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一、PCR扩增1.什么是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模拟DNA的复制过程,在体外特异性扩增DNA片段的方法,从而获得大量的同一序列DNA。
2.PCR原理PCR技术是在模板DNA、引物(人工合成)、Mg2+和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dNTP)存在的条件下,利用DNA聚合酶(Taq酶)催化作用,经过DNA变性、引物与模板结合(复性)和延伸的循环过程,体外大量扩增特异DNA片段。
3.PCR程序通常有哪几个步骤、引物、耐热TaqDNA聚合酶、DNA模板、反应缓冲液、dNTP混合物、MgCl2水(1)引物设计与合成设计合成一对与目的DNA片段两侧翼序列分别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
其中一引物与目的片段上游一条模板链的序列相互补,而另一引物与目的片段下游另一条模板链的序列相互补。
(2) DNA模板的变性加热或强酸、碱性作用可以使 DNA双螺旋的氢键断裂,双链解离,形成单链DNA,这称为 DNA的变性。
(3)模板与引物的结合(退火或复性)解除变性的条件后, 变性的单链可以重新结合起来,形成双链,其原有的特性和活性可以恢复,这称DNA复性, 也叫退火。
(4)引物延伸将反应体系温度升到72℃左右,在Mg2+存在的条件下,Taq聚合酶催化dNTP按碱基互补原则连接在DNA引物3ˊ端(5’→3’方向延伸),使引物延伸,形成两条与模板互补的新链。
4.引起PCR扩增的因素?(1)引物的质量与特异性;特异性:长度适当、避免二级结构和二聚体;完整性:避免反复冻融;浓度:应适当,过高导致非特异性增加,过低则扩增产物太少.(2)PCR循环条件(变性温度和退火温度);94-95 ℃ for 30-45 seconds;变性不完全,往往使PCR 失败,但变性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都会导致酶活性的损失。
通常PCR的退火温度选择为Tm- 5 ℃ ;退火温度越高,所得产物的特异性越高。
有些反应甚至可将退火与延伸两步合并,完成整个扩增循环, 既省时间又提高了特异性。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
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
RNA组学:对细胞中全部RNA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系统的研究,从整体水平阐明RNA的生物学意义即为RNA组学(RNomics)。
减色效应:变性DNA复性时,紫外吸收减少的现象叫减色效应。
增色效应:DNA变性时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称增色效应。
Tm:DNA热变性时,其紫外吸收增加值到达总增加值一半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
解链曲线:如果在连续加热DNA的过程中以温度对A260值作图,所得的曲线称为解链曲线。
DNA复性:在适当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链可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一现象称为复性。
核酸分子杂交:在DNA变性后的复性过程中,如果将不同种类的DNA单链分子或RNA分子放在同一溶液中,只要两种单链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关系,在适宜的条件(温度及离子强度)下,就可以在不同的分子间形成杂化双链。
这种杂化双链可以在不同的DNA与DNA之间形成,也可以在DNA和RNA分子间或者RNA与RNA分子间形成。
这种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基因: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断裂基因:不连续的基因称为断裂基因,指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上不连续排列而被不编码的序列所隔开。
重叠基因:核苷酸序列彼此重叠的2个基因为重叠基因,或称嵌套基因。
致死基因:导致个体或细胞死亡的基因称致死基因。
基因冗余:一条染色体上出现一个基因的很多复本的现象称为基因冗余。
DNA重组:DNA分子内或分子间发生遗传信息的重新组合,又称为遗传重组或基因重排。
同源重组:发生在同源序列间的重组称为同源重组,又称基本重组。
接合作用:当细胞与细胞、或细菌通过菌毛相互接触时,质粒DNA从一个细胞(细菌)转移至另一细胞的DNA转移称为接合作用。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一、DNA的生物合成1、酶学基础A 超螺旋构象变化及与解链有关的酶和蛋白a. 拓扑异构酶II型(引入负超螺旋)Ⅱ型酶(Topoisomerase II)由ATP的水解提供能量,在DNA的双链上产生切口,使另外一条双链DNA得以穿过。
原核:gyrase (促旋酶Gyrase)利用ATP水解提供能量,向DNA分子引入负超螺旋,从而抵消DNA复制中产生的正超螺旋。
真核:TopoⅡ*Topoisomerase I:在DNA的一股链上产生一个切口,使另一条链得以穿越。
b. 解链酶helicase(打开DNA双链)催化DNA双螺旋解链, 具有解链的极性和移位酶活性。
原核:DnaB (5’3’)六聚体ATPaseRep (3’5’) 单体,UvrD真核:与pol 共纯化因子(5’3’)与pol 共纯化因子(3’5’)c. 单链DNA结合蛋白(保持单链状态)原核:单链结合蛋白SSB (single strand binding protein)真核:复制蛋白A RPA /复制因子A RF-AB 引发酶(primase)作用: 合成RNA引物E. coli : DnaG 基因编码,是一种特殊的RNA聚合酶,其引发活性依赖于DnaB(解链酶)蛋白。
真核生物:pol 的p49 p58亚基具有引发酶的活性。
C 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主要用于复制的DNA聚合酶:原核: DNA聚合酶III真核: pol ( RNA引物的合成)pol / pol ε(DNA的复制)PCNA (滑动钳)RFC (钳载复合物)原核a. DNA聚合酶I大片段(klenow片段):5’3’聚合酶活性(中等)3’5’外切酶活性(校对)小片段:5’3’外切酶活性(切RNA引物)主要生物学功能:除去RNA引物时,后滞链的修复;DNA损伤的修复。
应用:缺口翻译DNA聚合酶I不是DNA复制的主要聚合酶*1969年,Paula Delucia和John Cairns分离得到的E.coli 突变菌株polA-,其DNA pol的活性只有正常菌株的1%,但是仍然可以正常分裂。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表现型:是生物内在遗传因子的外在表现,是生物的一整套显而易见的遗传性状。
2.基因型:是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
