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实务之一——各循环的特性及内控测试、实质性测试
审计学第十三章销售与收款循环控制测试与交易实质性测试

第13章销售与收款循环:控制测试与交易实质性测试一、账户和交易种类二、设计销售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销售交易的关键控制充分的职责分离:输入信息与收现;批准赊销与销售;内部核对与数据录入适当的授权:赊销必须在销售发生前授权;装运必须在授权后;基础付款条件、运费和折扣在内的价格必须得到授权充分的凭证与记录:一式多份凭证预先连续编号:防止漏记或重记按月寄送对账单:注意职责分离内部稽查程序:按顺序核对凭证;审查凭证编制的准确性;复核对异常或错误事项的报告销售交易测试方法汇总识别与交易相关的审计目标(6个)识别现有的关键控制(一项控制可以与多个审计目标相关)执行控制测试(可以针对一项控制设计多个控制测试)识别控制缺陷执行实质性测试(与审计目标直接相关,但测试范围受到控制测试结果等其他因素影响)“发生”目标的实质性测试未发货的销售记录——从销售日记账分录追查其支持性凭证,包括销售发票副本、提货单、销售单和顾客订单销售交易重复入账——复核一组按顺序编号的已入账交易;检查发货单的注销向虚构的客户发货——追查销售发票上的客户信息至顾客源文件“完整性”目标的实质性测试选取发货单追查至销售发票副本和日记账“准确性”目标的实质性测试正确记录涉及:装运订购货物的金额;开单金额准确;在会计记录中正确记录开单金额应用:当销售发票可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和过账时,若能通过控制测试,则实质性测试可以减少“过账与汇总”目标的实质性测试与其他审计目标之间的区别:“过账与汇总”包括加总日记账、源文件记录和总分类账并从其中一个追查至其他,即加总和比较只限于这三个记录“分类”目标的实质性测试关注交易是否记入正确的总分类账中:现销不能借记应收账款;收到应收账款时不能贷记销售收入;出售经营资产不能归为销售交易一般将测试销售交易的适当分类作为准确性测试的一部分“及时性”目标的实质性测试销售交易应当在装运发生后尽早地开票和入账,以防止漏记并确保记入适当的会计期间将提货单或其他发票单上的日期与销售发票副本、销售日记账和应收账款源文件上的日期进行比较三、设计现金收入测试审计目标不同销售交易,方法相同(表13-3)特别关注:舞弊问题1.确定所收现金是否入账——通常从预先编号的汇款通知单或现金收入清单追查至现金收入日记账和应收账款明细账,2.编制现金收入验证单以测试现金是否存入银行存款账户3.发现应收账款的挪用——将汇款通知单上列示的名称、数额和日期与现金日记账分录和相关存款单副本核对四、其他审计测试销售退回与折让:重点是“发生”目标,防止虚构销售退回与折让掩盖应收账款收现的转移坏账冲销:重点是“发生”目标,防止将已回收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冲销来掩盖现金盗用;审查批准手续;审查客户档案中有关该笔款项确实无法收回的文件;确认普通日记账中坏账冲销分录的正确性,并追查至应收账款源文件坏账损失:其估计以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基础,作为应收账款余额测试的一部分。
审计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常见问题分析及建议

存货 、 固定 资 产 管 理 制 度 不 严 , 有 没 定 期 核对 。有些 企 业库房 存 货 、 定 固 资 产等 实 际数 与 账面数 不符 。二 是公 司的 内部 控 制制 度 、章程 都 很健 全 ,
但 是实 际操 作过 程 中并没 有落 实 。
问题 分 析
报 销凭 据 没 有 部 门经 理 等上 级 领 导 的审 核 签字 批 准 。三 是 经 费 申 请 、 审 批 、 销 的 流 程 监 管 不 完 善 , 时 财 报 同 务 部 门 也 没 有 严 格 按 照 制 度 对 每 ~ 笔 报销项 日进行 把关 。
四是 会计 档案 没有按 要求保 管 。 ( ) 五 内部核 查 方 面 内部 核 查 指 企 业 要 定 期 进 行 账
账 款没 有 全额 计 提坏 账 准 备 ; 关 联 对 方 交 易 的 应 收 账 款 不 应 计 提 坏 账 准 备但 却计 提 了坏 账 准备 。2固定 资 产 .
