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GTX560Ti首测
GTX 560 Ti 产品说明
![GTX 560 Ti 产品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062f99d680203d8ce2f249c.png)
0.8x
NVIDIA Confidential
0.9x
1.0x
1.1x
1.2x
1.3x
1.4x
1.5x
1.6x
1.7x
Benchmarks run at 19x12 4xAA, Core i7 3.2GHz, Win7 64-bit. Drivers: 266.00 and Cat 10.12 Perf/Watt calculated using frame rate divided by average system power
介绍 GeForce GTX 560 Ti
精准的市场定位就能得到好评
无以伦比的性价比 2011升级DX11显卡的完美选择 难以想象的SLI 性能表现
NVIDIA Confidential
Thank You
NVIDIA Confidential
GeForce GTX 560 Ti GeForce GTX 460 1GB
© NVIDIA Confidential – Do Not Distribute
4
GeForce GTX 560 Ti
为最佳性能而特别调校
384 CUDA 核心 820 MHz 图形核心频率
优化的每瓦特性能
NVIDIA Confidential
Civilization V
GeForce GTX 560 Ti 是真正的 DirectX® 11
更美的世界
关底大坏蛋
任务细节 耀眼的特效
优化的性能
快 65% *
快 50% *
快 22%*
快54%*
山体曲面细分
Hawx 2
NVIDIA Confidential
35款在售显卡终极评测排名
![35款在售显卡终极评测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e98b9917a300a6c30c229fea.png)
显卡一直是PC用户比较关注的一个核心硬件,显卡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用户的体验,而如何选择一款合适自己,性价比高的显卡也是一大难题,本次显卡吧“孤独的伊利丹”为我们带来了在售显卡的综合评测,供各位玩家选择!注:1、以上所有数据来自测试项目繁多且相对公正的TPU评测,如TPU无相关内容,则参考CB或者玩家堂的信息(比如部分显卡的功耗)2、显卡评分分为5个方面:性能,性价比,能耗比,超频,其它特性①性能是最主要的,没有性能,一切都是空话,其中低端显卡考虑1280X800的分辨率,中端显卡考虑1650X1050的分辨率,中高端以及甜品卡考虑1920X1200的分辨率,旗舰显卡和双芯卡综合考虑1920X1200以及2560X1600的分辨率,占总分的40%。
②性价比也非常重要,价格定位是决定显卡销售的重要因素,显卡的价格按购买人数较多的价位来定,一般采用公版普遍价格,不考虑X影,鼎尊,或者X硕,X泰等等价格过高或者过低的显卡)占30%。
③能耗比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显卡的实际使用价格和使用成本,从而最终影响到性价比,比较重要,占15%。
④超频性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意义较小,但是对于厂商和部分玩家来讲是比较重要的,超频性能较强的显卡,厂商可以推出更高频的非公,玩家也乐于去压榨显卡的剩余性能以达到更高的水准。
由于每张卡的体质不同,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同核心显卡超频能力也不同,不方便一一解读,这里只考虑公版比较普遍的情况,什么怒超1.3G,狂砍1.4G,上水加液氮什么的不在考虑之列,占总分的10%。
⑤其它特性包括高分辨率,多屏,PHYSX,3D效果,源生HDMI,CUDA,挖矿,通用计算,多卡支持,驱动更新等等,这些特性虽然不足以弥补性能的差距,但是有了总比没有好,而且有部分玩家也需要它。
比如低端显卡的HDMI对于组建家庭影院或者HTPC很有帮助,部分A卡挖矿很强大,部分游戏开了PX画质比不开高,强开SSAO效果比不开好,有些游戏自适应垂直同步很好用,部分人需要通用计算,需要高分辨率多屏,需要组SLI,CF 等等,占总分的5%。
索泰GTX 560系列新品介绍
![索泰GTX 560系列新品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4283f204b73f242336c5f58.png)
GTX560极速版
336 GF114-325 850 MHz 1700 MHz 4000 MHz 1024MB GDDR5 256bit 6pin+6pin DVI*2\MiniHDMI 150W
GTX560毁灭者
336 GF114-325 850 MHz 1700 MHz 4000 MHz 1024MB GDDR5 256bit 6pin+6pin DVI*2\HDMI\DP 150W
7
索泰GTX560-1GD5 至尊版 UA
GPU型号:GF114-325-A 制程工艺:40nm 核心频率:1000MHz(市面唯一破G产品) S P频率:2000MHz 显存频率:4400MHz S P数量:336 显存位宽:256bit 显存容量:1024MB 整体功耗200W 、支持2D\3D节能功能 8+3相供电,8爪鱼高效供电元件 二代数字供电,超高效率,智能开关控制 输出接口:2*DVI + HDMI + DP 泰坦风扇:双 12CM静音风扇+6热管 支持PWM调速,噪音极低!
21
22
23
公版设计,美系用料,超频能力出色!
