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合集下载

弯曲强度的计算公式

弯曲强度的计算公式

弯曲强度的计算公式
弯曲强度是材料在受到弯曲加载时能够抵抗断裂的能力。

它是衡量材料在弯曲应力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计算弯曲强度的公式取决于所使用的材料和几何形状。

对于简单的弯曲情况,如梁的弯曲,可以使用欧拉-伯努利理论来计算弯曲强度。

该理论假设梁在弯曲时保持线弹性,并且材料的应力分布是线性的。

根据这个理论,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梁的最大弯曲应力:
σ = (M * c) / I
其中,σ是最大弯曲应力,M是弯矩,c是梁的截面最大距离(也称为截面臂),I是梁的截面惯性矩。

对于复杂的几何形状和非均匀材料的弯曲情况,需要使用更为复杂的公式。

例如,对于不均匀材料的弯曲,可以使用蒙特卡洛方法或有限元分析来计算弯曲强度。

此外,不同类型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弯曲强度计算公式。

例如,对于金属材料,可以使用杨氏模量和屈服强度来计算弯曲强度。

对于混凝土材料,可以使用弯曲抗剪强度和弯曲抗拉强度来计算弯曲强度。

总之,计算弯曲强度需要考虑材料的机械性能、几何形状和加载条件。

准确计算弯曲强度对于工程设计和结构分析至关重要,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弯曲梁的剪应力计算及强度计算

弯曲梁的剪应力计算及强度计算
S Z ( 2 m 0 1 m m 2 3 m 0 m 5 ) 8 .m 4 1 0 4 m 0 3 m
近似均匀分布
例 一简支梁及其所受荷载如图所示。若分别采用 截面面积相同的矩形截面,圆形截面和工字形截面, 试求以三种截面的最大拉应力。设矩形截面高为 140mm,宽为100mm,面积为14000mm2。
解: 1.最大弯曲剪应力。
最大弯曲剪应力发生 在中性轴上。中性轴 一侧的部分截面对中 性轴的静矩为:
Sz ycA
S z,m a (2 xm 0 1 m m 2 4 0 m m 5 )2 m 2m 0 9 m .0 2 14 m 5 03 m 2
最大弯曲剪应力:
(2).腹板、翼缘交接处的弯曲剪应力
1、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为:
maxW Mz max
要求梁内的最大弯曲正应力σmax不超过材料在 单向受力时的许用应力[σ]
利用上述强度条件,可以对梁进行三方面的计算: 正应力强度校核、截面选择和确定容许荷载。
2、 弯曲剪应力强度条件
最大弯曲剪应力作用点处于纯剪切状态, 相应的强度条件为:
梁的弯矩如图示,在横截面D与B上,分别 作用有最大正弯矩与最大负弯矩,因此,该二 截面均为危险截面。
截面D与B的弯曲正应力分布分别如图示。 截面D的a点与截面B的d点处均受压;而截面 D的b点与截面B的c点处均受拉。
由于|MD|>|MB|,|ya|>|yd|,| 因此 |σa|>|σd|
即梁内的最在弯曲压应力σc,max发生在截面D 的a点处。至于最大弯曲拉应力σt,max, 究竟发生 在b点处,还是c点处,则须经计算后才能确定。
6-4.2梁的剪应 力及强度计算
湖北省工业建筑学校建筑工程建筑力学多媒体课件

