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化肥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主要措施及亮点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主要措施及亮点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及亮点耕地是农业生产的根本,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要措施1.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耕地保护政策,明确了耕地保护的目标和任务,加强了对耕地的监管和保护。
同时,加强了对违法占用耕地的查处力度,有效遏制了耕地流失现象。
2.加强耕地质量提升。
我国政府加大了对耕地质量提升的投入力度,通过推广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技术,提高了耕地的生产力和产出率。
同时,加强了对耕地的生态保护,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保护了耕地生态环境。
3.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我国政府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这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有利于耕地保护和质量的提升。
二、亮点1.科技支撑。
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了耕地的生产力和产出率。
例如,通过推广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等先进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生态优先。
我国政府强调生态优先原则,加强了对耕地的生态保护。
例如,通过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保护了耕地生态环境。
同时,加强了对湿地、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维护了生态平衡。
3.政策引导。
我国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农民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管理。
例如,通过实施粮食生产者补贴制度、提高种粮农民的收入等措施,激发了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总之,我国在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未来将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推动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果。
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国加强耕地保护工作,严格实施耕地调整审批制度,建立了一系列耕地保护政策。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生态补偿措施,加强了对耕地的管理和保护。
政府加大了对违法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打击力度,严厉惩处非法占地行为。
我国大力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实施了一系列技术改造措施。
我国采用科技手段,加强了耕地土壤的改良和保肥种养,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
政府推广农业科技,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我国加强了耕地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农药农残和化肥污染防治。
政府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监管,规范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防止农药和化肥的过量施用和污染土壤。
政府提倡绿色农业,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我国加强了耕地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政府加大了对灌溉设施的投入和维护,优化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政府提倡水资源节约利用,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政府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农田的灌溉需求。
我国政府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任重道远,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我们应该继续加大投入,加强监管,加强科技支撑,推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确保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保护耕地资源_提升耕地质量
河南农业2023年第22期(四)伏南山区粮、蚕、果、药主产区伏南山区最大的特点是山丘多,耕地少。
该区域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好小流域,防止水土流失,同时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保护耕地。
种植作物主要以优质林果为主,同时扩大茶叶、中药材和猕猴桃生产。
(五)桐柏山区粮、油、茶主产区桐柏山区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多地少,土地资源匮乏。
该区域应加大耕地开发力度,挖掘复垦潜力,整合耕地资源,强化配套设施,增施有机肥和配方肥,培肥地力,力控水土流失,保护淮河源头流域的生态环境。
种植作物应选育耐水肥的优质高产水稻、小麦,并适当种植牧草、茶叶、药材等。
二、耕地资源配置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是对耕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依据耕(一)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南阳市小麦种植面积72.7万hm 2,玉米种植面积万hm 2。
保住小麦、玉米耕种面积,提高小麦、玉开展育种研究,改良现有品种,尝试新品种开发,(二)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可以通过推行产业集群化、多元化、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小麦、花生、玉米、(三)倡导特色农业特色农业是具有特色品种、技术和产地等特征的深1.抓好农业技术改革和推广。
相关部门要推广适合引导农民增强发展本地特色农业的信心。
2.发挥农业专业技术机构的支持作用。
政府要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农业技术支撑能力,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技术支持。
3.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政府要完善农业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品种繁育、种植技术、抗病虫害等公共服务项目,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便捷服务。
4.积极开展示范推广。
技术部门要提高优良品种栽培技术、植物保护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积极开展示范推广,引导农民高效科学生产。
5.完善相关政策及支持措施。
政府要改革传统农业政策,着力扶持特色农业发展,给予农民更多支持。