10
索泰GTX560-1GD5 毁灭者
GPU型号:GF114-325-A 制程工艺:40nm 核心频率:850MHz S P频率:1700MHz 显存频率:4000MHz S P数量:336 显存位宽:256bit 显存容量:1024MB 整体功耗150W 、支持2D\3D节能功能 拥有功耗控制电路,避免过热 6+1相供电,8爪鱼高效供电元件 二代数字供电,超高效率,智能开关控制 输出接口: DVI+VGA+HDMI+DP 8mm双热管+PWM双滚珠风扇
静音显卡推荐
![静音显卡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62a163d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e.png)
静音显卡推荐在选择静音显卡时,我们通常会优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散热系统、风扇噪音水平、功耗和性能。
下面是我为你推荐的几款静音显卡。
1. ASUS ROG Strix GeForce GTX 1650 SUPER Advanced Edition这款显卡采用了ASUS独有的0db技术,即在低负载情况下自动停止风扇运转,使得显卡完全静音。
同时,它还配备了庞大的散热器和三个8毫米直径热能管,提供出色的散热性能。
性能方面,GTX 1650 SUPER拥有1280个CUDA核心和4GB GDDR6内存,可以流畅游玩大部分游戏。
2. MSI GeForce GTX 1660 Ti Gaming X 6GB这款显卡采用了MSI的Twin Frozr 7散热系统,具备两个TORX 3.0风扇,提供卓越的散热效果。
显卡板载了大型散热片和五个6毫米直径热能管,保持显卡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功耗方面,它的TDP仅为120W,性能表现出色,适用于高分辨率游戏。
3. Palit GeForce RTX 2060 Super JetStream 8GB OC该显卡采用了三个大型风扇设计,具备0db技术,能够在低负载时停止散热器运转,提供静音游戏体验。
显卡配备了大规模散热片和六个8毫米直径热能管,有效降低温度。
在性能方面,2060 Super是一款强大的显卡,搭载了2176个CUDA核心和8GB GDDR6内存,可以流畅运行高负载游戏。
4. Gigabyte GeForce GTX 1650 Windforce OC 4G这款显卡采用了Gigabyte Windforce散热系统,具备双风扇设计,在负载较低时运转静音,散热效果出色。
显卡板载了大型散热片和两个6毫米直径热能管,保持显卡温度的同时减少噪音。
GTX 1650 Windforce OC搭载了896个CUDA核心和4GB GDDR6内存,适合轻度游戏和多媒体应用。
5. Zotac GeForce GTX 1050 Ti Mini这款显卡是一款小型显卡,适合安装在紧凑型机箱内。
新显卡和新CPU各自功耗
![新显卡和新CPU各自功耗](https://img.taocdn.com/s3/m/56db77315a8102d276a22fba.png)
大部分媒体测试功耗的方法Xbitlabs的测试工具Xbitlabs的测试方法就是来测量电源输出端每条线上的电流大小,具体是用Allegro出品的八颗30A的电流传感器ACS713-30T,然后使用Atmel出品的8位控制器做模数转换,来接收并处理电流传感器的信号。
然后用一个USB接口芯片FTDI FT232RL来输出结果给电脑,这些数据在电脑中通过软件记录和整理。
测试工具由于电流的采样都在电源的输出侧,所以功耗结果中没有电源自身发热的部分。
运行Crysis Warhead时测试截图播放蓝光高清时测试截图系统待机时测试截图运行OCCT GPU时测试截图测试总结以上五个图是以GTX 560 Ti的功耗测试为例子给各位展示Xbitlabs的测试过程,相当数量的显卡和CPU都使用这种方式测量功耗,我们来看一些重要显卡和主流CPU的测试结果。
29款显卡待机/播放高清功耗待机功耗天梯图可以看到AMD从HD4000系列之后开始很关注待机功耗,Nvidia从GTX200后不论显卡性能多高,在待机时功耗都不大。
播放蓝光高清时的功耗这时的功耗基本可以体现显卡在2D状态下的最高功耗,功耗最小的只有8瓦,而且可以顺畅播放高清,作为HT PC机箱对散热要求不高的显卡很合适。
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些设计变态的显卡在高清播放时功耗就已经接近或超过100瓦了。
29款显卡玩儿游戏/烤机功耗玩Crysis Warhead时最高功耗功耗最高的HD6990太夸张了,接近400瓦,1000-2000元级别的显卡功耗都集中在100-200瓦之间,对我个人而言是不会选择功耗超过200瓦的显卡。
OCCT GPU测试功耗这张表格中的显卡没有之前那么多,因为Xbitlabs不是从一开始每张显卡都跑OCCT的,不过像HD6990还是跑过的,为什么没在表格中呢?因为根本启动不了程序,显卡自己先功耗保护了。
有些显卡在游戏中的最高功耗比OCCT还要高,但大部分还是OCCT GPU的测试中更高。
RX560对比GTX1050哪个好?GTX1050与RX560区别对比评测图解
![RX560对比GTX1050哪个好?GTX1050与RX560区别对比评测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72b64a1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b.png)
RX560对⽐GTX1050哪个好?GTX1050与RX560区别对⽐评测图解对于游戏玩家来说,⾃然⽐较关注的显卡。
今年的N卡和A卡竞争可谓再次加剧,尤其是新显卡推出的步伐加快。
尤其今⽇AMD推出RX560显卡在性价⽐表现就⽐较突出,⽽备受关注。
通过之前的评测得知,某些品牌型号的RX560显卡在性能⽅⾯超越了GTX1050,我们要知道RX560显卡的推出⽆疑是在抢占GTX1050显卡的市场,同时也是取代上⼀代的RX460产品。
那么问题来了,RX560与GTX1050哪个好呢?想必这是后续很多装机⽤户的会遇到的问题,下⾯⼩编为⼤家带来了GTX1050和RX560对⽐评测,⼀起来看看吧。
RX560与GTX1050哪个好?GTX1050和RX560对⽐评测⾸先我们来看看RX560与GTX1050显卡的⽐较,看看这两款新显卡到底都有哪些区别。
RX 560显卡我们知道RX580显卡早就跟⼤家见⾯了,⽽迟迟未到的RX560显卡才是近⽇才上市的,通过评测得知,RX560性能要⽐RX460产品提升在10%左右。
RX 560显卡AMD RX 560显卡采⽤全新Baffin核⼼架构,基于14nm先进⼯艺、1024个流处理器、64个纹理单元、16个ROP单元(Hawaii/Fiji的⼀半)、核⼼频率1313MHz、128-bit 2/4GB GDDR5显存(三星颗粒)、7GHz显存频率、128GB/s显存带宽、满载功耗65W,定位中低端。
性能⽅⾯,从游戏跑分来看,RX 560性能介于N卡平台的GTX 950和GTX 960之间,价格相⽐⽐GTX 960更具优势,延续了AMD⼀贯的⾼性价⽐特性,因⽽备受关注。
价格⽅⾯,RX 560 4GB⾮公版⽬前售价为999元,性价⽐⽅⾯表现不错。
