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产业结构分析2
浅谈云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
浅谈云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云南省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云贵高原中部,素有“滇”之称。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具备发展多种产业的潜力。
长期以来,云南省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主要以农业为主导,缺乏多元化的经济发展路径。
为了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云南省已开始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的多元化。
云南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
云南省的农业资源丰富,農業發展潛力巨大,但长期以来,农业过于依赖传统的种植和养殖业,农产品重复性较大,陈旧的种植和养殖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云南省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云南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云南省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云南省积极发展旅游业,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优势。
云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景观资源,如石林、丽江古城、香格里拉等著名景点。
云南省还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包括彝族、白族、傣族、藏族等多个民族。
云南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区的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
云南省开展旅游产品创新,推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和活动。
通过发展旅游业,云南省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旅游收入,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
云南省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升级。
云南省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创新环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园区。
云南省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吸引更多的科研人才和创新项目。
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云南省能够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云南省还积极推动珠宝、健康养生、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银、铜等贵金属和宝石,因此发展珠宝产业具有巨大潜力。
云南省大力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借助丰富的植物资源和传统的中医养生理念,推动健康养生品牌的建设。
云南省农特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云南省农特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一个农业资源丰富的省份。
农特产品丰富多样,有着独特的区域特色和文化魅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农特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云南省农特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如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技术创新不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营销不规范等,限制了农特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影响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云南省农特产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云南省农特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可以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农特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云南省农特产业的现状与问题,系统总结各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明确未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为促进云南省农特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云南省农特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深入探讨其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为进一步推动该地区农特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策略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云南省农特产业发展的优势,了解其在资源、地理位置、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特点,为进一步发挥优势、提高竞争力提供依据。
2. 分析云南省农特产业发展的劣势,深入挖掘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实现劣势转化为优势。
3. 探讨云南省农特产业发展的机会,抓住时机,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4. 分析云南省农特产业发展的挑战,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提出有效的挑战应对策略,确保产业稳步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旨在为云南省农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推动该地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1.3 研究意义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
云南产业结构分析2
云南省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专业:城市规划学号:2011040164姓名:祁桂芝云南省区域产业结构分析摘要:近年来,云南工业有了恢复性增长,但与东部、中部相比,云南产业在结构转换中仍然存在工业化进程滞后、三次产业结构水平低、产业结构低度化、工业结构偏轻、企业平均规模小、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
对于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的云南,继续面临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资本密集型产业合理发展、制定和实施更加有效的产业结构政策、提高产业的核心技术能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合作等重大任务。
关键词:经济发展工业化产业结构1.云南工业化水平和产业结构现状2005年,云南的人均GDP7833元,按当年的汇率折算成966美元,处于钱納里等人提出的“的标准模式”(560-112美元)中的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
从表1中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后一直到90年代初,云南仍处于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1922年年云南人均GDP达到294美元,进入到了工业化初期;1978年人均GDP达到560美元,从该年起,云南就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起飞时期。
1978-2004年间,云南产业结构仅仅完成了一个阶段(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两个时期(农业和工业化起步)的演变。
总的来看,云南三次产业之间无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劳动力结构都不断由附加价值低的第一次产业向附加价值高的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转移;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已由一二三演变成二三一的格局;第一次产业不仅在GDP中的产值比重不断下降,而且劳动力就业人数也在下降;第三次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员比重在逐步提高。
这些变化趋势是与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三次产业理论相稳合的。
