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新航路》的教案
《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
《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开辟新航路》是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5课。
本课从三个方面介绍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开辟新航路的原因、经过以及影响。
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兴起与发展,下启为早期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提供前提,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状态,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通过初中学习已对新航路开辟有了简单的了解。
但知识没有体系化,缺乏辩证地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可层层设疑,进行问题探究。
鼓励大胆发言,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利于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政治根源和主客观条件,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2.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迪亚士抵达好望角、达?伽马直通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及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学会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
3.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比较并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同结果,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景再现、地图动态情景演示、史料分析、表格归类、历史对比等方法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经过。
2.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感受学习探险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并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的先进性。
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是历史的进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结果又充满血腥味与罪恶感。
四、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五、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六、教学准备1.教师:分析教材,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搜集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
2.学生:先预习教材,搜集有关航海家们探险的故事。
《开辟新航路》的教案
《开辟新航路》的教案《开辟新航路》的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开辟新航路》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的地理大发现)和影响(包括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对美洲和欧洲思想文化的影响等)。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世界地图,了解古代文明区域的分布以及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并绘制出各航海家的航线和所到达的地区。
2.采用历史、地理和政治相结合的手段来全方位的把握世界文明由独立、分散走向联结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组织形式的形成以及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的原理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开辟文明交往航线的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不仅要认识开辟文明交往航线之前世界的状态,了解开辟的原因和过程,也要认识开辟后世界的格局和变化,养成联系地看待历史发展的能力,树立面向世界的眼光。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影响。
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
三、教学方法(一)教师通过提问、举例、图片和实物的展示、纪录片或书籍的介绍等方式来多角度进行知识讲授。
(二)学生参与问题的回答,材料的阅读,课堂趣味测试、小组讨论等多方式的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把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为纪念新航路的开辟,人们在葡萄牙里斯本塔古斯河口矗立了一个纪念碑。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都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终于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各大陆和各大洋的分割孤立状态,加强了世界范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准备了条件。
新航路的开辟也是充满血腥事件的近代殖民地掠夺和殖民地瓜分的开始。
教学设计3:第5课 开辟新航路
第5课开辟新航路一教材(一)教学内容《开辟新航路》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的内容。
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一课是传统的三段式结构,从原因到过程到影响,条理清晰。
同时又充分体现了,史实之间的逻辑联系。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课标要求前4课内容介绍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从第5课开始学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本课内容相当重要,上承古代中国,下启近代世界。
因此,本课在在这一学习主题中具有开篇点题的作用。
课标对这部分知识作了如下的要求:分析开辟新航路的背景;了解开辟新航路的经过;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如下:(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课堂教学,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和经过,并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归纳、学生扮演的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对新航路的影响的学习,能够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以及新航路开辟给不同地区带来的不同影响,从而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学会辨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分析、引用史料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通过地图动态演示、表格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开辟新航路的经过;通过引用史料、讨论、问题探究等方法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动机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资本扩张惟利是图的本质;感受学习探险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该过程及其结果又充满血腥味和罪恶感。