梁的剪应力及其强度条件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剪应力计算公式

梁的剪应力及其强度条件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剪应力计算公式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8.2 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8.3 梁的剪应力及其强度条件 8.4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横截面上有弯矩又有剪力。 例如:AC和DB段。 称为横力弯曲(剪切弯曲)。 横截面上有弯矩没有剪力。 例如:CD段。 称为纯弯曲。
力 max 发生在弯矩最大的截面上,且离中性轴最远处。即
引用记号 则
max
M max ymax Iz
Wz
Iz ymax
max
M max Wz
Wz 称为弯曲截面模量。它与截面的几何形状有关,单位为m3。
8.2 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对于宽为 b ,高为 h 的矩形截面
Wz
Iz ymax
bh3 /12 h/2
A
A
M
E
Iz
式中1/ρ为梁弯曲后轴线的曲率。
EIz 称为梁的弯曲刚度。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E y
(b)
由上面两式,得纯弯曲时正应力的计算公式:
将弯矩 M 和坐标 y 按规定的正负代入,所得到的正应力若为 正,即为拉应力,若为负则为压应力。
一点的应力是拉应力或压应力,也可由弯曲变形直接判定。 以中性层为界,梁在凸出的一侧受拉,凹入的一侧受压。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E y
(b)
将式(b)代入式(d),得
M y
z dA 0
A
(d)
M z
y dA M
A
(e)
z dA E y z dA 0
A
A
A y z dA I yz 0
(自然满足)
y 轴为对称轴,必然有Iyz=0。

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1.梁的基本假设梁的基本假设包括:梁材料是均匀各向同性的,梁截面是平面截面,梁的纵向伸缩变形可以忽略,梁的横向收缩变形可以忽略,梁截面平面保持平直。

2.梁的受力分析在进行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之前,需要对梁的受力进行分析。

常见的梁的受力包括弯曲、剪切和轴向拉压等。

2.1弯曲弯曲是梁的一种主要受力状态,发生在梁受到弯矩作用时。

对于弯曲受力的梁,可以运用梁弯曲理论进行应力和强度计算。

常见的梁弯曲理论包括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和延性梁理论。

2.2剪切剪切是梁的另一种重要受力状态,发生在梁上部分截面受到剪力作用时。

剪切力引起梁截面上的剪应力,可以通过剪切变形理论进行计算。

2.3轴向拉压轴向拉压发生在梁上部分截面受到轴向拉力或压力作用时。

轴向拉力或压力引起梁截面上的轴向应力,可以通过轴向变形理论进行计算。

3.梁的应力分析根据梁的基本假设和受力分析,可以进行梁的应力分析。

梁的应力分析包括黄金区和非黄金区的判断、应力分布的计算和强度设计的确定。

3.1黄金区和非黄金区判断黄金区是指梁截面上应力最大的区域,通常位于材料的纤维处。

在黄金区内,应力达到梁材料的屈服强度。

非黄金区则是指其他区域,应力小于屈服强度。

3.2应力分布计算根据梁的受力和应力分析,可以计算出梁截面上的应力分布。

应力分布的计算可以通过梁的几何形状、外力和边界条件以及材料的性质来确定。

常见的应力分布包括弯曲应力、剪切应力和轴向应力等。

4.梁的强度设计梁的强度设计是根据计算得到的应力分布进行的。

根据材料的强度,可以确定梁的尺寸和形状,以满足梁的极限状态和使用状态的要求。

总结起来,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是梁力学中的基本问题,包括梁的受力分析、应力分布计算和强度设计等内容。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设计,可以确保梁的安全和可靠性,提高结构的性能。

梁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梁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梁的应力及强度计算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元件,用于承受或分配荷载。

在设计和分析梁的过程中,计算梁的应力及强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梁的应力及强度计算方法。

首先,梁的应力定义为单位面积上的力,用公式表示为:σ=M*y/I其中,σ表示梁的应力,M表示梁的弯矩,y表示距离中性轴的垂直距离,I表示梁的截面惯性矩。

梁的应力通常包括弯曲应力、剪切应力和轴向应力。

弯曲应力是由于弯曲力引起的应力,计算公式为:σ_b=M*y/I其中,σ_b表示弯曲应力。

剪切应力是由于纵向剪力引起的应力,计算公式为:τ=V*Q/(b*t)其中,τ表示剪切应力,V表示纵向剪力,Q为形状系数,b为梁的宽度,t为梁的厚度。

轴向应力是由于轴向力引起的应力,计算公式为:σ_a=N/A其中,σ_a表示轴向应力,N表示轴向力,A表示梁的截面积。

梁的强度是指在给定的荷载下梁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在计算梁的强度时,通常需要将不同种类的应力进行合并。

