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第六、七讲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创造学概述 创新思维教学课件

第一章 创造学概述 创新思维教学课件

4
6/30/2020
中国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四大发明,出现 了许多总结创造发明的科技书籍,像《齐 民要术》、《梦溪笔谈》、《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等,这些书中记载了许多中 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其中,有的 至今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总之,在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中,人们 对创造的研究和探索多是从哲学、心理学 的角度出发,在实践活动上主要是速度很 慢的尝试法,还没有形成关于创造学的整 体概念。
5
6/30/2020
(二)萌芽阶段(18世纪——20世纪初) ——文科阶段
两个途径,两个方向: 哲学美学角度的思辨与概括; 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范畴的调查统计
与经验研究
6
6/30/2020
哲学美学角度的思辨与概括
16、17世纪英国培根和休谟:人的创造是生 活中的实际行为(经验主义理论)
第一章 创造学概述
第一节 创造学的诞生
一、创造学概述
二、创造学的诞生
(一)孕育阶段(远古至中古时期)
——史前阶段或朦胧阶段
1、 创造活动:自发的被动的,多是迫于生活或简单生产 的需要条件下进行的各种创造活动。
我国远古时期有巢氏建造房屋、神农氏尝百草、燧人氏钻木 取火、古人类种植作物、制造简单的生产工具(如打凿石器) 和驯养家畜等。
现代创造学除了致力于探索开发人的创 造力以外,还注重从人类生理学、遗传学、 脑科学、生物学及营养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 究和探索创造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我们相信, 创造学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大的发展。
12
6/30/2020
三、创造学的基本原理
1、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属性,人的创 造力可以通过教育、学习和训练而激发出来, 并且可以得到不断提高。
解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和营养学角度 研究取得丰富成果

创造学

创造学
就方法而言,创造学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即:观察法、传记法、科学史法、比较研究法、调查征询法、测验统计法和创造案例研究法。
就学科性质而言,创造学是一门横断性学科。
第三章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力及其开发
本章主要讲述了创造力及其开发问题,内容丰富而重要,同学们在阅读中要重点掌握创造力的开发原理以及创造力开发的相关因素。
就内容而言,创造学主要研究:创造活动、创造过程、创造者的人格因素和心理品质、创造力及其开发、创造性思维、创造环境、创造性人才和创造评价。
创造活动是指人们所从事的各种“新颖性”的活动。 “新颖性”有相对新颖性和绝对新颖性。 根据创造活动对社会的影响效果,创造活动大致可以分为正向创造活动和负向创造活动。凡是有利于(或至少无害于)社会发展、符合社会公德的创造活动,可称为正向创造活动。反之,凡是不利于社会发展、违背社会公德的创造活动,则称为负向创造活动。
灵感的主要性质有五个,即:(1)引发的随机性; (2)出现的瞬时性; (3)目标的专一性; (4)结果的新颖性; (5)内容的模糊性。
灵感产生的条件和过程大致有如下几步: (1)头脑中有一个待解决的中心问题;(2)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或观察资料积累; (3)对于渴望解决的中心问题进行过量思考; (4)适当搁置,让思维得到必要的放松。当人们在进行“过量”思考、思路进入僵化状态后,可把要解决的问题暂时放一放,使大脑放松放松,也可从事一些其他性质的工作,或者玩一玩、散散步,改换一下环境,缓冲一下紧张的思考,使大脑不再受压抑。
完整的创造过程一般都要经过四个阶段,即: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和验证期。
对创造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对个人的评价、对创造成果的评价以及对创造者的评价。就创造成果评价而言,相比之下,对于一些实物性创造成果人们是比较容易通过实践活动来进行正确的评价和肯定的,但是对于一种新颖的创造思想、一些新颖的学术观点,则评价起来就较为困难了。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介绍《创造学思想录》课程的目标和意义。

