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食用动物油脂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食用油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食用油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概述本文档旨在规定食用油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查细则。
食用油产品生产许可证是确保食用油产品生产过程安全合规的重要证件。
审查细则的制定可以确保食用油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和审批过程有条不紊,推动食用油产品生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申请材料要求1. 申请人应提供食用油产品生产企业的法定注册文件以及相关经营许可证明;2. 申请人应提供食用油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操作规范;3. 申请人应提供食用油产品原料的来源及购买合同;4. 申请人应提供食用油产品的质量检测报告;5. 申请人应提供食用油产品生产设备的安全检测报告;6. 申请人应提供食用油产品的包装材料及标签样品。
三、审查程序1. 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后,由相关部门进行初步审查,确保申请材料齐全;2. 初步审查合格的申请材料将进入技术评审阶段,相关专业人员对申请材料进行评估和核实;3. 技术评审合格后,申请人将接受现场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生产设备、生产环境、原料存储等;4. 现场检查合格后,将进行食品安全评估,确保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标准;5. 审查委员会根据各项评估结果作出审批决定,并出具食用油产品生产许可证。
四、证件有效期食用油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5年。
到期前,申请人需提前90天申请证件的续期,进行相应的审核和审批程序。
五、证件变更和注销1. 申请人如需变更食用油产品生产许可证上的信息,应在变更前30天提出申请;2. 申请人如不再从事食用油产品生产,应在停产前件注销手续;3. 需要注销食用油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应提前60天申请注销,并进行相应的审核程序。
该审查细则的制定旨在规范食用油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和审批过程,确保食用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鼓励企业密切关注食品安全标准的变化,持续提升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食用油产品。
食用油油脂及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食用油、油脂及制品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植物油是以菜籽、大豆、花生、葵花籽、棉籽、亚麻籽、油茶籽、玉米胚、红花籽、米糠、芝麻、棕榈果实、橄榄果实(仁)、椰子果实以及其他小品种植物油料(如:核桃、杏仁、葡萄籽等)制取的原油(毛油),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植物油(含食用调和油)。
其申证单元为1个,即食用植物油。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申证单元,即食用植物油(半精炼、全精炼)。
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2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 制取原油⑴压榨法制油工艺流程:①以花生仁为例:清理→剥壳→破碎→轧胚→蒸炒→压榨→花生原油。
②以橄榄油为例(冷榨):低温冷压榨→鲜果→清理→磨碎→融合离心倾析→离心分离⑵浸出法制油工艺流程:以大豆为例:清理→破碎→软化→轧胚→浸出→蒸发→汽提→大豆原油⑶水代法制油工艺流程:以芝麻为例:芝麻→筛选→漂洗→炒子→扬烟→吹净→磨酱→对浆搅油→振荡分油→芝麻油2. 油脂精炼化学精炼工艺流程:原油→过滤→脱胶(水化)→脱酸(碱炼)→脱色→脱臭→成品油物理精炼工艺流程:原油→过滤→脱胶(酸化)→脱色→脱酸(水蒸气蒸馏)→脱臭→成品油3. 油脂的深加工工艺(包括油脂的氢化,酯交换,分提等)⑴棕榈(仁)油分提工艺流程①干法分提工艺:棕榈(仁)油→加热→冷却结晶→过滤→软脂、硬脂②溶剂法分提工艺:棕榈(仁)油→溶剂稀释→冷却结晶→分离→蒸发溶剂→软脂、硬脂③表面活性剂法分提工艺:棕榈(仁)油→棕仁软脂稀释棕仁油→冷冻→润湿硬脂晶体→离心分离→洗涤→干燥→软脂、硬脂(二)关键控制环节。
油脂精炼:脱酸,脱臭。
水代法制芝麻油:炒子温度、对浆搅油。
橄榄油:选取原料、低温冷压榨。
棕榈(仁)油:分提工艺。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 酸值(酸价)超标;2. 过氧化值超标;3. 溶剂残留量超标;4. 加热试验项目不合格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食用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食用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食用油生产许可证是指食用油企业在开展食用油生产经营活动之前,需要向相关监管部门申请获得的许可证。
申请获得食用油生产许可证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以确保食用油的生产过程符合相关的卫生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一、申请材料准备:企业在向相关监管部门申请食用油生产许可证之前,需要准备一系列的申请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介绍、食用油生产设备列表、食用油生产工艺流程图、食用油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图、产品质量控制方案、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
企业需要确保这些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便通过审查。
二、车间设备审查:监管部门将对申请企业的食用油生产车间及相关设备进行审查。
审查的内容包括车间的整体布局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有无可能导致食品污染的因素、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设备是否具备相应的防护措施等。
如果发现问题,企业需要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整改。
三、工艺流程审查:监管部门将对申请企业提供的食用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审查。
审查的内容包括工艺流程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环节、食用油的生产过程是否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等。
企业需要确保提供的工艺流程图真实、准确,并且能够满足相关要求。
