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复习课件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99486ab84ae45c3b358c91.png)
速度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定义 意义:它是描述 物体运动快慢 的量 意义 它是描述____________的量 它是描述
s (2)公式 公式: (2)公式: V= t
(3)国际单位:_________ 国际单位: m/s 国际单位
一列火车以54千米 时的速度通过一个遂道,共 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一个遂道 例2 、一列火车以 千米 时的速度通过一个遂道 共 用了40秒 已知列车长 已知列车长100米,求(1)隧道的长 隧道的长;(2)这列 用了 秒,已知列车长 米 求 隧道的长 这列 火车在隧道内的时间
隧道
机械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2.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不相等的。
匀速直线运动 路程时间图像
•图线a表示的速度是5m/s;图线b表示的速度是2.5m/s 图线a表示的速度是5m/s;图线 表示的速度是2.5 图线b 2.5m/s 图线
解答:以车厢为参照物,人相对于车厢的速度为 解答:以车厢为参照物,人相对于车厢的速度为3m/s,在车厢内行走 ,在车厢内行走36m所需 所需 的时间。应选 。 的时间。应选C。
s/m a 15 10 5 0 1 2 3 4 t/s b
c
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时间图像
•图线a表示物体的速度是4m/s 图线a表示物体的速度是4 图线 •图线b表示物体的速度是8m/s 图线b表示物体的速度是8 图线
V(m/s) 8 4 0 a b t(s)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要点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2e19d196bec0975f565e235.png)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要点一、运动与静止1、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这个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距离和方位)改变了,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3、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
选不同的参照物,对物体运动的描述有可能不同。
4、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择是可以任意的,在具体研究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需要和研究的方便而选取。
研究地面上的物体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5、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
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探究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比较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大小;比较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的大小。
2、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速度的公式:v=s/t其中:v—速度—米/秒(m/s)s—路程—米(m)t—时间—秒(s)4、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主单位:米/秒(m/s),常用单位:千米/小时(km/h)。
5、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这种运动称不匀速直线运动。
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
它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时的运动快慢。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同,并且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和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相同。
四、平均速度的测量求平均速度需要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
时间用钟表测量。
2022中考物理基础知识复习--物质的简单运动
![2022中考物理基础知识复习--物质的简单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52d3e9d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e.png)
2022中考物理基础知识复习--物质的简单运动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假定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形下参照物能够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看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依旧静止取决于所选的,这确实是运动和静止的。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相同,比较的大小;⑵相同,比较的长短。
4.分类:(依照运动路线)⑴⑵Ⅰ. 匀速直线运动:A.匀速直线运动: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B.速度:(1)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 。
(2)物理意义:速度是 的物理量。
(3)运算公式: 变形 , 。
(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运输中单位 两单位中 单位大。
换算:1m/s= km/h 。
人步行速度约1.2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合 km/hC.速度图象:Ⅱ 变速运动:A.定义:运动 变化的运动。
B.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 (或 )的快慢程度。
● 平均速度= ÷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刻)●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 。
● 平均速度的测量: 从图象中能够看出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 v 是个恒量与路程S 时(1)原理(2)方法:用测路程,用测时刻。
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
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 v2>v>v1(3)常识:人步行速度1.2m/s ,自行车速度4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8m/sC.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或的速度。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总汇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1872ec3d856a561253d36f2c.png)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框架3.1运动与静止:1.机械运动的概念:我们把_______相对于_______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______,简称________。
2.参照物的概念:描述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________。
3.根据经过的路线可以将运动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4.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的,选不同物体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往往是________的。
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5.时间用符号________表示,其国际单位是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表示。
时间的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①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所用________的多少,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②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________的多少,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第一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也称为________;第二种称为________。
7.物理学中通过比较________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所以________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8.速度是物体在_______________内通过的________,即我们把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叫做速度。