弯曲强度是指梁在弯曲荷载下的抗弯矩能力。

根据材料的弯曲性能和形状,可以采用破坏理论或变形理论计算梁的弯曲强度。

剪切强度是指梁在剪切荷载下的抗剪切能力。

根据材料的剪切性能和梁的几何形状,可以计算出梁的剪切强度。

轴向强度是指梁在轴向荷载下的抗轴向力能力。

轴向强度的计算通常基于材料的抗拉性能。

在进行梁的应力及强度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材料的弹性模量、断裂韧性和安全系数等。

总之,梁的应力及强度计算是结构设计和分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可以确保梁在荷载下的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z dA dM z y dA
dM y
( Stresses in Beams) 将应力表达式代入(1)式,得
FN

A
E
y

dA 0
E

A
ydA 0
待解决问题:
中性轴的位置
中性层的曲率半径ρ
S z ydA 0 A
y M y zE dA 0 A
中性轴通过横截面形心
伽利略(G.Galiieo, 1564-1642)的研究中认为: 弯曲应力是均匀分布的 (《两门新科学的对话》1638 年出版 ) , 因而得不到正确的公式,大科学家有时 也弄错。
( Stresses in Beams)
C C
Z 中性轴
Z
y

C M M
y 拉
C
Z
Z 两部分。
?
( Stresses in Beams)
横截面的 对称轴
横截面
y σ Eε E ρ
M
中性层
中性轴
1、中性轴的位置(Location of the neutral axis) 2、中性层的曲率半径 (Curvature radius of the neutral surface)
?
中性轴
( Stresses in Beams)
强度条件(strength condition):
梁内的最大工作应力不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
1、数学表达式(mathematical formula)
max
M max [ ] W
2、强度条件的应用(application of strength condition)
M max (1) 强度校核 [ ] W M max (2)设计截面 W [ ] (3)确定许可核载 M max W [ ]

工程力学第8章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工程力学第8章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弯曲应力是指由于外力矩作用,使梁 发生弯曲变形时,在梁的横截面上产 生的应力。
弯曲应力的大小与外力矩、截面尺寸 和材料性质等因素有关。
弯曲应力的产生原因
当梁受到外力矩作用时,梁的横截面上的内力分布不均匀, 产生弯曲应力。
弯曲应力的产生与梁的弯曲变形有关,是梁在受到外力矩作 用时,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的表现。
弯曲应力的分类
正弯曲应力
当梁受到外力矩作用时,在横截面上产生的正应 力称为正弯曲应力。
剪切弯曲应力
当梁受到外力矩作用时,在横截面上产生的剪切 应力称为剪切弯曲应力。
扭曲弯曲应力
当梁受到外力矩作用时,在横截面上产生的扭曲 应力称为扭曲弯曲应力。
03
梁的弯曲应力计算
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
01
公式:$sigma = frac{M}{I}$
方向的力,梁的宽度是截面的几何尺寸。
弯曲正应力和剪切应力的关系源自公式$sigma + tau = frac{M}{I} + frac{V}{b}$
描述
该公式表示弯曲正应力与剪切应力之间的关系,两者共同作用在梁上,决定了梁的强度和刚度。
04
梁的强度计算
强度计算的依据
梁的弯曲应力
01
梁在弯曲时,其内部的应力分布情况是决定其强度的关键因素。
机械零件
在机械零件设计中,如起 重机的吊臂、汽车的车身 等,梁的强度计算是保证 其正常工作的基础。
05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的关系
弯曲应力对强度的影响
弯曲应力是梁在受到垂直于轴线的力时产生的应力,它会 导致梁发生弯曲变形。弯曲应力的大小和分布与梁的跨度 、截面形状和材料等因素有关。
弯曲应力对梁的强度有显著影响。当弯曲应力过大时,梁 可能会发生断裂或过度变形,导致其承载能力下降。因此 ,在进行梁的设计和强度计算时,必须考虑弯曲应力的影 响。