GTX 1050显卡GTX 1050显卡采⽤14nm⼯艺,基于全新的GP107-300核⼼,核⼼频率⼤⼩为1354/1455MHz ,拥有2048MB显存,128bit位宽,显存频率7000MHz,功耗为75W,640个流处理器。
七大指标严峻试炼13款GTX560横向评测
![七大指标严峻试炼13款GTX560横向评测](https://img.taocdn.com/s3/m/ebf0b6c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8.png)
【IT168 评测】相信大家都了解到,NVIDIA已经有大半年的时候没有发布新品显卡了,市场变得冷清起来。
经过七个多月市场洗礼,GTX560的价格一路走低,现在最低1199元应该已经能买到了。
这正是出手的好时候,所以在这个时间点上我们IT168组织了这次GeForce GTX560横向评测。
▲一箱十三款不同品牌的GeForce GTX560价值几何?1.8W Fermi架构的第一次爆发——GF104▲GTX460(GF104)绝对是NVIDIA 2010年最给力的显卡 作为GTX560的前身,GTX460(GF104)绝对是NVIDIA 2010年最给力的显卡,没有了GTX480/470的高温高耗,取而代之的是每瓦性能比上杰出的表现,而且有着很大的超频空间,足够让玩家们深入发掘。
可以说GTX460是近几年显卡市场上最受宠的千元级显卡,其受欢迎的程度甚至超越前辈GTX260。
而实际上GF114核心才是GF104 Fermi架构的完美形态。
更完整的核心(原生384个流处理器)和更好的工艺改进,使得GF114的超频性能更高更强。
NVIDIA先后发布GTX560 Ti与GTX560把整个千元级的中高端显卡的产品线占领。
Fermi架构优势全面爆发——GF114▲GTX560发布 在GTX560发布之初我们就了解到,NVIDIA没有限制GTX560非公版的出现,而且频率还是由厂商自由决定的(810-950Mhz)。
而且GTX560与GTX460两者的PCB是通用的,所以厂商对GTX560的成本控制已经十分了得。
低的成本控制能使显卡的价格走得更低,于是这就正是出手的好时候了。
七彩虹 iGame560 烈焰战神X D5 1024M▲七彩虹 iGame560 烈焰战神X D5 1024M▲七彩虹 iGame560 烈焰战神X D5 1024M▲七彩虹 iGame560 烈焰战神X D5 1024M▲输出接口:Mini HDMI+2*DVI▲七彩虹 iGame560 烈焰战神X D5 1024M,裸板PCB▲GF114-325核心与三星HC04 GDDR5显存颗粒▲6+1相供电设计▲背后是NEC TOKIN去耦电容与六个驱动IC▲加固背板▲四热管散热器主体▲双风扇,主风扇为8cm,辅助风扇为7cm▲附件 索泰 GTX560-1GD5 至尊版 UA▲索泰 GTX560-1GD5 至尊版 UA▲索泰 GTX560-1GD5 至尊版 UA▲输出接口:DisplayPort+HDMI+2*DVI▲索泰 GTX560-1GD5 至尊版 UA,PCB带一体式被动散热片▲GF114-325核心与三星HC04 显存颗粒▲8+3相供电设计▲富士FPCAP SuperML去耦电容与KEMET钽电容▲索泰 GTX560-1GD5 至尊版 UA,泰坦散热器▲纯铜散热底座与六热管散热▲附件 影驰GTX560黑将▲影驰GTX560黑将▲影驰GTX560黑将▲影驰GTX560黑将▲输出接口:Mini HDMI+2*DVI▲影驰GTX560黑将,裸板PCB,MOSFET上带被动散热片▲GF114-325核心与海力士T2C GDDR5显存颗粒▲4+1相供电设计,带双6Pin辅助供电▲双子星散热器▲双9CM风扇+三热管散热器▲铝质散热底座 华硕 ENGTX560 DCII TOP/2DI/1GD5▲华硕 ENGTX560 DCII TOP/2DI/1GD5▲华硕 ENGTX560 DCII TOP/2DI/1GD5▲华硕 ENGTX560 DCII TOP/2DI/1GD5,正反面▲输出接口:Mini HDMI+DVI*2▲华硕 ENGTX560 DCII TOP/2DI/1GD5,裸卡▲GF114-325核心与三星HC04高速GDDR5显存颗粒▲6+1相供电设计▲Direct CU Ⅱ散热器,双10cm PWM风扇▲热管触底技术▲热管与散热鳍片间使用回流焊技术,散热器支架把热管固定住▲显卡固定支架与供电散热片▲显卡附件 耕昇 GTX560关羽版▲耕昇 GTX560关羽版▲耕昇 GTX560关羽版▲耕昇 GTX560关羽版▲输出接口:HDMI+DVI+VGA▲耕昇 GTX560关羽版,裸卡PCB▲GF114核心与三星HC04 GDDR5显存颗粒▲4+1相供电设计,带双6Pin辅助供电接口▲自吸气散热系统▲千红的两把超薄8cm风扇▲附件 盈通 GTX560-1024GD5游戏高手▲盈通 GTX560-1024GD5游戏高手▲盈通 GTX560-1024GD5游戏高手▲盈通 GTX560-1024GD5游戏高手▲输出接口:HDMI+2*DVI▲盈通 GTX560-1024GD5游戏高手,裸卡PCB▲GF114-325核心与三星HC04 GDDR5显存颗粒▲核心8相供电设计,带8+6Pin供电设计▲鹦鹉螺散热器▲纯铜散热底座+四热管散热器主体▲PCB固定背板▲附件 技嘉 GV-N56GOC-1GI▲技嘉 GV-N56GOC-1GI▲技嘉 GV-N56GOC-1GI▲技嘉 GV-N56GOC-1GI▲输出接口:Mini HDMI+2*DVI▲技嘉 GV-N56GOC-1GI▲GF114-325核心与海力士T2C GDDR5显存颗粒▲3+1相供电设计,与双6Pin辅助供电接口▲WINDFORCE 2X▲热管触底技术▲附件 微星 N560GTX Twin Frozr II 1G▲微星 N560GTX Twin Frozr II 1G▲微星 N560GTX Twin Frozr II 1G▲微星 N560GTX Twin Frozr II 1G▲输出接口:Mini HDMI+2*DVI▲微星 N560GTX Twin Frozr II 1G,供电MOSFET带散热片▲GF114-325核心与三星HC04 GDDR5显存颗粒▲6+1相供电设计,带双6Pin辅助供电接口▲Twin Frozr II散热▲Twin Frozr II,倒置热管式散热器▲铝质散热底座,双6mm热管+双8mm热管▲PCB固定支架与MOSFET散热片▲附件 铭鑫 视界风GTX560U-1GBD5 中国玩家版▲铭鑫 视界风GTX560U-1GBD5 中国玩家版▲铭鑫 视界风GTX560U-1GBD5 中国玩家版▲铭鑫 视界风GTX560U-1GBD5 中国玩家版▲输出接口:Mini HDMI+2*DVI▲铭鑫 视界风GTX560U-1GBD5 中国玩家版,PCB裸板▲GF114-325核心与海力士T2C GDDR5显存颗粒▲2相显存供电设计▲8相核心供电设计,带双6Pin辅助供电▲uP6218 8相PWM供电芯片▲由超频三代表打造的六热管散热器▲散热器整体都经过镀镍处理▲数量较多的散热器鳍片▲附件 映众 GTX560冰龙版▲映众 GTX560冰龙版▲映众 GTX560冰龙版▲映众 GTX560冰龙版▲输出接口:Mini HDMI+2*DVI▲映众 GTX560冰龙版,裸板PCB,带固定背板▲GF114-325核心与三星HC04 GDDR5显存颗粒▲3+1相供电设计,全按照公版规格▲与AC同个代工厂制造的“HerculeZ大力神”散热器▲PCB固定板,兼顾散热作用▲纯铜底座+4条6mm热管设计▲附件 北影 GTX560 猛禽 1G▲北影 