三、科学施肥提高地力科学施肥的主要技术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和种肥同播技术等。
NONGYE ZONGHENG农业纵横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河南农业2023年第22期体化、秸秆还田、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措施,大力宣传推广缓释肥、水溶性肥料等新型肥料,提倡科学施肥方法,稳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一、方案目标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制定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具体措施,进一步保护农田土壤,提高耕地质量水平,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方案内容1.加强土壤保育(1)开展土壤调查,掌握土壤资源状况,制定保育措施。
(2)建立土壤保护区,重点保护具有特殊功能的耕地。
(3)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等对土壤的污染。
(4)建立土壤修复机制,对受污染和损伤的土地进行修复。
2.优化农业结构(1)积极发展良种、优势作物,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2)推广农业生态循环种植模式,减少对土壤的压力。
(3)加强畜禽粪便的处理,减少对土质的损害。
3.加强耕地管理(1)建立统一的耕地管理制度,规范耕地使用行为。
(2)加强土地流转监管,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3)建立适应本地土地管理的合理产权制度。
(4)加强对土壤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提高耕地质量(1)推广科学的耕作技术,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状况。
(2)合理施用肥料,减少肥料过量使用对土壤的伤害。
(3)加强土地保温和固碳,提高土壤肥力。
(4)加强灾后耕地恢复,恢复生态平衡。
三、方案实施1.建立保障体系由政府主导,制定相关政策,资金投入,建立相关机构。
建设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强农业科研与推广服务站的建设。
2.加强宣传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耕地保护与提升的重要性,普及健康有机耕作知识和技术,动员广大农民参与。
3.落实方案各地区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执行方案。
制定相应的指标和考核办法,定期检查耕地质量,加强保护。
四、方案效益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可大大提高农作物品质,提高农业收益。
同时,可减少农业污染,保障环境安全。
通过此规划方案的实施,将耕地从数量上转向质量上,完成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17年浙江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17年浙江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农业厅
•【公布日期】2017.09.07
•【字号】浙农专发〔2017〕81号
•【施行日期】2017.09.0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印发
《2017年浙江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项目
实施方案》的通知
浙农专发〔2017〕81号
各市、县(市、区)农业局(宁波不发):
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7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财发〔2017〕11号)、《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关于做好2017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促进化肥减量增效的通知》(农农(耕肥)〔2017〕30号)要求,我厅制定了《2017年浙江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农业厅2017年9月7日。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的行动建议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的行动建议摘要: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也是实现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
安徽省太湖县农业部门按照“十三五”规划提出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正在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活动以及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工作。
通过推广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大大改善了农田的水土保持和土壤状况,以进一步促进太湖县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关键词:耕地保护质量提升质量检测评价1 绪论耕地作为最重要的农业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2]。
202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复垦等重大建设项目,把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作为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是农业生产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耕地也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耕地质量非常关键[3]。
为了进一步提升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安徽省太湖县正积极开展各种耕地质量保护行动。
2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2021年太湖县为11万以上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全县144个村,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00万亩次以上。
据调查估算,本年度化肥使用量增长率将实现负增长,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达40%左右,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趋于合理,有机肥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施肥方式上,化肥深施、水肥一体化、叶面喷施等施肥技术应用面积扩大。
配方肥推广面积达50万亩,推广配方肥14780吨,创建标准化配方肥服务网点4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20个,示范总面积2.2万亩;布置水稻等作物减量增效田间试验4个,减量增效田间示范2个,示范面积1750亩,耕地地力定位监测点7个,墒情监测点4个;针对性开展500亩以上种植大户服务50个以上,宣传培训10次,现场观摩会5场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00人次,培训肥料经销商155人次,培训农民6000人次,发放培训材料2万份,预计2019年我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亩均节本增效68元,全县节本增效约6800万元。