梁的弯曲应力和强度计算

梁的弯曲应力和强度计算

88
7.5 106 7.6 106
88 86.8MPa
弯曲正应力计算
三、计算题
27.一矩形截面简支梁,梁上荷载如图所示.已知P=6kN、 l=4m、b=0.1m、h=0.2m,试画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求 梁中的最大正应力. 解:(1) 作剪力图、弯矩图
(2)求最大正应力
Mmax 6kN m
横向线:仍为直线,仍与纵向线正交,相对转动了一个角度 纵向线:曲线,下部伸长,上部缩短
(2)假设 平面假设:横截面在变形前为平面,变形后仍为平面,且仍
垂直于变形后梁的轴线,只是绕横截面上某个轴 旋转了一个角度。 单向受力假设:梁由无数根纵向纤维组成,之间无横向挤压,
只受轴向拉伸与压缩。
中性层
3、正应力计算公式 〖1〗几何变形关系
内容回顾
弯曲正应力 1. 基本假设:
(1)平面假设: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但转动了一角度。 (2)单向受力假设:杆件的纵截面(与杆轴平行的截面)上无正应力。
2.中性轴Z:
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平面弯曲时中性轴过形心且与对称轴垂直。
3.正应力计算公式:
中性层
4.正应力分布规律:沿截面高度呈线性分布。
4、正负号确定 1)M、y 符号代入公式
2)直接观察变形
5、适用范围及推广
〖1〗适用范围: 平面弯曲(平面假设、单向受力假设基础上)、 线弹性材料
〖2〗推广: ① 至少有一个对称轴的截面; ② 细长梁 (l/h>5);
6、最大正应力
工程上关心的是极值应力:
只与截面形状、尺寸有关
抗弯截面模量
对剪切(横力)弯曲: 矩形:
解:(1)作弯矩图,
求最大弯矩

梁应力强度计算

梁应力强度计算
纵向对称面仍为平面在同一截面上变形公式共同作用横截面翘曲纵向截面间有挤压
第五章 平面弯曲梁的强度
内容: 梁的应力、强度计算
τ→FS
z
dA
FS y
σ→M
M
z
dA
dA
y
M =∫yσσd
A
§5.1 梁的正应力
一、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F
F
a
l
a
FS F
M
x
F Fa
x
FS M
纯弯曲梁
Me
l
x
Me
450×0.03 2×45×10-9
=150
MPa
(-)
习题5-13 当20号槽钢受纯弯曲变形时,测出A、B两点间长度
Δl=27×10-3mm,材料的E=200GPa。试求梁截面上的弯矩M。
解:
50
5
M
AB
M


ε=
Δl l
=
27×10-3 50
=5.4×10-4
σ=Eε=200×109×5.4×10-4=108MPa
BC段: d2 ≥ 3
32×455×103 π140×106
= 321 mm
取: d1=250mm d2=322mm
例11. 已知:[σ]=160MPa,[τ]=100MPa,
试选工字钢梁的型号。
解: Fsmax=6kN
1.σ计算:
σmax =
M max Wz
≤ [σ]
M max = 8 kN • m
=
1 2
qab+
1 8
qb2
=
0.02375q
N

m

梁的应力及强度计算—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建筑力学)

梁的应力及强度计算—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建筑力学)
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
弯曲正应力是控制梁弯曲强度的主要因素
max
M max Wz
[ ]
设法减小梁内的最大工作正应力,提高梁的承载能力,提高梁的弯曲强度。
1.改善梁的受力情况,以降低最大弯矩Mmax的值; 2.采用合理的截面形状,以提高Wz的数值,使材料得到充分利用。
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
1.降低最大弯矩Mmax的措施 (1)合理布置荷载作用位置及方式
My2
cmax IZ y2 c t max My1 y1 t
IZ
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
3.采用等强度梁(合理设计梁的外形)
在工程实际中,常根据弯矩沿梁轴的变化情况,将梁相应设计成变截面的。 横截面沿梁轴变化的梁,称为变截面梁。
等强度梁——各个横截面具有同样强度的梁。
=M (x) max W (x)

