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课程设计(完整版)
大气污染处理课程设计
第一章 集气罩的设计集气罩是用以捕集污染气流的。
其性能对净化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是有直接影响的。
由于污染源设备结构和生产操作工艺的不同,集气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按罩口气流流动方式可将集气罩分为两大类:吸气式集气罩和吹吸式集气罩。
利用吸气气流捕集污染空气的集气罩称为吸气式集气罩,而吹吸式集气罩则是利用吹吸气流来控制污染物扩散的装置。
本设计中采用吸气式集气罩中的外部集气罩来收集污染气体。
由题设条件可知,本设计适宜采用外部集气罩中的冷过程上部集气罩。
对于外部集气罩排风量的确定多采用控制速度法。
①控制点控制速度V x 的确定本设计中,污染源产生轻矿物粉尘,从轻微速度发散到上述平静的空气中,所以污染源的控制速度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表13-2可得,取0.5~1.0m/s 之间。
本设计选用v x =0.6m/s 。
②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由于气体只能从侧面流入罩内,为避免横向气流干扰,要求H 尽可能≤0.3L ,由于题设中已给出H=0.6m ,因此,L ≥2m ,取L=2m 。
为提高集气罩的控制效果,减少无效气流的吸入,罩口加设法兰边。
上部集气罩的吸气流易受横向气流的影响,所以靠墙布置,在罩口四周加设活动挡板。
由于墙厚240mm ,污染源中心距离墙中心630mm ,因此污染源距墙边B=630-240/2=510mm ,由此可知集气罩宽2B=1020mm=1.02m 。
为保证罩口吸气速度均匀,集气罩的扩X 角α不应大于60°,本设计中取α为60°。
则其排风量按下式计算:331.4 6.040.60.6 3.04/10960/x L kPHv m s m h ==⨯⨯⨯==第一节外部集气罩排风量的计算对于外部集气罩的计算,常用的方法是控制风速法。
即有害物扩散时会产生一定的扩散速度,为捕捉、控制有害物,集气罩就必须在有害物扩散地点造成一个吸入速度v(控制风速),根据这一速度计算出所需的排风量。
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成因及危害;2. 使学生了解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和主要污染物;3. 引导学生掌握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策略和技术;4. 帮助学生了解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政策法规。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气污染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大气污染监测和数据分析的能力;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其关爱环境的责任感;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气污染控制,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力量的意识;3. 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激发其探索大气污染控制新技术、新方法的热情;4. 培养学生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大气环境的品质。
本课程针对初中生,结合大气污染控制相关知识,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提高学生对大气污染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教师和学生明确课程预期成果,并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大气污染基本概念:污染物种类、来源及危害;2. 大气污染成因与影响因素:气象条件、地形地貌、人类活动等;3.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与趋势:区域差异、季节变化、污染源分布;4. 大气污染控制策略: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控制;5.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除尘技术、脱硫脱硝技术、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6.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与政策法规:国家标准、地方政策、排放限值;7. 大气污染监测与数据分析:监测方法、数据分析、评价体系;8. 大气污染案例分析:国内外典型大气污染事件及启示。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具体如下:第一周:大气污染基本概念及成因;第二周:我国大气污染现状与趋势;第三周:大气污染控制策略与技术;第四周: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与政策法规;第五周:大气污染监测与数据分析;第六周:大气污染案例分析及讨论。
大气污染物课程设计
大气污染物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大气污染物的概念、种类及来源;2. 掌握大气污染物的危害及对环境、人体健康的影响;3. 了解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措施及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现状。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大气污染物相关资料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大气污染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大气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 增强学生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认同感和自豪感;3. 引导学生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以环境科学为背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大气环境保护。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探究能力,对环境保护有一定了解,但大气污染物相关知识较为陌生。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大气污染物的基本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大气污染物概念与分类:介绍大气污染物的定义、来源、种类,结合教材相关章节,使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基本知识。
- 教材章节:《环境科学》第五章第一节“大气污染概述”2. 大气污染物的危害:讲解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典型大气污染事件。
- 教材章节:《环境科学》第五章第二节“大气污染物的危害”3.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与措施:介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技术措施,分析防治成效。
- 教材章节:《环境科学》第五章第三节“大气污染防治”4. 大气污染物监测与治理技术:讲解大气污染物监测方法、治理技术,了解科技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 教材章节:《环境科学》第五章第四节“大气污染物监测与治理技术”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实验,观察大气污染现象,了解防治措施的实际应用。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1)一、前言空气质量关系到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和生态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来降低大气污染已经成为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掌握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本文将通过课程设计来探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学习者在掌握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大气污染的防治技术。