3.等位基因:基因以不同形式存在4.中心法则:5.核酸:是由众多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多聚核苷酸,包括RNA和DNA。
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有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6.核苷酸:是由含氮碱基、戊糖和磷酸三部分组成。
7.碱基:由嘌呤和嘧啶。
RNA(G、A、U、C),DNA(G、A、T、C)8.核酸的一级结构:是指构成一个核酸分子的各个核苷酸结构单元的排列次序。
9.RNA的二级结构:发夹结构的形成原因:自我配对,在不同区段的互补序列之间形成碱基配对10.正超螺旋:在一端使绳子向紧缩方向捻转后,将绳子松弛使其处于自然状态,则会产生一个左旋的超螺旋以解除外加的捻转造成的胁变,这样的超螺旋叫做正超螺旋。
(双螺旋dna处于拧紧状态时所形成的超螺旋)11.负超螺旋:在一端使绳子向松缠方向捻转后,将绳子绳子两端连接起来,则会产生一个右旋的超螺旋以解除外加的捻转造成的胁变,这样的超螺旋叫做正超螺旋12.核酸的变性:在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下,维系核酸二级结构的氢键和碱基堆积力受到破坏,DNA 由双链解旋为单链的过程。
13.增色效应:由于DNA变性引起的光吸收增加,也就是变性后DNA 溶液的紫外吸收作用增强的效应。
14.核酸的溶解温度(Tm):热变性使DNA分子双链解开一半所需的温度称为溶解温度。
(GC含量越高,Tm值越高。
经验公式:Tm=69.3+0.41*(G+C)%)15.核酸的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分开的两条互补单链还可以全部或部分重新形成双螺旋DNA结构的现象称为复性(退火)16.核酸的分子杂交:利用不同来源的核酸分子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形成稳定的杂交双链分子。
(升温变性,缓慢退火复性)17.基因组:细胞或者生物体所携带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序列,包括全套基因和基因间区域。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1.简述三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1)mRNA:DNA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作用传递给mRNA,mRNA作为蛋白质合成模板,传递遗传信息,指导蛋白质合成。
(2)tRNA:蛋白质合成中氨基酸运载工具,tRNA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相互作用,使分子中的遗传信息转换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是遗传信息的转换器。
(3)rRNA 核糖体的组分,在形成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上起重要作用,它与核糖体中蛋白质以及其它辅助因子一起提供了翻译过程所需的全部酶活性。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合成蛋白质的起始过程有什么区别。
(1)起始因子不同:原核为IF-1,IF-2,IF-2,真核起始因子达十几种。
(2)起始氨酰-tRNA不同:原核为fMet-tRNAf,真核Met-tRNAi(3)核糖体不同:原核为70S核粒体,可分为30S和50S两种亚基,真核为80S核糖体,分40S和60S两种亚基。
4.试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翻译。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翻译比较如下:仅述真核生物的,原核生物与此相反。
(1).起始Met不需甲酰化;(2).无SD序列,但需要一个扫描过程;(3).tRNA先于mRNA 与核糖体小亚基结合;(4).起始因子比较多;(5).只一个终止释放因子。
5试比较转录与复制的区别。
提示:①目的不同,所使用的酶、原料及其它辅助因子不同,转录是合成RNA,复制是合成DNA;②方式不同:转录是不对称的,只在双链DNA的一条链上进行,只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复制为半不连续的,分别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在DNA的两条链上进行;③复制需要引物,转录不需要引物;④复制过程存在校正机制,转录过程则没有;⑤转录产物需要加工,复制产物不需要加工;⑥复制与转录都经历起始、延长、终止阶段,都以DNA为模板,新链按碱基互补原则,5'→3’方向合成。
6基因文库的构建对重组子的筛选(3种方法)并简述过程。
抗生素抗性筛选、抗性的插入失活、兰-白斑筛选或PCR筛选、差式筛选、DNA探针多数克隆载体均带有抗生素抗性基因(抗氨苄青霉素、四环素)。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第二章染色体与DNA1.C值: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总量C值谬误:C值往往与种系进化的复杂程度不一致,某些低等生物却具有较大的C值2.真核细胞DNA序列大致可分为:a.不重复序列:即单拷贝序列如卵清蛋白、蚕的丝心蛋白、血红蛋白、珠蛋白;b。
中度重复序列重复次数在10-104 copies / genome,重复单位是0.1~1kb/copy,C0t(1/2) ~ 0.001 - 0.1,如rDNA 、tDNA,Alu family ,Histone gene cluster cluster gene(基因簇)tandem gene(串联基因)redundant gene(冗余基因),特点:拷贝重复,多量;序列多为相似;排列成束;功能完全相同;具有进化的整体性,累积突变c.高度重复序列( High repetitive sequence)也叫卫星DNA(Microsatellite DNA)2-10 bp / copy、105-106 copies / genome、C0t(1/2) < 0.001 多为串联重复排列、分布于着丝点, 端粒区, 结构基因两侧heterochromatin(异染色质),特点:不编码基因、无选择压力、高度特异性3.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①真核基因组庞大,一般远大于原核生物基因组②~~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③~~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90%以上,该特点是真核生物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最主要区别)④~~的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⑤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⑥~~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等⑦~~存在大量的DNA多态性(DNA多态性指DNA序列中发生变异而导致的个体间核苷酸序列的差异,主要包括核苷酸多态性和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两类)⑧真核基因具有端粒结构(端粒:真核生物线性基因组DNA末端一种特殊结构,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的复合体。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1、分子生物学定义: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主要指遗传信息的传递(复制)、保持(损伤和修复)、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与调控。