四、产品质量控制审查:监管部门将对申请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方案进行审查。
审查的内容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产品质量检验方法、产品质量的监测方法等。
监管部门会对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评估,确保企业能够控制食用油的质量,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五、质量管理体系审查:监管部门将对申请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审查。
审查的内容包括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的相关流程是否健全、是否有相应的人员进行质量管理的工作等。
监管部门通过审查,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地管理食用油的生产过程,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
六、现场检查:监管部门还会进行现场检查,审核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
检查的内容包括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食用油的生产过程、产品的存储条件等。
食用植物油、油脂制品、动物油脂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关于印发食用植物油等26个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2006年12月27 日国质检食监〔2006〕646号)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植物油是以菜籽、大豆、花生、葵花籽、棉籽、亚麻籽、油茶籽、玉米胚、红花籽、米糠、芝麻、棕榈果实、橄榄果实(仁)、椰子果实以及其他小品种植物油料(如:核桃、杏仁、葡萄籽等)制取的原油(毛油),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植物油(含食用调和油)。
其申证单元为1个,即食用植物油。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申证单元,即食用植物油(半精炼、全精炼)。
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2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 制取原油⑴压榨法制油工艺流程:①以花生仁为例:清理→剥壳→破碎→轧胚→蒸炒→压榨→花生原油。
②以橄榄油为例(冷榨):低温冷压榨→鲜果→清理→磨碎→融合离心倾析→离心分离⑵浸出法制油工艺流程:以大豆为例:清理→破碎→软化→轧胚→浸出→蒸发→汽提→大豆原油⑶水代法制油工艺流程:以芝麻为例:芝麻→筛选→漂洗→炒子→扬烟→吹净→磨酱→对浆搅油→振荡分油→芝麻油2. 油脂精炼化学精炼工艺流程:原油→过滤→脱胶(水化)→脱酸(碱炼)→脱色→脱臭→成品油物理精炼工艺流程:原油→过滤→脱胶(酸化)→脱色→脱酸(水蒸气蒸馏)→脱臭→成品油3. 油脂的深加工工艺(包括油脂的氢化,酯交换,分提等)⑴棕榈(仁)油分提工艺流程①干法分提工艺:棕榈(仁)油→加热→冷却结晶→过滤→软脂、硬脂②溶剂法分提工艺:棕榈(仁)油→溶剂稀释→冷却结晶→分离→蒸发溶剂→软脂、硬脂③表面活性剂法分提工艺:棕榈(仁)油→棕仁软脂稀释棕仁油→冷冻→润湿硬脂晶体→离心分离→洗涤→干燥→软脂、硬脂(二)关键控制环节。
油脂精炼:脱酸,脱臭。
水代法制芝麻油:炒子温度、对浆搅油。
橄榄油:选取原料、低温冷压榨。
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范围
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范围1、(0101)小麦粉生产许可证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小麦粉产品包括所有以小麦为原料加工制作的小麦粉产品,分为通用小麦粉和专用小麦粉。
通用小麦粉包括特制一等小麦粉、特制二等小麦粉、标准粉、普通粉、高筋小麦粉和低筋小麦粉;专用小麦粉包括面包用小麦粉、面条用小麦粉、饺子用小麦粉、馒头用小麦粉、发酵饼干用小麦粉、酥性饼干用小麦粉、蛋糕用小麦粉、糕点用小麦粉等。
其申证单元为1个,即小麦粉。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品种,即小麦粉(通用,专用)。
获得专用小麦粉生产许可证的,其范围可以覆盖通用小麦粉。
小麦粉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101。
2、(0102)大米生产许可证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大米产品包括所有以稻谷为原料加工制作的大米。
大米申证单元为1个,即大米。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大米。
分装企业应单独注明。
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102。
3、(0103)挂面生产许可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挂面产品包括以小麦粉、荞麦粉、高粱粉、绿豆(或绿豆粉、绿豆浆)、大豆(或大豆粉、大豆浆)、蔬菜(或蔬菜粉、蔬菜汁)、鸡蛋(或蛋黄粉)等为原料,添加食盐、食用碱或面质改良剂,经机械加工或手工加工、烘干或晾晒制成的干面条。
包括:普通挂面、花色挂面、手工面等。
申证单元为1个,即挂面(普通挂面、花色挂面、手工面)。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挂面。
挂面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103。
4、(0104)其他粮食加工品生产许可证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粮食加工品是指以谷物为原料加工制作未经熟制(或不完全熟制)的食品。
粮食加工品中的大米、小麦粉、挂面产品按照相应的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进行审查。
其他粮食加工品按本细则执行。
其他粮食加工品的申证单元为3个:谷物加工品;谷物碾磨加工品;谷物粉类制成品。
各类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各类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由食品伙伴网汇总整理,供参考,本汇总不定期更新补充。