通过此设计,学习者将能够掌握以下内容:•掌握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知识,了解大气污染的成因和影响;•学习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的制定方法,掌握雾霾天气应急预案的制定;•学习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大气污染监测技术和管理系统的建设。
三、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知识•大气污染的成因和影响;•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及其评价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其限制。
第二部分: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的制定方法•雾霾天气应急预案制定;•大气污染治理规划编制。
第三部分: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烟气脱硫技术;•烟气脱硝技术;•动力煤污染物治理技术。
第四部分:大气污染监测技术和管理系统的建设•大气污染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和管理系统的建设。
四、课程设计要求1.在学习后,学生应该熟悉大气污染的防治技术,并能够应用相关的知识和技术;2.学生需要完成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的制定、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以及大气污染监测技术和管理系统的建设等任务,并撰写实验报告;3.学生需要在规定的周期内完成任务,按时提交实验报告。
五、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
通过该课程设计,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完整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毕业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专题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某厂燃煤锅炉烟气除尘处理工程方案设计姓名:班级:环境工程学号:指导教师:成绩: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 年11月目录前言 (3)第一章工程概况…………………………………………………………………………31.1 设计条件1.2 设计要求第二章设计说明…………………………………………………………………………42.1 设计依据2.2 设计原则2.3 设计范围2.4 设计规模2.5 设计参数与指标第三章工艺选择 (6)3.1除尘技术简介3.1.1机械除尘器3.1.2 袋式除尘器3.1.3 电除尘器3.1.4湿式除尘器3.2 可供选择的除尘技术3.3 方案的技术比较3.4 方案确定第四章处理流程 (9)4.1 除尘系统4.2 除尘器系统4.3输灰系统4.4 控制系统4.5 供电装置第五章与其处理效果 (10)第六章主要设施与设备设计选型 (10)6.1 主要设施设计计算6.1.1 烟气流量与净化效率计算6.1.2 除尘器的选择与设计计算6.1.3 管道的设计计算6.1.4 风机的选择计算6.2 主要设备型号及技术参数确定第七章总图设计 (21)7.1 除尘器平面与立面布置图7.2 除尘器的总图7.3 电场布置图第八章技术经济分析 (21)8.1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8.2 人员编制8.3 工程概算8.4 运行费用分析第九章参考文献 (22)附图一除尘器平面与立面布置图附图二除尘器总图附图三电场布置图前言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因素,构成了环境系统的大气环境子系统。
一切生命过程,一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离不开大气。
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它的状态和变化,时时处处影响到人类的活动与生存。
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
大气污染工程课程设计
大气污染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成因及危害,掌握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和主要污染物。
2. 使学生掌握大气污染治理的工程措施和技术,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
3. 帮助学生了解大气质量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学会分析大气污染案例。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数据、撰写报告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树立绿色发展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健康,提高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大气污染工程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大气污染防治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关注环保、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精神,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大气污染基本概念:大气污染的定义、成因、分类及危害。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与主要污染物:介绍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分析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措施:讲解大气污染治理的技术措施,如除尘、脱硫、脱硝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4. 大气质量评价与监测:介绍大气质量评价的标准、方法及监测技术。
教材章节:第三章5. 大气污染防治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大气污染案例,探讨治理措施及效果。
教材章节:第四章6. 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实验,加深对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理解。
教材章节:第五章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系统组织,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根据教学大纲安排进度,结合教材章节内容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掌握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和污染物类型。
2. 学生能够掌握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法规及主要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气污染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方法,评估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的成效。
3. 学生能够运用科技手段,设计简单的大气污染监测和治理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气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学生能够关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大气污染治理活动,提高社会参与度和公民素养。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环境科学领域,旨在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基本知识,掌握控制大气污染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学生特点分析: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年龄阶段,对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具有很高的关注度。
他们对大气污染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深入的认识。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要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模块:模块一:大气污染基本概念及污染物1. 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及分类。