W
(
x)=
M (x)
(2)采用W/A值大的截面形状 直径为h的圆截面
高为h宽为b的矩形截面
h 3
W 32 h 0.125h
A h 2 8
4
W
1 6
h
0.167h
A bh 6
高为h的槽形或工字形钢截面
W (0.27 ~ 0.31)h A
从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可知:当距中性轴最远点处应力达到相应许用应力时,
中性轴上或附近的应力分别为零或较小,这部分材料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故应
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
2. 采用合理的截面形状 合理截面形状——指用较少材料获得最大的Wz值。
(1)当截面面积和形状相同时,采用合理的放置方式。
竖放时Wz(b)与横放时Wz(c)比值 因此,矩形截面梁竖放比平放合理。
Wz (b) (bh2 ) /(hb2 ) h 1 Wz (c) 6 6 b

工程力学弯曲强度2(应力分析与强度计算

工程力学弯曲强度2(应力分析与强度计算

max
y
2
当中性轴是横截面的对称轴时:
IZ
max
IZ
y
y1 y2 y max
1
即对称截 面梁
max max max
y
Iz 简单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 Wz= ymax y
h z
y z
bh Iz bh 2 Wz= 12 h h 6 2 2
3
max - max -

i max

M z max max i = Wz i
一般非等直梁
M z x y x max = max x = I z x max
可利用函数求导的方法得到最大正应力数值
固定端处梁截面上的弯矩: M=Me 。 且这一梁的所有横截面上的弯矩都 等于外加力偶的力偶矩Me
中性轴通过 截面形心,因此z 轴就是中性轴。 据弯矩方向可知中性 轴以上均受压应力,以下 均受拉应力。 根据正应力公式,横截面上正应力沿截面高度(y) 按直线分布,在上、下边缘正应力最大。可画出固定 端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图。
M max y 2 0.253N m 10 3 15 10 3 m 2 0.842 10 3 Pa 84.2MPa Iz 4.5 10 -8 m 4
例题
C
FRA FRB
T形截面简支梁在中点承受集中力 FP =32kN, l=2m。 T形截面的形心坐标yC=96.4mm,横截面对于z 轴的惯性矩Iz =1.02108 mm4。求:弯矩最大截面上的 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 解: 根据静力学平衡可求得支座A和B处的约束力分别 为FRA=FRB=16 kN。据内力分析,知梁中点截面 上弯矩最大

第九章第六节梁弯曲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上课用)

第九章第六节梁弯曲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上课用)

m n
变形后变成弧线,且凹边纤维缩 短、凸边纤维伸长。
2、变形前垂直于纵向线的横向
m
n
线,变形后仍为直线,且仍与弯曲 了的纵向线正交,但两条横向线 间相对转动了一个角度。
所以,可作出如下 假设和推断:
1、平面假设:
2.单向受力假设: 各纵向纤维之间互不挤压,纵向纤维均处于单向受拉或受压的状态。 因此梁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σ而无剪应力τ
b 0
1 h FL 2 3 3 1.65MPa bh 12 1 h FL M B yc 2 2 c bh 3 IZ 12
1 M B FL 2
bh3 IZ 12
2.47MPa
(压)
例2:图示T形截面简支梁在中点承受集中力F=32kN,梁的长度L=2m。yc
=96.4mm,横截面对于z轴的惯性矩Iz=1.02×108mm4。求弯矩最大截面上的 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 y
P1
1 2 3 4 5 x m
P2
q x
m
m
3 1 3
1
3
2
3
x x
1
3
1 3 1 3 1
3 1 3 1
x
4
x x
m
5
1
§9-5
二向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强度理论
各种材料因强度不足而引起的失效现象是不同的。塑料材料, 如普通碳钢,以发生屈服现象、出现塑性变形为失效的标志。 脆性材料,如铸铁,失效现象是突然断裂。在单向受力情况下, 出现塑性变形时的屈服极限σs和发生断裂时的强度极限σb,可 由实验测定。σS和σb可统称为失效应力。失效应力除以安全 因数,便得到许用应力[σ],于是建立强度条件 可见,在单向应力状态下,失效状态或强度条件以实验为基础 是容易建立的。因为一方面构件内的应力状态比较简单,另一 方面要用σ≤[σ]接近这类构件受力情况的试验装置求失效应力值 比较容易实现。