解释创造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1.2 创造与创新的概念解释创造和创新的含义。

探讨创造与创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3 创造力的培养讨论如何培养个人的创造力。

分享一些提高创造力的小技巧和练习。

第二章:创造学理论2.1 头脑风暴介绍头脑风暴的概念和原理。

练习头脑风暴技巧,以产生创意和想法。

2.2 SCAMPER技巧介绍SCAMPER技巧(Substitute, Combine, Adapt, Modify,PUT, Eliminate, Rearrange)的概念和应用。

使用SCAMPER技巧进行创意和问题解决。

2.3 TRIZ理论介绍TRIZ(理论推理创新区域)的概念和原则。

探讨TRIZ在问题解决和创新中的应用。

第三章:创意思维方法3.1 思维导图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练习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创意思考和信息组织。

3.2 六顶思考帽介绍爱德华·德·波诺的六顶思考帽理论。

练习使用六顶思考帽进行团队讨论和决策。

3.3 设计思维介绍设计思维的概念和流程。

通过案例研究了解设计思维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四章:创造学案例分析4.1 苹果公司分析苹果公司的创造力和创新策略。

讨论苹果公司如何将创造力转化为成功的产品和服务。

4.2 谷歌分析谷歌的创造力和创新文化。

探讨谷歌如何鼓励员工创新和提出新想法。

4.3 丰田分析丰田公司的创造力和持续改进哲学。

讨论丰田如何通过创造性和改进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

第五章:创造力的实践与应用5.1 个人项目创意开发指导学生如何开发个人项目创意。

提供练习和工具,以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创意。

5.2 团队创新挑战介绍团队合作进行创新挑战的概念。

提供一个团队创新挑战案例,让学生参与并解决问题。

5.3 创造力与职业发展讨论创造力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探索如何将创造力应用于不同职业领域。

第六章:创意思维技巧6.1 强制联系法介绍强制联系法的概念和应用。

创造学

创造学

1.形态指构成事物的内外相关因素。

2.形态分析法将发明课题分解为若干相互独立的组成部分,找出实现每个部分功能所要求的3.若干可能的技术手段或解决方案,构成形态矩阵,然后加以排列组合得到多种整体解决方案,最后筛选出最优方案。

4.形态分析法的实施步骤:1,对问题进行抽象概括性描述2,基本要素分析,并加以编号3,形态分析4编制形分析表5,排列组合,寻求方案设想6,评价筛选得到最优的解决方案5.类比的四大类型:直接类比、拟人类比、象征类比、幻想类比6.综摄法是指以外部事物或已有的发明成果为媒介,并将它们分成若干要素,对其中的元素进行讨论研究,综合利用激发出来的灵感,来发明新事物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7.移植法的种类:原理移植、结构移植、方法移植、材料移植。

