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在中国美学里真就是
在中国美学里的哲学王国维在现代中国哲学、文学、戏剧史、甲骨金文、历史学、敦煌学以及西北地理、蒙元史等领域,都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学术的奠基人。
《人间词话》可以看作他的美学代表作,也可以看做是现代中国美学的开山之作。
虽然《人间词话》在形式上承袭了中国旧诗话、词话的古老传统,似乎全无理论范式的创新可言,然而,在内容上,却已经产生了根本的变化。
对于现代中国美学,《人间词话》的意义在于,它实现了从中国古典诗话走向现代中国美学大转折的第一步,也是决定性的重要一步。
具体来说,《人间词话》对于现代中国美学的贡献,是把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境界”(“意境”)概念,转换为现代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境界”是《人间词话》的核心命题,甚至有人认为是王国维全部美学思想的核心。
《人间词话》的内在结构就是以“境界”这一概念为中心。
•第一,在传统诗话的意义上,《人间词话》的“境界”说,是对前人理论的一个超越。
“境界”(“意境”)作为中国古典诗学和艺术理论的概念,在唐代就已出现,宋明以降使用更为广泛。
据叶朗先生统计,仅有清一代,使用这一概念的著名学者就有二十多人。
但王国维的“境界”说不仅是对于前人理论的继承,而更是一个飞跃、创新。
(宋)马远:《山径春行》,体现了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艺术。
•叶嘉莹先生的《〈人间词话〉境界说与中国传统诗说之关系》一文,在这一方面所做的研究相当深入。
他把王国维的“境界”与严羽的“兴趣”、王士祯的“神韵”进行比较,认为虽然严羽、王士祯“立论的主旨实在乃是想要标举出诗歌中一种重要的质素”,但是,“沧浪之所谓‘兴趣’,似偏重在感受作用本身之感发的活动;阮亭之所谓‘神韵’,似偏重在由感兴所引起的言外情趣;至于静安之所谓‘境界’,则似偏重在所引发之感受在作品中具体之呈现。
沧浪与阮亭所见者较为空灵;静安先生所见者较为质实。
”•这种“质实”一方面使王国维的理论不像严羽、王士祯所说的那样虚玄、恍惚,所表明的体认和说明“要明白切实得多”;另一方面“可见静安先生对于诗歌中这种感发之生命,较之以前的说诗人,确实乃是有着更为真切深入之体认的。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摘要:意境源自中国,它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演变,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崎。
本文旨在简单的梳理意境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展示意境理论发展的独特脉络。
关键词:;意境起源发展意境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理论成果,它发源于老子的“道—气—象”范畴,它的发展同时贯穿于中国美学史的各个分期,直至唐代美学家提出“境”这个范畴标志着意境说的真正诞生。
王国维在传统意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对传统意境理论有所继续,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对传统的意境理论做了发展,剖析。
从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到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总结,意境理论的发展构成了中国美学史的一条重要的线索。
中国古代意境理论的发展历程可分为意境学说的萌芽、诗歌意境论的成熟、诗歌意境美学特征的最终形成及其终结等几个阶段。
在此,我首先探讨的是意境学说的萌芽到意境论的成熟这个历史阶段,即从先秦到唐代《二十四诗品》以前的意境理论。
意境学说在先秦时期已经萌芽。
意境说早在唐代已经诞生,而它的思想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老子美学,庄子美学。
老子美学一般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美学体系的发端,其主要思想是“道—气—象”三个互相连接的范畴。
在老子的眼中,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道”,也就是“气”。
如果脱离“道”、“气”就失去了本体和生命,就变得毫无生气了。
[1]庄子继续并发展了这个思想,庄子的“言不尽意”说以及“诗六义”(风、赋、比、兴、雅、颂)说等可以看作是意境学说萌芽的标志。
并提出“象罔”,象是境相,罔是虚幻,象罔是有形和无形,境相与罔幻的完美结合。
[2]这些片断式的言说从“意”与“象”、“言”与“意”辩证关系的讨论以及“风”、“比”、“兴”等艺术手法的阐释方面初步探讨了“意”、“象”、“言”关系以及创造手法问题,为意境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汉魏六朝时期,意境学说进入文艺研究领域。
陆机、刘勰、钟嵘等文学理论家对情物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第一次铸成了“意象”这个词,并且对审美意象做了很重要的分析。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押题卷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押题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人类是从混沌的自然中走出来的,最终仍要回到自然中去,但那已是深情的、充满灵性的自然,这一切都源于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山水文学的诞生。
纵观中国山水文学长达一千余年的发展历程,其美学价值在多个方面。
中国山水文学提供了心物融通、人与自然一体化的途径。
山水文学的发生是以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为基础和前提的。
在这个过程中,东晋诗人、史学家袁山松在《宜都山川记》中提出的“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具有不可忽视的特殊意义。
“惊知己”不只是属于山水,同时也属于人,只有彼此都“惊知己”,为获得“知己”而庆幸,人与山水才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融通与共识。
它表明,在这一时期,山水自然已不是作为人的对立面存在,而是和人在心灵上达成共识。
一如钱锺书先生所说:“我心如山水境”“山水境亦自有其心,待吾心为映发也”(《谈艺录》)。
山水美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主客观的结合。
山水审美的最高境界——心物感通、心物交融、心与物游的产生,是深刻体味对象、在对象中发现心灵、发现生命的结果,它构成了中国人独有的生命境界。
这个境界晶莹皎洁,充满情韵,透现出了审美主体的智慧及对宇宙自然至情至理的参透和感悟,也使中国人养就了一种能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却不傲睨于万物的洒脱又深情的胸襟。
山水审美所发生的这种带有根本性的转变,预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山水文学将要在晋宋时期诞生。
中国山水文学提供了在自然感发下心灵美的艺术呈现的文学载体。