2. 常见大气污染物(如PM2.5、SO2、NOx等)的特性和危害。
3. 教材章节:第一章 大气污染概述。
模块二: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1. 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影响。
2. 大气污染对植物、水体、土壤等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教材章节:第二章 大气污染的影响。
模块三: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政策1.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法规。
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一)
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一)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大气污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了解大气污染形成机理和引起
污染的各种因素,掌握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方法的必修课程。
下面,
就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
介绍。
1.目的:大气污染控制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大气污染的本质和危
害性,学习大气污染控制的一般方法与技术,促进学生将环保意识贯
彻到工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2.内容:大气污染控制课程涵盖大气污染的形成机理、达标排放技术、治理措施和政策法规等内容。
重点讲解三大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
化物、颗粒物)控制的技术,如燃煤电厂脱硝、脱硫技术、汽车尾气
净化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等。
3.教学方法:除了基本的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外,互动式教学也应被
广泛采用,如实地考察、实验操作和问答互动等。
特别是引导学生积
极参与实验室和工厂的环境监测和调查研究。
4.考核方式:综合考核、实验报告、课堂表现和课外活动均可作为考
核的依据。
考核的目的是考察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程度,并能够熟练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
总之,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对于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创新思
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和教师都应付出更多
的精力和心血,以期推动环保意识在全社会的普及和深入。
大气污染课程设计
大气污染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成因及危害;2. 了解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主要污染物;3. 掌握防治大气污染的基本措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大气污染相关数据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公民意识;3. 引导学生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以环保为主题,结合学生所在年级的知识深度,旨在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对环保问题有一定了解,但缺乏深入认识。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大气污染基本概念:污染物种类、污染途径及危害;2.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污染分布、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3.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政府法规、企业治理及个人行动;4. 环保案例分析:国内外成功治理大气污染的案例及启示;5. 实践活动:调查学校周边大气污染情况,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时:大气污染基本概念及危害;第二课时: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物;第三课时: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环保法规;第四课时:环保案例分析及实践活动;第五课时:总结与反思,提升环保意识。
教材章节关联:第一章:空气与呼吸系统疾病;第二章: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第三章:环境污染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完整word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附图纸)
环境治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题目: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指导教师:彭伟功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孙秀枝姓名:070508127学号:2010-12-6日期: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题目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本课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较全面的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能力的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各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为学生以后从事本工程领域的设计打下基础。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大气污染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
结合前续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内容,运用各种污染物的不同控制、转化、净化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除尘、除硫、脱氮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出发,通过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达到以下教学要求: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设计问题的能力;2.学习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规律,重点掌握除尘技术的基本理论,学会正确选用除尘设备、设计除尘系统;气态污染物净化的基本原理,主要污染物的典型净化工艺流程和设备;设计、选择和运行大气污染净化系统;3.进行大气污染控制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设计计算、绘图工程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原始资料1. 应用行业或者领域:水泥建材行业、冶金行业、焦炭行业、采暖通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
大气污染设计课程设计