8.适用于集体创造综摄法的基本原理:变陌生为熟悉、变熟悉为陌生。

9.实施程序:1,确定小组成员:主持人、问题相关专家、若干各学科专家。

2.主持人提出问题。

3.问题相关专家分析问题。

4.净化问题:专家对多种方案评价,缩小设想的范围。

5.理解问题:明确目标。

6.类比灵活运用。

7.适应目标。

8.方案的确定和改进。

10.检核表法的基本内容:•1、能否改变能否改变现有事物的形、色、声、味等。

•2、能否增加(扩大)能否改进现有事物,其使用价值。

•3、能否减少(缩小)能否使现有事物缩小、减轻、分割。

如铁路工字型铁轨•4、能否替代(代用)能否用其他材料代替现有材料(成本,功能)。

如纸杆铅笔•泌尿科医生引入微爆破技术消除肾结石•5、有无其它用途现有事物原理、方法、功能能否移植至其他领域。

如电吹风→被褥烘干机•6、能否借用(引入)现有事物能否引入其他设想系列成果。

如火柴(防风、长效、保险等)•7、能否颠倒•8、能否组合、9.能否变换(调整)能否更改变化现有事物的程序。

如非同步化上班11.检核表法围绕一个主题,将有可能涉及的各有关方面罗列出来,设计成表格(或问题清单),逐项检查核对,并从中选择重点,深入诱发创造性设想。

创造学思想录概要课件

创造学思想录概要课件

创新性解决问题原理
总结词
创新性解决问题原理强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重视创新 性,寻求特殊的解决方案。
详细描述
这一原理认为,创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面对问题时,不 应局限于传统的解决方法,而应尝试新的、特殊的思路和方 法。通过创新性思考,可以发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问 题的解决。
创造性人格原理
题。
激发灵感和创意
通过视察、体验、交流等方式,寻 找新的灵感和创意,并尝试将它们 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解决方案。
接受失败和挫折
创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失败和挫折 ,但它们也是激发创造力的机会, 要学会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05 创造学应用案例分析
产品创新案例
产品创新案例:苹果公司的iPhone
苹果公司发布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 产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iPhone。这 款产品不仅改变了手机行业的格局, 还对音乐、电影、娱乐等多个行业产 生了深远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创造学特点
创造学强调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重要性,重视实践应用,强调在实践中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它还涉及到多学科交叉,如心理学、教育学、管理 学等。
创造学的重要性
推动科技进步
促进企业发展
创造学在推动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重 要作用。通过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开发 ,人们不断探索新的科技领域,推动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03 创造技法与实践
头脑风暴法
一种激发创意和思考的方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通过集体讨论和自由发言来激发创意和思考的方法。它鼓励参 与者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和观点,不受任何限制和束缚,以寻求新的创意和解决 方案。
设问法
一种通过提问来引导思考的方法
设问法是一种通过提问来引导思考的方法。它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帮助人们深入思考问题的本 质,从而激发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设问法可以帮助人们发现问题的潜伏解决方案,并引导他们进行 创新思考。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解释《创造学思想录》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强调创新思维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1.2 创新思维的定义解释创新思维的含义和特征。

探讨创新思维与传统思维的区别。

1.3 创新思维的培养介绍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强调个人和团队在创新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

第二章:创新思维的基本原则2.1 创新思维的五个基本原则介绍创新思维的五个基本原则。

解释每个原则的重要性和应用。

2.2 原则一:好奇心强调好奇心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探讨如何培养和激发好奇心。

2.3 原则二:开放性解释开放性在创新思维中的重要性。

探讨如何培养开放性思维和接受新观念。

第三章:创新思维的技巧与策略3.1 创新思维的十个技巧介绍创新思维的十个技巧。

解释每个技巧的作用和应用。

3.2 技巧一:问题发现与定义强调问题发现与定义在创新思维中的重要性。

探讨如何发现和定义问题。

3.3 技巧二:思维导图解释思维导图在创新思维中的应用。

探讨如何制作和运用思维导图。

第四章:创新思维的实践与应用4.1 创新思维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探讨创新思维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创新思维如何改善生活质量。

4.2 创新思维在企业中的应用解释创新思维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探讨企业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新和管理。

4.3 创新思维在社会中的应用强调创新思维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探讨创新思维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

第五章:创新思维的评估与反馈5.1 创新思维的评估方法介绍创新思维的评估方法和指标。

解释如何进行创新思维的自我评估和团队评估。

5.2 创新思维的反馈与改进强调反馈在创新思维改进中的重要性。

探讨如何接受和利用反馈进行创新思维的改进。

第六章:创意思维的训练方法6.1 头脑风暴法介绍头脑风暴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探讨如何在团队中有效地进行头脑风暴。

6.2 六个思考帽子解释爱德华·德·波诺的“六个思考帽子”概念。

探讨如何在解决问题和创意思考时运用这一方法。

完整的创造学讲义

完整的创造学讲义

一几个基本概念:1 何谓创新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2 创新的五个方面1).引入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组织方式.3创造是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规律的科学。

创造学的研究对象:它以创造者、创造过程、创造力、创造原理、创造方法、创造条件、创造教育、创造评价等为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社会、教育、心理、哲学、思维、管理等门类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第一章创造性思维第一节创造性思维与再造性思维请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使用软木制成的瓶塞,同时适用于正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种瓶口。

2.用一把直尺量出正方体木块对角尖间的距离。

对于问题1我们可有如下的思考。

第一,可将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瓶塞依次排列,组合成一个不规则的多面瓶塞。

第二,我们可做出一个在三个侧面分别可视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三面体(如图1—1)作为瓶塞。

第三,可将软木粉碎,再装入一木袋中,这个瓶塞也将满足要求。

在以上三种答案中,第一种答案是由已有的三种瓶塞组合而成的,这种思考属于再造性的;第二、第三种答案是较为新颖、独特的,这种思考是具有创造性的。

对于问题2,我们至少可以提出四种解法。

解1:选用直尺量出任一面上的对角线长及——条棱长,然后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运算即得所求。