山水文学不只是表现自然美,更在于表现由自然美所激发的心灵感受,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堪称范例。
其不仅体现了诗人想从自然中寻找慰藉,更体现了物我融通后心灵世界的盈实、朗阔。
欣赏山水风光,赞美自然景色,实则也是欣赏、赞美生命自身。
雷德侯的中国艺术世界
雷德侯的中国艺术世界中国艺术,源远流长,独具特色。
在这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国度里,艺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和文化符号,始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当代,一位名为雷德侯的艺术家,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敏锐的洞察力,为中国艺术世界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启示。
雷德侯的中国艺术世界充满传统与创新的交融。
他深入中国各地,挖掘民间艺术和传统手工艺,将其精华融入自己的创作中。
他的作品既有中国传统的美学元素,又具有现代艺术的创新精神。
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他在中国艺术界独树一帜。
雷德侯对中国艺术的创新,不仅体现在视觉表现上,更深入到文化内涵。
他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为中国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还以此为媒介,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和智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雷德侯的中国艺术世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赞誉,也在国际艺术界赢得了高度评价。
他的创新理念和独特风格,为中国艺术赢得了尊重和认可。
他也为其他艺术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思路和启示,引导他们更加深入地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
雷德侯的中国艺术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还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雷德侯能继续以他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新思维,引领中国艺术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他的艺术经验和成就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为推动中国艺术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启示。
当我们在谈论艺术时,往往涉及到的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而这种情感和意境,往往与我们的生命体验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宗白华的《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入手,探讨世界生命与艺术意境之间的。
宗白华是中国著名的美学家,他提出的“艺术意境”理论在中国艺术界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宗白华强调了艺术与生命之间的紧密关系。
他认为,艺术意境的诞生来自于作者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和感悟,而这种体验和感悟又通过艺术形式传达给观众。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新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考试语文卷(含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新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考试语文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作为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开拓者,宗白华先生不仅对中国人的时空意识及其在文艺中的呈现作出别树一帜的阐释,还对中国艺术意境的产生和演变作出别开生面的解析。
什么是意境?宗先生指出:“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
”“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
”简言之,“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清代画家恽南田曾这样描述一幅画:“谛视斯境,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洁庵灵想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
其意象在六合之表,荣落在四时之外。
”宗先生评价:“这几句话,真说尽艺术所启示的最深境界。
艺术的境相本是幻的,所谓‘灵想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
但它同时却启示了高一级的真实,所谓‘意象在六合之表’。
古人说:‘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借幻境以表现最深的真境,由幻以入真,这种‘真’,不是普遍的语言文字,也不是科学公式所能表达的真,这只是艺术的‘象征力’所能启示的真实。
”而“真实是超时间的,所以‘荣落在四时之外’。
艺术同哲学、科学一样,也启示着宇宙人生最深的真实,但却是借助于幻想的象征力,以诉之于人类的直观心灵与情绪意境,而‘美’是它的附带的‘赠品’。
(《略谈艺术的“价值结构”》)宗先生的理论贡献,不仅在于对前人相关论述的发掘和爬梳,提出意境作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情”与“景”的结合,是唐代画家张璪所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结果;更在于对意境的创造途径、意境的表现层次、意境与人格涵养,以及意境在诗画乐舞等不同文艺门类中呈现方式的异与同等诸多问题,从传统文论向现代美学转化的高度进行深入而细致的阐释,达到突破前人、启迪来者的新境界。
“美从何处寻”宗白华意象论美学诠释
美从何处寻&:宗白华意象论美学诠释黄小丽温德朝内容提要宗白华整体上是在意象论范畴内交替使用意象、意境、艺境、艺术境界等不同概念的。
宗白华认为,中国哲学是象征的哲学,以仰观俯察为取象方式,以立象尽意为表意特征,易象和审美意象是象思维在不同领域的互通互证。
他以散步的方式去把握宇宙生命的节奏,以同情的直觉去审视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以此抵达意象的美学世界。
艺术家通过审美直觉、审美“同情”、审美“静照”、迁想妙得等主观能动作用创构审美意象,审美意象星现出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有无相乘、虚实相生,气韵生动、传神写照,澄怀味象、超以象外等美学风貌。
