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贝聿铭经典作品

合集下载

高考作文素材:贝聿铭:一材多用

高考作文素材:贝聿铭:一材多用

用建筑装点世界——记世界著名现代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说起法国巴黎卢浮宫广场上的玻璃金字塔, 可能无人不知。

但说到它的设计者——美籍华人贝聿铭, 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下面就让我们从这张荣誉表开始, 来看一看大师贝聿铭的精彩人生吧:美国建筑学会金奖、法国建筑学院金奖、日本帝赏奖、国际普茨克建筑奖(世界建筑界最高荣誉)……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 获奖五十次以上。

他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 其中的代表作肯尼迪总统图书馆、卢浮宫金字塔、旧金山公共图书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香山饭店、埃佛森美术馆、日本美秀博物馆、梅尔森音乐厅、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等, 都将永垂建筑史册。

一、成长的历程1917年, 祖籍苏州的贝聿铭出生于广州。

1927他随调职上海银行的父亲到上海去读书。

他中学毕业讨论未来职业时, 父亲推荐了金融或医学。

然而, 贝聿铭对两者都不太感兴趣, 就决定寻找自己的目标。

一天, 贝聿铭和叔父一起去刚竣工的当时远东最高的26层楼的饭店旁边的大光明电影院看电影。

突然,贝聿铭停下脚步, 在一张纸上勾画出了饭店的轮廓……后来, 贝聿铭回忆说:“我沉醉在建设一幢和这饭店一般高的大楼的设想中……我断定那就是我想做的工作。

”就这样, 他又一次违抗了父亲的意志——让他去英国读书, 最终选择了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建筑, 后来又转入了麻省理工学院。

二、成名前的准备1940年贝聿铭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 后至哈佛大学攻读建筑硕士学位。

其间, 因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优秀成绩, 尚未获得硕士学位就被哈佛设计院聘为讲师。

1948年, 32岁的贝聿铭作出令人惊讶的选择, 离开哈佛, 到房地产公司去。

理由是觉得学校的事业不美丽, 希望学点新东西。

跳槽后的十二年中, 贝聿铭为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与住宅群的设计, 也做了不少社会改建计划。

他创造性地用水泥墙代替了砖块墙, 采用舷窗式的窗户来扩大屋子的空间, 改善采光, 在楼与楼之间留出空地作为公园, 这成为影响全世界住宅区建设几十年的新模式。

贝聿铭与他的建筑作品论文

贝聿铭与他的建筑作品论文

贝聿铭和他的建筑作品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1935年贝聿铭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

1948年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伯纳普建筑公司的建州研究部主任。

他们合作了12年,这12年之久的合作,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

贝聿铭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和石材。

早期贝聿铭的作品有密斯的影子,不过他不像密斯以玻璃为主要建材,贝聿铭采用的是混凝土。

1964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政府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约翰·肯尼迪图书馆。

这座建造时间长达十五年,于1979年才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而于此前一年落成的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的设计,已经奠定了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

从1990年开始,贝聿铭不那么在乎建筑物的造型了。

设计一个独特的建筑造型对贝聿铭不再是件难事。

于是贝聿铭开始研究各种文明,这也为苏州博物馆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设计做好了准备。

香山饭店香山饭店是贝聿铭在中国的第一件作品,这座350个房间的酒店以中国庭院式风格建成。

它的屋顶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轮廓,大堂像一个中国庭院。

在香山饭店,西方现代建筑原则与中国传统的应在手法巧妙的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气质的建筑空间。

作品中,贝聿铭大胆地重复使用两种最简单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和圆形,大门、窗、空窗、漏窗,窗两侧和漏窗的花格、墙面上的砖饰,壁灯,宫灯都是正方形,连道路脚灯的楼梯栏杆灯都是正立方体,又巧妙地与圆组织在一起,圆则用在月洞门、灯具、茶几、宴会厅前廊墙面装饰,南北立面上的漏窗也是由四个圆相交构成的,连房间门上的分区号也用一个圆套起来,这种处理手法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深藏着设计师的某种意图——重复之上的韵律和丰富。

贝聿铭最著名建筑作品 [贝聿铭和他的建筑作品]

贝聿铭最著名建筑作品 [贝聿铭和他的建筑作品]

贝聿铭最著名建筑作品 [贝聿铭和他的建筑作品]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美籍华人建筑师。

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

其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实为卢浮宫博物馆入口,巴黎地标性建筑之一。

正如贝氏所称:"它预示将来,从而使卢浮宫达到完美。

" 玻璃金字塔塔高21米,底宽34米,四个侧面由673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一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换而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1985年破土动工,以每4天盖一层楼的速度拔地而起。