2、Crick提出中心法则(P463)第二章1、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原核生物:●一般只有一条大染色体且大都带有单拷贝基因,除少数基因外(如rRNA基因)是以多拷贝形式存在。
●整个染色体DNA几乎全部由功能基因和调控序列所组成。
●几乎每个基因序列都与它所编码蛋白质序列呈线性对应关系。
真核生物:真核生物染色体中DNA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大大超过原核生物,并结合有大量的蛋白质,结构非常复杂。
其具体组成成分为:组蛋白、非组蛋白、DNA。
2、组蛋白一般特性:进化上的保守性(不同种生物组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是十分相似的。
对稳定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无组织特异性;肽链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的半条链上。
例如,N端的半条链上净电荷为+16,C端只有+3,大部分疏水基团都分布在C端);H5组蛋白的特殊性:富含赖氨酸(24%);组蛋白的可修饰性(包括甲基化、乙基化、磷酸化)。
3、变性:DNA双链的氢键断裂,最后完全变成单链的过程称为变性。
增色效应:在变性过程中,260nm紫外线吸收值先缓慢上升,当达到某一温度时骤然上升,称为增色效应。
4、复性:热变性的DNA缓慢冷却,单链恢复成双链。
减色效应:随着DNA的复性, 260nm紫外线吸收值降低的现象。
5、融解温度(Tm ):变性过程紫外线吸收值增加的中点称为融解温度。
生理条件下为85-95℃6、C值反常现象:C值是一种生物的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一般情况,真核生物C 值是随着生物进化而增加,高等生物的C值一般大于低等生物,但是某些两栖类C值大于哺乳动物,这种现象叫C值反常现象。
7、核小体是由H2A、H2B、H3、H4各两个分子生成的八聚体和由大约200bpDNA组成的。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复制叉:复制时,双链DNA要解开成两股链分别进行,所以,这个复制起点呈现叉子的形式,被称为复制叉。
复制子:单独复制的一个DNA单元被称为一个复制子,是一个可移动的单位。
一个复制子在任何一个细胞周期只复制一次。
Klenow片段:用枯草杆菌蛋白酶处理大肠杆菌DNA聚合酶而从全酶中除去5’-3’外切酶活性的肽段后的大片段肽段。
外切酶:是一类能从多核苷酸链的一端开始按序催化水解3、5-磷酸二酯键,降解核苷酸的酶。
内切酶:是一种能催化多核苷酸的链断裂的酶,只对脱氧核糖核酸内一定碱基序列中某一定位置发生作用,把这位置的链切开。
前导链:在DNA复制过程中,与复制叉运动方向相同,以5'-3'方向连续合成的链。
冈崎片段:在DNA复制过程中,前导链连续合成,而滞后链只能是断续的合成5’-3’的多个短片段,这些不连续的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基因组DNA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它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
端粒酶:是负责染色体末端(端粒)复制,是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蛋白.其中的 RNA 成分是端粒复制的模板.(因此端粒是逆转录酶) 作用:维持端粒长度.DNA复制参与的酶和蛋白:拓扑异构酶,解链酶,单链结合蛋白(SSB蛋白),引发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
线性DNA末端复制方式:1)环化;2)末端形成发卡结构;3)某些蛋白质的启动。
DNA修复的方式:错配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DNA直接修复,SOS反应。
AP位点:所有细胞中都带有不同类型、能识别受损核酸位点的糖苷水解酶,它能特异性切除受损核苷酸上的N-β糖苷键,在DNA链上形成去嘌呤或去嘧啶位点,统称为AP位点。
AP修复:DNA分子中一旦产生了AP位点,AP核酸内切酶就会把受损核苷酸的糖苷-磷酸键切开,并移去包括AP位点核苷酸在内的小片段DNA,由DNA聚合酶Ⅰ合成新的片段,最终由DNA连接酶把两者连成新的被修复的DNA链。
分子生物学(全)
第一章核酸的基本知识及核酸化学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1)自我复制,代代相传。
(2)储备、传递信息的潜在能力。
(3)稳定性强,但能够变异。
(4)细胞分裂时把遗传信息有规律分配到子细胞中。
核酸的发现:1868年,瑞士青年科学家 F.Miescher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证明试验:1944,O.Avery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952,A.D Hershey和M.Chase噬菌体感染实验DNA转化实验-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结论是:S型菌的DNA将其遗传特性传给了R型菌,DNA就是遗传物质。
从此核酸是遗传物质的重要地位才被确立,人们把对遗传物质的注意力从蛋白质移到了核酸上。
噬菌体的侵染标记实验-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繁殖过程-证实RNA也是重要的遗传物质核酸是生命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传递者核酸的元素组成:C H O N P核酸的元素组成有两个特点:1.一般不含S2.P含量较多,并且恒定(9%-10%)。
因此,实验室中用定磷法进行核酸的定量分析。
(DNA9.9%、RNA9.5%?)核酸(DNA和RNA)是一种线性多聚核苷酸,它的基本结构单元是核苷酸。
DNA A 核苷酸本身由核苷和磷酸组成,而核苷则由戊糖和碱基形成。
组成核酸的戊糖有两种。
DN 所含的戊糖为β-D-2-脱氧核糖;RNA所含的戊糖则为β-D-核糖。