GTX560 猛禽 1G▲北影 GTX560 猛禽 1G▲北影 GTX560 猛禽 1G▲输出接口:Mini HDMI+2*DVI▲北影 GTX560 猛禽 1G,裸板PCB▲GF114-325核心是以三星HC04 GDDR5显存颗粒▲4+1相供电设计,带双6Pin辅助供电接口▲UPI出品的uP6206 PWM控制芯片▲双引擎黑洞双风扇散热器▲散热鳍片▲附件 旌宇 GTX 560 OC 1024D5 MH AC▲旌宇 GTX 560 OC 1024D5 MH AC▲旌宇 GTX 560 OC 1024D5 MH AC▲旌宇 GTX 560 OC 1024D5 MH AC▲输出接口:Mini HDMI+2*DVI▲旌宇 GTX 560 OC 1024D5 MH AC,PCB裸板▲GF114-325核心与三星HCO4 GDDR5显存颗粒▲公版P1040▲4+1相供电设计▲OEM版的Accelero TWINTURBO PRO散热器,仅有三热管▲附件 翔升 GTX560 金刚版 1GD5▲翔升 GTX560 金刚版 1GD5▲翔升 GTX560 金刚版 1GD5▲翔升 GTX560 金刚版 1GD5▲输出接口:Mini HDMI+2*DVI▲翔升 GTX560 金刚版 1GD5,PCB裸板▲GF114-325核心与三星HC04 GDDR5显存颗粒▲4+1相供电设计,带单8Pin辅助供电接口▲PCB加固条与MOSFET散热片▲金刚轮散热器▲热管触底散热,两条8mm热管▲散热鳍片▲附件 十三款GTX560之价格项目排名十三款NVIDIA GeForce GTX560 价格对比品牌具体型号价格排名盈通GTX560-1024GD5游戏高手1199元第1名影驰GTX560黑将1299元第2名耕昇GTX560关羽版1299元映众GTX560冰龙版1299元北影GTX560 猛禽 1G 1299元翔升GTX560 金刚版 1GD51299元技嘉GV-N56GOC-1GI1399元第3名微星N560GTX Twin Frozr II 1G1399元铭鑫视界风GTX560U-1GBD5 中国玩家版1399元七彩虹iGame560 烈焰战神X D5 1024M 1499元第4名旌宇GTX 560 Oc 1024D5 MH AC 1499元索泰GTX560-1GD5 至尊版 UA1699元第5名华硕ENGTX560 DCII TOP/2DI/1GD51699元 向来中高端市场上的产品线密集度都并不会太高,NVIDIA在千元级市场上就只有GeForce GTX460、GeForce GTX560与GeForce GTX560Ti三款显卡。
千万内市场新贵AMD Radeon RX560 XT首发评测
![千万内市场新贵AMD Radeon RX560 XT首发评测](https://img.taocdn.com/s3/m/705946390740be1e650e9a96.png)
千万内市场新贵?AMD Radeon RX560 XT 首发评测作者:《微型计算机》评测室来源:《微型计算机》2019年第07期近段时间以来,NVlDIA围绕着图灵核心接连甩出了一连串的“炸弹”,其中既有定位高端市场,高处不胜寒的RTX2080 Ti,也有面向主流市场的RX 2060、GTX 1660 Ti,以及刚发布不久的,针对大众游戏市场的GTX 1660和传说中的入门级产品GTX 1650。
但是对另一家GPU核心厂商AMD来说,除了前段时间的Radeon VⅡ对高端显卡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之外,Navi架构核心的迟迟不面世也让AMD只能在这个承上启下的时间内继续围绕着Polaris北极星核心大打“性价比”的牌。
就在今天,AMD又推出了一款Poalris家族的新成员——RX 560 XT,它就是这样一款错位竞争,以出色性价比取胜的产品。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除了旗舰和高端型号产品之外,AMD在细分型号的产品上很少提供公版产品销售,这次的RadeonRX 560 XT也不例外,同样没有公版产品上市,我们拿到的评测样品是来自AIB核心厂商蓝宝石的RX 560XT 4G D5白金版OC(后文简称RX 560XT白金版OC)。
当然,在进行详细的测试之前,相信大家和我们一样想知道,这次AMD新推出的RX 560XT到底是何方神圣呢?似曾相识燕归来——RX 560 XT剖析首先,让我们来看看AMD官方给出的RX 560 XT的参数规格吧!为了便于对比理解,在这里我們也同时将RX 570、RX 560以及上一代的“神卡”RX 470D的参数加入了对比之中。
从下面的参数规格表来看的话,几乎可以说是一目了然,我们可以看到两年前市场上出现的所谓“中国区特供版”RadeonRX 470D的参数与此次的Radeon RX 560 XT具有惊人的相似度,参数都几乎完全一样,就好像只是换了个名称而已。
虽然GPU-Z识别出Radeon RX 560 XT的核心代号为Ellesmere而非Polaris,但Ellesmere其实就是Polaris架构的内部研发代号而已,二者基本可以说是一样的。
NVIDIA GeForce GTX 1070 Ti Titanium 8G 图形处理单元说明书
![NVIDIA GeForce GTX 1070 Ti Titanium 8G 图形处理单元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f7949a6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2.png)
GeForce® GTX 1070 Ti Titanium 8G Product SpecificationsModel Name GeForce® GTX 1070 Ti Titanium 8G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 NVIDIA GeForce® GTX 1070 TiInterface PCI Express x16 3.0Core name GP104-300CUDA Cores 2432 UnitsBoost / Base Core Clocks 1683 MHz / 1607 MHzMemory Clock 8008 MHzMemory Size 8GB GDDR5Memory Bus 256-bitOutput DisplayPort x 3 / HDMI / DL-DVI-D Power Consumption / Connector 180 W / 6-pin x 1, 8-pin x 1 Recommended PSU 500 WCard Dimensions 279*140*42 mmWeight (Card / Package) 1093 g / 1725 gForm Factor ATXTORX 2.0 FAN: Supremely silent•Dispersion fan bladeSteeper curved blade accelerating the airflow.•Traditional fan bladeProvides steady airflow to massive heat sink below.