在近代美学背景下,宗白华意象论美学成功实现了美学的现代性转型,为当代中国特色美学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蓝本。
关键词宗白华意象论美学中国美学20世纪初中西美学相遇后,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等怀着强烈的文化使命感积极探寻中国美学现代性之路。
他们在西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意象主义美学思潮的影响下,对传统美学意象和意境理论进行了阐释。
在诸大师的共同努力下,审美意象论初步实现了美学现代性转型,这也是最能彰显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之一。
整体上看,宗白华关于美及美感特质、尚象思维方式、审美意象的创构生成、审美意象的美学形态、人生的艺术化等方面的认识,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与朱光潜相比,宗白华没有系统的思辨性论著,他的审美意象理论散见于不同文本中。
意象、易象与审美意向中国传统美学以意象论为本体。
可以说,意象是中国美学的元理论范畴,在中国美学整体架构中居于重要地位。
叶朗认为,“从审美活动(审美感兴)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①朱志荣认为,意象指称的是美的本体形态,意境是意象的境界。
“从感性形态、思想的延续性和普遍性看,选择意象作为中国美学的本体范畴更为合适。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摘要】是一篇探讨古代艺术发展历程和不同哲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的文章。
文章首先介绍了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然后详细讨论了佛经、汉唐诗词、儒家美学和道家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在文章总结了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的重要意义,同时展望了中国艺术意境之后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哲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以及中国古代艺术如何在不同时期追求表达不同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古代艺术,佛经,汉唐诗词,绘画,儒家美学,道家思想,中国艺术意境,发展历程,意义,展望1. 引言1.1 探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是一段漫长而丰富多彩的历史。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熏陶下,艺术逐渐发展出独特的韵味和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意境。
本文将从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佛经对艺术的影响、汉唐诗词与绘画的融合、儒家美学在艺术中的体现以及道家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的起源与演变。
通过对这些关键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艺术的源流和精髓,领略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
的启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发展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国艺术意境的不断传承与创新。
2. 正文2.1 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时期,这个时期的艺术以神话故事和祭祀活动为主题,主要表现在青铜器上。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出成就,不仅在技术上具有很高的水平,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具有独特的风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青铜器逐渐演变成了更加精致和复杂的器物,从简单的几何图案到生动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和宇宙的理解。
随着周朝的兴起,青铜器逐渐式微,而玉器成为主要的艺术载体。
玉器在古代被视为贵重的礼品和象征,其制作工艺也十分精湛。
玉器的图案主要以几何纹样和动植物为主题,富有简洁和优美之美。
随着秦汉时期的到来,雕刻成为主要的艺术形式。
意境
王国维论意境也论到《诗经》的篇章,他 说:“《诗· 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作为艺术理论的范畴,意境最早形成于唐代。
盛唐的殷璠的《河岳英灵集》选诗标准就 是有无‚兴象‛, ‚盛唐诗人惟在兴趣‛ 王昌龄在所作的《诗格》中更明确的把诗 分为三种境界:物境、情境、意境。 从本质上揭示意境范畴的是皎然。皎然在 《诗式》中明确地讲诗歌构思作为‚立意‛ 和‚取境‛的过程。他说:‚诗人之思
苏轼说:‚空故纳万境‛。(《送参寥师》)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其《美学散步》中 就说道: ‚以虚带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 合,这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书法、戏剧、园林等都重视布置空间 ,以中国 园林建筑为例,很重视空间的处理,利用借景、分 景、隔景等美学手法,把实景和虚景结合起来,充 分利用虚景,从而扩大和丰富建筑的空间和意境。
早在《诗经》里的就有美好的意境。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它的内容是采 用百姓之口,来自社会生活,囊括人生百态,历经众口传 唱,可以说是字字珠玑。以这样的范本来研究、学习可以 发现运用文字的塑造,可以铺排出纯美的意境。
清人潘德舆就说过:“《三百篇》之体制, 音节,不必学,不能学;《三百篇》之神 理,意境,不可不学也。‛(《养一斋诗 话》)
“出于观我者,意余于境;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 意。然非物无以见我,而观物之时又自有我在。故 二者常互相错综,能有所偏重,而不能有所偏废 也。‛
“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 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 落言筌者,上也。 ‛ 这里的别趣就是指兴趣,实质就是“言有尽而意无 穷。”概括说来,这里讲的就是“才”与“学”的问 题,基本精神是重别才而不废学。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意即在诗歌的意境的创造的过程中,其思维的对象不 是书本知识和抽象的理念,而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客 观形象世界,内心在外物的偶然触发下产生诗思,这 就是“妙悟”。 把人们对文艺外部规律的认识引向对审美活动内部规 律的探讨,把人们对文艺的伦理价值的重视,引向对 审美价值的追求。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引言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