( ) 二 授权 分 权 方 面 授 权 分 权 控 制 是 指 业 务 的 处 理 要 有合 理 的 授权 分 权 , 到相 应 的权 做
者 收 回可 能 性不 大 的应 收 款 项 , 没有 及 时计 提 坏账 准 备 ; 期 挂 账 的应 收 长
证 只能看 到 制 单人 , 无人 审核 , 而 或 者制 单和 审核是 同一个 人 。三是 会计 人员 记 账 不能 及 时地 反 映 实 际情 况 。
二 、 计 实务 中实质 性 测试 常见 审
问 题 分 析
( ) 三 不相 容 职 务分 离 方 面
不 相 容 职 务 相 分 离 是 指 一 个 或
一
实质性 测试 通常要 达 到的 目标 包 括 : 实 性 、 整性 、 有权 、 价 、 真 完 所 估 准 确性 、 露 、 类 等具 体 目标 , 披 分 审计 人 员 可以通过 检查 、 分析 性复 核 、 查询 等 方法进 行实质 性测 试 。审计实 务 中实 质性测 试常 见问题 有 :
审计实务重点总结--生产循环审计

审计实务重点总结--生产循环审计 本章为重点与难点章,属于审计实务。
考点主要围绕存货项目的审计目标和存货的分析性复核、监盘、计价、截止实质性测试程序等相关内容。
考生要了解生产循环的特性,理解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掌握主要账户的审计目标和重要的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
历年考试在本章主要出客观题、简答题和综合题5分至10分。
2001年财务报表审计综合题中涉及到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和存货清查的审计问题。
历年财务报表审计的综合考题必涉及存货项目的测试。
预计2002年本章命题为客观题、简答题或综合题。
要求考生要将审计理论与生产循环的审计实务联系考虑,根据审计重要性理论,考虑重要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的影响。
理解生产循环内控测试,掌握重要账户重要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基本内容 1. 理解生产循环的特点 2. 理解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 3. 理解生产循环的交易实质性测试 4. 理解存货成本审计 5. 掌握分析性复核 6. 掌握存货监盘 7. 掌握存货计价审计和截止审计 8. 理解应付工资审计 9. 了解生产循环其他相关帐户审计 生产循环的关键控制点与控制测试 主要业务活动 关键控制点 可能的错报 可能的控制测试 1.计划和控制生产 由生产计划和控制部门批准生产单 生产可能过剩 询问有关批准生产单的程序 2.发出原材料 按已批准生产单和签字的发料单发出原材料 未经授权领用原材料 审查发料单,并将其与生产单比较 3.加工生产产品 使用计工单记录完成生产单耗用的直接人工小时 直接人工小时可能未记人生产单 观察计工单的使用和计时程序 4.转移已完工产品到产成品库 产成品仓库人员收到产品是在最后一张转移单上签字 产成品人员可能声称未从生产部门收到产品 审查最后一张转移单上的授权签名 5.储存产成品(1)仓库加锁并限制只有经授权的人才能接近;(2)使用签字的转移单控制生产部门之间产品的转移 (1)存货可能从仓库中被盗;(2)在产品可能在生产过程中被盗 观察保安程序;审查转移单 6.确定和记录制造成本 (1)管理当局批准制造费用分配率和标准成本;及时报告和调节差异;(2)将编制分录所使用的资料与每日生产活动报告的资料相调节;(3)将编制分录所用的资料与已完工生产报告资料相调节 (1)可能使用不适当的制造费用率和标准成本;(2)可能未记录制造成本分配给在产品;(3)可能未结转已完工产品的成本到产成品 审查成本确定 7.保持存货余额的正确性 定期独立盘点存货并将其与账面数量比较 帐面存货数量可能与实际数量不一致 观察定期存货盘点和审查帐务处理一、存货成本审计二、 《分析性复核》 1、 简单比较法 (1) 比较前后各期及本年各个月份存货余额及其构成,以评价期末存货余额及其构成的总体合理性; (2) 比较前后各期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以评价其总体合理性。
审计考试 第60讲_生产与存货循环的控制测试、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1)

第四节生产与存货循环的控制测试【考点】以风险为起点的控制测试(★★)(一)发出原材料(二)记录人工成本(三)记录制造费用(四)计算产品成本(五)产成品入库(六)发出产成品(七)盘点存货(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生产与存货成本结转流程图(一)发出原材料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相关财务报表项目及认定存在的内部控制(自动)存在的内部控制(人工)内部控制测试程序原材料的发出可能未经授权存货(生产成本):存在—所有领料单由生产主管签字批准,仓库管理员凭经批准的领料单发出原材料选取领料单,检查是否有生产主管的签字授权发出的原材料可能未正确记入相应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存货(生产成本):准确性、计价和分摊领料单信息输入系统时须输入对应的生产任务单编号和所生产的产品代码,每月末系统自动归集生成材料成本明细表生产主管每月末将其生产任务单及相关领料单存根联与材料成本明细表进行核对,调查差异并处理检查生产主管核对材料成本明细表的记录,并询问其核对过程及结果(二)记录人工成本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相关财务报表项目及认定存在的内部控制(自动)存在的内部控制(人工)内部控制测试程序【考点一】存货监盘作用(★★)【考点二】存货监盘计划(★★)【考点三】存货监盘程序(★★★)【考点四】存货监盘特殊情况的处理(★★★)【考点五】存货计价测试(★★)【提示】请从存货监盘的作用、计划、程序和特殊情况处理四大环节全面展开,如下图所示。
存货监盘【考点一】存货监盘作用(★★)(一)存货监盘的总体要求(二)在存货盘点现场实施监盘时,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三)存货监盘的目的(一)存货监盘的总体要求如果存货对财务报表是重要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审计程序,对存货的存在和状况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关键词):(1)在存货盘点现场实施监盘(除非不可行);(2)对期末存货记录实施审计程序,以确定其是否准确反映实际的存货盘点结果。
【提示】这里的存货监盘不可行是有特别所指的,可能是由存货性质和存放地点等因素造成的,例如,存货存放在对注册会计师的安全有威胁的地点。
各个循环关键内控与内控测试

各个循环关键内控与内控测试知识点一: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及内控测试1.从内部控制目标的角度论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及内控测试2.从控制活动的角度再论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3.收款交易相关的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概述(了解)尽管由于每个企业的性质、所处行业、规模以及内部控制健全程度等不同,而使得其与收款交易相关的内部控制内容有所不同,但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中规定的以下与收款交易相关的内部控制内容是应当共同遵循的:1.单位应当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支付结算办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等规定,及时办理销售收款业务。