解2:可将正方体的任一顶点A、与桌角(或书角)对齐,将A点的两边与桌角的两边沿对齐,然后沿一条桌沿翻动一次正方体,此时在正方体的前方位置上出现一个“虚木块”,我们可直接用直尺测出虚木块的对角尖长,它等于所求(如图1—2)。

解3:可用纸将木块包起,制成为一个正方体的木盒,然后,可将直尺伸入其内测量。

解4:可将木块夹持于墙角,在对角尖点的位置作出标记,可用绳标记出二标记点间的距离,再用直尺量出。

第二章创造学概述2009

第二章创造学概述2009

(六)创造环境 六 创造环境
• 创造总是需要一定环境条件的,同样都是中华民 创造总是需要一定环境条件的, 族的桥梁专家,隋朝的李春只能建造大石拱桥--族的桥梁专家,隋朝的李春只能建造大石拱桥 赵州桥, 赵州桥,而近代的茅以升却能主持建造钱塘江大 显然, 桥,显然,这与他们各自所处的不同社会环境有 因此, 关。因此,创造学要研究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于创 造活动的开展,什么样的环境不利于人们的创造 造活动的开展, 活动以及同样的人或不同的人在什么样环境下最 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等。大量事实表明, 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等。大量事实表明, 创造需要一定的环境,而环境又需要人们去创造, 创造需要一定的环境,而环境又需要人们去创造, 只有尽力创造一个适合于创造者创造的环境, 只有尽力创造一个适合于创造者创造的环境,才 能更好地开展创造活动。 能更好地开展创造活动。 • 好的环境需要创造。(资金、政策、场所) 好的环境需要创造。(资金、政策、场所) 。(资金
第一节 创造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创造学的研究内容 创造活动、创造过程(总结规律和技法 总结规律和技法) 创造活动、创造过程 总结规律和技法 创造者的人格因素和心理品质 创造力及其开发 创造性思维 创造环境 创造性人才培养和创造评价
(一)创造活动 一 创造活动
• 要想知道什么是创造活动,首先应知道什么是创 要想知道什么是创造活动, 造。 • 关于什么是创造,目前在学术界并未取得一致意 关于什么是创造, 见。 • 我认为,创造就是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新颖、 我认为,创造就是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新颖、 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或“成果”的过程。 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或“成果”的过程。 • 创造其实就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活动,是一种社 创造其实就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活动, 会活动。 会活动。 • 因此,对于创造的主体(人)而言,创造与创造 因此,对于创造的主体( 而言, 活动含义是相同的。 活动含义是相同的。 • 创造活动,是指人们从事的能产生“新颖性、独 创造活动,是指人们从事的能产生“新颖性、 特性” 成果”的活动。 特性” “成果”的活动。

《创造学概述》PPT课件

《创造学概述》PPT课件

22
a
人才培养目标
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 专家
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 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23
a
1.1.2 创新与教育
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是教育的责任 实现这一责任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38
a
普林斯顿大学的成就
著名的相对论大师爱因斯坦、数学大师冯诺依曼·阿廷 等都在这里从事过研究。历届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中, 有20多位是这所学校的教授。著名的科学家华罗庚、 姜伯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省身、李政道、杨振 宁都曾担任过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级研究院研究员。普 林斯顿大学还为美国培养了两位总统、有1000多名普 林斯顿大学的毕业生先后担任过美国国会参议员、众 议员、联邦政府的高级官员,以及州长和州政府的高 级官员。
二是产出结构不合理,作为生产要素的科技成果 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截至2006年底,中国 已拥有专利成果330多万项,但实际转化率不足 20%,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而发达国家科技 成果的70%~80%可以进入生产领域,“85%的 美国人均收入增长来自于科学技术的提升”。
20
a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突出问题
37
a
有趣的问题:2009年美国大学排名
1 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 2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 (并列第一) 3 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 4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 院 5 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 6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加州理工学院