1.0101小麦粉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及修改单2.0102大米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及修改单3.0103挂面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4.0104其他粮食加工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5.0201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6.0202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7.0203食用动物油脂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8.0301酱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9.0302食醋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10.0303 糖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年版)11.0304味精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12.0305鸡精调味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13.0306酱类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14.0307调味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15.0401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16.0501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17.0502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18.0601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19.0601瓶(桶)装饮用水类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01其他饮料类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1.0601固体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2.0601蛋白饮料类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3.0601果汁和蔬菜汁类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4.0601茶饮料类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5.0601碳酸饮料(汽水)类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6.0701其他方便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7.0701方便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28.0801饼干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9.0901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30.1001冷冻饮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31.1101速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 版)32.1201膨化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33.1202薯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34.1301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35.1301糖果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36.1302果冻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37.1401边销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38.1401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39.1402代用茶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40.1402含茶制品和代用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41.1501白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42.1502葡萄酒及果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43.1503啤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44.1504黄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45.1505其他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46.1601蔬菜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47.1601食用菌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48.1601蔬菜干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49.1701蜜饯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50.1702水果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51.1801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52.1901蛋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53.2001可可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54.2101焙炒咖啡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55.2201水产加工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56.2201鱼糜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57.2201盐渍水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58.2202其他水产加工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59.2301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60.2302淀粉糖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61.2401糕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62.2501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63.2501其他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64.2601蜂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65.2601蜂花粉及蜂产品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66.2701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
关于印发肉制品等10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_百度文库.