大气污染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成因、影响以及防治措施,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大气污染的相关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1.掌握大气污染的定义、分类和来源;2.了解大气污染物的传输、转化和影响因素;3.掌握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治理方法;4.了解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和法规。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大气污染问题;6.具备良好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7.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和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大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2.培养责任感,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成因、影响、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大气污染概述,介绍大气污染的定义、分类、来源等基本概念;2.第二章:大气污染物的传输与转化,讲解大气污染物的传输途径、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3.第三章:大气污染的影响,分析大气污染物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的影响;4.第四章: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介绍大气污染物的去除、减少和替代技术;5.第五章: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与法规,讲解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法规。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应用如下:1.讲授法:用于传授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2.讨论法:学生针对大气污染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大气污染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4.实验法:进行大气污染相关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等;2.参考书:大气污染防治、环境科学等相关书籍;3.多媒体资料:大气污染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4.实验设备:大气污染模拟实验装置、分析仪器等。
大气污染危害课程设计
大气污染危害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成因及主要污染物种类。
2. 学生能够掌握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气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2.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整理和分析大气污染相关数据。
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报告等形式,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对大气污染问题的观点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气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2. 学生能够关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认同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3. 学生能够关爱生态环境,尊重生命,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环境科学领域,旨在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具备一定的分析、表达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大气污染概述- 大气污染的定义、成因及分类- 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2.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大气污染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影响- 大气污染与疾病的关系3. 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对植物、动物及生态系统的影响- 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现象的产生及危害4. 大气污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大气污染对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的影响- 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成本与效益5.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与措施- 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主要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及成效6. 大气污染案例分析- 典型大气污染事件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策略7. 大气污染防治实践- 学生实地调查大气污染状况-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大气污染概述第二课时: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三课时: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四课时:大气污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五课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与措施第六课时:大气污染案例分析第七课时:大气污染防治实践教材章节及内容对应:第一章:大气污染概述第二章: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三章: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四章:大气污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五章: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与措施第六章:大气污染案例分析第七章:大气污染防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大气污染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大气污染的概念及其分类。
- 掌握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和危害。
- 理解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及其效果。
- 学会分析大气污染事件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大气污染的认识。
-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关爱自然的情感。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树立学生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和危害。
- 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及效果。
2. 教学难点:- 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和来源。
-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结合时事新闻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气污染问题。
- 提出问题:什么是大气污染?它有哪些危害?2. 新课讲授- 讲解大气污染的概念、分类、来源和危害。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大气污染物的特点。
- 介绍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如节能减排、控制污染源等。
3.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如何减少生活中的大气污染?2)如何提高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出行?3)如何参与大气污染防治,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4. 活动实践- 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开展环保讲座等。