•Double ball bearingStrong and lasting core for years of smooth gaming.The Ultimate GAMING:TWIN FROZR VI•Play games in styleAccelerated by GAMING X horsepower andcooling its core to the fullest to top your game•Smooth Heat PipesSquared shape at bottom maximize heattransfer from the copper base plate.•Zero FrozrStopping the fan in low-load situations,keeping a noise-free environment.Military Class certified components•Certified to MIL-STD-810G standards fortop stability and quality.•Built with Hi-c CAP, Solid CAP, and NewSFC components.Technology SupportAfterburner OC YDirectX® 12OpenGL 4.5Multi-GPU technology SLI, 2-WayMulti-DisplaytechnologySimultaneous Multi-ProjectionMaximum Displays 4VR Ready YG-SYNC TM technology YAdaptive Vertical Sync YHDCP Capable 2.2Power SavingtechnologyGPU Boost TM 3.0AccessoriesDriver CD YInstallation Guide Y。
优化+暴改 显卡帝手把手教你玩转GTX560
![优化+暴改 显卡帝手把手教你玩转GTX560](https://img.taocdn.com/s3/m/94caf4c56137ee06eff918cd.png)
优化+暴改显卡帝手把手教你玩转GTX560CBSi中国·ZOL作者:中关村在线唐磊责任编辑:林光楠【原创】 2011年07月18日 05:11 评论(54)优化+暴改显卡帝教你玩转GTX560前不久,NVIDIA推出了取代GTX460定位千元级市场的“重磅炸弹”——GeForce GTX560显卡,虽然说该卡在架构上与GTX460无太大差异,只是在频率设定上更高了,但是GTX560显卡在千元级价位上的高性价比可谓有目共睹,而且近期针对GTX560显卡所推出的新品也相当之多。
那么今天显卡帝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如何借助NVIDIA官方驱动和第三方软件来对GTX560显卡进行“优化+暴改”,力争用简单、快捷和实用的小技巧让各位玩家学会如何对自家的GTX560轻松实现“调教”等等。
优化+暴改显卡帝手把手教你玩转GTX560GeForce GTX560显卡价格处于千元级显卡的价位。
千元级价位的显卡一向是最受玩家所关注的一个焦点,因为它很好的兼顾了“性能”与“价格”这两大因素,在性能上具备接近高端显卡且比低端显卡强劲不少的“黄金分割点”式的精准定位优势,同时在价格上也不会像高端显卡那样高的让人无法接近但又比低端显卡在价格上更显“一分钱一分货”的合理定价规则。
所以说现在购买一片像GTX560这样符合中国消费者心理的高性价比产品且具备3D多屏显示、CUDA通用并行计算和PhysX物理加速等高附加值的千元级显卡是很值得入手的。
显卡驱动优化设置轻松实现改造计划显卡驱动程序是GPU厂商根据操作系统编写的配置文件,在安装驱动时驱动程序即被添加到操作系统中,其中包含有关硬件设备的相关信息,计算机就是通过这些信息来与设备进行通信。
并且操作系统不同,硬件的驱动也不同,GPU厂商为保证硬件的兼容性及增强硬件的功能会不断升级驱动程序。
所以我们在对显卡进行相关优化设置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借助显卡驱动程序的控制面板来对显卡进行“改造”。
笔记本显卡排行榜
![笔记本显卡排行榜](https://img.taocdn.com/s3/m/58278b1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b.png)
笔记本显卡排行榜笔记本显卡排行榜随着科技的进步,笔记本电脑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作为笔记本电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显卡的性能直接关系到电脑的表现。
因此,了解笔记本显卡的排行榜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最新的笔记本显卡排行榜。
首先,NVIDIA GeForce RTX 3080被公认为目前最强大的笔记本显卡之一。
它采用了8nm工艺制造的Ampere架构,拥有8704个CUDA核心,基准频率为1440MHz,可以加速至1700MHz。
其6GB GDDR6显存和384bit内存总线宽度,可以提供更快的图形渲染速度和更流畅的游戏体验。
RTX 3080支持实时光线追踪技术,可以呈现更真实的光影效果。
其次,AMD Radeon RX 6800M也是一颗非常强大的笔记本显卡。
它采用了7nm工艺制造的RDNA 2架构,拥有3840个流处理器单元和12GB GDDR6显存。
RX 6800M在游戏性能方面表现出色,可以轻松运行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游戏,并且支持硬件加速的光线追踪功能。
还有一款不可忽视的显卡是NVIDIA GeForce RTX 3070。
它是RTX 30系列中的一颗旗舰级显卡,采用Ampere架构,拥有5888个CUDA核心和8GB GDDR6显存。
RTX 3070不仅在游戏性能上表现出色,在图形渲染和深度学习等方面也有很高的性能。
另外,对于入门级或轻度使用的用户来说,NVIDIA GeForce MX450是一款较为合适的显卡选择。
它采用了28nm工艺制造,拥有640个CUDA核心和2GB GDDR5显存。
MX450可以满足普通办公和浏览网页的需求,但在处理图形需求较高的游戏或软件时可能表现不够出色。
除了以上几款显卡外,还有许多其他品牌和型号的笔记本显卡,如AMD Radeon RX 6700M、NVIDIA GeForce GTX 1660 Ti等。
它们的具体性能表现因品牌和型号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用户在选择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进行选择。
显卡1660ti
![显卡1660ti](https://img.taocdn.com/s3/m/7a7ba66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e.png)
显卡1660ti显卡是计算机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负责处理图形相关的计算任务。
NVIDIA的显卡产品一直以来都备受用户的好评,其中1660 Ti是一款受欢迎的显卡型号。
下面将介绍1660 Ti显卡的主要特点和性能。