关于印发肉制品等10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国质检监函[2003]5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为贯彻落实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有关规定,从源头上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关,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总局决定自2003年下半年起,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实施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现将《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等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贯彻实施。
二○○三年七月四日……一、肉制品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肉制品包括所有以动物肉类为原料加工制作的包装肉类加工产品。
肉制品的申证单元为4个: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
腌腊肉制品包括咸肉类、腊肉类、中国腊肠类和中国火腿类等;酱卤肉制品包括白煮肉类、酱卤肉类、肉松类和肉干类等;熏烧烤肉制品包括熏烤肉类、烧烤肉类和肉脯类等;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包括熏煮肠类和熏煮火腿类等。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肉制品及申证单元名称(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
肉制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401。
……二、乳制品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乳制品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酸牛乳、乳粉、炼乳、奶油、干酪。
乳制品的申证单元为3个:液体乳(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酸牛乳);乳粉(包括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其他乳制品(包括炼乳、奶油、硬质干酪)。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乳制品及申证单元名称和产品品种。
乳制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501。
……三、饮料产品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是指不含酒精的各种软饮料产品。
根据软饮料的分类标准GB10789-1996,软饮料包括碳酸饮料、瓶装饮用水、茶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固体饮料及其他饮料等10大类。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油脂制品是指经精炼、氢化、酯交换、分提中一种或几种方式加工的动、植物油脂的单品或混合物,添加(或不添加)水及其他辅料,经乳化急冷捏合(或不经过)乳化急冷捏合制造的固状、半固状或流动状的具有某种性能的油脂制品。
包括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
其申证单元为1个,即食用油脂制品。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申证单元,即食用油脂制品[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202。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 食用氢化油生产工艺流程动、植物油→精炼预处理→除氧脱水→氢化→过滤氢气、催化剂→后脱色→脱臭2. 人造奶油的生产工艺流程(1) 原料油脂、辅料→熔解混和→乳化→巴氏杀菌→急冷(A单元)→捏合(B单元)→包装→熟成(2)急冷(A单元)→捏合(B单元)→包装→熟成3. 起酥油的生产工艺流程(1) 可塑性起酥油的生产工艺原料油脂、辅料→预混合→急冷(A单元)→捏合(B单元)→包装→熟成充氮(2) 液体起酥油的生产工艺原料油脂、辅料→急冷(或不急冷)→搅拌→包装→熟成(3) 粉末起酥油的生产工艺原料油脂、辅料→熔化、混合→乳化→喷雾干燥(或冷却)→包装4. 代可可脂的生产工艺流程氢化、酯交换或分提后的食用油脂→再精炼→代可可脂(二)关键控制环节。
1. 食用氢化油①选取原料;②氢化过程; ③后脱色、脱臭2. 人造奶油①乳化程度;②巴氏杀菌;③物料进出A、B单元时温度的控制;④熟成条件的控制3. 起酥油①物料进出A、B单元时温度的控制;②熟成条件的控制4. 代可可脂①物料进出A、B单元时温度的控制(有氢化工艺的); ②分提工艺(有分提工艺的)(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 催化剂使用不当引起金属元素超标;2. 食品添加剂过量使用;3. 酸价、过氧化值超标;4. 含水人造奶油微生物超标。
26类食品QS审核细则
26类食品QS审核细则关于印发食用植物油等26个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国质检食监〔2006〕6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为进一步完善食品生产监管体系,将28大类食品的所有品种全部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管理,完成市场准入制度对食品的全覆盖。
按照2006年食品监管工作的部署,总局组织制定和修订了26个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见附件),现印发你们。