-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
5. 总结与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的知识点。
-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环保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环保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宣传效果、参与度等。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大气污染的概念、分类、来源、危害、防治措施等内容。
(完整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毕业课程设计X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题目是针对电厂锅炉烟气的含尘量以及其他气体性质设计出一个尺寸合理、性能稳定、经济的电除尘器。
电除尘器是含尘气体在通过高压电场进行电离的过程中,使尘粒荷电,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使尘粒沉积在集尘极上,将尘粒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除尘设备。
由于作用在粒子上的静电力相对较大,所以即使对亚微米级的粒子也能有效的捕集。
在对电除尘器的构造以及原理有了深入了解后,经过反复调整参数对各个结构进行了设计计算,并且对电晕线型式、集尘极板型式等构件进行了选型,最终根据计算结果制得电除尘器的外形图。
关键词:电除尘器;锅炉烟气;大气污染AbstractThe topic of curriculum design for power plant boiler flue gas dust content and other properties to design a reasonable size, performance,stability,and economic ESP.ESP is a dusty gas through a the ionization process,so that charged dust particles,and the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dust particles deposited on the pole on the dust particles separated from the dust and gas a dust removal equipment.As the role of the static electricity on the particle is relatively large,so even if thesub-micron particles can effectively capture.In the construction and principles of ESP calculations,and the corona wire type,type of dust collection plate for a selection of other components,according to final results obtained ESP outline.Keywords:Electrical precipitator;Boiler flue gas;Atmospheric pollution目录第一章设计概述 (1)1.1 设计原则及相关标准 (1)1.1.1 设计原则 (1)1.1.2 除尘设计的相关标准 (1)1.2 设计内容及要求 (1)1.2.1 设计内容 (1)1.2.2 设计要求 (1)1.3 设计原始数据 (1)1.3.1 烟气气体性质 (1)1.3.2 其他参数 (2)第二章锅炉燃烧相关量计算 (3)2.1锅炉燃烧产生的气体计算 (3)2.1.1理论空气量的计算 (3)2.1.2产生烟气量的计算 (3)2.1.3灰分浓度及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4)2.1.4实际工况下烟气量的计算 (4)2.2除尘效率η计算 (4)2.3脱硫效率η计算 (5)第三章电除尘器 (6)2.1 电除尘器的优势 (6)2.2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6)2.3 电除尘器的结构及类型 (6)2.3.1 电除尘器的结构 (6)2.3.2 电除尘器的类型 (6)第四章主要设备说明 (8)3.1 电晕极系统 (8)3.1.1 电晕线 (8)3.1.2 电晕线的固定 (8)3.1.3 电晕极的振打装置 (8)3.1.4 绝缘套管 (8)3.1.5 保温箱 (9)3.2 集尘极系统 (9)3.2.1 集尘极板 (9)3.2.2 集尘板的悬挂 (9)3.2.3 集尘极板的清灰装置 (9)3.3 气流分布板 (10)3.4 高压供电设备 (10)3.5 排灰装置 (10)第五章电除尘器主体结构设计计算 (11)4.1 设计参数 (11)4.1.1 除尘效率: (11)4.1.2 有效驱进速度: (11)1.2 电除尘器箱体横断面各部分尺寸 (12)第六章脱硫系统设计计算 (16)第七章烟囱的设计计算 (19)总结 (23)第一章设计概述1.1 设计原则及相关标准1.1.1 设计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排出气体指标达到国家及地方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2.工艺成熟、简单明了,节省投资费用;3.运行费用低,经济性好;4.操作管理方便,自动化程度高;5.避免二次污染,满足安全要求;6.节约占地面积,流程组合和平面布置的设计,充分考虑节约用地。
大气污染课程设计voc
大气污染课程设计voc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特别是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类型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2. 使学生掌握VOCs的主要来源、排放途径和对大气的危害;3. 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在控制大气污染,尤其是VOCs排放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通过资料搜集、数据分析等方式,探究VOCs污染的成因和控制方法;2. 提高学生运用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对VOCs污染问题研究成果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能够就VOCs污染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大气污染问题的重要性;2. 引导学生树立绿色生活、节能减排的意识,积极参与到减少VOCs排放的行动中;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国家政策,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科学科普课程,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对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实现课程目标。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引入VOCs的概念,让学生了解VOCs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相关教材章节:环境科学教材第四章“大气污染”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2. 理论知识学习:讲解VOCs的类型、来源、排放途径及危害,让学生掌握VOCs污染的基本知识。
相关教材章节:同上。
3. 实践探究:分组让学生调查生活中VOCs的排放情况,了解其来源,分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家庭、学校、社区等场所VOCs排放调查,整理数据,形成报告。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目录1绪论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实践,学以致用。
本设计为车间除尘系统的设计,能使学生得到一次综合训练,特别是:1.巩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堂中所学理论知识;2.掌握除尘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3.提高工程设计中资料运用、数据计算方法和计算机绘图能力。
设计任务与要求1.题目:车间除尘系统设计2.设计已知条件:(1)车间面积和两台产尘设备(见附图);12000×6000;1200×600×800;(2)产生轻矿物粉尘并以较低速度发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中;(3)污染源气体含尘浓度4g/m3,密度cm3,温度20o C,大气压力×105Pa;(4)伞形罩口距污染源表面200mm;(5)管道和集气罩用钢板制作,钢管相对粗糙度,排气筒距地面12m;(6)采用自选除尘器;3.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1)集尘罩的设计和风量计算(4)通风机和电机选择(2)除尘器的选择及除尘系统管网布置(5)说明书编写(3)除尘系统阻力计算(6)绘制图纸2.设计说明书集气罩的设计设计原则1.集气罩应尽可能将污染源包围起来,使污染物的扩散限制在最小范围内,以便防止横向气流的干扰,减少排风量。