首先,1660 Ti采用了NVIDIA的图灵架构,这是一种先进的架构设计,提供更强大的性能和图形处理能力。
相比于前代产品,1660 Ti凭借其新的架构设计,能够提供更高的效能和更好的图形渲染性能。
1660 Ti显卡采用了最新的GDDR6显存技术,这种显存有着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可以更好地满足高性能计算和图形处理的需求。
这意味着1660 Ti可以更快地传输和处理图像数据,从而实现更流畅的游戏画面和更逼真的图形效果。
1660 Ti还采用了NVIDIA的DLSS(深度学习超采样)技术,这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处理技术。
DLSS可以通过智能算法分析场景和图像,然后使用深度学习对图像进行超采样,从而提高图像的细节和清晰度。
这意味着1660 Ti可以在不降低游戏画面质量的情况下,提高游戏帧率和性能。
1660 Ti还支持多显示器输出,它拥有多个高清视频输出接口,可以同时连接多个显示器,从而实现更大的工作区域和更丰富的视觉体验。
这使得1660 Ti成为设计师、工程师和专业用户的理想选择。
总的来说,1660 Ti是一款出色的显卡产品。
它采用了最新的架构设计和显存技术,具备出色的图形处理能力和性能表现。
无论是游戏还是专业应用,1660 Ti都能提供良好的图形效果和流畅的画面。
如果你正在考虑升级计算机的显卡,1660 Ti 绝对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堆料YY党必看GTX660Ti全面做工横评
![堆料YY党必看GTX660Ti全面做工横评](https://img.taocdn.com/s3/m/209b9a0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8.png)
堆料YY党必看GTX660Ti全面做工横评2012-09-13 05:00:00 ]作者:姜俊宇1同质化产品引发的后患科技在迅速的发展,人们也在不断的追赶着时代步伐。
从几年前的0.1微米工艺GeForce 6600到今日28nm工艺的GeForce GTX 660Ti,7年中NVIDIA不但完成了产品性能上的提升,制作工艺上也有了巨大改进。
而“6”这个型号却一点没变,GeForce GTX 260、GeForce GTX 460的强劲性能表现使它总是赋予玩家们一种高性能、高超频性、高性价比并且高能效的良好印象。
今年NVIDIA全新的Kepler产品高端系列显卡已经布局完毕,而最受到玩家们关注的就应该是这块采用GK104旗舰显示核心的GeForce GTX 660Ti了。
它不但继承了旗舰显卡的诸多全新技术,在性能方面也勇于力拼更高级别的显卡,无疑为中高端游戏玩家提供了非常优质的选择。
鼎好卖场如果说玩家们想花2000元买到一块可以全特效流畅运行大型单机游戏的显卡,那么GeForce GTX 660Ti就能帮您完成。
但是对于显卡市场来说,品牌繁多、鱼龙混杂,我们该如何挑选以及该挑选哪一款显卡才更适合自己呢?在选择显卡的时候,玩家们首先要对各个产品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挑选出自己需要的。
而在如今“同质化盛行”的显卡市场,一般玩家很难分辨两款显卡实质上的区别到底有哪些。
今天笔者的目的就是让玩家们在购买产品时心中有数,了解每一款产品独具的特色以及规格参数。
近日笔者也对GeForce GTX 660Ti显卡各个厂商的市售情况进行了一番了解,下面就将为玩家们带来市面在售GeForce GTX 660Ti显卡详细的规格用料以及配件横向对比,方便玩家们在购买时的挑选。
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GeForce GTX 660Ti的性能参数吧。
》现在去显卡道转转《 | 》看看今日最新文章《》显卡精彩美图汇总《2让玩家不负众望的产品● GeForce GTX 660Ti规格一览GeForce GTX 660Ti采用了基于Kepler图形构架的GK104核心,它拥有超过35亿的晶体管规模,核心面积同旗舰级的GeForce GTX 680一样均为294平方毫米。
Maxwell首秀GTX750TiGTX750评测
![Maxwell首秀GTX750TiGTX750评测](https://img.taocdn.com/s3/m/524d63f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8.png)
第1页:Maxwell面世首发中端“环保卡”一直以来,NVIDIA使用物理学家的姓氏作为每一代显卡架构代号。
在将GK110完整核心推出后,Kepler也终于圆满完成了使命,接下来登场的是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Maxwel l(麦克斯韦),主要贡献在电磁力学,还为质疑热力学第二定律假想了一个麦克斯韦妖。
基于以Maxwell命名的新一代架构的G PU核心将冠名GM1x x。
在当大家都以为首先面市的会是搭载着不完整GM110的GTX880时,NVIDIA却只拿出了两款“小玩意儿”,它们就是今天登场的GeFo rce GTX 750 Ti和GeFo rce GTX 750,均采用GM107核心。
GM107采用28nm工艺制造,且这两款显卡也没有以GTX8xx命名,而是依然属于G TX700系列。
两款新显卡分别拥有640个CUDA核心(GeForce GTX 750 Ti)和512个CU DA核心(GeForc e GTX 750)。
新架构首发中端核心不算常见,而且命名显卡时百位数沿用上一系列,这样的做法我们猜测是基于以下几点的决定。
1. GM107使用的是28nm制造工艺。
目前来看,28nm足够成熟,良品率高,且在中低端显卡上功耗与温度控制也相当好。
在中低端核心上继续使用28nm工艺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而20nm的可靠性还需要一段时间,届时应该会在高端Maxwell核心上使用,核心命名也将会是GM2xx,即第二代Max well。
2. 根据前面高端芯片将会等待20nm的推测,似乎说明高端M a xwell芯片将会依赖于20nm工艺。
其实重要的是N V IDIA刚刚推出GTX780Ti不久,新的旗舰在这一时间点推出不但毫无必要,反而会适得其反。
NVIDIA快门式3D眼镜原理解析
![NVIDIA快门式3D眼镜原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20068171fe910ef12df849.png)
让3D跃然而出:NVIDIA新旧3D眼镜对比首测【PConline 横评】3D显示是近来家电、电脑领域炒得很热的一项技术,而且从长远看来,3D显示技术也绝不仅仅是一项营销元素,相反,它开启了一扇通向未来之门,将虚拟世界的呈现空间第一次延伸到了屏幕之外,后续发展很被看好,因此家当前电/电脑领域的许多巨头都有计划在此领域引领潮流。
NVIDIA在2009年初就曾推出过一款快门式3D眼镜解决方案,结合NVIDIA显卡、120Hz刷新率的显示器,即可在PC平台上为游戏、电影带来显著的3D改观。