2.单位应将销售收入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不得擅自坐支现金。
销售人员应当避免接触销售现款。
3.单位应当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和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
销售部门应当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财会部门应当督促销售部门加紧催收。
对催收无效的逾期应收账款可通过法律程序予以解决。
4.单位应当按客户设置应收账款台账,及时登记每一客户应收账款余额增减变动情况和信用额度使用情况。
对长期往来客户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客户资料,并对客户资料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
5.单位对于可能成为坏账的应收账款应当报告有关决策机构,由其进行审查,确定是否确认为坏账。
单位发生的各项坏账,应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并在履行规定的审批程序后做出会计处理。
6.单位注销的坏账应当进行备查登记,做到账销案存。
已注销的坏账又收回时应当及时入账,防止形成账外款。
7.单位应收票据的取得和贴现必须经由保管票据以外的主管人员的书面批准。
应有专人保管应收票据,对于即将到期的应收票据,应及时向付款人提示付款;已贴现票据应在备查簿中登记,以便日后追踪管理;并应制定逾期票据的冲销管理程序和逾期票据追踪监控制度。
8.单位应当定期与往来客户通过函证等方式核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款项等往来款项。
如有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中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内部控制测评

第七章 内部控制及其测评 知识点三、内部控制测评 内部控制测评,是指审计⼈员通过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设置和运⾏情况,并进⾏相关测试,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评价,以确定是否依赖内部控制和实质性审查的性质、范围、时间和重点的活动。
建⽴健全内部控制并保证其有效实施是被审计单位的责任。
审计⼈员的责任是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评价。
⼀、内部控制测评的作⽤(了解) 内部控制测评在审计中的重要作⽤主要表现在以下⼏个⽅⾯: 1.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据以确定会计和其他经济信息的可依赖性。
2.评估控制风险⽔平,据以确定对实质性审查的性质、范围、时间和重点的影响,为制定和修改审计⽅案提供科学依据。
3.减少审计⼯作量,节约审计成本,保证审计质量。
4.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健全和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议,帮助其提⾼经济效益。
⼆、内部控制测评的步骤和⽅法 审计⼈员进⾏内部控制测评分为下列四个步骤: 1.调查了解内部控制,并做出相应记录。
(1)询问。
询问有多种⽅式:信函、调查问卷的书⾯⽅式,也可以⾯对⾯访谈、电话沟通等⼝头⽅式进⾏。
(2)检查。
通过审查和翻阅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件、报告、内部管理⼿册、信息系统的技术⽂档和操作⼿册等,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进⾏了解。
(3)观察。
通过观察被审计单位有关业务活动及其场所、设施和有关内部控制的执⾏情况,加深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了解。
(4)追踪有关业务的处理过程。
审计⼈员可以通过追踪⼀笔或者多笔交易的处理过程,来取得对被审计单位相关控制环节的了解,或印证已经取得的对内部控制的了解是否正确。
此外,这种⽅法还可能获取部分内部控制运⾏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审计⼈员对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调查结果,应该以书⾯形式记录或描述出来。
常⽤的⽅法有⽂字说明法、调查表法和流程图法。
(了解优缺点) 2.对内部控制进⾏初步评价,评估控制风险 审计⼈员在完成了对内部控制的调查了解之后,要对内部控制做出初步评价,以确定相应的审计应对措施。
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复习依据)

( 1 )了解内部控制的目的:评价控制的设计,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 2 )控制测试的目的: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了解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执行,注会只需要抽取少量的交易进行检查,观察某几个时点,但在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行时,注会需要抽取足够数量的交易进行检查,观察多个试点并检查被审计单位对控制的监督。
为评价控制设计和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而事实的某些分析按评估程序并非专为控制测试而设计,但可能提空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注会可以考虑在评价控制设计和获取其得到执行的审计证据的同时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以提高审计效率;同时注会应当考虑这些审计证据是否以足以实现控制测试的目的。
控制测试并非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实施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会应当实施控制测试:1.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是有效的。
2.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获取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熟悉-注会课本 313 页“关于根据控制测试的目的确定控制测试的时间”一段) ( 1 )何时实施控制测试( 2 )测试所针对的控制适用的时点或期间( 1 )如果未发生变化,本次可能执行控制测试,也可利用以前审计获取的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但两次测试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两年。
( 2 )如果已发生变化,应在本期实施控制测试。
( 3 )对于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不论该控制是否变化,都应在本期执行控制测试。