整座超级建筑结构在16个月内完成。

”并成为香港地标性建筑。

共70层,高367.4米,这座银光闪闪的摩天大楼,其外形正如贝聿铭所形容,像是雨后春笋—中国传统文化中希望和进步的象征。

即使如今中环超高建筑林立,亦难掩其锋芒。

北京香山饭店。

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十倍”。

饭店只用了白、灰、黄褐三种颜色,室内室外都和谐高雅。

因为重复运用了正方形和圆形两种图形,建筑产生了韵律。

后花园内远山近水、叠石小径、高树铺草布置得非常得体,既有江南园林精巧的特点,又有北方园林开阔的空间。

并考虑到香山幽雅的环境以及众多历史文物,刻意设计成与周边环境因素融合起来的特别形式。

北京香山饭店。

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十倍”。

饭店只用了白、灰、黄褐三种颜色,室内室外都和谐高雅。

因为重复运用了正方形和圆形两种图形,建筑产生了韵律。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

贝⾀铭:苏州博物馆如果有⼈嚷着出国看⼤师最新作品和设计,那么你就OUT了。

当下最新最棒的⼤师作品,其实都在国内。

今天翡翠为⼤家介绍的是2006年10⽉竣⼯的贝⾀铭的《苏州博物馆》。

如果您没空去⽇本看贝⾀铭的1997年11⽉竣⼯《美秀美术馆》,那么就趁着周末,搭乘⾼铁去趟苏州,看看《苏州博物馆》吧!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拙政园西侧,建筑⾯积 19 , 000 平⽅⽶,总投资 339 ,000 , 000 元⼈民币,包括新馆建筑和忠王府建筑⾯积达到了 26 ,500 平⽅⽶。

作为集中展⽰苏州悠久历史、⽂化底蕴和现代建筑成就的苏博新馆。

继承和创新的采⽤了“中⽽新,苏⽽新”的设计理念,追求和谐适度的、不⾼、不⼤、不突出的原则。

贝⾀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其亮点为:⼀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然融合;⼆是空间处理独具匠⼼;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内部构思的精巧;四是最⼤限度地把⾃然光线引⼊到室内。

贝⽼先⽣曾经说:“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设⽐我在国外搞其它建筑设计要难得多。

”新馆建筑群座北朝南,分为三⼤区域:中部为⼊⼝、前庭、中央⼤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辅展区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与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

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新馆采⽤地下⼀层、地⾯⼀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度控制在6⽶之内,中央⼤厅和西部展厅设计了局部⼆层,⾼度16⽶,未超出周边古建筑的最⾼点。

新馆⾊调以传统的粉墙黛⽡为元素,给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

在建筑构造上,屋⾯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在采光⽅⾯的束缚,玻璃、开放式钢结构可以让室内借到⼤⽚天光。

新馆园艺造景设计从古典园林的精髓中提炼⽽出,由池塘、假⼭、⼩桥、亭台、⽵林等组成的创意⼭⽔园与传统园林有机结合,创造性地集博物馆、古建筑与园林融为⼀体。

苏州博物馆新馆以意味深长的精准选址、“中⽽新、苏⽽新”的设计思想、“不⾼不⼤不突出”的设计原则,成为⼀件传统与现代和谐圆融的“双⾯绣”艺术作品。

BEI贝聿铭作品解析

BEI贝聿铭作品解析

谈贝聿铭摘要:贝聿铭是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

贝老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此外他本着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和谐、为人类服务等原则,设计了大量被世人赞颂的、划时代建筑。

其代表作有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苏州博物馆等。

本文就贝氏设计理念,以及他的著名作品日本美秀美术馆和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进行分析。

关键词:贝聿铭美秀美术馆建筑设计国家美术馆东馆贝聿铭,美籍华人,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

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 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

1983年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

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他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

他的作品以抽象形式为主,常用的建筑材料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

贝老属于实践型建筑师,作品很多,论著则较少,他的工作对建筑理论的影响基本局限于其作品本身。

设计理念贝聿铭的建筑物四十余年来始终秉持著现代建筑的传统,他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化招取宠,建筑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

贝老持续地对形式,空间,建材与技术研究探讨,使作品更多样性,更优秀。

他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从不自己执笔阐释解析作品观念,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

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着贝聿铭一生的作品,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伊弗森美术馆、狄莫伊艺术中心雕塑馆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馆等。

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

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聿铭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但在手法上更着重再自然光的的投入,使内庭成为光庭,如香山饭店的常春厅纽约阿孟科IBM公司的入口大厅,香港中国银行的中庭,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等。

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贝聿铭认为:“空间与形式的关系是建筑艺术和建筑科学的本质。