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农业生产逐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耕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其质量的保护和提升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已成为当下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大力推进耕地保护工作。
耕地是农业的基石,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要加强对耕地的保护,严禁违法占用耕地和乱占滥用耕地。
要加强对耕地的土壤保护和治理工作,严禁过度施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土壤的污染。
要加强对耕地的水资源保护,制定科学的灌溉制度,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大力推进耕地质量的提升工作。
为了提高耕地的使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的质量,必须加强对耕地质量的提升工作。
要加强对土壤的改良工作,采取合理的农田环境综合治理措施,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要加强对种子和农作物的品质控制,选用优质种子,并加强对农作物的科学种植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
要加强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促进农民科学种植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
要提高农业的生产自动化水平,推广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要加强农业生产的科研和创新,培育农业科技企业和农业科技人才,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要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要加强对农民的保护和支持。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为了真正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必须加强对农民的保护和支持。
要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扶持政策,提高农业生产的收益和农民的获得感。
要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和管理水平。
要加强对农民的法律和政策宣传,加强对农民权益的保护,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保护好耕地,提升耕地质量,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耕地保护的重要性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根本。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一些地方存在着耕地占用过快,农田水利设施破坏,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能力,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加强对耕地的保护,重视耕地的经营管理,努力减少和遏制耕地的占用和破坏,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1. 加强土地保护法律制度建设。
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严格执行地方国土资源局或者农业部门的土地利用审批系统,规范土地资源调查标准,强化土地承载力评价标准。
2. 加大对违法用地行为的查处力度。
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完善对耕地违法用地的查处与补偿机制,有效遏制和纠正违法用地行为。
3. 深化耕地轮作休耕制度。
通过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合理安排土地的利用和休耕,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护耕地,提升耕地质量。
4. 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好农田水利设施,加强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加强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建设用地审批的管理,科学合理地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集约化利用。
耕地质量的提升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耕地总体质量偏低,土地肥力下降,土地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
提升耕地质量,增强土地的肥力和生产力,已成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当务之急。
四、耕地质量提升的措施1. 加强土壤保护。
加大对农田土壤的养护和修复力度,控制土壤侵蚀,减少土壤退化和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的肥力和生产能力。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方案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方案为全面做好我市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扎实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绿色引领,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主攻质量效益,集成推广盐渍退化耕地土壤改良培肥、治理修复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提升耕地质量,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加快形成全市各具特色的绿色农业生产方式,促进耕地资源永续利用,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选择6个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县(区),集中连片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示范15万亩以上;择优选择4个粮食生产大县实施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创建,示范面积4万亩以上;开展取土化验1570个,田间试验70个。
力争通过项目的实施,在示范区实现“三个促进”。
(一)促进耕地质量提升。
围绕盐渍化退化耕地治理,在6个县集成推广农作物秸秆数粉碎还田、增施有机肥、机械深翻等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技术模式,示范盐碱耕地质量提升集成技术15万亩,建设耕地质量提量核心示范区6个,加大盐渍化耕地治理培肥,稳步提升耕地质量;核心示范区土壤盐渍化、耕层结构变差、土壤退化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二)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4个测土配方施肥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建设测土配方施肥与化肥减量增效核心示范区4个;6个耕地质量提升技术示范县(农场)和4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核心区化肥使用量减少10%以上,带动全市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三)促进长效机制建设。