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学生知识储备,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点及依据课时安排: 1课时重点: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及影响(突破方法:从必然性和可能性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从走向会合的世界中寻找它的影响)依据: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包括原因和条件两方面,这两方面都是开辟新航路缺一不可的,而新航路的开辟,将世界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各洲都成了西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资金来源、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高中高一下册历史教案:开辟新航路
高中高一下册历史教案:开辟新航路教案标题:开辟新航路教案类型:高中高一下册历史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了解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和意义。
2.掌握西方国家在开辟新航路中的主要探险和成就。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和意义。
2.掌握西方国家在开辟新航路中的主要探险和成就。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向学生描述15世纪后半叶,在欧洲一些国家发起了一场侵略、探险和贸易的风潮,即大发现时期。
那些为开辟新航路而进行的探险和贸易活动,将人类文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2.知识探究(30分钟):2.1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科书和相关资料,了解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和意义。
2.2 教师讲解:教师向学生讲解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和意义。
强调西方国家为了寻找新的商业贸易路线和资源,进行了一系列探险和贸易活动。
这不仅推动了地理、科学等知识的发展,也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契机。
3.知识运用(30分钟):3.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下开辟新航路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2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分享讨论结果,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拓展延伸(1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深入探讨开辟新航路对不同国家和文明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开辟新航路对于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和意义,掌握了西方国家在开辟新航路中的主要探险和成就。
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开辟新航路相关的阅读任务,并撰写一篇感想或思考题。
同时,要求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在开辟新航路中的贡献,并总结对中国的影响。
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
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开辟新航路一、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辩证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了解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背景、意义和方法;4. 能够分析开辟新航路的优缺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内容:1. 开辟新航路的概念和意义;2. 开辟新航路的历史案例分析;3. 开辟新航路的方法和思维;4. 团队合作与开拓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等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开辟新航路的兴趣。
可以用世界地图标注出历史上有名的航路,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航路的意义和影响。
2. 理论讲解(20分钟):教师进行简要的理论讲解,介绍开辟新航路的概念、历史案例和重要意义。
可以以郑和下西洋为例,讲述他的航海故事及带来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3. 开放式讨论(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自由讨论开辟新航路的方法和思维,并列出优缺点。
教师可以给予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开辟新航路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评估开辟新航路的效益?如何应对挑战和风险?4. 团队合作实践(30分钟):教师要求每个小组设计一条新的航路,包括起点、终点、途径的陆地和海洋等。
要求考虑到地理条件、气候、海洋动力学等因素,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条航路。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制定计划书,并准备口头和书面报告。
5. 呈现和总结(20分钟):每个小组依次进行展示,并对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评价各个小组的设计,并总结开辟新航路的要点和方法。
鼓励学生提出对开辟新航路的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教学评价:1.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内容是否合理,是否考虑到了各种地理和气候因素;2. 学生在展示和讨论中是否发挥了辩证思维;3. 学生对开辟新航路的观点和见解是否独到,是否能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五、延伸拓展:1. 鼓励学生对开辟新航路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扩大了解面;2.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区域或国家,进行更详细的研究,包括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
开辟新航路教案
开辟新航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掌握开辟新航路的过程和影响;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际视野。