《创造学概述》课件

《创造学概述》课件

培养观察力
学会观察,发现事物的不同之 处,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
激发想象力
通过联想、想象,拓展思维空 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实践与探索
鼓励尝试新事物,积极参与实 践活动,积累经验,提升创造
力。
创造力的激发途径
挑战传统观念
勇于挑战传统观念,敢于提出新观点、新思 路。
反思与自省
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突破 自我限制。
05
创造技法与实践
创造技法的概念和分类
创造技法概念
创造技法是指在创造过程中所采 用的方法和技巧,旨在激发创新 思维,产生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
创造技法分类
创造技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 行分类,如基于思维方法的技法 、基于创造过程的技法和基于行 业领域的技法等。
常用创造技法介绍
头脑风暴法
六顶思考帽法
知识储备
个体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 ,包括学科知识、经验知识等

思维能力
个体需要具备分析、综合、联 想、想象等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
个体需要具备创造性思维,能 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产生
新颖的想法。
情感和动机
个体需要具备积极的情感和动 机,能够推动自己不断探索和
创新。
创造力的主要特征
新颖性
创造力产生的成果是新 颖的,不同于已有的想
02
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创造力的定义
01
02
03
创造力定义
创造力是指个体产生新颖 、独特且有价值的想法、 观念或成果的能力。
创造力的普遍性
创造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 一种潜能,每个人都有可 能发挥创造力。
创造力的可培养性
通过学习和实践,个体可 以提升自己的创造力水平 。

第6章 创造技法

第6章 创造技法

第6章创造技法前言众多创造创新学者,经数十年的搜集、整理、归纳,通过对数以千计乃至百万计的专利文献研究、分析,结果发现: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它们大多是以原则、诀窍、思路形式来指导人们克服心理和思维的障碍,改善思维的灵活性和流畅性,促进联想、想象和直觉等非逻辑思维的产生。

所谓创造创新技法就是建筑在创造心理、创造性思维方法和认识规律基础上的技巧和手段,且以逻辑思维为主、非逻辑思维为辅。

人们通常把适用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那些技法称之为创造技法,而把那些在创新过程中得到成功应用的技法称之为创新技法或称之为创造创新技法。

笔者认为,多数技法既适用于创造过程也适用于创新过程。

因此,应把它们统称为创造创新技法,简称创造技法。

在本章将对一些常用的创造技法逐一进行介绍。

6.1 创造技法的分类根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奥斯本创立第一种创造技法——智力激励法以来,全世界已涌现出有案可查的创造技法360余种。

因为多数创造技法都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方法总结出来的,各种技法之间不存在科学的逻辑关系,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难以形成统一的、科学的体系。

各种技法之间存在彼此重复、界线模糊的情况;有些似乎已自成体系,但又很不完善。

许多创造学者认为,多数创造技法目前在理论上处于“婴儿期”,还远未达到纯粹科学的水平。

但笔者认为,自从1946年前苏联“发明问题的理论(TRIZ)”问世后,特别是1992年该法传入美国后,TRIZ理论和现代设计方法、本体论等集成融合,已把创造技法推向了崭新的发展期。

创造技法的掌握、运用,同认知风格以及人的个性品质共同造就了人们的创造力。

对创造技法的掌握,不能仅依靠讲授和看书,而主要依靠练习和实践。

为了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清晰明了,便于读者从理论上掌握创造技法,从方法上把握创造技法,并能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运用技法为创造发明服务,我国著名创造学家按照创造原理,将通用的创造技法分为六类,并列举了18种创造技法,如表6.1所示。