加强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和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调查和农户施肥调查制度,完善耕地质量保护与化肥减量增效组织方式,拓宽技术服务机制和政策框架,推进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常态化实施。
三、重点工作(一)开展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示范,促进耕地质量提升。
提升耕地质量的建议
提升耕地质量是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以下是一些建议,有助于提升耕地质量:
1.合理施肥: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定期进行土壤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施肥,避免养分过多或不足。
2.有机肥料应用: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
3.轮作休耕:采用轮作休耕制度,有助于减少土壤退化和养分流失。
通过种植不同作物,有助于保持土壤的养分平衡。
4.耕地保护:采用保持耕地覆盖的方法,如植被覆盖或秸秆还田,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肥力。
5.水土保持:建立有效的水土保持设施,如梯田、防风固沙林带等,减少水土流失,保护耕地质量。
6.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使用绿色农业技术,如精准农业、无机农业等,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保护土壤和环境。
7.土壤改良:使用土壤改良剂,如石膏、有机物等,改善土壤结构,提升保水保肥能力。
8.耕作管理: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避免过度耕作,减少土壤侵蚀和结构破坏。
9.科学排灌:合理管理排灌系统,避免过度排水或过度灌溉,减少盐碱化和土壤侵蚀。
10.科学种植:根据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和种植方式,减少单一作物连作连种造成的土壤退化。
11.生态恢复:在农田周边建立生态保护区,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有利于土壤质量提升的环境。
耕地质量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政府、农民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保护,可以提高耕地的产量和质量,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的措施
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的措施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护好耕地意味着保护好农业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耕地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的制度和政策,明确责任主体和权益保护机制。
加大对非法征用、破坏耕地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惩罚侵占耕地和破坏耕地资源的违法行为。
二、加强耕地土壤保护和改良。
耕地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保护好土壤是提升耕地质量的关键。
加强耕地的有机肥料使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采取轮作休耕和绿肥种植等措施,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同时,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渗漏和流失。
三、推进耕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提高耕地质量至关重要。
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用水量。
加强田间水利建设,修建排灌渠道,改善排水条件,防止土壤水分过度积聚,造成土壤盐碱化。
四、加强耕地生态环境保护。
耕地生态环境的良好状况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至关重要。
加强耕地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农田面积的扩大和耕地的碎片化现象。
同时,加强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等生态工程建设,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
五、加强耕地科学管理和精细化农业生产。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耕地进行精确测量和评估,建立数字化耕地管理系统,实现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精细化农业生产。
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耕地利用的动态监测和评价,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水平。
六、加强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和能力。
加强对农民的耕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耕地管理和农业生产技能,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合理施肥,减少对耕地的不良开发和过度利用。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取土测土要求取土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取土测土要求一、取土技术1.点位设置。
统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相关基础支撑工作,依据现有县域耕地地力评价成果资料,结合省级汇总评价技术规范,严格按照内业确定的点位经纬度确定采样点(田间试验和示范方建设所需土样除外)。
原采样点位土地被征用或改为非农用地的,应在就近同类土壤、相近地力评价指标的田块布设新的采样点位,并备注理由(各实施单位点位经纬度明细表另行下发)。
2.采样人员。
具有一定采样经验,熟悉采样方法和要求,了解采样区域农业生产情况。
采样前,要准备GPS、采样工具、采样袋(布袋、纸袋或塑料网袋)、采样标签等。
对委托第三方采样的,应由实施单位熟悉采样的人员实地管理并需保留采样轨迹备查。
3.采样时间。
大田作物一般在秋季作物收获后、下茬整地施基肥前采集;蔬菜作物一般在秋冬在收获后或播种施肥前采集,设施蔬菜在凉棚期采集;果树在上一个生育期果实采摘后下一个生育期开始之前,连续一个月未进行施肥后的时间段采集土壤样品。
4.采样周期。
评价土样每年采集1次;用于田间试验的,在试验前后各取一次。
5.采样深度。
大田作物采样深度为0-20cm;蔬菜采样深度为0-30cm;果树采样深度为0-60㎝,分为0-30cm、30-60cm采集基础土壤样品。
如果果园土层薄(<60cm),则按照土层实际深度采集,或只采集0-30cm土层。
6.采样路线。
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
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
在地形变化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采样(如下图)。
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混合样点的样品采集要根据沟、垄面积的比例确定沟、垄采样点数量。
图样品采集分布示意图7.采样方法。
每个采样分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保持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
取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