公式是________,变形公式有________,________,速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表示,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_,其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9.根据速度是否变化可以将运动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根据经过的路线和速度的变化可以将运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正确分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和s-t图像,比较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大小,并计算相关的物理量。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梳理(带答案)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梳理(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e09373561252d380eb6e27.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 ______ 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3.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曲线运动:沿曲线的运动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_ 的快;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速度物理意义:定义:公式:v=s/t 单位:m/s、 km/h关系:1 m/s= km/h; 1 km/h=______ m/s6.匀速直线运动定义: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特点:公式: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7.描述运动的快慢的定义: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情况8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工具:、;需测物理量:;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梳理参考答案1、另一个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2、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随时间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随时间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3、有可能不同、不变、改变4、路程、路程长、路程5、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6、5/186、不变、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v=s/t、无关7、平均速度、v=s/t、瞬时速度的8、v=s/t、路程s;时间t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习题精选一、选择题。
1.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 任何物体静止都是相对的B.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C. 参照物必须选择静止的物体D. 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2. 夜晚,抬头看月亮在云层中以很快的速度向前运动,这是所选的参照物是()A. 地球B.云层C.月亮D.不能确定3. 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飞机在天空中飞行B. 月球绕地球公转C. 树上苹果由绿变红D. 河水在河中流4. 下列说法中,正确得是()A. 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也越长B. 运动时间越长的物体,它的路程也越大C. 100m赛跑,成绩越好的运动员跑得越快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s内通过的路程是30m,那么它的速度是()A. 每秒30米B. 3米每秒C.10米秒D. 3秒米6. 下列给出四种运动速度,其正常运动速度最接近60 km/h的物体是()A. 农用三轮车B.汽车C.飞机D.火箭7. 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1可知()A. 甲车快B. 乙车慢C. 乙车快D. 甲车慢8. 甲、乙两人每次进行百米赛跑时,都是甲已到终点时,乙还在距终点10m处,若让甲退后起点10m再同时图1出发赛跑,则先到终点的是()A. 同时到达B. 甲先到达C. 乙先到达D. 不能确定9. 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2倍,乙车行驶的时间与甲车行驶的时间之比为3 :1,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A. 3 :2B.2 :3C.1 :6D.6:110. 一列火车长120m,匀速通过长360m的山洞,从火车进洞到车尾离洞共用1min,火车行驶速度是()A.10m/sB. 6m/sC.8m/s D .2m/s11. 一人沿平直的蓄水大坝散步,上坝后第一分钟走了50m,第二分钟走了40m,连续走完180m长的大坝共用了4mi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他走180m路程的即时速度是0.75m/sB. 他在第二分钟内,一定是匀速行走的C. 他在第一分钟和最后一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D. 他走180m路程的平均速度是0.75m/s12. 据报载,第一次世界打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A. 子弹飞行速度很慢B. 子弹静止在空中C. 飞机与子弹相对静止D. 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物体的速度越小B.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短,物体的速度越小C. 物体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越大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4. 某车站并排停着甲、乙两列待发的列车,一会后,甲车的人看到窗外的电线杆向东移动起来,乙车上的人看见甲车未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车以甲车为参照物,两车相对静止B. 甲车以乙车为参照物,两车相对静止C. 甲车不动,乙车向西行驶D. 甲、乙两车均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行驶二、填空题. 。
第03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总结(解析版)
![第03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总结(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05a3a62f60ddccda38a0df.png)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思维导图答案】一、运动与静止○1 ○2 ○3 ○4 ○5 ○6 ○7 位置参照物不同相对的不存在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二、时间○8 ○9 ○10 ○11 s6036001000三、速度○12 ○13 ○14 ○15 ○16 ○17 ○18 ○19 速度vtsv =米/秒m/skm/h3.6保持不变四、平均速度及其测量○20 ○21 ○22 ○23 ○24 ○25 vtsv =哪段路程上哪段时间内路程时间知识要点一:物体运动相对性、参照物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参照物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
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选定的,衡量被研究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作为参考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取参照物并不一定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该物体不动。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以对方为参照物,他们是静止的(实际上,它们相对于路面是运动的),这叫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2019·无锡)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min 后两人相距120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B .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C .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 ;D .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 【答案】A 。
【解析】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时, 他们相对于地面和对方都是运动的;故C 、D 错误;两人同时反方向匀速行走,在1min 后两人相距120m , 根据速度公式可求得每人的速度(以地面为参照物):s m smt s v /16021202=⨯==; 如果以对方为参照物,则自己的速度为2v ,即为2m/s ;故A 正确。
物体简单运动知识点总结
![物体简单运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e3c04d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2.png)
物体简单运动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基本概念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变化称为运动。
在运动学中,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1. 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路线长度和方向的变化称为位移。
位移是一个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位移的计算公式为Δx=x2-x1,其中Δx表示位移,x2和x1分别表示物体在两个位置的坐标。
2.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的位移称为速度。