我喜爱的设计师 贝聿铭

我喜爱的设计师 贝聿铭

2002年
建筑物有中国山水画般的 寂与静。 简化了的形式语言,多用光 影线条变化 丰富室内空 间 采用现今建筑材料, 诠释江南风景园林 大量采用园林的借景 框景 庭园理水等涉及手法光, 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 来设计是建筑师贝聿铭 的名言。
日本MIHO博物馆
• 在日本京都自然保护区中琵 琶湖西侧,有一座世界闻名的 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 ,他被秀丽的湖南峰山脉所围 绕。虽然京都到美秀美术馆有 一小时路程,但是自从竣工以 来 ,除馆休之外,每天都接 待大量参观者。到了春秋,美 秀美术馆四周有大户川及田代 川等美丽河川,在途中可享受 传入耳朵的流水声及瀑布声。 信乐这一个地方得天独厚,拥 有很多历史及文化的遗迹,因 此信乐也被称为天然美术馆。
他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他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费城莱斯 大学在一九六三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同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纽约荣誉奖。《华盛顿邮报》称他的建筑设计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都市计划。 在贝氏早期的作品有密斯的影子,不过他不像密斯以玻璃为主要建材,贝氏采用混凝土,如纽约富兰克林国家银行。到了中期,历练累积了多年的经验,贝氏充 分掌握了混凝土的性质,作品趋向于柯比意式的雕塑感,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后来,贝氏身为齐氏威奈公司专属建筑师,从事大尺度的都市建设案,贝氏从这些开 发案获得对土地使用的宝贵经验,使得他的建筑设计不单考虑建筑物本身,更将关切环境提升到都市设计的层面,着重创造社区意识与社区空间,其中最脍炙人口的 当属费城社会岭住宅社区一案。 然而,苏州博物馆最大的特色体现在人与生态的和谐上: 贝氏以中国人的坚忍不拔证明了华人建筑师也能在西方创造奇迹。贝氏的中国风精神深深影响了建筑界甚至是整个世界。 今年92岁的贝聿铭是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设计了大量划时代的建筑。他的一生都在创新,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始终游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并 用自己独到的设计为许多国家留下了一道道风景。

贝聿铭罗浮宫玻璃金子塔赏析 (1)

贝聿铭罗浮宫玻璃金子塔赏析 (1)

贝聿铭罗浮宫玻璃金子塔赏析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他在建筑中借用古埃及的金字塔造型,采用了玻璃材料,金字塔不仅表面面积小,可以反映巴黎不断变化的天空,还为地下设施提供了良好的采光,创造性地解决了把古老宫殿改造成现代化美术馆的一系列难题,取得极大成功,享誉世界。

这一建筑正如贝氏所称:"它预示将来,从而使卢浮宫达到完美。

" 塔高21米,底宽30米,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二千平方米。

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

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设计之初: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

为此,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

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

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

结果,有[1]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

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

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当密特朗总理以国宾的礼遇将贝聿铭请到巴黎,为三百年前的古典主义经典作品卢浮宫设计新的扩建时,法国人对贝聿铭要在卢浮宫的院子里建造一个玻璃金字塔的设想,表现了空前的反对。

在贝的回忆里,在他投入卢浮宫扩建的13年中,有2年的时间都花在了吵架上。

当他于1984年1月23日把金字塔方案当作“钻石”提交到历史古迹最高委员会时,得到的回答是:这巨大的破玩意只是一颗假钻石。

当时90%的巴黎人反对建造玻璃金字塔。

创作始末:人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

贝聿铭部分经典作品分析

贝聿铭部分经典作品分析

贝聿铭部分经典作品分析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建筑物四十余年来始终秉持著现代建筑的传统,贝聿铭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化招取宠,建筑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

他持续地对形式,空间,建材与技术研究探讨,使作品更多样性,更优秀。

他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从不自己执笔阐释解析作品观念,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

本文着重介绍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的部分经典建筑作品。

一、澳门科技馆澳门科学馆占地面积六万二千平方米,于2009年竣工。

主体由一个倾斜的圆锥体、一个半球体和一个菱形的基座组成,这三部分的功能分别是展览厅、天文馆和会议中心。

建筑物的外墙以银灰色的金属铝板饰面,并有玻璃幕墙的设计,主要是引入自然光线到科学馆之内,充分显示出善用天然资源,辅以深色的花岗岩,从远处眺望,外形科学味甚浓,贯彻贝氏喜爱几何图案的建筑风格。