但云南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又具有如下三个显著的特点:表1.云南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的演变年份人均GDP(美元)GDP结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三次产业%)123123197811542.6639.9417.3986.17.67 6.23 198013739.1242.518.3885.038.07 6.9 1985165.534.741.5223.7879.4810.2910.23 1990255.927,9444.4327.6379.989.6110.41 1995364.5119.0850.7530.1877.0610.0812.86 2000560.1315.8151.3532.8473.889.1716.95 2004813.4813.4613.4633.8271.299.0919.62资料来源历年《云南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第一,三次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昆明产业趋势分析报告
昆明产业趋势分析报告昆明产业趋势分析报告一、引言昆明作为云南省省会,经济发展迅猛。
近年来,昆明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一系列变革与调整,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本报告旨在对昆明当前产业趋势进行详细分析,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利益方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二、昆明产业概况昆明的主要产业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在第一产业中,农业是昆明的基础,其中以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业为主要组成部分;第二产业以工业制造为主,涵盖电子、机械、化工等多个领域;第三产业则是昆明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包括商贸、金融、旅游等行业。
三、昆明产业趋势分析1. 农业发展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昆明农业正朝着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其中,粮食种植、花卉苗木、果蔬种植等领域发展迅猛。
未来,昆明农业还将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2. 工业制造昆明的工业制造业主要以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和汽车制造为主导,发展趋势积极向好。
随着5G时代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昆明的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高新技术企业增速较快。
昆明还加大了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3. 先进制造业昆明将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新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先进制造业。
昆明市政府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动昆明制造业由“大而全”向“精而专”转型。
同时,昆明将提供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吸引更多高端制造业企业落户昆明,推动制造业升级。
4. 旅游业昆明的旅游业一直是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昆明比较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
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昆明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昆明将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品质,开展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加强旅游品牌宣传,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5. 金融业昆明的金融业发展较快,巩固了云南成为西南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
昆明市政府将继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推动金融创新,增强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
基于灰色理论的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分析及预测
基于灰色理论的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分析及预测一、引言云南省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地处南端,边陲之地。
云南省的农业产业是该省经济的重要支柱,对农业产业的结构进行分析及预测对于该省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基于灰色理论,对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未来预测。
二、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概况云南省地处南端,气候多样,地形复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农作物及禽畜养殖。
云南省的农业产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以稻谷、玉米、烟叶、油茶、茶叶等为主要农产品,畜牧业以家畜养殖为主,能源等农产品成为了云南省的重要出口商品。
近年来,云南省大力发展了茶叶产业及中草药产业,成为了该省农业产业的新亮点。
1. 灰色理论简介灰色理论是由中国科学家炳震烈教授于1982年提出的,是一种对缺乏信息的系统进行分析、建模与预测的理论。
其主要以局部信息来研究整体问题,适用于分析和预测非线性、不确定和模糊的系统。
在农业产业结构分析中,基于灰色理论可以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更为精准的分析与预测。
利用灰色理论对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分析,首先我们可以得到历年来云南省各种农产品产量以及畜禽产品饲养数量的数据,然后经过计算分析,可以得到各种农产品及畜禽产品的相关特征参数。
通过研究这些参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可以清晰地看出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3. 农业产业结构预测利用灰色理论进行预测,首先可以得到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参数,并通过这些参数对未来的农业产业结构变化规律进行预测。
综合考虑气候、土地等自然因素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可以清晰地预测未来云南省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
未来几年,云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将呈现以下特点: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仍将是云南省农业产业的重要占比。
畜禽养殖业将继续保持发展态势,特别是家畜养殖将继续保持较高的产量。
茶叶产业及中草药产业发展迅速,将成为云南省农业产业的新增长点。
四、结论基于灰色理论的分析及预测,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
云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云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摘要云南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将对云南的行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关注云南的农业、旅游、矿产资源等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机遇。
1. 云南农业发展现状云南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发展。
农业一直是云南重要的支柱产业,但面临一系列问题。
首先,土地资源有限,导致农业规模相对较小。
其次,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缺乏现代化农业知识和技术的支持。
此外,市场信息不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
不过,随着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云南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相信未来农业发展会有更好的前景。
2. 云南旅游业发展现状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为优势,云南旅游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
不仅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云南旅游业也面临一些问题。
例如,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平衡,一些地区过度开发导致环境破坏。
同时,旅游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旅游设施和交通建设亟需改善。
加强旅游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护环境将是未来云南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3. 云南矿产资源开发现状云南地处中国西南的边陲地带,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近年来,云南矿产资源的开发得到了重视,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投资。