(4)应在每一次审计中都选取足够数量的部分控制进行测试,即不应将所有拟信赖控制的测试集中于某一次审计,而在之后的审计中不对任何控制进行测试。
,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而实施的审计程序。
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都应当针对所有重大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以应对识别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细节测试是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具体细节进行测试,目的在于直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是否存在错报。
实质性分析程序从技术上讲仍然是分析程序,主要是通过研究数据间关系评价信息,只是将该技术方法用作实质性程序,即用以识别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及相关认定是否存在错报通常情况下错报风险较高时,不适宜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因为分析程序得到的证据是一种间接证据,它的证明力较弱,还需要实施细节测试取得相应的证据来相互印证。
初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知识点:业务循环

初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知识点:业务循
环
初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知识点:业务循环
业务循环内部控制测评
1. 了解并描述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
文字描述、内部控制调查表或流程图方式
2. 抽查部分采购业务(借方)
沿着采购业务的正常程序加以追踪,进行相关的检查与验证。
请购单一采购合同一合同是否经过有关部门审查一付款凭单,验证验收环节的有效性和计算的正确性一采购合同、卖方发票、验收单与入库单是否一致一材料计价正确与否
3. 付款环节测试(贷方)
(1) 应付款项记录人员与岀纳员的.职责是否分开。
(4)抽取部分支票,检查签发的支票是否有被授权人的签字,支票中各个项目与卖方发票是否一致。
(6) 审查现金折扣的合理性。
(7) 检查应付票据内部控制。
①走访观察应付票据记录与业务经办是否独立,职责分工是否合理。
签发票据、记录、付款有无一人负责的情况。
②抽查部分作废的、退回的票据,查明是否予以注销,是否编号保存。
③了解应付票据总账与明细账是否定期核对。
4.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测评(与实质性检查区别)
(1) 了解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2) 验证固定资产的新增手续。
(3) 验证固定资产退废手续。
(4) 抽验固定资产验收报告。
(5) 检查固定资产账、卡的设置情况。
5. 评价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
评价固有风险、评价控制风险。
审计人员还应就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
《审计基础与实务》第六章 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细节测试是审计中必须做的程序。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不同的认定层次的重 大错报风险设计有针对性的细节测试。
注册会计师可以选择检查、观察、询问、重新计算等具体审计程序作为细节 测试的执行程序。
(四)控制测试的要求
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
( 在三评)估观认定察层和次检重大查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
仅实施实质性并不能够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被审计单位在所审计期间内的不同时期使用了不同的控 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不同时期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控制在本期未发生变化
控制在本期发生变化
判断确定是否在本期审计 中测试其运行有效性
本次测试与上次 测试的时间间隔
每三年至少对控制 测试一次
特殊情形
鉴于特殊风险的特殊性,不论控制在本期是否发生变化,注册会计师都 不应依赖以前审计获取的证据。
如果确定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是特别风险,并拟信赖旨在减轻 特别风险的控制,注册会计师不应依赖以前审计获取的审计证据,而应在本 期审计中测试这些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控制测试的性质是指控制测试所使用的审计程序的类型及其组合。 计划从控制测试中获取的保证水平是决定控制测试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计划和实施
控制测试时,对控制有效性的依赖程度越高,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越有说服力的审计证 据。当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主要以控制测试为主,尤其是仅实施实质性程序无法或 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更高的 保证水平。
(二) 控制测 试采用 的审计 程序
各类型循环审计介绍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各类型循环审计介绍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第十五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第一节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点三、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第二节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一、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一)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与审计测试的关系教材表15-3 销售交易的控制目标、关键内部控制和测试一览表[表明了控制测试的思路,有助于设计或评价控制测试程序](二)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1.适当的职责分离。
适当的职责分离有助于防止各种有意或无意的错误。
例如,(1)主营业务收入账由记录应收账款账之外的职员独立登记[借贷记录分离].(2)由不负责账簿记录的职员定期调节总账和明细账,就构成了一项自动交互牵制;[记账与调节分离](3)记录主营业务收入和应收账款记账的职员不经手货币资金,防止舞弊。
[账款分离。
出纳员不能登记债权、债务、收入、费用账,因为这些科目都可能是货币资金的对方科目](4)销售人员通常有一种乐观地对待销售数量的自然倾向,而不问它是否将以巨额坏账损失为代价,赊销的审批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这种倾向。