审查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1. 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2. 其他粮食加工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3.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4. 食用动物油脂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5. 调味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6. 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7. 乳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8. 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9. 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10.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11. 方便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12. 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修(2006版)13蜂花粉及蜂产品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14. 速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15. 薯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 4 ―16. 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17. 含茶制品和代用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18. 其他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19. 蔬菜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20. 水果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21.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22. 蛋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23. 其他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24. 其他水产加工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25. 淀粉糖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26. 糖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5 ―附件1: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植物油是以菜籽、大豆、花生、葵花籽、棉籽、亚麻籽、油茶籽、玉米胚、红花籽、米糠、芝麻、棕榈果实、橄榄果实(仁)、椰子果实以及其他小品种植物油料(如:核桃、杏仁、葡萄籽等)制取的原油(毛油),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植物油(含食用调和油)。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1. 引言食用油脂制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之一。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确保食用油脂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设立了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制度。
本文将介绍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以便相关企业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提高生产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2. 申请资格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下企业可以申请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 -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企业; - 食用油脂加工企业; - 外销食用油脂制品企业。
3. 申请材料企业在申请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申请书; - 组织机构代码证; - 税务登记证; - 工商营业执照; -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聘任证明; - 食品卫生许可证; - 对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设备的说明。
4. 审查程序4.1 初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确保材料齐全并符合相关要求。
4.2 现场核查:对初审通过的企业进行现场核查,重点关注食品生产设备的合规性、生产环境的卫生状况以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
4.3 样品检验:抽取企业生产的食用油脂制品样品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
4.4 综合评估:根据初审、现场核查和样品检验的结果,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是否符合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查要求。
4.5 发证:对符合审查要求的企业颁发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