“适我无非新”(无羲之诗句),是艺术家对世界的感受。
“光景常新”,是一切伟大作品的烙印。
“温故而知新”,却是艺术创造与艺术批评应有的态度。
历史上向前一步的进展,往往是伴着向后一步的探本穷源。
李、杜的天才,不忘转移多师。
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追摹着希腊,十九鞍经的浪漫主义憧憬着中古。
二十世纪的新派且溯源到原始艺术的浑朴天真。
现代的中国站在历史的转折点。
新的局面必将展开。
然而我们对旧文化的检讨,以同情的了解给予新的评价,也更形重要。
就中国艺术方面——这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研寻其意境的特构,以窥探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也是民族文化底自省工作。
希腊哲人对人生指示说:“认识你自己!”近代哲人对我们说:“改造这世界!”为了改造世界,我们先得认识。
一、意境的意义龚定庵在北京,对戴醇士说:“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不关风雨晴晦也!”西山的忽远忽近,不是物理上的远近,乃是心中意境的远近。
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里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
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
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
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
”中国绘画的整个精粹在这几句话里。
恽南田题唐洁庵的画说:“谛视斯境,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洁庵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
其意象在六合之表,荣落在四时之外。
将以尻轮神马,御泠风以游无穷。
真所谓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尘垢0糠,绰约冰雪。
时俗龌龊,又何能知洁庵游心之所在哉!”画家诗人“游心之所在”,就是他独辟的灵境,创造的意象,作为他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
什么是意境?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读书报告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读书报告这篇《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并没有一般哲学著作中严肃的逻辑论证、枯燥的概念与难懂的专业术语,宗白华先生的文笔细腻而优美,引用和列举了大量的古诗和哲言,把“意境”向读者娓娓道来。
这篇文章并非仅如题目所言,只叙述了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过程,还提到了很多与意境相关的方面。
下面我就个人特别有感悟的一些文中片段来展开我的读后感想。
宗白华先生引用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来开始阐述他对意境理解。
他认为,意境是造化和心源的合一,是客观自然景象和主观情思的交融。
“意境为艺术家独创,是从他最深的‘心源’和‘造化’接触时突然的领悟和震动中诞生的,它不是一味客观的描述,像一台照相机的摄影。
”文中一句充分说明了艺术意境与客观呈现两者的区别。
画家是具有审美感兴能力的人,能在审美感兴的基础上把情景两者统一起来从而形成审美意象,即使画家尽力地去客观如实的描绘眼前之景,也不能完全避免作品中带有其主观感情色彩,如胸中之竹非眼中之竹,手中之竹非胸中之竹。
而照相机拍摄出来的照片是几乎丝毫不差地记录着我们看到的真实世界的,是我们眼前世界的定格,在最大限度上真实的呈现出现实场景的原初面目。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相机拍摄出来的照片具有无与伦比的精确性。
我们不可以说照片中没有蕴含摄影者的感情,但与如中国山水画等艺术作品相比较而言,不可否认的是照片表现出来的作者的主观情感色彩会更为淡一些。
中国山水画等艺术作品中更多地融入了创作者的心绪、情感,其中的一笔一画,一点一线都带有着创作者主观情思色彩的艺术意境,这给予了欣赏者以无尽想象和意会的空间,使得其与完全客观机械反映现实的摄影区别了来开。
宗白华先生还认为,中国的美学,无论是绘画,还是诗词书法,都是十分注重意境的,强调意境的深远空灵和天人合一,这多多少少都带了些禅意。
此外,他还认为,“道”与艺术意境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
这让我想到“道”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以及“道”思想给中国艺术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摘抄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摘抄篇一:《美学散步》读书笔记《美学散步》之读书笔记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
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但朱光潜著述甚多,宗白华却极少写作;朱光潜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白华却是抒情的;朱光潜偏于文学,宗白华偏于艺术;朱光潜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白华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光潜是学者,宗白华是诗人。
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
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
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
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
这个集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
一. 关于“诗(文学)和画的分界”一般说来,将拉奥孔的嘴巴雕刻得张大或微开显然不会过多影响人们对创作者的能力的评判。
观众评价这件艺术品是按照内心所获得的感受,即以是否产生或产生何种程度的审美愉悦感来评价它的优劣程度,进而以此评价创作者的能力。
假设有两座拉奥孔的雕像,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微开着嘴巴的拉奥孔比张大嘴巴的拉奥孔更能激起人们的美感(理由见《美学散步》6-7页莱辛语),人们便认定前者更有艺术性,而将拉奥孔的嘴巴雕成微开状的那位创作者更富有创作才能。
在此条件下,便可以说,艺术反映人的能力。