核苷由戊糖和碱基缩合而成,嘌呤的N9或嘧啶的N1与戊糖C-1C-1’’-OH以C-N糖苷键相连接。
核苷酸是核苷的磷酸酯。
作为DNA或RNA结构单元的核苷酸分别是5′-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和5′-磷酸-核糖核苷酸。
核苷酸的衍生物ATP(腺嘌呤核糖核苷三磷酸)----最广泛;GTP(鸟嘌呤核糖核苷三磷酸);环化核苷酸cAMP 和cGMP主要功能是作为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信使。
辅酶核苷酸:NAD+NADP+FMN FAD CoA生物化学上维生素与辅酶核苷酸的生物学作用(1)参与DNA、RNA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糖与磷脂的合成。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分⼦⽣物学复习资料第⼀章1、分⼦⽣物学定义:从分⼦⽔平研究⽣物⼤分⼦的结构与功能从⽽阐明⽣命现象本质的科学,主要指遗传信息的传递(复制)、保持(损伤和修复)、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与调控。
2、Crick提出中⼼法则(P463)第⼆章1、染⾊体的结构和组成原核⽣物:●⼀般只有⼀条⼤染⾊体且⼤都带有单拷贝基因,除少数基因外(如rRNA基因)是以多拷贝形式存在。
●整个染⾊体DNA⼏乎全部由功能基因和调控序列所组成。
●⼏乎每个基因序列都与它所编码蛋⽩质序列呈线性对应关系。
真核⽣物:真核⽣物染⾊体中DNA相对分⼦质量⼀般⼤⼤超过原核⽣物,并结合有⼤量的蛋⽩质,结构⾮常复杂。
其具体组成成分为:组蛋⽩、⾮组蛋⽩、DNA。
2、组蛋⽩⼀般特性:进化上的保守性(不同种⽣物组蛋⽩的氨基酸组成是⼗分相似的。
对稳定真核⽣物的染⾊体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组织特异性;肽链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的半条链上。
例如,N端的半条链上净电荷为+16,C端只有+3,⼤部分疏⽔基团都分布在C端);H5组蛋⽩的特殊性:富含赖氨酸(24%);组蛋⽩的可修饰性(包括甲基化、⼄基化、磷酸化)。
3、变性:DNA双链的氢键断裂,最后完全变成单链的过程称为变性。
增⾊效应:在变性过程中,260nm紫外线吸收值先缓慢上升,当达到某⼀温度时骤然上升,称为增⾊效应。
4、复性:热变性的DNA缓慢冷却,单链恢复成双链。
减⾊效应:随着DNA的复性, 260nm紫外线吸收值降低的现象。
5、融解温度(Tm ):变性过程紫外线吸收值增加的中点称为融解温度。
⽣理条件下为85-95℃6、C值反常现象:C值是⼀种⽣物的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般情况,真核⽣物C值是随着⽣物进化⽽增加,⾼等⽣物的C值⼀般⼤于低等⽣物,但是某些两栖类C值⼤于哺乳动物,这种现象叫C值反常现象。
7、核⼩体是由H2A、H2B、H3、H4各两个分⼦⽣成的⼋聚体和由⼤约200bpDNA组成的。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英译汉Necrosis 细胞坏死Apoptosis 细胞凋亡DD 死亡结构域FADD Fas相关的死亡结构域蛋白Cyclin 细胞周期蛋白CDK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KI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蛋白Life span 固有寿命DNA damage DNA损伤DNA repairing DNA修复Primary cell 原代细胞Established cell line 稳定细胞系Transformed cell 转化细胞系Crisis 临界点genome 基因组Mutation 突变Spontandous mutation 自发突变Induced mutation 诱发突变HGP 人类基因组计划Oncogene 癌基因Pre-oncogene 原癌基因Antioncogene 抑癌基因Molecular diseases 分子病FHC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LPLD 脂蛋白脂肪酶缺陷病Hbs 镰刀状红细胞性贫血ADA 腺苷脱氨酶缺陷PKU 苯丙酮尿症PCR 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SSCP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Alzheimer’s disease, AD老年性痴呆neurobiology 神经生物学neuron 神经元Divergent circultry 辐散性环路Resting potential 静息电位action potential 动作电位Temporal specificity 时间特异性Spatial specificity 空间特异性MHC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glycoprotein 糖蛋白Immunoglobulin ,Ig 免疫球蛋白Plasma proteins 血浆蛋白质Hormones 激素enzymes 酶Gene 基因genome 基因组C Value C值C-value paradox C值矛盾nucleosome 核小体Satellite DNA 卫星DNA polycistron 多顺反子Overlapping gene 重叠基因Gene family 基因家族Split gene 断裂基因denaturation 变性renaturation 复性hybridization 杂交probe 探针Nick traslation 缺口平移法Random priming 随机引物法biotin 生物素digoxigenin 地高辛Alkaline phosphatase 碱性磷酸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辣根过氧化物酶Southern blotting Southern印迹Northern blotting Northern印迹In site hybridization 原位杂交名词解释一、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开始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1、大肠杆菌DNA相对分子质量仅为2.4×109,或4.6×106bp,其完全伸展总长为1.3mm,含4000多个基因。
具有2×10^4个负超螺旋,其连接差(超螺旋密度)为λ= -2×10^4/4.2×10^5= -0.052、DNA分子的比联系差即超螺旋密度。
真核生物基因组较大,原核生物基因组较小。
3、由DNA和组蛋白组成的染色质纤维细丝是许多核小体连成的念珠状结构。
染色质是一些核蛋白的复合物,又组蛋白(与DNA组成核小体)及非组蛋白成分组成;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由约200bp的DNA和八聚体(2H2A,2H2B,2H3,2H4)组蛋白+H1构成。
