实测 计 算值 (+或) 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 名): 注:本《记录(一)、(二)》配套使用,《记录(二)》为《记录(一)》的附表。



消防加压送风系统测试记录(最新版)

消防加压送风系统测试记录(最新版)

监理(建设)单位
字栏Leabharlann 专业技术负责人施工单位 专业质量员
专业工长
广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编制
窗,关闭空调系统。所用仪器采用AVM-01型测速仪和DP1000-EB型数字压力计。
门规格 (m)
门洞风速测试(m/s)
1
2
3
4
5
风量
前室间 楼梯间
余压
余压
平均
6
7
8
9 10
(Pa) (Pa)
2.0*1.5*0.1 0.8 0.9 0.8 1 1.1 0.93 26000
25
50
5
0.8 1
1
/
/

消防加压送风系统测试记录
工程名称: 工程1
编号: 00-00-C5-001
施工单位
子分部(系统) 工程名称
送风系统
安装单位
xxx
项目负责人
xxx
系统名称
送风系统SF-5
测试日期
年月日
测试说明 测试楼层
首层
测风速时,关闭楼梯间与前室内的所有开门与开窗,关闭空调系统,仅开启模拟火灾及 其上下一层通向前室与楼梯间的防火门;测余压时,关闭楼梯间与前室内的所有开门与开

消防加压送风系统测试记录

消防加压送风系统测试记录

消防加压送风系统测试记录1.测试概述本次测试旨在验证消防加压送风系统在实际应急情况下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

测试内容包括系统的启动、运行、应急情况下的性能表现等。

2.测试环境测试地点:XX市消防局大楼测试时间:2024年12月1日上午9点至12点测试设备:消防加压送风系统主机、排烟系统、控制面板等3.测试步骤及结果3.1系统启动测试3.1.1手动启动在控制面板上设置系统为手动启动模式,并按下启动按钮。

观察系统的启动情况和声音,记录启动时间和启动过程中的任何异常情况。

结果:系统成功启动,启动时间为10秒,无异常情况。

3.1.2自动启动在控制面板上设置系统为自动启动模式,并模拟火警信号。

观察系统的启动情况和响应速度,记录启动时间和启动过程中的任何异常情况。

结果:系统成功自动启动,启动时间为5秒,响应速度较快,无异常情况。

3.2运行测试3.2.1压力运行测试调整系统的送风压力为标准模式,记录运行的压力值和系统工作声音。

结果:系统运行正常,工作压力为2.5MPa,工作声音低于60分贝,无异常情况。

3.2.2温度运行测试设置系统送风温度为40摄氏度,观察系统的送风温度和送风速度。

结果:系统送风温度达到设定温度,送风速度满足需求,无异常情况。

3.2.3性能稳定性测试在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对系统进行连续运行1小时的测试,观察系统的性能变化和温度表现。

结果:系统性能稳定,无明显变化,送风温度保持在设定值,无异常情况。

3.3应急情况测试3.3.1烟雾应急情况测试在系统运行状态下,向测试区域内注入烟雾,观察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排烟效果。

结果:系统迅速响应,启动排烟系统,烟雾迅速被排除,无异常情况。

3.3.2火焰应急情况测试点燃模拟火焰源,观察系统的响应速度和供氧效果。

结果:系统迅速响应,启动送风系统,火焰得到有效供氧,火势得到控制,无异常情况。

4.测试结论5.测试建议5.1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5.2在系统安装前,应进行全面的设计和评估,确保系统在各类应急情况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工程常用表格】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测试记录(2)