5. 审查标准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食品生产设备的合规性和卫生状况; - 生产车间的卫生条件;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与执行情况; - 原材料的采购和储存管理; - 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控制; - 产品包装和标签的合规性。
6. 监督检查获得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后,企业需要定期接受相关监督检查,确保持续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监督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产品质量管理; - 原材料采购和储存管理; - 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控制; - 产品包装和标签的合规性;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
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范围
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范围1、(0101)小麦粉生产许可证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小麦粉产品包括所有以小麦为原料加工制作的小麦粉产品,分为通用小麦粉和专用小麦粉。
通用小麦粉包括特制一等小麦粉、特制二等小麦粉、标准粉、普通粉、高筋小麦粉和低筋小麦粉;专用小麦粉包括面包用小麦粉、面条用小麦粉、饺子用小麦粉、馒头用小麦粉、发酵饼干用小麦粉、酥性饼干用小麦粉、蛋糕用小麦粉、糕点用小麦粉等。
其申证单元为1个,即小麦粉。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品种,即小麦粉(通用,专用)。
获得专用小麦粉生产许可证的,其范围可以覆盖通用小麦粉。
小麦粉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101。
2、(0102)大米生产许可证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大米产品包括所有以稻谷为原料加工制作的大米。
大米申证单元为1个,即大米。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大米。
分装企业应单独注明。
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102。
3、(0103)挂面生产许可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挂面产品包括以小麦粉、荞麦粉、高粱粉、绿豆(或绿豆粉、绿豆浆)、大豆(或大豆粉、大豆浆)、蔬菜(或蔬菜粉、蔬菜汁)、鸡蛋(或蛋黄粉)等为原料,添加食盐、食用碱或面质改良剂,经机械加工或手工加工、烘干或晾晒制成的干面条。
包括:普通挂面、花色挂面、手工面等。
申证单元为1个,即挂面(普通挂面、花色挂面、手工面)。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挂面。
挂面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103。
4、(0104)其他粮食加工品生产许可证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粮食加工品是指以谷物为原料加工制作未经熟制(或不完全熟制)的食品。
粮食加工品中的大米、小麦粉、挂面产品按照相应的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进行审查。
其他粮食加工品按本细则执行。
其他粮食加工品的申证单元为3个:谷物加工品;谷物碾磨加工品;谷物粉类制成品。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教材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专
业技术委员会
2006版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教材
一、食用油脂制品行业发展概
况
人类食用油脂、利用油脂已有 数千年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一 直未成为规模生产,直到20世 纪初,由于油脂浸出及油脂精炼 技术的进步,油料生产在世界范 围内得到发展,油脂才逐步成为 重要商品。
生产粉末起酥油的方法有多种,目前 大多采用喷雾干燥法生产。将油脂、包 裹壁材、乳化剂和水一起乳化,再喷雾 干燥,成为粉末状态。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教材
5. 代可可脂生产工艺流程
氢化、酯交换、或分提后 的食用油脂→再加工→急冷 (或不急冷)→包装→熟成
目前已研制成功并大量应用
于生产的代可可脂基本分为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教材
(2)油脂氢化工艺
3)除氧脱水 油脂在氢化之前,必须先 经除氧脱水。抽真空除去空气并加热脱 水。
4)氢化 催化剂事先与部分原料油脂混 匀,在反应器内油脂除氧脱水完成后, 借真空将催化剂浆液吸入反应器,充分 搅拌混合。停止抽真空,通入一定压强 的氢气,反应进行。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教材
3.人造奶油(人造黄油)生产 工艺流程
物料通过A单元,料液已降至油脂熔点以下, 成为含有晶核的过冷液。从A单元出来过冷 液只是部分结晶,还需要经过B单元或混合 器进一步调整完成结晶。
工业用人造奶油和软质人造奶油一般须通 过B单元,采用剧烈的搅拌捏合,使微细脂 晶成长、转型,构成塑性结构,拓展稠度范 围。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教材
2006版
二、食用油脂制品发证范围的 确定及申证单元的划分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油脂制品是指经精炼、氢化、酯交换、分提中一种或几种方式加工的动、植物油脂的单品或混合物,添加(或不添加)水及其他辅料,经乳化急冷捏合(或不经过)乳化急冷捏合制造的固状、半固状或流动状的具有某种性能的油脂制品。
包括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