4、单个密码子的氨基酸(甲硫氨酸)、(色氨酸)。
5、真核生物RNA的对应三种聚合酶:聚合酶Ⅰ在核仁内转录5 S rRNA除外的所有rRNAs,RNA聚合酶Ⅱ转录mRNA基因及几乎所有参与RNA加工的snRNAs,RNA聚合酶Ⅲ转录5S rRNAs和所有tRNAS及其他聚合酶Ⅰ和Ⅱ不转录的RNAs。
6、大C和小c。
C值往往与种系进化的复杂程度不一致,某些低等生物却具有较大的C值,成为C值谬误(C值悖论)。
C值通常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即某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核苷酸数;c值指受中心法则限定,编码结构基因DNA的核苷酸数。
7、mRNA前体内含子的5’边界序列为GU,3’边界序列为AG。
二、判断:1、密码子具有通用性。
2、完整的信号肽是保证蛋白质运转的必要条件,仅有信号肽还不足以保证蛋白质运转的发生,信号肽的切除并不是运转所必需的,并非所有的运转蛋白质都有可降解的信号肽。
3、原核生物中一种RNA聚合酶的合成几乎负责所有mRNA、rRNA和tRNA的转录。
E.coli的RNA聚合酶由核心酶和σ亚基组成,核心酶是基本的转录装置,σ因子能够指导核心酶(α、β、β’、ω)转录特异的基因(控制启动子的识别)。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34.遗传标记是指能够用以区别生物个体或群体及其特定基因型、并能稳定遗传的物质标志遗传标记是一些等位基因或遗传物质,能在生物体上以各种形式表现出各种变异
13.电泳技术:利用电泳现象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分析的技术 。
14.电渗现象:液体在电场中对于一个固体支持物的相对移动。
15.色谱技术:也叫层析技术、色层技术,是一种高效能的物理分离技术。
16.色谱技术:是利用混合物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或吸附系数、渗透性等)的差异,使不同组分在作相对运动的两相中进行反复分配,实现分离的分析技术。
54.简单说明有那些方法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基因:直接分离法化学合成r)连接linker:用化学合成法合成的一段10-12bp的特定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序列的平端双链
56.linker的作用:用T4 DNA连接酶连到平端DNA上,然后再用酶切,形成一个人工粘性末端
45.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渍技术即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特异性蛋白质 应用――蛋白质定性定量及相互作用研究。用于检测样品中特异性蛋白质的存在 ,细胞中特异蛋白质的半定量分析,蛋白质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46.菌落杂交:用于重组细菌克隆筛选的固相杂交技术
47.斑点印迹和狭线印迹:不经过电泳,将被检RNA/DNA变性后直接点到膜上,烘烤固定,用于杂交 应用:特定基因及其表达的定性及半定量分析
24.凝胶交联度(C):表示凝胶溶液中交联剂占单体和交联剂总量的百分含量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绝对重点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第一版)一名词解释1 Southern blot / Northern blot—DNA斑迹法 / RNA转移吸印技术。
是为了检测待检基因或其表达产物的性质和数量(基因拷贝数)常用的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二者均属于印迹转移杂交术,所不同的是前者用于检测DNA样品;后者用于检测RNA样品。
2 cis-acting element / trans-acting factor—顺式作用元件 / 反式作用因子。
均为真核生物基因中的转录调控序列。
顺式作用元件是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定DNA序列,包括启动子和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反应元件和poly(A)加尾信号。
反式作用因子是能与顺式作用元件特异性结合、对基因表达的转录起始过程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因子,如RNA 聚合酶、转录因子、转录激活因子、抑制因子。
3VNTR / STR—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 / 短串联重复。
均为非编码区的串联重复序列。
前者也叫高度可变的小卫星DNA,重复单位约9~24bp,重复次数变化大,变化高度多态性;后者也叫微卫星DNA,重复单位约2~6 bp,重复次数约10~60次,总长度通常小于150bp 。
(参考第7题)4 viral oncogene / cellular oncogene—病毒癌基因 / 细胞癌基因。
病毒癌基因指存在于逆转录病毒中、体外能使细胞转化、体内能导致肿瘤发生的基因;细胞癌基因也叫原癌基因,指存在于细胞内,与病毒癌基因同源的基因序列。
正常情况下不激活,与细胞增殖相关,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在进化上高等保守。
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使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形成肿瘤。
第1 页/共16 页5 ORF / UTR—展开阅读框 / 非翻译区。
均指在mRNA中的核苷酸序列。
前者是特定蛋白质多肽链的序列信息,从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决定蛋白质分子的一级功能;后者是位于前者的5'端上游和3'端下游的、没有编码功能的序列,主要参加翻译起始调控,为前者的多肽链序列信息改变为多肽链所必须。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分⼦⽣物学复习资料第⼀章绪论1.经典的⽣物化学和遗传学(现代⽣物学的两⼤⽀柱)进化论和细胞学说相结合,产⽣了作为主要实验科学之⼀的现代⽣物学,⽽以研究动、植物遗传变异规律为⽬标的遗传学和以分离纯化、鉴定细胞内含物质为⽬标的⽣物化学则是这⼀学科的两⼤⽀柱。
2.孟德尔的遗传学规律最先使⼈们对性状遗传产⽣了理性认识,⽽Morgan的基因学说则进⼀步将“性状”与“基因”相耦联,成为分⼦遗传学的奠基⽯。
3.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著名实验:1、Avery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2、Hershey和Chase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是可以进⼊寄主细胞的转染因⼦。