从而体现了科学、环保的设计理念。

展览中心是整个建筑的核心,由一个倾斜圆锥体及其顶部的一个斜切圆柱体所组成。

展厅地面以下建有机电房及物资储存地,至三楼有设有14个展览厅,四楼及五楼分别是观景亭及观景台。

展览中心内部还设有咖啡厅、精品店等休闲消费场所。

会议中心曾称多功能厅,以菱形为基座,划分为设备区和多功能活动区。

天文馆主体构造由一个直径为19.35 m的圆柱及半球形的屋顶组成。

馆内一楼为半圆形的电设备机房,二楼是一个多功能的环幕影院。

裙楼是科学馆的附属配套建筑,由商店、咖啡室、售票处、办公室大厅等组成,与展览中心、天文馆、多功能厅及室外扶手电梯有走道相通。

裙楼正门入口的雨篷为钢质,呈双伞形,并以玻璃幕墙作为顶盖。

二、美国国家美术馆美国国家美术馆(即西馆)的扩建部分,1978年落成。

它包括展出艺术品的展览馆、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

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

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

春风杨柳万千条 贝聿玿 赏析

春风杨柳万千条 贝聿玿 赏析

春风杨柳万千条贝聿玿赏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春风杨柳万千条”是贝聿铭的一座建筑作品,位于中国北京市,坐落于中轴线上,与故宫、天安门等历史建筑相邻。

这座建筑的名称来源于一首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山行孤鸿飞,径益蔓草齐。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其中“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意为“窗外是西岭上的积雪,门边泊着东吴的千里船”。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远方的向往,而贝聿铭在设计这座建筑时,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这种意境和情感。

“春风杨柳万千条”建筑的外观简洁大方,线条流畅,未雨绸缪。

整体设计风格典雅大气,体现了贝聿铭一贯的风格。

建筑内部格局合理,空间利用高效,展现出了设计师对生活的洞察和对建筑的热爱。

建筑内部的装饰也别具一格,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整座建筑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展现出了建筑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春风杨柳万千条”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它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多彩,同时也让人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贝聿铭通过这座建筑,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建筑师的梦想和追求,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建筑的魅力和力量。

第二篇示例:贝聿铭(I.M. Pei),他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师之一,被誉为“建筑界的摩托罗拉”。

他的设计作品几乎覆盖了世界各地,代表作有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东楼等。

《春风杨柳万千条》,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诗的名句,意为春风吹拂下的柳枝在春天中一片片的婆娑摇曳,形态各异。

这句诗描绘的是一个在春天里的壮观景象,神采飞扬。

贝聿铭的建筑作品就如同这句诗中所描绘的春风杨柳,样样皆美。

他不拘一格,擅长结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创造出独具个性的建筑风格。

他的建筑作品总是宛如春风带来的清新与生机,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惊喜和美感。

贝聿铭的建筑设计风格通常将建筑与周围环境结合起来,融入自然,呼应当地文化。

贝聿铭经典作品赏析

贝聿铭经典作品赏析

从“对摇滚乐可是一 无所知”,到亲身去 学习和体验什么是 Rock—roll,然后再 作出设计的计划,从 人性的角度出发,充 分映照了他“以人为 本”的设计理念。
主体建筑物与玻璃帷幕 构成底边为4.2英亩的 直角三角。空间的变化 有利于地平下空间的隐 藏以及提供高调控交流 场所。 简单的几何造型在流畅 的整体中实现不同的功 能。 “摇滚乐就是能量。”在 听过许多演唱会之后, 贝聿铭为摇滚乐下了如 此的批注,他说,他设 计这座摇滚乐博物馆建 筑物,就是为了显示这 种音乐的能量。
香港中银大厦 1982年 - 1990 年 年
贝聿铭认为,“建 筑和结构”是不可 分割的整体,建筑 师如果不能意识到 结构所蕴藏的力量, 就不可能有好的设 计。
在中银大厦的设计中, 贝氏采用了严格的“模数 制”(统一模数制,就是为了实现设
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 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统一 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 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以毫米为单位),所有的模数都
4 巴黎卢浮宫门前的 透明金字塔1989年 透明金字塔 年
大师一生都在忙碌的创 作,把这份科学与艺术 相结合的美带入人们的 生活。建筑与自然相融 合的空间理念,主导着 贝聿铭一生的作品,这 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 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 使自然融于建筑。人们 行径在他设计的建筑中, 自然的阳光透过窗棂交 织的光影仿佛能让周围 的线条流动起来。
建筑物有中国山水 画般的寂与静。 简化了的形式语言 多用光影线条变化 丰富室内空间 采 用现今建筑材料, 诠释江南风景园林 大量采用园林的借 景 框景 庭园理 水等涉及手法
光,是建筑的 色彩。让光线 来设计是建筑 师贝聿铭的名 言。罗浮宫的 金字塔入口就 把大量的光线 引入死气沉沉 的博物馆里, 让过去的历史 晒晒今天的阳 光