创造学思想录概要课件

创造学思想录概要课件

如何理解“在飞机场上看时装”?
飞机场上不同肤色、民族、文化背景的人穿 着不同服饰的人,汇集在一起,可以说是一个 万国时装展。时装设计师在这里会被激发活跃 的灵感,思维敏锐,想像活跃。
突发奇想
一长方体的容器,它的容积是1升。现在要求你只使 用这个容器,准确地量出0.5升的水。请问应该怎 样办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中的“箱子”指什么?
“箱子”指的是难以突破的训练而 成的思维疆界。它使人们难以突破常 规性思维的束缚,寻找到新的领域、 新的思路、新的观念和新的办法。
“看到画面之外”的“画面”在广泛意义上 指什么?
“画面”指直接呈现在眼前的可触可 感的现象。“画面之外”指的是现象所 反映的一些本质属性。铁轨火车是眼前 所见之物,而“市场”、“竞争”、 “分享”、“相聚”、“交流”是这个 “画面”之外的东西。
你能在1分钟内说出粉笔的十种用途吗?
1、当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2、做桥梁搭在相近的两物之间让蚂蚁爬过。 3、做书签夹在书页中。 4、用来雕刻。 5、涂盖墙体等物体上的污渍。 6、做武器向其他物体投掷。 7、压住一片绒毛防其飘走。 8、写字、画画。 9、当教具教幼儿识数。 10、做干燥剂防潮。 11、当直尺划直线。 12、用其粉末堵住小洞眼。 13、用其粉末弹线。 14、作为靶标训练枪法。 15、做滚动摩擦实验。
故事一:某公司招聘推销员,考题 是向和尚推销梳子,第一个人一把 梳子也没能推销出去,因为和尚显 然不需要梳头发的梳子;第二个人 推销出去了一把梳子,他劝老和尚 用这把梳子来梳胡子;第三个人居 然推销了一千把梳子,他说动寺院 用这梳子赠给香客以保佑他们。这 第三个人当然被录取了,并在后来 的工作中不断取得成功。
• 故事二:一企业悬赏百万征集牙膏 销售方案。一个人出了这样一个金 点子:让牙膏出口的直径比原来大 一毫米。果然,牙膏的销售量大幅 提升,一毫米的创意为这个人带来 了百万财富。

《创造学基础》教学大纲1

《创造学基础》教学大纲1

《创造学基础》教学大纲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创造学基础》的第五章,主要讲述了创意思维的培养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创意思维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创意思维的培养方法,以及创意思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创意思维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运用创意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并体会创意思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创意思维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创意思维的培养方法。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创意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2. 讲解创意思维的定义、特点和分类:通过PPT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创意思维的基本概念。

4. 例题讲解:给出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创意思维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培养方法。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后思考如何将创意思维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提高自身的能力。

六、作业设计1. 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创意思维方法,解决一个你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写下解决过程和心得体会。

答案:略。

2. 请列举五个你认为有助于培养创意思维的习惯,并说明理由。

答案:略。

3. 请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谈谈你对创意思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答案:略。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运用创意思维解决问题时的经验和心得,从而促进学生的共同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创造学基础》第五章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了创意思维的定义、特点、分类,创意思维的培养方法,以及创意思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创造学概要

创造学概要

1.创造学,研究创造发明和创新的心理、方法和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创造心理学和创造工程。

1930年代起源于美国创始人奥斯本,80年代由许立言从日本引进中国。

创造学主要研究创新和创造的规律。

创造学的基本原理是:人人都能创造。

2.创造有4要素是指环境、创造者、创造过程、创造目标产品或服务。

特瑞莎·阿玛贝尔认为个体创造力的3元素是创造动机、领域技能和创造技能;团队创新的3要素是组织目标、组织资源和管理实践。

3.创新分为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

渐进式创新通常是指在现有形式或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它或者是改进现有的东西或者把现有的形式或技术重新配置应用于其他用途。

相比较而言,突破式创新则是全新的东西,不是现有的技术或方法。

4.创造思维有很多种形式,其中以英国的创新思维大师爱德华•德•波诺提出的“六顶思考帽”最为有名,它可以使思维变得更具有建设性、计划性和创新性(参加讨论的人戴上蓝、绿、黄、黑、红和白色六种不同颜色的帽子,扮演不同的角色,运用戴帽、摘帽、换帽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个人因素对思维的影响)。

5.著名的创造学家——奥斯本,帕内斯,吉尔福特,罗伯特·斯滕伯格,特瑞莎·阿玛贝尔,斯考特·艾萨克森,高桥诚,傅世侠,袁张度,谢燮正,夏定海,李嘉曾,李全起,孙家胜,茹德山,罗玲玲,马种会等。

6.创造力是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产生新的精神成果或物质成果的思维与行为能力的总和。

特点有:“活动”观、“思维”观、“人格”观、“能力”观;创造力的组成: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行为能力、基础能力。

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行为的关系:创造力在一般或绝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创造性行为能力的结合;创造性思维对创造性行为有指导作用,是创造力的核心;在一定的条件下,创造力可以只通过创造性思维能;在个别情况下,创造力也可以只通过创造性行为能力表现出来。