“艺术是一种技术,古代艺术家本就是技术家”(24页)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美是艺术的特殊目的”,“艺术”的一定是“美”的,“美”的却不一定是“艺术”的。
因为“艺术”反映的是人的能力,那些未经人加工的自然状态下的事物、风景,就不是“艺术”-虽然它们也会使人产生美感。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指出:“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陈晨读书笔记
品读<<艺境>>介绍宗白华老先生的<<艺境>>,乍看只觉此”艺境”而非彼”意境”.前者我粗略地理解为”艺术的境界”,后者据《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P217介绍: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他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原文片羽<<昙花一现>>有云: “世间有一些人,他的灵魂太优美,要可爱,而又柔又脆;仿佛一缕轻云,只能远远地照嘱人间,徘徊天上;一堕人世,就立刻感到他的不相宜,不在行,结果是遭受种种摧残挫折,人类的或自然的,而以他的痛苦,他们的不幸替人间留下了一朵美丽的昙花一现.”感想由此,我想到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好,在宇宙洪荒,万物轮回中,我们人类这个个体生命多么的微不足道. 有些人来到人世间平凡如我,而有些人却在世间留下绝美的风景线。
原文片羽<<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写道:”深于情者,不仅对宇宙人生体会到至深的无名的哀感.扩而充之,可以成为耶稣,释迦牟尼的悲天悯人,就是快乐的体验也是深入肺腑,惊心动魄.浅俗薄情的人不仅不能深哀,且不知所谓真乐.”感想所谓的”情到深处无情由”,说的就是这个理吧.所以我们会为了一只冰糖葫芦而欣喜若狂,所以我们会为了一个棉花糖而兴高采烈…….原文片羽《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这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
感想魏晋人生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
山水美的发现和晋人的艺术心灵。
晋人艺术境界造诣的高,不仅是基于他们的意趣超越,深入玄境,尊重个性,生机活泼,更主要的还是他们的“一往情深”!魏晋时代人的精神是最哲学的,因为是最解放的、最自由的。
宗白华的“意境”说
宗白华的“意境”说作者:殷瑜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17期《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几乎汇集了他一生中最精要的美学篇章,充满诗情画意,给人美的启发,是中国美学经典之作。
宗先生在这里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态度,把意境、意境的美带给我们,带给我们“散步”式的美的人生,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
一、“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的意境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里提到“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物,代山川而立言”。
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物交流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
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
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的“境界”,他说“故能写真境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但这种意境又是“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的(恽南田语)。
朱立元先生主编的《美学》中提到:“意境就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用心灵去观照外界的对象,在把握和领会对象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在自己的思想意识领域里创造出新的意韵和境界。
意境不是现实中所存在的具体的事物,而是以引起人们感动的对象为依据而又超越对象,从而达到主体心灵与对象形态的水乳交融而形成的。
如诗人作诗,诗中所涉及的客观对象必定是先摄取在诗人的灵魂中,经过诗人的感性熔铸、酝酿,而构成他灵魂的一部分,然后再携带其血肉表达出来。
中国古人的这种意境观,在中国传统的诗画中表现尤为明显。
正是这一意境观,使中国的古典诗画充满灵动的气息、生命的节奏。
这种共同的意境是中国的诗意与画境的氤氲流动。
中国画多以山水为描绘对象,以写意的手法将画家自身的妙悟联想与大自然的山川美景、疏林倩影结合起来,使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出现了一个充满生命灵动气息的意境。
中国画中有“留白”,这种“白”并非真正的“空”和“无”,它正是“灵想所独辟”的,不是任何具体的现实的事物,但恰是画中生命最生机勃勃之处。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龚定庵在北京,对戴醇士说:'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不关风雨晴晦也!''西山的忽远忽近,不是物理上的远近,乃是心中意境的远近。
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里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
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
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
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
'中国绘画的整个精粹在这几句话里。
恽南田题唐洁庵的画说:'谛视斯境,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洁庵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
其意象在六合之表,荣落在四时之外。
将以尻轮神马,御泠风以游无穷。
真所谓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尘垢粃糠,绰约冰雪。
时俗龌龊,又何能知洁庵游心之所在哉!' 画家诗人'游心之所在',就是他独辟的灵境,创造的意象,作为他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
什么是意境?唐代大画家张璨论画有两句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造化和心源的凝合,成了一个有生命的结晶体,鸢飞鱼跃,剔透玲珑,这就是'意境',一切艺术底中心之中心。
意境是造化与心源底合一。
就粗浅方面说,就是客观的自然景象和主观的生命情调底交融渗化。