其申证单元为1个,即食用油脂制品。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申证单元,即食用油脂制品[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202。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 食用氢化油生产工艺流程动、植物油→精炼预处理→除氧脱水→氢化→过滤→后脱色→脱臭氢气、催化剂2. 人造奶油的生产工艺流程(1) 原料油脂、辅料→熔解混和→乳化→巴氏杀菌→急冷(A单元)→捏合(B单元)→包装→熟成(2)A单元)→水溶性辅料→巴氏杀菌捏合(B单元)→包装→熟成3. 起酥油的生产工艺流程(1) 可塑性起酥油的生产工艺原料油脂、辅料→预混合→急冷(A单元)→捏合(B单元)→包装→熟成充氮(2) 液体起酥油的生产工艺原料油脂、辅料→急冷(或不急冷)→搅拌→包装→熟成(3) 粉末起酥油的生产工艺原料油脂、辅料→熔化、混合→乳化→喷雾干燥(或冷却)→包装4. 代可可脂的生产工艺流程氢化、酯交换或分提后的食用油脂→再精炼→代可可脂(二)关键控制环节。
1. 食用氢化油①选取原料;②氢化过程; ③后脱色、脱臭2. 人造奶油①乳化程度;②巴氏杀菌;③物料进出A、B单元时温度的控制;④熟成条件的控制3. 起酥油①物料进出A、B单元时温度的控制;②熟成条件的控制4. 代可可脂①物料进出A、B单元时温度的控制(有氢化工艺的); ②分提工艺(有分提工艺的)(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食用动物油脂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食用动物油脂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动物油脂是指由动物脂肪组织提炼出的固态或半固态脂类,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动物油脂。
包括食用猪油、食用牛油、食用羊油等。
其申证单元为1个,即食用动物油脂。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申证单元,即食用动物油脂(猪油、牛油、羊油等)。
食用动物油脂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203。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 原料预处理: 原料→修整→粗切→洗涤→绞碎2. 熔炼制取工艺流程: 加料→熔炼→盐析→排油→澄清或压滤、离心去杂→盐析→净油3.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净油→加温→脱胶→脱酸→静置→洗涤→干燥→脱色→脱臭→压滤→精油速冷→成品包装(二)关键控制环节。
脱酸,脱臭。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 酸值(酸价)超标; 2. 过氧化值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原料库、成品库应有冷藏设施,其他要求同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 熔炼制取设备(需要熔炼时)(1)绞碎设备;(2)熔炼设备(熔炼锅、夹层锅、真空夹层锅);(3)其他必要的辅助设备。
12. 油脂精炼设备(需要精炼时)(1)过滤设备;(2)脱胶设备(炼油锅,离心机);(3)碱炼设备(炼油锅,离心机);(4)脱色设备(脱色塔);(5)脱臭设备(脱臭器);(7)包装设备;(8)其他必要的辅助设备。
所列生产设备应根据生产工艺设计的需要进行配置。
四、产品相关标准GB 10146-2005《食用动物油脂卫生标准》;GB/T 8937-1998《食用猪油》;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符合食用卫生要求的动物体的板油、肥膘、内脏脂肪和含有脂肪的组织及器官。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一)分析天平(0.1mg);(二)电炉(可调温式)。
七、检验项目食用动物油脂产品的发证检验、监督检验、出厂检验分别按照下列表格中所列出的相应检验项目进行。
食用动物油脂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62页PPT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食用动物油脂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食用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模板
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植物油是以菜籽、大豆、花生、葵花籽、棉籽、亚麻籽、油茶籽、玉米胚、红花籽、米糠、芝麻、棕榈果实、橄榄果实( 仁) 、椰子果实以及其它小品种植物油料( 如: 核桃、杏仁、葡萄籽等) 制取的原油(毛油), 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植物油( 含食用调和油) 。
其申证单元为1个, 即食用植物油。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申证单元, 即食用植物油( 半精炼、全精炼) 。
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 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2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 基本生产流程。
1.制取原油⑴压榨法制油工艺流程:①以花生仁为例: 清理→剥壳→破碎→轧胚→蒸炒→压榨→花生原油。
②以橄榄油为例(冷榨):低温冷压榨→倾析离心分离离心倾析→离心分离⑵浸出法制油工艺流程:以大豆为例: 清理→破碎→软化→轧胚→浸出→蒸发→汽提→大豆原油⑶水代法制油工艺流程:以芝麻为例: 芝麻→筛选→漂洗→炒子→扬烟→吹净→磨酱→对浆搅油→振荡分油→芝麻油2.油脂精炼化学精炼工艺流程:原油→过滤→脱胶( 水化) →脱酸( 碱炼) →脱色→脱臭→成品油物理精炼工艺流程:原油→过滤→脱胶( 酸化) →脱色→脱酸( 水蒸气蒸馏) →脱臭→成品油3.油脂的深加工工艺( 包括油脂的氢化, 酯交换, 分提等)⑴棕榈( 仁) 油分提工艺流程①干法分提工艺:棕榈( 仁) 油→加热→冷却结晶→过滤→软脂、硬脂②溶剂法分提工艺:棕榈( 仁) 油→溶剂稀释→冷却结晶→分离→蒸发溶剂→软脂、硬脂③表面活性剂法分提工艺:棕榈( 仁) 油→棕仁软脂稀释棕仁油→冷冻→润湿硬脂晶体→离心分离→洗涤→干燥→软脂、硬脂( 二) 关键控制环节。
油脂精炼: 脱酸, 脱臭。
水代法制芝麻油: 炒子温度、对浆搅油。
橄榄油: 选取原料、低温冷压榨。
棕榈( 仁) 油: 分提工艺。