工程力学 第九章 梁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工程力学 第九章 梁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平面弯曲时,如果某段梁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M,而无剪力Q = 0,这种弯曲称为纯弯曲。
1、矩形截面梁纯弯曲时的变形观察
现象:
(1)变形后各横向线仍为直线,只是相对旋转了一个角度,且与变形后的梁轴曲线保持垂直,即小矩形格仍为直角;
(2)梁表面的纵向直线均弯曲成弧线,而且,靠顶面的纵线缩短,靠底面的纵线拉长,而位于中间位置的纵线长度不变。
对剪应力的分布作如下假设:
(1)横截面上各点处剪应力均与剪力Q同向且平行;
(2)横截面上距中性轴等距离各点处剪应力大小相。
根据以上假设,可推导出剪应力计算公式:
式中:τ—横截面上距中性轴z距离为y处各点的剪应力;
Q—该截面上的剪力;
b—需求剪应力作用点处的截面宽度;
Iz—横截面对其中性轴的惯性矩;
Sz*—所求剪应力作用点处的横线以下(或以上)的截面积A*对中性轴的面积矩。
应力σ的正负号直接由弯矩M的正负来判断。M为正时,中性轴上部截面为压应力,下部为拉应力;M为负时,中性轴上部截面为拉应力,下部为压应力。
第二节 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一、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等直梁的最大弯曲正应力,发生在最大弯矩所在横截面上距中性轴最远的各点处,即
对于工程上的细长梁,强度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弯曲正应力。为了保证梁能安全、正常地工作,必须使梁内最大正应力σmax不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σ],故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为:
圆形截面横梁截面上的最大竖向剪应力也都发生在中性轴上,沿中性轴均匀分布。
其它形状的截面上,一般地说,最大剪应力也出现在中性轴上各点。
结合书P161-162 例8-3进行详细讲解。
五、梁的剪应力强度校核
梁的剪应力强度条件为:
在梁的强度计算时,必须同时满足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和剪应力强度条件。但在一般情况下,满足了正应力强度条件后,剪应力强度都能满足,故通常只需按正应力条件进行计算。

弯曲梁的正应力强度计算当材料的拉压强度相等时

弯曲梁的正应力强度计算当材料的拉压强度相等时
§5-3 梁弯曲时的强度计算
一、弯曲梁旳正应力强度计算 1、当材料旳拉压强度相等时
max
M Wz
[ ]
2、当材料旳拉压强度不相等时,如铸铁,拉应力和压应力
应该分别计算。
§5-3 梁弯曲时的强度计算 强度条件旳作用:
a、强度校核:
max
M Wz
[ ]
b、截面设计:
Wz
M max [ ]
c、拟定梁旳许可荷载: M max [ ]Wz
300
RA M
210KNm
q
1400
455KNm
(+)
CD
300
RB
210KNm
§5-3 梁弯曲时的强度计算
已知:l=10m,G=30kN,[σ]=160MPa 校核梁旳正应力强度
解:28号工字钢
q=0.4235kN/m
M
画弯矩图
ql 2 Gl M max 8 4
M
0.4253kN / m 102 m2 30kN 10m
8
4
80.32 kN m
ql 2 / 8
x
GL / 4
AB
300
q
CD
1400 300
§已知5-:3 q梁=1K弯N曲/m 时,[的σ]=强14度0M计pa算
求:d
解: 1、求约束反力 RA RB 0.7KN
2、作弯矩图
AB
M max 455N m
M B M C 210N m
3、根据弯曲正应力强度条 件拟定直径
300
RA
M
210Nm
32M
()
§5-3 梁弯曲时的强度计算
已知:l=10m,G=30kN,[σ]=160MPa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虽然横力弯曲与纯弯曲存在这些差异,但是应用纯弯曲时正
应力计算公式来计算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所得结果误差不大,
足以满足工程中的精度要求。且梁的跨高比 l/h 越大,其误差越小。