速度是一个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Δx/Δt,其中v表示速度,Δx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
3. 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称为加速度。
加速度是一个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Δv/Δt,其中a表示加速度,Δv表示速度变化,Δt表示时间。
二、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可以用位移-时间图和速度-时间图表示。
在位移-时间图中,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直线、曲线、周期性或不规则的变化。
在速度-时间图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匀速、变速或静止的状态。
1.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和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在位移-时间图中,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直线。
在速度-时间图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
2.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和速度不断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在位移-时间图中,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曲线。
在速度-时间图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曲线。
三、曲线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沿着曲线运动时,其位置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复杂的规律。
曲线运动可分为圆周运动和曲线运动。
1. 圆周运动:物体沿着圆周运动时,其位置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周期性的规律。
在位移-时间图中,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正弦函数的形式。
在速度-时间图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规律。
2. 曲线运动:物体沿着曲线运动时,其位置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复杂的规律。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ac46a5dd3383c4bb4cd2df.png)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第一节运动与静止1. 机械运动(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理解: a. 物体间距离的改变b. 物体间的距离没有改变,但两物体间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3)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自然界里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
2. 参照物(1)要恰当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选定一个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做标准。
(2)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作参照,这个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3)参照物的理解:同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跟选择的参照物有关。
选不同的参照物,同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不同。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要找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关系,要弄清这个关系。
(4)参照物的选择:a. 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b. 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将要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因为自己以自己为参照物,任何物体的位置都是永远不变的,也就是这一物体永远处于静止状态。
c. 为研究方便,一般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且可以不加说明;若选取其他合适的物体为参照物时,则要加以说明。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无相对位置的变化,有则是运动的,无则是静止的。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我们平常据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第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若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我们就说第一个物体是静止的。
(3)对于同一个物体,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来研究它的运动情况,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因此,不事先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定物体是否在运动。
(4)两个物体运动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相对静止。
初二北师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二北师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d16fd451ed9ad51f01df241.png)
初二北师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总结一、运动与静止1、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这个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距离和方位)改变了,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gt;gt;gt;gt;gt;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与静止知识点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定性比较小车A、B运动的快慢讨论的参考题目有:如何定性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可以有哪些方法?怎样保障两辆小车能做直线运动?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gt;gt;gt;gt;gt;初二北师大版物理上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要点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其大小叫速率。
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gt;gt;gt;gt;gt;北师大版初二物理上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知识点四、平均速度的测量1、平均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v=s/t其中s为一段路程,t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
探究平均速度的实验,注意两点:实验中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小车移动的距离。
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gt;gt;gt;gt;gt;八年级北师大物理上册平均速度的测量知识点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初二物理知识点栏目页!。
三、物质的简单运动
![三、物质的简单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93d9708cd0d233d4b14e6957.png)
第三节、物质的简单运动一、运动和静止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①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而实际参照物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②参照物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可以选研究对象以外的任意物体。
③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但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④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所得到的运动和静止的结论有可能不同。