7.创造力的基本性质:普遍性——指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一般都具有创造力;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个人创造时间的有限性和创造时机的随机性;社会性——指创造力同人类社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并能较好地反映社会发展的水平;能动性——指创造力能对客观世界产生强烈的反作用,造成深远的影响;可开发性——创造力的一个鲜明特点,意味着创造力存在可以挖掘的潜在优势;8.创造力五层次(美国心理学家泰勒根据创造成果的新颖程度和价值大小)分类:表达式创造力——少年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力;生产式创造力——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创造力;发明式创造力——通过发明成果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如设计新产品、发明新工具等;革新式创造力——对旧事物进行较大的变革和创新所表现的创造力,如改革工艺流程、完成技术改造等;高深创造力——在科学、技术、生产、文化、艺术等领域获得重大创造发明成果,产生深远影响的创造力。

《创造学》课程说明

《创造学》课程说明
⒊教学要求:
讲清有关创造学的概念来由,通过讲述一些普通人由于具创新精神而取得成功的大量事实,从正面说明创造的重要性和人人都有创造力的思想。
第二章创造学概述(2学时)
⒈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创造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理解创造与创新的含义及与其他相近概念之间的关系。
⒉内容安排
⑴创造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附相关成果如下:
⑴王云,“习惯性思维的突破与驾驭”,《思维与智慧》2001年11期;
⑵王云,“思维定势的剖析”,《科学之友》2001年9期;
⑶王云,“九珠贯穿的思维启示”,《发明与创新》2003年2期;
⑷王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3期;
⑸王云徐汝标魏华,“〈电解的原理〉教学课件”,2001年获江西省化学教学课件比赛一等奖;
第六章创造概述(4学时)
⒈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创造工程的含义及创造发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理解十大创造原理的实质。
⒉内容安排
⑴创造工程的含义
⑵创造原理
⑶创造发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⒊教学要求:
重点讲述十大创造原理。在教学中多用案例分析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十大创造技法训练(8学时)
⒈教学目的:
⑷立体思维
⑸逆向思维
⑹侧向思维
⑺形象思维
⑻联想思维
⑼直觉思维
⑽灵感思维
⒊教学要求:
⑴在讲述过程中,提出大量问题使学生思考并回答,通过对学生解答的分析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⑵在学生学习前与学习后进行这十大创造思维能力测量,以分析学生这一素质提高的程度。
⑶讲解思维定势及它的作用,进行心理及思维定势控制的练习。

科学小发明_图文

科学小发明_图文

第一课创造发明基础知识(1)1.什么叫创造发明?什么叫创造发明?创造发明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首创新的制作方法。

创造发明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更要有良好的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地表现在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具有能产生设想的创造思维,掌握能创造新产品的创新技能。

列宁曾经阐明创造性幻想的作用。

他说:“幻想是极其可贵的。

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是需要幻想的,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

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

2.发明创造的火花人类从最原始的茹毛饮血时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其间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这是一个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就是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

而这些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所有方法与技巧就是科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既然是生产力,它就能使一定的物质世界产生出类似核聚变的物品。

比如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一下子使单位亩产提高了若干倍;作为自然界最普遍的物质“水”,人们对它最初的认识也不过是供类提供电能……科学与发现和发明创造紧密相联。

而创造发明又要以最基本的知识为前提,没有一定的知识作后盾,难以有所发现。

现在,我们正处于学习最基本的知识阶段,一切有志于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同学,必须趁现在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在自己幼小的头脑里埋下一颗发明的种子。

据生理学家研究:人与人的智力相差无几,一个擅长发明且有成就的人与常人的差别就在于他们非常留心身边一些细小的现象,抓住苗头,认真观察、反复思考、反复实验,终有成就。

,我们无成就,就是我们太不在意这些细小的现象,对一切事物“熟视无睹”,因此就决定我们成为了一个非常平庸的人。

青少年搞发明创造不是“天方夜谭”,我们可以从一些细小的事情入手,初学创造者可以从改进一些物品开始。

不要期望搞一个重大的发明。

毕竟我们所学有限,条件不够。

事实上搞一些小发明完全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