2.集气罩的吸气方向尽可能与污染气流的运动方向一致,充分的利用污染气流的初始动能。
3.尽量减少集气罩的开口面积,减少排风量。
4.集气罩的吸气气流不允许先经过工人的呼吸区再进入罩内。
5.集气罩的结构不应妨碍工人操作和设备检修。
根据以上原则选取冷过程上部集气罩,为避免横向气流干扰,在罩口设置活动挡板,以保证罩口气流速度分布均匀。
集气罩尺寸参数的确定本设计中污染源尺寸为L×W×H=1200×600×1000,故适宜采用矩形集气罩.1.集气罩口长边设罩口长边尺寸为l,污染源长边尺寸为L,则L=+l已知l=1200mm,H=200mm,故L=1360mm;2.集气罩口短边B=+l=760mm由于不考虑空间限制,B可以取760mm。
大气污染防治课程设计
大气污染防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成因及危害。
2. 学生能掌握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3. 学生能了解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及其实施情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气污染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收集、整理和分析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资料。
3. 学生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操作,验证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关爱生态环境。
3. 学生能够尊重科学,遵循事实,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环境保护教育领域,旨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对环保问题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的认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大气污染基本概念: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危害。
2. 大气污染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技支撑,政策引导。
3.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工业污染源治理、移动源污染控制、城市绿化、清洁能源推广等。
4.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行动计划等。
5. 实践活动:参观当地环保设施,了解大气污染防治的实际应用。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大气污染基本概念及危害第二课时:大气污染防治原则与措施第三课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介绍第四课时:实践活动组织与总结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环境保护概述第二节:大气污染防治教学内容进度:第一周:大气污染基本概念及危害第二周:大气污染防治原则与措施第三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介绍第四周:实践活动组织与总结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本内容,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大气污染防治知识,提高其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大气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大气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成因、影响以及防治措施,培养学生对环境工程的认知和兴趣。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大气污染的定义、分类和来源;(2)了解大气污染物的传输、转化和影响因素;(3)熟悉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和措施。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大气污染问题;(2)具备收集、处理和分析大气污染数据的能力;(3)学会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互联网等获取相关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对大气污染问题的关注度;(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介绍大气污染的定义、分类和来源,使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情况。
2.大气污染物的传输与影响因素:讲解大气污染物的传输途径、机制和影响因素,帮助学生认识大气污染物的传播和变化。
3.大气污染的影响:分析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大气污染问题的严重性。
4.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和措施:介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措施,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5.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大气污染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成因、影响和防治措施,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大气污染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实验法:安排课内外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5.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2 排放浓度限值 200mg/m3,烟尘排放浓度限值 30mg/m3。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 1. 基本熟悉各类除尘器的除尘机理以及选用原则。掌握管道 设计与计算,初步达到具有独立进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 设计能力。 2. 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3. 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择: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 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4. 管网布置及计算:确定各装置的位置及管道布置。并计算 各管段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以及系统总阻 力。 5. 风机及电机的选择设计:根据净化系统所处理烟气量、烟 气温度、系统阻力等计算选择风机种类、型号及电动机的 种类、型号和功率。 6. 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 的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有关设计的简图等内容。 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 献等部分,文字应简明、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
⑴ 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 Q'a 4.76 (1.867 CY 5.56 H Y 0.7SY 0.7QY)
=4.76(1.867×0.22+5.56×0.02+0.7×0.0064-0.7×0.09) =2.17m3/kg 式中 CY,HY,SY,OY—— 分别代表煤中各元素所含得质量分数 ⑵ 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
10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五、除尘器的选择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前言..................................2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3 二、设计的原始资料.......................3