贝聿铭建筑大师及其作品介绍

贝聿铭建筑大师及其作品介绍
1969年 - 1975年 John Hancock Center,伊利诺斯州芝加哥 1971年 - Harbor Towers • 1972年 - 达拉斯市政厅 美国德州达拉斯 • 1973年 - 约翰逊艺术馆, 康乃尔大学,纽约州Ithaca • 1974年 - 1978年国家美术馆东馆,华盛顿 • 1976年 - 罗彻斯特大学Wilson Common, 纽约州罗彻斯特 • 1977年 - 汉考克大厦,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 1978年 - 1982年 印第安纳大学美术馆,印第安纳州Bloomington • 1979年 - 1986年 Javits Convention Center,纽约州纽约市
的材料只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
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
• 设计以“中而新、苏而新”的 设计理念,坚守“不高、不大、 不突出”是这座建筑最大特点, 集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 博物馆。
• 新馆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 整个建筑与古城风貌和传统的 城市肌理相融合。
• 建筑大师贝聿铭“封刀之作”的中国大陆苏州博物 馆新馆,于2006年正式开馆,这座被贝聿铭视为 “最心爱的小女儿”建筑物,以江南园林造景设计, 是贝聿铭在中国唯一的一座博物馆建筑,备受全球 建筑界瞩目,现已成为苏州新的景点。
苏州博物馆
• “在整体布局 上,博物馆新 馆巧妙地借助 水面,与紧邻 的世界文化遗 产拙政园、全 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忠王府 融会贯通,成 为拙政园、忠 王府建筑风格 的延伸和现代 版的诠释。”
苏州博物馆
• 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 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 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 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 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 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 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 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 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 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 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 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 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

贝聿铭主要建筑作品范例分析

贝聿铭主要建筑作品范例分析

荣誉与奖项
评价与争议
尽管备受赞誉,中银大厦也引发了一 些关于其与周围环境关系的争议。
中银大厦获得了多项国际建筑奖项, 如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奖。
04
范例分析:法国卢浮宫金字塔
设计理念与背景
贝聿铭受法国总统密特朗邀请,为卢浮宫改造设计一座玻璃 金字塔。他希望通过现代设计语言,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 为卢浮宫增添新的活力。
尽管存在争议,但法国卢浮宫金字塔无疑是贝聿铭的杰作之一。它不仅展示了贝 聿铭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独特见解,也为法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贡 献。
05
范例分析:苏州博物馆
设计理念与背景
设计理念
贝聿铭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时,秉持着 “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旨 在将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合,同时保持 与苏州古城风貌的协调。
06
总结与启示
贝聿铭建筑作品的共性特点
创新性
贝聿铭的建筑作品在形式、结构和材料方面都展现出独特 的创新性。他善于运用几何图形和自然光线,创造出令人 惊叹的空间效果。
文化融合
贝聿铭的建筑作品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尤其是与当地 文化的结合。他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建筑成为文化交流的 桥梁。
可持续性
在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今天,贝聿铭的建筑作品也展现出 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他运用自然通风、采光等设计,降 低能耗,实现绿色建筑。
背景
苏州博物馆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苏 州,是收藏、展示、研究苏州历史、 文化、艺术的重要场所。贝聿铭受邀 设计新馆,以回应苏州传统园林的精 髓和现代建筑的创新。
建筑特色与风格
特色
苏州博物馆以“山水诗画、园林之城 ”为设计主题,巧妙地将山水、诗、 画、园林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建 筑中,展现了独特的东方美学。

建筑概论课——贝聿铭和他的建筑作品

建筑概论课——贝聿铭和他的建筑作品

华 盛 顿 国 家 艺 术 馆 东 馆
「东馆」的地理位置十分 显要。它东望国会大厦,西望 白宫。而它所占有的地形却是 使建筑师们颇难处理的不规则 四边形。为了使这座建筑物能 够同周围环境构成高度谐调的 景色,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 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 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 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 阳光透过蜘蛛网似的天窗,从 不同的角度射入,自成一幅美 丽的图画。这座费时十年,耗 资近亿美元建成的「东馆」, 被誉为“现代艺术与建筑充满 创意的结合”。
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香山饭店
与过去设计的那些摩天大厦相比,香山饭店的规模不算大。但
是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 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十倍」。他还说「我们不
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
香山饭店
当然,光寻历史的根 还是不够的,还要现 代化。有了好的根可 以插枝,把新的东西, 能用的东西,接到老 根上。从香山饭店的 设计,我企图探索一 条新的道路:在一个 现代化的建筑物上, 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 艺术的精华」。
华 盛 顿 国 家 艺 术 馆 东 馆
卢浮宫院内的玻璃金字塔
香山饭店
香港中银大厦
美秀美术馆
苏 州 博 物 馆