( 三) 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食用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模板
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植物油是以菜籽、大豆、花生、葵花籽、棉籽、亚麻籽、油茶籽、玉米胚、红花籽、米糠、芝麻、棕榈果实、橄榄果实( 仁) 、椰子果实以及其它小品种植物油料( 如: 核桃、杏仁、葡萄籽等) 制取的原油(毛油), 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植物油( 含食用调和油) 。
其申证单元为1个, 即食用植物油。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申证单元, 即食用植物油( 半精炼、全精炼) 。
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 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2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 基本生产流程。
1.制取原油⑴压榨法制油工艺流程:①以花生仁为例: 清理→剥壳→破碎→轧胚→蒸炒→压榨→花生原油。
②以橄榄油为例(冷榨):低温冷压榨→倾析离心分离离心倾析→离心分离⑵浸出法制油工艺流程:以大豆为例: 清理→破碎→软化→轧胚→浸出→蒸发→汽提→大豆原油⑶水代法制油工艺流程:以芝麻为例: 芝麻→筛选→漂洗→炒子→扬烟→吹净→磨酱→对浆搅油→振荡分油→芝麻油2.油脂精炼化学精炼工艺流程:原油→过滤→脱胶( 水化) →脱酸( 碱炼) →脱色→脱臭→成品油物理精炼工艺流程:原油→过滤→脱胶( 酸化) →脱色→脱酸( 水蒸气蒸馏) →脱臭→成品油3.油脂的深加工工艺( 包括油脂的氢化, 酯交换, 分提等)⑴棕榈( 仁) 油分提工艺流程①干法分提工艺:棕榈( 仁) 油→加热→冷却结晶→过滤→软脂、硬脂②溶剂法分提工艺:棕榈( 仁) 油→溶剂稀释→冷却结晶→分离→蒸发溶剂→软脂、硬脂③表面活性剂法分提工艺:棕榈( 仁) 油→棕仁软脂稀释棕仁油→冷冻→润湿硬脂晶体→离心分离→洗涤→干燥→软脂、硬脂( 二) 关键控制环节。
油脂精炼: 脱酸, 脱臭。
水代法制芝麻油: 炒子温度、对浆搅油。
橄榄油: 选取原料、低温冷压榨。
棕榈( 仁) 油: 分提工艺。
( 三) 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动物油脂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
《关于印发食用植物油等26个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2006年12月27 日国质检食监〔2006〕646号)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动物油脂是指由动物脂肪组织提炼出的固态或半固态脂类,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动物油脂。
包括食用猪油、食用牛油、食用羊油等。
其申证单元为1个,即食用动物油脂。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申证单元,即食用动物油脂(猪油、牛油、羊油等)。
食用动物油脂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203。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1. 原料预处理: 原料→修整→粗切→洗涤→绞碎
2. 熔炼制取工艺流程: 加料→熔炼→盐析→排油→澄清或压滤、离心去杂→盐析→净油
3.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净油→加温→脱胶→脱酸→静置→洗涤→干燥→脱色→脱臭→压滤→精油速冷→成品包装
(二)关键控制环节。
脱酸,脱臭。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 酸值(酸价)超标; 2. 过氧化值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原料库、成品库应有冷藏设施,其他要求同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
证审查细则。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 熔炼制取设备(需要熔炼时)
(1)绞碎设备;(2)熔炼设备(熔炼锅、夹层锅、真空夹层锅);(3)其他必要的辅助设备。
2. 油脂精炼设备(需要精炼时)
(1)过滤设备;(2)脱胶设备(炼油锅,离心机);(3)碱炼设备(炼油锅,离心机);(4)脱色设备(脱色塔);(5)脱臭设备(脱臭器);(7)包装设备;(8)其他必要的辅助设备。
所列生产设备应根据生产工艺设计的需要进行配置。
四、产品相关标准
GB 10146-2005《食用动物油脂卫生标准》;GB/T 8937-1998《食用猪油》;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符合食用卫生要求的动物体的板油、肥膘、内脏脂肪和含有脂肪的组织及器官。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一)分析天平(0.1mg);(二)电炉(可调温式)。
七、检验项目
食用动物油脂产品的发证检验、监督检验、出厂检验分别按照下列表格中所列出的相应检验项目进行。
出厂检验项目中注有“*”标记的,企业应当每年检验2次。
食用动物油脂质量检验项目表
注:1. 表中的检验项目应根据相应的产品标准而定,产品标准中有该项目要求的进行该项检验。
2.标签除符合GB7718-2004的规定及要求外还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中的标签要求。
八、抽样方法
根据企业所申请取证产品品种,在成品库中随机抽取1种产品进行发证检验。
抽样基数:同一批次的食用动物油脂产品不得少于50桶(箱),且总量不少于80kg。
抽样数量:抽取2kg,分2个包装,1份检验,1份备查。
样品及抽样单内容经确认无误后,由抽样人员与被抽查单位在抽样单上签字、盖章,当场封存样品,并加贴封条,封条上应有抽样人员签名、抽样单位盖章及抽样日期。
食用牛油、食用羊油及其他食用动物油发证检验项目按照《食用动物油脂卫生标准》(GB 10146-2005)和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进行检验和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