(但在音乐和建筑里,人类都创造非自然的景象,以表心中最深的意境。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Anuel)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石涛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
-这说明'意境'的意义。
王荆公有一首诗:'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
前三句全是写景。
江南的艳丽的阳春,但着了末一句,全部景象遂笼罩上,啊,渗透进,一层无边的哀感,回忆的愁思,和重逢的忻慰。
情景交织,成了一首绝美的'诗'。
美学散步的风仪与胜景——宗白华的人生和学术
美学散步的风仪与胜景——宗白华的人生和学术宗白华的人生和学术(副题)【大家】学人小传从五四时期叱咤风云的文学活动家,到后来饮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宗白华先生是集诗人、哲学家、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翻译家于一身的大文化人。
他以长达70年的学术生涯和广涉人文社科多领域的厚重成果,在绵延起伏、层峦叠嶂的中国现代学术山脉中,营构出一片巍然而深秀的峭壁峡谷,其间既有登高望远的开阔,又有曲径通幽的深邃。
散步风仪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宗白华与朱光潜并称为“美学的双峰”。
可宗先生“但开风气不为师”,谦逊地把自己的学术研究称为闲散自由的“散步”。
他1959年发表的《美学的散步》一文说:“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
看重逻辑统一性的人会轻视它,讨厌它。
”不过,“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燕石。
无论鲜花与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丢掉,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后的回念”。
其实,散步轻松自在,无牵无挂,对于伏案辛勤劳作的文人学者来说,室外的蓝天白云、新鲜空气和绿叶芬芳能使其豁然敞亮,心情舒畅、精神自由,往往能灵感闪现、思想火花迸发。
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及其学派,因经常在雅典吕克昂学院一边散步一边探讨学术,被誉为“散步学派”。
与亚里士多德的“散步学派”相呼应,宗先生的《美学的散步》指出:“中国古代一位影响不小的哲学家,庄子,他好像整天是在山野里散步,观看着鹏鸟、小虫、蝴蝶、游鱼,又在人间世里凝视一些奇形怪状的人:驼背、跛脚、四肢不全、心灵不正常的人,很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大天才达·芬奇在米兰街头散步时速写下来的一些‘戏画’,现在竟成为‘画院的奇葩’。
庄子文章里所写的那些奇特人物,大概就是后来唐、宋画家画罗汉时心目中的范本。
”宗先生如此肯定探究学问和钻研艺术的“散步”状态,实是他自己人生态度和学术风格的夫子自道。
他21岁参加“少年中国学会”,22岁主编影响颇大的《时事新报·学灯》副刊,发现并扶植郭沫若登上文坛,堪称新文化运动发轫期不可忽视的人物。
美学散步不同章节的读书笔记
美学散步不同章节的读书笔记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是一本充满了智慧与感悟的美学著作,它引领我们在艺术与美的世界中悠然漫步。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深邃的美学花园,每一个章节都如同一朵绽放的花朵,散发着独特的芬芳。
以下是我对书中几个重要章节的读书笔记。
第一章“美从何处寻”让我开始思考美的本质和来源。
宗先生指出,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常常因为忙碌和疏忽而未能察觉。
他通过对自然、艺术和人生的观察,告诉我们要保持一颗敏锐的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比如,当我们清晨推开窗户,看到第一缕阳光洒在嫩绿的树叶上,那瞬间的光影交织就是一种美;当我们在博物馆里欣赏一幅古老的画作,被画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所打动,那也是一种美。
美,就隐藏在这些平凡而又珍贵的瞬间里。
在“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这一章节中,我对艺术的表现形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空灵与充实,看似矛盾的两个概念,在艺术中却能达到完美的统一。
空灵并非虚无,而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让作品具有一种悠远的韵味;充实则是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刻内涵。
以中国古代的诗词为例,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短短十个字,营造出了空灵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则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展现了作品的充实之美。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这一章,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美学历史的大门。
宗先生梳理了从先秦到明清时期中国美学的发展脉络,让我看到了不同历史时期美学思想的特点和演变。
从先秦时期的“和”之美,到魏晋时期的“风骨”之美,再到唐宋时期的“意境”之美,中国美学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丰富。
这让我认识到,美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文化的传承息息相关,它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是让我感触颇深的一章。
意境是中国艺术的灵魂所在,它是艺术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传达出的一种超越表象的精神境界。
简静之美与中国诗电影的美学建构
2023“简”与“静”构成了中国美学的两个重要倾向,“简”指简洁、简明、去雕琢、以少胜多、见微知著;“静”则指宁静、静观、冷静、以静制动、宁静致远等;“简静”蕴含着道家精神中的“虚”“无”“淡”的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其审美意境也广泛地影响着中国诗词、戏曲艺术、文人山水画等传统艺术形式,营造出特殊的简静深远、荒寒孤寂的东方意境。
这种审美倾向在传统诗歌中得到充分体现,也影响到中国诗电影的创作。
许多创作者借鉴诗歌的氛围在影片中营造出静谧荒寒、孤寂纯美等意蕴丰富的意境。
在中国诗电影创作的影响下,这一传统美学也逐渐进入当代中国电影的广阔实践中。
一、视听语言上的“简静”形式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纯简之美和静谧之境是中国古代文人自觉追求的艺术境界。
在中国诗电影中,这种简静之美和荒寒之境同样体现在主题意蕴、故事题材、场景设置和空间氛围营造等方面,在视听语言的外在形式上首先完成对“简静”的追求。
首先,在物理空间方面,中国诗电影通过在画面造型上融入简静寂寞的意象,以物起兴言意。