由享誉盛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师贝 聿铭设计,著名结构师Leslie E. Robertson担任结构设计。中银 大厦自1982年底开始规划设计, 1985年4月破土动工,到1990 年5月大厦正式开幕。 • 整座大楼采用由八片平面支撑 和五根型钢混凝土柱所组成的混 合结构“大型立体支撑体系”, 此钢砼结构立体支撑体系,从而 有效地改进了结构的性能。 • 最后,在这场暗含着两国、两个 世界级大师的同城较量中,贝聿 铭以完美的建筑造型,节省了 1/3的钢材、造价比汇丰便宜几 亿美元的业绩,占据了上风。

贝聿铭及其作品

贝聿铭及其作品

贝聿铭及其作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 师
个人概况: 美国建筑学会金奖 法国建筑学院金奖 日本帝赏奖 普利兹克建筑奖 自由奖(Medal Of Liberty)章(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
• • •

• • •

• •
贝聿铭(I.M.Pei) 简介:(1983年普利兹克建筑 奖获奖者) 1917年4月26日生亍广州 1918年其父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 经理,贝氏在香港度过童年 1927年父亲调职,丼家搬至上海。中学读亍 上海 1935年被父送往美国宾州大学攻读建筑。后 转学麻省理工学院 1940年以优秀的成绩毕业 1942年,贝氏至哈佛大学攻读建筑硕士学位。 入学不丽,贝氏就辍学,工作亍国际研究委 员会,主要工作是摧毁德意意志境内的桥梁 1945年秋,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贝氏开始他 未竟的学业。因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优秀成 绩,尚未获得硕士学位就被哈佛设计院聘为 讲师 1948年贝氏开始建筑生涯 1958年贝氏成立了个人的建筑事务所,开业 以来几乎每有工程竣工,就受到建筑界的注 目,获得荣耀

建筑大师贝聿铭生平及作品(二)

建筑大师贝聿铭生平及作品(二)

50年代的成就,获得了“人民建筑师”的称号。

他的住房、办公楼、学校建筑,事务所成立与独立。

请用鼠标换页1954年台中市基督教亚州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聘请贝氏设计1954年开始做Denver市的一单Hilton Hotel Courthouse Square 的生意,贝聿铭总领,1960年完成。

(现已转手Sheraton,改名为Adams Mark Hotel )其中——Hilton Hotel 由A.Cossutta 领衔,至1960完工。

1961获奖: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Honor Award。

May D&F Department Store, Courthouse Square, 由H.Cobb 领衔,至1958完工。

1959获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Honor Award; 1996获Adams Mark Hotel现状这一年(1954),贝氏加入美国国籍1955年–贝聿铭创建自己的"I.M.Pei & Associates" .这一年开始由H.Cobb 领衔做加拿大蒙特利尔的Place Ville Marie, office complex, 1966年完成。

1956年贝氏的纽约大中央火车站办公塔楼双曲面Hyperboloid(design )设计效果图。

很超前!1956年做的芝加哥的海德公园大学花园小区University Gardens Apartments / Hyde Park,1961年完成,1964年获得URA Honor Award for Urban Renewal Design。