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多,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和宝贵。
而农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耕地保护与提升更加凸显其重要性。
为此,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是当下非常必要的一项任务。
一、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土地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增加,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现代农业对土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要在保障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土地质量。
首先,要加强耕地保护。
这里的保护是要把耕地用途和管理纳入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从而保障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同时,要支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鼓励合理利用耕地资源。
其次,要提高土地质量。
首先,要加强土地质量现状调查,基于现有的资源数据,把零星的、分散的、不全面的土地质量信息汇总,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常态化的土地质量监测体系。
随后,制定耕地保护与提升规划,制订科学、合理、可行的土地保护目标。
二、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农业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耕地的质量与农业生产和发展密不可分。
因此,推进耕地质量提升,不仅有利于国内粮食安全,而且还有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推进耕地质量提升,首先要创新农业生产方式,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促进耕地生态保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土壤肥力。
其次,要发展土地经营服务产业,引导土地流转经营,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和产业化。
三、加强法制保障,规范土地使用行为要实现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落地,必须加强法制保障。
这也是保障耕地合理利用的必要条件。
一方面,要加强耕地保护的立法工作,建立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政策体系、技术支撑和工作机制。
在耕地保护和利用中,要严格落实在用地上签署呈批手续和规划条件的相对性原则,对使用和流转行为实行严格管理。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于占用、破坏耕地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
结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农产品供给、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加的关键。
为了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要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
积极推动耕地面积调查,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坚决遏制非农建设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禁止乱占耕地、乱建房屋等行为,加大对耕地资源的巡查监管力度,防止非法占用和破坏。
要改善耕地土壤的质量。
加强土地质量监测和评价,建立土壤污染防控体系,加大对重金属和农药等污染源的治理力度。
加强土地肥力管理,推广有机肥、绿肥、秸秆还田等措施,提高土壤养分供给能力。
加强耕地水利建设,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耕地智慧管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广科学种田、绿色种植等先进农业技术。
加强农作物适应性研究,培育适应不同土壤条件的优质品种。
第四,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落实“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加强耕地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农田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
推行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程,提高农田防护能力。
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控制农药、化肥等农业非点源污染。
第五,要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推广。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耕地保护和提升的认识和意识。
推动农业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是我国乃至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我们需要通过综合治理、科技创新、政策引导等多方面的措施来解决当前的问题,确保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推广,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科学种田意识,共同推动我国农业向高质量发展。
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
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一、工作背景和目标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土地资源有限、化肥使用量过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提高耕地质量,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增加化肥的利用效率,保护环境,降低农业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压力,需要制定一系列工作方案。
本工作方案的目标是通过优化耕地管理和推广科学的化肥施用技术,提升耕地质量,减少化肥的用量,增加化肥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和措施1.优化耕地管理(1)推行轮作休耕制度:合理轮作休耕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通过合理安排轮作休耕的时间和作物种植顺序,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2)加强有机肥的应用:有机肥具有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加强有机肥的生产和推广,提高农民对有机肥的认识和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用量。
(3)加强耕地保护和修复:加强农田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合理布置田间道路和田埂,保持农田的地势平坦。
加强耕地修复工作,修复退化土地,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
2.推广科学化肥施用技术(1)合理施用化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特点和土壤养分状况,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合理施用化肥,减少化肥的用量。