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B、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但我们选定的参照物后,就必须把它看成是运动的C、研究物体是否运动时,有时可以不选择参照物D、运动是绝对的,而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2、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飞机的飞行B、地球的公转C、一杯开水变凉了D、人和动物的跑、跳、行走3、一辆汽车在水平笔直的河岸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以河岸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4、甲、乙、丙三人各驾一架直升机,从他们自己乘坐的飞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的飞机都在匀速上升,则这三架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甲、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B、甲、丙匀速下降,乙静止C、甲、乙、丙均匀速下降D、甲、乙、丙均匀速上升创新与中考5、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A、地球B、太阳C、月球D、飞船6、在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的照片,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火炬一定是静止B 、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C 、乙火炬一定静止D 、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7 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 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C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 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飞行员能抓到子弹,是因为( )A 、飞行员的反应快B 、子弹相对飞行员是静止的C 、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在地上了D 、飞行员的手有劲 9、如图所示为特技跳伞运动员表演,当他们形成一个造型时,各表演者之间是A 相对静止B 相对运动C 有静止的,也有运动的事D 都在运动,但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同10、《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的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 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第二节、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第三节、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一、速度★速度的物理意义: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41bc56db524de518964b7d9a.png)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1】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就要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作为参照,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说明:(1)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改变了,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2)参照物选择是任意的。
(但在具体研究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需要和研究的方便选取) (3)不论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可以被选定为参照物,一经被选定就认为是静止的。
【知识点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知识点3】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对“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选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便只有一种运动情景。
【知识点1】物体运动快慢用速度..来表示。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
物理学中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用字母υ表示。
速度的计算公式:s tυ=说明:υ:速度 单位:米每秒 或 千米每小时(m/s 或km/h ) S :路程 单位:米(m ) t :时间 单位:秒(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 。
1m/s=3.6km/h 。
注意:对stυ=的理解:速度的大小只在数值上等于路程s 与时间t 的比值,它的大小与路程的多少、长短无关。
【知识点2】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那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大小、方向都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
对其路程与时间的图像的理解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关系。
1】平均速度: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
表示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的公式:s tυ=υ:平均速度 米每秒 或 千米每小时(m/s 或km/h )S :路程 单位:米(m ) t :时间 单位:秒(s ) 说明:在运用此公式时注意:某一时间内对应的总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3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章末知识汇总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3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章末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7ad8d8c195f312b3069a509.png)
章末知识汇总类型一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命题点: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应确定研究对象;其次是确定参照物;再根据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来确定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例1如图所示,由于风的存在,河岸上的旗帜在河面上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则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的结论正确的是()A.A船一定是向左运动的B.A船一定是静止的C.B船一定是向右运动的D.B船可能是静止的解析:选河岸上的旗帜为参照物,则风向右刮。
A船上旗的飘动方向与河岸上的一致,A船静止或向左运动都可出现图中情形,A船向右运动时,若无风则旗必然向左飘,现有向右的风,显然只有船向右的速度小于风速时,才有可能出现图中情形。
对于B 船,旗向左飘,与风向相反,B船只有向右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时才有可能出现图中情形。
答案:C注意:做题时先根据图像展示的情景分析确定哪个物体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再分析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一物体位置(或状态)是怎样的,最后综合判断。
此外还要将判断的结论代回原题检验,看是否符合条件。
类型二平均速度的测量例2小亮仅用手表就测量出了电动玩具小车的平均速度。
他先在家中的方形地砖上取了A、B、C三处并做了标记,再把小车放在地板砖上,如图甲所示。
启动小车,让它沿直线依次通过A、B、C三处,用手表记下前端经过A、B、C三处时所对应的时刻,运动情况简化图如图乙所示,小亮从说明书上查得小车长30cm。
则:(1)小车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t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
(2)小车从B运动到C经过的路程s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
(3)小车从A运动到C的平均速度v 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s。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c0d450bdc77da26925c5b010.png)
第一节运动与静止一、机械运动与参照物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注意: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发生运动的依据是:该物体和其它物体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该物体和其它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该物体就发生了运动。
拓展:物质世界的运动形式很多,如:机械运动、声音的运动、光的运动、热运动、生命的运动等等,机械运动只是其中之一,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假定不动的物体)作参照,这个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注意:⑴相对于参照物,该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则该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改变,则该物体是静止的。
⑵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但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在物理学中一般都选则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且可以不加说明;选取其它适合的物体作参照物,要做出说明。
3.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⑴运动是绝对的,整个宇宙都处于运动之中,而静止是相对的。
⑵选不同的参照物,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就有可能不同。