这一年James Freed入所,后来也成为贝氏的密切合作者。

1957年设计纽约的基普湾广场住宅楼Kips Bay Plaza, residential tower,1962年建成。

贝聿铭贝聿铭经典作品(精选)共42页文档

贝聿铭贝聿铭经典作品(精选)共42页文档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2
贝聿铭贝聿铭经典作品(精选)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检索地址(二): /interview/2007-3-4/_15.htm • 1: 1919 父亲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举家迁居 香港。 1927 全家自香港搬家回上海,就读于上海青年会中学。 1935 赴美国宾州费城宾州大学攻读建筑。 1936 转学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住在353Massachuetts Ave. 1940 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毕业,在校时曾获Alpha Rho Chi奖, 美国建筑师学会奖旅行奖学金 1941 在波士顿史威工程公司的混凝土设计部门工作。 1942 与陆书华结婚。 1943 在国防研究委员会工作。 1945 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 担任哈佛大学建筑系助理教 授一职至1948年止。 1946 获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学位。 毕业后在波士顿Hugh Stubbins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工作。 1948 赴纽约,担任威奈公司的建筑主管,直至1955年方离职。 1951 获哈佛大学旅行奖学金,至希腊,意大昨,法国与英国旅 行。
4 巴黎卢浮宫门前的透 明金字塔1989年 明金字塔 年
大师一生都在忙碌的 创作,把这份科学与 艺术相结合的美带入 人们的生活。建筑与 自然相融合的空间理 念,主导着贝聿铭一 生的作品,这些作品 的共同点是内庭,内 庭将内外空间串连, 使自然融于建筑。人 们行径在他设计的建 筑中,自然的阳光透 过窗棂交织的光影仿 佛能让周围的线条流 动起来。
• 4: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氏的建筑物 四十余年来始终秉持著现代建筑的传统, 贝氏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 变花招取宠,建筑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 历史负责。他持续地对形式,空间,建材 与技术研究探讨,使作品更多样性,更优 秀。他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从不自己 执笔阐释解析作品观念,他认为建筑物本 身就是最佳的宣言.
• 3: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著贝氏一 生的作品,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伊弗森美术 馆、狄莫伊艺术中心雕塑馆与康乃尔大学姜森 美术馆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 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到晚期内庭 依然是贝氏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帷在手 法上更着重再自然光的的投入,使内庭成为光 庭,如香山饭店的常春厅纽约阿孟科IBM公司 的入口大厅,香港中国银行的中庭,纽约赛奈 医院古根汉馆,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与比 华利山庄创意艺人经济中心等。光与空间的结 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作设计” 是贝氏的名言。
• 2 :1918年其父亲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 经理,贝氏在香港度过他的童年。1927年 父亲调职举家搬至上海。初中就读上海青 年会中学,高中毕业自圣约翰大学附属中 学,后来赴宾州大学攻读,因为认为自己 没有画图的天赋而转读剑桥的麻省理工学 院,贝氏埋首于图书馆,努力吸收欧洲近 代建筑相关的资讯,柯比意的作品是他最 醉心的,日后贝氏作品所呈现的雕塑性 , 就是深受柯比意的影响。1939年毕业。
1 重复性的细部构 造 ,形成巨大的 几何 形体 2 玻璃与钢材的结合, 使自然光线得以最 充分的利用。夜间 灯光的投射,使得 他成为卢浮宫前的 一颗钻石 3 宽广的中庭,仰视 可见地面周遭的景 观
“ 金字塔”南北剖面图 金字塔”
卢浮宫配置图
启示
• “以人为本”设计思想的应用 • 从客观实际出发,多角度思考问题
建筑物有中国山水画 般的寂与静。 简化了的形式语言 多用光影线条变化 丰 富室内空间 采用现 今建筑材料,诠释江 南风景园林 大量采用园林的借景 框景 庭园理水等涉 及手法
光,是建筑的色彩。 让光线来设计是建筑 师贝聿铭的名言。罗 浮宫的金字塔入口就 把大量的光线引入死 气沉沉的博物馆里, 让过去的历史晒晒今 天的阳光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建筑世界里追求了几 十年,贝聿铭始终不离 一个“人”字:“我的思维 中,‘以人为本’可能是最 明显的,这也是中西方 文化的差异所在。”“我认 为建筑设计中人的比例 很重要,我总是试图在 建筑设计中做好这一 点。”
2 1998年 - 摇滚音乐名 年 人堂, 人堂,俄亥俄州 克利夫 兰
• 贝氏于11月13日至11月16日之间回台,为日本万国博览 会中国馆,与中国馆设计小组共同呈现设计成果。 贝氏建筑师事务所获得该年美国建筑师学会最佳事务所 奖。 • 3:1970 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 宾州大学颁予荣誉博士。 获波士顿国际学院金门奖,担任美国建筑师学会年度建 筑奖评审委员。 1972 纽约都市俱乐部的纽约奖。 1973 荣获纽约都市俱乐部的纽约奖。 1974 4月与美国建筑师学会,一行十五人访问大陆。 1975 荣任美国学院院士。 1976 日本《A+U》杂志1月刊行贝氏作品特集。 荣获杰佛逊建筑奖,同时在维吉尼亚大学建筑学院举行 小型建筑展。 1978 荣任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院长,这是有史以来第一 位建筑师担任此职,任期两年。 获Renssselaler Polytechnic Institute荣誉艺术博士学位。