4.分⼦⽣物学定义从分⼦⽔平研究⽣物⼤分⼦的结构与功能从⽽阐明⽣命现象本质的科学,主要指遗传信息的传递(复制)、保持(损伤和修复)、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与调控。
5.⼈类基因组计划牵头单位:美国能源部、美国国家卫⽣研究所参加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本、中国启动时间:1990年⼈类基因组计划最初的⽬标:价值达30亿美元的⼈类基因组计划。
要测定30亿个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确定基因在染⾊体上的位置,破译⼈类全部遗传信息。
⼈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弹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称为三⼤科学计划。
2001年中、美、⽇、德、法、英6国科学家联合公布了⼈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
2003年4⽉14⽇,美国联邦国家⼈类基因组研究项⽬负责⼈弗朗西斯·柯林斯博⼠在华盛顿宣布,美、英、⽇、法、德和中国科学家经过13年努⼒共同绘制完成了⼈类基因组序列图,⼈类基因组计划所有⽬标全部实现。
中国贡献:作为参与这⼀计划的唯⼀发展中国家,我国于1999年跻⾝⼈类基因组计划,承担了1%的测序任务。
6.DNA重组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的技术科学,⽬的是将不同DNA⽚段(基因或基因的⼀部分)按照⼈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一、最佳选择题1. 研究中的基本单位是指( D)。
A.样本 B. 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D. 个体E. 总体2.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目的是( 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 D. 研究总体统计量E. 计算统计指标3. 参数是指( B )。
A.参与个体数 B. 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E. 参与变量数4. 下列资料属名义变量的是(E)。
A.白细胞计数B.住院天数C.门急诊就诊人数D.患者的病情分级 E. ABO血型5.关于随机误差下列不正确的是(C)。
A.受测量精密度限制B.无方向性 C. 也称为偏倚D.不可避免 E. 增加样本含量可降低其大小一、最佳选择题1. 编制频数表时错误的作法是( E )。
A. 用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求全距B. 组距常取等组距,一般分为10~15组C. 第一个组段须包括最小值D. 最后一个组段须包括最大值E. 写组段,如“1.5~3,3~5,5~6.5,…”2. 描述一组负偏峰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时,适宜的统计量是(A)。
A. 中位数B. 几何均数C. 调和均数D. 算术均数E. 众数3. 比较5年级小学生瞳距和他们坐高的变异程度,宜采用(A)。
A. 变异系数B. 全距C. 标准差D. 四分位数间距E. 百分位数P2.5与P97.5的间距4. 均数X和标准差S的关系是(A)。
A. S越小,X对样本中其他个体的代表性越好B. S 越大,X 对样本中其他个体的代表性越好C. X 越小,S 越大D. X 越大,S 越小E. S 必小于X5. 计算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抗-HBs 的阳转率,分母为( B )。
A. 阳转人数B. 疫苗接种人数C. 乙肝患者数D. 乙肝病毒携带者数E. 易感人数6. 某医院的院内感染率为5.2人/千人日,则这个相对数指标属于( C )。
A. 频率B. 频率分布C. 强度D. 相对比E. 算术均数7. 纵坐标可以不从0开始的图形为( D )。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doc
1:操纵子:在细菌基因组中,编码一组在功能上相关的蛋白质的几个结构基因,与共同的控制位点组成一个基因表达的协同单位,称为操纵子。
操纵基因:是操纵子中的控制基因,是阻遏蛋白的结合部位。
2:阻遏蛋白:是负调控系统中由调节基因编码的调节蛋白。
3:RNA病毒:基因组的是核酸是RNA的病毒。
病毒是最简单的生物,外壳蛋白包裹着里面的遗传物质核酸。
4:诱导物:诱导(induction)--可诱导基因在特定环境信号刺激下表达增强的过程。
在可诱导的操纵子中产生诱导作用的小分子物质就叫做诱导物(inducer)。
例如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
5:Tm(melting temperature):是使DNA双螺旋链解开一半时的温度。
DNA Tm 一般在70—85℃之间。
6:重叠基因:一段核酸序列可以编码多于一个多肽链。
7:内含子:在编码区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8:外显子:在编码区不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9:DNA损伤(DNA damage):是指在生物体生命过程中DNA双螺旋结构发生的任何改变。
10:DNA的转座,或称移位(transposition),是由可移位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介导的遗传物质重排现象。
11:转座:从DNA到DNA的转移过程称转座。
12:反转座:从DNA到RNA再到DNA的转移过程叫反转座。
后者为经RNA介导的转座过程。
反转座仅发生于真核生物中。
13:转录( transcription ):是在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催化下,按照碱基配对的原则,以四种NTP为原料,合成一条与DNA互补的RNA链的过程。
14: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15:终止子(terminator) :能提供转录终止信号的DNA序列称为终止子。
16: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是指对基因表达有调节活性的DNA序列,其活性只影响与其自身同处在一个DNA分子上的基因17:反式作用因子:与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的蛋白因子就称为反式作用因子(转录因子)。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分⼦⽣物学复习资料分⼦⽣物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1、DNA结构的多态性:存在结构参数有⼀定差异的双螺旋DNA。
如B-DNA,A-DNA,Z-DNA。
2、熔解温度:变形过程紫外线吸收值增加的中点,即DNA双链中有⼀半发⽣变性的温度。