采用控释肥、缓释肥等新型肥料,可以减少化肥的损失和浪费。
(2)推广精确施肥技术:采用先进的精确施肥技术,如土壤养分快速检测技术和农艺措施联合施用技术,合理调控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减少养分的损失,并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3)加强化肥施用管理:建立化肥施用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化肥的购买和使用。
加强化肥施用的现场监测和指导,掌握化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时间,及时调整施肥方案。
三、推进措施和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由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负责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
2.加强宣传教育:开展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的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于优化耕地管理和科学化肥施用的意识和认识。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成为了乡村振兴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国家重要的资源和财富,保护耕地资源,提升耕地质量,对于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耕地保护保护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构筑农业强国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随着各地农村发展一步步走向城镇化、工业化,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耕地土地改变用途,环保要求提高,影响也在逐年增大。
同时,土地流转、土地危机等问题也使得农地的保护更加紧迫。
因此,要加大对耕地保护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耕地规模稳定,保障耕地质量。
1. 坚持保护优质耕地。
耕地主要有两种:一是优质耕地,二是次优劣质耕地。
优质耕地是指物候期长、土壤类型好、水肥条件好、产量高的土地。
次优劣质耕地相对较差,不仅产量低,而且耗水量大,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也比较贫乏。
保护优质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因此,要按照保护、提升、利用和恢复的原则,加强对优质耕地的保护和管理。
2. 严格耕地减损。
一方面,在城乡规划中要合理规划用地,农用地一旦建设,就很难继续用于农业生产。
另一方面,要坚决禁止非法占用、乱占乱用耕地,加强耕地执法监督,严格耕地减损。
提高土地流转率,加大土地整备力度,强化备耕年度耕地占比管理,推进集体土地入股改革,解决土地流转中合法权益保护等问题。
3. 加大土地整治力度。
土地整治可以改善耕地的土地质量,提高耕地的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要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加强对农用地流转和闲置土地的整理整治,推进土地利用标准化、聚集化和集约化,提高土地比例、土壤利用率和社会效益。
二、耕地质量提升耕地质量的提高,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数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前提。
要加强耕地质量监测,掌握耕地质量的变化情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1. 加强耕地土壤保育。
农业生产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土壤的质量。
因此,采取措施加强土壤保育,进行排水、防渗、补酸和施肥等处理,恢复土壤肥力,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保证农作物的顺利生长。
2024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1.1 背景分析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农民的生存依托,对于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也面临严峻挑战。
因此,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提高耕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1.2 目标设定- 到2024年,全国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明显进展,耕地面积保持稳定并有所增加;- 到2024年,全国耕地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耕地环境质量稳定,并显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到2024年,全国耕地利用率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显著增加。
二、工作措施与任务2.1 加强耕地保护工作2.1.1 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加强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和政策体系建设,强化耕地保护的法治保障。
加大对违法占用耕地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占地行为。
2.1.2 强化耕地保护监测和评估建立完善耕地资源监测和评估体系,实时掌握全国耕地面积、质量和利用情况。
加强对耕地破坏和质量问题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破坏。
2.1.3 强化耕地综合整治加大对农村杂乱地块和退耕还林还草地的整治力度,开展耕地改造和生态恢复工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耕地质量。
2.2 提升耕地质量2.2.1 加强土壤调查与评价开展全国土壤调查,建立土壤质量数据库,全面了解土壤质地、养分状况、有机质含量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2.2 推进有机肥料和绿色农业发展加强有机肥料和绿色农业的推广应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2.2.3 增加耕地保护投入和技术支持加大对耕地保护的财政投入,提供农民耕地保护的奖励和补贴,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和能力。
2.3 提高耕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2.3.1 优化农田水利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用水效益。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保护耕地资源、提升耕地质量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本文将从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探讨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措施。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的脱贫致富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之一,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发展的基础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其保护和质量提升直接关系到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发展水平。