赊销批准职能与销售职能的分离。
(5)将办理销售、发货、收款三项业务的部门(或岗位)分别设立;[部门分离](6)企业在销售合同订立前,应当指定专门人员就销售价格、信用政策、发货及收款方式等具体事项与客户进行谈判。
谈判人员至少应有两人以上,并与订立合同的人员相分离;[合同谈判与合同签订分离](7)编制销售发票通知单的人员与开具销售发票的人员应相互分离;[销售单与销售发票分离](8)销售人员应当避免接触销货现款;[销售与收款分离](9)应收票据的取得和贴现必须经由保管票据以外的主管人员的书面批准。
《审计》课堂案例——五大循环审计

《审计》课堂案例——五大循环审计第八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一、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的实质性测试(二)连续三年收入比较表被审计单位名称:财务报表期间:工作底稿索引号(三)主营业务毛利分析表被审计单位名称:财务报表期间:工作底稿索引号(五)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审定表被审计单位名称:财务报表期间:工作底稿索引号二、应收账款审计的实质性测试(一)应收账款余额明细表工作底稿索引号:第九章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引导案例:安然公司的“特殊目的实体”隐瞒债务,从而低估负债是一些公司为了改变资本结构,以便进一步进行债务融资的重要手段。
在著名的安然事件中,该公司以不将某些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方式,而使母公司在实质上得到的融资不在资产负债表中显示,这些子公司被母公司列入“特殊目的实体”(SPE)。
所谓“特殊目的实体”,原义是指该实体非因经营目的而设立。
由于在美国的会计惯例中,允许在“特殊目的实体”与投资公司是非关联公司的情况下,即使该“特殊目的实体”的风险主要由投资公司来承担,投资公司也可不将该“特殊目的实体”纳入合并报表的编制范围。
安然公司即以这个会计惯例为名义,采用了不顾经济实质的会计处理办法,将其设立的数以千计的“特殊目的实体”作为隐瞒负债、掩盖损失的工具,在1997—2000年间共低估了25.85亿美元的负债。
具体数字如下表:一、固定资产审计的实质性测试(一)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工作底稿索引号:第十章生产循环审计一、存货审计的实质性测试收入数。
例:审计人员李强审查山东华兴科技开发公司存货截止日入账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时,在盘点存货中发现账实不符。
寻找差异原因时,发现有未入账的业务。
(四)存货监盘表工作底稿索引号:备注:盘点日存量为审计监盘并抽点的结果,盘点日至截止日收发量,核对仓库收发凭证无误。
审计过程如下:(1)混合纸账实不符,审计人员发现有尚未收到发票且未入账的验收单一张,见下表:(五)材料验收单工作底稿索引号: 2003年12月30日供货单位:宏远纸业公司№ 0037601备注:估价入账开票: 丁一验收: 吴均保管: 李明记账: 黄兰审计建议调整:借:原材料——混合纸 29 800贷:应付账款 29 800 借:原材料——混合纸 29.54贷:待处理财产损溢(管理费用) 29.54 (2)本片账实不符,审计人员发现一张商品出库单。
第二部分 审计 —— 专题三 实务循环审计

第二部分审计——专题三实务循环审计【教师提示】建议关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2号——函证》《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3号——存货监盘》《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4号——收入确认》一、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一)销售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其控制测试1.销售收款主要凭证、记录及其主要业务活动2.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一览表(二)主营业务收入审计1.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对应关系表A:发生;B:完整性;C:准确性;D:截止。
,2.主营业务收入实质性程序(1)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原则、方法及计量注意:第一,根据不同的认定和目标,选择不同的审计路径;第二,结合被审计单位收入确认的具体情况,明确检查的具体凭证、账簿;第三,收入确认计量的会计知识。
(2)必要时,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注意:注册会计师可实施哪些比较分析?能关注到哪些问题?(3)实施销售的截止测试(考生应明确销售截止测试的审计路径及其能发现的问题)(三)应收账款的审计1.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对应关系表A:存在;B:完整性;C:权利与义务;D:计价和分摊。
2.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1)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注意:应收和预收的重分类(2)检查涉及应收账款的相关财务指标(3)分析应收账款账龄(4)向债务人函证应收账款注意:函证的全过程,包括:函证范围和对象,函证的方式,函证时间的选择,函证的控制,对不符事项的处理。
(5)坏账准备的实质性程序注意:结合会计估计审计程序二、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一)采购付款内部控制及其控制测试1.采购付款主要凭证、记录及其主要业务活动2.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一览表(二)应付账款审计1.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对应关系表2.应付账款实质性程序(1)函证应付账款(2)检查应付账款是否计入了正确的会计期间,是否存在未入账的应付账款(三)固定资产审计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对应关系表三、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一)存货监盘1.存货监盘的目标存货监盘针对的主要是存货的存在认定、完整性认定以及权利和义务的认定,注册会计师监盘存货的目的在于获取有关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审计综合实训》三、内部控制测试底稿

一、内控测试工作底稿销售与收款循环: 控制测试测试本循环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工作包括:1.针对了解的被审计单位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活动,确定拟进行测试的控制活动。
2.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记录测试过程和结论。
3.根据测试结论,确定对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影响。