二、教学重点1.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开辟新航路的过程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开辟新航路对中国的影响;2.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开辟新航路的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让学生了解开辟新航路的意义和价值;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讨论、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开辟新航路对中国的影响和意义;3.视听教学法: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和音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五、教学内容1. 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背景和意义(1)历史背景开辟新航路是指在明清时期,中国商人和海员为了寻求更多的商机和贸易渠道,通过海上贸易开辟了一些新的航线。
这些航线主要包括南洋航线、东南亚航线、日本航线、朝鲜航线等。
(2)意义开辟新航路对中国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2.增强了中国的海上实力和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3.丰富了中国的文化交流和人文交流,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 开辟新航路的过程和影响(1)开辟新航路的过程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探索阶段:在明代初期,中国商人和海员开始探索南洋和东南亚地区的海上贸易路线;2.发展阶段:在明代中期,中国商人和海员逐渐掌握了南洋和东南亚地区的商业规律,开始大规模开展海上贸易;3.繁荣阶段:在明代晚期和清代初期,中国的海上贸易达到了繁荣期,开辟了一些新的航线,如日本航线、朝鲜航线等。
(2)开辟新航路的影响开辟新航路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2.增强了中国的海上实力和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3.丰富了中国的文化交流和人文交流,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第5课 开辟新航路教案
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案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水平(1)了解扩张时代的时间和含义(2)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客观条件(3)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引导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的内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水平。
(2)引导学生分析殖民扩张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使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从而对学生实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2)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美的血腥掠夺,一方面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打断了其发展,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长期落后,另一方面促动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雏形形成的重大意义。
三、教学方法:新航路的开辟,为促动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地理方面的便利,是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条件,所以本课应该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和影响为主线展开教学。
在教学中可层层设疑,实行问题探究。
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贯彻面向全体的原则。
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另外,新航路的开辟属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应引导学生放眼世界,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世界的变化。
四、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歌曲导入:为学生播放美国乡村音乐《I am sailing》,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曲中航海家漂泊在茫茫大海中的思乡之情,由此引出本课所要接触到的航海家。
教学过程:首先解题:新航路是15世纪末到16世纪,西欧各国开辟的由欧洲通往亚洲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图说历史]多媒体展示: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和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思考:从两幅图中,你能看出16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比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多了什么地方吗?由此引出美洲是因新航路的开辟而发现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5课《开辟新航路》 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案第5课《开拓新航路》一、课标要求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拓新航路的史实,熟悉地理大发觉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同学,他们思想活跃,爱好广泛,擅长思量,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
但因为他们对学问的把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同学自主探索的办法,既符合同学的心理进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材分析新航路的开拓是影响人类历史进展进程的重事件件。
在此以前的世界基本上是彼此隔绝的。
因为新航路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觉,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制造了重要条件,世界各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互相影响的人类历史。
因此,让同学充分了解这一历史大事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教学目标(一)学问与能力:新航路开拓的缘由和客观条件;达·伽马开拓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哥伦布开拓通往美洲的新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新航路开拓对世界各地的影响。
(二)过程与办法:课堂教学中,老师应立足当今社会,密切联系现实,充分调动同学参加,举行研究式教学。
采纳情境设置、饰演角XXX、设题引思、探索互研、体验感触的模式。
引导同学分组研究、自主探索,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动。
从广度、高度和深度上开辟同学的思维,也有助于同学形成完整的学问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新航路开拓的缘由和条件的分析,使同学熟悉新航路的开拓有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客观条件。
尤其是中国的罗盘针广泛应用于欧洲航海,为航海家开拓新航路和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将爱国主义教导渗透于教学中,激发同学的民族骄傲感,激发同学奋勉图强、报效祖国、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对新航路开拓过程的分析,使同学熟悉到勇于探究的航海家为世界大部分地区之间的联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使人类开头走向整体世界。