与西方电影经常直抒胸臆的做法不同,中国诗电影以“物”之“言”呈现出画面简洁而意蕴深远的荒寒孤寂之境。
在场景设置和空间氛围营造方面,电影利用远景、全景等偏远的构图,将观众引入深邃的空间,让人感受到荒凉、孤寂的氛围。
同时,利用空旷的原野、荒芜的古寺、破败的残垣断壁等景象,进一步强化这种孤寂和荒寒之境。
这种呈现方式在电影的诗主题或意蕴表达中尤为突出。
在荒寒寂静的意象之中,诗电影常常以孤寂、离群索居的主人公为视角,展现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无可奈何或对自由、独立的精神追求。
例如在《小城之春》(费穆,1948)中,讲述情感生发的爱情主题却以战争之后铺满瓦砾的江南小城为背景,重病的戴礼言在沉疴中无可奈何地消耗着生命残余的能量,每天起床后唯一要做的就是在废墟上搬着几块残砖,在无望重建家园的无可奈何中顽强而无用地修修补补;他的妻子周玉纹则怀揣着寂灭的感情在小城的城墙之上徘徊,她孤单的身影和无限开阔的天空形成鲜明的对照,其中欲说还休的悲伤氛围渲染成为中国诗电影中的典范。
留白在文章写作中的应用浅析
留白在文章写作中的应用浅析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讲到,“庄子说:‘虚室生白。
’又说:‘唯道集虚。
’中国诗词文章里都着重这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方法,使诗境、词境里面有空间,有荡漾,和中国画面具同样的意境结构。
”这里从美学上讲了留白在各门艺术中的广泛运用,并视之为意境诞生的有机要素。
留白本是传统绘画中的一种技法,即在画面上留出空白,但这空白并非一无所有,仍有其表现作用。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画面上的无与有共同构成艺术的境界。
不用说,文学作品中也多有留白的手法。
比如张爱玲的《爱》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本来见面招呼,才算开始了相识,但一相识就完了。
事情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可能是有了阻碍。
再联系有许多人来做媒都没有说成来看,这女孩子或许是在等待喜欢的人,这都可以引发联想。
想象的另一个层面是这女孩子后来的遭遇,文中只用极简洁的概述,即被拐卖及转卖。
这其间许多难堪的境遇都省去了,但读者却可以去联想。
还有就是老了的时候常常说起,会不会很唠叨,像祥林嫂那样,让人由同情变为厌烦甚而嘲讽。
文中留下大量的空白,都有待于想象的补充。
本来,作者的写作很擅长于细节或场景的描绘,但这里恰是省略了大量的细节,也就是说留出了许多空白。
这样做,或许是为了强调文中所写的那个细节,人生只如初相见,一种相遇的美好。
若下文又写了许多细节或场景,尽管从内容上看是丰富了,却有可能冲淡初次相识那个细节的美好。
而这正是文中的她念念不忘的,情窦初开,那是初恋的美妙。
场景“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
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
这像是一个特写的镜头,给予对方美好的印象,使得对方打破沉默,由陌生而相识。
对门住的年青人过来打了一声招呼:“噢,你也在这里吗?”此后她历经风波,仍然记得从前那个春天的晚上,那个打招呼的年青人。
但所传导的意趣,或许还包括这个亮相出场,她对自己的衣着及背景也是很满意的,因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对于她来说,那也可以是说人生美好的一个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宗白华:龚定庵在北京,对戴醇士说:"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不关风雨晴晦也!''西山的忽远忽近,不是物理上的远近,乃是心中意境的远近。
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里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
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
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
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
"中国绘画的整个精粹在这几句话里。
恽南田题唐洁庵的画说:"谛视斯境,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洁庵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
其意象在六合之表,荣落在四时之外。
将以尻轮神马,御泠风以游无穷。
真所谓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尘垢0糠,绰约冰雪。
时俗龌龊,又何能知洁庵游心之所在哉!"画家诗人"游心之所在",就是他独辟的灵境,创造的意象,作为他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
什么是意境?唐代大画家张璨论画有两句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造化和心源的凝合,成了一个有生命的结晶体,鸢飞鱼跃,剔透玲珑,这就是"意境",一切艺术底中心之中心。
意境是造化与心源底合一。
就粗浅方面说,就是客观的自然景象和主观的生命情调底交融渗化。
(但在音乐和建筑里,人类都创造非自然的景象,以表心中最深的意境。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Anuel)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石涛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
-这说明"意境"的意义。
王荆公有一首诗:"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
前三句全是写景。
江南的艳丽的阳春,但着了末一句,全部景象遂笼罩上,啊,渗透进,一层无边的哀感,回忆的愁思,和重逢的忻慰。
情景交织,成了一首绝美的"诗"。
元人马东潸有一首著名的《天净沙》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也是前四句完全写景,着了末一句写情,全篇"点化"成一片哀愁寂寞,宇宙荒寒,枨触无边的诗境。
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人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透明的景。
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展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境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替世界开辟了新景。
恽南田所谓"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这是我的所谓"意境"。
现在再引述一些我们先辈艺人的话来证实我的说法。
宋画家郭熙《林泉高致》里说:"欲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看。
历历罗列于胸中,而且不见绢素,手不知笔墨,磊磊落落,杳杳漠漠,莫非吾画。
"意境是使客观景象作我主观情思的注脚。