测试本循环控制运行有效性形成下列审计工作底稿:1.XSC-1:控制测试汇总表2.XSC-2:控制测试程序3.XSC-3:控制测试过程编制说明:本审计工作底稿用以记录下列内容:(1)XSC-1:汇总对本循环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进行测试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2)XSC-2:记录控制测试程序; (3)XSC-3:记录控制测试过程。
被审计单位:安琪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 销售与收款循环控制测试 编制: 罗紫云 日期: 索引号: XSC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 2010年12月31日 复核: 日期:销售与收款循环:控制测试汇总表1.了解内部控制的初步结论安琪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内部控制总体来讲设计合理,并得到执行。
[注:根据了解本循环控制的设计并评估其执行情况所获取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的评价结论可能是:(1) 控制设计合理,并得到执行;(2) 控制设计合理,未得到执行;(3) 控制设计无效或缺乏必要的控制。
] 2.控制测试结论 编制说明:1. 本审计工作底稿记录注册会计师测试的控制活动及结论。
其中,“控制活动是否有效运行”一栏,应根据 XSC-3表中的测试结论填写;“从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中获取的保证程度”一栏,应根据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中获取的审计证据分析填写;“控制活动是否得到执行”一栏,应根据XSL-4表中的结论填写;其余栏目的信息取自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工作底稿XSL-3中所记录的内容。
2. 如果注册会计师不拟对与某些控制目标相关的控制活动实施控制测试,则应行执行实质性程序,对相关交易和账户余额的认定进行测试,以获取足够的保证程度。
被审计单位:安琪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 销售与收款循环控制测试汇总 编制: 罗紫云 日期:索引号: XSC-1 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2010年12月31日 复核: 日期:(XSL-3) (XSL-3) 对实现控制目标是否有效(是/否)(XSL-3) 是否得到执行(是/否)(XSL-4)是否有效运行(是/否)(XSC-3)结果是否支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支持/不支持)仅接受在信用额度内的订单该公司规定受到现有顾客的采购订单后,业务员将订单金额与该顾客已被授权的信用额度以及至今尚欠的账款余额进行比对检查,经销部部长葛瑞审批后,交至总经理段卫民审批。
审计实务重点总结--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审计实务重点总结--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审计要诀一个灵魂:独立一个核心:认定,一条主线:收集审计证据一个理论:审计目标决定论两个原则:重要性与职业谨慎性两个观念: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第十三章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本章为次重点章与难点章,属于审计实务。
考点主要围绕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财务费用、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项目的审计目标和实质性测试程序等相关内容。
考生要了解筹资与投资循环的特性,理解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掌握主要账户的审计目标和重要的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
历年考试在本章主要出客观题和综合题5分至6分。
财务报表审计综合题中涉及到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和短期投资项目的测试,历年财务报表审计的综合考题必涉及借款项目、应付债券项目或投资项目的测试。
预计本章命题为客观题和综合题。
要求考生要将审计理论与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审计实务联系考虑,根据审计重要性理论,考虑重要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的影响。
理解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内控测试,掌握重要账户重要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第三节借款审计一、借款的审计目标为了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必须将企业的负债完整的列示在资产负债项目的审计,主要是防止企业低估债务。
低估债务经常伴随着低估成本费用,从而达到高估利润的目的。
因此,低估债务不仅影响财务状况的反映。
所以,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借款业务审计时,应将被审计单位是否低估借款作为一个关注的要点。
借款的审计目标主要包括:(1)了解并确定被审计单位有关借款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有效且一贯遵守;(2)确定被审计单位在特定期间内发生的借款业务是否均已记录完毕,有无遗漏;(3)确认被审计单位所记录的借款在特定的期间是否确实存在,是否为被审计单位所承担;(4)确认被审计单位所有借款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5)确定被审计单位各项借款的发生是否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了有关债务契约的规定;(6)确认被审计单位借款余额在有关会计报表上的反映是否恰当。
注会《审计》知识点: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

注会《审计》知识点: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
网校论坛学员精心为大家分享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里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学习注会有帮助。
风险评估程序是必须的控制测试可选择的实质性测试也是必须的。
风险评估程序主要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不得未经风险评估直接将风险设定为高水平。
控制测试如果预期控制是有效的仅实施实质性程序无法将风险控制在低水平高度自动化需要进行控制测试。
实质性测试包括实质性分析和细节测试如果仅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就能将风险控制在低水平则实质性分析程序可以用作细节测试如果是特别风险则必须运用细节测试来控制风险。
各循环特性及内控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ppt 190页)

06CPA《审计》班