NVIDIA 3D眼镜(有线版)图片评测论坛报价时隔两年半之后,NVIDIA又发布了一款3D眼镜新品,而且在老版产品售价过高的情况下,新款3D眼镜还是一款令人欣喜的廉价版产品,但也由于是PC平台使用,因此新款产品适当做了一些妥协,是一款有线版产品,眼镜需要借助一条3米长的线缆(可自配延长线)连接至USB接口上使用。
新款有线3D眼镜(左)与旧款无线3D眼镜(右)由于采用的是有线版设计,因此新款3D眼镜可以直接借助线缆获得运作电力、与PC同步左/右眼分帧信号,这就省去了老版3D眼镜的内置锂电池、信号发射器等部件,构造更简单。
但在原理及3D效果呈现方面,两款3D眼镜是完全一样的,新版3D眼镜只是借助一些设计改变大幅降低了售价。
在原理及3D效果呈现方面,新/旧款3D眼镜是完全一样的-----------------------------------------------------------------------------什么是3D显示技术?当前主流3D显示技术有哪些?其实简单说来,3D显示技术的原理就是让左右眼看到不同的信号(模拟现实世界中左右眼分别看到的略有差别的视角),从而让大脑营建出3D画面。
因此时下3D显示的关键技术在于对左/右眼画面的分帧送达。
当前3D显示技术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常见的实现方式有快门式和偏振式两种。
游戏本显卡性能排行
![游戏本显卡性能排行](https://img.taocdn.com/s3/m/2b96018087c24028915fc3cb.png)
游戏本显卡性能排行作者:来源:《电脑爱好者》2020年第15期2020年新上市的游戲本们已经全面切换到了Turing(图灵)架构时代,至此我们已经可以彻底忘记GeForce GTX 1050、GTX 1060等上代P8scal(帕斯卡)架构的独显。
与此同时,AMD Radeon RX 5000M系列独显也开始被部分游戏本所接纳(图1),而且它们的性能表现不错,足以和同等级的对手分庭抗礼。
比如Radeon RX 5300M的性能无限趋近于GeForce GTX 1650 Ti,Radeon RX 5500M相当于上代GeForce GTX1060,而RadeonRX 5600M则超越了GeForoe RTX 2060,这意味着游戏本独显市场再也不是英伟达一家独大。
文中涉及的GeForce GTX1650为2020年最新上市的GDDR6显存版,限于篇幅我们并没有收录Max-Q设计的显卡版本,Max-Q和标准版之间的性能大约相差10%~15%。
此外,苹果MacBook系列配备的是AMD为其定制Radeon Pro 5000M系列,较之同等级的Radeon RX 5000M系列略强一点点。
可惜,AMD Radeon RX 5000M游戏本可选范围太小,目前只有戴尔和微星等极少数品牌有所涉猎,短期内游戏本依旧是英伟达独显的天下。
从性能价格比的角度来看,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GeForce GTX 1650和RTX 2060,前者常见于5000元价位的游戏本中,但其性能却并没有被更高一个档次的GTX 1650 Ti甩下多少,用省下来的钱升级更大的内存或SSD无疑更具实际意义。
RTX 2060则是入门级的光追独显(图2),其性能足以在1080P+高画质下流畅运行几乎所有的3A大作,而且目前已经逐渐入驻6000元~7000元价位的游戏本市场,对绝大多数普通玩家而言已经足够,没必要刻意追求RTX2070等顶级独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卡GTX560Ti首测前言:正如GTX480没有采用完整GF100核心一样,GTX460同样没有采用完整GF104核心设计;也正如GTX480屏蔽了一组SM,依然能强悍到取得性能王座一样,屏蔽了一组SM的GTX460显卡,其所带来的市场反响,绝对是GTX480乃至整个GTX400系列显卡都无法匹敌的。
NVIDIA为什么不直接上完整版GF100/GF104核心显卡,不排除一部分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成熟条件。
但是,更多地我想还是如NVDIA所说的那样,GTX460的性能已经足够应付当时的市场。
毕竟早在9月份的时候,笔者就曾在NVIDIA美国总部见到这块显卡,只是彼时这块显卡并不叫GTX560 Ti而是GTX400系列中的一员。
NVIDIA GeForce GTX 560 Ti 图片评测论坛报价如今AMD优化升级HD5000显卡而来的HD6000显卡已经发布,于是我们看到了完整版GF100核心的升级版GF110核心的GTX580显卡。
而当AMD的HD6990双核显卡准备来袭之时,NVIDIA也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改进GF104核心电气性能后的完整GF114核心GTX560 Ti显卡。
NVIDIA两代与6沾边的显卡GTX260、GTX460显卡都毫无疑问堪称经典,时下这款比GTX460显卡具备更多更好条件的GTX560 Ti显卡,能否延续6的经典而铸就NVIDIA中高端显卡的一代辉煌呢?接下来我们将为你揭晓答案。
何为Ti?Ti的历史发展及Ti对于GTX560相信很多消费者对GTX560 Ti型号中Ti的命名方式会有疑问。
其实Ti的这种命名方式,并不只是从GTX560 Ti这一代显卡身上开始用的,而是早在2001-2002年的时候NVIDIA就将这一命名方式用在了当时的GeForce 3、GeForce 4系列显卡身上。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回顾和介绍一下“Ti”。
Ti,中文名:钛。
钛是一种金属元素,灰色,原子序数22,相对原子质量47.87。
能在氮气中燃烧,熔点高,另外,钛具有极强的抗腐蚀性。
钝钛和以钛为主的合金是新型的结构材料,主要用于航天工业和航海工业。
正是因为Ti属于稀有金属,抗腐蚀性和拉力强且多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
因此从一开始Ti的命名方式就被NVIDIA用在高端系列显卡身上。
NVIDIA Geforce 3:TI的开始NVIDIA Geforce 3系列是NVIDIA于2001年底发布的支持DirectX8.0的显示芯片,按照市场定位可以分为NVIDIA Geforce 3 TI 500,NVIDIA Geforce 3标准版,NVIDIA Geforce 3 TI 200,只有AGP接口。
在当时,nfiniteFX II 和 nfiniteFX 引擎的引入,支持DirectX8.0的特性使Geforce 3系列大幅度超越Geforce 2系列。
NVIDIA Geforce 4:TI的延续GeForce4 Ti系列显卡是NVIDIA于2002年发布的包括GeForce4 Ti 4200、GeForce4 Ti 4400、GeForce4 Ti 4600、GeForce4 Ti 4800SE、GeForce4 Ti 4800等多个型号显卡。
而至GeForce4 Ti系列显卡开始NVIDIA就再没有用过Ti作为显卡命名,如今NVIDIA再次启用Ti的命名方式距离GeForce4 Ti系列显卡已经足足过去了9年时间。
将近一个年代之后Ti又一次回到了我们的视线时隔9年,当我们几乎已经快要忘记Ti的时候,Ti却再次回到了我们的视线中。