My Iz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例: 已知 l=1m,q=6kN/m,10号槽 钢。求最大拉应力和压应力。 解:(1)作弯矩图
28 . 8 MPa t
y2

( 2 . 5 10 N m )( 88 10 763 10
8
3
m)
Iz
m
4
故该梁满足强度条件。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3.1 梁的弯曲剪应力
8.3 梁的剪应力及其强度条件
1. 矩形截面梁的弯曲剪应力
关于横截面上剪应力的分布
M
max

2F 3W z
Wz




3 2
( 237 10
6
)( 160 10 ) N 56 . 9 kN
6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2 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例:一矩形截面木梁,已知 F =10 kN,a =1.2 m。木材的许用应力
=10MPa。设梁横截面的高宽比为h/b=2,试选梁的截面尺寸。

bh 6
2
对于直径为 D 的圆形截面
Wz Iz y max

D / 64
4

D
32
3
D /2
对于内外径分别为 d 、D 的空心圆截面
Wz Iz y max

D (1 ) / 64

第七章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第七章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M
qL2/8
x
+
2 2 q L3 6 0 3 0 M 40 N 5 max 8 8
29
q=3.6kN/m
求最大应力并校核强度
M M 6 4050 max 6 max s 2 max 2 W b h 0 . 1 2 0 . 1 8 z
qL 2
Q
6 .2 5 MP 7 MP a [ s a ]
+