1、单位生产情况.......................3 2、煤质资料参数........................4
染控制工程 取 d sh =0.16) A-------煤中不可燃成分的含量
Q
------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
s
( m3 / kg )
(5)标准状态下锅炉仅燃煤情况下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C SO2
2SY QS
106
=2×0.0064×106/3.32
=3855mg/m3
SO2 体积 锅炉 1 3855×49800=191979000mg/h
单位 24 2 8 0 0.64 1.26 49 15.1 10.58
3. 灰成分分析
序号
名称
1 二氧化硅
三氧化二 2
铝
三氧化二 3
铁
4
氧化钙
符号 SiO2 Al2O3 Fe2O3 CaO
校核煤 单位 设计煤种
种
%
52.7 50.98
32.08 % 28.36
3.85
%
5
%
4.64
4.12
4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Q s ------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 m3 / kg
Q a ------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 m3 / kg (4)标准状况下烟气含尘浓度
Cdsh•A(kg/m3) Qs
C=(0.16×0.5)/3.32kg/m3 =24000mg/m3
式中 d sh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质量分数(查大气污
Q's
1.876
(CY
0.375 SY) 11.2H Y
1.24W Y
0.016
Q
' a
0.79Q'a 0.8N Y
=1.867(0.24+0.375 × 0.0064)+11.2 × 0.02+1.24 × 0.0126+0.016 ×
2.17+0.79×2.17+0.8×0)
=2.44( m3 / kg )
式中 Q a —— 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 WY-----煤中水分的质量分数 NY-----N 元素在煤中的质量分数
(3) 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 Q s Q s 1 .0(1 a 1 ) 6 Q a (m 3/k)g
标准状态下烟气流量 Q 应以 m3 / h 计,因此, QQs 设计耗煤量 Qs=2.44+1.016(1.4-1)×2.17=3.32m3/kg 标况下:锅炉燃煤产生
二、设计原始资料: 1. 单位生产情况 设计项目为 160t/h+175t/h 三废锅炉,燃料为某工业区洗中
煤,掺烧化肥厂造气炉排出的废渣和废气。其中 60t/h 三废余热锅炉: 燃用洗中煤及炉渣: 12~16t/h,造气炉吹风气气流量 50000~ 80000m3/h,H2S 含量 800~1000mg/m3;其中 75t/h 三废余热锅炉:燃 用 洗 中 煤 及 炉 渣 : 15 ~ 20t/h , 造 气 炉 吹 风 气 气 流 量 50000 ~ 80000m3/h,H2S 含量 800~1000mg/m3。治理工程在厂区内 60 m 50 m 范围内,烟管出锅炉房的相对标高为 3.5 m。
6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装订成册。 7. 编写设计计算书:根据设计说明书确定的工程主要设计参
数、工艺条件,计算各工艺设备、管道工程、动力工程。 计算出的设计设备及其大样应画附图,并注明相关尺寸。 管道工程等应列表计算。 8. 图纸要求: (1)、除尘系统图一张(推荐图幅 A2)。系统图应按比例绘
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加深理解课本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所学理论和有关工程知识,综合分 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是使学生在运算、绘图、查 阅资料和设计手册的使用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通过设 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 系统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实用技术资料、编写设 计说明书的能力。
前言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 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 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今天,大气污染已经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主要有温室效应、 臭氧层破坏和酸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量逐步上升,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相应增加。而就我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就我国的 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及能源的结构来看,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状况在 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我国的大气污染仍将以煤烟 型污染为主。因此,控制燃煤烟气污染是我国改善大气质量、减少酸 雨和二氧化硫危害的关键问题。 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因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有毒有 害的污染物质急剧增多。空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 化硫和烟尘。据统计,1990 年全国煤炭消耗量 10.52 亿吨,到 1995 年煤炭消耗量增至 12.8 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 2232 万吨。超过欧 洲和美国,居世界首位。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燃用高硫煤,燃煤设备未 能采取脱硫措施,致使二氧化硫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环境污 染。因此,大气污染治理刻不容缓,目前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有 实施清洁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减少污 染物的排放总量和对 SO2 实施总量控制。
锅炉 2 3855×66400=255972000mg/h
式中 SY------煤中硫的质量分数
9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Q s ------标准状态下燃煤产生的实际烟气量,( m3 / kg ) (6)锅炉燃烧造气炉废气计算
每台锅炉造气炉吹风气气流量 60000m3,H2S 含量 800mg/m3.进气口温度为 60 摄氏度一个大气压,出气口温度 150 摄氏度。
五、除尘器的选择........................11 六、脱硫设备的选择......................12 七、课程设计小结........................15 八、参考文献............................16
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5
氧化镁
MgO
%
1.38
6
氧化钾
K2O
%
1.79
7
氧化钠
Na2O
%
0.21
8
三氧化硫
SO3
%
1.51
五氧化二
P2O5
9
%
0.22
磷
10 二氧化钛 TiO2
%
0.86
1.44 1.04 0.14 2.26 0.60
0.96
4. 气象和地理条件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气象和地理条件 多年平均大气温度 多年极端最高气温 多年极端最低气温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9)两台锅炉燃烧造气炉废气和洗中煤产生的 SO2 综合浓度 Cso2(综合)= 191979000 255972000 (90.4 90.4) 106
49800 49190 49190 66400 =1587mg/m3 (10)标准状况下锅炉出气量 锅炉 1 Q1=49800+49190=98990mg/m3 锅炉 2 Q2=66400+49190=115590mg/m3
3.灰成分分析...........................4
4.气象和地理条件......................5 5.排放浓度...........................6
三、设计内容和要6 四、设计计算............................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