(一)各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 记录对比表 10~14章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对比表 (见下页)
12
06CPA《审计》班
货币资金
序 号
销售与收 款175
购货与 生产循环 付款206 233
筹资 259
投资260
293
1
顾客订货 单
请购单 生产指令 债券
股 票 或 现金盘点 债券 表
《审计》课件11
主讲:王生根
江苏兴光会计师事务所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第10-14章之一 各循环特性及内控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
销售与收款
生产
货币资金 购货与付款
筹资与投资
1
06CPA《审计》班
第一部分:考试大纲要求
I.考纲要求 一、基本要求 为考察考生具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本
科目要求考生能够: 4.熟悉审计循环的内控测试和实质性程
2 销售单
订购单
领发料凭 证
股票
经纪人 通知书
×
3
发运凭证
验收单
产量和工 债券契 债 券 契 银 存 余 额
时记录 约
约
调节表
工资汇总
企业的
4
销售发票
卖 方 发 表及人工
票
费用分配
股东名 册
章程及 有关协
×
表
议
5
商品价目 表
付 款 凭 材料费用
单
分配表
公司债
券存根 簿
表×未完转下× 页
13
06CPA《审计》班
B.购货与付款循环
C.生产循环
D.筹资与投资循环
第七章、第八章均有。可更多,如5个、6个循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兴光会计师事务所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第 10-14 章之一各循环特性及内控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第一部分:考试大纲要求I.考纲要求一、基本要求为考察考生具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本科目要求考生能够: 4 .熟悉审计循环的内控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即实质性测试,其他章节同) II. 三年考纲体现(三年考题分析)审计实务之一――各循环的特性及内控测试、实质性测试各循环第一、二节的共同纲领:教材结构――审计业务循环( 10~14 章)(首先看看教材目录――1 、2节――一样的标题!) 1.10-14 章为审计实务,为本书的第三部分; 2. 以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为例; 3. 以循环审计法为主线; 4. 包括 14 章节特殊项目的审计测试。
一、循环审计法简介业务循环的概念:是指按照业务循环了解、检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其执行情况,从而对其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进行审计的一种方法。
本书四个:A.销售与收款循环B.购货与付款循环C.生产循环D.筹资与投资循环第七章、第八章均有。
可更多,如5个、6个循环等;各单位的业务性质和规模不同,业务循环可不同。
由于货币资金与上述多个业务循环均密切相关,并且货币资金的业务和内部控制又有着不同于其他业务循环与其他会计报表的鲜明特征,因此将货币资金审计和一些特殊项目的审计放在第 14 章节中介绍。
循环审计法优、缺点以《企业会计制度》为例,业务循环与其所涉及的会计报表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 10―1 所示。
表 10―1 注意事项:①此表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②购货与付款循环一般与利润表项目无关;③生产循环只与利润表项目中主营业务成本相关。
表 10―1 业务循环 129/137[ 中国的传统会计称之为供、产、销、钱]与主要会计报表项目对照表: [经典例题 ] [2000 年单选题]甲注册会计师审计W公司 1999 年度会计报表时,将其交易和帐户划分为销售与收款循环,购货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
在一般情况下,甲应将应付工资及应付福利费项目划入()。
A.销售与收款循环B.购货与付款循环C.生产循环D.筹资与投资循环 [ 答案]C; [ 解析]应付工资是生产循环中的主要帐户。
表10-1 。
二、各业务循环之特性循环的特性均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本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对本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进行审查];二是本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对销售与收款循环业务活动本身的合理、合法性进行审查]。
注意: 10―14 章所有循环的特性均如此!(一)各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对比表 10~14 章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对比表 ( 见下页 ) [如何出题? ] (二)各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 10~14 章各种业务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对比汇总表[参见文本课件]:{注:“×”是指教材中未能指明 } 注:此表中为什么没有货币资金的主要活动?因为,货币资金与其他循环均直接相关:见图 14-1 的货币资金与业务循环的关系。
10 章:销售与收款循环中主要业务活动注意:学习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应结合 10―14 章共同学习 [※,此符号为重点,下同 ] 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附:各循环中主要业务活动、对应的凭证及记录、相关的认定的关系( 见下页 ) 11 章:购货与付收款循环中主要业务活动 12 章:生产循环中主要业务活动 235 1. 计划和安排生产 2. 发出原材料 3. 生产产品 4. 核算产品成本 5. 储存产成品 6. 发出产成品 13 章:筹资与投资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货币资金三、各循环内控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概述――各章表格的共同特征 10-14 章179 表 10-2 、 210 表 11-1 、 235 表 12-1 、 236 表 12-2 、 261 表 13-1 、 261 表 13-2 、 29414-2 的共同特征[以表 10-2 为重点理解对象,其他表依此类推 ] 1 .第一栏,“内控目标”。
[5 、8章节 ] ①列示了企业各业务循环内控的目标,即注师实施相应的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所要达到的审计目标;②各种业务的基本目标是相同的,但具体目标则有所不同;③某些控制固然可以实现几个目标,但分别考虑每一个目标更有助于增加对各业务循环审计全过程的了解。
2 .第二栏,“关键内控”(8章)。