所以,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二、运动的分类按运动的路径分为⑴直线运动:运动物体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⑵曲线运动:运动物体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第二节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观众);2.相同路程内比较时间(裁判)。
二、速度v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3.定义式:变形公式:、4.国际单位制:主单位: ,读作米每秒常用单位:,读作千米每时换算关系:。
Km/h是小单位5.人步行的速度是1.5m/s,表示人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5m;火车行驶的速度是72Km/h,表示火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是72Km。
二、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则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 知识结构图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 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c551ffbafd0a79563c1e7296.png)
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结构图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
1.运动的描述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2.运动的分类曲线运动:沿曲线的运动
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
物比较快慢方法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质
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简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单速度公式:v=s
t
运单位:m/s、 km/h
m/s
动关系:1 m/s=3.6 km/h; 1 km/h=1
3.6
定义: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
t
3.运动的快慢图像:
定义: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
的快慢程度
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平均速度公式:v=s
t
原理:v=s
t
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
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实验报告:题目、目的、器材、步骤、记录、结果
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
置时的运动情况
瞬时速度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初中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20a457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17.png)
初中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整理初中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整理(一)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位置的改变。
2.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1)明确要研究的对象A(如车上的人);(2)选择参照物B(如地面);(3)判断A和B(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有改变。
若位置有改变,说明A相对于B在运动,如果位置没有改变,则A相对B是静止的。
*注: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一般是不同的。
(二)速度(V)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控制变量法):① 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的方法);② 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的方法)。
2.速度(v)(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速度大,运动快;速度小,运动慢。
(2)定义: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类似于观众的方法)(3)公式:v=s/t s:路程 t:时间(4)国际单位:m/s,读作“米每秒”。
1m/s=3.6km/h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
S/mV(m/s)*根据v=s/t可以得到:当速度一定时,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即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当时间一定时,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越长,即路程和速度成正比。
当路程一定时,速度越大,所用的时间越少,即时间和速度成反比。
(三)平均速度(V)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描述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公式:v=s/t*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该段的总路程/该段的总时间 *总时间包括兔子睡觉的时间等。
2.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速度计(速度表)、子弹炮弹出膛口、探头检测到的汽车速度等都是瞬时速度。
*一般情况下(物体做变速运动),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
(四)平均速度的测量1.实验原理:v=s/t。
2. 实验器材:刻度尺、秒表等。
3.要测量的物理量:路程S、时间t。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总结与检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总结与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d564f2df0975f46526d3e120.png)
图3-1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总结与检测■知识提要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通常简称运动。
2.判定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及物体怎样运动,关键在于参照物的选择;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对物体运动的状况描述也就不同。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要根据问题的需要和研究的方便来选取,不能选取被研究物体本身为参照物,通常情况下选取地面为参照物。
3. 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4.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5.速度的计算公式:t s v =6.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主单位是:m/s 3.6km/h m/s 1=7.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那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8.我们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用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
它表示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9.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t s v =-10.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11.测量原理:t s v =-12.测量物理量及测量工具:路程(刻度尺)、时间(钟表)■知识考察1.观察不同时刻拍摄的A 、B 两组照片(如图3-1),其中能判断是飞机还是汽车在运动的是 组。
2.2001年9月11日,美国两驾民用飞机被恐怖分子劫持并先后撞击世贸大厦“双子楼”,造成“双子楼”先后例塌,多人死亡、失踪的惨祸。
在飞机撞向世贸大厦时,以 为参照物,飞机上的乘客是运动的;以 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若以飞机为参照物,则世贸大厦是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世贸大厦是 的。
3.某同学站在运动的电梯里,如果以他所在的电梯为参照物,则他是 的.4.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某处,这是以?为参照物,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则这颗卫星是 的。
2020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解析
![2020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b7d563a2161479171128ff.png)