尤其是锡、铅、锌、锂等有色金属以及煤炭资源的开采量不断增加。
然而,矿产资源开发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一方面,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亟待解决。
另一方面,矿产资源的开采集中度高,对其他行业的发展影响较大。
因此,云南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4. 云南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云南的行业发展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首先,云南地理位置优越,具备与东盟国家合作的独特优势。
其次,政府鼓励创新和科技进步,为云南的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然而,云南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同时,人才流失也是云南行业发展的一个问题。
浅谈云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
浅谈云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和多元文化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云南省也在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从云南省产业结构现状出发,探讨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和挑战,以及调整的路径和方法。
一、云南省产业结构现状云南省是中国的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农产品资源。
传统产业主要包括煤炭、有色金属、农业和旅游业等。
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云南省的传统产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低端产能过剩等。
与此新兴产业的发展尚不充分,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比重较低,产业结构仍然偏重于第一、第二产业,缺乏多样化和协调性。
二、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和挑战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
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有利于提高产业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三是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四是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实现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地区一体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是资源禀赋不足,新兴产业发展空间有限;二是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三是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繁重,产业转型难度大;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产业结构失衡。
为了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云南省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传统产业。
在新兴产业方面,云南省可以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文化创意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传统产业方面,云南省可以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业竞争力。
云南省可以加强科技研发投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云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策略分析
云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策略分析作者:徐茂贤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3年第06期摘要:2012年云南省GDP总量突破万亿元,经济增速保持较快发展,但也暴露出主导产业单一、个别产业发展滞后和各产业内部结构不协调等问题。
本文将以技术创新作为主要手段对云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策略进行分析,从而阐述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优化策略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紧邻,同时连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南亚自由贸易区,具有“连接三亚,沟通三洋”的区位优势。
随着“第三亚欧大陆桥”的提出,云南在中国经济的全球开放战略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但云南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省份,其经济发展程度和产业结构与其作为桥头堡的战略是一个矛盾。
由此,通过对云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的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云南省最合适的经济政策。
一、技术创新影响云南省产业结构的全面解析从静态分析的角度来看: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是云南省的产业结构至少有两个问题:一是工业化程度低,具体的表现就是云南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为41.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6.3%,在全国31 个省份中排在第26 位;二是就业结构与产值比重的严重不协调,2009年产业的产值结构为7.67:51.84: 37.49,但是同期的就业结构为:62.3: 12:25.7 。
从动态分析的角度来看:云南省在90 年代初之前的产业变动的速度较快,但是之后的产业结构变化开始变缓。
从产业结构的素质评估来看,不仅从整体上表现出云南省的产业结构素质较低,就是单个的具体指标也是低于中间值。
因此需要对云南省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尤其是在当前云南省的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变缓的情况,对云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更是迫在眉睫。
1.影响云南产业结构升级的技术创新因素指标。
第一,技术创新投入水平:选取RD经费内部支出作为RD经费支出,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衡量技术投入的主要指标;RD经费外部支出占GDP的比重,反应了企业与外界相关单位科研活动的规模和强度等;RD人员折合全时人员反应了区域内技术创新技术人员的投入状况。
云南省农特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云南省农特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云南省农特产业发展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云南省地理环境优越,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适宜于多种农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云南省山区、高原地带众多,适宜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为农特产品的推广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是云南省农特产品丰富多样,涵盖了茶叶、水果、蔬菜、烟叶等多个品种,部分产品具有优质独特的品质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云南省还有一些传统工艺品和农产品加工业,为农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三是当前,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逐渐转型升级,农特产品的价值链不断延伸,市场需求也逐渐增长。
在全国农产业发展热潮下,云南省农特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深入研究云南省农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对于更好地推动云南省农特产业健康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云南省农特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析其优势和劣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云南省农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分析云南省农特产业的SWOT,探讨对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农特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3 研究意义云南省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较为繁荣的地区之一,其农特产业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