高中历史《开辟新航路》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开辟新航路_历史_高中一、教材分析《开辟新航路》是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II 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课从三个部分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本课内容在世界近代史教材中的地位相当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崛起,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学好这一课,对于世界近代历史的掌握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本课还是体现学科综合的重要一课,特别是和地理的综合,因此,学生学好这一课,能为以后的学科综合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条件;2、掌握迪亚士、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时间、路线、成就等;3、掌握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对世界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分析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全面影响,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前、课中、课后学生搜集资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锻炼了动手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在欧洲大陆有深刻的背景,中国的发明(指南针、火药)为之提供重要条件,通过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体会到世界各国是相互影响的,从而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开放的世界意识。
2、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多方面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观和多角度全面分析问题的能3、通过对本课历史人物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的学习,培养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
三、重点难点(1)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2)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四、教法建议与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高一新授课。
2、学生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图文资料,设置情景模式,再现情景。
3、用图文资料,创设情境。
4、设置问题,课堂讨论,开展辩论。
五、教学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制作PPT 课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大国崛起》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片头。
《开辟新航路》教案(精选4篇)
《开辟新航路》教案(精选4篇)《开辟新航路》篇1教材分析:《开辟新航路》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社会经济史中的第五课,属于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于发展的开篇。
在第一个单元里,学生已经了解了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历程以及经济政策,其中已经掌握在古代中国明朝末年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于是,第二个单元将视野转向了整个世界,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改变。
与此同时,和古老的中国形成鲜明的对比,需要学生能够以全球观来审视这段历史。
而单就开辟新航路这一历史事件而言,在人类发展长河中本身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所折射出航海家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人类永恒追求的价值观。
开辟新航路以后带来的巨大变化将世界连为一体,使其成为全球化的开端,所以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学情分析:《开辟新航路》是高中一年级第二个学期的学习内容,经过初中及高中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储备。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但又缺乏对于历史知识全面、系统的认知,不能从整体上感知历史,也不能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分析历史的本质。
同时,学生有一定的自我意识,能够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也具备竞争、与人合作的思维与能力。
课标定位:根据新课程对教学中三个维度的要求,这节课的课程标准也从三个方面入手设计:1、知识与技能: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知道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启迪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航海家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形成对于历史事件的价值性判断,能够一分为二、辩证的认识历史问题。
设计理念《开辟新航路》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的开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开辟新航路的基本史实,也就是让学生明了为何开辟新航路,怎样开辟新航路,并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这一历史事件带来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教案(大全五篇)
新航路开辟教案(大全五篇)第一篇:新航路开辟教案第十四课新航路的开辟(教案)课堂导入(14、15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同学们知道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么?“人”被发现是指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世界”被发现就是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航路的开辟。
是什么推动欧洲人不顾一切地投向海洋,航海家们克服了怎样的困难,我们先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
(视频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经历了狂风巨浪的洗礼,航海家们到达了了欧洲人从未发现的新大陆,但也有人认为课堂探究一偶然还是必然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
那么你认为15世纪末美洲大陆的发现是欧洲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偶然现象?材料: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货币的需求量增加。