【工程常用表格】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测试记录(2)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测试记录(二)
(按“压差法”测试计算加压送风量专页)
GD3010270-2
1.按保持疏散通道需有一定正压值的方法(即压差法)计算加压送风量公式: l=0.827A× ×3600 (l≮l,即为符合要求)
式中:l—规范或设计规定的送风量(/h,详见下表);l—加压送风量(/h);0.827—漏风系数;A —总有效漏风面积(㎡),A=∑×W(或∑×W),∑—与本系统相关的防烟疏散门或电梯 门周边总长度(m),W—与本系统相关的防烟疏散门缝平均宽度(m),W—与本系统相关的电梯 门缝平均宽度(m);n—指数(一般取n=2);1.25—不严密附加系数;3600—时间换算系数(1h= 3600S);△P—被防烟疏散门或电梯门分隔的两区域的压力差(Pa) 2.国标关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的防火规范中规定的加压送风量l值按下表所列 系统负担 送风部位 的楼层数 送风量 (/h) 25000~ 30000 送风部位(防烟 楼梯间及其合用 前室分别送风) 防烟楼梯间 送风量 (/h) 16000~20000 消防 电梯 间前 室 送风 部位 送风量 (/h) 15000~ 20000 送风量 (/h) 22000~ 27000
防烟楼梯 合用前室 13000~16000 送 间(前室 风 防烟楼梯间 20000~25000 不送风) 35000~ 22000~ 28000~ 量 20~32层 40000 27000 32000 合用前室 18000~22000 计 算 公 注:(1)上表中的送风量按开启2.00×1.60(m)的双扇门确定。当采用单扇门时,其风量乘以0.75计算;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风量应乘以(1.50~1.75)计算。通过门洞断面的风速V宜为: 式 0.7~1.2m/s(不宜小于0.7m/s)。 、 参 (2)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间前室的加压送风量应由设计计算或按上 数 表的规定确定。当设计计算的送风量与上表所列的值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 的 (3)送风量的上、下限值选取应根据楼层数、风道材料、防火门漏风量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 测 (4)超过32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其防烟加压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 试 (5)封闭避难层(间)的防烟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间)净面积每㎡不小于30/h计算。 、 选 取 3.相关参数测试选取/计算结果(见下表所列) 及 规范 门分隔两区域的压力 防烟疏散门 电梯门 计 (或 差△P 计算送 算 设计) 指数 总有效漏 总有效漏 高压区 低压区 △P= 风量l 门周边总 门缝平均 门周边总 门缝平 规 n 风面积A 气压 风面积A 气压 P(/h) 长 ∑ 宽度W 长∑ 均宽度 定送风 =∑× P P =∑× P (m) (m) (m) W(m) 量 W(㎡) (Pa) (Pa) W(㎡) (Pa) l(

GD3010269-1风口风量测试调整记录(一)

GD3010269-1风口风量测试调整记录(一)
风口风量测试调整记录(一)
GD3010269-1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所属子分部(系统)工程名称 /分项(子系统)工程名称 相关的施工部位(层、区、 段、房、室) 总承包施工单位 专业承包安装单位 施工执行的技术标准(含企业 的工艺规程、工法等)名称及 编号 与检测(调试)、验收相关的 设计文件(图) /产品技术文 件(图)的名称及编号 测试起止时间: 年 月 温 度: 日 至 年 月 日 % /其它: 风量(m3/h) 各测点 设计 ⑥ 的算术 值 平均值
12
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测试环境: □晴/ □阴/ □雨
℃ /相对湿度: 风口风速(m/s) 测点代号及其实测值 ① ⑦ ② ⑧ ③ ⑨ ④ ⑩ ⑤
11
风口名称(送/排/回式及 (即测试 设计图或自命名; 规格尺寸 净截面 位置可用座标表达, (mm×mm) 积) 与设计图或测试附 (㎡) 图相对应)
检查测试负责人(签名)



监理(建设)单位验 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注:本《记录(一)、(二)》配套使用,《记录(二)》为《记录(一)》的附表。



风量偏差(%)
设计 实测 实测 (或规 计算 计算 范)允 值 (+ 值 许值 或-) (+或-)
测试调整方法(含测试仪器的名称、型号规格、精度,测点位置及其代号,调整部位及方法等),程序,过程状 态参数(读数),统计计算的公式、数值及结果等的测试调整说明(示图、照片)和备注(可附页):
专业工长(施工员)(签名) 专业承包安装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测试记录(一)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测试记录(一)

专业工长业质量检查员(签名):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注:1.本《记录》每张只能填写一个防烟加压送风系统的测试记录。 2.本《记录》(一)~(三)配套使用。可在“压差法”和“流速法”中选取其一,进行测试(计算)加压送风 量。 3.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的测试和本《记录》的填写,应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 95,2005年版)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相关规定。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测试记录(一)
GD3010270-1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所属子分部(系统)工程名称/ 分项(子系统)工程名称 相关的施工部位 (层、区、段、房、室) 总承包施工单位 专业承包安装单位 施工执行的技术标准(含企 业的工艺规程、工法等)名 称及编号 与检测(调试)、验收相关的 设计文件(图) /产品技术文 件(图)的名称及编号 测试时间 测试环境 大气压力: 幢 年 ~ 月 日 时 kPa /气温: 层, 分至 ~ 年 月 日 时 ~ 分(共 % h) 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相对湿度:
本系统名称:
□电梯或(楼梯)前室 □楼梯间/ □其他部位0 / 层防烟加压送风) / □楼梯间 / / □其他部位
加压送风系统 (本系统共负担 本系统设计总 送风量(m³/h) 加 压 送 风 口 加 压 送 风 机 名称 型式/启闭控制方式 安装 部位 名称 安装 部位 幢 号: , 座标位置: 柜式离心加压风机 幢 号: 座标位置: 宽(W 1)×高(H 1)(m): 宽(W 2)×高(H 2)(m): / 型号 屋面 / □第 规范(或设计)要 □电梯或(楼梯)前室 求的正压值(Pa) 型号 电动送风阀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2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2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
001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分部/子分部/分项 (系统/子系统) 施工依据文件名称及编号 质量验收依据文件名称及编号 检测日期:
与检测(调试)、验收相关的设 计文件(图)/产品技术文件 (图)的名称及编号
工程1 检验批编号 施工部位 最小/实际 抽样数量 新验收部位1
检测调试说明:
综合评价结论/备注 施工单位检测调试负责人 监理(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
专业工长
专业质检员
施工班组长