研究云南省农特产业发展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该地区农业产业现状,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推动云南省农特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对云南省农特产业的SWOT分析,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和面对挑战,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云南省农特产业发展的研究意义还体现在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和增收。
云南省五大支柱产业布局
云南省五大支柱产业布局————根据韦伯原理分析云南省的五大支柱产业分别是:烟草加工业、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旅游业、矿产业、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
烟草加工业:种植区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南盘江和元江等三大水系流域的平坝、缓坡和丘陵,涉及曲靖、玉溪、昭通、楚雄、大理、昆明、红河、保山等地。
而云南主要的几个烟草公司都分布在昆明、曲靖罗平、保山、玉溪、临沧、丽江、昭通等地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主要是以天然药物为主的现代医药产业、绿色食品及功能食品产业、花卉及观赏园艺产业和生物化工产业。
旅游业:北有雄伟壮丽的雪山冰川;南有广袤的热带雨林和珍稀动植物;西有蜿蜒奔腾的“三江并流”奇观;东有壮观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中有众多的高原湖泊和四季如春的旅游名城—昆明。
多样的自然景观形成了云南五大生态文化游区: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文化旅游区;滇西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滇东南岩溶地貌生态文化旅游区;滇东北红土高原生态文化旅游区和滇中高原湖泊生态文化旅游区。
矿产业:云南省内主要矿物有:煤、铅、锌、锗、铟、铊、镉、磷、蓝石棉、锡、铂、银、钾盐、砷、硅灰石、水泥配料用砂岩、硅藻土、铜、镍、钴、锑、化肥用蛇纹岩、盐矿。
煤矿:多分布在曲靖,昭通等地区。
铜矿:现已建成东川、易门、牟定、大姚等4个大中型铜矿生产基地。
新平大红山铜矿,探明储量155.64万吨。
钨矿: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地区,除麻栗坡、中甸钨矿已开采。
铁矿:主要分布在滇中及昆钢附近。
钛砂矿:集中分布在昆明、保山地区,在昆明附近的武定、禄劝、富民一带发现的特大型钛砂矿,品位高,且易采选,地质储量1400万吨,是目前我国最好的资源远景区之一。
金矿:金矿主要分布在滇西、滇南地区,并探明了墨江、镇流、元阳等3个大型金矿床。
盐矿:昆明市附近的安宁大型盐矿,厚度大,品位高,宜于大规模水采。
………………….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 各种大型水电站分布主要集中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流域。
浅析云南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
问题 的提 出
年 均 增 速 4 9 , 第 二 产业 年均 增 速 1 . % .% 1 7 ,第 三 产 业 年 均 增 速 达 l . % 较 快 的 增 长速 度保 证 了全 省 经 济 总量 的持 续 扩 大 。全 省 12 , 经 济 总 量从 2 0 年 的 2 3 . I 元 增加 到 2 1 年 的7 2 . 8 元 , 01 l8 3 亿 O0 24 1亿 增 长 了约 3 3 倍 ,特 别 是 “十 一五 ”期 间 , 全 省经 济 总 量年 均 比 .8 “ 五 ”期 间年 均 增  ̄ 3 2 3 亿元 ,形 成 了年 经 济 增 长 率超 过 二 十 18.2 2 、产业 结 构不 断优 化 ,二 、三 产业 共 同拉 动经济 增 长 经 过 1 年 的产 业 发 展 和调 整 ,云 南 “二 、三 、 一 ” 的产 业 结 O
起 步 较 晚 ,但 成 果 丰硕 ,一 方 面侧 重 对 产 业 结 构 理论 的解 释 和产 业 结 构 演 变 规 律 与 中 国 实 践 适 应 性 问 题 研 究 ; 另 一 方 面 结 合 中 国
国经 济发 展 的历 史 和经 验 也 表 明 : 一个 国家 或 地 区 的经 济 社 会 发 位 数 的 良好态 势 ( 表 1 。 见 )
经 验 法 则 、赤 松 要 雁 行 形态 理 论 等 ] 。国 内 学者 对 产 业 结 构 研 究 产 业 上 升 4 O 个 百 分 点 , 第 三 产 业 上 升 1 4 个 百 分 点 。 对 地 区 生 产 .2 .2
总 值 的贡献 份 额 ,第 一 产业 逐年 下 降,二 、三 产业 逐年 上升 ,第 二
构 不 断优化 。
一
产 业 结 构 的调 整 与 优 化 是 推动 经 济 增 长 的 重要 因素 ,在 整个 经 济 结构 中居 主 导 地位 。 以美 国 经 济学 家 钱 纳 里 为代 表 的 一 批 经 济 学家 将 经 济 增 长 理解 为 产 业 结 构 的全 面 转 变 , 先进 、合 理 的 产 业 结 构能 促 进 经济 增 长 ,增 强 一 国或 地 区的 国 际 竞争 力 。世 界 各 展 最 终是 取 决 于 该 国产 业 的 发 展 ,特 别 是 该 国 或地 区产 业 结 构 的 优化 程 度 。因 此 ,对 产 业 结 构 的 分析 和 研 究 受 到许 多学 者 和 政府 官 员 的重 视 。 国外 学者 对 产 业 结构 的演 变 规 律进 行 了大 量 研 究 , 总 结 出许 多产 业 结 构演 进 理 论 。 具 有典 型 代 表 意 义 的有 配 第 一 克 拉 克 定律 、库 兹 涅 茨人 均 收 入 影 响 论 、罗 斯 托 主 导产 业 扩 散 效应 理 论和 经 济 成 长 阶段 论 、钱 纳 里 工业 化 阶 段 理论 、霍 夫 曼 工业 化
基于灰色理论的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分析及预测
基于灰色理论的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分析及预测灰色理论是由中国科学家建立的一种非线性、非统计的数学方法,用来处理不完备、不确定、难以准确刻画的系统信息。
在农业产业结构分析及预测方面,灰色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
本文将基于灰色理论对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一、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复杂,适宜农业种植和养殖。
农业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主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
种植业主要以水稻、玉米、烟叶、油茶等作物为主,养殖业主要以猪、牛、鸡、鱼类为主。
近年来,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逐渐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1. 产业结构逐渐多元化。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引进,云南省农业产业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水果、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也在不断扩大。
2. 农业产业呈现出集约化趋势。
为了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云南省农业产业正逐渐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大型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色化。
云南省地处边疆,农业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升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地方特色的产业结构,如高山茶、云南白药、玫瑰油等。
通过收集云南省过去几年的农业产业数据,我们可以进行灰色理论分析。
这里以农业总产值、种植业总产值、养殖业总产值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1. 灰色关联度分析通过对农业总产值、种植业总产值、养殖业总产值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影响。
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可以量化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程度,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农业产业结构的内在关系。
通过对云南省过去几年的农业产业数据进行灰色预测分析,可以发现农业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和趋势性。
通过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可以对未来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云南省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实验二云南省经济(产业)结构研究实验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云南省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现状。
2.通过实验,知道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
3.通过实验,对云南省产业和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作出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5.通过实验,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实验教学要求:1.学生要主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获取云南省的相关现状资料;2.实验前要了解与本实验要求相一致的知识点;3.实验中要积极参与、团结协作、创新性地工作4.实验后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撰写研究报告,力求达到实验目的。