我人心中情思起伏,波澜变化,仪态万千,不是一个固定的物象轮廓能够如量表出,只有大自然的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明晦,才足以象征我们的胸襟,灵感气韵;恽南田题画说:"写此云山绵邈,代致相思,笔端丝粉,皆清泪也。
"山水成为抒情的媒介,所以中国的画和诗,都爱以山水境界做表现和咏味的中心。
元人汤采真说:"山水之为物,造化之秀,阴阳晦瞑,晴雨寒暑,朝昏昼夜,随步改形,有无穷之趣,自非胸中丘壑,汪汪洋洋,如万顷波,未易摹写。
"薛冈《天爵堂笔记》里说得好:"画中,山水义理深远,而意趣无穷,故文人之画,山水常多。
若人物,禽虫,花草,多出画工,虽至精妙,一览易尽。
"宋大画家米芾曰:"大略人物牛马,一模便似,山水摹皆不成。
山水心匠自得处高也。
"山水变化无定形,可供心中意境的独创,所以中国画家偏爱山水题材。
徐沁说:"能以笔墨之妙开拓胸襟而与造化争奇者,莫若山水,当烟云灭没,泉石幽深,随所寓而发之,悠然会心,俱成天趣。
非若体貌他物者殚心毕智以求形似,规规乎游方之内也。
"杜东原说:"绘画之事,胸中造化,吐露于笔端,恍惚变化,象其物宜。
是以启人之高志,发人之浩气。
"启人之高志,发人之浩气,展开我们音乐的灵魂,无尽藏的心源,只有山的变幻灵奇是一种适当的象征素材,用来建造我们胸中的意境。
这是中国山水画山水诗特别发达的原因。
董其昌说得好:"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
"山川和诗底凝结是中国艺术灵魂的深处。
《诗纬》云:"诗者天地之心。
"艺术意境的诞生,归根结底,在于人的性灵中。
沈颢《画麈》里说:"称性之作,直操玄化。
盖缘山川大地,器类群生,皆自性现。
其间卷舒取舍,如太虚片云,寒塘雁迹而已。
"这话探人中国人创造心灵的微妙境地。
这微妙的境地不是机械的学习和探试可以获得,而是在一切天机的培养,在活泼泼的天机飞跃而又凝神寂照的体验中突然涌现出来的。
石涛说:"山水真趣,须是人野看山时,见他或真或幻,是我笔头灵气,下笔时他人寻起止不可得。
"吴墨井说:"元人择僻静之地,结构层楼为画所;朝起看四山烟云变幻。
得一新境,便欣然落墨,大都如草书法,惟写胸中逸气耳。
一树一石,迥然不同。
""南唐董源写江南山,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视之则景物灿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
"(沈括《梦溪笔谈》)"幽情远思,如睹异境",这是一切真画真诗必有的成就,没有幽情远思,何来异境?所以,艺术家首重人格的素养,以待灵感之来临。
宋画家米友仁自题其《云山得意图卷》云:"画之老境,于世海中一毛发事泊然无着染。
每静室僧趺,忘怀万虑,与碧虚寥廓同其流。
"而元代大画家黄子久则于倜傥雄奇的生活姿态中获得动荡跌宕的画境。
李日华云:"黄子久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人不测其为何。
又每往泖中通海处看急流轰浪,虽风雨骤至,水怪悲诧而不顾。
"这是"达阿理索式DIONYSIUS"的艺术理论,然而明代顾凝远所说却偏向阿波罗精神:"当兴致未来时,腕不能运,时径情独往,无所触则已;或枯槎顽石,勺水疏林,如造化所弃置,与人装点绝殊,则深情冷眼求其幽意之所在,而画之生意出矣。
"艺术家在幽静中的心灵活跃,尤为元人画境诞生的源泉。
黄子久每教人作深潭,以杂树溺之,其造境可想。
然而意境的涌出,也未尝不能由人工的步骤帮助它的实现。
宋画家宋迪论作山水画:"先当求一败墙,张绢素讫,朝夕视之。
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下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高者为山,下者为水;坎者为谷,缺者为涧;显者为近,晦者为远。
神领意造,恍然见人禽草木飞动往来之象,了然在目,则随意命笔,默以神会,自然景皆天就,不类人为,是谓活笔。
"李日华说:"凡画有三层次:一日身之所容;凡置身处非邃密,即旷朗水边林下,多景所凑处是也。
(按:此为身边近景。
)二曰目之所瞩;或奇胜,或渺迷,泉落云生,帆移鸟去是也。
(按:此为无尽空间之远景。
)然又有意有所忽处,如写一树一石,必有草草点染取态处。
(按:此为有限中见取无限,传神写生之境。
)写长景必有意到笔不到,为神气所吞处,是非有心于忽,盖不得不忽也。
(按:此为借有限以表现无限,造化与心源合一,一切形象都形成了象征境界。
)其于佛法相宗所云极迥色极略色之谓也。
"于是绘画成了最高的禅境表现了。
如冠九①《都转心庵词》序里说:"明月几时有"词而仙者也。
"吹皱一池春水"词而禅者也。
仙不易学而禅可学。
学矣而非栖神幽遐,涵趣寥旷,通拈花之妙悟,穷非树之奇想,则动而为沾滞之音矣。
其何以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
是故词之为境也,空潭印月,上下一澈,屏知识也。
清馨出尘,妙香远闻,参净因也。
鸟鸣珠箔,群花自落,超圆觉也。
"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是意境创造的始基,鸟鸣珠箔,群花自落,是意境表现的圆成。
意境的表现可有三层次:从真观感相的渲染,生命活跃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
蔡小石《拜石词》序里说得好:"夫意以曲而善托,调以香而弥深。
始读之则万萼春深,百色妖露,积雪缟地,余霞绮天,一境也。
(这是直观感相的渲染。
)再谈之则烟涛颅洞,霜飙飞摇,骏马下坡,泳鳞出水,又一境也。
(这是活跃生命的传达。
)卒读之而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坠叶如雨,不知其何以冲然而澹,倚然而远去。
(这是最高灵境的启示。
)"江顺贻评之曰:"始境,情胜也。
又境,气胜也。
终境,格胜也。
"所以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
缠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
超旷空灵,才能如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
"戴醇土②云:"恽南田以'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诗句)品一峰(黄子久)笔,是所谓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画也而几乎禅矣!"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
禅是中国人性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
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大概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罢!"道",这形而上原理,和"艺",能够体合无间。
表现在《庄子》那段精彩的描写:"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畸,砉然响然,奏刀0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尧乐章)之会(节也)。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0,寻大巅,因其固然,技经肯之未尝,而况大辄乎!良庖岁更刀,割也。
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人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交错聚结处),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谍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