测试计量器具(仪表、仪器)及其附属设备(器具)的名称/型号、规格/量程/分辨精度/出厂编号/制造 厂商/其他要素:
送 风 机 送 风 口
名称/型号、规格: 风压(Pa): 风量(标]: 名称/型号/规格(宽×高,mm): 型式/启闭控制方式: 安装部位[楼层(或标高)/平面坐标]: 系统名称/编号: 设计总送风量(m/h): 层~ 层(共 层)的: 防烟电梯前室/ 防烟 有效送风面积(m):
系 统 要 素
规 范 或 设 计 要 求
本系统供给
楼梯前室/ 防烟楼梯间/ 防烟避难层(间)/ 其他防烟部位: 的加压送风。 规范(或设计)要求防烟部位的正压值(Pa): 电梯前室: / 楼梯间: 其他防烟部位(详上列): / 防烟避难层(间): / 楼梯前室: / 。

防排烟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

防排烟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

防排烟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1. 项目信息•项目名称:_________•项目地点:_________•施工单位:_________•检查人员:_________•检查日期:_________2. 检查内容2.1 防排烟系统施工检查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备注排烟风机及通风管道排烟口及防火阀门排烟法兰连接排烟口周边设施排烟系统电气连接排烟系统的开闭控制排烟系统的制动和排除故障2.2 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备注新风机及通风管道新风口及新风调节阀新风法兰连接新风系统电气连接新风系统的开闭控制冷却水系统冷却水法兰连接空气调节系统的测试3. 检查结果及处理意见3.1 防排烟系统施工检查•排烟风机及通风管道:_____________(检查结果),_____________(处理意见)•排烟口及防火阀门:_____________(检查结果),_____________(处理意见)•排烟法兰连接:_____________(检查结果),_____________(处理意见)•排烟口周边设施:_____________(检查结果),_____________(处理意见)•排烟系统电气连接:_____________(检查结果),_____________(处理意见)•排烟系统的开闭控制:_____________(检查结果),_____________(处理意见)•排烟系统的制动和排除故障:_____________(检查结果),_____________(处理意见)3.2 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新风机及通风管道:_____________(检查结果),_____________(处理意见)•新风口及新风调节阀:_____________(检查结果),_____________(处理意见)•新风法兰连接:_____________(检查结果),_____________(处理意见)•新风系统电气连接:_____________(检查结果),_____________(处理意见)•新风系统的开闭控制:_____________(检查结果),_____________(处理意见)•冷却水系统:_____________(检查结果),_____________(处理意见)•冷却水法兰连接:_____________(检查结果),_____________(处理意见)•空气调节系统的测试:_____________(检查结果),_____________(处理意见)4. 检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检查结论)5. 检查人员签名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注:1.本《记录》每张只能填写一个防烟加压送风系统的测试记录。 2.本《记录》(一)~(三)配套使用。可在“压差法”和“流速法”中选取其一,进行测试(计算)加压送风量。
3.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的测试和本《记录》的填写,应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 年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测试记录(一)
GD3010270-1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所属子分部(系统)工程名称
/分项(子系统)工程名称 相关的施工部位 (层、区、段、房、室)
总承包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专业承包安装单位
施工执行的技术标准(含企
业的工艺规程、工法等)名
称及编号 与检测(调试)、 验收相关的
设计文件(图) /产品技术文
门缝平均宽度 W (m):
;各层共计樘数:
检测(调试)方法(含仪器、设备、装置等)、程序、过程工况和参数(指标)变化及结果(结论)等的说明(可附示图
或照片,可附页说明):
专业承包安装单 位检查评定结果
专业工长(施工员)签名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
检查测试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版)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相关规定。

风 安装 口
部位
幢 号:
, 座标位置:
型号

层,
0
/
/
规格尺寸(宽×高,mm)
有效送风面积(㎡)
0
0
0 0
加 名称

送 安装 幢 号:

风 机
部位
座标位置:
型号
0
0
风压(Pa)
层/
0
风量( /h)
防烟疏散门 宽(W )×高(H )(m):
;门缝平均宽度 W (m):
;各层共计樘数:
电梯门 宽(W )×高(H )(m):
件(图)的名称及编号
测试时间
测试环境
大气压力 :
年月 ~
本系统名称:

项目负责人


分至
kPa /气温:

年月 日 ℃/相对湿度:
层,
0
0
时 分(共
h)


0
加压送风系统 (本系统共负担
层防烟加压送风)
本系统设计总 送风量( /h)
规范(或设计)要 求的正压值(Pa)
0
名称
加 压 型式/启闭控制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