1.云南省概况1.1位置与范围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
云南省简称“滇”或“云”,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和亚洲最早人类。
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
总人口4596万(2010年),占全国人口3.35%,人口排名为第12名。
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
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1.2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1.2.1自然条件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
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
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米。
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84%多的面积是山地,高原、丘陵占10%,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
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
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
云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
云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省份,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丰富度为云南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提供了一定的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对云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分析: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导。
农业是云南省的主要经济支柱,农业生产聚焦在主要作物(如水稻、玉米、烟草)、园艺农业(如蔬菜、水果)以及畜牧业上。
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其中重点产业为冶金、能源、化工和建筑材料等。
第三产业是云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主要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和文化创意等领域。
在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中,农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由于云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农业能够获得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环境。
农业在云南省的就业结构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农业就业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劳动力的比例较高。
然而,云南省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协调性。
首先,农业在云南省的经济中的地位相对较高,但农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业产品低附加值,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其次,云南省的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结构不合理,工业产出增速较低。
第三,云南省的第三产业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劳动力的就业和就业质量还有待提高。
特别是一些盲目扩大住宿餐饮、房地产等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行业,对就业质量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为了促进云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附加值和有特色的农业产品。
其次,加强第二产业的发展,引导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提高产业链附加值,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比重。
第三,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注重提高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和质量,鼓励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
同时,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就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此外,云南省还应加强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不同地区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发展适合自身条件的产业,实现区域之间的互补和协调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云南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经济新常态下云南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云南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优势,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基础。
然而,在经济新常态下,云南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速度偏慢、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一、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当前云南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导,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实现产业升级,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
在此过程中,政府可采取以下措施:1.大力扶持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产业链向上发展,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2.支持制造业产业链的整合和升级,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鼓励企业参与国内国际竞争,开拓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
3.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旅游业、物流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形成产业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注重人才培养,提高企业竞争力现代化的产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支撑,人才的缺乏和质量的不高,会阻碍云南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因此,政府应注重人才培养,为企业引进和培养优秀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通过举办科学技术培训班、实施专项计划等吸引人才优化云南产业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
2.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加强产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认证工作,增强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益。
三、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政府可以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多种方式,给予企业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促进企业的投资和发展。
1.针对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政府可以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财政补贴和奖励力度。
2.加强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贷款、担保、融资租赁等多种金融产品,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
3.鼓励企业合作,加强企业之间的联合、合作和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基于灰色理论的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分析及预测