(2)社会根源:欧洲人狂热的寻金热,特别是《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寻金”(3)商业危机:传统商路受阻,寻找前往东方的新航路(4)宗教因素:狂热的宗教情感(“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迪亚士)(5)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思想驱使人勇敢的追求财富,大胆地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5)技术条件的具备和地理知识的进步(罗盘、多桅帆船、普遍流行的地圆学说和绘制地图技术的进步,出现标明海岸线及港口位置的航海图)(6)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君主为了获取财富对远洋航行的大力支持探究成果:一般人认为新航路的开辟是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商业危机、宗教情绪以及各种条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但是对于哥伦布来说,新大陆的发现就是一种偶然,他坚信地圆学说,坚信向西航行也能到达富有的东方,他的想法在葡萄牙遭受了长期的冷遇,幸运的是西班牙女王的慧眼识珠,资助他完成远洋航行;在因长期的航行船员接近崩溃时,他做出再航行再三天的决定,第三天果然发现了的陆地;哥伦布的梦想是到达富有的东方获取财富,却意外地发现了欧洲从未到达过的新大陆失望而归,这一切的巧合对于哥伦布而言,难道不是一种偶然么?对历史现象的解读我们应该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这样就会有不一样的结论,所以新大陆的发现既是欧洲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航海家们的偶然发现。
开辟新航路 教案
开辟新航路教案教案标题:开辟新航路教学目标:1. 了解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掌握开辟新航路的过程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开辟新航路的定义和意义。
2. 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3. 开辟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背景和过程的理解。
2. 学生对开辟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的掌握。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
2. 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3. 课堂互动讨论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在古代人们是如何进行贸易和交流的。
引出开辟新航路的概念,并让学生猜测开辟新航路的意义。
二、讲授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背景和过程(15分钟)通过PPT和讲解,介绍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背景,如丝绸之路、大航海时代等,以及开辟新航路的过程和主要人物。
让学生了解开辟新航路的重要性和影响。
三、讨论开辟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就开辟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展开讨论,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互动交流。
四、展示和总结(5分钟)展示学生讨论的成果,总结开辟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
强调开辟新航路对世界交流和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发展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开辟新航路的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掌握开辟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同时,通过讨论和作业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开辟新航路》教学过程设计
《开辟新航路》教学过程设计导课:【设计意图】设置疑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用詹姆斯.洛温《老师的谎言》的“历史并非一系列的事实,更是一系列的观点、问题和争论。
”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发散思维。
一、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人类文明交流之路利用地图指导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流和发展,这是一条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2、市场联合之路指导学生认识这一时期欧洲开始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非洲的黄金、象牙,美洲的玉米、烟草,欧洲的工艺品等销往世界各地,进而得知“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殖民掠夺之路学生通过图片,感知欧洲侵略者贩卖黑奴、掠夺美洲财富屠杀印第安人的史实,但同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讨论,展示观点,激发学生认识历史问题,从不同角度和立场感知新航路带给整个世界的影响。
总结梳理:【随堂练习】2010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第27题2问问题二:发现与相遇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
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
1992年,联合围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
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开辟新航路历史教案教学范文
开辟新航路历史教案教学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以及产生的结果和后果;了解四次重要远航经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作答—分析的引导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不断思考、独立学习的思维能力;通过探究学习,扩宽学生学习知识面,指引学生深入学习。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探索精神;通过对开辟新航路影响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重点: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影响难点:辩证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进步性与灾难性)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下设置疑问导学法、合作探究、自主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引言】(展示与农业、手工业、商业相关的图片)当我们在田陇间挥汗如雨、精耕细作时,当我们在为领先世界的手工业感到骄傲时,当我们陶醉于城市“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来万盏明灯”的繁华之中时,西方国家在做什么呢?(承上启下,引入第二单元)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学习这个单元的时候,同学们要注意政治经济的互动关系和辨证评价历史问题。
(突出重点,让学生整体感知整个单元的具体内容)【导入新课】考考你的眼力,从以下三幅地图来看,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世界范围不断扩大,联系不断加强;由局部逐步地走向整体,由相互隔绝逐步走向会合,那么是从什么时候,世界开始走向会合呢?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开辟新航路》。