保护耕地资源,提升耕地质量,可以提高农田的种植效益,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 保障粮食安全我国人口众多,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保护耕地资源,提升耕地质量,可以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增产,满足我国居民的食物需求,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
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脱贫致富和可持续发展。
二、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的对策措施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保护耕地资源,提升耕地质量。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要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管理,严格实施耕地保护政策,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结构,严格控制农村建设用地和非农业土地的占用,确保耕地资源的长期稳定和安全。
2. 推行精细化农业管理推行精细化农业管理,采用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提高耕地的质量和产量。
3. 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的耕作技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力,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4. 强化农业生态保护加强农业生态保护,保护和修复农田生态环境,增加农田的生态效益,维护生态平衡,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摘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耕地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保障和条件。
近年来,我国耕地质量逐步下降,高标准农田建设问题突出。
从可持续发展观的高度,剖析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的耕地质量问题,并提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对策,做到科学利用土地,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保护引言在当前的农业领域,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理念被广泛接受。
该理念主要指相关部门根据国家对农业用地的总体规划,对农村的土地进行整治。
建设高标准农田能够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水平,推动农业高速发展。
虽然现在我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问题也不可忽视。
深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业生产体系,解决耕地质量问题,需在多维度进行持续探索与实践。
1耕地质量保护目标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为核心,以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为底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各级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坚持耕地保护优先、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着力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综合保护体系,着力加强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保护,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为建设美丽乡村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党政同责、严保严管、节约优先、统筹协调、改革创新”的原则,强化耕地保护责任,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耕地质量,进一步推动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政策创新,促进耕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统一。
总体目标是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目标红线,确保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有提升。
耕地保护制度和占补平衡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土地执法监管体制进一步加强,促进形成保护更加有力、执行更加顺畅、管理更加高效的耕地保护新格局,切实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
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关键,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力度,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继续加大力度,确保耕地质量得到有效保护和提升。
一、耕地资源丰富但面临多重压力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耕地资源丰富,但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和破坏,使得耕地质量面临较大挑战。
首先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用地被转为工业和城市建设用地,导致耕地减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降低。
其次是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化肥农药、工业废水等对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导致土地退化、贫化;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土地侵蚀等也对耕地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
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合理,过度耕作也加剧了耕地质量的下降。
二、加大政策支持,促进耕地质量提升为了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首先是加大土地保护力度,严格控制耕地占用,加强土地整治,保障耕地基本面积。
其次是大力推进农业用地质量等级划定和等级提升工作,通过科学评价和分级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保障耕地质量。
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推动农田生态化建设,提升农田生产环境质量,最大限度减少土地退化现象。
加强科技支撑,引导发展绿色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有机农业等新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减少农业对土地的损害。
三、加强监管,保障耕地质量安全为了加强对耕地质量的保护和提升,需要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各项政策和措施的落实。