基于灰色理论的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分析及预测云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结构一直是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基于灰色理论,对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一、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适宜农业生产的条件较为丰富。
农业产业结构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四大类。
在这些产业中,种植业的发展较为突出,其中以稻谷、玉米、烟叶、油茶等农作物为主要种植品种,占据了云南省农业总产值的大部分。
林业主要以竹、木材、果树为主要产品,畜牧业则以牛、猪、羊等为主要养殖品种,渔业则以淡水养殖和捕捞为主要形式。
1. 种植业占据主导地位:云南省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导,农作物产量和产值占据了农业总产值的重要比重,其中以稻谷和烟叶产量居前,成为云南省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2. 林业及畜牧业稳步发展:云南省的林业与畜牧业也在稳步发展,尤其是林业产值占据了较大比重,成为支撑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
3. 渔业发展有限:云南省的渔业产业相对发展较为有限,由于地处内陆,在渔业资源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在灰色理论中,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分析需要考虑到产业间的联系和影响,以及产业内部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灰色理论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产业间联系的影响:云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影响。
种植业提供了农作物原料,而林业和畜牧业则为种植业提供了生产原料和生态环境,渔业则为农业提供了一定的补充。
2. 产业内部的发展趋势:种植业在云南省农业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稻谷、玉米、烟叶等农作物产量和产值较高,而林业和畜牧业也在稳步发展,但渔业的发展相对较为有限。
3. 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由于受到资源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云南省的农业产业发展并不平衡,而且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性。
基于灰色理论的分析,对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可以得到如下几点结论:1. 种植业仍将占据主导地位:未来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中,种植业仍将占据主导地位,农作物产量和产值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云南省农特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云南省农特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云南省地处西南地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云南省农特产业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云南省农特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促进云南省农特产业的发展,本文将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云南省农特产业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旨在为云南省农特产业的提升和发展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一、云南省农特产业的优势1. 丰富的农业资源:云南省气候多样,地理环境复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种植多种作物和养殖多种动物,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
2. 交通便利:云南省交通便利,西南亚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互动频繁,促进了农特产品的外销。
3. 丰富的农产品种类:云南省农特产品种类繁多,例如云南烟叶、云南普洱茶、云南白药等等,这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4. 丰富的民族风情:云南省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地方特色,能够为农特产品增加不同的价值和吸引力。
二、云南省农特产业的劣势1. 产业发展不平衡:云南省地广人稀,山地和高原地区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均衡,导致了部分地区的农特产业发展不平衡。
2. 产品质量不稳定:由于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管理水平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品牌建设不足:云南省农特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相对滞后,制约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4.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云南省农特产品面临着来自全国各地和国外农特产品的激烈竞争。
三、云南省农特产业面临的机会1. 农产品市场需求增加: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2.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国家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逐步加大,为农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3. 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提高了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技术水平,为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供了保障。
云南省工业结构变动及其调整对策分析
云南省工业结构变动及其调整对策分析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多年来,云南省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工业结构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入手,分析云南省工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一、云南省工业结构变动的原因1.资源禀赋限制:云南省地处西南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资源禀赋相对落后。
相比其他地区,云南省在传统的制造业、重工业发展上存在一定困难。
2.环境保护压力增大:云南省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脆弱,同时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之一、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限制了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工业的发展。
3.市场需求变化: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
对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增加,对低附加值产品的需求下降。
二、云南省工业结构变动的影响1.产业竞争力提升:云南省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如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现代农业等,提升了产业竞争力。
2.就业机会增加: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云南省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帮助解决了就业压力问题。
3.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云南省的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三、云南省工业结构调整的对策1.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引进优秀的科研机构和人才,提升云南省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
2.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云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
3.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供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培养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加大环保力度:云南省要加强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淘汰和整治,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5.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云南省要加强与周边省份的合作,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协同发展。