3、DNA变性:DNA双链的氢键断裂最后完全变为单链的过程。
(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4、DNA复性:变性DNA在适当(⼀般低于Tm值20-25℃)条件下,两条链重新缔合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5、C值⽭盾:C值是⼀种⽣物体的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真核细胞基因组中在结构和功能很相似的同⼀类⽣物中它的C值也会出现很⼤的差异,出现C值和⽣物结构或组成的复杂性不⼀致的现象。
6、半保留复制:由亲代DNA⽣长⼦代DNA时,每个新形成的⼦代DNA中,⼀条链来⾃亲代DNA,⽽另⼀条链则是新和成的,这种复制⽅式称为~~7、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时其中⼀条链的复制是连续的,⽽另⼀条⼦链的复制是不连续的。
8、前导链:DNA复制时,合成⽅向与复制叉移动⽅向⼀致并连续合成的链为前导链。
9、滞后链:合成⽅向与复制叉移动⽅向⼀相反,形成许多不连续的⽚段,最后再连成完整的DNA链为滞后链。
10、冈崎⽚段:前导链连续合成,⽽滞后链只能是断续的合成5’-3’的多个短⽚段,这些不连续的⼩⽚段称为冈崎⽚段。
11、转录:在RNA聚合酶的作⽤下,以DNA为魔板合成RNA的整个过程,包括起始、延伸、终⽌等步骤。
12、启动⼦:指被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并启动基因转录的⼀段DNA序列。
13、反式作⽤因⼦:能直接、间接辨认和结合转录上游区段DNA的蛋⽩质。
14、RNA拼接:⼀个基因的外元和内元共同转录在⼀条转录产物中,将内元去除⽽把外元连接起来形成成熟RNA分⼦的过程。
15、三联⼦密码:mRNA链上的核苷酸从⼀个特定的起始位点开始,按每三个核苷酸代替⼀个氨基酸的原则,依次合成⼀条多肽链的过程。
16、开放读码框:从mRNA 5’端起始密码⼦AUG到3’端终⽌密码⼦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各个三联体密码连接排列编码的⼀个蛋⽩质多肽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什么是半保留复制?简述半保留复制的基本过程定义:复制过程中,每个子代DNA的一条链来自亲代的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
这种复制凡事称为半保留复制。
基本过程:复制的启动;复制的延伸;复制的终止。
2. 什么是操纵子学说?阐述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操纵字学说:雅各布(F. Jacob)和莫诺(J.Monod)于1961年提出的关于原核生物基因结构及其表达调控的学说。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机制:(一)基因表达的多级调控DNA水平基因丢失;基因扩散基因重排;甲基化修饰染色质的结构状态RNA水平转录水平调控RNA的转录后加工mRNA从核内想胞浆转运mRNA稳定性翻译过程蛋白质水平翻译后加工蛋白质的稳定性(二)基因转录激活调节基本要素1、特异DNA序列2、调节蛋白(1)正、负调控(2)顺式作用:由蛋白质因子可特异识别、结合自身基因的调节序列,调节自身基因的表达,称顺式调节。
反式作用:由某一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质因子,通过与另一基因的特异的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调节其表达,这种调节作用称为反式调节。
3、DNA-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4、RNA聚合酶3. DNA左右手双螺旋DNA结构上有何特点,并说明其主要的生物学功能。
4.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mRNA结构各有何特点?·顺反子数目:原核生物mRNA一般为多顺反子,也有部分是单顺反子;真核生物mRNA绝大部分为单顺反子,也有极少数是多顺反子·mRNA5’端帽子结构:所有真核生物的mRNA5’有7-甲基鸟嘌呤的帽子结构,根据甲基化的不同,有三种不同的帽子结构;原核生物的mRNA5’端没有帽子结构·mRNA3’端poly(A)尾巴:绝大部分真核生物mRNA3’端有poly(A)尾巴,也有少数真核生物的mRNA3’端没有poly(A)尾巴;绝大部分原核生物mRNA3’端没有poly(A)尾巴,也有少数mRNA3’端有 poly(A)尾巴,但尾的长度小雨真核生物,其作用是促进降解·翻译起点:真的生物起始密码子AUG的识别需要翻译起点含有序列PuNNAUGG;原核生物起始密码子AUG识别需要翻译器点上游含有SD序列·mRNA的稳定性:真核生物mRNA的寿命一般比原核生物mRNA的要长,真核生物mRNA的尾部区域有时会携带特定的稳元件,原核生物mRNA的尾部区域不携带稳定的稳元件5. RNA有哪几种?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什么?mRNA:作为遗传信息携带者参与知道蛋白质的生物合成t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参与转运氨基酸,在部分病毒感染中参与反转录反应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参与与mRNA结合,参与肽键形成等催化反应6. 影响DNA变性、复性的因素有哪些?DNA变性因素:加热,极端的ph,有机试剂甲醇,乙醇,尿素及甲酰胺DNA复性因素:温度和时间,DNA浓度,DNA顺序的复杂性7. 比较真核基因组和原核基因组的异同。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以染色体存在;重复序列多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重复序列少,多位编码区;多位操纵子形式组织;有重叠基因存在8. 何谓DNA复制的半不连续性?大肠杆菌中前导链与随从链的合成各有何特点。
半不连续性:前导链的连续复制和滞后链的不连续复制在生物中是普遍存在的,称为DNA合成的半不连续性。
大肠杆菌染色体DNA 复制起点oriC由422bp的DNA 片段组成,其结构特点该为(1)在oriC 区域内有一系列对称排列的反向重复序列,即回文结构(palindrome),这表明区域与复制酶系统的识别有关(2)在oriC 区中还有两个转录启动区(启动子)的核苷酸序列,这暗示了转录可能在大肠杆菌染色体DNA 复制起始着重的作用.9. 简述DNA复制过程,参与的酶及蛋白质因子,以及他们在复制中的作用。
DNA复制的引发;DNA链的延伸;DNA复制的终止螺旋酶:促使DNA在复制叉处打开双链,螺旋酶可以和单链DNA结合,并且与ATP结合,利用ATP分解成ADP时产生的能量沿DNA链向前运动促使DNA双链打开。
单链DNA结合蛋白酶:很快地和单链DNA结合,防止其重新配对形成双链DNA 或被核酸酶降解。
DNA拓扑异构酶:暂时切断一条DNA链,形成酶-DNA供价中间物而使超螺旋DNA 松弛化,然后再将切断的单链DNA连接起来,而不需要任何辅助因子。