【新课探究】●寻“路”——开辟新航路的历程(课件显示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人图像)他们是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
开辟新航路教案
开辟新航路教案课堂教学要点:一、导入部分(约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堂课的主题:“开辟新航路”。
2.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发学生对开辟新航路的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部分(约15分钟)1. 讲解“开辟新航路”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以世界历史上的几个著名的新航路开辟为例进行解析,如大航海时代的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马哲二世开辟的东印度群岛航路等。
3. 介绍中国古代的一些著名航海家和他们所开辟的新航路,如郑和下西洋航线、陆海新航道等。
三、讨论互动部分(约20分钟)1. 分组讨论:“为什么开辟新航路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重要作用?”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供自己的观点,并互相交流。
3. 教师引导讨论,总结学生们的观点,给予适当的点评。
四、情境模拟部分(约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代表一个国家,模拟开辟新航路的过程。
2. 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个实际存在的国家并作为背景,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设计和规划一条新的航路。
3. 学生们需要考虑航线的具体路径、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以及开辟新航路对该国家的发展有何重要影响等。
五、总结部分(约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中国的一位现代航海家,你会选择在哪个地方开辟一条新的航路?你将会做哪些准备和规划?3.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
六、作业布置(约5分钟)1. 让学生写一份简短的反思,回答问题:“你认为开辟新航路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哪些方面的帮助?请举例说明。
”2. 提醒学生如何组织自己的想法,写出一篇清晰、有逻辑性的作文。
七、课堂结束(约5分钟)1. 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了解更多关于开辟新航路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开辟新航路》教案浏阳市第五中学唐新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认识到地理大发现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2)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学会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状举。
(3)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正确认识地理大发现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整体。
2、过程与方法课前: 学生搜集哥伦布等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资料,增强对新航路开辟的感性认识,学会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课堂:1、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问题探究、表格归纳、地图动态演示、史料分析、比较法、讨论法开展历史教学。
2、通过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由学生扮演“航海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并感悟航海家的精神。
3、设计核心问题,制作学案,提供历史材料,开展合作探究、自主探究,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4、通过提供历史材料比较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异同及其差异的根源,对当今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
课后:动手绘制航海地图和完成相关练习,掌握运用迁移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学习航海家敢于冒险、不断进取的精神。
通过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指出它的两重性,学会全面看待和分析历史事件,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历史是稳定凝结了的现实,而现实则又是正在流动变化着的历史。
今天的经济全球化起源于“新航路的开辟”。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第五课开辟新航路。
打出幻灯片“热烈庆祝《开辟新航路》的新闻发布会胜利召开”师:热烈庆祝《开辟新航路》的新闻发布会胜利召开,我是本次新闻发布会的节目主持人,下面邀请四位航海家前排就坐(课前进行角色分工,要求他们在搜集有关航海家的航海资料)(播放电影《哥伦布传》的主题曲《Sailing》)作为背景音乐。
一、新航路的开辟师(讲述,学生上台表演):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1487年迪亚士出发了······学生甲(边讲边进行动态演示):我是迪亚士,经过十个月时间的准备后,我找来了四个相熟的同伴及其兄长一起踏上这次冒险的征途,并于1487年8月从里斯本出发,率领两条武装舰船和一艘补给船,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驶去,以弄清非洲最南端的秘密。
后来国王把这里称为“好望角”,希望带来好运。
师(讲述,学生上台表演):10年后,另外一位航海家又出发了······学生乙(边讲边进行动态演示):我是达·伽马,在1497年7月8日驾驶了4艘船启程。
由葡萄牙里斯本往非洲的黄金海岸航行。
1497年12月16日,我的船队通过了鱼河,进入了在欧洲航海纪录上仍是空白的水域(东非沿岸),绕过“好望角”,于1498年1月时,我们抵达了今日莫桑比克的所在地,也就是印度。
师(讲述,学生上台表演):在迪亚士前往东方冒险时,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坚信地圆学说向西航行······学生丙(边讲边进行动态演示):我是哥伦布,我于1492年8月3日从西班牙出发了。
我的船队由三艘大帆船和87名水手组成。
我指挥船队一直向西航行,对途中见到的每一群海鸟和每一片水草都进行仔细的观察,不放过一点线索。
1492年10月12日凌晨,在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久盼陆地而不见,船员中怨声四起,几乎要发生叛乱的时候,船头上的一名水手突然一声惊叫:“啊!陆地!”原来他在月光下隐隐约约地看到前方有一块陆地。
天亮时,他们来到了一个岛屿。
哥伦布立即上岸,面对繁盛的草木,他欣喜地宣布这里是西班牙的土地,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
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这个岛屿就是现在巴哈马群岛中的华特林岛。
哥伦布以为他已经到了印度,所以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
实际上今天的美洲。
师(讲述,学生上台表演):沿着哥伦布开辟的航路,另外一位航海家于1519年出发了······学生丁(边讲边进行动态演示):我是麦哲伦,我于1519年-1521年率领船队首次环航地球,从里斯本出发向西航行,穿过太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然后回到里斯本。
但不幸的是我死于菲律宾的部族冲突中。
虽然我没有亲自环球,但船上的水手在我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
师(总结):刚才航海家们表演得非常好,总结如下: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两条航线、四个航海家。