①列示了与上述各项内控目标相对应的一项或数项主要的内部控制;[关键的 ] ②设计各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应达到第八章所述的四个保证的内部控制目标;③其他控制目标的影响不如关键控制目标的影响。
3 .第三栏,“常用的内部控制测试”(8章)。
①列示了注师针对上述关键内控所实施的测试程序;②控制测试与内部控制之间有着直接联系;③注师对每项关键内控至少要执行一项控制测试以核实其效果;④通常,根据内部控制的性质确定控制测试的性质大都比较容易。
4 .第四栏,“常用的交易实质性测试”。
①列示了注师常用的交易实质性测试程序;②交易实质性测试与第一栏所列的控制目标有着直接的联系,它是证明第一栏所列的具体审计目标的证据,其目的在于确定交易业务中与该控制目标有关的金额是否正确;(转下页 ) ③交易实质性测试虽然与第二、三栏所列的关键控制和控制测试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交易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关键内控是否存在和控制测试的结果。
④在确定交易实质性测试程序时,有些程序是必须的,有些要视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控制测试的结果、审计的重要性、以前期间的审计结果等因素而定。
5.理解 10-14 章节上述表的注意事项:①图表列示方法的目的:帮助注师根据具体审计情况和审计条件设计能够实现审计目标的审计方案。
②图表列示方法的局限性:未能包含各业务循环所有的内部控制、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也并不意味着审计实务中必须按此顺序与方法一成不变。
③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根据上述图表的精神实质,将其转换为更为实用、高效的审计计划。
④本书所讨论的内控测试和交易实质性测试的特点:只是定性的而非定量的。
⑤具体审计时样本量的确定依据:??被审计单位情况;??运用职业判断;??运用审计抽样;??审计成本效益原则。
[经典例题 ] [2003 年判断题](一)A注册会计师是R公司 2002 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项目经理,在对审计工作底稿复核过程中,注意到以下事项,请代为判断助理人员得出的相关审计结论是否正确。
1. 助理人员在检查期末发生的一笔大额赊销时,要求R公司提供由购货单位签收的收货单,R公司因此提供了收货单复印件。
助理人员在将品名、数量、收货日期等内容与帐面记录逐一核对相符后,将获取的收货单复印件作为审计证据纳入审计工作底稿,并据以确认该笔销售“未见异常”。
(×) [ 解析]根据本章“第一节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二、销售与收款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表 10-2”常用交易实质性测试[方法]是:追查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的分录至销售单、销售发票副联及发运凭证;将发运凭证与存货永续记录中的发运分录核对;将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的分录同销售单中的赊销审批和发运审批核对。
11 章 :210/ 表 11-1 内部控制和测试概述――与 10 章相似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包括三项内容: 1 、存货的内部控制2 、成本会计制度 3 、工薪的内部控制有关存货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在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中做了介绍,在此不做介绍。
(一)成本会计制度的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及测试程序一览表表 12―1/235 (二)工薪内部控制的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及测试程序一览表表12―2 13 章: 261-263 表 13-1/2 内部控制和测试概述――与10 章相似14 章: 294 表 14-1 内部控制和测试概述――与 10 章相似[经典例题 ] [2000 年多选题]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已发生的销货业务是否均已登记入帐进行审计时,常用的控制测试程序有()。
A . 检查发运凭证连续编号的完整性B . 检查赊销业务是否经过授权批准C . 检查销售发票连续编号的完整性D . 观察已经寄出的对帐单的完整性 [ 答案]AC [ 解析]表 10-2 ;A、C在销售与收款循环“销货业务的控制目标、内部控制测试一览表”中有明确规定。
事实上,发运凭证不完整将导致销售发票不完整,而销售发票不完整又将导致入帐不完整。
B明显地属于“授权审批”目标的控制测试,不选。
由于对帐单是根据“帐”填制的,因此D无助于入帐的完整性目标的测试。
四、各循环的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规律(参见10 章文本课件财政部内部控制规范比较表)◆10 章: 180-183 销货业务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一)适当的职责分离 1. 控制目的。
适当的职责分离有助于防止各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错误。
2. 关键内部控制。
①主营业务收入与应收账款明细账分离;②记录主营业务收入与应收账款明细账与调节总账和明细账;③赊销批准与销货职能分离。
3. 控制测试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二)正确的授权审批1 .关键内部控制。
对于授权审批问题,注册会计师主要关注以下三个关键点上的审批程序:第一,在销货发生之前,赊销已经正确审批;第二,非经正当审批,不得发出货物;注意:前两项控制的目的在于防止企业财产因向虚构的或者无力支付货款的顾客发货而蒙受损失。
第三,销售价格、销售条件、运费、折扣等必须经过审批。
价格审批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销货业务按照企业政策规定的价格开票收款。
第四。
审批人应当根据销售与收款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对于超过单位既定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规定范围的特殊销售业务,单位应当进行集体决策。
对授权审批范围设定权限的目的则在……。
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框架 1、岗位分工控制 2 、授权批准控制 3 、销售与发货控制 4 、收款控制 5 、监督检查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购货与付款》框架 1 、岗位分工控制 2 、授权批准控制 3 、请购控制 4 、审批控制 5 、采购控制 6 、验收控制 7 、付款控制 8 、监督检查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框架 1、岗位分工控制 2 、授权批准控制 3 、项目决策控制 4 、概预算控制 5 、价款支付控制 6 、竣工决算控制 7 、监督检查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框架 1 、岗位分工控制 2 、授权批准控制 3 、现金控制 4 、银行存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