qL 2
x
F .5 5400 Smax 1 tmax 1 .5 A 0 .1 2 0 .1 8 0.375MP 0.9MP a [ t] a
应力之比
M
qL2/8 +
x
s 2 A L max M max 1. 6 7 t Q h 30 max W z 3
• • • •
梁的应力种类 正应力计算 应力强度条件及应用 切应力计算
31
s 30 MP , s a 60 MP t c T型截面铸铁梁,截面尺寸如图示。
试校核梁的强度。
综合题
分析: 非对称截面,要寻找中性轴位置 作弯矩图,寻找需要校核的截面 要同时满足
s s ,s
t , m0 30 1 2
例7.2.1 受均布载荷作用的简支
梁如图所示,试求: (1)1—1截面上1、2两点的 正应力; (2)此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
(3)全梁的最大正应力;
(4)已知E=200GPa,求1—1 截面的曲率半径。
qL 8
2
120 y +
z
M M1 Mmax
x
解:画M图求截面弯矩
b
d
3 bh 2 Iz bh 12 矩形 W z h y 6 max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用记号 则
max
Mmaxymax Iz
Wz
Iz y max
max
Mmax Wz
Wz 称为弯曲截面模量。它与截面的几何形状有关,单位为m3。
13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2 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对于宽为 b ,高为 h 的矩形截面
Wz
Iz y max
bh 3 / 12 h/2
bh 2 6
单向受力假设:各纵向纤维之间相互不挤压。
4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设想梁由平行于轴线的众 多纵向纤维组成,由底部纤维 的伸长连续地逐渐变为顶部纤 维的缩短,中间必定有一层纤 维的长度不变。
中性层:中间既不伸长也 不缩短的一层纤维。
中性轴:中性层与梁的横截面的交线,垂直于梁的纵向对称 面。(横截面绕中性轴转动)
c,max
Mmaxy2 Iz
(30 N 0 m 2 )(0 4 5 .8 1 .-1 8.0 6 m 5 4) 2 1 2 0 m 38.44MPa
12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2 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横力弯曲时,弯矩随截面位置变化。一般情况下,最大正应
力 max 发生在弯矩最大的截面上,且离中性轴最远处。即
横截面上有弯矩没有剪力。 例如:CD段。 称为纯弯曲。
3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8.1.1 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实验观察变形
纵向线(aa、bb):变为弧线,凹侧 缩短,凸侧伸长。 横向线(mm、nn): 仍保持为直线, 发生了相对转动,仍与弧线垂直。
平面假设:梁的横截面在弯曲变形后仍然保持平面,且与变 形后的轴线垂直,只是绕截面的某一轴线转过了一个角度。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ydd dy (a)
物理关系:
因为纵向纤维之间无正应力,每一纤维都是单向拉伸或压缩。
当应力小于比例极限时,由胡克定律知
E
将 (a) 代入上式,得 E y
(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式(b)表明横截面上任意一点的正应力σ 与该点到中性轴的距离 y
成正比。
在中性轴上:y=0, σ=0。
7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中性轴垂直于纵向对称面。
5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变形几何关系: 设横截面的对称轴为y 轴,向下为 正,中性轴为 z 轴(位置未定)。
b byd
b b d x O O O O d
ydd dy (a)
式(a)表明线应变ε与它到中性层的距 离 y 成正比。
6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例: 已知 l=1m,q=6kN/m,10号槽 钢。求最大拉应力和压应力。
解:(1)作弯矩图 Mmax1 2q2l300N0m
(2)由型钢表查得,10号槽钢
Iz 25.6cm4 b4.8cmy1 1.52cm
(3)求最大应力
t,max
Mmaxy1 Iz
(30N 0 2m 0 5 ).1 1(6.5-08m 21 4 02m)17.18MPa
一点的应力是拉应力或压应力,也可由弯曲变形直接判定。以 中性层为界,梁在凸出的一侧受拉,凹入的一侧受压。
只要梁有一纵向对称面,且载荷作用于这个平面内,上面的公 式就可适用。
10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8.1.2 横力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在工程实际中,一般都是横力弯曲,此时,梁的横截面上不
A
M
E
Iz
式中1/ρ为梁弯曲后轴线的曲率。
1 M
EI z
EIz 称为梁的弯曲刚度。
9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E y
(b)
1 M EI z
由上面两式,得纯弯曲时正应力的计算公式:
M y Iz
将弯矩 M 和坐标 y 按规定的正负代入,所得到的正应力若为
正,即为拉应力,若为负则为压应力。
但有正应力还有剪应力。因此,梁在纯弯曲时所作的平面假设和 各纵向纤维之间无挤压的假设都不成立。
虽然横力弯曲与纯弯曲存在这些差异,但是应用纯弯曲时正 应力计算公式来计算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所得结果误差不大, 足以满足工程中的精度要求。且梁的跨高比 l/h 越大,其误差越小。
My Iz
11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E y
(b)
将式(b)代入式(d),得
My AzdA0
(d)
Mz AydAM
(e)
zdAE yzdA0
A
A
AyzdAIyz0 (自然满足)
y 轴为对称轴,必然有Iyz=0。
将式(b)代入式(e),得
M ydAE y2dA
A
工程力学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1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8.2 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8.3 梁的剪应力及其强度条件 8.4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2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横截面上有弯矩又有剪力。 例如:AC和DB段。 称为横力弯曲(剪切弯曲)。
对于直径为 D 的圆形截面
Wz
Iz y max
D 4 / 64
D/2
D 3 32
对于内外径分别为 d 、D 的空心圆截面
Wz
Iz y max
D4(14)/64 D3 (14)
D/2
32
14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2 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如果梁的最大工作应力,不超过材料的许用弯曲应力,梁就 是安全的。因此,梁弯曲时的正应力强度条件为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静力学关系
FN
dA
A
My
zdA
A
Mz
ydA
A
FN
dA0
A
(c)
My AzdA0
(d)
Mz AydAMe
(e)
将式 E y 代入式(c),得
AdAAEydA0
E
=常量,
E
y dA 0
A
Sz 0
z 轴(中性轴)通 过截面形心。
梁的轴线在中性层内,其长度不变。
max
Mmax Wz
对于抗拉和抗压强度相等的材料 (如炭钢),只要绝对值最大 的正应力不超过许用弯曲应力即可。
对于抗拉和抗压不等的材料 (如铸铁),则最大的拉应力和最 大的压应力分别不超过各自的许用弯曲应力。
15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2 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例:20a工字钢梁。若 16M 0 P,a试求许可荷载 F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