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讲义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教育学的历史与未来
一、教育学的历史
(一)教育学概念的演化
pedagogy——教仆(教学法、应用的艺术,不具有深奥的科学)
education——更强调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和学术研究。既指教育又指教育学。
Education is an art ; education is a science.
Educology——教理学,指称“引发”或“发展一切天然力量”之科学,即整个教育知识体系。
汉语“教育学”最初是由德语经由日语“教育学”转译过来的(1901年,立花铣三郎讲述、王国维翻译的《教育学》——日本式的赫尔巴特教育学)。(二)教育学独立形成的条件和标志
1、形成的条件:
①教育知识的丰富与积淀
②教育实践的需要
③科学发展的奠基
④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
教育经验——教育思想——教育科学
①教育经验——来自教育实践,最初的教育经验是自发产生的,它常常是一种无意识、也无科学根据的朴素行为,是人类对教育的最初级的认识,具有明显的直观性、表面性、局限性和偶然性。
②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问题认识的较高级阶段。它首先是人们在丰富经验基础上的判断,是思维初步加工的产物;其次它取决于人们依据一定的世界观和教育目标所做出的选择,即价值取向。
③教育科学——是人们对教育问题认识得更高级阶段,是人们对各种教育问题加以分析、研究而得出的高度准确性的认识。
2、形成的标志:
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确立
反映教育本质或规律的概念体系的形成
科学研究方法的出现
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的成立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代表整个教育知识学科化的最初成果。
康德——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首次在大学讲授。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年),被公认为教育学独立形成的标志学著作。
(三)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进程中的各种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
形式教育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古典人文学科课程最有发展价值;教育要遵循学生心里官能的内在发展秩序。(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
实质教育论——教育目的是向学生传授与生活相关的广泛知识;实科课程最有价值;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
自然主义教育与国家主义教育
自然主义教育——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和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强调模仿自然法则教育学生,让学生愉快地生活与学习。(代表人物: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 国家主义教育——国家应承担起教育民众的责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国家公民。(代表人物:孔多塞、费希特、杰斐逊)
赫尔巴特创造了一个教育时代——传统教育。自《普通教育学》诞生以后,教育学领域便出现了一个批判的时代,从而推动了了教育学的发展。
只有理性的批判,才能使知识获得真正的发展。
实验教育学——自然科学的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的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实践的教育学
制度教育学——制度的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意识形态的教育学
批判教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学
二、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所研究的主要是学校教育这一特定的现象,研究这一现象领域内特有的矛盾运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中一般性问题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以事实为基础的教育中的一般问题。
教育学是以人的教育为其对象的唯一科学。
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存在。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
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及其教育派别。
教育学研究要有“问题意识”,防止“虚假问题”的出现,不断深化问题。
(二)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
事实与价值
历史与逻辑
一元与多元
(三)教育学的科学性
理性主义教育科学观——概念思辨
实证主义教育科学观——量化实证
精神科学的教育科学观——以人为本(理解)
经验逻辑主义教育科学观——客观中立
实践科学的教育科学观——解决问题
马克思主义教育科学观——辩证统一
(四)教育学的本土化
教育学的普适性与独特性?
中国特色的教育学?
中国教育学发展的三大世纪问题(叶澜提出)
政治意识形态与学科发展的关系问题——教育学的发展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深深的政治意识形态烙印。
教育学发展的“中外”关系问题——教育学的本土化、中国特色问题(缺乏原创性的理论研究)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独立性、科学性、知识性质?
(五)教育学的实践性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教育学是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综合
教育学的价值在于形成教育者的实践智慧
实践智慧——是在实践上知道怎么做的知识类型和推理形式,它不等同于任何脱离主体而存在的‘客观知识’,它是人在生活世界中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和经验。实践智慧既不等同于教育经验,也不等同于教育理论。
实践智慧的基本特征:动态生成、不可言说、独一无二
实践智慧的主要表现:
就教学过程而言,实践智慧表现为对知识传授的超越。
就教学方法而言,实践智慧表现为一种教学机智。
就教师发展而言,实践智慧表现为对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