香港中银大厦 1982年 - 1990年 年 年
贝聿铭认为, “建筑和结构” 是不可分割的整 体,建筑师如果 不能意识到结构 所蕴藏的力量, 就不可能有好的 设计。
在中银大厦的设计 中,贝氏采用了严格 的“模数制”(统一模
数制,就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 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 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 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 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 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以毫米为单位),所有的
立面柱顶端有白色菱形石饰
中银大厦第七 十层的七重厅
贝聿铭
• • • • 主题词:贝聿铭, 贝聿铭作品,贝聿铭作品分析 搜索: / 一级检索:关键词---贝聿铭 /s?wd=%B1%B4%ED%B2%C3%FA &cl=3 • 关键信息:检索地址(一): /view/26448.htm • 1:贝聿铭 贝聿铭(Ieoh Ming Pei)(1917-) 美籍华人建筑 贝聿铭 师,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 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 段时光。其父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祖怡。10岁随 父亲来到上海,18岁到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 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 休。
• 2:1954 2月贝聿铭来台勘察台中东海大学地形。 1955 在纽约市Polo Grounds宣誓归化为美国公民,成立贝聿铭建筑师 事务所(I.M.PEI%ASSOCIATES) 1956 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建筑教育客座委员至1959年止。 1958 担任联邦住宅署委员至1960年止。 1959 位在非金属罗拉多州丹佛市的里高中心,荣获美国建筑学会奖, 这是贝氏获得的第一个建筑奖。 1960 8月时与威奈公司终止专属建筑师之关系。 1961 荣获美国文艺学院院士建筑纪念奖。 1963 4月时被选为美国设计院中的仲会员,荣获美国建筑师学会纽约 分会荣誉奖。11月贝氏为路思义教堂落成访台,在东海大学建筑系演 讲“现代建筑之动向”。德州休士顿莱斯大学创校五十周年纪念,推 崇他在住宅设计方面之贡献。贝氏被推选为“民众建筑师”。 1964 荣任美国建筑师学会院。1月贝氏访台。3月6日至3月28日,路州 大学举办贝氏作品展,展出作品十四件,担任美国建筑师学会年度建 筑奖评审委员。 1966 事务所改组为I。M。PEI&Partners,合伙的建筑师为雷纳德与考 柏等。担任全美人文委员会委员,至1970年卸任。 1967 膺任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担任纽约市都市设计委员一职至 1972年止。 1968 7月9日台湾省建筑学会台北市建筑师公会,台湾省建筑师公会, 台北市建筑艺术学会共同在国宾饭店举行茶会,欢迎贝氏来台.
小结
• 作品共同之处:针对每一个即将设计的作 品,之前都要从历史,政治,和人文等多 角度进行考察,按照“以人为本” 和独特 的自然建筑的理念,创造出伟大的建筑艺 术品。
“自然”与其建筑作品的融合
苏州博物馆
2002年 年
眼前一面落地大窗,映照 出内庭的风景。这种透视 法的处理方式,我们成了 观画人,走到内庭,就成 了画中人,这双重角色的 转移,人和画就不分你我 了。贝聿铭的作品很重视 光线和大自然,其中不少 传世之作,都设计了让人 活动的内庭,通过大自然 和游人的活动将钢骨水泥 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理念 的新。
伊弗森美术的混泥土墙面 混入了当地花岗岩的碎石 骨材,外表经过锥击的特 殊处理,斜向的凹凸纹理, 让地方特色不留痕迹的流 露。 伊弗森美术馆中“井”字 形组织展览空间是环绕主 体空间,当人们到达美术 馆2楼,可以看到中庭却 不能穿越,人们只能环绕 这个空间,就象岭南庭园 中的水面一样,正是通过 对空间的环绕,可获取最 大限度的信息量。另外美 术馆不同的展厅角部的连 接与庭园中角部的转折在 本质上是一致的。尽管贝 聿铭赋予伊弗森美术馆以 强烈的现代几何特征,但 是它的空间观念却与中国 庭院十分接近。”
模数都基于装修,所 以在设计中采用了以 建筑面作为设计面, 结构后退这样一个方 式:主要空间的轴线 都与装修线对齐,而 与结构没有任何直接 的关系。
建筑与结构
在贝氏的设计中,结构 技术的含量一贯极高。以中 银大厦为例,无论是面阔54 米的入口,十一层的空中接 待大厅,还是锥形逐渐向上 收分的银行营业大厅,都是 借助结构的非凡表现来达到 撼人的艺术效果。贝氏在设 计时,常常是在方案构思阶 段,就把与他合作的结构工 程师找来,与他们讨论构思 的可能性。结构工程师从它 的方案中寻求灵感,新型的 结构体系往往在这一阶段产 生;同时,他也为建筑师提 供结构上的可能性,挖掘结 构上的潜力。所以,贝氏的 设计总是能如此充分的利用 结构、表现结构。
贝聿铭(Ieoh Ming Pei)(1917-)
刘晓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30600674
贝聿铭( 贝聿铭(Ieoh Ming Pei) ) (1917-)简介 )
美籍华人建筑师, 1917年4月26日生于 广州。初中就读上海 青年会中学,高中毕 业自圣约翰大学附属 中学,后来赴宾州大 学攻读,因为认为自 己没有画图的天赋而 转读剑桥的麻省理工 学院。努力吸收欧洲 近代建筑相关的资讯, 1939年毕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