引物酶和RNA聚合酶:催化引物RNA分子的合成;启动DNA转录合成RNA从而将遗传信息由DNA传递到RNADNA聚合酶:以脱氧核苷酸三磷酸为前提催化合成DNA;需要模版和引物的存在;不能启始合成新的DNA链;催化dNTP加到生长中的DNA链的3’-OH末端;催化DNA合成的方向是5’到3’。
DNA连接酶:它是一种封闭DNA链上的缺口酶,借助ATP或NAD水解提供的能量催化DNA链的5’-PO4与另一DNA链的3’-OH生成磷酸二酯键。
10. 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异同。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DNA复制共同的特点:·分为起始、延伸、终止三个过程;·必须有提供3’羟基末端的引物;·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四种脱氧三磷酸核苷(dNTP)为底物,多种酶及蛋白质:DNA拓扑异构酶、DNA解链酶、单链结合蛋白、引物酶、DNA聚合酶、RNA 酶以及DNA连接酶等。
·一般为双向复制、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DNA复制不同的特点:·真核生物为线性DNA,具有多个复制起始位点,形成多个复制叉,DNA聚合酶的移动速度较原核生物慢。
原核生物为一般为环形DNA,具有单一复制起始位点。
·真核生物DNA复制只发生在细胞周期的S期,一次复制开始后在完成前不再进行复制,原核生物多重复制同时进行。
·真核生物复制子大小不一且并不同步。
·原核生物有9-mer和13-mer的重复序列构成的复制起始位点,而真核生物的复制起始位点无固定形式。
·真核生物有五种DNA聚合酶,需要Mg+。
主要复制酶为DNA聚合酶δ(ε),引物由DNA聚合酶α合成。
原核生物只有三种,主要复制酶为DNA聚合酶III。
·真核生物末端靠端粒酶补齐,而原核生物以多联体的形式补齐。
·真核生物冈崎片段间的RNA引物由核酸外切酶MF1去除,而原核生物冈崎片段由DNA聚合酶I去除。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γ负责线粒体DNA合成。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δ的高前进能力来自于RF-C蛋白与PCNA蛋白的互相作用。
原核生物DNA聚合酶III的前进能力来自与γ复合体(夹钳装载机)与β亚基二聚体(β夹钳)的相互作用。
11. 何谓端粒DNA?端粒酶的特性及生物学特性是什么?端粒定义:端粒是由独特的DNA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组合成的复合体,位于染色体DNA的3’末端,但与稳定染色体末端及其精确复制等过程端粒酶的特性:催化端粒合成端粒酶的生物学特性:端粒酶的活性与细胞的生长,繁殖,衰老凋亡以及肿瘤发生密切相关12. DAN复制与RNA转录有何异同13 真核生物的RNA转录有何特点?(1) 对于一个基因组来说,转录只发生在一部分基因,而且每个基因的转录都受到相对独立的控制(2)转录是不对称的(3)转录时不需要引物,而且RNA链的合成是连续的。
14. RNA的加工过程主要有几种类型?试述mRNA是如何进行加工修饰的?类型:真核生物的mRNA的转录后加工;tRNA的转录后加工;rRNA的转录后加工。
mRNA的加工修饰:首、尾的修饰-加帽和加尾-5’端形成帽子结构即在mRNA的5’端加上m7GTP的结构-3’端上加上多聚腺苷酸尾巴(polyA tail)mRNA的剪接-除去hnRNA中的内含子,将外显子连接。
15. 什么是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中心法则是DNA通过复制,将基因信息由亲代传给子代,DNA还可将信息转录到RNA,RNA再将信息翻译为蛋白质。
16.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它们各起何作用?N氨基酸mRNA,tRNA,rRNA 蛋白质酶、蛋白质因子、ATP、GTPmRNA——翻译的模板tRNA——搬运氨基酸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17. 肽链是如何进行加工的?·多肽链折叠为天然的三维结构·肽链一级结构的修饰-肽链N端的修饰,个别氨基酸的修饰,多肽链的水解修饰,糖基化修饰,水解修饰·高级结构修饰-亚基聚合,辅基连接,疏水脂链的共价连接18. 什么叫分子生物学?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名词解释1.探针:是指带有某些标记物(如放射性同位素32P,荧光物质异硫氰酸荧光素等)的特异性核酸序列片段。
2.分子杂交(简称杂交, hybridization):是核酸研究中一项最基本的实验技术。
其基本原理就是应用核酸分子的变性和复性的性质,使来源不同的DNA(或RNA)片段,按碱基互补关系形成杂交双链分子(heteroduplex)。
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可以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4.cDNA:与RNA链互补的单链DNA,以其RNA为模板,在适当引物的存在下,由RNA与DNA进行一定条件下合成的就是cDNA5.基因组DNA:组成生物基因组的所有DNA。
6.基因(gene):是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载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 分子的片段。
7.基因组(genome):一个细胞或病毒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或整套基因。
8.基因表达( gene expression):是指储存遗传信息的基因经过一系列步骤表现出其生物功能的整个过程,即转录和翻译过程。
9.时间特异性(temporal specificity):单细胞生物的某一特定基因的表达严格按特定的时间顺序发生。
10.空间特异性(spatial specificity):在机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同一个基因的表达产物在不同的组织器官分布不同。
又称为细胞特异性(cell specificity)。
11.管家基因:生物体各类细胞中都表达,对维持细胞存活和生长所必需的蛋白质编码的基因。
12. 组成性基因:一类在任何情况下不经诱导均在细胞中有所表达的基因。
13.反式调节trans-regulation :由某一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质因子,通过与另一基因的特异的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调节其表达,这种调节作用称为反式调节。
14.顺式调节cis-regulation :由蛋白质因子可特异识别、结合自身基因的调节序列,调节自身基因的表达,称顺式调节。
15.单顺反子:在多数真核生物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的初级转录物,被加工成一种信使核糖核酸(mRNA),一般翻译出一条多肽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