6.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云南省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中小企业的税负,并提供融资、场地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
云南省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省产业发展现状云南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近年来,云南省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首先,云南省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积极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世界文化遗产,如丽江古城、大观楼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云南不断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建设了一批文化旅游示范区和特色小镇,推动旅游与文化、农业、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其次,以农业为基础的一系列产业链正在形成和壮大。
云南省拥有适合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种植业和畜牧业是云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
云南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推广优质农产品种植和畜牧业现代化生产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云南省还发展了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兴农业产业,打造了一批品牌农产品,如“红河谷”咖啡、普洱茶等。
同时,云南省积极发展现代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锌、铅、锂等,同时还具备优势的水电资源。
云南省在航空航天、无人机、电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形成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高科技和装备制造企业。
此外,云南省还加大了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云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农产品加工等,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在云南省推进顺利,农村风貌逐渐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总的来说,云南省产业发展现状呈现多元化、优势互补的特点。
旅游业、农业和现代制造业是云南省的重点发展方向,通过不断创新和,云南省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和升级。
同时,云南省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资源环境压力、产业转型升级等,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推动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关于云南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作者: 胡伏云
出版物刊名: 经济问题探索
页码: 7-8页
主题词: 产业结构调整 云南经济 生态环境恶化 劳动密集型 技术水平 贫困人口 国民经济自然资源 产业素质 协调发展
摘要: <正> 一、云南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1.产业结构初级化,产业素质低,第一产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大;第二产业内部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组织效率低。
大部分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低水平的传统产业,缺乏新兴的带头产业。
更为严重的是,农业基础相当薄弱,农村相对贫困人口增多,生态环境恶化,使整个经济建立在不稳当的基石上。
农业不过关,交通运输通信落后,人才、技术缺乏成为制约云南经济的三大“瓶颈”。
2.云南经济从总体上讲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专业:城市规划学号:2011040164姓名:祁桂芝云南省区域产业结构分析摘要:近年来,云南工业有了恢复性增长,但与东部、中部相比,云南产业在结构转换中仍然存在工业化进程滞后、三次产业结构水平低、产业结构低度化、工业结构偏轻、企业平均规模小、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
对于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的云南,继续面临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资本密集型产业合理发展、制定和实施更加有效的产业结构政策、提高产业的核心技术能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合作等重大任务。
关键词:经济发展工业化产业结构1.云南工业化水平和产业结构现状2005年,云南的人均GDP7833元,按当年的汇率折算成966美元,处于钱納里等人提出的“的标准模式”(560-112美元)中的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
从表1中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后一直到90年代初,云南仍处于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1922年年云南人均GDP达到294美元,进入到了工业化初期;1978年人均GDP达到560美元,从该年起,云南就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起飞时期。
1978-2004年间,云南产业结构仅仅完成了一个阶段(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两个时期(农业和工业化起步)的演变。
总的来看,云南三次产业之间无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劳动力结构都不断由附加价值低的第一次产业向附加价值高的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转移;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已由一二三演变成二三一的格局;第一次产业不仅在GDP中的产值比重不断下降,而且劳动力就业人数也在下降;第三次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员比重在逐步提高。
这些变化趋势是与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三次产业理论相稳合的。
但云南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又具有如下三个显著的特点:表1.云南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的演变年份人均GDP(美元)GDP结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三次产业%)123123197811542.6639.9417.3986.17.67 6.23 198013739.1242.518.3885.038.07 6.9 1985165.534.741.5223.7879.4810.2910.23 1990255.927,9444.4327.6379.989.6110.41 1995364.5119.0850.7530.1877.0610.0812.86 2000560.1315.8151.3532.8473.889.1716.95 2004813.4813.4613.4633.8271.299.0919.62资料来源历年《云南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第一,三次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2004年,云南三次产业中产值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分别为13.46:52.72:33.82和71.29:9.09:19.62,不仅大大低于江苏3.8:68.73:27.47和37.4:31.6:31广东3.92:74.17:21.91和34.65:36.91:28.44,而且劳动力就业结构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第一产业无论产值还是就业人员比重均较大。
云南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人员比重均居于13.46%和71.29的较高水平上,表明对第一产业依赖还比较大。
第二、第三产业对就业吸纳能力弱,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剩余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缓慢。
第三、第三,工业化进程较为滞后。