首先是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耕地保护与利用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保护耕地的长效机制,使政策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其次是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建立健全的耕地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耕地质量下降的问题,提升监测预警能力,防患于未然。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推动地方政府责任,加大对耕地保护和利用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各项政策和措施得到切实的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取土测土要求一、取土技
术
1.点位设置。
统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相关基础支撑工作,依据现有县域耕地地力评价成果资料,结合省级汇总评价技术规范,严格按照内业确定的点位经纬度确定采样点(田间试验和示范方建设所需土样除外)。
原采样点位土地被征用或改为非农用地的,应在就近同类土壤、相近地力评价指标的田块布设新的采样点位,并备注理由(各实施单位点位经纬度明细表另行下发)。
2.采样人员。
具有一定采样经验,熟悉采样方法和要求,了解采样区域农业生产情况。
采样前,要准备GPS、采样工具、采样袋(布袋、纸袋或塑料网袋)、采样标签等。
对委托第三方采样的,应由实施单位熟悉采样的人员实地管理并需保留采样轨迹备查。
3.采样时间。
大田作物一般在秋季作物收获后、下茬整地施基肥前采集;蔬菜作物一般在秋冬在收获后或播种施肥前采集,设施蔬菜在凉棚期采集;果树在上一个生育期果实采摘后下一个生育期开始之前,连续一个月未进行施肥后的时间段采集土壤样品。
4.采样周期。
评价土样每年采集 1 次;用于田间试验的,
在试验前后各取一次
5.采样深度。
大田作物采样深度为0-20cm;蔬菜采样深度为0-30cm;果树采样深度为0-60 cm,分为0-30cm、30-60cm 采集基础土壤样品。
如果果园土层薄(v60cm),则按照土
层实际深度采集,或只采集0-30cm 土层。
6.采样路线。
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
“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
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
在地形变化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
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采样(如下图)。
要
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混合样点的样品采集要根据沟、垄面积的比例确定沟、垄采样点数量。
图样品采集分布示意图
7.采样方法。
每个采样分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保持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
取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
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取土。
所有样品都应采用木、竹制器采样。
果树要在树冠滴水线附近或以树干为圆点向外延伸到树冠边缘
的2/3处采集,距施肥沟(穴)10cm左右,避开施肥沟(穴),每株对角采2点。
滴灌要避开滴灌头湿润区
8.样品数量。
混和土样以取土
1kg左右为宜(长期保存
备用的以2kg为宜),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
方法是
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弄碎、混匀,铺成正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并成一份,保留一份,弃去一份。
如果所得的样品依然很多,
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所需数量为止
9.样品标记。
采集的样品放入统一的样品袋,用铅笔写好标签,内外各一张。
同时填写样点情况调查表(表一)并附采样点田间景观照片。
10.样品制备。
样品风干后,按照不同的分析要求研磨过筛,充分混匀后,装入样品瓶中备用。
瓶内外各放标签一张,写明编号、采样地点、土壤名称、采样深度、样品粒径、采样日期、采样人及制样时间、制样人等项目。
制备好的样品要妥善贮存。
二、测土要求
1.所有土样均需测试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机质、
pH 等常规 6 项;10%左右的土样加测钙、镁、硫、硅、铜、锌、铁、锰、硼、钼等中微量元素(在明细表中注明)。
2.委托第三方检测的,需随机插入标准样进行质控,质控数据超出允差要求的,须重新检测。
表一样点情况调查表
填表说明:
1. 本表格仅列出需填报的数据项,填报时按Excel过录格式模板录入。
带*号数据项为区
域补充性指标,依据国家标准《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附录B,由各区根据相
应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指标进行补充填写。
中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每五年调查一次,在发布年(2019年)的前一年度(2018年)进行调查。
2. 统一编号:填写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统一规定的19位采样点编码,具体为采样点的邮政
编码(6位数字)+采样目的标识(1位,字母,G : 一般农化样,E:试验田基础样,D:示范田基础样,F:农户调查,T:其他样品,C:耕地质量变更调查样)+采样时间yyyy-mm-dd(8 位数
字,年 4 位,月2 位,日 2 位,小于10 的月日前面补“ 0”)+采样组(1位,字母)+顺序号( 3 位数字,不足3位在前面加“ 0”)。
3. 经纬度:根据GPS 定位信息填写,保留小数点后五位,填报时统一转换为西安80坐标
系。
4. 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土壤分类命名采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修正稿(GB-17296),
表格上记载的土壤名称应与土壤图一致。
5. 地貌类型:填写大地貌类型,山地、盆地、丘陵、平原、高原。
6. 地形部位:指中小地貌单元,填写山间盆地、宽谷盆地、平原低阶、平原中阶、平原高阶、丘陵
上部、丘陵中部、丘陵下部、山地坡上、山地坡中、山地坡下。
7. 海拔高度:采用GPS 定位仪现场测定填写,单位为米,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8. 田面坡度:实际测定田块内田面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度数。
9. 耕层质地:填砂土、砂壤、轻壤、中壤、重壤、黏土。
10. 质地构型:按1m 土体内不同质地土层排列组合形式填写,分为薄层型、松散型、紧实型、夹层
型、上紧下松型、上松下紧型、海绵型。
11. 生物多样性:通过现场调查土壤动物或检测土壤微生物状况综合判断,分为丰富、一般、不丰
富。
12. 农田林网化程度:填高、中、低。
13. 盐渍化程度:根据耕层含盐量与盐化类型统一测算,轻度、中度、重度、无。
14. 盐化类型:填氯化物盐、硫酸盐、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盐、氯化物盐硫酸盐、氯化物盐碳酸
盐、碳酸盐氯化物盐。
15. 障碍因素:如盐碱、瘠薄、酸化、渍潜、障碍层次、无等。
16. 障碍层类型:1m 土体内出现的障碍层类型。
17. 障碍层深度:按障碍层最上层到地表的垂直距离来填。
18. 障碍层厚度:按障碍层的最上层到最下层的垂直距离来填。
19. 灌溉能力:充分满足、满足、基本满足、不满足。
20. 灌溉方式:填写漫灌、沟灌、畦灌、喷灌、滴灌、无灌溉条件。
21. 水源类型:填写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水+ 地下水、无。
22. 排水能力:充分满足、满足、基本满足、不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