然而,NVIDIA为什么不是全系列采用Ti的命名方式,而单单只是GTX560这一个型号采用了Ti的命名方式呢?前面我们提到过Ti代表的是高端的意思,很显然NVIDIA用在这里的意图,是想表明GTX560 Ti 是GTX560这个型号的高端或者高频率版,实际上之后陆续还会有普通版GTX560显卡上市。
本期测试显卡天梯指引位置如下:在本期测试中,我们采用了显卡天梯图以便更直观地体现出显卡的具体性能以及对比测试显卡之间的性能高低。
PConline显卡产品天梯图说明:为了让网友更直观地了解评测显卡的档次,我们引入了天梯图。
在显卡天梯图中,我们按产品的性能划分产品档次,段位越高产品档次越高,性能越强。
图中“红点”为该系列显卡“公版”产品所在位置。
若评测显卡高于同段位“红点”,则说明该卡的做工性能高于同系列公版产品,若低于同段位“红点”则说明做工缩水。
同段位内位置越高,产品的综合实力越强。
NVIDIA Geforce GTX560 Ti显卡定位及参数介绍GTX460的成功让AMD倍感压力,于是我们看到了专门用来夹击GTX460显卡的HD6850和HD6870显卡。
HD6800系列显卡虽然没有完全压倒GTX460,但却是让GTX460不再风头一时无两。
显然,还没有完全发挥实力的GF104核心,用在这个时候可谓是恰逢其时,并且GTX570和GTX460之间的价格空档也需要一款显卡去弥补。
首先从NVIDIA的角度来看GTX560 Ti显卡是一款定位于取代GTX460 1GB版显卡。
不过从竞争对手的角度来看,GTX560 Ti在开启全部CUDA核心的情况下,其性能大幅提升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而NVIDIA将这款显卡定位为2000元,一方面可以从性能方面压制HD6870;另一方面凭借着价格和性能上的双方面优势同时还能制衡HD6950显卡。
NVIDIA将GTX560 TI定位于一款满足市场甜点的位置,不过2000元的价格对于国内的消费者来说还是高了一点,而相信之后发布的后续版GTX560显卡的价格会更适合国内消费者。
GF104:GTX460显卡核心GF114:GTX560 Ti显卡核心前面我们提到GTX560 Ti显卡采用了GF114核心的升级完整版。
因此,对比GTX460与GTX560 TI显卡的CUDA核心发现GTX560 TI的核心数量由336个提升到了384个。
另外,在频率方面GTX560 TI也是由之前的675/3600MHz大幅提升到822/4008MHz。
GF114:完整版GF104核心升级版与GF100核心一样,NVDIA号称GF114核心是在GF104核心的基础上改良电气化性能优化而来,至于其它方面的参数则完全一样。
另外,对于GTX560 Ti显卡来说则是开启了GF114核心的全部384个CUDA核心。
完整GF114核心架构从上面的显卡架构图中我们能看到完整的GF100核心采用16组SM组成,每组SM共有32个CUDA核心,这样总共构成512个完整的CUDA核心,而GTX560 Ti所采用的GF114核心看上去想是在GF100核心基础上减半,不过虽然完整的GF114核心确实是8组SM,但是与GF100核心每组SM内含32个CUDA核心不同的是GF114每组SM有48个CUDA核心。
与GF100核心不同的是GF114核心删掉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的嵌入式缓存和双精度浮点单元,而增加了用于3D计算的CUDA核心,与GF100核心相同的是GF114核心依然为每组SM配备了一个多形体引擎以应付DX11的需要。
另外,我们都知道DX11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细分曲面,细分曲面把游戏画面切割成更小的三角形,这样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逼真细腻,而细分曲面的实现则需要用到多形体引擎,多形体引擎的数量也直接关系到显卡在DX11游戏中的表现。
AMD在实现细分曲面时是整个核心共用一个多形体引擎,例如上图NVIDIA也可以在GT200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多形体引擎来达到变身DX11显卡。
NVIDIA这次并没有直接在GT200核心的基础上直接加入一个多形体引擎以达到DX11显卡要求,而是为了不使单一的多形体引擎成为显卡性能瓶颈在每一组SM中都加入了一个多形体引擎,这也是NVIDIA一直推迟GTX400系列显卡发布的重要原因。
多形体引擎(PolyMorph Engine)介绍光栅引擎严格来说光栅引擎并非全新硬件,只是此前所有光栅化处理硬件单元的组合,以流水线的方式执行边缘/三角形设定(Edge/Triangle Setup)、光栅化(Rasterization)、Z轴压缩(Z-Culling)等操作,每个时钟循环周期处理8个像素。
GF100有四个光栅引擎,每组GPC分配一个,整个核心每周期可处理32个像素。
多形体引擎则要负责顶点拾取(Vertex Fetch)、细分曲面(Tessellation)、视口转换(Viewport Transform)、属性设定(Attribute Setup)、流输出(Stream Output)等五个方面的处理工作,DX11中最大的变化之一细分曲面单元(Tessellator)就在这里。
GF100中有16个多形体引擎,每组SM一个,亦即每组GPC四个。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AMD显卡在多形体引擎方面的设计采用的是所有SM共用一个多形体引擎,而NVIDIA采用的是每组SM一个,这样也就避免了多形体引擎称谓显卡性能瓶颈。
多形体引擎绝非几何单元改头换面、增强15倍而已,它融合了之前的固定功能硬件单元,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虽然每一个多形体引擎都是简单的顺序设计,但16个作为一体就能像CPU那样进行乱序执行(OoO)了,也就是趋向于并行处理。
NVIDIA还特地为这些多形体引擎设置了一个专用通信通道,让它们在任务处理中维持整体性。
在每一组SM阵列里,纹理单元、一二级缓存、ROP单元和各个单元的频率也都完全不同于以往。
每组SM里四个纹理单元,合伙使用12KB一级纹理缓存,并和整个芯片共享768KB二级缓存。
每个纹理单元每周期可计算一个纹理寻址、拾取四个纹理采样,并支持DX11新的压缩纹理格式。
ROP单元总共48个,分为六组,分别搭配一个64-bit显存通道。
所有ROP单元和整个芯片共享768KB二级缓存(GT200里是独享)。
除了ROP单元和二级缓存,几乎其他所有单元的频率都和Shader频率(NVIDIA暂称之为GPC频率)关联在一起:一级缓存和Sahder单元本身是全速,纹理单元、光栅引擎、多形体引擎则都是一半。
对于GF100来说,想超频的话很多地方都要重新来过了。
从NV30 GeForce FX 5800到GT200 GeForce GTX 280,NVIDIA显卡的几何性能只提高了不到3倍,而Shader性能提升了150多倍,但仅仅是从GT200到GF100,几何性能的增长倍数就达到了8x。
有了如此强大的几何性能,NVIDIA就可以使用细分曲面和置换贴图创建更复杂的人物、物体和场景,并保持和对手同样水平的性能,所以才有了16个多形体引擎和4个光栅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