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中第二产业仅占52.72%近9年来均在51%左右徘徊,它所吸纳的就业人员仅占9.09%,这些均表明工业化较为滞后,并且工业化未能有效地带动就业结构的相应转变,使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难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云南产业结构问题分析2.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度量表2是1997-2004年间云南第一产业内各产业总产值、第二产业内工业各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表2.1997-2004年云南各产业比值农业19.9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业 1.19%林业 2.61%医药制造业0.52%牧业10.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81渔业0.6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1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3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10%黑色金属矿采选业0.06%金属制造业0.10%有色金属矿采选业0.39%通用设备制造业0.20%农副食品加工业0.58%专用设备制造业0.24%食品制造业0.0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23%饮料制造业0.19%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19%烟草制造业15.13%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06%纺织业0.09%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09%及纸制品业0.3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2.6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03%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1999-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云南的工农各产业产值构成当中,农业、烟草制品业和牧业排在前三名,它们占GDP的比重均超过了10%分别为19,95% 15.13%和10.41%但在产值前三强当中,只有烟草制品业为支柱产业。
在辉煌时期的1994年,烟草加工业产值曾占云南GDP的32.5%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中有70%左右来自于“两烟”,烟草产业开始成为云南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但也是唯一的中知足产业,因为除去这三大产业,则其他没有任何一个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了5%。
这表明云南除烟草制品业以外,还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支柱产业,单一支柱产业的特征比较明显,产业结构仍存在较为严重的失衡问题。
2.2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度量1.劳动生产率。
从总体上看,云南各产业的平均后劳动生产率较低,粗放型增长的特点比较明显。
云南与江苏劳动生产率比较。
从表3中可以看到,1993-2003年23个产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云南仅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烟草制品业和医药制造业三个产业高于江苏,而其他20个产业劳动生产率均低于江苏。
从这一角度我们不难看出云南与我国制造业相对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江苏的产业结构高度上的差距。
江苏湖南云南云南与江苏比较云南与湖南比较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19 1.12-0.190.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2.51 2.15 2.550.040.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4.39 2.29 2.25-2.14-0.04农副食品加工业7.2 6.13 3.06-4.14-3.07食品制造业 5.63 3.01 2.44 3.19-0.57饮料制造业 6.53 4.72 3.96-2.57-0.76烟草制造业89.2665.96112.8323.5746.87纺织业 3.87 1.660.75-3.12-0.91及纸制品业 6.72 3.64 5.29-1.43 1.6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5.6815.49 4.01-11.67-11.48医药制造业7.15 2.9 3.28-3.870.3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8.16 5.23 2.770.77 3.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91 1.77 5.21-1.14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79 4.944,45-4.580.27金属制造业9.88 4.63 2.86-5.43-0.18通用设备制造业 5.52 3.21 2.26-2.66-0.35专用设备制造业 4.54 2.01 1.95-2.880.2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4.55 2.92 3.14-2.6-0.97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5.91 3.63 2.86-2.77-0.4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7.44 4.042。
26-4.58-1.1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0.53 5.9 1.95-4.62-0.3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1.13 3.3 3.19-3.76 1.63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统计年鉴》(1999-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云南与湖南劳动生产率比较。
从表3中可以看到,1993-2003年23个产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云南与湖南相比较可谓难分高下。
云南有11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湖南,12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湖南。
云南的烟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等“支柱产业”劳动生产率普遍较湖南高,而湖南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石油加工业等劳动生产率则普遍较云南高。
但也不尽如此,如矿产业是云南的“支柱产业”,云南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的劳动产率均低于湖南。
且作为矿产业的眼生产业,云南的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业等的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于湖南,表明云南的装备制造业极其落后,制造业发展还有极大地发展空间。
2.3对云南工业部门群体的评价及分析结合云南实际,考虑到指标的代表性和可行性,本文选择了以下两个指标对云南工业部门群体进行评价:产业效率方面,选择劳动生产率为基本指标,用产业增加值除以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来计算;产业结构方面,选择产业增加值比重为基本指标,即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按照表5构造云南工业部门群体评价矩阵,仍然只有烟草这一个产业,其他产业要想成为支柱产业,还需要艰苦的努力。
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较少,一大批传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呈整体性衰退,导致整个产业增长率和效率偏低。
表5 云南工业部门群体评价矩阵生产率较高且产业增加值比重低新兴产业生产率高且产业增加值比重高支柱产业生产率低且产业增加值比重低衰退产业生产率高或产业增加值比重较高主导产业在该矩阵中生产率和产业增加值比重两个指标是评价新兴、主导、支柱和衰退四种产业类型的依据。
结合表2产业增加值数据和表3劳动生产率数据以及表5,对云南工业部门群体进行评价,见表6表6云南工业部门群体评价表指标生产率产业增加值比值产业类别产业名称低较高高低较高高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新兴产业黑色金属矿选业√√主导产业有色金属采选业√√衰退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衰退产业食品制造业√√衰退产业饮料制造业√√衰退产业烟草制品业√√支柱产业纺织业√√衰退产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新兴产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衰退产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主导产业医药制造业√√主导产业非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新兴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主导产业有色金属采选业√√主导产业金属制品业√√衰退产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新兴产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衰退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衰退产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衰退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新兴产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衰退产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主导产业注:生产率的高低是与江苏、湖南相同产业相同指标相比较而言的,生产率低、较高、高分别指生产率平均值小于湖南、大于湖南、大于江苏;而结合云南实际,产业增加值的高低是与全省经济的相同指标相比较而言的,产业增加值比重低、较高、高分别指该比重小于1%,介于1%-5%之间、大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