(打出幻灯片,加深印象)师:下面我想请我们的航海家谈谈自己的海上经历。
学生丁(上台):我是麦哲伦,我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航海经历。
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
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
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
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
我们也把盖在大桅顶端以免它损坏帆缆索具的几张牛皮取下来吃了。
但是它们经过风吹日晒和雨淋,已经十分坚硬,我们只好把它们放在海水里泡上四五天,然后再放在火上烤,这样才能吃下去。
我们还常常吃木屑。
有人卖老鼠……然而,即使这样也找不到老鼠了。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航海环境是非常险恶的,为了开辟新的航道,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不少航海家冒着生命危险,去探求新的航道。
试分析一下当时的航海家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当时是否具备了航海的条件?我们要学习航海家的什么精神?二、东方的诱惑探究一: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不少航海家冒着生命危险,去探求新的航道。
试分析一下当时的航海家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当时是否具备了航海的条件?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迪?(对于这个子目录的教学,主要是提供历史材料,由学生分组讨论,并结合教材归纳总结。
分发资料、打出幻灯片。
)材料1:哥伦布在《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中写道:“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的一切。
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材料2: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其中部分制成品是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的,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以及部分未加工或半成品的药材和实物,如糖,尤其是香料……当时比今天显得更为重要。
配药,保存肉类,例如制造香肠,都需要使用这些香料。
它们(香料)能使在没有冷藏设备下容易变质的新鲜肉类和其他食物更为可口。
——引自A.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上册材料3: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这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
——引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材料4、“……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迪亚士学生回答略师(总结开辟的原原因)(1)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2)社会根源:欧洲人狂热的追求货币和黄金(3)商业危机:奥斯曼土尔其帝国切断欧亚唯一的传统商路。
(4)宗教原因:传播天主教的需要师:除了上述原因外,在当时是否具备了航海的条件?(参考P23历史纵横)生:是,有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理知识的进步,此外还有王室的支持。
师:回答不错,这一切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可能性。
“无形之手”推动着人们不惜牺牲生命去冒险,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他们的航海创造了条件,意志坚定的航海家冒着生命的危险前去航海,这给我们以何启迪?生:略三、走向会合的世界探究二: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人说它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有人说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也有人认为它是殖民掠夺之路,以及人类思想震撼之路,还有人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之路,你是怎么认为的呢?请简要说明理由。
(根据历史材料和教材内容分析归纳)(幻灯片)材料1、:美洲的白银有一半直接流入欧洲;16世纪,欧洲的黄金存贮量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公斤,白银从700万公斤增加到了2140万公斤。
据官方缩小了的数字,1521——1600年,从美洲运到欧洲的白银有1800吨,黄金200吨。
16世纪,仅葡萄牙就从非洲掠夺了27万千克黄金。
材料 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欧商业经营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各种新的商业组织如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先后建立。
材料 3:由于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引起欧洲金银价值下跌,物价上涨,货币购买力降低。
新兴资产阶级一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一面以高价出售商品;封建地主则收取定额货币地租而日益衰弱。
材料4:据估计,在欧洲殖民者抵达美洲之后的一个半世纪里,中美洲阿兹特克和玛雅文明区的印第安人口从2500万锐减到150万,印加文明区的印第安人口从900万锐减到60万。
材料5:葡萄牙人在15世纪就开始把西非海岸的黑人卖给欧洲贵族。
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送到美洲,从此开始了跨越大西洋的黑奴贸易。
近四百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损失上亿人口。
生:(略)师:(小结)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导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
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最终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
思想震撼之路:“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有利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人类社会发展之路: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演变、发展。
探究三:依据历史材料比较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差异,分析郑和的航海为什么没有继续下去呢?导致二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在哪里?对当今中国发展有何启示。
师: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而在15世纪初中国也有一次伟大的航海之旅,这就是郑和下西洋。
郑和的船队规模庞大,多达六七十艘,大的船吨位有一千多吨,船队人员多达两三万名;而哥伦布首航美洲的三艘船,载的船员不足百名,最大的一艘生:(略)师(总结):其一,“厚往薄来”的政策最后导致国库空虚,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蚀本”的买卖是无法持续的。
其二,政治目的达到后航海活动的重要地位下降。
其三,郑和船队过于庞大,明朝官员非议甚多。
有人估算,在永乐年间,新建和改建的海船约有二千艘,每艘造价需白银七八千两,须动用13省钱粮才够用。
对此,朝廷官员批评指责颇多,施加压力颇大,迫使明王朝终止这一活动。
其四,郑和下西洋所需物品大多出于官营手工业,供给日益困难,缺乏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