【文库独家】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一:机械运动1、(2010·肇庆中考)甲乙两人并排站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相对于乙是运动的 B.甲相对于乙是静止的C.甲相对楼层是静止的 D.甲相对上一级扶梯上站立的人是运动的解析:选B.甲乙两人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完全相同,故甲乙两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B选项正确,以楼层为参照物,甲在向上运动,故甲相对于楼层是运动的,楼梯在上升的过程中,甲所站立的扶梯相对于一级扶梯位置始终没有发生变化,故甲相对于一级扶梯上站立的人是静止的2、(2010·常州中考)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1.65mB.1.75mC.1.85mD.1.95m答案:B3、(2009·宁夏中考)“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歌词中描述月亮运动选择的参照物是()A.月亮B.地球C.云朵D.星星答案:C4、(2009·咸宁中考)在行驶的列车上,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铁路边的树木 B.小孩子的座位 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D.铁轨答案:B5、(2009·广东中考)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航天员翟志刚随“神七”载人飞船一起以78km/s的速度绕地球高速运动,并实施出舱活动(如图) 他在舱外活动时间为19min35s,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他在太空行走了9165km,这一距离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神七”载人飞船 B.太阳C.地球 D.月亮答案:C6、(2009·德城中考)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
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火炬一定静止B.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D.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旗帜向左飘动,说明风向是向左的,而甲的火焰也向左飘动,说明甲火炬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右运动,还有可能以小于风速的速度向左运动;乙的火焰向右飘动,说明乙火炬一定以大于风速的速度向左运动,故选B.7、(2008·苏州中考)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
第一节运动与静止
一.知识点:
1. 机械运动
(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理解:a. 物体间距离的改变
b. 物体间的距离没有改变,但两物体间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3)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自然界里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
2. 参照物
(1)要恰当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选定一个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做标准。
(2)参照物:a. 一旦选定,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b. 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是物体本身;
c. 一般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否则加以说明。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1)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2)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说是运动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是静止的;
(3)同一物体,不同参照物,运动结论不同;
(4)两个运动物体快慢相同,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相对静止。
二、题型
1. 机械运动的理解
2. 运动的描述
例3 下列关于物体的静止和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是决定的,而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B.我们说地球是运动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地球上静止的物体;
C.甲以乙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但以丙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丙以乙为参照物,丙是运动的
D.研究物体运动时,可以不选择参照物
3. 参照物的选取
例4 北京奥运会赛况采用地球同步卫星直播,同步卫星虽绕地球转动,但地球上的人却觉得它在地球上空静止不动,这是因为所选的参照物是()
4. 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理解
例7 甲、乙两列火车,以甲为参照物,得出乙车向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的运动情况是()
5. 文学作品中的运动知识
例8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后两句所选参照物?
例9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两次看山参照物是?
6. 实践应用
例11 拍摄孙悟空腾云驾雾:将站在平台上摆着飞行姿势的演员、蓝天背景和急速飘动的白云一起摄入镜头,这时,观众感到演员是运动的,参照物是()
第二节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一、知识点: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规定运动的路程,比较时间;
(2)规定运动时间,比较路程
2.速度
(1)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v表示),它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s
(2)速度计算公式:v=
t
1m/s
(3)速度单位:m/s 1m/s=3.6km/h 1km/h=
6.3
3.匀速直线运动
(1)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那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2)理解:a. 路径条件:直线 b. 快慢条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3)用图像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含义: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二、题型
1.运动快慢的比较
2.速度单位换算的应用
例3 甲、乙、丙三个物体运动速度不变,速度大小分别是v甲=750m/min, v乙=15m/s, v丙=36km/h, 比较大小关系
3.速度的计算
例4 做匀速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
4.图像题
第三节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一、知识点:
1.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a. 物理意义: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快慢的物理量
b. 计算公式:v=s/t
(2)理解:a. 用来粗略描述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快慢的程度
b. 我们说的平均速度,是指它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c.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平均值。
d. 实际应用中,一些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常用平均速度
(3)平均速度与速度区别:
物理意义: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整体运动情况;
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运动的快慢
数值的变化:平均速度—物体在变速运动中不同路程或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速度—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路程或各段时间的速度是相同的联系:匀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与其速度是相同的
2.瞬时速度
(1)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极短时间内)的速度叫瞬时速度。
(2)必要性:a. 交通管理中,检查车辆是否超速
b。
军事制造中,检验枪弹是否合格
二、题型:
1. 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 平均速度的计算
例3 为了传递信息,我国古代形成邮驿制度,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邮递等级。
金牌一昼夜(24h)行500里(1里=0.5km),每到一个驿站换人换马传递。
下面所列速度中与金牌平均速度最接近的是()
A. 中学生步行的通常速度B。
人骑自行车的通常速度
C.高速公路上限制的最高车速D。
悬浮列车的最高时速
例4 汽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m的斜坡,经10s到达坡顶,接着又以10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返回,经6s到达坡底,该汽车在上下坡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实践应用题
例5 一名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起跑速度是7m/s,中途速度是8m/s,最后冲刺速度是12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和______km/h.
例7 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1m长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cm/s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m的安全地区?
4.拓展创新题
例8 一艘轮船从甲地顺水达到乙地后再逆水返回甲地,所需时间为t1, 若轮船动力不变,则它在静水中同样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t2与t1的关系是()
常规法,巧用推论法,赋值法,极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